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学:第三章 有机肥料

合集下载

农作物施肥技术

农作物施肥技术
,有利于 H2PO4-、SO42-、BO33-、NO3-吸收。
溶液碱性,吸收阳离子多,有利于 K+、Ca2+、Mg2+、Zn2+吸收。
C、溶液与叶面接触时间
时间少,吸收不完全,无风傍晚好, 遇雨重喷,营养液加湿润剂。
D、叶子部位
叶背面有气孔,易吸收;叶正面液体 易存留,注意喷施。
国家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农民施用有机肥料一合理施肥方式一合理施肥方式时期时期方式含义播前或定植前施用的肥料播时或定植时施用的肥料生长过程中施用的肥料目的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对养分的要求满足作物苗期对养分的要求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养分要施用原则培肥土供养分易吸收无毒害促生长不过肥料种类有机肥为主失的化肥充分腐熟的有机速效化肥化肥为主腐熟的有机肥施用方法结合深耕撒施集中施条施穴施拌种浸种沾秧根穴施根外追肥条施穴施1撒施
3、作物营养的基本特点
1)数量:作物需16种必需元素是通性;



但作物种类不同,所要求的数量不同: 块根、块茎类作物:如马铃薯、甘蔗需 钾多; 以收获叶子为主的蔬菜、茶、桑需氮多; 豆类作物:能固氮,需氮少,需磷、钾 多; 油菜、甜菜需硼多; 大豆、马铃薯需钙多; 水稻需硅多。
2)比例:各种作物对不同营养的要求有一定

通气影响吸收的原因:根系的有氧呼吸; 养分的形态及转化;二氧化碳含量等。 深翻整地、中耕松土、形成良好结构等都 有利于通气,促进吸收。

3)酸碱反应
♣ 主要影响养分形态及有效性:各种养分在中 性时有效性高
4)土壤水分
各种养分只有溶解在水中方可吸收,土 壤水分太多,造成通气不畅。 ★ 田间持水量的70%-80%有利于吸 收。 ★ 水分影响: 养分溶解; 养分扩散; 土壤通气。

初中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肥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肥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含量。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肥料的分类及作用。

2. 主要元素(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肥料分类的判断。

2. 主要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肥料的奥秘。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肥料,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肥料?为什么植物需要施肥?2. 知识讲解:讲解肥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重点介绍氮、磷、钾等主要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含量。

3. 实验演示:进行肥料实验,让学生观察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如:氮肥使植物叶色浓绿,磷肥使植物根系发达,钾肥使植物抗倒伏等。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肥料的作用及主要元素含量。

5. 知识拓展:介绍环保型肥料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肥料知识的掌握程度。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肥料的作用和主要元素含量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家庭周边实际情况,调查不同作物所需肥料的类型及用量。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了解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区别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掌握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分析不同作物生长周期内对肥料的需求差异。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农田图片,询问学生是否观察到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施肥现象,引出肥料的使用话题。

2. 知识讲解:讲解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定义、区别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强调合理施肥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作物生长周期内对肥料的需求案例,如水稻、小麦、蔬菜等。

4. 实验演示:演示如何正确施用肥料,包括施肥的时间、地点和数量的控制。

《化肥培训讲义》课件

《化肥培训讲义》课件
化肥的储存与运输
确保化肥包装严密、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和破损。
包装牢固
在化肥包装上清晰地标明产品名称、成分、重量、生产日期等信息。
标识清晰
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化肥运输的规定,确保运输安全。
遵守运输规定
根据化肥的特性和种类进行分类运输,避免不同种类化肥之间的相互影响。
分类运输
在处理化肥时,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如深施、条施、叶面施肥等,以减少化肥流失和挥发,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合理施肥方式
在播种或移植前,将一定量的化肥施入土壤中,为作物整个生长期提供养分。
基肥
种肥
追肥
在播种时将少量化肥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中,为作物早期生长提供养分。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将一定量的化肥施入土壤中,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化肥培训讲义
目录
CONTENTS
化肥基础知识化肥的合理使用化肥的储存与运输化肥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化肥的未来展望
化肥基础知识
化肥是一种快速提供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物质,通常以氮、磷、钾等为主要成分。根据其成分和作用,化肥可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类型。
总结词
化肥是一种经过人工加工制成的化学肥料,能够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这些营养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通过施肥可以补充土壤中不足的营养成分,促进植物生长。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化肥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可以分为单质肥和复合肥;按照其溶解性和作用方式,可以分为水溶性肥、缓效肥和控释肥等。
化肥的合理使用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确定化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1. 引言1.1 我国肥料使用现状我国是农业大国,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化肥农药过量施用等问题,肥料使用现状也呈现出一些特点。

