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检验方法

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检验方法
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检验方法

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及检验方法

摘要:对苯乙烯的认识,国内外生产苯乙烯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及苯乙烯产品的检验。

关键词:苯乙烯、乙苯脱氢、催化剂、产品的检验

苯乙烯单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聚苯乙烯、(ABS)树脂、丁苯橡胶、不饱和树脂等产品的生产。此外,还可用于制药、染料或制取农药乳化剂以及选矿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1、苯乙烯的基本性质

1.1、简介及基本信息

苯乙烯是芳烃的一种。分子式C8H8,结构简式C6H5CH=CH2。存在于苏合香脂(一种天然香料)中的无色、有特殊香气的油状液体。熔点-30.6℃,沸点418K,凝固点242.6K,相对密度0.9060(20/4℃),折光率1.5469,黏度0.762 cP at 68 °F。不溶于水(<1%),能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能和空气形成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1]

1.2、危险性

健康危害: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1.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

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2]

2、国内外的生产、市场现状

2.1、国内产能及市场现状

截至2010年5 月我国苯乙烯的主要生产企业有20多家,总产能约为526.9万t/a,约占世界总产能的15%。

近几年,国内苯乙烯产能及消费量均呈不断增长的态势,供需关系如表1[3]所示。虽然国际市场苯乙烯产能有所富裕,但国内苯乙烯产量仍远远低于需求,产量、消费量及进口量均增长明显,自给率维持在40%左右,市场缺口约为320 万t左右,并呈现增长趋势。国内苯乙烯市场发展潜力较大。

表1 2005-2009年国内苯乙烯供需关系

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

/万t /万t /万t /万t /%

2005 125 281.2 1.3 404.9 30.9

2006 216.6 234.3 0.6 450.3 48.1

2007 268.0 310.0 0 578.0 46.4

2008 265.3 281.1 0.2 546.2 48.6

2009 280.0 364.4 0.8 643.8 43.5

2.2、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1)苯乙烯下游市场需求对苯乙烯价格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PS、ABS 等行业对苯乙烯价格变化影响较大。

2)由于国内苯乙烯自给率较低,大量产品进口,因此国内苯乙烯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际苯乙烯价格的影响。

3)从全球苯乙烯的产能增长情况与下游需求情况来分析,全球需求最旺、增长最快的市场为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发展最快的市场集中在我国大陆。因此,我国大陆是未来几年最具潜力的市场,而供应的增长也恰恰集中在该区域。该

区域不仅占有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优势,而且能保证系列原料供应的相对稳定,以此可以推断,未来几年我国苯乙烯市场的变化格局将会直接影响全球市场。2.3、国外产能及市场现状

由于聚苯乙烯和ABS树脂等苯乙烯下游产品消费的强劲增长,近年来世界苯乙烯的生产发展很快。1999年世界苯乙烯的生产能力为2169.8万吨,2002年增加到2388.3万吨,2003年为2463.1万吨,2004年进一步增加到约2588.0万吨,其中北美/南美地区的生产能力为742.7万吨/年,约占世界苯乙烯总生产能力的28.7%;欧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704.1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7.2%;中东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19.5万吨/年,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4.6%;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为1021.7万吨,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9.5%。

目前世界苯乙烯单体总产能已接近3000万t/a,而2005年需求仅为2500万t,预计到2010年世界苯乙烯产能将达到3600万t/a,而需求为2800万t左右。预计2005~2010年全球苯乙烯年均需求增速为3.7%,产能年均增速4.5%,产能增速明显快于需求增加的速度。因此,未来几年全球苯乙烯市场将呈现产能过剩局面,特别是北美和欧洲的产能将严重过剩,目前这些地区正在进行产能整合优化。2006~2008年世界新增苯乙烯产能统计见表2。[4]

表2 2006~2008年世界新增苯乙烯产能统计

生产企业国家/地区产能万t/a

雪佛龙菲利普斯公司沙特73.0

沙特石化公司沙特60.0

科威特tyrene公司科威特45.0

伊朗国家石化公司伊朗64.0

Pemex石化公司墨西哥10.0

Innova公司巴西25.0

中国南海石化中国56.5

Reliance工业公司印度55.0

台湾化学和纤维公司中国台湾60.0

合计449.0

2.3、国内外苯乙烯的生产技术

乙苯催化脱氢是工业上生产苯乙烯的传统工艺,由美国Dow 化学公司首次开发成功,并于1941—1945 年间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该方法生产的苯乙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

目前,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典型工艺主要有Fina/Badger工艺,Lummus/UOP工艺以及BASF 工艺等。各工艺在流程、反应器、催化剂和节能降耗方面各有特点,但基本原理一致,即以乙苯为原料,在铁系氧化物或氧化锌催化剂作用下,在约600℃气相状态下脱氢生成苯乙烯。2002年,上海工程公司、上海石化院、华东理工大学联合自行开发了负压绝热脱氢制苯乙烯技术,催化剂为上海石化院研制的GS-08乙苯脱氢催化剂,反应器由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工程公司联合开发。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国内装置,近几年国内新建苯乙烯项目主要采用该工艺。

在国外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的反应器型式可分为两大类, 即等温式和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前者的代表是BASF 工艺, 单台反应器生产能力10 万t/ a 苯乙烯。后者反应器型式大致相近, 但生产技术各有不同。典型工艺为UOP/Lummus 法和Fina/ Badger法, 为世界苯乙烯生产厂家普遍采用。也有几套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联产装置。目前, 苯乙烯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几乎所有的苯乙烯生产装置都采用了低阻降的新型反应器、负压脱氢工艺和能量的综合利用等技术措施, 使苯乙烯生产的物耗和能耗降低到了极限水平,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苯乙烯生产工艺。

