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小讲课教案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小讲课教案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小讲课教案姓名XXX学号XXXXXXXXX 授课对象全体护士学时50 分钟日期2012 年5月10 日授课名称中心静脉压测定教学目的及重点:教学目的:学会中心静脉压的测量方法教学重点:1、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定义2、中心静脉压测定的适应症3、中心静脉压测定的操作步骤4、中心静脉呀测定的临床意义参考资料: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测定是指通过对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内压力的测定,判断患者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等综合情况的一种方法。
CVP测定在危重病人的诊断、监测治疗方面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围静脉压力受静脉腔内瓣膜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其压力测定往往不能准确反映以上综合情况。
【适应证】1.鉴别低血容量性休克或非低血容量性休克,尤其是与心源性休克的鉴别;2. 鉴别少尿、无尿原因是肾前性或肾性因素;3. 鉴别心力衰竭是因循环负荷过重或是心肌正性肌力下降;4.危重病人及体外循环手术时对血容量、心功能状态及周围血管阻力的监测;5. 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其静脉通道进行输液。
【禁忌证】6.穿刺或切开部位有感染;7.凝血功能障碍。
【器械准备】①深静脉穿刺套管1套,内有穿刺针、空针、导丝、扩张器、留置管、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压测定装置;②静脉切开包1个,内有纱布2~3块、孔巾、剪刀、持针器、丝线、镊子;③5ml无菌干燥注射器1支、无菌生理盐水1瓶、肝素钠注射液1支、肝素锁1个、透明伤口薄膜1块和输液装置1套;④无菌手套2副;⑤弯盘1个、消毒液(碘伏)1瓶、棉签1包、胶布1卷、输液架1个;⑥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Lidocaine)一支。
【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病史,向患者和(或)法定监护人详细说明中心静脉压测定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简要说明操作过程,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核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
3.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实施意见

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实施意见(注:仅供申请国家开放大学学位使用,申请首都医科大学学位按原要求实施)护理学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是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学环节。
为落实护理学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实现培养目标,国家开放大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毕业实践环节的目标护理学专业本科学位毕业实践环节应达到以下目标:1. 运用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2. 初步的急危重症护理和专科护理能力3. 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初步的临床护理教学和护理管理能力5. 获取、利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6.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7. 学术论文撰写的初步能力8.调查研究和撰写报告的能力二、毕业实践环节的内容护理学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包括临床实习和毕业论文。
临床实习包括通科和专科实习。
共5学分,毕业论文3学分,共计8学分。
凡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均可参加毕业实践。
毕业实践环节建议从第四学期进行布置。
(一)临床实习1.通科实习为4周,可以采取脱产或非脱产的形式进行。
实习医院由各分部认可的“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安排,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回工作单位或自己联系单位实习。
学生必须完成护理临床实习,不得免修。
实习内容:通科实习以综合内科或外科及其监护室或急诊室实习为主,即:学生选择在内科或外科病房实习,期间必须安排为期2周的内/外科监护室或医院急诊科(室)的实习以及为期1周的病房护理;实习结束时要求有出科考核成绩。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和所学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完成2份完整的护理病历(通科实习出科考核病历、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病历)。
要求按照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的要求书写,真实记录患者的病情演变过程和护理过程。
通科实习出科考核病历格式见附件1,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病历格式不限。
中央电大护理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实施方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实践环节基本要求(2018年6月)护理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是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教案阶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教案环节。
护理学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包括护理临床实习和护理科研实践(毕业论文)两部分,18周,8学分。
为落实护理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实现培养目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首都医科大学经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毕业实践环节的目标护理专业本科学位毕业实践环节应达到以下目标:(1)运用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2)初步的急危重症护理和专科护理能力(3)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初步的临床护理教案和护理管理能力(5)获取、利用和分析信息的能力(6)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7)科研论文撰写的初步能力二、毕业实践环节的内容护理学本科毕业实践环节包括护理临床实习和护理科研实践(毕业论文)两部分。
护理临床实习分为通科实习、专科定向实习。
通科实习、专科定向实习、护理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各占毕业实践环节的3学分、2学分、3学分,共计8学分。
(一)护理临床实习护理临床实习分为通科实习、专科定向实习两部分。
凡修完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学分80%以上的学生,均可参加护理临床实习。
护理临床实习可以采取脱产或非脱产的形式进行。
护理临床实习由各地方电大认可的“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安排,如有特殊情况,可以回工作单位或自己联系单位实习,但必须为“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并需得到地方电大的认可。
学生必须完成护理临床实习,不得免修。
1.通科实习实习内容:包括内科(或)外科、急危重症病人的综合护理、病房护理管理。
其中内科或外科2周,医院急诊科(室)1周、病房护理管理1周。
通科实习4周,可脱产或累计进行。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和所学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完成2份完整的护理病历,(通科实习出科考核病历、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病历)。
