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梁航运枢纽工程船闸试通航成功

合集下载

宁波外滩施工组织和工艺目录

宁波外滩施工组织和工艺目录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精品文档【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1.2 主要工作内容……………………………………………………………………1.3 工期要求……………………………………………………………………1.4 主要工程量统计……………………………………………………………………第二章现有生产能力………………………………………………………………生2.1生产能力……………………………………………………………………2.1.1生产能力概述……………………………………………………………2.1.2本年度负荷分析……………………………………………………………2.1.2现有人力资源………………………………………………………………2.2施工场地………………………………………………………………………2.2.1本项目加工场(厂)地……………………………………………………2.2.2本项目预拼装场地……………………………………………………2.2.3本项目涂装厂地……………………………………………………2.2.4主要存放场地……………………………………………………2.2.5运输码头………………………………………………………2.2.6公司总平面布置图及施工场(厂)地面积、环境与条件、………………2.3设备、设施……………………………………………………………………2.3.1钢材预处理设备………………………………………………………2.3.2下料设备130………………………………………………………2.3.3焊接设备………………………………………………………2.3.4主要加工设备………………………………………………………2.3.5起吊转运设备……………………………………………………第三章资源配置及保障…………………………………………………………生3.1本项目资源配置能力概述………………………………………………………3.1.1预处理、下焊能力………………………………………………………3.1.2单元件制造能力………………………………………………………3.1.3分段总成制造能力………………………………………………………3.1.4涂装资源………………………………………………………3.1.5运输保障能力……………………………………………………3.1.6工地焊接能力………………………………………………………3.2投入本工程人员状况………………………………………………………………3.2.1投入本工程管理人员………………………………………………………3.2.2投入本工程施工人员……………………………………………………3.2.3劳动力需求计划表………………………………………………………3.3投入本工程设备…………………………………………………………………3.4投入本工程加工场地、环境与条件布置情况…………………………………3.4.1 施工场地总布置………………………………………………………3.4.2原材料仓库………………………………………………………3.4.3预处理下料场地………………………………………………………3.4.4单元件制造场地………………………………………………………3.4.5钢箱梁组装预拼装场地……………………………………………………3.4.6钢锚梁制造场地……………………………………………………3.4.7钢箱梁涂装场地………………………………………………………3.4.8钢箱梁存放场地布置………………………………………………………3.4.9装船发运场地………………………………………………………3.5生产资源保障……………………………………………………………………3.5.1原材料供应保障……………………………………………………3.5.2运输设备保障………………………………………………………第四章施工准备…………………………………………………………4.1施工准备阶段计划…………………………………………………………………生4.2原材料供应计划……………………………………………………………………生4.3技术准备计划……………………………………………………………………生4.3.1工装设备、设施改造计划……………………………………………………4.3.2工艺试验计划………………………………………………………4.3.3施工图册编制计划……………………………………………………4.4原材料供应及及品质保证………………………………………………………设4.4.1材料采购………………………………………………………4.4.1.1钢材的采购………………………………………………………4.4.1.2焊材的采购………………………………………………………4.4.1.3剪力钉的采购………………………………………………………4.4.1.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采购……………………………………………4.4.2复验………………………………………………………设4.4.2.1钢材的复验………………………………………………………4.4.2.2焊接材材料的复验…………………………………………………4.4.2.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复验…………………………………………4.4.2.4预处理涂装材料的复验……………………………………………4.4.3材料管理………………………………………………………设4.4.4技术准备………………………………………………………设4.4.5图纸转化………………………………………………………设4.4.6工艺评定………………………………………………………设4.4.6.1焊接工艺评定试验…………………………………………………4.4.6.2切割工艺评定试验…………………………………………………4.4.6.3剪力钉工艺评定试验………………………………………………第五章主梁、索塔制作工艺及现场焊接施工方案………………………………5.1主梁、索塔工程概况………………………………………………………设5.1.1主梁工程概况……………………………………………………………5.1.2索塔工程概况…………………………………………………………5.2主梁的结构特点、制作要点及对策………………………………………………设5.2.1主梁的结构特点…………………………………………………………5.2.2主梁制作要点……………………………………………………………5.2.3主制作重点及对策……………………………………………………5.3施工采用的规范及标准…………………………………………………………设5.4钢材矫正、预处理…………………………………………………………………设5.4.1钢板矫平……………………………………………………………5.4.2钢材预处理……………………………………………………………5.5零件放样及下料………………………………………………………………………设5.5.1 