3、生产苯乙烯的基本原理

3.1、主副反应

苯乙烯主要由乙苯在过量水蒸汽存在下高温催化脱氢制得的。其技术关键是寻找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一开始采用的是锌系、镁系催化剂,以后逐渐被综合性能更好的铁系催化剂所替代。催化脱氢的典型操作条件:反应温度为500~650 ℃,反应压力为负压- 2 kg/ cm

,汽/烃(重)比为(1~3) ∶1。[1]乙苯

2

脱氢生成苯乙烯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吸热增分子反应:

主反应:C6H5C2H5 C6H5C2H3 + H2H873K=125kJ/mol 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的同时,伴随一系列副反应,可生成苯、甲苯、少量的甲烷和烯烃及焦油等。

副反应:C6H5C2H5 + H2 C6H6 + C2H4 H873K=102kJ/mol H5C2H5 + H2 C6H5CH3+ CH4 H873K= -64.5kJ/mol

C

3.2、催化剂

乙苯脱氢工艺过程的关键技术是催化剂。可以说催化剂的性能决定了乙苯的转化率和生成苯乙烯的选择性、蒸汽/烃比、液体时空速、运转周期等,也就是说催化剂的性能决定了脱氢过程的经济性。

早期采用的有美国加利福尼亚标准油公司的镁系催化剂和德国法本公司的锌系催化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泛采用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开发的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催化剂(Fe2O3:K2O:Cr2O3=87:10:3),乙苯转化率约60%,选择性约87%。1978年,又出现了一种加有多种助催化剂的铁系催化剂,苯乙烯选择性可达95%,加入的助催化剂多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钾、钒、钼、钨、铈、铬等。80年代工业上仍在继续努力开发适用于低水比的催化剂,以节约能耗。

如今催化剂的技术进步正沿着三条不同途径发展。第一条途径是选择助催化剂。She105催化剂使乙苯转化率约60%,选择性约87%。中国研制的GS-01、GS-02两种新型脱氢催化剂。第二条途是通过改变催化剂粒径和形状,以提高催化剂选择性。研究发现小粒径、低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选择性。第三条途径是改进催化剂使用方法。孟山都化学公司在多段反应中填充不同的催化剂,进口段装填高选择性、低活性的催化剂,出口段填装高活性、低选择性催化剂,这样比填装任何一种单一催化剂的收率都高。[1]

3.3、反应条件

A、反应温度

从动力学角度上分析,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乙苯转化率提高。当反应温度为873K时基本上没有裂解副产物生成;当温度超过873K,随温度的升高,裂解副反应速度增加更快,副产物苯、甲苯、苯乙炔、聚合物等生成量增多,苯乙烯产量下降。适宜的温度范围还要根据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来确定。一般采用853~893K。

B、反应压力和水蒸气用量

乙苯脱氢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可逆反应。理论上低压有利于反应的乙苯转化为苯乙烯,但是真空条件下进行高温操作易燃易爆物料在工业生产中不安

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工业上通常采用通入过热水蒸气的办法。这样既降低了反应组分的分压,推动了平衡的有利移动,又避免了真空操作,保证了生产的安全运行。

水蒸气用量增多,乙苯平衡转化率提高。而当水蒸气与乙苯的用量比超过9时乙苯的转化率没有明显的提高,而能量消耗增大,设备生产能力下降。根据生产实践,采用水蒸气:乙苯=(6~9):1(mol )左右。[1]

4、生产苯乙烯的工艺流程

蒸汽

乙苯和水

塔顶出苯 水 水 塔底出甲苯 塔底出乙苯

塔顶苯乙烯 塔底出焦油

5、工艺流程的基本说明

该工艺流程包括乙苯脱氢和苯乙烯精馏分离两部分。该工艺采用三段式反应器。一段脱氢反应器中乙苯和水蒸汽在脱氢催化剂层进行脱氢反应,在出口物流中加入定量的的空气或氧气与水蒸汽进入二段反应器,两段反应器中装有高选择性的氧化催化剂和脱氢催化剂,氧和氢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反应物升温,氧全部消耗,烃无损失,两段反应器出口物流入三段反应器,完成脱氢反应。三段反应器使乙苯的转化率可达85%。得到含有少量苯、甲苯及焦油等杂物的粗苯乙烯。则可用精馏的方法分离出苯乙烯成品。由于乙苯和苯乙烯的沸点比较接近,分离时所需塔板数较多,而苯乙烯在较高温度下又极易聚合。为了减少聚合反应的发生,蒸汽 过热炉 反应器 乙苯蒸发器 乙苯 加热炉 冷凝器 油水 分层器

乙苯 蒸馏塔 苯、甲苯回收塔 苯、甲苯分离塔

苯乙烯精馏塔

除加对苯二酚或硫等阻聚剂外,尚需采用减压操作,并使用塔板效率高、阻力小的新型塔器或新型高效填充塔,使塔釜温度不超过90℃。精馏后精馏塔的塔顶出苯乙烯,塔底出焦油。而苯和甲苯则经过回收塔和分离塔回收。

6、注意事项

6.1、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6.2、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1] 7、利用色谱法测定苯乙烯的纯度

7.1、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利用色谱柱的填充方法,确定好色谱分析条件进行测定。采用外标法定量:待仪器在各色谱条件下预热稳定走基线平稳后,用气密进样器抽取标准苯乙烯气进样,测量流出色谱峰的峰高,以峰高对气体浓度绘制标准曲线,再取待测苯乙烯气(本文的待测气体样品为生物净化法除废气研究实验中的入气口和出气口所抽取的气体)进样,测量流出色谱峰的峰高,由校准曲线方程求出样品含量.[5] 在最佳的色谱条件下,色谱峰峰高h与苯乙烯气体浓度c在5~1 000mg/m3的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校正曲线线性方程为: h ( cm) = 0. 259 + 0. 0167 c

(mg/m3 ) ( r = 0. 9965, n = 10) ,检出限为2 mg/m3.

