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覆盖系统技术概论

合集下载

室内覆盖基础知识

室内覆盖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概论一.为什么要建设室内覆盖系统?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

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特别是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

室内覆盖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

总之,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直接理由是:室内移动通信环境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

二.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增加微蜂窝建立分层结构。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三.什么是室内覆盖?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内覆盖系统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

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浅谈室内覆盖

浅谈室内覆盖
消除宏蜂窝 中的 “ 盲点” 同时由于低发射功率的微蜂 。 质量、 系统容量 的改善。 除了对诸 如地下室 , 二层等屏蔽 性 电覆盖 , 一、 每个单元区域 的信道数 量较 地方信号的引入外 , 同时也应对一些 高层建筑 物高层部分因接 窝基 站允许较小的频率复用距离,
因此业务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长 , F 且R 干扰很低, 将它安置 收 到来 自多方 向的杂 乱不稳定信号而容易造成 掉话、断线、 切 多, 热点” , 上 可满足该微小区质量与容量两方面的要 换不成功等方面进行改善。 对于 高话务量 的商务、 商贸中心, 还 在宏蜂窝 的 “
的为客户提供 优 质服 务, 这・点也显得尤 为的重要 。
关键 词: 信: 通 室内覆 盖
1 室 内覆 盖概 述
接在 需要 的地方进行建设 , 从而快速 解决覆盖盲点、 点地 区 热
题 它对容量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 室内覆盖 是针对 室内用户群、 用于改善建筑物 内移动通信 通信 问 。 ... 盲点” 环境 的一种成功的方案 , . 其原理是利用室 内天线分布系统将 移 2113 消除宏蜂窝中的 “
使室 内 话务在室 内 吸收, 减少同频干 扰等方面起很大作用 。
2 实现室内覆盖的主要方法
21微蜂窝有线入方式 .
... 微 蜂窝 有线接入方 式是 以室 内微 蜂窝系 统作为室 内覆盖 2121覆盖受到建筑物结构的影 响 但微 蜂窝在室 内使用 时, 受建 筑物结构的影响 , 使其覆盖 系统 的信号源 , 即有线接入方 式。 适用于覆 盖范围较大 且话 务 对于大型写字楼 等, 如何将 信号最大限度、 最 量相对较 高的建筑物 内, 在市 区中心使用较 多, 决覆盖和 容 受到 很大限制 。 解 是 量 问题 。 蜂窝 技术是 指 通 过降低 基 站发 射功 率, 线的挂 均匀地分布到室 内每一个地方, 网络优化所要考虑 的关键 。 微 天 对 靠室外站进行覆盖是 高, 并使 用增益天线 , 以达到在小范围提供 高密度话务量。 应用 另外, 于纵深较大 的商场与 娱乐中心 , 微蜂窝技 术的主要 目的是在小范围 内提 供大话务量 , 用户密 不可能的。 在

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共70页

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共70页

谢谢!
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室内覆盖系统

室内覆盖系统

室内覆盖系统一、简介室内覆盖的简介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很好的方案,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内覆盖系统为移动通信的室内覆盖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分布系统将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按需要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

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理由1、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由于建筑物的屏蔽作用,室内的信号质量大幅下降,需要用室内分布系统解决相应的盲区覆盖。

2、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需要以增加微蜂窝基站的方式建立室内分布系统,直接吸收话务量。

3、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易于引起乒乓切换。

引入室内分布系统后,来自室内分布系统的较强信号将使室内区域的信号趋于稳定,减少掉话率。

二、直放站(Repeater)在室外基站容量富余的情况下,通过直放站(Repeater)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的覆盖盲区。

三、室内覆盖系统的工程建设遵守协议和标准1、当地运营商与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关于直放站及室内覆盖系统建设项目的框架协议;2、当地运营商与西安海天天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有关合同;3、 1994年8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发布的《数字蜂窝GSM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体制》(暂行);4、原邮电部1998年5月《900MHz TDMA数字移动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部内标准);5、信息产业部(1999)106号文“关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移动通信使用1800MHz频段的批复”;6、 2001年3月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颁布的“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总技术体制”(暂行规定);7、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编制的《800MHzCDMA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8、 YD/T883-1999《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国标GB8702-88);10、国家通信行业标准YD5039-97《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规定》;11、现场勘测资料及测试数据;12、设备和器件的参数手册;13、原邮电部颁布的《900MHz TDMA 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路设计体制》(TZ019-95);14、原邮电部颁布的《900MHz TDMA 数字移动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部内标准);15、 CCITT和GSM900ETSI标准;16、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直放站管理的通知》(信无〖1999〗62号);17、电磁环境卫生计算按世界卫生组织(WTO)与中华人民共和国GB9175-88<环境电磁卫生标准>,微波辐射一级卫生标准为10uw/cm2设计考虑因素1、信号源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主要有微蜂窝和直放站。

