生产率管理
第二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第 二 章 生 产 与 生 产 率 管 理
2.2.1 生产率与生产率工程
大多数组织都以提高生产率,以较少的投入生 产较多的产出为目的,这也常是企业战略的关 键成功因素。 生产率(Productivity)是产出与投入比:
•
P=O/I
生产率的含义
• 1. 全部要素生产率
Qt TPt I1 I 2 I 3 I 4
• 确定影响生产率的关键环节
• 分析阻碍生产率提高的原因 • 用瓶颈分析方法予以解除
生产率与质量
• 通常人们把生产率与质量对立起来,就是 说质量高,花的时间就长,成本就高,因 而生产率就低。事实并非如此。 • 从产品使用寿命看,由于质量高的产品它 的使用期长,因此,如果一件产品的使用 期增长20%,那就等于生产率提高了20%。
CPI:? PPI: ?
劳动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 国家生产率通常用不同时期的相对提高或降低 的百分比来表示。
第 二 章 生 产 与 生 产 率 管 理
2.2.2 生产率管理与测定
• (二)生产率的种类 • 1、按生产系统投入资源或要素范围分类
第 二 章 生 产 与 生 产 率 管 理
2.2.2 生产率管理与测定
怎样提高生产率
1、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外部因素: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政府政策 内部因素:硬件和软件 硬件:设备、技术、能源 软件:人员素质、生产系统、组织结构的 理性,以及管理工作的好坏
资本、劳动力和管理
第 二 章 生 产 与 生 产 率 管 理
2.2.3
生产率的提高
•
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
日本 德国 中国
年度
图1
中德日美四国制造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运营管理如何测量生产率

运营管理如何测量生产率1. 简介生产率是衡量一个企业或组织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运营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提高生产率不仅可以增加利润,还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因此,准确测量生产率对于运营管理至关重要。
2. 定义生产率生产率的定义可简单地表示为产品输出和投入资源之间的比率。
通常,生产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生产率 = 产品输出 / 资源输入在计算生产率时,产品输出可以是产品数量、销售额或价值等衡量指标,而资源输入可以是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等投入资源。
3. 测量生产率的方法3.1 单因素生产率单因素生产率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的投入因素进行测量的生产率。
例如,可以计算劳动力生产率或原材料生产率。
计算单因素生产率只需将该投入因素的产出与投入进行比较即可。
计算劳动力生产率的方法可以是:劳动力生产率 = 产品数量 / 劳动力投入类似地,计算其他投入因素的生产率时,只需将相应的产出与投入进行比较。
3.2 多因素生产率多因素生产率是指同时考虑多个投入因素的生产率。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不仅涉及劳动力和原材料,还包括资本、能源等多个投入因素。
计算多因素生产率时,可以使用综合性指标,例如全要素生产率(TFP),即在考虑所有投入资源的情况下,计算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衡量企业或组织的整体效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3 比较法除了使用单因素或多因素生产率进行测量外,还可以使用比较法来评估生产率。
比较法通常是将一个企业或组织的生产率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或组织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法,可以发现自身企业或组织在生产率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找到改进生产率的潜在方向,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了解影响生产率的因素是进行生产率测量和提升的前提。
一般来说,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企业或组织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何提高生产率和效率

如何提高生产率和效率要想提高生产率和效率,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措施,涉及到生产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阐述。
加强生产流程管理生产流程是生产能否高效进行的关键,因此,要提高生产率和效率,必须加强生产流程管理。
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优化流程。
通过研究和优化生产过程,消除无效环节,合理分工,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二是加强监控。
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对生产和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
三是提高透明度。
加强信息共享,让管理层和生产工人能够及时了解生产状态,提高整个生产流程的透明度,减少沟通耗时。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生产率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发挥人的潜能,提升工作效率?一是人员招募。
公司应该根据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选用适合的员工培训方案,让新员工快速融入岗位并提供育成计划。
二是员工培训。
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来吸引和留住员工,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增强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提升生产率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时代,科技的作用愈发凸显。
科技创新可以让企业更快、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实现新的增长点。
一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最先进的管理方法,音像、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既在帮助企业改善管理和创新流程,又能提高效率和生产率。
二是自动化。
自动化是提高生产率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其他采用最先进技术的自动化设备,能够承担生产中的重复性工作,减少出错率和工人劳动强度。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生产率和效率的重要保障。
环境优美、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是生产高效、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基础,为了保持这一基础,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一是节能减排。
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这些技术包括生产过程改进、能源生产和转换技术的提升及设备改造更新等。
2生产率测定与管理

