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浓度升高
【高二】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死海是地球上盐度位居第三的水体,其沿岸地下有大量含盐地层,易形成大量盐洞。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盐洞迅速扩大,最终坍塌形成大量地沉坑,部分区域甚至有严重的地面沉降现象。
图左示意死海地理位置,图右示意盐洞和地沉坑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死海盐洞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冰川沉积作用B.冻融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2.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B.河流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增多C.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答案】1.D2.D【解析】1.盐是一种高度可溶的矿物质,盐洞是含盐地层在溶蚀作用(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会影响死海面积,但速度十分缓慢,不会在近年来发生明显变化,A错误;河流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会减少,B错误;地壳运动对湖泊面积的影响也是比较缓慢的,不会在近年来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直接导致了湖泊面积明显缩小,D正确。
故选D。
在冰川的末端,由冰川运动携带的砂石因冰川融化会在冰舌侧面与前缘不断堆积、增高,逐渐形成一条弧形垄岗状地貌冰碛垄。
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区不同年代冰碛垄的分布位置(范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在任一高大冰碛垄的形成过程中()A.气候逐渐变暖B.气候逐渐变冷C.气温反复升降D.气候持续稳定4.该区域地势总体()A.北高南低B.四周高中间低C.西北高、东南低D.东南高、西北低【答案】3.D4.C【解析】3.高大冰碛垄的形成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该时期内冰川在同一区域融化后冰碛物大致在同一位置堆积而成,因此形成过程中气候持续稳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根据材料可知,由冰川运动携带的砂石因冰川融化会在冰舌侧面与前缘不断堆积,冰碛垄所在区域地势和缓,沉积作用强,地势较低,从图中可以看出冰碛垄从东南向西北退缩,说明气候变化导致冰碛垄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退缩,故当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C正确,ABD错误。
为什么在夏季臭氧浓度较高?

为什么在夏季臭氧浓度较高?一、气象条件对臭氧生成产生影响1. 气温升高:夏季气温升高,有利于臭氧的生成。
温度升高能够加速臭氧生成反应速率,使其分解速度减慢,从而导致臭氧浓度增加。
2. 光照强度增强:夏季阳光强烈,光照能够加速臭氧的生成。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激发氧气和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产生臭氧。
因此,夏季阳光强烈使得臭氧生成速率增加。
3. 逆温现象:夏季常发生逆温现象,即上层大气温度高于下层温度。
逆温层能阻碍臭氧的逸散,使臭氧积聚在地表层,导致其浓度上升。
4. 湿度较低:夏季湿度较低,有利于臭氧生成。
干燥的气候能够减少臭氧的分解速率,使其滞留在大气中时间增加,从而臭氧浓度上升。
二、人类活动对臭氧浓度的影响1. 污染物排放增加:夏季是工业、交通等活动频繁的季节,大量污染物排放加剧了臭氧的生成。
工厂排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与太阳光照射反应,产生臭氧。
交通尾气中的一氧化氮也是臭氧的前体物质。
2. 烟花爆竹燃放:夏季是庆祝节日、举办活动的季节,烟花爆竹的燃放产生大量污染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进一步促进了臭氧的生成。
3. 高臭氧区域传输:在夏季,面对面的气流造成了大范围的气流对流,易造成高臭氧浓度的区域传输。
空气中的臭氧会被太阳光辐射分解成氧和单质氧,但存在高浓度的臭氧区域,臭氧向低浓度区域不断传输,导致臭氧浓度升高。
三、夏季臭氧浓度较高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夏季臭氧浓度的升高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高浓度的臭氧会直接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呼吸道疾病和过敏反应,如咳嗽、胸闷、气喘等。
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2. 影响农作物生长:臭氧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高浓度的臭氧能够破坏水稻、小麦等作物的叶片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导致产量下降。
3. 造成环境污染:臭氧会破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形成一系列的次级污染物,如过氮酸酯、二次有机气溶胶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导致物种减少、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持续发展和 国家 制定 粮食 安全 保 障策 略提供 有效 的科 学依
据。
收稿 日期 :2 0—50 。 0 90 —6 修订 日期 :20 —80 090 —9
基金 项 目 :中 国科 学 院南 京 土 壤 研 究 所 知识 创新 工程 领 域 前 沿 项 目(S A I0 0 ) IS S P 7 9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金 项 目(0 74 8 ,国 家 科 技 部 国 际 科 37 0 0 ) 技 合 作 计 划 项 目 (0 9 A3 1O ,中 国科 学 院科 研 装 备 研 制 项 目 ( 0 0 ) 2 0 DF 1l ) YZ 6 3 ,中 国科 学 院 国际 合 作 重 点 项 目 ( HZ 78 和 日本 GJ 0 4 ) 环 境 厅 全 球 环 境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日合 作 )( 0 2 资 助 中 ( -6 ) 2
等与周边环境有较大差异 , 所得 的试验结果 来预测 自然 环境 中臭氧升高的影响 ,必然 伴 随较 多的不 确定 性 ;另一 方 面,
气 室 条 件 下很 少 能 在相 同试 验 条 件 下 比较 作 物 品 种 间 的 敏 感 性 差 异 。本 世 纪 初 , F E(rea ab ndo iee r h 在 AC f -i cro ix ni — e r d c
中图分类号 : 5 3 2 X 0 .