室内覆盖系统

室内覆盖系统

餐饮
2
T2 -58dBm T3 -60dBm
33500
T1 -53dBm
餐饮
1
餐饮
3
餐饮
模拟发射端(7dBm) 信号接受端
T3 -61dBm T1 -69dBm T3 -58dBm T1 -72dBm
26
项目实施步骤(二)
场强分布 —— (室内空间传输损耗模型) L = PL + 10*N*Lgd(米) + FAF 其中:PL为距天线1米处的路径衰减:以GSM900为例,典型值为30dB N 为同层衰减指数: 办公楼 一般建筑 商场 FAF为路径损耗附加值: 玻璃 隔墙 3.25 2.76 2.18 5dB 8 --- 15dB
Start:to__equipment serial number
End:from__equipment serial number
注:n 表示器件的序号; m 表示该器件所安装的楼层
31
项目实施步骤(五)
5. 工程验收
工程质量验收 严格审查馈线布放、设备安装等是否符合规范 工程现场及机房卫生状况 系统质量验收 判断天线位置、设备安装是否符合方案设计意图 测试系统驻波比
18
产品系列介绍(二)

干线放大器系列产品
提供各类GSM900、DCS1800的干线放大器 具有多种功率大小,包括0.05W、0.5W、1W、2W、5W等,以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 机箱采用助铝材质,具有很强的防潮、防尘、抗电磁干扰和良好的散热性能 采用先进的设计和工艺,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强 支持本地监控,并可选配远程监控系统
切换成功率:
< -85dBm
> 95%
RxQual等级3以下的区域: > 95%

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

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

天线布放
3、切换区域布放天线
停车场出入口布放天线,布放位置一般选择在拐角处 。
60m 出口
65m
天线布放
室内覆盖设计技术介绍.ppt
交流提纲
室内覆盖设计依据 室内覆盖工程勘测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室内覆盖设计依据
第二步: 天线口功 率确定
第四步:根据传播模型 ,结合实际测试,得到 各种场景下天线覆盖半 径,指导工程建设。
TX/Rx
No第de三B步 :分析 传播模 型
第一步:室内覆盖指标确定;
第一步 :
物业协调结果 运营商要求 现场实际情况
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专用机房
电梯机房
选择
停车场
楼梯间
弱电井
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 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 覆盖分区考虑 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天线布放 电梯覆盖考虑 走线问题 功率分配 系统切换设计 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
宽频吸顶天线
室内覆盖天线选择
交流提纲
室内覆盖设计依据 室内覆盖工程勘测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三、室内覆盖系统设计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和步骤 信源及分布系统方式选取 覆盖分区考虑 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天线布放 电梯覆盖考虑 走线问题 功率分配 系统切换设计 室外干扰及外泄控制
“小功率、多天线” 滴灌覆盖原则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总体原则
“先局部、后整体” “先平层、后主干”
主干线尽量采用 7/8馈线, 平层小于30米采用1/2馈线
主干线上主要用耦合器, 平层主要用功分器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步骤
当勘测完成后,可以进行室内覆盖系统设计,步骤如下
信源和分布系统选取
覆盖分区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简介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简介

一、技术简介1、室内覆盖系统概述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现代化通信工具,移动通信的业务也从传统的话音扩展到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尤其是即将到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使移动通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人们也早已不再满足于只有室外的移动通信服务,比如在大型建筑物,尤其是人口密度大,话务量繁忙,如酒店,商务,商贸中心等地区,人们也希望能享受优质高速的室内移动通信业务,这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提高运营商的公众声望,各个运营商在不断扩容的同时,都在追求全服务区的无缝覆盖。

因为移动通信的业务都是通过无线接入技术承载的,无线链路的质量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质量,同时影响系统的容量和业务的开展。

鉴于移动通信复杂的电波传播特性,解决信道的多径衰落,噪声和干扰等无线射频问题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

无线射频信号的优化对网络无缝覆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向来是移动通信业务热点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大,电磁环境恶劣,加之如雨后春笋班的大型建筑的不断涌现,给网络无缝覆盖带来了困难。

无线电波的传播易受地形,建筑结构等因素影响,往往造成大型建筑内信号难以满足要求,无论是现有的GSM还是CDMA系统,其穿透能力都比较弱,尤其是小灵通和3G系统,其信号穿透能力更弱。

