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计划项目施工组织

电气工程计划项目施工组织
电气工程计划项目施工组织

1.编制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通用电器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2年版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建施电气通用图集》92DQ1-1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设计图纸

2.工程概况

海口鸿洲江山G1地块工程是由海口鸿洲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低层住宅,工程位于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海榆大道188号,建筑面积36508.64m2,地下一层,地上2~3层。

小区内电气安装包括G地块内主干道路的10kV电力工程、通信工程、道路照明工程以及一期地块中G1、G2两个地块的低压电力工程和弱电工程,采取直埋、沟内铺设及混凝土包管三种铺设方式,路线基本沿园路铺设,与给排水管道立交,需综合考虑管线铺设系统,防止不同管线“碰头”的现象。

3.供电系统方式、方法

3.1供电电源及电压

本工程高压部分采用高压环网供电方式,由已建开闭所引来一路10KV电源至各地块的室外箱式变电站。

3.2低压配电系统

本工程低压部分采用室外箱式变电站配电。低压配电柜处出线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部分回路设失压、分励脱扣器,进线开关设过载长延时、短路延时保护。

3.3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仅安装室外场所照明,包括路灯、射树灯、地灯、水景灯等。

3.4弱电系统

弱电系统只做管道预留,配合专业公司施工。

4.施工准备

4.1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参加施工的技工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标准规范,掌握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对图中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和主要材料进行统计。做好施工图纸的审查、会审,参加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4.2 按施工作业计划备齐施工用料及施工机具。

4.3 与设备材料部及质量管理部一起进行工程设备及材料的检验工作,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图纸一致,附件、备件、质量合格证及技术文件齐全,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施工前的报验,并作好检验记录。

4.4 根据项目特点,组织学习安全规程及规章制度,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4.5 施工前组织与土建专业进行工序交接,核实土建工程是否达到电气施工要求,内容如下:

4.5.1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4.5.2室内地面的基层施工完毕,并在墙上标出地面标高;

4.5.3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4.5.4配电室门窗安装完毕,具备封闭条件;

4.5.5设备安装后不能再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的装饰工作;

4.5.6混凝土基础及构架达到允许安装的强度,设备支架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5.7施工设施及杂物须清除干净,并有足够的安装用地,施工道路畅通。

5、主要施工方法

5.1 设备、材料的检验

5.1.1 包装及密封应良好,开箱检查清点,外观完好、性能可靠、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材质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出厂数据等产品的技术文件资料齐全,设备本体和内部部件无缺损和变形现象,表面无脱漆现象,附件备件齐全。

5.1.2 设备开箱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进行共检,清点时认真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如短缺件和损坏件须记录在案,并经三方签字认可。

5.1.3 所有设备及其备品备件由专人妥善保管。

5.1.4 作为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钢构件、预留孔的中心线、预埋螺栓的中心线、基础的中心距离,要求误差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5.1.5 核对设备安装尺寸,绘制加工图;钢料平直、下料、划线钻孔,并进行防腐。

5.1.6 核对土建预埋件合格后放线确定钢构件安装位置。

5.2沟槽开挖及电缆沟施工

沟槽开挖:沟槽开槽采用机械为主,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开槽前向挖掘机司机、测量员、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对地下障碍物细心核查,必要时人工挖探坑,探明各种障碍物的走向、管径、结构尺寸、高程等情况,并在施工中对现况障碍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机械开挖时地下障碍物外沿各 1.5m 内必须由人工开挖,测量人员随挖随测,设计槽底以上预留20cm由人工清槽,严禁超挖。局部超挖部分应回填夯实,当沟底无地下水时,超挖在0.15m以内时,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天然土的密实度;超挖在0.15m以上或沟底有地下水时,采用天然砂回填。人工清槽,自检合格后,经隐蔽工程验收实施下道工序。

电缆沟施工:进入各分地块的高压电缆、室外箱式变电站配出的低压电缆以及各分地块的弱电管线采用主干电缆沟敷设,电缆沟位于人行道位置,无覆盖层,电缆沟净宽800mm,沟深1000mm,单侧支架,强、弱电同侧敷设。如遇不良地质,需进行地基处理。

