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克疗效

云克疗效
云克疗效

目的探讨锝亚甲基二磷酸盐针剂联合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诊断明确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31例为治疗组,其中汉族19例,维吾尔族12例。予以每日静脉滴注锝亚甲基二膦酸盐针剂15日,联合口服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持续6月。同时选取绝经后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28例为对照组,其中汉族14例,维吾尔族14例,年龄、糖尿病病程及绝经年限均与治疗组匹配,常规口服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疗程均为6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肝功、肾功及骨代谢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

结果治疗组6个月后临床症状改善,云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各部位平均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左前臂桡尺骨远端1/3交界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BMD)增幅分别达%、%,%。与治疗前相比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血清肝肾功无明显变化。

结论云克联合钙尔奇D片、盖三淳胶丸治疗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有效且安全。

22-0011-0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风湿性疾病,病因不明,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于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间,对来院诊治的80例RA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按序抽样和统一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开展疗效和血沉、C反应蛋白的综合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及分组 80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69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为42±8,病程为3月~8年,平均病程月为50±8。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将80例患者分成2组,单号入治疗组(40例),双号入对照组(40例)。

病例诊断标准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院关于RA的诊断标准[1]。所选病例均表现为活动期:关节肿痛指数≥3个,加下例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a.血沉≥25mm/h或C反应蛋白≥10mg/L;b.晨僵≥1h;关节指数>9。均无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活动性胃肠出血,血液及内分泌性疾病。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20mg/d,芬必得胶囊/Bid, 雷公藤片2片/Bid;治疗组患者除用此药品外,另加用云克治疗(云克是成都云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云克制剂—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在无菌条件下将A剂5ml 注入B剂瓶中,充分振摇使B剂溶解,室温静置5分钟后缓慢静推,每日一次,连用20日为一疗程。(A剂每瓶含锝μg,B剂每瓶含亚甲基二膦酸5mg,氯化亚物。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制定标准。显效:症状和体征改善≥75%,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下降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症状和体征改善30%~75% ,ESR、CRP有一定下降;无效:症状和体征改善<30%,ESR、CRP无改变或升高。

2 结果

治疗效果治疗组40例显效10例(25%),有效26例(65%),无效4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40例,显效5例%),有效24例(60%),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发现治疗组ESR、CRP下降尤为明显,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治疗组患者的另一个临床特点是夜间痛现象明显减轻。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肝、肾功能受损和其他毒副作用。治疗组患者中曾有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皮疹,少数出现轻度四肢乏力,未做特殊处理,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RA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文献记载[2]认为:RA是一种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肿胀为临床特点,其患病率和致残率较高,未经治疗2年内致残率可高达50%,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RA的治疗缺乏特效药物,成为临床医学上的难点。云克目前用于治疗RA,其疗效和耐受性被普遍关注。本文治疗结果显示:加用云克治疗RA,患者晨僵、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可明显改善。急性关节炎症状指标ESR及CRP明显下降。由此可看出:云克在治疗RA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可明显改善关节症状,改善关节功能。RA的病理基础主要是关节滑膜等全身结缔组织被破坏,当关节滑膜发生炎症时,锝[99Tc]标记骨显像试验显示血

流量增加,导致放射性药物在骨中的累积增加,即便轻度的骨膜炎对它也较敏感。关节滑膜呈半透明一般药物不易到达,当云克进入关节腔到达滑膜炎症部位或异常骨骼区域时利用亚甲基二膦酸盐较好的透膜作用,可将锝[99Tc]载入关节腔,使其能在近距离对病变部位发挥持续的治疗作用。云克在治疗RA时,其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利用微量元素锝(99 TC)在低价态时的价态变化,使锝元素获得或失去电子而不断清除人体内自由基,防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抑制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lL-1)的产生,降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从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同时锝元素能抑制白细胞游走,起到抗炎作用;而亚甲基二膦酸盐则能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并通过螯合金属离子而降价若干基质金属蛋白酶(包括胶原酶)的活性,从而具有消炎镇痛作用,有防止胶原酶对软骨组织的分解破坏作用,并能抑制磷酸钙结晶形成,防止磷灰石结晶聚集成大块颗粒,同时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防止羟基磷灰石结晶溶解,抑制骨吸收,修复破骨。因此,云克用于治疗RA标本兼顾且没有常规抗风湿药物的严重毒副作用。

云克在体内的代谢期长(一般为1-10年),它将在人体中长期起作用,所以长期疗效好,与常规抗风湿药物需保持一定血药浓度才能维持疗效,停药后病情又将反复加重不同。常规抗风湿药不能控制RA患者病情的发展和恶化,更不能使RA患者病情逆转,不能修复已被破坏的关节,不能使已失去活动功能关节恢复。云克与常规抗风湿药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云克不但能控制RA患者病情发展(如使炎症性滑膜炎消炎,改进并维持关节功能,防止骨关节端的骨疏松,恢复关节活动功能),又能使RA患者的病情逆转。曾有报道:已有患者经治疗后7年病情未复发和加重,并有多例瘫痪多年卧床不起的RA患者经云克治疗后,损伤的骨关节已明显修复,关节活动功能已明显好转或恢复,并能下床行走,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这充分肯定了云克在治疗RA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云克治疗类风湿患者观察及护理

