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标准 。
1 . 治疗方法 2
3 讨论
为治疗 组患者 采取夹 板外 固定 , 用 以下中药方 剂进行 治疗 : 并使 土鳖 虫1g 党参lg 白术1g 当归1g 续断28 煅自然铜28血竭1g 白术 O, 2, o, o, 0, 0, o, 1g, 2 川芎2g, 0 茯苓1g, o 芍药3g, 0 炙甘草1g, 0 骨碎补5 枸杞1g 菟丝子 g, 5, 3g, 0 鹿角胶2g 用药治疗4 0。 周为1 个疗程。 为对照组患者维持原固定方法, 指导其在不影响断端稳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相邻关节的功能锻炼。 并服用 乐力钙片,粒 / , l d 治疗3d 个疗程。 0 为1

参 考文 献
【 罗秀夏. 1 】 骨折迟缓愈合的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华中医药杂志, 0, 中 25 0
2(0:1- 1. 0{)60 6 1 【】 Kwmr hnr steg r e os t ueVn 2 &&u &MCod o oe ei rpn oc d Oe喊 f go is o n c s e r re i tm x
b u d t y r x a a i C in rh p . 9 7 2I ; 8 . o n o h d o y p tr e I O ̄ o i 1 8 . 2 1 7
本组患者的疗效标准根据 中医伤科学》 关于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制 定: ①痊愈。 患处无疼痛症状,线显示骨折线模糊, X 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步 行 5 i, a r n 连续观察4 周骨折处不变形。 ②好转。 疼痛减轻, 线显示骨折线 x 较模糊, 骨折端无硬化现 ⑦ 象。 无效。 临床症状无减轻, 线显示骨折线无改 x
I 疗 效标; . 3 佳
用 中医药治疗 骨折 历史悠久 , 丰富 , 效显著 。 经验 疗 中医认 为,骨 受折 “ 损, 必内动于肾,肾水不足 , 以致肝肾、 精气不能营养筋骨【,1 45’ ' 本研究 所用中药方剂为笔者 自拟的经验方, 其作用如下: ①促进骨折部位骨基质 钙盐沉积, 提高骨痂质量。 ②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 进而促进骨生长及骨折愈 合。 ③改善 血液循 环 , 断端血 肿的吸 收机 化和代谢产 物的清除 。 加 促进 ④增 骨折 断端组 织内毛 细血管 的开放量 , 增加断端 周围组织 的血供 。 目前 , 关于 中药 的实 验室研 究 大多局 限于 单 味药物 。 中药复 方的成分 复杂 、 以提取 难 出有效成分 , 在研究其作用机制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困难。 因此, 加强中医药 的临床研 究 已经势 在必 行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5 , 两组均无不 良 反应的发生。结论 脑梗塞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逐瘀 汤可提高患者的疗效。总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且无不良 反应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梗塞; 临床疗效
小 板聚集 作用 , 能改 变血液 粘凝 状态 , 增加 血细胞 的表
颅压 、 抗凝 、 溶栓 、 扩充 血容量 、 血压 、 降 降血脂 、 降血 糖 等治疗 ; 治疗 组在 常规 治疗 的基础 上加用 逐瘀 汤 , 物 药 组成 : 归 1 g 地 龙 1 g 川 当 0, 0 ,I芎 1 g 红 花 1 g 蕲 蛇 2, 0,

7 4・ 7
光 明中医2 1 0 2年 4月 第 2 7卷 第 4期
C G M A r 0 2 V l 7 4 J MC pi 2 1 . o 2 . l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脑 梗 塞 的临床 疗 效 观察
张 纪安
摘要: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 4 目的 2 6例, 痊愈 2 5 例, 好转1 例, 9 无效2 总有效率9%; 例; 6 对照组4 例, 6 痊愈 1 例, 5 好转1 7例, 无效 1 4例, 总有效率 6%; 4 两组治愈率、 总有效率比
学 意 义 , 有 可 比性 ( 具 P>0 0 ) .5 。
1 2 治 疗方 法 两 组均 给予脑 梗塞 常规治 疗 , 常血液 循环 最有 效最直 接 的方 法 , 它不但增 加 了血流 并提供 了氧的供 给 , 同时又 有溶 栓及抗 凝 的作用 ; 我们 以祛瘀 通络 为原 则 , 中红 方 花 乃活血 化瘀 之剂 , 善通利 经脉 , 有扩 张血 管和 抑制血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脑梗塞是指由于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者形成血栓,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造成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的疾病。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目前治疗脑梗塞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而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一、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脑梗塞的发生与气机阻塞、痰浊中阻、湿浊内蕴、瘀血内阻、气滞血瘀等有关。