沟槽开挖完成后,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基础,检查沟底宽度、高程符合施工要求后浇筑100mm厚C20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开始砌筑侧墙,使用墨斗弹线确定侧墙中线,在砌电缆沟墙体时,水泥砂浆应填饱满,沟墙体在砌砖时应每隔60米砌有伸缩缝,电缆支架随侧墙砌筑安装到位,支架应穿透墙体,保证连接牢固。侧墙顶沿长度方向浇筑100mm厚C20混凝土压顶,与墙同

宽,侧墙砌筑完成,采用1:2.5水泥砂浆批挡20厚,保证沟内平顺。为防止电缆沟内积水,电缆沟内底水泥抹面排水坡度为0.5%,每隔50-80m或者电力人孔井处设一个积水井,用PVCφ50管将井内积水排至临近的道路雨水井中,其坡度不小于0.5%。如附近无雨水井时,需在手孔井内设积水坑。每隔约80-100米或地质变化处应设变形缝,做法详见标准图集02J331。

5.3高压直埋电缆套管安装:

10kV电力管线位于小区主干道路的人行道下,采用电力排管φ150FRP敷设,当排管数量较多时要分层敷设,可根据现场情况及其他管线的情况分为2~5层敷设,遇电缆沟时则在沟内铺设。采用直埋电缆管铺设时,上、下部应铺不小于100mm厚的细沙,多层管道铺设应分层回填细沙,确保管道之间填充密实,并在其上面加盖砖块或水泥盖板进行保护,其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m电缆接头处、转弯主进入建筑物等利,设备明显的电缆标志桩。直埋电缆在回填前,经业主现场代表进行隐蔽工程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士分层夯实。

管群过车行道时需用混凝土包封,过路管管顶距道路最低点净距0.8m。横过管底部素土要求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5%,电缆横过处设标志桩。电缆排管直线段上的路段横过管据道路两侧用地负荷特性调整间隔。电力横过管终端需设电缆接力井,以便以后接线用。

5.4通讯电缆及弱电工程施工

弱电管道采用直埋方式时,使用φ110PC管铺设,铺设方式与10KV高压电力管相同,遇电缆沟时则在沟内铺设。管群过车行道时需用混凝土包封,管道采用φ125水煤气管,两端设小号直通井,方便今后接线。

5.5低压电力管线施工

依据设计图纸,G1区低压电力主线均采取电缆沟内铺设方式,入户线采用φ40水煤气管直埋方式铺设,电缆沟施工参见5.2施工方法。

5.6电缆的敷设

5.6.1电缆在到达现场后,首先进行外观的检查及存放:

产品的合格证及技术文件齐全,电缆型号、规格、长度符合订货要求,附件齐全,电缆外观无损伤;电缆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规格、电压等级、

长度,存放处没有集水。

5.6.2电缆敷设时合理安排电缆盘的位置,便于敷设,电缆的起点和终点要有熟悉情况的技术人员或技术工人负责,保证电缆的规格、型号使用正确,回路位置敷设准确,标签齐全、清楚。电缆转弯处设有专人看护,保证电缆的弯曲半径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要有人协调指挥,使电缆受力均匀,不受损伤,电缆摆放整齐,减少交叉,逐根绑扎牢固。

5.6.3敷设在支架上的电缆,按电压等级排列,高压力在上面,低压在下面,控制电缆在最下面,电缆沟内的电缆要排列整齐,绑扎牢固,并及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要在电缆终端头、拐弯处装设。

5.6.4穿入保护管内的电缆,保护管内不能有接头。

5.6.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处要留有备用长度,且电缆距各支持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5.7照明工程的施工

道路照明供电回路全线采用YJV-4×16 ,穿φPVC50管敷设在人行道下,过机动车道及桥梁时穿SC50热镀锌钢管敷设,管顶距路面最低点埋深为0.8m。转角、始末端增设照明接线井。电缆在灯杆内用铜线耳背靠背螺栓连接,内包绝缘布,外套绝缘套。灯杆内引线为BVV-3x2.5。

照明线路采取单线单独铺设,开挖宽度除考虑管道直径外还需考虑留有足够的工作宽度,埋设方式参见5.3高压直埋电缆套管施工方法。

照明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为TT系统。每根灯杆处设有单独的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并重复接地,全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所有金属灯杆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良好接地。实测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时补打接地极。接地极采用50x50x5,L=2500mm热镀锌角钢,按照国家标准图集03D501-4《接地装置安装》施工。

5.8电气调试

5.8.1单元件的电气调试..

