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ppt课件(51页)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下册《最后一课》PPT课件

初一语文下册《最后一课》PPT课件

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 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 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
认识小弗郎士
认识小弗郎士
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这些 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怕老师、幼稚、 贪玩、不爱学习
有自制力
我们的一切 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 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
最后一课
(法) 都德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 十九
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186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集 《磨坊文札》,才引起人们注 意。1868年,长篇小说《小 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 都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 的声誉.其中《最后一课》和 《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 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 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 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朦胧的爱国心
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郎士思 想性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
想一想小弗郎士在 上课前后心情、态 度有什么变化?
(找出文中具体语 句加以揣摩)
上课之前
“我看见这些情景,正在诧异”
上课之中
1、“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 2、“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3、“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全句有什么含义?

把祖国的语言比作钥匙。

把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使法 国人民失去自由比作监狱。
只要牢记自己的祖国,保持强烈的爱国心, 就一定能赶走侵略者。
4、“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 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 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 在教室里飘扬。

《最后一课》ppt

《最后一课》ppt
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怕老师、幼稚、 不爱学习、贪玩 有较强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 听了铁匠的话,想到他在拿我开 玩笑。
开始有些担心、 对敌人的恨
有自尊心
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郎士思想性 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
4.小弗郎士在文中有何作用?
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线索)
(副标题: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
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分析人 物形象
再说韩麦尔先生
默读课文,标出有关韩麦尔先 生的描写并分析该人物。
服装: 穿礼服上课表示对最后一 课的重视。
柔和、严肃、惨白、呆 神态: 语言: 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 “最后……最后……” 评 论法国语言 动作: 用尽全身力气书写“法兰 西万岁”
小弗郎士 (心理)
环境
韩麦尔先生 (外貌、语言、行动)

亡国痛 民族恨 爱国情
本文主旨
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 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 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 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 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 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 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 国主义精神。
2)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3)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 道这样就算了吗? 4)啊,这最后一课,我 真永远忘不了!
6)心里挺难受,头也不 敢抬起来。
5)可怜的人!
7)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 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 这样细心听讲过。
8)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
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 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 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 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 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 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 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 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 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 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 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的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 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 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 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 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最后一课PPT课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
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Hale Waihona Puke 、郝叟老头和其他人为什么坐到教室来?
体现了人们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5、交代课前情景有什么作用?
这就是小弗郎士跑到学校后,发现的种种 不平常的现象。通过小弗郎士对教室情景的 感受,渲染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 悲愤的氛围。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 之势,预示着将出现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
从语言形式上看,这两个破折号表示声音 哽住了,说不下去了。从文章的内容上看,是 “此处无声胜有声”。韩麦尔先生离别讲台的 那一刻残酷地来到了,心情悲愤,百感交加, 语言难以表达沉痛的心情,两个破折号则可以: 含蓄、全面、深刻地包容一切。
3、这句话是运用了什么描写, 然后他呆
有什么作用?
在那儿, 头靠着墙
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 (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2)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
心理、 语言、细节描写等。
(3)小说情节的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有时有序幕和尾声。
(4)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小说分类按篇幅分: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
4、从文章第一部分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第3自然段,写他在路上看到的景物,但他没 有为之所动。这又突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小弗郎 士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逃学的念头。
第4至6自然段,写小弗郎士经过镇公所时的 心理活动。这里展示的是他性格的另一侧面,即对 敌人的恨──一切环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从文章第一部分归纳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征。
理解(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这就含蓄地点出了《最后一课》的社会背景,
也是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变化的社会环境。

2024届高考语文最后一课(考前指导)课件(共41张PPT).ppt

2024届高考语文最后一课(考前指导)课件(共41张PPT).ppt

6点:生物钟唤醒了朝气蓬勃的你 6点——7点:大声朗读作文素材 7点到7点40:吃饭、收拾考试物品 8点25入场前:快速浏览绿皮书、易错字
8点25:你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考场
让这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带你飞!
8点25——8点45:通过回顾各板块知识要点或回忆作文喜欢的名言让自己冷静下来,迅速进入考试状态。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三个意识
整体意识:知背景,知作者情感态度 文本意识(语境):结合前后语句 题干意识:问什么答什么
(整体意识典型高考题)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到梨花屯去》
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 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 4.全诗写诗人所内外的常见之物,人、常见之情,语言生动自然,情感真切动人。
• 5.本诗在用词上朴素平易,抒情委婉含蓄,虽然没有杜甫《登岳阳楼》中表现出的恢 宏气象,但也自有不凡的格调。
• 6、白诗和刘诗都是送别之作,都表达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极富感染力。
常考题型注意要点二:主观题答题策略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 上,抓关键点。 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题干 【第二步】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第三步】分点作答,有总结,有分析。 注意:做题思路不明晰的时候,破局之道在: 1、翻译诗句并分析情感。 2、答题要点还可考虑形象、手法、语言等几个角度。
8点45:分发答题卡:
方案一:有横线 观察题型有无变化
方案二:无横线 用铅笔轻轻打格,可参考一行8mm,若监考老师不允许打格,不必恐慌,停止即可,不
会造成任何影响。

《最后一课》ppt课件(51页)

《最后一课》ppt课件(51页)
1.初识小弗郞茨,他是一个__贪学_玩习__、 、_不怕__懂老_事师__、_不__爱
_______的孩子。 2.课堂上的小弗郎茨是一个__爱爱_法老__语 师_、、__同爱_情国__并家_敬__
_______的孩子。
3.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茨?