7.2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利用岛津L C 一6 A 三泵高效液相色谱仪,7125型手动进样器,S P D 一6 A V紫外检测仪器,C 一R 3A 色谱数据处理机, U V 一2 65 型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仪。用柱室温度为50℃的色谱柱检验。且选用极性适中的三氯甲烷为流动相时, 在已选定的其它色谱条件下, 虽然苯甲醛和苯乙酮的分离度仅为0.84 ( 理论上分离度为1 时认为峰稍有重叠, 最佳分离度>=1 . 5) 但其它相邻峰的分离度均

大于1 . 5 即总的分离很好,且最佳流速为1ml/min。而紫外线的最佳波长为

252nm,结合定量方法,利用修正百分率法和外标法即可测出被乙烯的纯度。[6]

参考文献:

[1] 邹长军.石油化工工艺学[M].四川:西南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

[2] 苯乙烯[OL].百度百科,(201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1704764.html,/view/127689.htm

[3] 侯志扬.我国苯乙烯的产业分析[J/DB].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010-07).

[4] 繆长喜.国内外苯乙烯产需现状分析及预测[J].科技进展报,

2001,2:1-29.

[5] 林洪,胡平,吴献花,等.苯乙烯的快速气相色谱测定[N]. 玉溪师范

学院学报,2005(3):3-21.

[6] 赵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乙烯及其氧化产物[N].内蒙古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1992(1).

工艺确认 工艺验证

1.工艺验证系列:第一节--工艺验证概述及传统工艺验证 1.1.工艺验证的定义 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工艺验证可以有不同的验证方法,一般包括:传统工艺验证(前验证、同步验证)以及基于生命周期的工艺验证(工艺设计、工艺确认、持续工艺确认)。 工艺验证不应该是一次性的事情。鼓励药品生产企业采用新的工艺验证方法,即基于生命周期的方法,将工艺研发、商业生产工艺验证、常规商业化生产中持续工艺确认相结合,来确定工艺始终如一的处于受控状态。 1.2.工艺验证的一般原则 工艺验证的方法和方针应该有文件记录,例如,在验证总计划中规定。 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进行的首次工艺验证应当涵盖该产品的所有规格。企业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简略的方式进行后续的工艺验证,如选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规格或包装规格、最差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或适当减少验证批次。 工艺验证批的批量应当与预定的商业批的批量一致。 企业应当根据质量风险管理原则确定工艺验证批次数和取样计划,以获得充分的数据来评价工艺和产品质量。 企业通常应当至少进行连续三批成功的工艺验证。对产品生命周期中后续商业生产批次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持续的工艺确认。 企业应当有书面文件确定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常规生产和工艺控制中的关键工艺参数范围,并根据对产品和工艺知识的理解进行更新。 工艺验证一般在支持性系统和设备确认完成后才可以开始。在某些情况下,工艺验证可能与性能确认同步开展。

用于工艺验证的分析方法已经过验证。 用于工艺验证批次生产的关键物料应当由批准的供应商提供,否则需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 日常生产操作人员及工艺验证人员应当经过适当的培训。 工艺验证在执行前应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存在的风险点。 如企业从生产经验和历史数据中已获得充分的产品和工艺知识并有深刻理解,工艺变更后或持续工艺确认等验证方式,经风险评估后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于既有产品生产现场转移,生产工艺与控制必须符合上市授权,并符合当前对该产品类型的许可标准。如果需要的话,应提交上市授权变更。 对从一个场所转移到另外一个场所或者在相同场所的产品工艺验证,验证批的数目可以通过括号法减少。然而,现有的产品知识,包括以前的工艺验证内容,应该是合适的。如果合理,不同的规格、批量和包装量/容器类型的工艺验证的选择也可以使用括号法。 1.3.传统工艺验证 传统工艺验证的类型一般包括前瞻性验证、同步性验证。 前验证一般在药物研发和/或工艺研发结束后,在放大至生产规模后,成品上市前进行。前瞻性验证是正式商业化生产的质量活动,是在新产品、新处方、新工艺、新设备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前,必须完成并达到设定要求的验证。 在对患者利益有很大的风险的例外情况,也可以在常规生产中进行工艺验证,即同步验证,例如,因药物短缺可能增加患者健康风险、因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极小而无法连续进行验证批次的生产。然而,实施同步验证的决定必须进行论证,在验证总计划中进行记录,并由授权人员批准。因同步验证批次产品的工艺和质量评价尚未全部完成产品即已上市,企业应当增加对验证批次产品的监控。

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检验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检验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个月。2、安定性:体积安定性不良主要是指水泥硬化和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掺入的石膏过多。 3、不合格品和废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品。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的也属于不合格品。 4、混凝土的取样: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一次浇筑1000m3以上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每层楼或每工作台班浇筑浇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混凝土抽样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标准及检测方法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注: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③每一次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④每一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⑤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以及在食品中的检验方法