发表于:2005-05-07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 405 次进入论坛与医

生即时沟通

【摘要】目的观察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用单纯静脉推注法、单纯静脉滴注法、混合注射法,分别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严格控制药液速度,静脉滴注速度40滴/min,滴注时间在3h以上,静脉推注速度宜缓慢进行,不得少于10min;出现皮疹、恶心等症状可服用抗过敏及止吐的药物,出现骨关节疼痛加重时,可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以减轻疼痛症状。结果 52例患者近期治愈27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近期治愈率为%,总有效率%;对照组52例,近期治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近期治愈率为%,总有效率%。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云克观察护理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4)04-0373-0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慢性自身免疫炎性关节疾病,病程较长,早期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硬和畸形,亦有骨及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我科采用云克( 99 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选择我科住院患者。治疗组(云克组)52例,男10例,女42例;年龄18~62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24年。对照组(非甾体药物组)52例,男16例,女36例;年龄14~54岁,病程1~18年。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所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根据病变关节的受累情况将其分为3度: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无关节强直畸形为轻度;轻度功能障碍,个别关节畸形,生活尚能自理为中度;关节强直,2个关节以上畸形,功能显著障碍,生活不能自理为重度。对照组中,重度14例,中度26例,轻度12例;治疗组中,重度12例,中度34例,轻度6例。,

治疗方法本组所采用的云克注射液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都同位素研究所提供。它分有2种剂型,剂型Ⅰ为每支含云克100mg,配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简称滴注

液);剂型Ⅱ为A、B套装,A剂为每瓶5ml,内含锝( 99 TC)μg的无色澄明液体,B剂为每瓶内含亚甲基二膦酸5mg与氯化亚锡的白色冻干粉末,A+B后用于静脉推注(简称推注液)。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①单纯静脉推注法:用云克A+B,每日1套,10天为1疗程。②单纯静脉滴注法:每日静脉滴注云克100mg+生理盐水250ml,连续10天为1疗程。③混合注射法:先静脉滴注云克100mg+生理盐水250ml,共5天,再改为静脉推注(A+B)1套10天,共计15天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视病情可进行第2~3个疗程。52例患者中,8例采用单纯静脉滴注法,6例采用单纯静脉推注法,38例采用混合注射法。其中12例重度患者6例在治疗时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并逐渐减量以至停用;其中有6例在第1疗程行关节腔内注射抗炎药物;中度患者中4例间歇性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逐渐减量至停用,5例轻度患者则单纯使用云克治疗。

疗效评价按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中的中医内科病症疗效标准执行。近期治愈:经治疗后受累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或明显改善,血常规、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ASO恢复正常;显效:受累关节肿痛消失或明显好转,上述实验室指标好转或正常;有效:自觉症状好转50%以上,关节疼痛及肿胀减轻,实验室上述指标好转;无效:治疗2个疗程症状无好转,实验室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

护理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病史的采集,身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建立云克治疗病历及专项记录单。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应熟悉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方法,严格掌握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加强饮食指导,心理护理。严格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途径及给药剂量,熟练静脉穿刺技术,合理选用穿刺部位,以保护好患者的血管,严禁药液外渗。

在输液及推注的过程中,严格控制药液速度,静脉滴注速度40滴/min,滴注时间在3h以上,静脉推注速度宜缓慢进行,不得少于10min。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药液渗出,一旦出现,应立即拔出,建立新的静脉通道,并严格控制速度。如出现恶心等症状可服用抗过敏及止吐的药物,当患者出现骨关节疼痛加重的现象时(主要由于血钙浓度降低所致),可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以减轻疼痛症状。

2 结果

治疗效果治疗组52例,近期治愈27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2例,近期治愈率为%,总有效率%;对照组52例,近期治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近期治愈率为%,总有效率%。治疗组近期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X 2 检验,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有皮疹、注射局部红肿、纳差、乏力、月经增多。治疗过程中曾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皮疹,未做特殊处理,继续治疗,而后皮疹消失。

3 讨论

云克,化学名为 99 TC-MDP,主要成分有 99 TC(锝)和MDP(亚甲基膦酸盐), 99 TC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稳定同位素,也是一种人工微量元素,可以清除人体的自由基,防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人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调节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有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自由基增多引起SOD系统紊乱,导致炎性组织损伤加重[1],故 99 TC能增强人体抗类风湿疾病的能力[2],避免自由基促进炎症发展和损伤组织,而MDP是一种盐类化合物,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很强,通过螯合金属离子可降低若干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对破坏的软组织和软骨有修复作用,二者结合可通过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抑制和修复骨组织的某些病理变化[3],从而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目的。护理中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4,5],做好病史的采集,身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建立云克治疗病历及专项记录单。急性期应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休息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以保证正常的关节功能位置,尤其是在夜间休息时更为重要。慢性期应加强功能锻炼,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潮湿、寒冷、感冒及精神刺激,生活要有规律或尽量减少使病情加重的其他因素。由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用的药物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告诉患者避免空腹服用药物,严格遵循医嘱,坚持按时服药,不能擅自换药和增减药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由于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并长期服用具有一定不良反应的抗风湿类药物,对身体造成了诸多不适,其思想负担较重,常表现为急躁、焦虑、情绪消沉,加之对此药的治疗作用不了解,而出现一些疑虑,持怀疑态度,担心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有的甚至不配合治疗,对此,我们积极配合医师耐心向患者解释采用这一治疗的目的及方法,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耐心开导他们,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消除他们的顾虑,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应多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糖和维生素,戒烟酒。对食欲减退