放样…………………………………………………………5.5.2 下料……………………………………………………………5.6零件加工及矫正…………………………………………………………………设5.6.1 零件加工……………………………………………………………5.6.2 矫正……………………………………………………………5.7主梁制作工艺…………………………………………………………………设5.7.1 主梁单元件制造………………………………………………………设5.7.1.1单元件划分及制造工装………………………………………………5.7.1.2顶底板单元件制造…………………………………………………5.7.1.3腹板单元件制造……………………………………………………5.7.1.4横隔板单元件制造………………………………………………5.7.1.5横梁立体单元件制造………………………………………………5.7.1.6风嘴立体单元件制造…………………………………………………5.7.1.7单元件的矫正………………………………………………………5.7.1.8单元件检测及测量方法………………………………………质检5.7.1.9单元件存放………………………………………………5.7.1.10单元件转运………………………………………………5.7.2主梁梁段组装及预拼装…………………………………………………设5.7.2.1胎架制造…………………………………………………………5.7.2.2分离式双主梁段(Z0/Z0A)的组装……………………5.7.2.3 梁段总装制作测量………………………………………………5.7.2.4主梁梁段内厂转运及存放……………………………………5.7.3主梁预拼装工艺……………………………………………5.7.3.1梁段预拼装专用钢墩……………………………………………5.7.3.2梁段的预拼装……………………………………………………5.7.6主梁预拼装质量检验、检测及测量方法………………………质检5.8索塔梁制造工艺……………………………………………………………………设5.8.1索塔的结构特点及制作要点……………………………………………5.8.2索塔的结构特点………………………………………………5.8.2.1索塔制作要点…………………………………………………设5.8.2.2索塔制作重点及对策……………………………………………5.8.2.3组装胎架制作……………………………………………………5.8.2.4索塔的组装………………………………………………………5.8.3索塔的预拼…………………………………………………设5.8.3.1索塔的预拼胎架………………………………………………5.8.3.2索塔的预拼………………………………………………………5.8.4索塔质量检验、检测与测量方法………………………………………质检5.9人行道、桥制作工艺………………………设5.9.1人行道、桥的单元件制作5.9.2人行道、桥的预拼装第六章关键件、关键工序制作工艺………………………设6.1 U型肋制造工艺………………………………………………………6.2塔头锚固段(TA-9)制造工艺6.2.1塔头锚固段(TA-9)单元件制造6.2.2塔头锚固段(TA-9)件的组装6.2.3塔头锚固段(TA-9)件的焊接6.2.4侧锚箱质量检验、检测与测量方法………………………质检6.3主梁锚箱制造工艺6.3.1主梁锚箱构件的装焊………………………………………6.3.2主梁锚箱质量检验、检测与测量方法……………………质检6.4焊缝应力消除………………………………………………………6.5焊接工艺……………………………………………………………………设6.5.1焊材复验……………………………………………………6.5.2焊材保管………………………………………………………6.5.3拟定的焊接方法……………………………………………………6.5.4焊接工艺定试验…………………………………………………6.5.5焊接施工原则性要求…………………………………………………6.5.6单元件、部件的焊接……………………………………………………6.5.6.1顶、底板单元件焊接……………………………………………6.5.6.2腹板单元件焊接6.5.6.3横隔板单元件焊接………………………………………………6.5.6.4横梁单元件焊接6.5.6.5风嘴单元件焊接…………………………………………………6.5.7钢箱梁焊接………………………………………………设6.5.7.1纵焊缝焊接……………………………………………6.5.7.2箱内结构焊接……………………………………………6.5.8人行道、桥的预拼装……………设6.5.9桥面系结构焊接……………设6.5.10产品试板焊接………………………………………………………设6.5.11工地焊接……………………………………………………………设6.5.12焊缝检测…………………………………………………设6.5.12.1焊缝外观检验………………………………………………6.5.12.2焊缝无损检验………………………………………………6.5.12.3焊缝缺陷修补………………………………………………第七章现场焊接施工方案…………………设7.1现场栓接施工原则性要求……………………………7.2现场焊接施工原则性要求………………………………………7.3配合主梁吊装………………………………………………7.4配合索塔吊装………………………………………………7.5现场焊接施工…………………………………………7.5.1主梁的现场焊接施工…………………………………7.5.2索塔的现场焊接施工……………………………………7.5.3工地连接质量检验………………………………………………质检第八章钢箱梁、钢锚梁质量控制…………………………质检8.1主梁、索塔质量精度要求……………………………………………8.1.1主梁、索塔测量………………………………………………8.1.1.1测量人员…………………………………………………8.1.1.2测量器具使用方法……………………………………………8.1.1.3测量技术要求…………………………………………………8.1.2主要工序测量方法………………………………………………第九章附属设施施工方案………………设9.1主梁检查车………………………………………………………9.1.1检查车概况……………………………………………………9.1.2检查车制作及安装工艺………………………………………9.2除湿系统9.2.1除湿系统概况……………………………………9.2.1除湿系统的设计采购及安装方案…9.3桥面系…………………………………………………………………第十章涂装方案………………设第十一章钢结构运输………………生11.1运输概述…………………………………………………11.2运输物量及货物需求一览表………………………………………11.2.1 运输物量………………………………………………………11.2.2 货物需求一览表………………………………………………………11.3 