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斑块科普知识PPT课件

颈动脉硬化会出现哪些症状?
如果颈动脉硬化了,就是在血管壁上有斑块形成,从 而使血液在流通时不顺畅。
10
颈动脉硬化会出现哪些症状?
不顺畅就往往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病人常感头晕 、目眩、记忆力差、思维力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将 造成大脑萎缩。
如果硬化了的颈动脉有稠样斑块脱落,并随血流而阻 塞动脉血管,就会造成脑梗塞,出现失明、语言不清
5
脑组织动脉硬化-脑卒中
6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到底在哪里?
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头晕目眩,甚至脑萎缩,是一 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危险主要在于不稳定斑块,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 容易脱落的斑块。当斑块整块或者部分脱落后就成了 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脑动脉,导致栓 塞事件造成偏瘫、失语,甚至危及生命。
、瘫痪等中风表现,甚至威胁生命!
这类病常发生在三高人群,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 糖人群中,同时老人发病率大过年轻人。
11
预防脑梗塞,就必须重视颈动脉斑块的预防,要
筛查颈部动脉超声,积极采取干预措施。
颈动脉超声---最最简单、经济、无创的检查.
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 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
2、动脉中层硬化:临床上本病无重要意义。 3、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个
类型,主要影响大、中动脉(颈动脉),最终导致动 脉管腔狭窄以至完全堵塞,使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功 能障碍以至机体死亡。是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的主要病 因。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4
人体最危险的动脉硬化区域
心脏动脉硬化 脑组织动脉硬化 颈部动脉硬化
14
提倡40岁以上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 病、高血脂、肥胖、吸烟的人群筛查颈动 脉彩超!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关注,体检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动脉粥样斑块非常普遍,尤其是老年人。
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看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回事。
定义:颈动脉粥样硬化(CAD):指颈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狭窄或者闭塞性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危险因素: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粥样斑块病变早期呈外向增生,逐渐进展为内向增生,侵犯动脉管腔、引起狭窄。
斑块易形成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颈动脉硬化疾病程度分级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怎么办?轻度:一般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无明显症状,不用担心,但是不能掉以轻心。
关注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
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
注意定期复查。
中重度:应到医院就诊,听专科医生建议。
尤其是当颈动脉硬化狭窄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突然起病。
迅速出现对侧肢体无力或偏身感觉障碍。
同侧黑矇。
持续时间一般10-15分钟,可在1小时之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
虽然可以完全恢复,不留神经功能缺损。
可反复发作,需要及时就诊。
2.缺血性卒中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前动脉缺血,或分水岭梗死。
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
3.眼部缺血综合征老年患者多见,男女比约为2:1。
•一过性黑矇:是同侧颈动脉狭窄的特征性表现,占颈动脉狭窄的30-40%,表现为突发无痛性单眼视力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后视力可恢复正常。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眼部长期慢性灌注不足引起,患者自觉视力下降。
•眼前节缺血综合征:角膜上皮水肿,房角新生血管形成,晚期出现晶状体浑浊。
颈动脉狭窄需要完善的检查1.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血脂、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
2.超声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85-90%。
颈动脉超声是缺血性CAD高风险无症状患者的初始筛查手段,还可以评估已知狭窄的严重程度。
颈动脉斑块标准

颈动脉斑块标准《颈动脉斑块标准:守护血管健康的关键指南》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奇妙的宇宙,而血管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通道。
就如同超级英雄需要通畅无阻的能量通道来发挥超能力一样,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健康的血管来保证正常运转啊!今天咱就来聊聊颈动脉斑块标准这个超级重要的事儿!不搞懂它,你的血管健康可就像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随时有触礁的危险哟!一、斑块大小的标准:别让“小怪兽”在血管里捣乱“斑块大小可不是闹着玩的呀,那就是血管里的‘小怪兽’,可不能让它肆意妄为!”颈动脉斑块的大小是一个关键指标。