因此,室外基站覆盖信号在室内会存在接收不稳定及在地面下范围无法接受的问题。

同时,大量现代化的建筑物由于容量的原因更不能靠室外的基站信号覆盖。

例如,在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区,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等无线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切换频繁,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高度的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由于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4.室内覆盖系统

4.室内覆盖系统

1. 是否增加容量 根据需要增加容量 不能增加容量 2. 信号质量 好 一般 3. 设置优先级 可以 不可以 4. 对网络的影响 小 控制不好影响很大 5. 是否需要传输设备 需要 不需要 6. 是否需要重新频率规划 需要 不需要 7. 是否需要调整参数 需要 支持 8. 是否支持容量动态分配 不支持(容量预分配) 支持 9. 是否支持多运营商 不支持 支持 10. 是否支持多系统环境 不支持 支持 11. 安装时间 较长 较短 12. 投资 较多 较少

2018/9/8
27
室内覆盖系统
宏蜂窝有线接入方式
宏蜂窝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工程施工方 便,并且占地面积小;其弱点在于对宏蜂窝无线指标 尤其是掉话率的影响比较明显。
2018/9/8
28
室内覆盖系统
目前,采用选频直放站并增加宏蜂窝的小区切 换功能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当对应的宏蜂窝频率发 生变化时,直放站选频模块需要作相应调整。 随着运营商对成本和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注重, 宏蜂窝方式在最近一年出现升温的势头。
2018/9/8
22
室内覆盖系统
一个分层小区网络,往往是由一个上层宏蜂窝网络 和数个下层微蜂窝网络组成的多元蜂窝系统。它包括 宏蜂窝、微蜂窝和微微蜂窝。每种蜂窝执行早已定义 好的不同功能。
宏蜂窝--处理快速移动车辆的业务
微蜂窝--处理慢速移动,集中于步行或交通阻塞车 辆的业务 微微蜂窝--用于覆盖商场和办公区等室内区域。
2018/9/8
25
室内覆盖系统
微蜂窝的应用 因为微蜂窝可以在小范围内提供大话务容 量,它发射功率低,设备的体积较小,可以灵 活使用。因此,微蜂窝可在以下几方面获得应 用。
2018/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为什么要建设室内覆盖系统?随着城市里移动用户的飞速增加以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话务密度和覆盖要求也不断上升。

这些建筑物规模大、质量好,对移动电话信号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在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和阴影区;在中间楼层,由于来自周围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频繁切换,甚至掉话,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高层,由于受基站天线的高度限制,无法正常覆盖,也是移动通信的盲区。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大,基站信道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特别是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容量、质量是运营商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网络覆盖、网络容量、网络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是所有移动网络优化工作的主题。

室内覆盖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

总之,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直接理由是:◆覆盖方面:由于建筑物自身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了无线电波较大的传输衰耗,形成了移动信号的弱场强区甚至盲区;◆容量方面:建筑物诸如大型购物商场、会议中心,由于移动电话使用密度过大,局部网络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无线信道发生拥塞现象;◆质量方面:建筑物高层空间极易存在无线频率干扰,服务小区信号不稳定,出现乒乓切换效应,话音质量难以保证,并出现掉话现象。

二、什么地区需要室内覆盖?室内盲区新建大型建筑、停车场、办公楼、宾馆和公寓等。

话务量高的大型室内场所车站、机场、商场、体育馆、购物中心等,增加微蜂窝建立分层结构。

发生频繁切换的室内场所高层建筑的顶部,收到多个基站的功率近似的信号。

三、什么是室内覆盖?室内覆盖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室内覆盖系统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案。

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

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较为全面地改善建筑物内的通话质量,提高移动电话接通率,开辟出高质量的室内移动通信区域;同时,使用微蜂窝系统可以分担室外宏蜂窝话务,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四、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实现室内覆盖的技术方案可分为三种: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是以室内微蜂窝系统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

适用于覆盖范围较大且话务量相对较高的建筑物内,在市区中心使用较多,解决覆盖和容量问题。

宏蜂窝无线接入方式是以室外宏蜂窝作为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即无线接入方式。

适用于低话务量和较小面积的室内覆盖盲区,在市郊等偏远地区使用较多。

直放站(Repeater)在室外站存在富余容量的情况下,通过直放站(Repeater)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的覆盖盲区。