大学护理学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二、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三、授课时间第X周,X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 理解内科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
- 熟悉内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程序。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
-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课:内科护理学概述- 内科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内科护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内科护理学的临床实践和学术交流2. 第二节课:内科护理评估- 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常用评估工具和量表- 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应用3. 第三节课:内科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的定义和分类- 护理诊断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与联系4. 第四节课:内科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的制定原则- 常用内科护理措施及其操作方法- 护理措施的实施与评价5. 第五节课:内科常见疾病护理-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病例分析及讨论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操作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病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内科护理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内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操作方法。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病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科护理学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内科护理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大学临床教师试讲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临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护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临床护理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临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
2. 教学难点:临床护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临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临床护理学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基本概念与内容1. 临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护理、护理学、临床护理学等。
2. 临床护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护理到现代护理的发展。
3. 临床护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护理伦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临床护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小组讨论与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进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临床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与展示中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次试讲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临床护理学基础》2.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临床护理学论文、案例分析等。
注:本教案仅为试讲教案,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护理临床教学ppt教案

培养护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提高其临床思维、沟通协 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 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教学方法与Leabharlann 巧010203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 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教学技巧
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 模拟器具等辅助教具,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 学效果。
临床教学环境
选择合适的临床实践场所 ,与医院合作建立实践教 学基地,提供安全、真实 的实践环境。
分工与合作
团队成员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进行分工,同时相互协作
,共同完成护理任务。
信息共享与交流
团队成员应及时共享患者信息和 护理进展,以便其他成员了解情
况并及时做出反应。
应对突发情况
团队成员应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 能力,包括紧急抢救、危机处理 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04
护理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
03
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沟通与协作
师生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以建立互信、互动的 师生关系。
有效的教学反馈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 之处,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鼓励学生的参与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
临床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方式
通过观察、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护生的 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反馈机制
及时向护生和教师提供教学反馈,调整教学 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持续改进
定期对护理临床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 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02
护理临床教学计划与实施
临床小讲课教案

临床小讲课教案精品文档临床小讲课教案附件4: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临床小讲课教案授课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中心静脉压测定是指通过对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内压力的测定,判断患者血容量、心功能和血管张力等综合情况的一种方法。
CVP测定在危重病人的诊断、监测治疗方面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围静脉压力受静脉腔内瓣膜与其他机械因素的影响,其压力测定往往不能准确反映以上综合情况。