较小的斑块可能就像个偶尔调皮捣蛋的“小淘气”,暂时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较大的斑块呢,那就如同一个庞大的“怪兽”横在血管中间,严重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
就好比一条原本宽敞的马路,突然被一个巨大的障碍物挡住了一半,那交通能不堵塞吗?我们要时刻关注斑块的大小,通过定期检查等方式,把这些“小怪兽”扼杀在摇篮里!比如,如果发现斑块在不断增大,那可就得赶紧采取措施啦,就像打游戏遇到强大的 BOSS 一样,得集中精力应对呀!二、斑块稳定性的标准:别让“定时炸弹”在血管里埋伏“斑块稳不稳定,那可是关乎血管健康的大事情,可不能马虎哟!”斑块的稳定性就像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稳定的斑块就如同乖巧的“小绵羊”,老老实实待着,一般不会惹出什么大乱子。
但不稳定的斑块可就危险啦,就像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可能在你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引发严重的后果,比如血栓形成,导致中风等可怕的疾病。
这就好比走在路上,突然有个炸弹要爆炸,那多吓人呀!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斑块的稳定性,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评估来确定。
别整天大大咧咧的,要对自己的血管负责呀!三、血流速度的标准:让血液欢快地“奔跑”起来“血流速度就像血管里的‘赛车’,可不能让它跑慢了呀!”正常的血流速度对于维持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血流速度过慢,就像一辆慢吞吞的老爷车,不仅运输效率低下,还容易导致各种问题。
颈动脉斑块最佳治疗方案

d.控制体重: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e.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手术治疗
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
a.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手术切除颈动脉内的斑块,恢复颈动脉通畅。
c.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对改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d.控制体重: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e.心理平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影响病情。
3.手术治疗
对于颈动脉狭窄程度较重,存在明显脑缺血症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
a.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手术切除颈动脉内的斑块,恢复颈动脉通畅。
2.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3.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三、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颈动脉斑块的基础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
a.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减少血栓形成。
b.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用于降低血脂,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c.抗高血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用于控制血压,降低脑卒中风险。
d.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e.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用于改善脑部微循环。
f.中成药:如丹参、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抗炎作用。
2.生活方式干预
a.饮食: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充足蛋白质的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b.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颈动脉硬化斑块怎么治疗

颈动脉硬化斑块怎么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这种疾病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体内出现了血液堵塞引起的,大家千万不要轻视了这种症状。
它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颈动脉硬化斑块这种疾病,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及时的采用手术的方法清除血管堆积物,并且你们要适当的吃一些猪血等清除废弃物。
颈动脉狭窄的危害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因动脉硬化而使动脉管壁不光滑,血管管腔弯曲变细,血流受阻,长期慢性缺血造成脑损害,引起头昏、视力下降、智力和社会功能的下降等;同时还会由于血液的涡流而形成微血栓,血栓和不稳定性斑块会随血流进入颅内,造成脑血管堵塞,发生脑血栓、脑栓塞脑梗死,引起永久性的偏瘫、偏身感觉、偏盲及语言功能的障碍等,更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颈动脉硬化斑块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全身各处动脉硬化程度不一,对健康的危害不相同。
就危害来说,全身有三处最危险的动脉硬化区:心脏动脉、脑动脉、颈动脉。
心脏动脉硬化可导致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可导致脑溢血,颈动脉硬化会导致颈动脉狭窄,继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等。
医学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的危害不亚于心、脑动脉硬化。
颈动脉较粗大,血液直接供应脑组织和五官等重要器官。
颈动脉硬化时,脑组织缺血、缺氧,会出现头晕、目眩、思维能力下降等症状。
若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会阻塞动脉血管,造成失明、偏瘫甚至危及生命。
引起因素心血管病专家指出,吸烟和疱疹病毒感染是造成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吸烟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最大,作用超过年龄、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因素。