1、准备工作

1.1、熟悉各配电装置电气施工图,掌握电气调试工作的全部内容和细节,调试人员持证上岗,并设有专人负责。

1.2、绘制各类调试项目实用电路图,指明操作要点。

1.3、配置所需的标准仪表、器具,检查标准仪表、器具的检定有效期限

及使用精度符合要求。

1.4、试验电源使用稳压源,继电保护调试时使用三相稳压源,以免由于电网的波动对测试造成不良的影响。

2、工程测量表计的电气调试

2.1、采用标准表法进行调校。

2.2、工程测量表计的电气调校一般包括五个项目:外观检查、绝缘检查、刻度校验、试验数据的记录、测定基本数据误差。

2.3、电度表的电气调试还包括:潜动试验、起动试验、校核常数、平衡性试验(三相电度表)。

3、保护继电器的电气调试

3.1、在执行保护继电器规范的同时,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数据和资料,对于特殊的保护继电器要出专门的调试方案。

3.2、保护继电器的电气调试一般包括七个项目:外观检查、内部机械部分检查、绝缘检查、继电器内部辅助电气元件检查、触点工作可靠性检验、试验数据的记录、重复检查。

5.8.2所有电气设备安装完毕,须经测试线路绝缘电阻在符合要求后方可临时通电试运行。

5.8.3通电试通行24小时后,导线,配电装置应无异常,开关灵敏,各电设备接线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调试过程中由工长负责详细记录情况和技术数据,以备分析情况及积累技术资料

5.8.5受电试运行

电气安装调试工作已全部结束,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申请受电,提送完整的技术资料及送电方案,建立受电指挥系统,做好受电前的准备工作,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三方共同检查,并确认已具备受电条件方可进行受电试运行,受送电时要严格按照受送电方案中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6.施工计划

施工工期:根据建设、监理单位审核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控制节为:

1.2014年12月30日,完成电气的安装;

为保证按期完成本工程主体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体考虑按三层周转工具的投入,各组团间形成独立施工,组团内部形成流水施工的局面,保证封顶的时间,适当调整施工进度。

7.质量保证措施

7.1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7.1.1开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对重要及特殊部位做详细交底,并进行图纸会审。

7.1.2各分项工程施工前,专业工长向施工人员提出书面交底,对质量技术、安全、消防、质量保证措施及成品保护等提出具体要求

7.1.3建立施工工长日志,将施工中技术难题、工序搭接、图纸问题、材料设备问题、工艺、质量、进度等方面问题加以记录并签证。

7.1.4搞好隐检、预检工作,由工长组织,并作好记录

7.1.5搞好各项工程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

7.1.6工程施工中的变更,洽商,由工长随时记录

7.2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7.2.1把好电气材料质量关,进场材料要进行验收,并检查电气设备合格证。

7.2.2管材检验:本工程所用钢管及镀锌接线,需检验其合格证及材质证明,钢管壁厚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镀锌钢板符合镀锌层无剥落、变形、开焊、剥落孔完整无缺,安装孔齐全。

7.2.3导线检查:导线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规范,并有合格证及长城安全认证标志。

7.2.4灯具检查,灯具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规范,并有合格证及安全认证标志,灯具内配线严禁外露,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等现象。

7.2.5配电箱(柜)检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规范规定,具有合格证,两部认可证书,外观良好,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箱(柜)内闸具导线规格型号及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箱(柜)体标牌用金属材料制作和安装。

8.材料节约控制及成品保护措施

8.1限额领发料,充分利用短断,边角料,预埋管线时合理布置走向,穿线时预留适宜不过长,约束工人做到活完场清。

8.2管线敷设完后及时堵好进出管口,各种箱体安装固定后及时用纸或塑料盖好。

8.3加强调理工序,避免后剔凿墙、地面破坏结构。

8.4工程后期穿线安装电器阶段,注意保护已安装好电气设备,以防止碰坏。

9.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9.1严格执行电气技术操作规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电气岗位责任制,消防制度等。

9.2电工进场进行电气安全、消防教育,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严禁高空抛掷东西。

9.3上班禁止穿拖鞋、高根鞋,现场不许吸烟,不准酒后作业,非电气焊工不准动用电气焊。

9.4电工、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使用电气焊开具“用火证”,专人看火,备好灭火工具,并清理干净周围易燃物,戴好防护罩和手套,氧气瓶,乙炔瓶及施工地点三者之间保持10m距离。

9.5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工长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向施工人员交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