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便利店的发展史
便利超市发展历程

便利超市发展历程便利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可以满足随时随地的消费需求。
便利超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便利超市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便利超市在日本开始兴起。
由于日本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购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便利超市以小而精的规模,方便的购物环境和丰富的商品种类,迎合了当时日本人的购物需求,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进入90年代,便利超市开始扩大其业务范围。
便利超市陆续进入了其他东亚国家,如韩国、台湾等地,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欢迎。
同时,一些国际便利超市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时期,便利超市开始采取了特许经营的模式,将便利超市品牌授权给各地的加盟商经营,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便利超市也开始融合互联网技术,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模式。
消费者通过手机App可以随时下单购物,并选择门店自提或者配送到家。
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购物的便利性,使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
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便利超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竞争的加剧。
随着便利超市的普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争夺市场份额,开展了激烈的价格战。
其次,便利超市还面临着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由于货品种类繁多、换季频繁,货物的管理和配送并不容易。
此外,便利超市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购物环境的要求。
但是,总体来说,便利超市的发展前景仍然看好。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压力的增加,对购物的时间和精力要求越来越低,便利超市的便捷和快速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进步,人们对购物体验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便利超市将会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业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便利超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便利超市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711发展史

711发展史标题:711便利店的发展历程711便利店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便利店之一,而其发展历程也是令人瞩目的。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711便利店的发展历史,从其起源开始,一直到如今的全球化经营。
711便利店的发展起源于日本。
1974年,日本的一家零售公司——千叶商店,决定开设24小时便利店,并将其命名为"Seven-Eleven"。
这个名称很快在日本各地传开,人们纷纷蜂拥而至。
711的便利店以其方便、快捷的服务和多样化的商品而闻名,很快在日本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
随着711便利店在日本的成功,公司开始拓展国际市场。
1981年,第一家711便利店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开设。
然而,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并不顺利,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以及本土消费习惯的挑战。
然而,711便利店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逐渐赢得了美国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时间的推移,711便利店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
截至2021年,711已经遍布全球19个国家,拥有超过7万家门店。
这些门店提供从饮料、食品、烟草到日常用品等多种商品,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
711便利店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经验。
首先,711注重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供应链的畅通和商品质量的可靠性。
其次,711便利店注重员工培训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效、友好的服务。
此外,711还积极采取社会责任行动,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提升其企业形象。
711便利店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令人瞩目的。
从一个日本的小店铺到如今的全球连锁巨头,711便利店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也为便利与品质并重的零售业树立了标杆。
期待着711便利店未来的更大发展。
日本便利店的发展史

日本便利店的发展史便利连锁店是50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从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以惊人速度成长起来的一种食品零售店形态。
如今,便利店已成为日本零售业中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典型代表。
在日本,1974年东京江东区的一家"山本茂酒店"与日本7-11公司总部签订合同,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家、也是全日本的第一家便利连锁店。
便利店是以"方便性"作为吸引顾客的最重要手段的零售店。
1972年日本中小企业厅出版的《便利店手册》中提出的便利店的定义是: "以向消费者提供方便为第一要义,并在经营管理方面追求高效率性的零售企业",其后还附加了7个条件:(1)商店的位置:消费者可步行来店购物,从住宅步行7至10分钟。
因此,其店址位于住宅区附近,顾客主要为半径500米左右范围之内的居民。
(2)店铺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
(3)商品品种:考虑到店铺面积较小,需要压缩同类商品的品种数目,以最常用的生活必需品为主体,包括一般食品、日用杂货、衣料、化妆品和小药品、烟、酒等,至于生鲜食品仅限于适于进行自选的食品。
(4)营业时间:要长于超级市场和一般零售店,原则上是全年无休息日。
(5)从业人员:由于是自选商店,基本上由一名管理者和若干名店员组成,为了实行两班倒,有必要雇佣临时工。
(6)组织形态:为提高效率,宜采取连锁组织形态,可考虑采取特许连锁系统,在总部强有力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商店的营运。
(7)与顾客的关系:虽采用自选方式,仍有必要形成与顾客之间的密切的交往关系。
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便利店是在超级市场大大发展起来的情况下,为填补超级市场未能充分满足的消费者需求的空隙而成长起来的。
日本的超级市场与便利连锁店的区别有:(1)便利店的规模要比超级市场小得多,前者的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而后者的面积一般可达几千甚至上万平方米。
(2)便利店的商品品种一般为3000种左右,而且多为小包装商品,超级市场的商品品种一般达到10000种以上。
便利店行业发展历程