者,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避免刺激性以及生冷硬的食物。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 11七骨宁应锋311020102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又称为类风湿病。好发于手、腕、膝、踝、和足部等小关节,症状反复发作,呈对称性分布。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受限,明显的晨僵以及类似增生性的关节病的关节僵硬现象,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由于西医学对于本病病因以及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目前没有特效药,对此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但此病属于中医的痹病,中医对此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认为主要以素体虚弱,风湿寒热的侵袭以及痰瘀互结有关。其中独活寄生汤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可以很好的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痛苦,使该病患者得到了良好的治疗。目前国内对独活寄生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功效还是比较认可,但是还不是普遍认可,特别是在西医方面。同时目前我们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使用独活寄生汤手段不够灵活。此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独活寄生汤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可度和认识到要灵活使用独活寄生汤。 1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历史 阮道英,须五平在1995年以独活寄生汤为基础方剂,临床随证加减,灵活变通,治疗痹证45例,有效率为86.7%【2】。 黄朝勇于1997年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两虚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获得满意疗效。经治疗关节肿胀消退,疼痛消失,血沉至

正常者为显效。关节肿胀基本消退,疼痛基本消,血沉下降60以上者为缓解。症状体征无好转,化指标无进步或恶化者为无效。本组30例经治疗显效21例,缓解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 0% 【3】。 2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现状 2.1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9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应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4】。 常规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皮质激素治疗,但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长期使用还可导致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随着中医药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类风。独活寄生汤出《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药方中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牛膝、地黄、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川芎、当归、白芍补血活血,茯苓、甘草益气扶脾。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扶正固本,祛风除湿,散寒止痹,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在基本药方基础上辨证加减用药能够取得更为可观的临床疗效。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独活寄生汤能通过减轻或抑制滑膜组织炎症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关节肿胀的目的。

云克的功效及临床运用

云克的药理作用是利用微量元素价态的变化,来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它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并通过螯合金属离子而降低若干基质金属蛋白酶(包括胶原酶)的活性,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对骨的生成区和具有炎症的骨关节部位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能明显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因而能修复破坏的软骨组织,恢复关节功能。有研究表明,RA 患者因自由基增多而引起SOD 系统的紊乱,导致炎性组织损伤加重,锝[99TC]能增强人体抗类风湿疾病的能力,避免自由基促进炎症的发展和损伤组织。 AS(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过程,比较棘手也无特异性的药物或方法。云克的主要成分是99mTc和亚甲基二磷酸盐(MDP),前者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稳定同位素,是一种

人工微量元素,化合价态为+4价时,很容易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成为+3或+5价态,而得失电子和价态变化可以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人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风湿性疾病的能力。MDP具有非甾体类药物和皮质激素两种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抑制组织胺的释放等,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且MDP 是一种盐类化合物,对金属离子有很强的鳌合能力,通过鳌合金属离子可降低若干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因此对组织的破坏有抑制作用,对破坏的软组织和软骨有修复作用。云克作为一种新的抗风湿药,具有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少、消炎镇痛效果好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骨关节炎(OA)又称增生性关节炎,病因迄今尚未阐明。它主要累及滑膜关节,伴有关节间隙狭窄或边缘骨赘形成,是力学和生物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质三者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法有什么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0194807.html,/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法有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是侵犯骶髂关节和以脊柱为主要的附着点蔓延扩散到其他肢体部位的慢性骨病。据临床调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发生在男性青少年,且多集中 16~30岁的人群中。女性患者比例较少,且症状和男性相比较轻,该种骨病病程漫长,治疗困难重重,加上容易复发的特点都成为了不少患者久治不愈的因素。 尽可能多的掌握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以及症状方面的知识,便于给患者提供借鉴,不耽误临床治疗时机,让病情恶化,那么如下就来详细的看一下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法有什么?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这两年发病率逐渐的提高的骨病,在发展早期症状隐匿,不过多数专家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症状早期,患者如果能够及时就医,病情控制难度相对而言较小,复发几率性几乎为0。放任病情恶化,不仅会面临截肢的后果,还会引发临床上面随时会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出现如心脑血管类疾病。所以患者私下对于治疗以及症状的知识要多一份了解,就可以在疾病入侵之时多一份防范。 临床上面常见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适用于脊柱驼背畸形的患者。手术过程承担极大的风险,还需要严格把控环境,防止细菌乘机从伤口入侵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身体内部,造成感染,加重病情。强直性脊柱炎属于免疫系统疾病,手术治疗可以解决局部骨骼问题,并不能够恢复人体免疫系统,因此时机成熟,病情复发可能性很大。 物理疗法适用处于临床发病早期的强直性脊柱炎人群,多可以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等方式,来刺激病人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起到放松身体,减缓关节疼痛的作用,防止肌肉痉挛等的症状出现。 各种慢性疾病都可以采用体育治疗的方式来加以缓解,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发展过程中病人的肢体活动会受到限制。日常休息起不到缓解,反而还会加剧,通过简单的肢体活动例如游泳等缓解。不过需和其他的临床治疗方法相互配合,告诫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句的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专业性的骨病医院,做好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工作,一次性治愈,防止疾病再复发! 【本文由北京军联骨科医院牛丽彬大夫供稿】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c10194807.html,/qzxjzy/2014/0115/152734.html