所以,戒烟是预防颈动脉硬化的首要措施。
颈动脉斑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动脉硬化中最常见而重要的类型,.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颈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中原五行中医研究院专家给您指导:一、般治疗:(一)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二)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四)其他:提倡不吸烟,可饮少量酒.二、控制易患因素:如患有糖尿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Ⅱ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应以不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为宜如达美康等;如有高血压则应给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如有血胆固醇增高,则应控制高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三、降血脂药物.四、抗血小板药物五、中医噬斑通管ASP治疗:“内在化瘀筛血”配方,清血化脂,从而快速复合降脂,滤除沉淀的脂质、清理聚集的血小板、消融中微血栓等,恢复血液原始溶质比和粘弹度,消除动脉硬化斑块的血脂形成原因“血脂紊乱沉淀、血流粘稠缓慢;消除“血脂紊乱沉淀、血流粘稠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紊乱、内膜粗糙发炎”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内因,从而有效预防动脉硬化斑块的再生和复发。
内科学_各论_症状:颈动脉斑块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
诊断:
颈动脉内膜血栓样或粥样硬化斑块是 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 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弹性减低的原因。 颈动脉硬化严重并有硬化斑块脱落,就会 阻塞大脑血管,引起严重后果。一般来说, 轻度的动脉硬化不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 所以颈部活动后可以适当改善,不会出现 什么症状。而重度的动脉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
诊断:
硬化,会使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出现头晕、 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这时活动 颈部,很可能加重脑缺血,从而使脑部缺 血症状更加严重,甚至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并可造成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塞、心 绞痛、心力衰竭、早搏等症等系列症状。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
内科学各论症状部分 颈动脉斑块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
身体部位: 颈部。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
科室: 心血管内科。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
简介: 颈动脉斑块即属颈动脉粥样硬化,各心脏 冠状动脉同属动脉粥样硬化高发部位。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查项目: 心血管疾、脑多普勒。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
相关症状:
暴胀的颞浅动脉 豆纹动脉闭塞 尺动脉或桡动脉搏动减弱和消 泛发性红色斑块 高血脂性血管损害 肥胖。
内科学症状部分:颈动脉斑块>>>
相关疾病:
升主动脉瘤 中风 糖尿病 高血压。
谢谢!
【参考文档】观察降脂颗粒冲剂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范文word版 (2页)

【参考文档】观察降脂颗粒冲剂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观察降脂颗粒冲剂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毕业论文作者:顾晓明,李冠群沈笑烈卢锋,朱建国,陆勋,殷网虎【摘要】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冲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方法彩超检测65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合并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同时早、晚餐后各口服降脂颗粒冲剂2包(含生药40g),连服6个月。
结果经降脂颗粒冲剂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3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检出率下降15.79%(57 vs 48),服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降脂颗粒冲剂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且服用安全。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检查;降脂颗粒冲剂 1 资料与方法 1.2 试剂胆固醇(TCH)、甘油3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的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公司提供。
1.3 检测方法 1.3.2 超声检测方法 (1)仪器:采用GE公司LOGIQ-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0~10.0 MHz。
(2)测量方法:取颈动脉长轴切面,距分叉处约l cm范围内在颈总动脉、近端颈内动脉后壁处停帧,测量血管内径,后壁动脉管腔-内膜交界面与中膜-外膜交界面之间的最大距离[3,4]。
(3)判断标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 ≥1.0 mm为内膜增厚,IMT>1.2 mm视为斑块形成[3~5]。
【颈动脉斑块是啥病?分几种?有啥症状?危...