3.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 方法以及在食品中的检验方法 本章目录 3.1 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LAE)标准文本(质量规格要求) 3.1.1 范围 3.1.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3 要求 3.2 LAE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3.2.1 工作简况 3.2.2 产品概述 3.2.3 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3.2.4 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地区)相关标准的比较 3.2.5 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3.2.6 检验方法的验证 3.3 LAE的生产工艺 3.4 LAE的使用工艺 3.5 LAE的检测方法 3.6 食品中LAE的检测方法 3.1 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LAE)标准文本 3.1.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精氨酸乙酯盐酸盐和月桂酰氯为原料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的生产、检验和销售。该产品在食品加工中用做食品防腐剂。 3.1.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⑴分子式 C20H41ClN4O3 ⑵结构式 图 1 LAE结构式 ⑶相对分子质量421.0 3.13 要求 ⑴外观:白色粉末 ⑵食品添加剂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指标检测方法参照标准 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90% 水分% ≤5 GB/T 5009.3-2010 灰分% ≤2 GB/T 5009.4-2010 纯度% ≥90 HPLC 砷mg/kg ≤1 GB5009.76 铅mg/kg ≤1 GB5009.75 3.1.4试验方法 ⑴一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⑵外观的测定 目测法

苯乙烯生产工艺(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CH=CH 2 CH=CH 2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H 2 △H Φ 298=117.6KJ/mol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 +CH 4 +C 2H 4 +H 2 +C 2H 6 在水蒸气存在下,还可发生水蒸气的转化反应 +2H +2CO 2+3H 2 CH 2—CH 3 2 CH 2— CH 3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年产20万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毕业设计 20万吨年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 摘要 苯乙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苯乙烯的现状及发展概况,苯乙烯反应的工艺条件,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苯乙烯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 本设计以年处理量20万吨乙苯为生产目标,采用乙苯三段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方法,对整个工段进行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利用流程设计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计算,选用适宜的操作单元模块和热力学方法,建立过程模型进行稳态模拟计算并绘制了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化计算,将整个流程分为了反应和精馏分离两个部分,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优化,并确定了整套装置的主要工艺尺寸。 由于本设计方案使用计算机过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进行仿真设计,减少了实际设计中的大量费用,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及最优综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乙苯,苯乙烯,脱氢,Aspen Plus,模拟优化

Abstract Styrene Monomer(SM)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yrene at conditions, catalyst for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to styrene, styrene production method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annual targets, ethylbenzene three-stage dehydrogenation using styrene in the process, the entire section in the process design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the entire process the material balance, process design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ntire process, choose the appropriate operating unit module and thermodynamic methods, process model for steady-state simulation and draw the P&ID diagram. The entire process in the design process,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reaction and distillation to separate the two parts, the us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entire process flow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and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main process of the entire device . This design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designed to reduce the substantial costs of the actual design,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cess and optimal synthesis ,Aspen Plus,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水磨石面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水磨石地面施工质量标准 ⑴面层的材料、强度(配合比)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⑵面层与基层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空鼓面积不大于400c无裂纹,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者,可不计) 基本项目 ⑴水磨石面层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合格:表面基本光滑,无明显裂纹和起砂,石粒密实,分格条牢固。 优良:表面光滑,无裂纹、砂眼和磨纹,石粒密实,显露均匀;颜色图案一致,不混色;分格条牢固、顺直和清晰。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⑵地漏和泛水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坡度满足排水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 优良: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渗漏、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平顺。 检验方法:观察或泼水检查。 ⑶踢脚线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高度一致;与墙柱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4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优良: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与墙柱面结合牢固;局部空鼓长度不大于200mm,且在一个检查范围内不多于二处。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尺量和观察检查。 ⑷踏步、台阶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宽度基本一致,相邻两步宽度和高差不超过20mm,齿角基本整齐,防滑条顺直。 优良:宽度一致,相邻两步宽度和高差不超过10mm,齿角整齐,防滑条顺直。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⑸镶边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面层邻接处镶边用料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优良:在合格的基础上,边角整齐光滑,不同颜色的邻接处不混色。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允许偏差 水磨石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磨石面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水磨石面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进货检验流程及其检验方法

进货检验流程及其检验方法 摘要:进货检验主要是对供应商提供过来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什么是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主要是指企业购进的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和外协件入厂时的检验,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和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外购物料的质量,入厂时的验收检验应配备专门的质检人员,按照规定的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及检验数量进行严格认真的检验。 进货检验的目的 确保未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及供方提供的物品不投入使用或加工,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保证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进货检验的形式 进货检验包括首件(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货检验两种。①首件(批)样品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对供应单位所提供的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具体的衡量标准。所以首

件(批)检验的样品,必须对今后的产品有代表性,以便作为以后进货的比较基准。通常在以下3种情况下应对供货单位进行首件(批)检验:a.首次交货;.设计或产品结构有重大变化;c.工艺方法有重大变化,如采用了新工艺或特殊工艺方法,也可能是停产很长时间后重新恢复生产。 ②成批进货检验。 成批进货检验,可按不同情况进行A,B,C分类,A类是关键的,必检;B类是重要的,可以全检或抽检;C类是一般的,可以实行抽检或免检。这样,既要保证质量,又可减少检验工作量。成批进货检验既可在供货单位进行,也可在购货单位进行,但为保证检验的工作质量,防止漏检和错检,一般应制定“入库检验指导书”或“入库检验细则”,其形式和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或规定。进货物料经检验合格后,检验人员应做好检验记录并在入库单上签字或盖章,及时通知库房收货,做好保管工作。对于原材料、辅材料的入厂检验,往往要进行理化检验,如分析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试验等工作,验收时要着重材质、规格、炉批号等是否符合规定。 进货检验流程 对于来自供应商提供过来的原材料后,我们需对材料进行检