运输工具的选型………………………………………………………11.4主梁及索塔的装船……………………………………………………………设11.4.1主梁装船方式………………………………………………………11.4.2索塔的装船…………………………………………………………11.4.3梁段支撑及捆扎………………………………………………………11.5运输线路………………………………………………………………生11.6运输计划…………………………………………………………………生11.7运输目标…………………………………………………………………生11.8安全运输保障措施………………………………………………………安技11.9环保措施…………………………………………………………………安技11.10应急措施…………………………………………………………………安技…11.11运输船舶定位及配合吊装方案……………………………………………生11.11.1现场水域状况……………………………………………………………生11.11.2运输船舶定位方式……………………………………………………生11.11.3运输船舶配合吊装……………………………………………………生第十二章工期安排及工期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生12.1施工总体进度及目标…………………………………………………12.2施工进度计划……………………………………………………12.2.1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编制说明……………………………………12.2.2制造总体进度重大节点说明………………………………12.3钢结构各工序物量安排表………………………………………12.4主梁组装及预拼轮次计划安排………………………………………………12.5索塔制造及预拼计划安排………………………………………………12.6工期保证措施………………………………………………………12.6.1组织机构措施及对项目经理部的管理………………………12.6.1对项目信息管理的措施12.6.2配置充裕生产资源………………………………………………12.6.3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12.6.4对关键工期线路、技术、流程有效控制………………………12.6.5优化施工方案,攻克技术难关…………………………………12.6.6确保机械设备的数量及完好率…………………………………12.6.7项目成本控制和目标管理…………………………………………12.6.8确保材料、构件、设备、保质保量按计划到位……………………12.6.9严格质量、安全管理………………………………………12.6.10加强施工计划管理,协调各方关系…………………………12.6.11完善考核、奖罚制度………………………………………12.7工地施工计划安排及资源配置………………………………………12.7.1工地施工项目概述……………………………………………12.7.2工地施工计划………………………………………………12.7.2.1计划编制依据…………………………………12.7.2.2工地主要施工计划……………………………………12.7.3工地施工资源配置………………………………………………第十三章主梁、索塔的制作质量保证措施………………………………质检13.1质量保证体系……………………………………………………………13.1.1概述………………………………………………………………13.1.2工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3.2质量检验、试验系统的控制…………………………………………13.2.1检测试验手段……………………………………………………13.2.2生产过程检验控制…………………………………………13.3编制检验和试验计划书…………………………………………………13.4监理工程师的检查……………………………………………………13.5质量监督和考核……………………………………………………13.6质量控制要素…………………………………………………………13.6.1人员控制………………………………………………………13.6.2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控制………………………………………13.6.3材料控制…………………………………………………………13.6.4技术、图样的控制………………………………………………13.6.5环境控制……………………………………………………13.6.6监视和测量控制……………………………………………13.7主要工序质量控制………………………………………………………13.7.1钢板校平、预处理工序质量控制………………………………………13.7.2下料、加工工序质量控制………………………………………………13.7.3单元件制作质量控制……………………………………13.7.4主梁、索塔组装及预拼装质量控制…………………………………13.7.5焊接质量控制…………………………………………………13.7.6产品防护、交付的控制…………………………………………………13.7.7工地质量控制………………………………………………13.8不合格品控制………………………………………………………13.9纠正预防措施…………………………………………………………13.10成品验收和工程资料的控制……………………………………………………第十四章全过程的安全保证措施……………………………安技14.1安全保证体系…………………………………………………………14.2厂内制造安全保证措施………………………………………………14.2.1主梁制造安全保证措施………………………………………………14.2.2索塔式起重机制造安全保证措施……………………………………---------------------------------------------------------------------------------------------------------------------------------------------- 14.3梁段转运安全保证措施………………………………………………14.4配合工地吊装安全保证措施…………………………………………14.5配合涂装安全保证措施……………………………………………14.6防火安全…………………………………………………………14.7可能出现的应急事故及处理措施14.8文明施工……………………………………………………………14.9季节性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4.10检查与纠正………………………………………………………………14.11环境保护保证措施……………………………………第十五章后续服务的承诺………………………生15.1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和承诺15.2项目保修阶段的管理和承诺11。

