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西医防治 PPT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中医防治与保健ppt课件

治疗效果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流 通,改善局部微循环,有 助于缓解糖尿病相关症状 。
14
饮食调养法
饮食原则
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 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
养均衡。
适宜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 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
控制血糖和血脂。
禁忌食物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的 摄入,如糖果、糕点、肥肉等。
2024/1/25
15
04
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防治 策略
2024/1/25
16
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防治
2024/1/25
控制血糖波动
中医认为血糖波动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 通过中药治疗、饮食调养等方法,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 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调节血脂代谢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医可采用活血化 瘀、降脂通络等方法,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并发症风险。
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肥胖、 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共同 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 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
4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1型糖尿 病),疲乏无力、肥胖(2型糖尿病 )等。
分型
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 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妊娠期糖 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01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并发症危害严重
02
糖尿病的并发症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如心血管、眼、肾等,
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防治知识普及不足
03
目前,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防治知识普及不足
糖尿病中医保健【共37张PPT】

• (一)以情胜情疗法 正确地运用情志之偏,可以 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机体恢复平衡协调而对病 情有力;
• (二)劝说开导法 运用言语对病人进行劝说开 导,是意疗的基本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言语刺激 对心理,生理激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应正确 地运用“言语”,对病人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 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 之主动配合医生进行躯体和饮食治疗。劝说开导 ,要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实际和人格及个人特征, 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
• 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 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本证见阴阳气 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 血。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 等以补肾固摄。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
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 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 ,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药品。如丹参、川芎、郁 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 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等。
部:双手掌互擦至掌热,左手掌压右手掌紧贴神阙穴(肚脐),从右上 腹部向左上腹部,从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适合于2型糖尿病 腹满、大便不畅者。 3.按摩肢体:以手指揉点按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 横指)、三阴交(内踝上3寸)2分钟,以酸胀为度。手擦涌泉穴(前脚掌心 )以透热为度,适合于2型糖尿病头晕、乏力、眠差,或下肢麻痛者。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 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 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 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
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
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 合理选用。
中西医诊治糖尿病PPT课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研究
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糖尿病的病因、病理生理机
制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02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和理论知识。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0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
西医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 制血糖水平。
运动治疗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身体代谢水 平,降低血糖。
饮食治疗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脂 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和控 制能力。
西医预防与控制
定期筛查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发现、 早治疗。
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例如,糖尿病患者 脉象可能偏沉、滑数。
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开具中药方剂 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 、生地黄、麦冬、枸杞子等。
针灸治疗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来调节气血 ,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穴位 有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等。
推拿治疗
通过推拿相关经络和穴位来调 节气血,达到治疗目的。常用 的推拿手法有捏脊、按摩腹部 等。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方案,控制热量摄
入,保持营养均衡。
中医预防与调护
饮食控制
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 散步、太极拳等,有助
于调节血糖水平。
心理调适
糖尿病中医讲座PPT课件

血压等指标稳定,避 免眼部病变。
糖尿病眼病的控制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药物治 疗和手术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饮食结构,减轻眼部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控制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避免肾脏损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
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运动后 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低血糖或其它意外 伤害。
定期检查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 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检查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眼底检查、 肾功能检查等,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的发生。
定期就诊
遵医嘱定期就诊,与医生进行详细 的讨论,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详细描述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糖、 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消渴病 是由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体 内燥热内生,耗伤阴液,引发口渴多饮、多食易饥、 尿多频数等症状。根据病情轻重和病变部位的不同, 中医将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种类型,分别 对应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 症。
02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口 服中药或中药汤剂来调节身体机能, 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中药治疗的方法包括益气养阴法、活 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等,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中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副作用相对较小, 可以长期使用,并且能够针对个体情 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控制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肾脏问题。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药物 治疗和透析治疗。
05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眼病的控制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药物治 疗和手术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饮食结构,减轻眼部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控制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避免肾脏损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
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运动后 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低血糖或其它意外 伤害。
定期检查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 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检查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眼底检查、 肾功能检查等,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的发生。
定期就诊
遵医嘱定期就诊,与医生进行详细 的讨论,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详细描述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的糖、 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消渴病 是由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体 内燥热内生,耗伤阴液,引发口渴多饮、多食易饥、 尿多频数等症状。根据病情轻重和病变部位的不同, 中医将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种类型,分别 对应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 症。
02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口 服中药或中药汤剂来调节身体机能, 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中药治疗的方法包括益气养阴法、活 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等,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中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副作用相对较小, 可以长期使用,并且能够针对个体情 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控制
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早发现肾脏问题。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药物 治疗和透析治疗。
05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中医防治讲座PPT