据此,治疗脑梗塞的关键在于疏通气机、祛痰湿、化瘀通络。

而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在于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脉象、舌象等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二、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方药配伍1. 理气化痰方逍遥散加减组成:柴胡、半夏、人参、甘草、法半夏、砂仁、枳实。

功效:理气化痰,开窍醒脑。

逍遥散加减可清热燥湿,疏肝理气,开窍醒神,适用于脑梗塞偏瘫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2. 活血化瘀方桃红四物汤加减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祛瘀通络。

桃红四物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脑梗塞病情较重,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的患者。

3. 清热解毒祛痰方大青龙汤加减组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枳壳、半夏、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化痰。

大青龙汤加减能够清热解毒,祛痰化痰,适用于脑梗塞病情较为严重,出现胸闷、口苦、咽痒等症状的患者。

以上三方药配伍是在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基础上的常用方药组合,通过调理气机、祛痰湿、通络活血等治疗方法,达到治疗脑梗塞的目的。

在中医治疗中,方药的搭配关系非常重要,具体的药物剂量、配伍等都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

三、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通过调理气机、祛痰湿、通络活血等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下面将通过对2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来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

中西药联合佐治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药联合佐治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
2 治 疗 方 法
1g 0 、川 芎 l g O 、赤 芍 2 g 0 、灯 盏花 1 g 5 、陈皮 1g 5、 茯 苓 2g 0 、半 夏 1 g 5 、炙 甘 草 l g O 。每 日 1剂 ,水 煎 服 ,每 日 2次 。 以 上治 疗 ,观察 1月后 判 定 疗
效。
对 照 组 :静 滴 银 杏 达 莫 、 能 量 合 剂 等 治 疗 , 有 脑 水 肿 表 现 者 加 用 甘 露 醇静 滴 。 治疗 组 :在 对 照组 的 基 础 上加 服 中 药 治疗 , 自拟 方 。 中药 处 方 药 物 组 成 :黄 芪 3 g 0 、党 参 2 g 0 、桃 仁 1g 0 、红 花
3 疗 效标 准与治 疗结 果 31 疗 效 标 准 参 照 脑 卒 中 患者 临床 神 经 功 能缺 . 损 程 度评分 标准 (9 5 翻 1 9 ) 。基本 痊愈 :功能 缺损评 分减 少 9 %- 0 % ,病残 程 度 为 0级 ;显 著进 步 : 1 10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减 少 4 %- 0 ,病 残 程 度 为 1 3 6 9% - 级 ;进步 :功能 缺损评 分减 少 1%- 5 8 4 %;无 变化 : 功 能 缺损 评 分 减 少 1 %左 右 ;恶 化 ;功 能 缺 损 评 7 分减 少或增 多 1 %以上 。 8 3 治 疗结果 见 表 l . 2
4 讨 论
表 1 两 组 临床 疗效 比较
两 组 组 比较 , 显 著 性 差 异 ( 有 P<0 0 ) .5 。
本 病 为 急性 脑 血 管 病 的 常 见类 型 ,约 占急性 脑 血 管病 的 6 %- 0 ,好 发 于 中老 年 患者 ,其 临 8 8% 床表 现 因受 损 部 位 、病 灶 数 目面 积 大 小 以 及个 体 差 异 等 不 同而 有 所 不 同 ,常 表 现 为 偏 瘫 、失 语 等 短 时发 生 的局 灶 性 神 经 系 统 功 能 缺 失 。脑梗 塞 属 于 中医学 的 “ 中风 ” “ 中 ”范 畴 。病 机唐 宋 以 、 卒 前 以 “ 风 ” 说 ,多 以 “ 外 内虚 邪 中 ” 立 论 ;而 唐 宋后 则 主 以 “ 内风 ”说 ,多 以腑 脏 功能 失 调 立论 。 笔者 通 过 十 余 年 的 临 床 观 察 ,发 现 本 病 病 机 为本 虚标 实 ,气 虚 为 本 、瘀 血 痰 浊 为 标 。 本 病 的 发 生 多为 老 年 人 ,老 年 人 脏 腑 亏 虚 、脾 胃虚 弱 ,脾 胃 为气 血 生 化 之 源 ,脾 胃功 能 受 损 ,则 气 血 生 化 之 源不 足 ,气 虚 则 无 力 运 血 致 气 虚 血 瘀 ,脾 虚 则 水 液 不 化 ,痰 饮 内停 、痰 浊 内阻 。瘀 血 痰 浊 皆 由脾 气 虚 弱 所 致 ,气 虚 则 无 力 运 血 ,痰 瘀 血 结 ,血 液 粘 稠 ,血 行 迟 缓 ,当 粘 稠 而 缓慢 的 血 液 突 然瘀 阻 于脑腑 时 ,脑 就 失 去 “ 神 ”之 功 能 而发 为 中风 。 元