苯乙烯试验报告

苯乙烯试验报告 1.过程合成与分析 苯乙烯(Phenylthylene/SM),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ABS树脂、SAN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丁苯橡胶、丁苯胶乳以及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近几年国内苯乙烯产能不断扩大,目前已经超过400万吨/年。 苯乙烯系列树脂的产量在世界五大合成材料的产量中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而名列第三位。苯乙烯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系列树脂及丁苯橡胶,也是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及医药品的原料之一,此外,苯乙烯还可用于制药、染料、农药以及选矿等行业。苯乙烯系列树脂的产量在世界合成树脂中居第三位,仅次于PE、PVC。苯乙烯的均聚物――聚苯乙烯(PS)是五大通用热塑性合成树脂之一,广泛用于注塑制品、挤出制品及泡沫制品3大领域。近年来需求发展增长旺盛。苯乙烯、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而成的ABS树脂是用量最大的大宗热塑性工程塑料,是苯乙烯系列树脂中发展与变化最大的品种,在电子电器、仪器仪表、汽车制造、家电、玩具、建材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ABS最大的产地和消费市场之一。 已知工业化的苯乙烯的生产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一)乙苯脱氢法 乙苯脱氢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乙烯总生产能力的90%。它又包括乙苯催化脱氢和乙苯氧化脱氢两种生产工艺。 1、乙苯催化脱氢工艺 乙苯催化脱氢是工业上生产苯乙烯的传统工艺,由美国Dow化学公司首次开发成功。目前典型的生产工艺主要有Fina/Badger工艺、ABB鲁姆斯/UOP工艺以及BASF 工艺等。 (1)ABB鲁姆斯/UOP工艺。用超加热器将蒸汽过热至800℃,与原料乙苯一起进入绝热反应器。反应温度550-650℃,常压或负压,蒸汽/乙苯质量比为1.0-1.5。通过脱氢反应器所生成的脱氢产物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乙苯/苯乙烯分离塔,塔底分出苯乙烯,塔顶馏出未反应的乙苯。将乙苯中的苯和甲苯分出后返回脱氢反应器重复利用。 (2)Fina/Badger工艺。Fina/Badger工艺通常与美孚/ Badger乙苯工艺联合签发许可。该工艺采用绝热脱氢,高温蒸汽提供脱氢需要的热量并降低进料中乙苯的分压和抑制结焦。蒸汽过热至800-950℃,与预热器内的乙苯混合后再通过催化剂,反应温度为560-650℃,压力为负压,蒸汽/乙苯质量比为1.5-2.2。反应器材质为铬镍,反应产物在冷凝器中冷凝。Fina/ Badger与 ABB Lummus公司一起几乎垄断了世界苯乙烯生产专利市场。 (3)BASF工艺。BASF工艺的特点是用烟道气直接加热的方式提供反应热,这是与绝热反应的最大不同点。脱氢过程中反应产物与原料气系统进行热交换,列管间加折流挡板,使加热气体径向流动,烟道气进口温度为750℃,出口温度为630℃,可用来预热进料的气体,使乙苯的进料温度达到585℃,直接与管内脱氢催化剂接触反应。出口气体经急冷、换热,再经空气冷却,分离脱氢尾气(H2、CH4、CO2等)、水和油,上层脱氢料液送精馏工序制得苯乙烯。 乙苯催化脱氢法的技术关键是寻找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一开始采用的是锌系、镁系催化剂,以后逐渐被综合性能更好的铁系催化剂所替代。目前,国外苯乙烯催化剂主要有南方化学集团公司开发的Styromax-1、Styromax-2、Styromax-4以及Styromax-5型催化剂;美国标准催化剂公司推出的C-025HA、C-035、C-045型催化剂;德国BASF公司开发的S6-20、S6-20S、S6-28、S6-30催化剂;Dow化学公司开发出的D-0239E型绝热型催化剂等。我国开发成功的催化剂主要有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的315、335、345、355系列催化剂;厦门

服装厂生产流程与检验标准

服装(制衣)厂基本生产流程与检验标准 1.梭织服装制作基本工作程序 1.1 定单用规格表(款式样、批办样、产前样) 梭织服装在制作前要先填写好定单规格表,按照制作服装的不同样办,定单规格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1.1 报价用规格表------款式样 款式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设计师看款式效果及生产的用料计算。一般情况下用同类布料打样,允许辅料代用。对生产工厂来讲,此规格表仅仅是供报价用,以便争取得到真正的定单,在运用这个表格时应注意每个项目内容与规格,因为这些内容与规格往往同成本直接相关联,任何有利于降低成本而又不改变原有服装的基本要求的方法和建议都可以采讷。所有在此规格表中变化的内容,都必须做出注释,以便下一步工作开展的时候前后对应。 1.1.2样品规格表------批办样 批办样此规格表主要用于打批办样。批办样制作前,根据提供的款式样和样品规格表中具体要求逐项进行操作,检查样品的织物组织、结构规格、测量所有的尺寸,确信各个点的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把款式样和规格表给相关的技术人员,审查各疑点难点,以便全面了解样衣的情况。原则上,打批办样用正式主料和辅料。 1.1.3大货生产规格表------产前样 产前表此规格表主要是批办样被客户批准后客户才提供的表格。只有这个产品规格表才是供工厂大货生产用。如果用以前的规格表代替,经常会发生差错,因为经过打样后,客户常更改原有的尺寸,而这个尺寸的更改又往往是不起眼的,在大批生产经营之前,还须打一次样,叫做产前样,在制作这个样衣中,所有的主料和辅料都必须用以后生产中要用的料,客户完全认可后方可大批开裁。 1.2服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 服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布料物料进厂检验、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等八个工序。 1.2.1布料物料进厂检验 布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物料检验包括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物料不予投产使用。 1.2.2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 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它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 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在完成工艺单和样板制定工作后,可进行小批量样衣的生产,针对客户和工艺的要求及时修正不符合点,并对工艺难点进行攻关,以便大批量流水作业顺利进行。