【颈动脉斑块是啥病?分几种?有啥症状?危...现在发现颈动脉有斑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那么,如何治疗颈动脉斑块就成了一个大众普遍关心的大问题。
今天张大夫就给大家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说透彻,大家往下看。
1、什么是颈动脉?在人体上,颈动脉指的是颈部的动脉(如图)。
颈动脉可以说是人类大脑营养“补给线”上的重要要塞,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大脑的必经之路。
其中,颈内动脉负责大脑半球的前部和中部供血。
2、什么是颈动脉斑块和狭窄?可以造成颈动脉狭窄的原因很多,比如说大动脉炎、纤维肌肉发育不良、烟雾病、颈动脉迂曲等等,但是这其中最常见的还是动脉粥样斑块造成的颈动脉狭窄。
而这里所说的动脉粥样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原因,占据我国每年200万脑卒中患者中的15%-20%,这个比例并不低啊,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颈动脉斑块(如图)。
3、颈动脉斑块有几种?颈动脉斑块简单说分为3种:软斑块、混合斑块、硬斑块。
但是,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分类方法。
比如说颈动脉斑块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50%-70%)、重度狭窄(狭窄>70%)。
也可以根据近6个月是否发生相关症状,分为无症状的和有症状的两种。
4、颈动脉斑块可能有哪些症状?首先说,有颈动脉斑块的人大部分没有任何症状。
而小部分颈动脉斑块患者是有症状的。
症状主要是对侧的大脑半球症状和同侧的视觉异常症状。
对侧的大脑半球症状可以表现为对侧的面部、手臂和腿部无力、麻木和感觉异常,同侧的视觉异常症状可以表现为黑蒙、视野缺损以及失明。
5、颈动脉斑块怎么治?涉及到颈动脉斑块的治疗,大致有下面4种方法: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那么,不同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呢?张大夫大致介绍一下,具体到每个人还是需要找专业医生就诊决定如何治疗。
如果一个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狭窄程度超过了50%以上,甚至超过了70%,这就属于比较严重的颈动脉狭窄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患者会有一些相关上面提到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壁僵硬、内-中膜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或溃疡形成以及管腔狭窄等病理变化而言。
任意点IMT≥1.0mm即为增厚;IMT≥1.3mm定义为斑块;发现IMT增厚或/和斑块者即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仅有IMT增厚而未达到斑块标准者定义为单纯IMT增厚;既有IMT增厚、又有斑块者归于斑块组;发现斑块但动脉狭窄<50%者定义为非狭窄性斑块fNP);发现斑块且动脉狭窄≥500,6者定义为狭窄性斑块(SP)。
综合斑块形态学及超声学特征,易损斑块定义为:表面不光滑、斑块50%以上区域回声不均质、低回声和不规则低回声暗区或/和溃疡斑块;稳定斑块定义为:表面光滑、斑块50%以上区域回声均质,或呈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血管狭窄程度用“N"法,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法(NASCET),狭窄率(%)=(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的管腔内径-狭窄处残留管腔内径)/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的管腔内径%。
将颈动脉狭窄分为<50%;50-69%;70-99%;完全闭塞四个等级。
并制定不同狭窄程度超声评价标准:①<50%:PSV(峰值流速)<125cm
/s,EDV(舒张末期流速)<40cm/s,PSV ICA/PSV CCA<2.O;②50-69%:125cm/s<PSV<230cm/s、40cm/s<EDV<100cm/s、
2.0<PSV ICA/PSV CCA<4.O;③70-99%:PSV>230cm/s、EDV>100cm /s、PSV ICA/PSV CCA>4.0;④闭塞,无血流信号。
“C”法:将颈
动脉狭窄分为<50%;50-70%;70-99%;完全闭塞四个等级。
并制定不同狭窄程度超声评价标准:①<50%:PSV(峰值流
速)<120cm/s,EDV(舒张末期流速)<40cm/s,PSV ICA/PSV CCA<1.5;
②50-70%:120cm/s<PSV<150cm/s、40cm/s<EDV<80cm/s、
1.5<PSV ICA/PSV CCA <3.2;③70-99%:150cm/s<PSV<250cm/s、80cm/s<EDV<130cm/s、3.2<PSV ICA/PSV CCA <4.0;④闭塞,无血流信号。
目前评估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方法很多,除“N”法外,还有“E”法即欧洲颈动脉外科实验法、“C”法即颈总动脉法等等,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设备及操作人员的水平,与DSA结果进一步验证并得到临床上的承认。
测量基于动脉造影显示的相对于颈动脉球部直径[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European Carotid Surgery Trial,ECST)方法]、颈动脉球后远端[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NASCET)方法]和CCA远端管腔直径减少的百分比。
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具有一定的神经系统风险,而且不能显示颈动脉球壁的影像。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CCA直径乘以1.2来估算颈动脉球的直径。
转换比例根据下列公式计算:NASCET=(ECST%-43)×(100/57)和ECST=NASCET%×(57/100)+43(颈动脉球部43%狭窄相当于ICA远端的正常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