什么是生产率管理?
用工业工程的眼光来看,提高生产率的活动贯穿在生 产的各个环节和整个系统的始终,可以说与生产系统相 平行地存在着一个生产率管理与控制系统。为此这里引 入生产率管理(Productivity Management)的概念,通 过生产率管理模型来分析提高生产率的问题。 关于生产率管理的涵义,美国生产率问题专家辛克教 授在其著作《生产率管理:规划、测定和评价、控制和 提高》中所下的定义为:“生产率管理是一个较大的管 理过程终端饿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根据系统的产出 量和投入量质检的关系来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 和协调。由此可见,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 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 过程。他是一个以不断提高生产率为动力,积极促进应 用工业工程,改善生产系统的控制系统。
测定期内总产出量/ 测定期内总产出量 测定期内要素总投入量 生产率指数= 生产率指数 基准期出量/ 基准期出量 基准期投入量
n o n i=1 n i=1 I
生产率指数P= 生产率指数
i=1 n i=1
∑Q i k /
o
∑Q i k
I
∑Q i j /
∑Q i j
o
I
式中: Q i Q i
分别为测定期内第i种产出量与投入量;
5、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有些人误以为,生产率提高会影响就业,尤其是我国 人口多,生产率提高可能使原来几个人做的工作,现在由 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由此担心造成劳力过剩,引起事业。 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如果生产率真正提高 了,不仅不会影响到就业,反而会促进社会结构变化,带 来新的就业机会。 6、生产率与质量是同步发展的关系 质量与生产率常常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一些人误认 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就会影响产品质量;或者要提 高质量就不能提高生产率。其主要理由是生产高质量的产 品要花费更多的工时和成本。实际上,根据工业工程观点, 生产率和质量目标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他们通常是 相互促进的,同步发展的。
运营管理生产率的概念

运营管理生产率的概念引言运营管理生产率是一个在企业和组织中广泛应用的概念,它涉及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来实现目标,并确保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高效的运营管理生产率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运营管理生产率的概念、重要性以及一些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运营管理生产率的定义运营管理生产率是指在一定资源约束条件下,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产出最大化的能力。
换句话说,它涉及到通过最小化资源浪费、提高效率和效益,以实现组织或企业的目标。
运营管理生产率的衡量通常使用一些关键指标,例如:产能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本回报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不同企业或组织的效率和绩效,帮助管理者了解其运营管理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运营管理生产率的重要性高效的运营管理生产率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1. 提高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运营管理生产率以保持竞争力。
高效的资源利用和优化的运营过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并实现更快的交付。
这样,企业就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
2. 降低成本通过提高运营管理生产率,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并提升利润。
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措施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并提高利润率。
3. 提升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高效的运营管理生产率有助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通过减少错误和缺陷、优化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企业可以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4. 实现可持续发展运营管理生产率的提高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和推动可持续供应链等举措,企业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降低经营风险,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提高运营管理生产率的方法以下是一些提高运营管理生产率的方法:1.流程优化:通过分析和优化运营流程,减少无效环节和冗余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效率、生产率管理38页PPT

089 厄瓜多尔 5968 090 塞尔维亚 5907 091 安哥拉 5846 092 多米尼加 5834 093 泰 国 5674 094 纳米比亚 5667 095 阿尔及利亚 5438
096 东帝汶 5177
068 哥斯达黎加 10433
069 黎巴嫩 9920 070 苏里南 9240 8098 074 阿塞拜疆 7900 075 圣卢西亚 7801 076 格林纳达 7697 077 白俄罗斯 7577 078 保加利亚 7328 079 博茨瓦纳 7136 080 土库曼 7112 081 多米尼克 7034 082 黑 山 7026 083 马尔代夫 6765 084 中 国 6747
一、效率
1、效率的概念 原意:来自能量转换
021 新西兰 40481 022 汶 莱 39943 023 英 国 39567 024 日 本 38491
025 中国香港 37777
026 以色列 37035 027 意大利 34715 028 西班牙 29150
029 巴 林 27435 030 阿 曼 25289 031 沙 特 24847 032 塞浦路斯 24761 033 韩 国 24329 034 巴哈马 23489 035 马耳他 22872 036 斯洛文尼亚 22756 037 希 腊 21857 038 中国台湾 20930 039 葡萄牙 20728 040 特立尼达 20611 041 赤道几内亚 20572 042 爱沙尼亚 19032 043 捷 克 18858 044 斯洛伐克 17706 045 乌拉圭 16609 046 立陶宛 16003 047 智 利 15776 048 巴巴多斯 15373
第二章 生产率工程与管理 知识点