便利店行业发展历程
便利店行业是指以提供便捷、快速的商品和服务为主要特点的零售业态。
下面是便利店行业发展的历程:
1. 初期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便利店起源于美国,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购物的时间和地点要求提高,便利店开始兴起。
7-Eleven便利店是最早成功在美国发展的连锁便
利店。
2. 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80年代,便利店开
始传入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并迅速取得成功。
在这一阶段,便利店发展迅猛,店铺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商品种类也开始丰富。
3. 深入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初,便利店
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便利店开始提供更多的生活服务,如 ATM机、支付服务、快递代收等。
同时,便
利店开始关注健康食品、精致生活用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4. 科技驱动阶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便利店也开始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新技术应用在便利店行业中,进一步提升了便利店的便捷性和体验。
总体来说,便利店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随
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便利店行业还将继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7-11连锁业成长之路

7-11连锁业成长之路7-11连锁业成长之路7-11连锁业是全球最著名的连锁便利店之一,也是日本最早进军国际市场的企业之一。
自创立以来,7-11连锁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最终成为了全球连锁业的领导者之一。
本文将从7-11连锁业的创立,发展壮大和创新转型等方面,来描述其成长之路。
7-11连锁业由日本大和会社创立于1927年。
当时,公司只是一个小小的杂货店。
然而,在经营杂货店的过程中,创始人秉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由于7-11连锁业的成功经营模式,公司于1974年开始扩展国际市场,并在美国第一次开设了连锁店。
之后,公司陆续进入亚洲、欧洲、南美洲等各个国家和地区,快速成长为全球连锁便利店的领导者。
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7-11连锁业始终秉持着“高效运营”的原则。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了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并与本地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实现本地化服务。
此外,公司还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系统,提高库存管理和分销效率。
通过高效运营,7-11连锁业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和快速便捷的服务,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购物体验。
在创新转型方面,7-11连锁业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意识。
公司不断跟进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扩大商品种类,并引入了新的销售策略。
例如,公司推出了各种新鲜热食和自有品牌的商品,满足了消费者对方便食品的需求。
此外,公司还通过引入无人便利店、大数据分析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等创新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7-11连锁业不仅在经营模式上创新,还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司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推动环保和健康生活方式。
例如,公司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提倡环保购物袋,并推出了一系列健康食品和有机产品。
此外,公司也支持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如教育、医疗和儿童福利等。
总的来说,7-11连锁业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便利店的发展历程及未来方向

便利店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方向便利店(Convenience-Store)是超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从出现发展至今已近75年的历史。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便利店已经发展成为零售业中的一种主要业态,而在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则刚刚起步。
今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便利店必将大有作为,它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极具在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
一、便利店的概念及特性(1)便利店的由来便利店最初起源于美国,它的发展与商业业态中的超级市场关系非常密切。
在美国,由于超级市场步入大型化与郊外化以后,给购物者带来了距离、时间、商品、服务等诸多方面的不便利;同时由于超级市场远离购物者的居住区,到超级市场购物需驾车前往,加上超级市场卖场面积巨大,商品品项繁多,购物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挑选商品,且还需忍受排长队等候结帐之苦;以上种种都使得那些想购买少量商品或想满足即刻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便利店由此应运而生。
便利店最早的定义就是:“一种运用超级市场经营管理技术和销售方式的食品杂货店”。
它是一种既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又使用超级市场的销售方式和经营管理技术的零售商业组织,是以“便利”作为吸引顾客的主要手段,来满足顾客简单购物和应急之需的一种零售业态。
现在的便利店则是指以专门出售便利性商品和服务的商店。
超级市场的多种业态模式的阶段性发展促进了现代便利店的产生。
1927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陆冰公司(Southland Ice Corporation)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Tote'm ,1946年正式改名为7-Eleven(7-11),藉以标榜该店营业时间由早上7时至晚上11时。
此后便利店便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
1957年,美国只有500家便利店,然而到了2001年,美国便拥有便利店124,500家,销售额达到了2830亿美元。
因此当时有人认为便利店是西方零售业的“爆发户”。
(2)便利店和超市的区别及其特性 ,便利店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的时间和发展的背景并不完全相同。
便利店发展历程