引 言
近年来 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含氮化肥 以及 汽车尾气 的排放等 , 使大气中臭氧前体物 HC,N 和 、 )s浓度剧 ,c ( 增, 导致对流层 中 ( 浓 度 日益提 高l ,已经 比工业革 命之 ) 3 1 ]
前 上 升 了 3 % ,目前 仍 以每 年 l 4 2 速 率 增 长 。 氧 是 6 ]臭
环境空气中臭氧分布特征和超标原因分析

环境空气中臭氧分布特征和超标原因分析摘要:环境是每个人的生活空间。
保护大气,解决臭氧污染,不仅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近年来,影响污染我国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是臭氧,因此解决臭氧问题迫在眉睫。
根据臭氧的特点及其主要形成因素,研究了不同地区臭氧浓度的差异,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臭氧浓度计算公式,采取适宜的环境保护措施,为人民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环境空气;臭氧分布特征;原因前言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可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对维持地球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功能,但近地面O3化学活性高、氧化性强,是大气光化学烟雾的关键成分,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1城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征1.1臭氧污染具有区域性臭氧污染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即各个地区的臭氧浓度和污染程度都不一致,地区性差异较为显著。
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300多个城市中,目前已经有60多个城市臭氧超标,而在超标的城市中,发现超过3/4的城市都位于京津冀周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成环状分布状态。
臭氧污染主要形成在城市内部,且臭氧浓度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农村地区,但是城市郊区的臭氧浓度却往往大于城市中心,因为臭氧具有很强的活性,城市内部污染现象严重,汽车尾气等排放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大气污染物可以暂时地分解臭氧,从而形成新型的其他污染物,气体具有流动性,当污染物向城郊转移时,会逐渐进行反应重新形成臭氧。
1.2具有时间分布的特性臭氧的浓度有很强的时间特性。
如全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气温都有较大的差别。
据调查,臭氧的浓度一般在1月份时候最低,6月份时候浓度含量最高,因此,可以根据这个数据进行总结,即每至冬天臭氧含量最低,夏季气温回升时臭氧含量较高,臭氧浓度与温度有很强的关联性。
同时,不同季节里空气中的含氧量程度也不同,春夏季节大气环境中含氧量大,同时还有各种的雷电天气,导致大气中紫外线能量也越来越大,臭氧具有吸收云层中紫外线的作用,当紫外线强烈时,导致了臭氧的浓度也随之加大。
连云港市一次夜间臭氧升高原因浅析

中图分类号院X83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672-9064(2021)03原067原03
近几年臭氧污染问题日渐突出袁 尤其在夏季臭氧污染频 繁发生遥 众所周知袁臭氧污染主要来源于其前体物的光化学反 应和传输遥 夏季袁白天由于太阳辐射较强袁大气光化学反应较 强袁臭氧浓度较高曰夜间由于没有太阳辐射袁大气光化学反应 减弱袁臭氧浓度逐渐降低袁所以一般情况下臭氧浓度具有明显 的日变化遥 但是袁有时在一些特殊的气象条件下袁夜间的臭氧 浓度不但不会减少袁而且会明显上升袁浓度有时会超过白天时 的最高浓度遥 夜间臭氧升高袁现在研究一般是高空沉降以及水 平输送的结果遥 Hu 等咱1暂研究了夏季光化学污染中臭氧区域传 输机制袁 其研究表明夏季白天强太阳辐射和高温环境产生大 量臭氧袁并累积在对流边界层内曰日落之后袁夜间出现近地面 稳定边界层袁近地面臭氧浓度急剧下降袁但在大气边界层上部 的夜间残留层中臭氧浓度较高遥 在盛行风引导下袁上风区的夜 间残留层臭氧高值区向下风区传输遥 杨帆等咱2暂对青岛沿海地区 一次臭氧重污染过程的成因分析表明袁 上游高空的高浓度臭 氧沿气团轨迹传输袁随下沉气流聚集在青岛西南部海面袁随后 由近地层西南向海风水平输送至青岛沿岸遥 王普等咱3暂初步分析 了贵阳市夜间臭氧高值现象袁 臭氧夜间浓度高值典型日臭氧 高值站点具有主城中心区域出现频率低袁 城郊地区靠近高压 输变电设施站点出现频率高的分布特征曰 夜间臭氧高浓度易 出现在有降水的锋面天气系统中遥 连云港市在 2020 年 4 月和 5 月份发现臭氧浓度经常出现夜间升高的现象袁本文对连云港 市 5 月 12 日的一次夜间臭氧升高个例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和探讨遥
从 5 月 12 日 1000 hPa 风场上看袁 受小股冷空气影响袁8 时连云港北部吹西北风袁但西部为西风袁而北部和西部正是臭 氧浓度较高区域袁使得高浓度臭氧不断输送到黄海区域袁如图 4渊a冤所示遥
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

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
近年来,随着污染的持续恶化,大气臭氧的日变化已成为影响大气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臭氧是大气中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其变化范围介于0-5ppm之间,其高低质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对于极端气象环境条件下的臭氧浓度,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识别。
大气臭氧浓度的日变化通常呈现出相同的规律。
白天,当太阳照射时,由于辐射越强,气温越高,因而气压越低,从而导致环境臭氧浓度从晚上的高浓度快速降低为低浓度,同时能够帮助抑制光照引起的污染物,如烟尘,放射性物质等。
夜晚来临时,气温较低,各分子的运动质量减少,大气臭氧浓度也会升高。
另外,还有一些恶劣的天气状况会影响臭氧浓度的日变化。
比如像雷暴天气或沙尘暴等极端的气象环境时,空气中的大气污染物会大量增加,因此臭氧浓度也会出现明显改变,可能导致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为此,要调节臭氧浓度,我们可以重视减少污染排放,控制污染源和排放量,加强环保政策,制订环境监测网络,重视空气的监测和检测,运用科学技术,有效挑战大气臭氧浓度变化。
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成因初探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2021 年 7 月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Vol.34ꎬNo.7