第二章生产率工程与管理1.生产的概念,生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
生产可以定义为,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即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化,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社会的过程。
2.生产的投入要素包括,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信息要素。
生产的产出财富,包括产品和服务。
生产过程的转换机制有两种,一种是生产函数,一种是增长会计学。
3.生产率的概念,生产率是产出与投入之比。
一个生产系统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时间金钱等,产出指可以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生产率表示每单位生产要素能够生产或提供实物产品或服务商品的数量。
有三种类型生产率度量法: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的本质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生产率的实质含义是对生产能力利用的考核,是对资源利用程度的考核。
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对社会标准质量劳动时间的节约程度。
4.生产率管理的含义生产率管理是一个较大的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根据系统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调节。
因此必须包括生产率的测定和生产率的改善。
由此可见,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测定评价控制和改善的系统管理过程。
其实质是以不断提高生产率为目标和动力,对生产系统进行积极的维护和改善。
5.生产率管理系统模型1.规划部分(战略,技术与经济规划,包括生产率规划反馈)2.资源流动部分(表明生产组织投入-产出的资源和要素运行过程)3.生产率测定部分4.生产率评价、规划、控制、改善部分6.生产率管理系统和生产率循环的运行过程如下:1.生产率测定,2.生产率评价3.生产率规划4.生产率改善,5.测定和评价7.现代管理和工业工程方法与提高生产率的关系1:增加产出的方式,表现为两个方面:增加有效产出数量和提高产出的有效性。
制造业工业工程的生产率管理