2010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健康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肌腱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咳嗽、打

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前5年内。发病年龄较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可反复发作甚至.可致视力障碍。 本病的全身表现轻微,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端病在本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误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AS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3 诊断要点

治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方法

治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吧,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疾病不仅很难治愈,而且经常折磨着患者,使患者非常痛苦,那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都有哪些呢?其实如果想要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可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具体的治疗方法必须得看患者患病的程度来进行治疗,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治类风湿关节炎都有哪些方法。 1.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2.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

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②过渡治疗在重

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④局部应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 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以上就是关于对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法的介绍了,到了这里我有理由相信大家在经过了上面的详细介绍之后,都应该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了,其实不管是什么疾病,只要大家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心态并且能够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 治疗,那么我相信疾病都能很快的离开你,同时你也能很快的回来美好的生活当中。

静脉输云克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静脉输云克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徐金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静脉给云克(人工微量元素锝(99Tc)与亚甲基二膦酸(MDP )的螫合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恰当处理,并为患者做好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说明静脉输云克的护理工作的重要 性。 关键词:云克注意事项护理 云克是人工微量元素锝(99Tc)与亚甲基二膦酸(MDP )的螫合物商品名。为防止分解,制成A剂人工微量元素溶液,B剂为注射用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冻干粉,A剂+B剂作为一针静脉注射液,它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及破骨修复的作用。 1.注意事项 1.1临床使用前,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将云克a剂(高锝99 tc酸钠5ml/支)注射液注射到云克b剂(亚锡亚甲基二膦酸5.5mg)中,充分振摇,使冻干物溶解,室温静置5min,即制得锝(99 tc )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并将该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500ml 中缓慢静脉点滴,每分钟40滴,4h内滴完,每日1 次, 2周为1个疗程。 2护理 2.1心理指导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病因不明,病程较长,治疗较复杂,故患者对治疗信心不足,可产生对自身形体敏感、情绪不稳定、焦虑和忧郁、恐惧等心理特点。责任护士应积极主动地向患者讲解与本病有关知识、治疗方法和云克治疗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疗效,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充分认识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饮食指导在饮食中多摄入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多食含钾丰富的苹果新鲜蔬菜。少食多餐。最主要是增加钙的摄入,如:牛、羊肉骨头汤、奶制品、豆类、鱼虾等,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补钙,如: 口服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片、罗钙全等,从而避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彻底治愈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彻底治愈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疾病,主要以炎性滑膜炎为主。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因素、性激素等造成。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抑制病变发展及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最终达到病情完全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的目标。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彻底治愈吗?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哪些好的方法那?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疗、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功能锻炼。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 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 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