我国肥料使用总量庞大。

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业使用的化肥总量在全球排名前列,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的使用量较大,但同时也存在滥用肥料、过度依赖化肥等问题。

我国肥料使用结构不合理。

传统的化肥为主的肥料使用结构,导致了土壤酸化、养分流失等问题,不利于土壤长期肥力的保持。

我国对于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还存在着一定障碍。

虽然我国在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上新型肥料的推广应用还不够广泛,农民对于新型肥料的接受度有待提高。

我国肥料使用现状尚需进一步改善,加大对新型肥料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 新型肥料的重要性新型肥料的重要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肥料已经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因此需要引进和研发新型肥料。

新型肥料具有养分利用率高、环境友好、作用持久等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

新型肥料还可以加速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新型肥料还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发展新型肥料是我国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绿色农业、高效农业的关键举措。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需要加大对新型肥料的研究力度,不断创新和推广新型肥料,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2. 正文2.1 有机肥料的发展有机肥料是一种以动植物残余物、农作物秸秆、厨余废弃物等为原料,经过堆肥或发酵等处理而制成的一种肥料。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环保意识的提升,有机肥料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有机肥料的发展主要面临着原料供应不足、加工技术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新型肥料分类

新型肥料分类

新型肥料分类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肥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化学肥料虽然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但同时也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和使用新型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新型肥料可以根据其来源、成分和用途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一、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的有机物质,经过腐熟或发酵处理后形成的肥料。

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常见的有机肥料包括粪肥、厌氧堆肥、腐熟堆肥等。

有机肥料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且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指来源于微生物、藻类、真菌等生物体的肥料。

生物肥料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生物肥料常见的有微生物菌肥、藻肥、酶肥等。

这些肥料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酶类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矿质肥料矿质肥料是指来源于矿石、矿渣等矿物质的肥料。

矿质肥料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如氮、磷、钾等,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

矿质肥料可以直接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常见的矿质肥料有硝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等。

四、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混合而成的肥料。

复合肥料可以综合利用不同肥料的优点,满足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复合肥料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配比,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常见的复合肥料有NPK复合肥、硝基复合肥等。

五、水溶肥料水溶肥料是指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形成肥液供给植物的肥料。

水溶肥料可以直接供给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水溶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的施肥,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精准施肥,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总的来说,新型肥料的分类主要包括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矿质肥料、复合肥料和水溶肥料。

这些肥料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肥料学基础知识

肥料学基础知识

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提供营养
肥料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是植 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施用肥料, 可以补充土壤中这些元素的不足,
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提高产量
合理施肥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 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改善品质
适当的施肥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 如增加果实中的糖分、维生素等营 养成分,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
合理施肥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济效益分析
对施肥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评估施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和 经济效益。
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如肥料流失对水体的影响、氮氧化物对大气 的污染等,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0
了解不同类型肥料的成分、作用和使用方法,遵循肥料标识的指 导进行安全使用。
广泛的磷肥。
磷肥的施用需注意土壤的酸碱性 和钙磷比,以避免沉淀和固定。
钾肥
01
钾肥是含有钾元素的肥料,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抗逆 性。
02
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等,其中氯化钾是含钾量最高的
钾肥。
钾肥的施用需适量,过多施用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影响土壤结
03
构。
其他肥料
其他肥料包括微量元素肥料、 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
灌溉施肥
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通过 灌溉系统将肥料输送到作物根 部。
施肥操作要点
根据施肥方法和作物特点,掌 握施肥深度、距离、浓度等操
作要点,确保施肥效果。
施肥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生长状况观察
通过观察作物的生长状况,如株高、叶色、产量等指标,评估施肥效 果。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摘要】我国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肥料的过度使用已经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土壤贫化等问题。