脑梗塞中医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探讨

脑梗塞中医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探讨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h e r a p y o n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 n
李林 海 毛 勇 李 芳
( 1 . 青 岛湛山疗养院, 山东 青 岛,2 6 6 0 7 1 ;2 . 胶 州市人民 医院 ,山东 胶 州,2 6 6 3 0 0 )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差 异 显 著 ( P<0 . 0 5 ) 。 可 见
对于脑 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有 效提 高护理效果 ,改 善 患者 脑神 经功能 ,加快脑侧 支循 环的建立 ,并 且能够有 效重
编辑 :赵 聪 编 号 :E B 1 5 0 7 0 7 0 4 F( 修 回 :2 0 1 5 . 0 9 . 1 5 )
参考文献 :
[ 1 ] 宁文 帅, 于 凤伟 , 杨洋, 等. 超早 期康 复护 理模 式在 脑卒 中偏 瘫患 者 中的应 用 [ J ] . 护士 进修 杂志 , 2 0 1 3 , 2 8 ( 1 6 ) : 1 4 9 0 — 1 4 9 2 . [ 2 ] 周红 艳, 张 少茹 , 卢丹 丹, 等. 超 早期 康 复护理 对脑 卒 中患者 偏瘫 肢体 功 能 的 影 响[ J ] _ 护 士进修 杂 志, 2 0 1 2 , 2 7 ( 1 8 ) : 1 6 7 4 — 1 6 7 5 .
干预会有再 次引发脑卒 中的可能 ,但是过晚护理 又会错过 最佳
康 复护 理时机 。因此在本次研 究中选择我 院收治的 8 2例脑卒
中 患者 ,对 照 组 给 予 常 规 护 理 ,观 察 组 患 者在 常 规 术 后 2 d进 行 超 早 期康 复 护 理 。观 察 组护 理 后 的 A DL评 分 、F MA 评 分 均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是中医药学中的常见治疗方案,通过辨别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并结合中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中医辨证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现状、临床效果观察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

一、中医辨证的理论基础中医辨证是中药治疗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核心思想是针对患者的病情,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从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症状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辨别,找到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并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脑梗塞的中医辨证,主要从孟河医派的“阴阳五行”理论出发,将脑梗塞的病因分为“湿、热、痰、血、风五种”,并按照“阴阳五行”来进行辨证论治,即“阴虚阳盛、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辨证方案。

比如,对于以阴虚为主的脑梗塞,重点使用滋阴润燥、安神补脑的中药,在采用针灸和推拿等中医手段来缓解病情。

而对于以阳盛为主的脑梗塞,则重点采用清热化痰、疏通经络的中药,配合推拿、灸疗等中医手段来达到治疗效果。

二、临床应用现状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其主要原因是中医药治疗具有调节机体自身生理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优秀特点,且中医药治疗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另外,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针对性的治疗效果,不同于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具有更为全面的优势。