苯乙烯流程图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授课内容: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苯乙烯物理及化学性质、生产方法及用途 ●掌握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原理 ●掌握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分析和判断影响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中有哪些副反应? ●影响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绘出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工艺流程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CH=CH 2 CH=CH 2

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者相关情况说明

4. 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者相关情况说明 一、质量规格要求 (一)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的文本(包括鉴别、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及相应的检验方 法) 食品添加剂胭脂树橙企业标准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胭脂树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从胭脂树(Bixo orellana L.,亦称红木)的种籽假种皮中提取的一种食用天然黄橙色素,分为水溶性胭脂树橙和油溶性胭脂树橙,商业化的胭脂树橙产品通常是两者的混合。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75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GB/T 5009.76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1886.7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姜黄素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胭脂树橙annatto 胭脂树橙是从胭脂树(Bixa orellana,又称红木)的种籽假种皮中提取的一种食用天然黄橙色素,分为水溶性胭脂树橙和油溶性胭脂树橙。 3.2水溶性胭脂树橙norbixin 水溶性胭脂树橙的主要成分红木素水解产物降红木素的钠盐或钾盐;是用碱类(氢氧化钠或钾)水溶液萃取胭脂树种子表皮而得,或用有机溶剂萃取种子表皮,除去溶剂后在碱类(氢氧化钠或钾)水溶液中水解而得。经喷雾干燥则得粉末制品。 3.3油溶性胭脂树橙bixin

苯乙烯工艺流程

苯乙烯装置工艺流程叙述 一、乙苯工艺流程简述 本工艺包设计的乙苯装置界区内包括烃化反应系统(亦称烃化反应系统)、苯回收系统、乙苯回收系统、多乙苯回收系统、烷基转移反应系统(亦称反烃化反应系统)。为解决反应器在再生时停产影响,也是为了规避放大风险,烃化反应系统设计成反应器R-2101A/B、加热炉F-2101A/B、换热器 E-2101A/B;E-2102A/B;E-2103A/B 两套并联操作。 来自罐区的新鲜苯、油水分离器的回收苯、精馏工段回收的循环苯在T-2201 苯回收塔汇合,用苯循环泵P-2201A/B 泵入苯进料气化器E-2101A/B 的壳程,管程的高压蒸汽将其加热而气化,气相苯分别进入两套苯换热器E-2103A/B 的壳程,与管程的高温反应器出料换热而被过热。过热后的苯被分成两股:主苯流和急冷苯流。主苯流进入反应器进料加热炉F-2101A/B 被加热到反应温度,进 入烃化反应R-2101A/B。 界区外的原料乙醇用乙醇进料泵P-2101A/B加压,进入工艺水换热器E-2204,与苯塔回流罐底部排出的油水混合物换热回收热量,温度升至接近泡点,导入E-2102A/B乙醇蒸发器,用高压蒸汽将其气化,分段进入两台并联的烃化反应器。 在R-2101A/B中,乙醇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乙烯与水蒸汽,继而苯和乙烯发生烃化反应,生成乙苯及少量二乙苯、多乙苯等。为稳定反应器的温度,每段催化剂床层之间都有与进料乙醇蒸气相混合的急冷苯进入,使反应温度在适当范围内。反应器出料依次通过苯换热器E- 2103A/B 管程和苯回收 塔再沸器E-2201 管程被冷却后,便进入苯回收塔T- 2201 进行精馏分离。T- 2201 塔顶馏出苯、水和轻组分尾气,塔底则采出粗乙苯。罐区来的新鲜苯用新鲜苯泵P—2302A/B 加压后通过乙苯/苯换热器冷E-2208与来自乙苯塔回流泵的产品热乙苯换热,进入苯塔回流罐V —2201,补充回流罐的液位。苯塔回流泵将回流罐的一部分苯打入T-2201塔顶。T-2201塔底采出的粗乙苯则送至乙苯回收塔T - 2202 进一步加工。 在T-2201塔顶共沸馏出的水冷凝进入回流罐V-2201,由于高温下苯与工艺水有乳化现象,将大部分是水的乳化液从回流罐底部导出,与乙醇进入反应器的量按1:1的比例排入工艺水换热器E-2204B 管程,将热量交换给进料乙醇,然后进一步进入工艺水冷却器E-2205壳程,用循环水冷却到40C -15C 消除乳化现象,进入油水分离系统,分出的工艺水经汽提脱苯后作为废热回收系统的补充水,苯则回用。 苯塔回流罐V-2201 导出的气相进入苯塔尾冷器,将水蒸汽与苯进一步冷凝下来,凝液自流到V-2201底部乳化液导出管,不凝气则通过苯塔的压力控制排放到反烃化加热炉F-2102进口,进一步利用回收其中的乙烯与苯。 在乙苯塔T-2202 中,塔顶气在乙苯塔冷凝器E—2207 管程被软水冷凝,进入乙苯塔回流罐V—2202。一部分作为回流液打回T—2202,另一部分热乙苯通过乙苯/苯换热器E—2208将热量传给来自罐区的新鲜苯,作为本单元的精制乙苯产品而输往苯乙烯单元或罐区,E—2202中的软水则被蒸 发成低压蒸汽送苯乙烯工段综合利用。 T —2202塔底采出物送入多乙苯(PEB)回收塔T-2203实现精馏分离。可循环组分二乙苯由T —2203塔顶馏出,通入PEB回收塔冷凝器E-2211管程,同壳程的水换热而被冷却冷凝。冷凝液在PEB回流罐V —2203中实现汽/液分离。二乙苯被泵送到F—2102导入反烃化反应系统进行烷基转移反应以增产乙苯。由V —2203析出的不凝气则被PEB塔真空泵P—2206A/B抽吸,从而使二乙苯回收塔T - 2203实现真空操作。T - 2203塔底产物多乙苯残油送至界外。 由二乙苯回流泵P-2205A/B排出的二乙苯与来自E—2208的新鲜苯汇合,一同进入反烃化加热炉F—2102对流段预热,先后进入反烃化加热器E—2104A与反烃化换热器E—2104B,被中压蒸汽完全气化,并回收反烃化出料热量,返回F—2102对流段,被进一步加热到反烃化反应温度,再被导入反烃化反应器R-2102。在R-2102中,PEB同苯发生烷基转移反应,生成乙苯。R-2102的出料先后通过反烃化换热器E—2104B的管程和反烃化反应器出料蒸汽发生器E-2105的管程而被冷却冷凝, 进而被导入反烃化产物闪蒸罐V—2205。在V —2205中,比苯更易挥发的组分从罐顶顶气相口逸出,经尾冷器E—2215 冷凝冷却后,排出系统。苯和比苯更重的组分(乙苯、多乙苯等)则由V—2205罐底排出,用闪蒸罐底泵P—2207送到苯回收塔T-2201。 催化剂再生:考虑切换方便与节省电能,不设置专门的再生气加热炉,催化剂再生系统的再生气加热炉