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前安全鉴定报告(摘要)

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前安全鉴定报告(摘要)

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前安全鉴定报告(摘要)1 工程总体设计评价1.1 设计标准三峡工程双线五级船闸设计水平年为2030年。

船闸和航道可通过万吨级船队,最大单船3 000t,设计单向年货运量5 000万t。

满足长江航运规划要求。

经审定,双线五级船闸级别为Ⅰ级;闸首、闸室和输水廊道系统为1级建筑物;下游泄水建筑物、导航墙、靠船墩为2级建筑物;引航道隔流堤及其他附属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船闸及其建筑物等级别的划分符合《船闸总体设计规范》和《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的规定。

上下游挡水部分同大坝,为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加10%洪水校核。

防洪标准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

引航道口门水流条件,允许流速按纵向流速不大于2.0m/s,横向流速不大于0.3m/s,回流流速不大于0.4m/s设计;闸室停泊条件对4×3 000t船队的纵、横向允许系缆力分别按5t和3t计;通航条件设计满足现行《船闸总体设计规范》、《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和《内河通航标准》的有关规定。

通航水位和最大通航流量,上游最高通航水位:三期围堰挡水发电为135.0m,初期为156.0m,后期175.0m。

上游最低通航水位:初期115.0m,后期145.0m。

下游最高通航水位:三期围堰挡水发电为71.8m,后期73.8m(相应于葛洲坝坝前水位66.0m)。

下游最低通航水位:63.0m。

最大通航流量(枢纽下泄流量):三期围堰挡水发电期,万吨级船队迎向运行时最大通航流量为45 000m3/s;现行3×1 000t船队单向最大通航流量为56 700m3/s。

船闸通航净空为最高通航水位以上18.0m;船闸允许通航风级为6级。

船闸运行和控制条件满足船闸运行要求。

1.2 闸址选择经多方案比较,双线五级船闸布置在长江左岸坛子岭左侧。

该闸址地质条件好,距枢纽泄水建筑物较远,泄洪水流和发电尾水对通航影响较小,并有利于布置引航道和口门区,能满足万吨级船队安全过坝的要求。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施工期通航条件研究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施工期通航条件研究

作者简介 : 吕景洋(98 ) , 16一 , 吉林省德惠人 , 男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内河港 口、 枢纽设计工作。
Bo rp y L igyn ( 9 8 )m l,e i g er i a h :VJ - g 16 一 , a sno e i e. g n a e rn n
21 年 l 月 00 2
2 模型及试 验条件
水工模型为 1 10的整体定床正态模型, :0 按重力相似准则进行设计 , 平面垂直 比尺 A= 10 流速 比 A= 0 ,
尺 A= 0 , 1. 流量 比尺 A =0 0 , 0 o1000 糙率比尺 A= . 。 21 松干模拟河段上迄付家通岛岛尾 , 5 下至倭肯河河 口下 游, 模拟河段全长约 8 m; . k 牡丹江模拟河段 自河 口向上游约 3k 。 5 m
坝顶 公路 等 ( 1o 图
图 1依 兰航 电枢纽总体布置
Fg1 i. Ge ea y u f lnNa iainP w rJ n t n n rll o to a vg t o e u ci a Yi o o
收稿 日期 :0 0 0 — 5 修回 日期 :0 0 0 — 9 2 1— 5 2 ; 2 1— 6 2
( ) 闸工程 。 1船
吕景洋 , 等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施工期通航条件研究
65 0
依兰航电枢纽船闸级别为 Ⅲ级 , 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9 . , 9 0m 最低通航水位 9 . 下游最高通航 0 5 0m; 0 水位 9 . , 8 0n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8 . 船闸有效尺度为 10 x 8 x . m 有效长度X 7 l 9 0m。 5 8 2 3 ( m m 5 有效宽度x N槛水
根据松花江现有船舶性能及设计单位提供 的资料 , 施工期导流明渠 内水流表面流速不超过 2 / 时 , .ms 5