疑惑 懊悔
理 描
幼稚

诧异 难受
悲愤 懂事
《最后一课》写于1873 年即普法战争的第二年。普 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占巴 黎,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 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 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 就是乡村教师哈默尔给同学 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 感情。
必需要掌握的字的读
音du:ó
哈默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
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 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 去的国土的敬意。
“哈默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四周 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 走似的。〞
写出了哈默尔先生对毕生从 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 对祖国的深情热爱。
“我难道就没有什么该责备自己的?〞
啊,那些混账东西……对敌人的憎恨

我的最后一堂法文课!
对祖国语言的热 爱、眷念
弗 我多么后悔!
正在觉醒
可怜的人! 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 郎 从来没有这么专听过讲。 热爱祖国语言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 对敌人的憎恨
茨 也用德国话鸣唱吧!〞
和讽刺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 忘不了!
热爱祖国
小弗郎茨形象——概括
勇于进行自我批评,把工作与爱国联系起来。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ppt课件
相关历史事件
普法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法国在战争中的表现 和影响。
类似题材文学作品推荐阅读
《最后一课》与爱国主义情怀
推荐阅读《少年维特之烦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文学作品,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爱国情感表达方式。
《最后一课》与教育主题
推荐阅读《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等以教育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思考教育 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培养爱国情怀。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情节梳理:四部分结构概述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与课堂情境描绘
交代小弗朗士迟到的 原因,展现其内心的 懊悔与自责。
描述普法战争背景, 展现课堂庄重、严肃 的氛围。
情节梳理:四部分结构概述
第二部分:小弗朗士的心理变 化过程
从最初的茫然、不解到逐渐意 识到最后一课的非凡意义。
描写小弗朗士对法语、对老师 的情感变化,展现其心灵成长 的历程。
《最后一课》与战争题材
推荐阅读《战争与和平》、《永别了,武器》等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战争对 人类的摧残和破坏,以及如何在战争中坚守人性和尊严。
05 思考题引导与课堂互动环 节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 2
问题1
《最后一课》中的主人公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 有哪些转变?这些转变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创作背景
基于普法战争后阿尔萨斯-洛林地 区的真实情况,通过一堂法语课 的场景,展现了当地居民对母语
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坚守。
主题意义
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珍 视,以及对侵略战争的控诉和对民 族尊严的呼唤。
艺术特色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 将一堂普通的法语课升华为民族精 神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思 想深度。

最后一课--课件(完美版)ppt

最后一课--课件(完美版)ppt
最后一课
当亡国的时候,才理会到一个人 与一个国家相互的关系多么重大。
——老舍《猫城记》
最后一课
(法)都德
2024/9/1
了解作者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1868年,长篇小 说《小东西》出版,获得巨大成功,都 德因此赢得了“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其中《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 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 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品析句子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歌唱;锯木厂后边草 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 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 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品析句子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 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品析句子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 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 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比喻)
2024/9/1
活动环节
(一)理解文意 (二)评说人物 (三)探究价值
2024/9/1
理解文意 自读课文,试着给文章拟一个副标题:
一个
的故事
课文标题
最后一课
——一个阿尔萨斯省小孩的自叙
评说人物
小弗朗士
韩麦尔先生
品析句子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 心里想:“他们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 德国话唱歌吧!”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最 美观,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地把它记 在心里,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 我们的语言,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 界大门的爱国的钥匙。
课后作业
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 前,韩麦尔先生让听课的人各讲 一句话,请你选择一个角色,以 他的身份写出要说的话。

《最后一课》ppt课件

《最后一课》ppt课件
❖ 放学之前;你想告诉 孩子们什么呢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 韩麦尔先生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 力之下保持镇静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 多么高贵的气度
❖ 韩麦尔在最后一刻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 深地自责;还有对孩子的谆谆教诲;使一 位恪尽职守 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 地体现了出来
❖韩麦尔在关键时刻表现的庄重 无畏 深 情
发展
3 下课时韩麦尔先生悲壮 不屈的精神 2429
高潮和结局
谈一谈你 对小弗郎 士的认识
在脑海中 再现;可以 借助想象