三、临床效果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表明,这种治疗方法较为安全有效,对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和改善。

其次,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脑梗塞的复发。

最后,中医辨证治疗对于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在脑梗塞的康复治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临床医生应当在治疗中灵活应用,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制定,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床疗效观察2023-11-07•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分析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单纯西医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有限,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风险。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因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

疗效评估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

安全性评估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命体征变化等。

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

研究目的和方法010*******02文献综述脑梗塞的西医认识脑梗塞定义脑梗塞是指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

脑梗塞的病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脑梗塞的诊断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脑部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脑梗塞的中医认识病机认识脑梗塞属于中医“中风”范畴,认为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导致中风。

辨证分型根据中风的不同表现,中医将其分为不同的证型,如风痰阻络型、气虚血瘀型等。

治则治法中医治疗脑梗塞的原则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等,如使用中药汤剂、针灸等。

010302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研究现状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较多,多数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症反应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脑梗塞,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卒中”。

脑梗塞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部分病人可出现呕吐及精神症状,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脑部损害的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病情较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

大小便失禁以及瞳孔散大等脑疝症状。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40例在我院住院的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广州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制定的脑卒中诊断及分型标准[1]。

有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和症状,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有心、肝、肺、肾功能不全及代谢性疾病者除外。

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之间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于发病后24~72 h内开始治疗。

治疗前及治疗40 d后检测临床疗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包括支持与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调控血压,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降纤,脑保护、降颅内压等,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口服,予奥扎格雷注射液80rag及川芎嗪粉针120mg静滴,每日1次,l4天1个疗程。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辨证,分为以下5个证型治疗:(1)肝阳暴亢证: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本方平肝潜阳,熄风通络。

方中天麻、平肝熄风,石决明镇肝潜阳,川牛膝引血下行,黄芩、山栀子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伏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

(2)风痰阻络证: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本方以祛风化痰通络为主,兼用血药气药以调理,使风邪外解,气血调和,则手足健运、舌本柔和。

方中以秦艽祛风通络,羌活、独活、防风等辛温之品祛风散邪;当归、白芍、熟地川芎养血活血,起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为脑梗塞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其中治疗组12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1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2周后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120例患者中,痊愈65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120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29,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

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实现了中西医治疗优势的互补,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52-02
脑梗塞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常见病症之一,常发生在中老年朋友身上,具有较大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同时容易留下后遗症[1]。

笔者就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40例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

治疗组120例患者的年龄在
36-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31)岁。

女性患者有48例,占40%,男性患者72例,占60%,患者病程在6-64天之间,平均病程为(24±2.14)天,合并高血脂患者54例,糖尿病患者32例,高血压患者29例,冠心病患者5例。

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得分在31-45分之间的重症患者38例,得分在16-30分之间的中型患者59例,得分在0-15分之间的患者有23例。

参照组120例患者的年龄在29-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56)岁。

女性患者有69例,占57.5%,男性患者51例,占42.5%,患者病程在9-51天之间,平均病程为(24±3.78)天,合并高血脂患者42例,糖尿病患者34例,高血压患者31例,冠心病患者13例。

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得分在31-45分之间的重症患者21例,得分在16-30分之间的中型患者69例,得分在0-15分之间的患者有30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参照组为患者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120rnl,快速注射后,在100-140万u尿激酶中配入0.9%的生理盐水,剂量为100ml,在30分钟内滴注完,之后再为患者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12ml,并给予患者维生素c、维生素e、尼莫地平、胞二磷胆碱、含镁极化液等脑保护剂[2]。

患者用完尿激酶后,再给予其4000u低分子肝素钙,12小时一次,注射于患者脐周皮下,持续五天,溶栓后第二天,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mg,并严密监测患者血压,检测凝血、出血时间,同时进行必要的早期康复训练[3]。