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的临床护理

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0例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6-08-23T09:35:57.14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作者:刘蔚 [导读] 探讨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护理。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肾内风湿科 212001 【摘要】目的:探讨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云克治疗,护士慎重选择血管,控制静滴速度,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恰当处理,并为患者做好健康指导工作,保证每个疗程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20例患者中有效16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加上周到细致的护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云克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关键词】强制性脊柱炎;云克治疗;临床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108-01 强制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滑膜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1]。肌腱端炎是AS的主要特征,炎症起源于受累关节的韧带或关节囊附着于骨的部位、关节韧带附近以及滑膜、软骨和软骨下骨。云克(锝99-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由微量元素锝和亚甲基二磷酸盐相结合的新型制剂,它利用微量元素锝在低价态时的价态变化,不断清除患者体内的自由基,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抑制前列腺素和炎性介质组胺的产生,因此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加强用药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用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3——49岁;病程7个月——20年。临床症状:患者均有腰脊晨僵、疼痛和髋关节疼痛,17例患者X线片显示脊柱有不同程度畸形,3例患者有骶髂关节功能障碍。以骶髂关节X线片分级: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5例。 1.2治疗方法:小剂量间歇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云克20mg每日1次静滴,持续10d为1个疗程,间隔2周进行下一疗程,共用4个疗程。 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疼痛、晨僵消失,腰椎活动基本恢复,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效:疼痛、晨僵明显减轻,腰椎活动有所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下降;无效:症状、功能和实验室指标治疗后均无变化。大多数患者使用云克后第3——5d,腰痛和(或)腰背部不适、外周关节疼痛、晨僵程度等均有不同程度减轻,2—3个疗程后有明显好转。 二、结果 20例患者应用云克治疗前及治疗疗程结束后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20例患者有效16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 三、护理 3.1 用药前的护理 3.1.1 身体评估。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消瘦,有无关节疼痛,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关节功能障碍。讯问病人药物过敏史,记录生命体征,检查肝功、肾功及心电图等。 3.1.2 心理社会评估。评估病人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及社会关系等。 3.1.3 讲述药理作用。部分患者对云克治疗思想压力较大,认为“云克”是核素,对人体有不良影响。此时应明确告诉患者,人体中允许锝的含量为30mg,而云克注射仅含锝0.05μg,所以使用非常安全。而且本品具有良好的靶向性能,使药物浓集于病灶部位,其中亚甲基二磷酸盐(云克的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并告诉患者常见的副反应,一旦发生要及时反馈,给予相应的处理。 3.2 用药中及用药后的护理 3.2.1 严格观察输液过程。在云克治疗过程中,要严格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途径及给药剂量,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合理选用部位。输液时应注意选择大静脉,同时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将滴速调节至18—25滴/分,如小于18滴/分时药物可因在室温下氧化时间过长,而无法保证疗效,认真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皮疹,红肿及药液渗出等。 3.2.2 心理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病程缠绵,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急躁情绪,并长期服用具有一定不良反应的药物,身体造成诸多不适,加之对云克治疗效果不了解,而出现一些顾虑,担心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对坚持长期治疗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有的甚至不配合治疗。对此我们耐心向患者解释用药方法及疗效,耐心听取病人心中的忧虑,对其所诉表示同情和关心,同时介绍成功病例,以事实说明一切,并耐心开导他们,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消除他们的顾虑,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95%患者一个疗程治疗后,因效果较好都能准时返院进行下一个疗程的巩固治疗。 3.3 健康指导 3.3.1 指导患者所患疾病的病情、治疗情况及注意事项、预防保健等,避免有奇迹出现,广告“彻底治愈”等想法,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正规治疗。 3.3.2 避免各种诱因寒冷、潮湿、劳累及精神刺激等。 3.3.3 饮食。因病人多消瘦,因此在选择食物上以高营养食物为主,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钙和铁易消化的食物,宜温性饮食,忌生冷、油腻、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 3.3.4 功能锻炼指导。临床经验证明,积极、合理的体育锻炼,在一定意义上甚至比医疗更重要。运动可使身体更多的钙质沉积于骨骼,使骨骼更加坚固,增强机体的支持力。AS病人,只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脊柱畸形的发生。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坚持治疗,加强功能锻炼,急性期卧床休息,缓解期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一般认为运动后疼痛持续不超过2小时为度。每日进行脊柱及髋关节的屈曲与伸展锻炼2次。扩胸运动,收腹挺胸行深呼吸、扩胸训练;颈椎活动:缓慢做左右侧屈、前屈、后伸、旋转活动;腰椎活动:站立位弯腰、左右旋转、后伸、卧位三点式、五点式挺腰和飞燕式锻炼;下蹲活动:屈髋、屈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指南 一、疾病简介: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发病原因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正常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我国为6%~8%,可是我国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为90%左右。另有资料显示,AS的患病率在患者家系中为4%,在HLA-B27阳性的AS患者一级亲属中高达11%~25%,这提示HLA-B27阳性者或有AS家族史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但是,大约80%的HLA-B27阳性者并不发生AS,以及大约10%的AS患者为HLA-B27阴性,这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发病,如肠道细菌及肠道炎症。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臀髋部或腰背部疼痛和/或发僵,尤以卧久(夜间)或坐久时明显,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有的患者感臀髋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疾病早期疼痛多在一侧呈间断性,数月后疼痛多在双侧呈持续性。随病情进展病变由骶髂关节向

腰椎、胸颈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据报道,我国患者中大约45%的患者是从外周关节炎开始发病。 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病变,以膝、髋、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和足小关节偶有受累。非对称性、少数关节或单关节,及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我国患者除髋关节外,膝和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为暂时性,极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孪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头5年内。发病年龄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 本病的全身表现一般不重,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末端病在本病常见。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一般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可致视力障碍。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因主动脉根部局灶性中层坏死可引起主动脉环状扩张以及主动脉瓣膜尖缩短变厚,从

强直性脊柱炎物理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物理治疗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都有什么呢?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的目的的在于控制炎症,减轻工缓解症状,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强直性脊柱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患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1、体育治疗,体育疗法对各种慢性疾病均有好处,对AS更为重要。可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保持我廓活动度,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保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和肢体废用性肌肉萎缩等。 2、物理治疗,理疗一般可用热疗,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矿泉温泉浴等,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放松,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活动,保持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一般可用热疗法,比如热水浴、水盆浴或淋浴等等,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速度,使肌肉更放松,减轻关节疼痛症状,有利于