啊;那些坏家伙…… 对敌人的憎恨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对祖国语言的热 爱 眷念
弗 我多么懊悔
正在觉醒
可怜的人 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 郎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 热爱祖国语言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 对敌人的憎恨
这一系列动作;表现韩麦尔先生对祖国 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达到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表示韩麦尔先
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要永 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麦尔先生爱
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问题研讨
5 他写完这几个字;痛苦得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 们走吧 ’既不转身也不回头 ;为什么
走近
韩麦尔
先生
衣服 赞美 比喻 写字 放学
问题研讨
1 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 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 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 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问题研讨
2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 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他高 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篇幅容量分: 长篇,短篇,中篇和微型小说。
好文档乐分享
9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和情节。
人物:小说的中心
自然环境
环境 社会环境
开端
情节
发展 高潮
结局
好文档乐分享
10
1、情节
好文档乐分享
11
好文档乐分享
12
问题一:你能理清课文的情节吗? 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哪几部分? (提示:根据地点和时间变化)
上学路上
怕迟到怕挨骂,又怕老师的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这些 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怕老师、幼稚、 贪玩、不爱学习
有自制力
我们的一切 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 出来的、又出了什么事啦?
朦胧的爱国心
铁匠对我的喊话我认为是在拿我开玩笑 强烈的自尊心
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郎 茨思想性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
上课前,(学生们)
学生
开课桌啦啊,关课桌 啦,捂着耳朵大声背
书啦……
其他
好文档乐分享
上课前,学生们 已经都在自己的 座位上了。
教室尽头坐满村 子的人。
15
教师
平时
拿着大铁戒尺在桌 子上紧敲着,“静 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会迟 到会遭老师的责 骂
平时老师穿戴一般
好文档乐分享
今天
踱来踱去,胳膊底下 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duó
hǎo sǒu ào
踱来踱去 郝 叟
懊悔
chéng yào shi qídăo gĕng
惩罚 钥 匙 祈 祷 哽


督学 膝头 诧异 捂
好文档乐分享
6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liáng 测量 量
liàng 力量
níng 宁静 宁
nìng 宁肯
qiáng 坚强 强 qiǎng 勉强
jiàng 倔强
茨 也用德国话鸣唱吧!”
和讽刺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 忘不了! 好1.初识小弗郞茨,他是一个__贪学_玩习__、 、_不怕__懂老_事师__、_不__爱
_______的孩子。 2.课堂上的小弗郎茨是一个__爱爱_法老__语 师_、、__同爱_情国__并家_敬__
好文档乐分享
19
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形象?
人物
主要人物
哈墨尔先生
好文档乐分享
小弗郎茨
20
外貌描写
人物描 写方法: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好文档乐分享
21
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茨的
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 弗郎茨是个怎样的孩子?
认识小弗郎茨
好文档乐分享
22
_______的孩子。
3.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茨?

疑惑 懊悔
理 描
幼稚

诧异 难受
好文档乐分享
悲愤
懂事
26
小弗郎茨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他原本就不是一个坏孩子。 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他心灵深处
好文档乐分享
23
想一想小弗郎茨在 上课前后心情、态 度有什么变化?
(找出文中具体语 句加以揣摩)
好文档乐分享
24
啊,那些混账东西……对敌人的憎恨

我的最后一堂法文课!
对祖国语言的热 爱、眷念
弗 我多么后悔!
正在觉醒
可怜的人! 对老师的理解和尊敬 郎 从来没有这么专听过讲。 热爱祖国语言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 对敌人的憎恨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上学路上 开端
以小弗郎茨所 上课前 见所闻为线索 上课之中
发展
宣布散学 高潮结局
好文档乐分享
13
问题二: 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好文档乐分享
14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气氛 总有一阵喧闹,就是 整个教室都有一种
在街上也能听到。
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好文档乐分享
4
《最后一课》写于1873
年即普法战争的第二年。普
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占巴
黎,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
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
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
就是乡村教师哈默尔给学生
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
感情。
好文档乐分享
5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好文档乐分享
17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 环境,有什么样的作用?
好文档乐分享
18
自然环境
“天气”“画眉” 风和日丽
反映出小弗郎茨贪玩、幼稚、不 懂事的心态。
社会环境 “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设置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 么,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朗茨思想感 情的变化埋下伏笔。
精品优质课件
| 信息话教学 | 公开课 | 示范课 | 说课微课 |
文档类型:教育课件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祖国有一个祖
国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祖国的尊 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你每 天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就只 能用某种外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今天迟到,老师却很温 和地叫“我”“快坐好”
今天老师穿着只在督学来 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 漂亮礼服。
16
小结:对课堂气氛的描写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
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
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茨吃惊的是课堂
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用对比手法,
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
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 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好文档乐分享
2
好文档乐分享
背景材料 基础知识
人物
情节 环境 主题
3
都德(1840~1897),法 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 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 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 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 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 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 小说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 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好文档乐分享
(tiè)字帖 帖 (tiě)请帖
(tiē)妥帖
7
重点词语解释
惩罚:严厉的惩罚。
懊恼: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 理自恨不该这样。懊:悔恨。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 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惨白:(面容)苍白。惨:凄惨。
好文档乐分享
8
体裁:小说
是叙事性文学的一种,它是以塑造人 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 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 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