两周为一疗
程。

1.2.2 治疗组治疗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需口服或是鼻饲中药通络汤,具体中药配方为:僵蚕12g,全蝎10g,蝉蜕11g,钩藤12g,安息香10g,人参10g,益智仁14g,黄芪10g,红花12g,川穹10g,甘草10g。

合并水煎浓缩100ml,早晚服用一次,每次约10-20ml[4]。

1.3 诊断标准患者在住院时,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为每位患者建立病史档案。

对患者进行颅脑mri及ct检查,并检查患者神经系统。

患者的检查结果数据应符合《中国中风中医诊断疗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意义将实验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我们以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及肢体、语言功能改善程度作为疗效判定依据。

痊愈:经治疗,患者言语功能恢复正常,口齿流利,表达清晰,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肌力达到ⅳ级,行走自如,生活能自理。

显效:经治疗,患者言语功能基本恢复,偶有口吃现象,肢体功能基本恢复,肌力提高至2级以上,能够借助拐杖行走,生活基本自理。

有效:经治疗,患者言语功能有恢复,发音较清晰,但语言不流利,肢体功能有所恢复,肌力提高1级以上,能自己站稳,需搀扶可行走[5]。

无效,经治疗,患者症状无改善。

2.2 结果统计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120例患者中,痊愈65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

采用常规疗法的参照组120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29,总有效率为75%。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其有效率高达92.5%,见表1。

3 讨论
脑梗塞是指因多种原因引起脑动脉梗塞、闭塞血管,从而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进一步引发神经功能障碍。

近年来,我国脑梗塞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并发症也越来越严重。

导致脑梗塞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生活因素,一是环境因素。

脑梗塞发病急,且病前无明显征兆,难以发现,患者发病后脑组织容易受损,且日后难以恢复,这对患者的家庭及生活造成了较大困扰,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具有现实意义。

有效治疗脑梗塞应把握两点,一是脑保护治疗,二是脑血液的供应,最核心的是解决因神经元损害造成的神经功能性障碍。

脑梗塞缺血会引发瀑布式连锁反应与继发性细胞破损,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使可逆性伤害转化为不可逆性伤害。

采用西医方式治疗脑梗塞,效果较好,但是药物费用高,治疗成本昂贵。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优势,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中医将脑梗塞归为中风范畴,中医认为,人过半百,正气必虚,因此中老年人更是容易发生脑梗塞危险[6]。

痰、淤均是人体
津液、血液异常代谢而致,气血相关、津血同源,因此在病理上因淤致痰和因痰致淤常是相交为患。

痰浊滞于血脉中,淤痰互结,从而导致血脉不通,患者血液呈现出明显的高凝、高聚、高黏状态,同时患者常会伴有高血脂症。

临床治疗中,常应用甘露醇、阿司匹林、脑康复、辅酶q10、脑活素配合丹参、脉络宁等降压、降职药物,从而达到降脂、抗凝、稀释血液、溶栓、抑制氧化等作用。

现代药理学证明:水蛭、红花、桃仁等中药中的抗血栓素、肝素有较好的抗凝、溶栓作用,丹参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增加脑供应量,从而促进机体微循环,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

陈皮、半夏、胆南星、瓜蒌、郁金香、石菖蒲等有良好的镇静、降血脂、化痰开窍、抗惊厥等作用,综合运用各种中药可增加患者血容量、清痰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氧张力等[7]。

西医治疗脑梗塞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但其致残率也较高,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中医集护理、治理、康复为一体,将外治、内治、食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融为一体,有效弥补了西医的劣势,降低了并发症及致残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65例,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5%。

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裘叶忠.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86例[j].中医药学刊,2004,
22(12):2324.
[2] 付德基,周淑凤,杨艳菊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3,21(2):129-129.
[3] 路亚娥,王稼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2004,(6):19-20.
[4] 谢家洪,陈平,陈豪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03(14):21. [5] 钟培金.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105例[j].实用医学杂志,1999,15(6):493.
[6] 潘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60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96-397.
[7] 郭志玲,李志宏.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78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1):1839-18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