制造业工业工程的生产率管理生产率定义可适用于各种层次和规模的系统,既可用于一个企业,也可用于一个行业(机械工业)、一个城市以至整个国家经济,以衡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生产率的定义生产率的定义是:每单位生产劳动的实物产出;工业管理上使用生产设施的有效程度;使用劳动力和设备的有效程度。
所以,生产率是产出与投入之比。
生产率定义可适用于各种层次和规模的系统,既可用于一个企业,也可用于一个行业(机械工业)、一个城市以至整个国家经济,以衡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和不断改善生产系统,使之更有效地运行,取得更好的效果。
所以,生产率也是衡量IE应用效果的指标,是工业工程师必须掌握的一个尺度。
2、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性管理科学家德鲁克(P.F.Drucker)指出:生产率是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
所以,它成为一切经济组织、一个企业、一种行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最为关心和追求的指标。
从广义上讲,一个国家的生产率(即国家总产出与总投入之比)的高低涉及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包括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物资和经济基础),个产业大的比例和配合,是综合国力和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现在工业社会发展证明,生产率不仅要高,而且应该持续稳定地提高,才会使经济实力增强。
因为生产率的提高都是在上一年度提高的基础上再提高,只要生产率的提高比人口增长率略高一点,这种累积效果就相当可观。
例如,若每人每年的生产量增加2%,只需持续十年,生产率将提高122%。
所以,提高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而且,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
(2) 提高生产率是增加工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只有生产率提高了,单位工时的产量增加较多,才能增加工资而不使生产成本和物价增长太多;如果生产中对能源、材料和资源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就可以抵消资源价格上涨的影响,而不致提高产品的价格,转嫁涨价因素于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就 业机会
增加
生产率 提高
职工工 作积极 性提高
企业投 资增加
企业成 本降低
职工福 利待遇
提高
企业积 累金增
加
企业利 润增加
企业福 利基金
增加
生产率管理
三、生产率分类与测定
所谓生产率测定就是对某一个研究对象(如一个生产 系统)的生产率进行度量和计算。
我们的目的是要提高生产率,那么就必须首先测定生 产率水平,以便有一个衡量生产率变化的基准。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生产率的种类
按生产要素的种类分
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
PPT文档演模板
按测定方式分
劳动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 原材料生产率 能源生产率 直接劳动成本生产率 总成本生产率 外汇生产率
总生产率 多要素生产率 单要素生产率
静态生产率
动态生产率指数 生产率管理
按生产要素的种类分类:
劳动生产率:用劳动量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用固定资产值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 原材料生产率:以投入原材料量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能源生产率:以投入能源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总成本生产率:以投入的总成本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1、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决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
2、提高生产率是增加工资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
3、提高生产率可以缓和通货膨胀。
4、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持国际贸易 平衡。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5、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和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6、生产率和质量是同步发展的关系。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动态生产率指数(生产率指数)
: 分别为现测定期 k内第 i 种产出量与投入量 : 分别为基准期 j内第 i 种产出量与投入量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例: 一个5人作业小组,在一个月里生产了 500个单 位量的产品,所花的劳动力为880个单位(这里采用的 单位是小时:5人* 22日/月*8小时/日=880人·时/ 月)。求这个月的生产率。 解: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得出以下两种计算结果: 1:小时生产率=500/880=0.57单位产品/人·时 2:月度生产率=500/5=100单位产品/人·月
96套/小时.
PPT文档演模板
B(件/小时) 60 90
B/A
2 1.5
生产率管理
3 60 50 0.83
四、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1. 企业内部方法 是提高生产率的直接方法和途径,实际上主要是IE范畴
的方法。所有的工业工程技术都是提高生产率的直接手段。 运用IE设计和建立具有良好运行机制的生产系统,或者对 现有的生产系统进行不断地改善,都可以达到提高生产率 的目的。
、—— 分别为测定期内第 i 种产出量与投入量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按测定方式分类
静态生产率 : 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
Σ标准时间
作业效率 = 实际作业时间
产出总工时
=
投入工时
Pபைடு நூலகம்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动态生产率指数 : 一个时期(测量期)的静态生产率与以 前某个时期( 基准期)的静态生产率之比值.
生产率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生产率管理
生产系统模型:
生产要素 人财物
投入
产出
转换
生产的财富 产品 服务
技术
生产率=产出/投入
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一、生产率的定义
生产率是经济学上一个用来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的指 标,一般定义为“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之比”。即
生产率(P)
产出(O) 投入(I)
式中 产出——合格的产品或服务
投入——为获得合格产品或服务而投入的生产要素
生产率就是衡量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尺度,也是衡量IE应 用效果的重要指标,是IE工程师必须掌握的一个尺度。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生产率的单位 件(元)/人、日;件(元)/ 人、时;件(元)/ 机台、时
何谓效率?
IE活动经常被当作效率改善的活动,效率提高了,人手减 少了,单位时间人均产量提高了.
效率的测量方法 效率 = 实际值/基准值 作业效率 = 实际产量/标准产量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二、提高生产率的意义
管理科学家德鲁克指出“生产率是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 ”。所以,它成为一切生产组织,一个企业、一种行业、 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最为关心和追求的指标。其意义表 现如下: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例:在上例中,假定第二个月这个小组生产了600单位产 品,而所用的劳动力为800单位(5人x 20日/月x 8小时 /日=800人·时/月)。求第二个月的生产率和动态生 产率指数。
解:(1)第二个月的生产率为 1:小时生产率=600/880=0.75单位产品/人·时 2:月度生产率=600/5=120单位产品/人·月 (2)第二个月的动态生产率指数为: 1:小时生产率指数=0.75/0.57=1.32 2:月度生产率指数=120/100=1.2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某产品部件由A和B两种零件组成,两种零件可以在三 台设备上加工生产效率如下:
1
2
3
A(件/小时) 30 60
60
B(件/小时) 60 90
50
请按照1:1的比例成套生产,怎样安排生产计划,使生
产率最高?
按照平均生产率可以得出:83套/小时。
按照最大数法:90套/小时
12
按照效率比的方法计算: A(件/小时) 30 60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类:
总生产率或全生产率 :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全部投入 生产要素量之比.
多要素生产率 :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某几种投入 要 素量之比.
单要素生产率 :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某一个投入要素 量之比.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单要素静态生产率: 多要素或全要素生产率: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2. 企业外部要素法
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条件和基础,是间接起作用的 要素。譬如说国内外市场的大小和稳定性,就是外部要 素,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PPT文档演模板
生产率管理
五、生产率管理
生产率管理的概念 生产率管理就是对一个生产系统的生产率进行规划、 测定、评价、控制、和提高的系统管理过程。 其实质是以不断提高生产率为目标和动力,对生产系 统进行积极的维护和改善,这与工业工程的目标和作用 是一致的。 生产率管理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