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测试手段及验收方式

质量标准、检测标准、测试手段及验收方式 1、货物质量按招标文件要求执行,货物的价格,按《中标通知书》中的价格执行。 2、所提供的货物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条件、供应范围及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应符合谈判文件及有关承诺内容要求。 3、全部货物采用相应标准的保护措施进行包装,并具备防湿、防潮、防震、防锈、防装卸等保护措施;如果由于货物包装不良或采用不充分、不妥善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损失,供应商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在每一包装件中,有详细装箱清单,并在每件包装上标有引人注目的发货标记。 4、货物到采购人指定交货地点后,采购人对货物凭现状验收,在原装、原封、原标记完好无损情况下,采购人对货物的件数,外观进行初步验收。 5、验收货物发生短缺、损坏等问题时,采购人收到货物后10天内通知我公司,否则,视为采购人初步验收无误;我公司接到采购人通知后,在10天内答复处理,否则,视为我公司已默认采购人的通知。 6、我公司交货时,出具货物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格证书,货物由我公司负责现场安装调试及人员操作培训,但不解除我公司在货物质量保证期的责任。 7、货物的质量保证期,按我公司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内容执行。 8、因采购人原因造成货物损伤、损坏,我公司协助修复,费用由采购人承担。

9、货物由我公司负责运输,装运过程中发生的丢失、损坏等,由我公司自行承担其经济损失。 10、根据采购人要求,我公司及时派出售后服务人员,给予技术指导。对不合格的货物,属我公司问题的,由我公司及时无偿更换;属于采购人问题的,我公司积极协助解决,费用由采购人承担。 11、由于人力不可抗拒事故,中标供应交货迟延或不能交货时,我公司立即将事故原因通知采购人,并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从速交货责任。如果事故持续时间超过交货期限,采购人有权撤销合同,如不可抗拒影响采购人履约,则亦照此办理。

生产工艺及质量检查管理办法汇总

生产工艺纪律及质量检查 管 理 办 法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 二O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生产工艺纪律及质量检查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了使生产工艺及质量能够严格控制,为生产平稳均衡经济运行及保障提供先决条件,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锌业分公司所属三大生产车间的管理与考核。 3 职责: 3.1锌业分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本管理办法的编制、修订、评审、报批与发放控制并实施和考核。 3.2 锌业分公司生产设备副总负责考核结果处理的审批。 3.3锌业分公司各单位负责按照本管理办法实施内部管理与考核,并负责对锌业分公司考核结果进行确认与对提出问题实施纠正或预防。 4 工艺及质量检查内容、时间、路线、人员组成、程序、标准及考核办法 4.1工艺及质量检查内容包括:工艺技术条件控制参数,工艺设施保养及维护,物料管理,生产计划及指令的执行,质量体系运作及质量控制。 4.2工艺及质量检查时间 4.2.1检查时间分为:年度、季度、每周、日常 4.2.2年度检查为综合性大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即每年6月下旬。 4.2.3季度检查为阶段性专项检查,每季进行一次,即每季最后一月的下旬。