排水闸施工方案

排水闸施工方案

排水闸施工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依据 (3)1.2 工程概况 (4)1.3 施工目的与意义 (5)二、施工准备 (6)2.1 施工材料准备 (7)2.2 施工设备选择 (7)2.3 施工队伍组织 (8)2.4 施工现场布置 (9)三、排水闸主体工程施工 (11)3.1 基础处理 (12)3.2 闸墩及闸室施工 (13)3.3 闸门槽及闸室底板施工 (14)3.4 交通桥及排架施工 (16)3.5 排水廊道及出口建筑物施工 (17)四、排水闸附属工程施工 (19)4.1 排水系统疏通工程 (20)4.2 排水泵站建设 (21)4.3 两岸连接段施工 (23)4.4 监测设施安装 (24)五、施工期通航安全措施 (26)5.1 通航水位及流量控制 (27)5.2 通航安全管理 (28)5.3 通航设施建设 (29)5.4 应急预案制定 (30)六、施工进度计划与安排 (31)6.1 施工进度总览 (32)6.2 关键节点设置 (33)6.3 施工任务划分 (34)6.4 施工进度调整 (36)七、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37)7.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38)7.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9)7.3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40)7.4 竣工文件编制要求 (41)八、施工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42)8.1 施工风险识别与评估 (44)8.2 风险应对措施制定 (45)8.3 应急预案演练与实施 (46)8.4 风险监控与报告机制 (48)一、前言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排水系统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建设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排水闸作为排水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承担着控制流量、调节水位、防止洪涝灾害等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排水闸的建设质量和施工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排水闸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方法、施工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关键问题研究与思考

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关键问题研究与思考

平陆运河工程建设关键问题研究与思考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平陆运河工程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二、平陆运河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 (5)2.1 规划设计问题 (6)2.1.1 航道规划布局 (7)2.1.2 枢纽工程设计 (8)2.1.3 两岸配套设施规划 (10)2.2 建设技术问题 (11)2.2.1 施工方法与工艺 (13)2.2.2 工程材料选择 (14)2.2.3 设备设计与选型 (15)2.3 运营管理问题 (16)2.3.1 港口运营管理 (17)2.3.2 河道管理与维护 (18)2.3.3 航道安全管理 (20)三、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20)3.1 国内案例分析 (22)3.1.1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 (23)3.1.2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24)3.2 国外案例分析 (26)3.2.1 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建设 (27)3.2.2 荷兰鹿特丹港疏浚工程 (28)四、结论与建议 (29)4.1 主要结论 (30)4.2 发展建议 (31)4.3 研究展望 (33)一、内容概要本文档深入探讨了平陆运河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多个核心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思考。

内容涵盖了平陆运河工程的背景、必要性、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挑战、生态环境影响以及面临的体制与政策制约等多个维度。

在背景分析部分,文档首先介绍了平陆运河的地理位置、战略意义以及其建设对于落实国家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类似运河建设的案例,总结了经验和教训,为平陆运河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必要性分析方面,文档强调了平陆运河对于完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也指出了工程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长期运营。

在规划与建设技术方面,文档详细讨论了平陆运河的线路选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航运调度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高峡出平湖 当惊世界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高峡出平湖 当惊世界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万千瓦电力送出的重要任务,具 有向华中、华东和广东电网送电 的能力。三峡输变电工程共建设 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7280公 里,直流输电线路4913公里, 交流变电总容量2275万千瓦, 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地域之 广,在中国电力建设史上绝无仅 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贯 穿了三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 种三峡创新模式使我国水轮机 组设计制造水平和能力具有了 国际竞争力。三峡之前,中国水 轮发电机组制造能力仅320兆
世纪大坝筑成
三峡工程的主体枢纽是大 坝,但建造大坝需要截断滔滔 江水,当上下游两道围堰截断 长江主流后,大坝才能被浇筑。 然而由于江水的流速太快、水深 太深,抛投的石料不能一下子到 达江底,围堰无法成型。作为截 流方案的主要设计者,三峡总工 程师郑守仁带领他的团队迎难 而上。郑守仁回忆说:“60米 的水深,就是在世界上已建的水 利水电工程,它也是最深的。”
程对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必 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 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 晚建有利”。1990年国务院审 查批准了《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 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 该报告中再次明确了三峡工程 在治理开发和保护长江中的关 键地位。在历经半个世纪的勘 测设计、规划论证后,1992年 4月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兴建长 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 12月丨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中国人等待 了太久,中华民族等待了太久。
“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 2013年11月获国际咨询工程 师联合会“菲迪克百年重大土木 工程杰出项目奖”。2019年荣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受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委托,中国工程院对三峡工程建 设进行第三方独立评估的结论 是: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效益显 著、影响深远、利多弊少,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建成的杰 出工程,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 兴的成功范例。