中医饮食疗法强调食物的性味和归经,选择具有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的食物,如苦 瓜、冬瓜、黄瓜等。
饮食疗法需长期坚持,并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和营养均衡,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中医防治糖尿病的 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适当的运 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糖代谢。
中医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拳、八 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方法, 以及散步、慢跑、游泳等为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中消(胃热炽盛)
表现为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 力。
下消(肾阴亏虚)
表现为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唇燥,腰 膝酸软,舌红,脉细弦。
阴阳两虚
表现为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 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积极面对疾病,避免过度 焦虑和抑郁,有助于控制 血糖水平。
寻求心理支持
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糖 尿病病友团体活动,分享 经验,互相鼓励。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音乐、绘画等 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健康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
合理安排三餐,避免高糖、 高脂、高盐、高热量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糖。
检查并发症
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心血管等相 关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及时就医
如出现异常症状,如视力模糊、下 肢麻木、胸闷等,应及时就医诊治。
05 中医防治糖尿病的前景与 展望
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改善患者症状和调理 身体机能。在糖尿病防治中,中医药可以发挥调节血糖、改 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等作用,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饮食疗法需长期坚持,并注意控制总热量摄入和营养均衡,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中医防治糖尿病的 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适当的运 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糖代谢。
中医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拳、八 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方法, 以及散步、慢跑、游泳等为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中消(胃热炽盛)
表现为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 力。
下消(肾阴亏虚)
表现为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口干唇燥,腰 膝酸软,舌红,脉细弦。
阴阳两虚
表现为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 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积极面对疾病,避免过度 焦虑和抑郁,有助于控制 血糖水平。
寻求心理支持
与亲朋好友交流,参加糖 尿病病友团体活动,分享 经验,互相鼓励。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音乐、绘画等 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健康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
合理安排三餐,避免高糖、 高脂、高盐、高热量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 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糖。
检查并发症
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心血管等相 关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及时就医
如出现异常症状,如视力模糊、下 肢麻木、胸闷等,应及时就医诊治。
05 中医防治糖尿病的前景与 展望
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改善患者症状和调理 身体机能。在糖尿病防治中,中医药可以发挥调节血糖、改 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细胞等作用,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中医预防与治疗 ppt课件