4.2.4每周检查为过程跟踪检查,每周五上午9点。 4.2.5每日检查为日常例行检查,每日进行两次,即日早9点,下午15点。 4.2.6检查时间如发生冲突时,则时间相应顺延。 4.3 工艺及质量检查路线 4.3.1按工艺流程顺序路线:硫酸车间—冶炼车间—氧化锌车间 4.3.2硫酸车间路线:制酸工序(尾气脱硫—转化—干吸—净化)—焙烧工序(收尘—余热锅炉—焙烧炉—皮带廊输送)—原料工序(料场—料仓—成品) 4.3.3冶炼车间路线:制液工序(净化过滤—制液地槽—制液楼面—贮槽、浓槽—浸出渣过滤)—电解工序(电解冷却塔—电解贮槽—电解地槽、槽面(1#、2#)—熔铸工序(熔锌炉—成品—文丘里)—氧化锌浸出(楼面—地槽)—综合回收(湿法—渣场—火法) 4.3.4 氧化锌车间路线:脱硫工序—多膛炉工序(上料—皮带廊(39。埋刮板)—进料—多膛炉—皮带廊—料仓—氧化锌球磨)—挥发窑工序(氧化锌料仓—布袋收尘—表冷收尘—沉降仓—圆盘下料—皮带廊—圆盘上料—窑头) 4.4 工艺及质量检查人员及单位组成 4.4.1年度检查人员及单位组成:生产设备副总、安全环保副总、生产技术部、设备能源部、安环质量部、硫酸车间、冶炼车间、氧化锌车间。4.4.2季度检查人员及单位组成:生产设备副总、生产技术部、安环质量部、硫酸车间、冶炼车间、氧化锌车间。 4.4.3每周检查人员及单位组成:生产技术部、硫酸车间、冶炼车间、氧

年产20万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20万吨/年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 摘要 苯乙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苯乙烯的现状及发展概况,苯乙烯反应的工艺条件,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苯乙烯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 本设计以年处理量20万吨乙苯为生产目标,采用乙苯三段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方法,对整个工段进行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利用流程设计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计算,选用适宜的操作单元模块和热力学方法,建立过程模型进行稳态模拟计算并绘制了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化计算,将整个流程分为了反应和精馏分离两个部分,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优化,并确定了整套装置的主要工艺尺寸。 由于本设计方案使用计算机过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进行仿真设计,减少了实际设计中的大量费用,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及最优综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乙苯,苯乙烯,脱氢,Aspen Plus,模拟优化

Abstract Styrene Monomer(SM)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yrene at home and abroad, styrene reaction conditions, catalyst for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to styrene, styrene production method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annual handling capacity of 200,000 tons of ethylbenzene production targets, ethylbenzene three-stage dehydrogenation using styrene in the process, the entire section in the process design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the entire process the material balance, process design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ntire process, choose the appropriate operating unit module and thermodynamic methods, process model for steady-state simulation and draw the P&ID diagram. The entire process in the design process,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reaction and distillation to separate the two parts, the us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entire process flow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and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main process of the entire device . This design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designed to reduce the substantial costs of the actual design,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cess and optimal synthesi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Ethylbenzene,Styrene,dehydrogenation,Aspen Plus,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质量规格要求和检验方法质量规格要求应符合GB17201998

一、质量规格要求和检验方法 1.质量规格要求 应符合GB 17203-1998《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标准要求: 2.检验方法 (A)鉴别 1 试剂和溶液 (1)盐酸(GB 622)。 (2)1 mol/L乙酸(GB 676)溶液。 (3)1 mol/L硫酸汞溶液。 (4)1 mol/L高锰酸钾(GB 643)溶液。 (5)1 mol/L草酸铵(HG 3-976)溶液。 (6)2 mol/L硝酸(GB 626)溶液:125mL浓硝酸加水稀释至1000mL。2鉴别试验 方法一:将0.5 g样品溶解于10mL 水和2.5mL的2mol/L硝酸的混合液中,加1mL 1mol/L硫酸汞溶液,加热至沸腾,再加1mL 1mol/L 高锰酸钾溶液,产生白色的沉淀物。 方法二:以尽量低的温度完全灼烧0.5 g样品,然后冷却,并将残余物溶于10mL的水和1mL 1mol/L乙酸的混合液中,经过滤后再把10mL 1mol/L草酸铵溶液加入滤液中,产生大容积的白色沉淀,并可溶解于盐酸中。

(B )含量的测定 1试剂和溶液 (1)3mol/L 盐酸溶液。 (2)6mol/L 盐酸溶液。 (3)1mol/L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准确称取4g 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 。 (4)30%三乙醇胺溶液:38mL 三乙醇胺加水稀释至100mL 。 (5)钙指示剂:称取10g 预先在105~110℃下烘干2h 的氯化钠,置于研钵内研细,加入0.1g 钙试剂,研细,混匀。 (6)0.05mol/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 )标准溶液 配制: 称取20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 1401),加热溶于1000mL 水中,冷却,摇匀。 标定: 称取1g 于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称准至0.0002g 。用少许水湿润,加6mol/L 盐酸至样品溶解,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取30.00~35.00mL ,加70mL 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 7~8,加10mL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H10),加5滴0.5%铬黑T 指示液,用0.05mol/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 c= (1) 式中: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V 1——氧化锌溶液消耗的体积,mL ; m 1——氧化锌的质量,g ; V 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消耗的体积,mL ; V 3 ——空白试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消耗的体积,mL ; 0.08138——每毫升1 mol/L 氧化锌的克数。 2测定方法 预先在 150℃下烘至恒重,准确称取 350~400mg 柠檬酸钙样品(称准至0.0001 g ),加水10mL ,3mol/L 盐酸至溶解(约2mL )后, m 1×(V 1/250) (V 2-V 3) ×0.08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