便利店发展历程
便利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第一个现代意义上
的便利店诞生于美国,由政府灌输给予商家一定的价位和库存大于其他零售店。
小型店铺提供了食品、烟草和一些杂货,以便顾客能轻松购买所需物品,节省时间和精力。
此后,便利店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
20世纪50年代,在日本,便利店开始以自动贩卖机的形式出现。
这些小型商店在交通便利的地点设立,以满足人们在奔波忙碌的生活中的急需。
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便利店也迅速扩张,并提供更多品类的商品。
20世纪70年代,便利店开始进入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
新的
便利店模式逐渐出现,采用自助结账和24小时营业的方式,
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便利店的发展也得以进一步增强。
从2000
年开始,一些大型连锁便利店开始引入自助结账系统和电子支付方式,使购物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此外,便利店还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推出在线购物和送货服务,以适应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这一新型的商业模式为便利店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当今时代,便利店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便利店的便捷性、多样化的商品以及良好的服务质量,
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将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便利店还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日本便利店行业发展历史回顾

日本便利店行业发展历史回顾作者:龚涛来源:《商情》2018年第10期[摘要]近年在中国实体零售行业特别是传统的大卖场和超市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电商的冲击,而便利店业态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各外资内资便利店企业也在各大城市加速跑马圈地,特别是华北地区,不仅在北京、天津的市中心密集开出大量店铺,也开始进入郊区和二线城市。
在日本,便利店企业通过多种新颖的经营手法,形成了与便利店发源地美国迥然不同的经营模式。
同时日本便利店企业积极进军海外,确立了在当地市场中的领导地位,成为其他本土便利店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
因此通过回顾和总结便利店在日本的发展历史,有助于深入理解日本便利店经营模式的产生原因。
为开展便利店业务的企业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便利店特许加盟差异化经营日本便利店产业至今已经发展了近50年,从其发展历史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导入期,快速发展的发展前期,稳定发展的发展后期以及成熟期这四个阶段。
一、导入期(1969年-1976年)日本近代零售业的开端,与欧洲及美国相仿,都是以百货店的登场为标志。
进入195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零售业也随之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逐步建立起新形态的商品销售及流通系统。
为了对应大量生产一大量销售的经济体制,诞生了超市这种零售业态。
按照传统的日本产销关系,具有连锁化、大型化、低价化等特点的超市对当时的中小零售商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导致食品类零售商产生了强烈不安感。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中小企业厅发布了《便利店行业指导手册》,在该手册中特别对特许经营的开店模式进行了明确规范。
同时,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零售商的现代化,中小企业厅开始着手培养便利店业态,为小型零售店铺的转换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973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大型零售店铺法》,加强了对大型店铺的各种限制。
日本的便利店从这时起开始了真正的发展。
二、发展前期(1977年-1985年)在此时期,日本国内中小零售商对大型零售企业的抗议活动越来越严重,陷入了增长钝化的其他各大型超市企业在看到伊藤洋华堂引进便利店业态(7-11)所取得的成功后也开始进入便利店业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便利店的发展史
便利连锁店是50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从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以惊人速度成长起来的一种食品零售店形态。
如今,便利店已成为日本零售业中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典型代表。
在日本,1974年东京江东区的一家“山本茂酒店”与日本7-11公司总部签订合同,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家、也是全日本的第一家便利连锁店。