关节活动度,保持脊柱的正常功能,防止畸形。 作完成。切忌暴力,避免疼痛加剧。急于求成则往往弄巧成拙。如炎症较重时,宜先多做推背和取穴按摩,少做摇动关节或不做。对病变关节必须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治疗。如:髋关节僵硬为主同时又有脊椎僵硬,可先着重对髋关节进行治疗,然后再针对脊椎关节进行治疗。 脊柱畸形和强直导致的功能障碍,对患者弯腰、扩胸及屈颈等运动,都会造成极大痛苦和困难。为了减轻或防止这些不良后果,患者除接受医生的各种检查和治疗外,应学会自我护理,如谨慎而长期地进行体位锻炼(最初应得到体疗医师的指导),目的是取得和维持脊柱的最好位置,增强椎旁肌肉力量和增加肺活量。在休息时首要的是保持适当的体位,应睡硬板床,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一旦病变上行侵犯到上段胸椎及颈椎时,应该停止用枕头。凡能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应该避免: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胸壁病变比较常见,患者应知道吸烟的危害,停止吸烟。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未明,以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骼关节、髋关节、柱间关节、肋椎关节,以骶骼磁节病变最为我见,另有约1/3患者可见周围关节症状。 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疗法等,病情有所好转后应注意康复期的锻炼: 1.日常姿势训练

云克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调节作用

云克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调节作用 云克对骨组织有良好的靶向性,进入体内后被骨生成区和带有炎症的骨关节和软骨迅速摄取、蓄积。云克在血液中半排期为0.52h,血液中的30%~40%迅速分布并最终贮存在骨骼内,半排期可达6~9月,终端骨半排期在1年以上。对骨代谢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在骨代谢调节过程中IL-1、IL-6、TNF-α被认为是骨组织微环境中溶骨细胞因子网络中的关键成员,参与骨代谢影响骨重建。IL-1、IL-6不仅直接刺激骨吸收,还增强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使骨吸收大大增加。TNF-α刺激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增生分化为成熟的破骨细胞,同时改变骨碱性磷酸酶的(BALP)活性。BALP、BGP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演变过程中代表由破坏细胞造成骨吸收的、骨形成高转换状态。 云克是一种外源性钙代谢调节物质,进入体内以后吸附于骨组织的羟基磷灰石晶体表面,抑制磷酸酶的降解,不仅延缓磷灰石结晶聚集成大块晶体,同时也抑制磷灰石晶体溶解。被破骨细胞摄取,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达到抑制骨溶解(骨破坏)、降低血钙、缓解骨痛的作用。云克还通过螯合金属离子降低金属蛋白酶、胶原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胶原酶对骨组织的破坏。云克中含有人工合成的锝元素,在低价状态下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得到和失去电子,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病理的复合物产生作用、抑制白细胞介素的产生。由此可见云克在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不仅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且具有抑制白细胞介素的产生,降低金属蛋白酶、胶原酶活性的作用。 本研究跟踪随访的11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统计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骨代谢指标及BMD的变化与国内的相关报道一致。与李茂良等中国专利说明书论述的药物作用相同。云克的二磷酸盐成分及金属离子锝参与骨代谢,降低IL-1、Il-6、TNF-α、BALP、BGP作用确切,并具有增加BMD 的作用。其增加BMD 的作用机制是抑制了破骨细胞活性,间接提高了成骨细胞的功能。 The regulation of Yunke in bone metabolism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ZHANG Mengmeng, LIU Zhonghou, WU naibao, et al. Research Lab of Bone Metabolism, No.4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1, China