北江提速

北江提速

北江提速作者:钟悠云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14期A清远模式按照规划,北江将打造成为一条大宗散货低碳运输的“主动脉”。

届时,北江将成为一条沟通清远、韶关、佛山、广州等市的黄金水道,对实施“对接大广佛,融入珠三角”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桥头堡”的发展步伐,及对沿江各地工农业、林业、旅游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航道升级通航能力提高清远作为北江流经之地,其航运业快速发展、航运企业实现盈利主要得益于北江航道的升级。

站在清远码头,清远珠江货运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桂华指着宽阔的北江江面向记者介绍,2011年8月15日,清远水利枢纽船闸正式启用,北江清远段也从建坝前枯水期水位不足1米上升至10米以上,并从五级航道提升为三级航道。

随着水利枢纽至清远石角段4千米的河道整治逐渐完善,北江清远段这一黄金水道为清远市航运业带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境内通航水道347公里,其中北江干流166公里,连江181公里。

北江素有“小三峡”之称。

清远水利枢纽大坝至飞来峡水利枢纽大坝全长42千米。

大坝建成前,清远市区段航道常年只能通航200吨位左右的船舶。

由于水位低,特别是到了每年的枯水期,北江黄沙裸露状况严重,时间短则两、三个月,长则达半年,北江塞船是常有的现象。

而且因为浅滩多,船舶经常发生碰撞航标的现象,造成航道的破坏和船舶损失。

由于通航没有保障,许多货主货运放弃水路改为公路,而本地一些船主也不得不将“战场”转到珠三角地区,导致清远市水运市场严重萎缩。

为改善北江航道的通航能力,清远市多次对北江航道进行整治。

1999年,先后建成飞来峡水利枢纽单线500吨级船闸和白石窑水电枢纽单线100吨级船闸。

2005年,为了完善连江渠化工程,北江航道局在西牛修建了1座航运枢纽,连接飞来峡和架桥石之间的通航水域,消除了连江通航瓶颈。

2011年9月,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枢纽船闸试通航取得成功,随着水利枢纽的逐渐完善,清远“湖城”格局已基本形成,具备千吨通航能力的条件。

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分析

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分析

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分析郭涛【摘要】采用结构化和对比方法,基于三峡船闸运行统计数据,测算了今后5年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对提高通过能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继续通过船舶大型化提高船闸通过能力的潜力有限,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将逐渐饱和,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过坝运输需求.建议优化标准船型系列,同时尽快开展新建通航设施的研究论证.【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5页(P112-116)【关键词】三峡工程;船闸;通过能力【作者】郭涛【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湖北武汉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2.21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航道条件的改善激发了川江水运的潜能,三峡过坝货运量从2002年的1800万t发展到2010年的8800万t,发展速度远远超过预期。

2010年三峡船闸下行货运量4280万t,接近船闸设计通过能力5000万t,随着沿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过闸货运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船闸通过能力与过闸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将日益显现。

正确地核算三峡船闸实际通过能力,对于及时研究和决策采取相关措施满足过坝运输需求,保障沿江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玮[1]、廖鹏[2]对船闸通过能力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朱俊等[3]计算了三峡船闸通过能力。

上述研究文献以及有关管理单位近年来对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一般基于静态参数,在川江航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曾多次出现计算得出的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小于实际通过量的情况。

考虑到近年来过闸船舶船型及运输方式在快速变化中,本文拟采用结构化和对比的方法,基于三峡船闸运行统计数据,测算未来5年三峡船闸通过能力,分析提高通过能力的措施并提出对策建议。

1 三峡船闸运行情况1.1 运行数据统计分析2003年6月18日试通航以来,三峡船闸运行情况见表1。

表12003 —2010年三峡船闸运行情况注:通航率=年累计通航小时数/(年日历天数×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