新型肥料的研发与推广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肥料的使用现状,然后探讨了我国新型肥料的研发现状及种类与特点。

接着介绍了新型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

结论部分指出了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新型肥料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肥料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1. 引言1.1 我国肥料使用现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肥料的使用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肥料使用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达到数千万吨。

肥料的使用对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我国肥料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肥料过度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农作物吸收不良,影响土壤质量,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二是肥料种类单一,品质参差不齐,导致使用效果不佳。

三是肥料的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对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新型肥料的研发和推广,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改善农产品质量。

新型肥料的应用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新型肥料的重要性新型肥料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通过科学配方和研究,新型肥料能够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求,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农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

新型肥料的使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肥料使用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染物,造成土壤退化和环境污染。

而新型肥料的绿色、环保特点能够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新型肥料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摘要】我国肥料的使用一直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传统肥料虽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作用,但也存在着过度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新型肥料应运而生。

生物有机肥料以其环保特性受到农民和科研人员的重视,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化学合成复合肥料也在不断研发完善,提高了施肥效率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我国肥料发展的方向将是加强绿色环保肥料的研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进步,我们有信心在农业生产中更好地利用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肥料使用现状, 传统肥料, 新型肥料, 生物有机肥料, 化学合成复合肥, 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环保肥料, 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我国肥料的使用现状及新型肥料的发展是一个关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话题。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目前我国肥料的使用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过度施用、施肥不当等,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压力。

在未来,我国肥料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加强绿色环保肥料的研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肥料,才能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国在肥料领域能够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我国肥料使用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国家,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了1亿吨,其中农民在农田中广泛使用化肥进行作物种植。

化肥的使用量大幅增加,也为农业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肥料使用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大量过量施用肥料导致了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传统肥料中缺乏多种养分,作物长期单一施用会导致土壤资源的耗尽和作物产量下降。