1..3.4..1. .深静脉穿刺套管1套,内有穿刺针、空针、导丝、扩张器、留置管、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压测定装置;?静脉切开包1个,内有纱布2,3块、孔巾、剪刀、持针器、丝线、镊子;?5ml无菌干燥注射器1支、无菌生理盐水1瓶、肝素钠注射液1支、肝素锁1个、透明伤口薄膜1块和输液装置1套;?无菌手1 / 5精品文档套2副;?弯盘1个、消毒液1瓶、棉签1包、胶布1卷、输液架1个;?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一支。
1(详细了解病史,向患者和法定监护人详细说明中心静脉压测定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简要说明操作过程,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核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
3(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经皮穿刺法:较多采用。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或头静脉插1(静脉置管途径 ?管至上腔静脉;或经股静脉穿刺插管至下腔静脉。
一般认为经上腔静脉测压较经下腔静脉测压更准确。
?静脉切开法:目前较为少用,仅用于经大隐静脉切开插管至下腔静脉。
或因血容量低、血压低导致血管收缩、充盈不好,致反复穿刺失败者。
2(患者平卧,暴露插管部位。
术者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孔巾。
以利多卡因行皮下、肌肉逐层麻醉。
3(行经皮穿刺或静脉切开法,将静脉导管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插入深度:经锁骨下静脉者约12,15cm,余约35,45cm。
2 / 5精品文档将静脉导管与Y型管连接,测压计的零点调到右心房水平。
把1处夹子扭紧,2、3处夹子放松,使输液瓶内液体充满测压管到高于预计的静脉压之上。
护理临床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技 能、急救技能、沟通技巧等。
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模拟 演练、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 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与反馈
教学评估
通过考试、实践操作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 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所在。
反馈与改进
护理措施实践
护理措施的分类与内容
01
介绍护理措施的类别,如生活护理、治疗处置、心理护理等,
并阐述各类措施的具体内容。
护理措施的执行与记录
02
讲解如何正确执行护理措施,包括操作规范、注意事项等,并
强调护理记录的重要性。
护理措施的实践应用
03
通过模拟演练或临床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护理措施的实践过
程。
效果评价实践
效果评价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效果评价标准不明确
护理人员可能缺乏明确的效果评价标准,导致评价不准确。应制定 明确的效果评价标准,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评价方法单一
护理人员可能仅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导致评价结果不全面。应采 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评估患者的护理效果。
缺乏持续改进
护理人员可能忽略对护理效果的持续改进,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 断提高护理质量。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引导学 生深入分析案例的背景、问题和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角色扮演法
定义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学生扮演特定角色,模拟真实情境进行学习和训 练的方法。
优点
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 能力。
缺点
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和组织,且对教师的指导能力要 求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忌证】
1.穿刺或切开部位有感染;
2.凝血功能障碍。
【器械准备】
①深静脉穿刺套管1套,内有穿刺针、空针、导丝、扩张器、留置管、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压测定装置;②静脉切开包1个,内有纱布2~3块、孔巾、剪刀、持针器、丝线、镊子;③5ml无菌干燥注射器1支、无菌生理盐水1瓶、肝素钠注射液1支、肝素锁1个、透明伤口薄膜1块和输液装置1套;④无菌手套2副;⑤弯盘1个、消毒液(碘伏)1瓶、棉签1包、胶布1卷、输液架1个;⑥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Lidocaine)一支。
【术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史,向患者和(或)法定监护人详细说明中心静脉压测定的
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简要说明操作过程,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核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
3.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操作步骤】
1.静脉置管途径①经皮穿刺法:较多采用。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或头静脉插
管至上腔静脉;或经股静脉穿刺插管至下腔静脉。
一般认为经上腔静脉测压较经下腔静脉测压更准确。
②静脉切开法:目前较为少用,仅用于经大隐静脉切开插管至下腔静脉。
或因血容量低、血压低导致血管收缩、充盈不好,致反复穿刺失败者。
2.患者平卧,暴露插管部位。
术者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孔
巾。
以利多卡因行皮下、肌肉逐层麻醉。
3.行经皮穿刺或静脉切开法,将静脉导管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插入深度:经锁骨下静脉者约12~15cm,余约35~45cm。
4.将静脉导管与Y型管连接(图2-1-24),测压计的零点调到右心房水平(仰
卧位平腋中线)。
把1处夹子扭紧,2、3处夹子放松,使输液瓶内液体充满测压管到高于预计的静脉压之上。
再把2处夹紧,松开1处夹子,使静脉导管与测压管
相通,此时测压管内的液面迅速下降,当液面达到一定水平,且随呼吸上下移动时,测压计中刻度即为CVP。
不测压时,夹闭3处,松开1、2处,使输液瓶与静脉导管相通,继续补液。
每次测压倒流入测压管内的血液需冲洗干净,保持管道通畅。
也可在超级综合模拟人上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并测压(图2-1-25)。
测压时,如果水柱不随呼吸上下移动,则表示管端尚未达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胸腔段;如果水柱随吸气时上升、呼气时下降,则表示管端在下腔静脉腹腔段。
【术后处理】
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并作详细穿刺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以免发生感染。
2.测压时,发现静脉压突然升高且有显著波动,可能是静脉导管尖进入右心室所致,应拔出一小段后再测压。
3.如发现导管无血液流出,使用输液瓶内液体冲洗或变动输液瓶位置,仍无变化。
应考虑可能有血栓堵塞,可用肝素盐水冲洗。
4.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超过3天时需用肝素冲洗、抗凝,以防血栓形成,否则易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5.拔管时,应用注射器抽吸,以防尖端有附着的血栓脱落形成栓塞。
【临床意义】
CVP正常值为50~120mmH2O(10mmH2O=0.098kPa),CVP的变化应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客观分析。
1.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受以下因素影响: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室舒张压力、肺循环阻力、胸膜腔内或腹内压。
2.若休克患者CVP<50m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立即补充血容量。
3.若经补充血容量后,CVP>100mmH2O,患者仍处于休克状态,则应考
虑有无容量血管过度收缩或心功能不全的可能,应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严密观察病情,分析原因,并即时作出相应处理。
4.若CVP>150~200mmH2O,则提示有容量负荷过重或心力衰竭、急性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