浅谈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浅谈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云克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作为样本研 究资料,共有56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8例)进行云克 治疗,对照组(n=28例)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最终结局呈现出P小于0.05,具有探 讨研究价值。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云克治疗并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 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应用性较强。 关键词:云克;类风湿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带给患者的疼痛十分严重,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此次样本 研究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56例患者,临床选择云克治疗,分析总 结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云克治疗的护理体会,现进行具体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参与此次样本分析对象都是收录于来我医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56例患者,收入时间范 围控制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8例):男 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最高年龄64岁,最低年龄25岁,中位年龄(41.7±3.9)岁。对照组(n=28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9例,最高年龄65岁,最低年龄26岁,中 位年龄(40.5±4.1)岁。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的临床 症状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56例患者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性别上的检验资料都显 示出p>0.05的最终结局,没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并解答患者的疑问。试验组进行云克 药物的注射,每天注射一次,一次10天,连续注射3个月。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关节肿胀以及疼痛,护理人员可调整患者的体位,缓解疼痛关节部位所受到 的压迫,可以对患者的疼痛部位展开按摩,在必要时也可以给予患者一定的镇痛药物。类风 湿关节炎患者由于纤维骨质间的粘连以及关节的疼痛肿胀,在晨起中会出现身体僵硬的现象,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在夜晚睡觉期间佩戴手套保暖,在清晨使用热水对关节进行浸泡,并对关节进行活动。指导患者缓解疼痛,需要患者配合进行自我调节,可以进行散步等 适当的运动,在睡前坚持泡脚,补充睡眠[1]。组织患者进行关节功能训练,在类风湿关节炎 的急性发作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在病症的缓解期,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关节部位进行按摩,开展理疗。在患者的康复期可进行关节养生操的练习,确保 每日患者的活动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满分为十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样本数据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当中进行此次样本 分析,选择t检验方式,以()形式表示出患者的疼痛分,P呈现出小于0.05的最终结论, 拥有讨论价值? 2.结果 28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论,探讨分析有效,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的比较[(),分]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应如何用药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如何用药 强直性脊柱炎是让人痛苦的疾病,很多朋友对它都感到害怕恐惧,担心自己一旦患上该病而难以治愈。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惧怕强直性脊柱炎,只要掌握其正确的治疗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并不可怕。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讲讲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用药。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常用药 1、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据报道疗效与SSZ相似,小剂量冲击疗法与每周1次,第一周0.5~5mg,以后每周增加 2.5mg,至每周10~15mg维持。口服和静脉用药疗效相似。副作用有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脱发等,用药期间定期查肝功和血象,忌饮酒。 2、肾上腺皮质激素(CS) 。一般情况下不用肾上腺皮激素治疗AS,但在急性虹膜炎或外周关节炎用NSAIDs治疗无效时,可用CS局部注射或口服。Peters[30]等分别应用甲基泼尼松龙一日1000mg/次和375mg/次静滴治疗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期活性动性AS各17和59例,连用3天,获得较长时间的缓解,高剂量组疗效略好,对控制疼痛改善脊柱活动有明显效果,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3、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有消化止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作用。①保泰松0.1g每日3次口服,过去常用此药,后发现该药浮肿、血尿等副作用,故目前一般不主张使用。②吲哚美辛(消炎痛)25~50mg每日3~4次口服,为目前常用的首选药物。③其它尚有萘普生0.25g,一日2次口服;布洛芬0.1g,每日3次口服;炎痛喜康20mg每日一次口服等均可选用。④Oxaprozin[29]成人600~1200mg,每日一次,口服,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10~20mg口服。副作用为胃肠反应、肾脏损害、处长出血时间等。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一般首选布洛芬。 4、风湿康胶囊。风湿康由洋金花、制马钱子、西洋参、淫洋藿等中药组成,每粒胶囊含药 0.25g,一般每日8粒,服用3~6月。近期控制病情10.8%,显效40%,好转44.2%,无效5%,总有效率为95%。减痛效果最明显,有效率 96.7%。 其次改善脊柱前屈、后伸、侧弯运动,经指地试验、扩胸试验和20m步行时间测定,功能障碍改善率为84.2%;在临床症状好转的同时,血沉、 C反应蛋白、贫血均有好转,体重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脊柱畸形及X线表现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副作用有口干、眼花、头晕等。副作用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和对药物的适应可逐渐消失,不需处理。 5、柳氮磺胺吡啶。SSZ是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的偶氮复合物,8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AS,剂量由0.25g每日3 次开始,每周增加0.25g,至1.0g每日3次维持。药效随服药时间的处长而增加,服药有效率半年为71%,1年为85%,2年为90%。病人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及放射线征象进步或稳定。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有4个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有4个方法 *导读: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炎疾病,最终 会导致脊柱强直或驼背。所以,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患者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炎疾病,其发病的过程先从侵犯骶髂关节开始,逐渐累及腰椎、胸椎和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下面给大家介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目的在减轻疼痛,使患者能多做运动,并增进生活质量;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及活性。剂量可由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自行调整给药,以晨间僵硬为主的症状,可於睡前投与长效剂量。可能的副作用为:肠胃不适、水肿、肾功能障碍等。 2、心理治疗 任何疾病都离不开心理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健康人有益,对患者更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长期治疗与康复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增强与疾病斗争的勇气,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3、运动疗法 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对减轻疼痛,保持脊椎活动范围及增进生活质量皆有帮助。运动种类不限,原则上

只要能活动关节的运动皆可。维持正确的姿势也很重要,应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鼓励患者多做伸展运动及伸张脊椎的运动,以预防脊椎的变形。 4、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即利用食物的特质调理病情.辣椒、葱、花椒、大蓼、茴香、大蒜等辛热食物,可抗风湿祛寒邪;黄豆、大豆、黑豆等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栗子可补肾、强筋健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或腰膝无力极为有益;乌梅对风湿痛也有卓效,对关节、筋骨的疼痛、拘挛有缓解作用。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肾痹"、“痿痹”“骨痹”、“督脉病”。病因以“肾虚督空”“感受外邪”“淤血阻滞经络之----督脉”为主。骨痹一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属于“五体痹”之一。《素问-气穴论》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简单说来是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 导致病因归结如下: (1)风湿寒邪外袭:由于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致本病。 (2)湿热浸淫: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筋骨失养而致本病。 (3)瘀血阻络:跌仆挫伤,损及腰背,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 (4)肾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筋骨失养而发本病。 1.日常姿势训练 (1)站立:头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肓下耸不垂自然放松;腹略内收、双脚与肓等宽,踝、膝、髋等关节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 (2)坐位:昼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劳累时可将臀部后靠,腰背紧巾在椅背上休息;