我国急需转变肥料使用方式,提高施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秸秆利用现状
以直接还田、过腹还田两种还田方式计,2008年全国秸秆 还田总量为43725万t,占秸秆资源总量的54.6%。
其中,秸秆直接还田量25328万t,占还田总量的57.9%。 还田方式有机械翻压还田、覆盖还田和留高茬还田 。田间 直接焚烧量12 009万t,占资源总量的15.0%。另外,还 有24 328万t的秸秆以其它方式利用或未利用,占资源总量 的30.4%。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5 yea年rs 份
Variation of t图he1ra中tio国o有f n机u肥tri养en分ts 与fro无m机o肥rg养an分ic 占an总d i养no分rg比an例ic变fe化rtilizers in China
Green agriculture
2、有机肥料是发酵肥料 商品有机肥料经过微生物高温发酵处理,除了养分转化彻底外,营养 成分多种多样,除了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还含有腐殖质和有益微 生物。而不少传统有机肥,如烘干鸡粪等,使用后,还需要在土壤中 进行发酵,产生的生物热和瓦斯气等,容易对作物根系造成危害,发 生烧苗现象。
3、商品有机肥料具有显著的微生物增值作用。有机肥料 所含的有效微生物群补充了土壤微生物的不足,强化 了土壤活性,调节了温度、养分、氧气、水分平衡, 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而传统有机肥中携带的病原菌、 杂草种子等容易带入田间,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4、商品有机肥料用量少、效果好。 5、商品有机肥料使用卫生、方便。
2009年
三、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现状
有机肥
原料来源
作物秸秆
绿肥
畜禽粪便
➢ 有机肥资源数量与利用现状
1、秸秆资源的数量及利用方式 (1)秸秆资源量(2008年)
目前,我国秸秆资源总量为80061万t,主要品种有水稻秸 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杂粮秸秆、薯类秸秆、豆类秸秆、 棉花秸秆、油菜秸秆和花生秸秆。其中,水稻秸秆占25.6%, 小麦秸秆占18.1%,玉米秸秆占31.3%,3大作物秸秆占秸秆 总量的75.0%,其它作物秸秆占25%。
绿肥资源量状况
冬绿肥 春夏绿肥 多年生绿肥
3、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利用现状
规模化养殖场对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传统堆沤方式、工厂化处 理和沼气发酵处理,这3种方式处理的畜禽粪便共56117万t,占规模化养殖场 畜禽粪便总量的72.4%。其中,用传统堆沤方式处理的养殖场占养殖场总数的 37.8%,粪便处理量占总量的49.9%。
等);堆肥;沤肥;厩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促进植物生长
及土壤生态系统的循环。
二、商品有机肥料和农家肥的差异
1、有机肥料的养分均一 商品有机肥料的生产是按照标准生产的,其营养成分含量统一,有害 成分控制到无害化程度;而传统有机肥养分含量差异很大,重金属和 大肠杆菌、蛔虫卵等未作要求,一旦处理不当,使用后容易造成污染 或根系灼伤。
传统的有机肥料利用方式落后,存在“三低三大”问 题:
1.养分含量低,体积大 2.劳动效率低,强度大 3.无害化程度低,污染大 改革办法:逐步发展有机肥商品化
五、 发展有机肥料的必要性
1、我国化肥报酬急剧递减
1975年 25kg 谷粒/kg化肥
15kg 油料/kg化肥
10kg 棉花/kg化肥
2005年 10kg 谷粒/kg化肥
在未采取任何方式处理的养殖场中,粪便未利用的猪场比 例最高,占总猪场数的23.9%;羊场粪便的利用比例最高, 未利用数只占总羊场数的9.7%;未利用的鸡场、牛场和马场 分别占总鸡场、牛场和马场的17.3%、16.7%和15.2%。
4、商品有机肥
我国商品有机肥的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养殖场的畜禽粪便, 2008年全国共有商品有机肥企业3021家,年设计总能力4742 万t,年实际生产总量2488万t,分别占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 总量的6.11%和3.2l%。其中,年产量大于10万t的企业81家, 2万t ---10万t的企业478家,共占企业总数的18.5%,绝大 多数企业的年产量在2万t以下。
7kg 油料/kg化肥
5kg 棉花/kg化肥
2、我国有机肥和无机肥投入变化
有F机ro肥m养or分ga占ni总c f养er分til的iz比ers例((%)%)
无F机ro肥m养ch分em占i总ca养l f分er的til比ize例rs((%%))
养分比例(%)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绿肥资源的数量及利用方式
2008年度我国绿肥播种面积为437万hm2,绿肥总量9339万t 。种类主要包括冬绿肥、春夏绿肥和多年生绿肥。其中,冬绿 肥资源所占的比重最大,播种面积为209万hm2,资源量5422万t ,主要种植品种有紫云英、苜蓿等;春夏绿肥的播种面积为118 万hm2,资源量2288万t,主要品种有蚕豆、豌豆等豆科作物及油 菜和红绿萍等。多年生绿肥的播种面积为103万hm2,资源量1588 万t,主要品种有三叶草、红萍等。
第三章 有机肥料
教学要求:
了解有机肥种类及发展趋势 掌握有机肥、有机-无机肥料
配料计算的原则与方法 掌握有机肥生产工艺 了解有机(类)肥技术指标
第一节 有机肥料概述
一、有机肥的概念

俗称农家肥,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或代谢物组成如人
畜粪便、秸秆、动物残体、屠宰场废弃物等。另外还包括
饼肥(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蓖麻饼、茶籽饼
我国有机肥与化肥比例的变化
年份 养分总用量(万吨) 总量 N P2O5 K2O 有机肥%
1949 428.5 99.9 99.6 100 100 1957 694.8 91.0 88.7 96.0 100 1965 912.9 80.7 70.8 71.5 99.9 1975 1603.3 66.4 53.0 54.6 97.3 1980 2400.3 47.1 30.6 41.8 92.8 1983 2861.7 42.0 26.2 35.5 88.5 1990 4146.9 37.5 24.5 31.1 77.6
四、有机肥料的发展趋势
1. 传统有机肥料的使用呈萎缩的趋势!!
原因:养分含量低 肥效缓慢 制作和使用有机肥料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等
2. 商品化,即将有机肥料加工转化为商品有机肥
特点: 价格相对于化肥(等效养分)便宜 施用较为方便 有机肥在培肥土壤方面有优势
3. 绿肥、沼气池肥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具有发展潜力, 是值得进一步发展、推广的有机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