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改善高话务量地区的室内信号覆盖,微蜂窝是最佳解决方案。

与宏蜂窝方式相比,微蜂窝方式是更好的室内系统解决方案。

微蜂窝方式的通话质量比宏蜂窝方式要高出许多,对宏蜂窝无线指标的影响甚小,并且具有增加网络容量的效果。

但微蜂窝在室内使用时,受建筑物结构的影响,使其覆盖受到很大限制。

对于大型写字楼等,如何将信号最大限度、最均匀地分布到室内每一个地方,是网络优化所要考虑的关键。

且微蜂窝方式的弱点在于成本较为昂贵,需要进行频率规划,需要增建传输系统,网络优化工作量大。

因此,对宏蜂窝方式亦或微蜂窝方式的选取,需要综合权衡移动网络和运营商的多方面因素才能定夺。

宏蜂窝无线接入方式宏蜂窝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工程施工方便,并且占地面积小;其弱点在于对宏蜂窝无线指标尤其是掉话率的影响比较明显。

目前,采用选频直放站并增加宏蜂窝的小区切换功能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当对应的宏蜂窝频率发生变化时,直放站选频模块需要作相应调整。

随着运营商对成本和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注重,宏蜂窝方式在最近一年出现升温的势头。

直放站(Repeater)在室外站存在富余容量的情况下,通过直放站(Repeater)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的覆盖盲区。

利用微蜂窝解决室内问题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建设微蜂窝的设备投入与工程周期都较大,只适合在话务量集中的高档会议厅或商场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直放站(Repeater)以其灵活简易的特点成为解决简单问题的重要方式。

直放站不需要基站设备和传输设备,安装简便灵活,设备型号也丰富多样,在移动通信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直放站的应用场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扩大服务范围,消除覆盖盲区;在郊区增强场强,扩大郊区站的覆盖;沿高速公路架设,增强覆盖效率;解决室内覆盖;将空闲基站的信号引到繁忙基站的覆盖区内,实现疏忙。

使用微蜂窝和直放站的比较:使用基站使用直放站1. 是否增加容量根据需要增加容量不能增加容量2. 信号质量好一般3. 设置优先级可以不可以4. 对网络的影响小控制不好影响很大5. 是否需要传输设备需要不需要6. 是否需要重新频率规划需要不需要7. 是否需要调整参数需要支持8. 是否支持容量动态分配不支持(容量预分配)支持9. 是否支持多运营商不支持支持10. 是否支持多频、多系统环境不支持支持11. 安装时间较长较短12. 投资较多较少五、室内覆盖系统的组成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信号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

六、信号源提取的几种方法直放站做信号源1. 通过直放站的施主天线直接从附近基站提取信号;2. 用耦合器从附近基站耦合部分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到盲区内的直放站。

3. 用耦合器从附近基站耦合部分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盲区内的直放站。

增加微蜂窝(基站)直放站做信号源1.通过直放站的施主天线直接从附近基站提取信号。

2. 用耦合器从附近基站耦合部分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到欲覆盖区的直放站。

3. 用耦合器从附近基站耦合部分信号通过电缆传送到欲覆盖区的直放站。

微蜂窝(基站)加直放站方式七、信号分布的基本方式1. 无源天馈分布方式通过无源器件和天线、馈线,将信号传送和分配到室内所需环境,以得到良好的信号覆盖。

用于中小型地区。

2. 有源分布方式通过有源器件(有源集线器、有源放大器、有源功分器、有源天线等)和天馈线进行信号放大和分配。

3. 光纤分布方式主要利用光纤来进行信号分布。

适合于大型和分散型室内环境的主路信号的传输。

4.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信号源通过泄漏电缆传输信号,并通过电缆外导体的一系列开口,在外导体上产生表面电流,从而在电缆开口处横截面上形成电磁场,这些开口就相当于一系列的天线起到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作用。

它适用于隧道、地铁、长廊等地形。

1.无源天馈分布方式3. 光纤分布方式4.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几种信号分布方式的比较:信号分布方式优点缺点1. 无源天馈分布方式成本低、无源器件,故障率低、无需供电,安装方便、无噪声累积、宽频带系统设计较为复杂、信号损耗较大时需加干放2. 有源分布方式设计简单,布线灵活,场强均匀频段窄,多系统兼容困难;需要供电,故障率高、有噪声积累,造价高3. 光纤分布方式传输距离远,布线方便,性和传输质量好。

造价高4. 泄漏电缆分布方式场强分布均匀,可控性高;频段宽,多系统兼容性好。

造价高,传输距离近。

总的来说,信号分布系统根据覆盖区域的具体情况,组合无源、有源、光纤、泄漏等方式,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在实际使用中,室内分布系统可使每个微蜂窝覆盖范围增至几十层楼左右;如果加装干线放大器,覆盖范围还可大幅度增加。