(3)卧位:昼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枕头不宜过高或不秀枕,另外每月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钟。 2.功法锻炼 (1)功法1:仰卧双脚并扰,脚尖向上,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调抱着呼吸约3分钟,然后先吸气,用意念将气送入下丹田,同时腰部、臀部向上拱起,将劲力集中在腰和肩背部,呼气时腰、臀部落下,如此反复数息10次; (2)功法2:双腿并步站立(脚尖脚跟内侧并齐),双手叉腰,以腰为运动点向左、向后、向右,向前转动50次,再反向转动50次; (3)功法3:双手叉腰,向后退走10分钟; 以上功法,动作比较和缓,活动度不大。加大活动量的功法可选择易盘经、五禽戏、鹤翔桩或太极拳等。 饮食调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内因是肾脉督脉两虚,外因为风寒,可用食疗。 (1)辛热食品:能抗风湿祛寒邪,如辣椒、葱、花椒、大料、茴香、大蒜有杀菌、抗病毒等作用,可预防肠道感染和病毒感染。冬季适当服姜汤以湿胃散寒。须视病情而定。 (2)豆类: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以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可治疗风湿疼痛,用黑豆炒至半焦加入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有胃炎者慎用。 (3)果实食品: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腰膝无

(整理)风湿病

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西医学名:风湿病所属科室: 内科- 免疫内科发病部位:全身主要症状:关节疼痛主要病因:免疫反应,遗传因素,感染,内分泌 因素 疾病分类 1. 2.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斯惕尔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 2. 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3.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血管炎。 发病原因 1.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或由于感染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质,或由于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物质,可以启动或加剧这种自身免疫反应,血清内可出现多种抗体。 2. 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 (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3. 感染因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阐明,多种感染因子,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激发或启动免疫反应。 4. 内分泌因子:研究证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调、与多种风湿病的发生有关。 5. 环境与物理因素:如紫外线可以诱发SLE 。 6. 其他:一些药品如普鲁卡因酰胺,一些口服避孕药可以诱发SLE和ANCA阳性小血管炎 临床表现

重要全国名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方大全

重要!全国名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方大全 1. 急性发作期: [证候]一般多见于青少年,身体素健,突然出现腰骶疼痛,有时痛的比较严重,有时上窜胸颈,有时下趋大腿足跟,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兼见郁怒烦躁,心烦起急,口干舌燥,便干溲赤,或有发热恶寒,或有低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清热解毒除湿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虎杖15g,金银花15g,连翘15S,土茯苓20g,白鲜皮10g,丹皮10g,银藤10g,桂枝10g,川乌10g,生甘草10g。水煎服。 2.余热伤阴: [证候]颈、项、背微有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口干,烦躁,夜热低烧(体温37.5℃上下),舌质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 [病机]邪气已去其八,余热内伏。久病伤阴,阴液不能濡养筋骨肌肉,故见颈、项、背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阴血不能荣养心脉,故见心烦口干,夜热低烧,舌红,脉象细数。 (理化检查同急性发作期) [治法]清热养阴,兼以荣筋强骨。

[方药1养阴清热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15g,金银花15g,草河车10g,生熟地各20g,何孜?0g,地骨皮10g,炙龟甲20g,女贞子20g,金狗脊10g,生川断15g,炙甘草10g。水煎服。 3.阳虚余热未解: [证候]腰脊隐痛,或时有酸痛,下肢不温,怕冷,后背恶寒,口不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弱。 [病机]内存余热痰湿,故腰脊隐痛、时有酸痛,阳虚不能温煦,故肢冷而恶寒,舌质淡,脉沉弱皆阳虚之 证。 [治法]温阳解毒,佐以蠲痹。 [方药]温阳解毒汤(自拟方)。 巴戟肉15g,补骨脂15g,生鹿角20g,肉苁蓉20g,仙灵脾10g,沙苑子10g,炒杜仲10g,菟丝子10g,大熟地20g,白花蛇舌草20g,紫花地丁15g,土茯苓15g,丹参15g,白芥子10g,炙甘草6g。水煎服。 4.肾阴阳两虚,督脉瘀滞: [证候]腰骶,或脊背,或髋骨,或膝关节,或足踺隐隐作痛,或胀痛,或空痛,或灼热痛,或冷痛,或疼 痛,或钝痛,或刺痛,或游走痛,或沉着痛,或间隙痛,或脊背连及头痛等,凡强直性脊柱炎初期、中期常有这些部位疼痛,不·而定。但凡有隐匿型先驱症状,如:晨僵、腰痛都当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叮能(以下从略)。伴见膝软无力,喜卧怠动,耳鸣耳聋,心烦失眠,四肢不温,惟手足心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