Julyꎬ2021
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成因初探
姜 华1 ꎬ 常宏咪1ꎬ2
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ꎬ 北京 100012
2.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系ꎬ 北京 100029源自第7期1 57 7
姜 华等: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成因初探
大气层中超过 90% 的 O 3 位于平流层内ꎬ其余不
所示. 由表 1 可见ꎬ从 O 3 年评价浓度( 日最大 8 h 平
具有一定的背景值ꎬ约在 80 ~ 100 μg∕m 之间. 近地
看ꎬO 3 污染呈缓慢上升态势. 在 O 3 年评价浓度方面ꎬ
地区和长三角为全国 NO x 和 VOCs 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 近地表大气 O3 形成机理复杂ꎬO3 浓度与前体物 VOCs 和 NO x 均呈复
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 气候变化和气象因素对 O3 污染影响显著ꎬO3 及其前体物在区域和城市之间存在相互输送影响. 研究显
示ꎬ我国臭氧污染形势严峻ꎬ未来针对臭氧污染防控应加强对多时空尺度下不同区域臭氧污染的形成机理与主导因素的研究.
到 10%的 O 3 位于对流层内. 对流层近地面 O 3 往往
3
面 O 3 浓度过高时ꎬ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影
响. 高浓度 O 3 暴露会对人体呼吸道、心血管和免疫
系统等造成影响ꎬ导致哮喘、呼吸道感染、中风和心律
失常等疾病 [1 ̄3] . 近地面大气中高浓度臭氧会影响植
物生长ꎬ导致农作物减产
States. From the time point of viewꎬ O3 pollution mainly occurs in summer and around in Chinaꎬ and the peak O3 concentration generally
环境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1、水俣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甲基汞,富山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镉。
2、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客观事物的整体,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
3、在人类发展历史的不同时期,人类遇到的环境问题依次是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污染、污染的转嫁。
4、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各种自然资源,而人类在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将资源转化为污染物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
5、环境的组成分为三部分: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
6、资源从自然环境中提出利用,然后以“三废”的形式,即废气、废水、废渣再排向自然环境。
7、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
8、大气按组成成分可分为:恒定成分、可变组分、不定组分。
9、不是所有的光都能引起光化学反应,只有波长为290—430nm能量较大的太阳短波紫外辐射,才能使NO2分子激发产生光解。
10、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一次污染物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
11、臭氧浓度升高是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标志。
12、通常微观粒子处在能量最低的能级称作基态,原子较稳定。
13、SO2在大气中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光化学氧化作用和催化氧化作用。
13、大气污染的人为来源按行业分类有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14、光化学烟雾的日变化曲线表明:NO2推迟3小时,O3滞后5小时出现峰值,同时NO和CO 的浓度随之相应降低。
15、基态的原子受到光照射后,如果能够吸收电磁辐射,吸收了一定能量的光子,就会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上,称作激发态。
16、酸雨属二次污染,它的主要一次污染物是NO X和SO X。
17、五种典型的烟型分别为爬升型、平展型、漫烟型、波浪型和锥型,漫烟型污染最严重。
18、形成光化学烟雾前提是大气中存在NO x和HC,汽车尾气和石油化工是主要来源。
19、对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递减率平均约为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为一种氧化剂$是地球大气中一种重要的微量气体$大气中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有存在于对流层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具有双面性$一方面臭氧层是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天然屏障&它几乎完全吸收掉了来自太阳的致命的紫外线!波长小于"和紫外线!波长在之间"$而只透过对地球生命有益的紫外线!波长大于使得地球上的万物繁衍生息$人类也在臭氧的关爱下自由健康地生活另一方面高浓度的地面将增加城市光化学烟雾的频率$影响人类健康$导致农作物减产$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它还是温室效应气体之一$能助长气候的变迁(张文斌,2016)。
近十年来,近地面臭氧浓度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冬季臭氧上升速度40%(刘小正,2016)。
臭氧(O3)是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气体。
人类活动排放的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及非甲烷总烃(NMHC)等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生成O3,造成近地面臭氧浓度升高及诱发城市光化学烟雾。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激增、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宋志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