便利店是以“方便性”作为吸引顾客的最重要手段的零售店。
1972年日本中小企业厅出版的《便利店手册》中提出的便利店的定义是:“以向消费者提供方便为第一要义,并在经营管理方面追求高效率性的零售企业”,其后还附加了7个条件:
(1)商店的位置:消费者可步行来店购物,从住宅步行7至10分钟。
因此,其店址位于住宅区附近,顾客主要为半径500米左右范围之内的居民。
(2)店铺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
(3)商品品种:考虑到店铺面积较小,需要压缩同类商品的品种数目,以最常用的生活必需品为主体,包括一般食品、日用杂货、衣料、化妆品和小药品、烟、酒等,至于生鲜食品仅限于适于进行自选的食品。
(4)营业时间:要长于超级市场和一般零售店,原则上是全年无休息日。
(5)从业人员:由于是自选商
店,基本上由一名管理者和若干名店员组成,为了实行两班倒,有必要雇佣临时工。
(6)组织形态:为提高效率,宜采取连锁组织形态,可考虑采取特许连锁系统,在总部强有力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商店的营运。
(7)与顾客的关系:虽采用自选方式,仍有必要形成与顾客之间的密切的交往关系。
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便利店是在超级市场大大发展起来的情况下,为填补超级市场未能充分满足的消费者需求的空隙而成长起来的。
日本的超级市场与便利连锁店的区别有:
(1)便利店的规模要比超级市场小得多,前者的面积一般为100平方米左右,而后者的面积一般可达几千甚至上万平方米。
(2)便利店的商品品种一般为3000种左右,而且多为小包装商品,超级市场的商品品种一般达到10000种以上。
(3)便利店一般不出售鲜肉鲜鱼。
(4)便利店进货往往仅限于卖得最好的牌子的商品,价格比较贵,即便是同样的商品,价格也往往比超级市场贵一成以上。
(5)与超级市场相比,便利店的店址更接近住宅区,营业时间长(一般为昼夜24小时营业),服务速度快,顾客在便利店的逗留时间平均只有5分钟左右。
(6)超级市场的顾客是女多男少,家庭主妇大多希望买便宜一些的东西,也舍得花时间挑选商品。
便利店的顾客却是男多女少,来店的大学生、白领职负或工人大多数是抓住想买的东西就走,不太计较价格。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与超级市场主要强调“廉价”相对照,便利店主要强调“方便”,适应了“宁可贵一点,也要图个方便”的顾客层的需要。
70年代以来便利连锁店在日本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1)随着经济的发展,“忙人”越来越多,这类顾客不大在乎商店里的商品品种是否齐全,而希望尽快抓住自己所急需的商品。
(2)在“忙人”增加的同时,“夜猫子”(包括开夜车的大学生)也多了起来,这部分顾客希望长时间营业的甚至是昼夜24小时连轴转的商店为他们服务。
(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上对快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便利店是把快餐及其关联食品当做重要经营内容的商店。
(4)日本大城市的地价很贵,特别是在传统的住宅区,要找到几百平方米、几千平方米的土地开设超级市场是很不容易的,而便利店的规模小、用地少,又可在改造原有小零售店的基础上组建,因此在超级市场难以挤进来的住宅区得以发展起来。
(5)日本“多如牛毛”的零散小零售店、特别是夫妻店的存在,成为便利店发展的良好“土壤”,这也是日本便利连锁的特色所在。
便利连锁店总部选择基础较好、位置有利(接近密集的住宅区或车站)的小店,一个一个地劝说他们加入连锁,成为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
而对于原有的小店来说,加入连锁以后就可以利用总部的统一招牌,吸取先进的经营技巧,获得共同的进货渠道等种种好处。
当然,为此也必须“上交”相当比例的利润o
(6)便利店为了集中瞄准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和食品,需要一项一项地压缩、精选商品品种。
在这种情况下,其经营效率取决于如何把握畅销品以防止出现缺货,同时把握住滞销品以防止积压。
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便利店就难以立足。
幸好,在便利店迅速成长的同时,信息技术和设备在流通业迅速推广,特别是“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POS)等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武装”,便利店如虎添冀,较好地解决了所谓“单品管理”的难题。
便利店在日本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有些特许连锁店的总部名不符实,缺乏应有的实力;或者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不思进取,未能继续进行革新,从而失去了“领导”、“指导”的功能。
更坏的是,在便利连锁店发展过程中,甚至出现一些骗子,以特许连锁店总部的名义到处招募加盟店,收取加盟费,然后逃得无影无踪。
针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在法律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总的说来,日本便利店的发展是相当成功的。
便利店在零售业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1982年的2.3%提高到1991年的5.0%,特别是7—11,在199011991年度的经常利润率分别达到24.4%和24.5%,居日本零售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