一个完备的室内分布系统应能够通过一个特定的接口,取得基站的下行信号,均匀地分布到指定场所的每一处。

同时,又将这场所的每一处的基站上行信号收集到后,均匀地送达特定的接口。

构成室内分布系统的主要设备是:馈线、天线、干线放大器、延长放大器以及耦合、功分等无源器件。

在系统设计上主要考虑的是能量分配的问题。

八、室内覆盖系统的工程建设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分为准备、市场、协商、设计、安装、验收、运行维护等七个阶段。

准备工作是指由技术人员对建筑物内的无线信号进行测试,确定工程选点。

准备工作是整个工程的发起阶段,下述选点原则可供参考:第一,尽量寻找室内信号不好、又有人流量的建筑物作为室内覆盖选点的对象。

第二,选择城区内知名的高层建筑进行覆盖,如热卖出租的写字楼。

就目前的网络优化手段而言,对于高层空间的无线干扰及乒乓切换效应,没有其它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三,分析宏蜂窝话务情况、划定高话务区域,然后在高话务区域寻找话务热点建筑,利用室内覆盖系统吸收建筑物内的话务,从而缓解宏蜂窝容量方面的压力。

一般可选择城区中心人流量大的商场、酒肆等,不论信号覆盖情况如何,均考虑进行覆盖。

市场工作指说服业主,达成合作意向。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商业化日益发展的时代,市场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中举足轻重,业主对工程的接纳和配合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最终建设。

因此对市场工作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其中谈判技巧是考虑的要素之一。

协商工作指与业主就相关事项进行协商,达成有关协议,并签署协议书,内容包括物业管理、出入、双方责权利等。

设计工作指进行室内覆盖系统的工程设计,包括微蜂窝系统、传输系统、室内分布系统、电源系统共四部分内容。

安装工作指根据设计文件进行工程施工和安装,在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一般在3周之内可开通系统。

1. 设计考虑因素信号源场强分布上行信噪比互调干扰上下行平衡传输和分配损耗施工难度造价场强分布的一般设计标准掉话率:< 1%阻塞率:> 99%接通率:> 95%((95%以上的地方可接通)边缘场强:> -85dBmC/I> 12dB上行噪声电平:< -120dBm天线口功率: 5 --- 15dBm室外溢出信号:< -85dBm切换成功率:> 95%场强分布(室内空间传输损耗模型)L = PL + 10*N*Lgd(米) + FAF其中:PL为距天线1米处的路径衰减:典型值为30dB N为同层衰减指数:办公楼N=3.25一般建筑N=2.76商场N=2.18FAF路径损耗附加值:玻璃8dB隔墙10 --- 15dB预制板20 --- 30dB上行信噪比基站的白噪声为-120dBm,为了保证接收机的灵敏度,需要设置上行增益,使上行链路的总输入噪声小于-120dBm。

如:基站输出P=43dBm,输入到直放站为-40dBm,即有效路径损耗为83dB,那么直放站的上行增益设置一定要小于:83 -后极总的噪声系数如只有直放站是有源器件,噪声系数为5dB,增益应设为小于78db;如增益设为80,直放站总的噪声-115dBm(白噪声+噪声系数),在输出口变为-35dBm,经过83dB的有效路径损耗输入到基站为-118dBm,大于源噪声-120dBm, 使基站接收机灵敏度降低2dB。

室内覆盖所需设备与器件1微蜂窝,基站2直放站(宽带、信道选择):增益70-90db,20-33dBm输出3干线放大器:增益30-50db,20-30dBm输出4耦合器:40dB(-0.3),30dB(-0.3),20dB(-0.5),10dB(-0.8),7dB(-1.1),5dB(-1.3)5功分器:4功分器(-6.4);3功分器(-5),二功分器(-3.3)6室内天线:定向(60-120度,5-10dBi),全向吸顶(2-5dBi)7馈线接头:波纹管电缆:7/8(-4dB/100m);1/2 (-7dB/100m);1/4 (-11dB/100m);屏蔽网电缆:7D-FB(-15dB/100m);9D-FB(-12dB/100m);12D-FB(-9dB/100m)8泄漏电缆:7/8 (-6dB/100m);1-1/8(-4dB/100m)9施主基站:水平波束角<35度;增益:15-18dBi10光端机:点对点、点对多点11光纤:双纤、单纤工程勘测设计1、确定覆盖区域室内覆盖的目的是在建筑物内部需要场强覆盖,而基站信号又无法辐射的区域提供理想的信号覆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