醫
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现代医家对古方治则的研究、发展
养阴清热法
益气养阴法
补肾固精法 补脾益气法
活血化瘀法
醫
养阴清热法
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广东 中山医院、华西医科大学等医院和法国共
同开展的一项研究中显示:
养阴清热中药和优降糖联用治疗效果
优于单用优降糖!但单药降糖效果不佳。
醫
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临床路径
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多
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溲赤便秘,舌红少
津,苔薄,脉细数无力,或细而弦。
治法:益气养阴滋阴固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加减
醫
阴阳两虚:
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
临床路径
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容
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不温,畏寒怕 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 力 治法:温阳滋肾,补肾固摄 方药:金匮肾气丸
肾脏的 血管结构
皮肤下 毛细血管
共同特点:小血管团
醫
大血管:7.0mmol/L
三
糖尿病的危害
血糖对血管的危害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血管:5.6mmol/L
醫
四 中医认识的糖尿病
醫
四
中医认识的糖尿病
糖尿病-----消渴
《黄帝内经· 素问》在解释消渴的发病原因时
指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 肥也,……,转为消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关于肥胖和饮食甜食过度导致糖尿病的论述, 这与现代医学肥胖和饮食失控可诱发糖尿病 的理论是一致的。
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危险因素和预后
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其中,高血糖和高血压是DKD发 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持续的高血糖和高血压可导致肾脏血管病变和肾小球 硬化。
预后
DKD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措施及患者自身状况 等。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可延缓DKD进展,改善患者预后。若进展至ESRD阶段 ,则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
糖尿病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 治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5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 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 • 专家共识解读 • 临床实践指南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糖尿病肾脏病防治水平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 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本共识旨在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 式,提高糖尿病肾脏病的防治水平,减少患者的病痛和经济 负担。
西医对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
01
02
03
控制血糖
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 岛素等方式,将血糖控制 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肾 脏负担。
控制血压
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将 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有 助于保护肾功能。
饮食治疗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优 质动物蛋白为主,同时控 制钠盐摄入,以减轻肾脏 负担。
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
糖尿病肾脏病概述
定义和流行病学
定义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 的慢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 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的中医研究PPT课件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
02
法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糖尿病历史悠久,中医认为糖尿病与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 因素有关,因此中药治疗以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体质为主。常见的中药包括人 参、黄芪、黄连、地黄等,具有益气养阴、清热泻火、补肾固摄等功效。
中药治疗糖尿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配伍,同时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和配伍禁忌,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详细描述
中医提倡饮食调理、运动锻炼和情志调节 等生活方式干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血 压等危险因素,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
总结词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与脾肾阳虚、水 湿内停有关,治疗以温阳利水、活血 化瘀为主。
详细描述
中医采用中药复方制剂、艾灸、穴位 按摩等方法,温阳补肾、利水消肿, 改善肾脏功能。
总结词
中医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中医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体质强弱 等因素,灵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 等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详细描述
中医采用中药复方制剂、穴位贴敷、耳穴 压豆等方法,调节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
改善心血管功能。
总结词
中医认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心脾 两虚、痰瘀互结有关,治疗以益气
生活质量提高。
案例二
02
某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功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
了生存率。
案例三
03
某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缩短了病程,减少了西药用量和
副作用。
05
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
饮食调理
饮食控制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 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以保持血糖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 劳累。
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每天热量摄入,应定时定量,保证人体必需 的营养摄入,恰当的饮食及运动是其他治疗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
在确定饮食量之前应先确定自己理想体重及是否属于正常、超重、 肥胖或消瘦。
理想体重=身高—105(kg)
与理想体重相差10%以内
4、饮食习惯:控制每日总热量,可少食多餐,至少要每日3餐,每餐 应定时定量。
等热量食品交换法
(将热量均为90千卡的食品作为1份)
表1、谷物、薯、水果类(主要含碳水化合物)
表2.蔬菜类(主要含食物纤维)
表3.肉、蛋、奶、豆类(主要含蛋白质)
表4.油脂、体重及是超重还是肥胖、消瘦。 ❖ 知道自己的劳动强度——轻、中、重以确定每千克体重需要的热量摄入
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 热量。 2、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 ~15%。 3、食物分配:一般以米、面为主食,其中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主食提 供的热量一般占总热量的50%~60%,根据自己每日所需的热量来确定 每日主食量,主食量固定后,其余的热量要由副食提供。
1% 80年代初
?
8%
2.6%
2002年
目前 2007年
IDF(06)数据:糖尿病患者人数TOP10国家
(患者年龄20~79岁)
2007 40.9 39.8
19.2 25.4
9.6 17.4
7.4 11.5
7.0 10.8
6.9 10.3
6.9 8.1
6.1 7.6
4.47.4
0
10
20
30
2025 69.9 59.3
❖ 二级预防:也属于“未病先防”,是指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普查,尽 早发现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异常的人群,并对其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
❖ 三级预防:中医指“既病防变”。针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采取各种综 合措施,预防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治疗达标的具体指标
糖尿病治疗达标,不单是指血糖达标,而是要求全面达 标,即包括血糖达标、血脂达标、血压达标、体重达标以及 健康生活方式等在内的达标,否则不能称之为达标。
40
50
60
70
80 (百万)
IDF web-site,
为什么糖尿病趆来趆多?
❖ 由贫变富:“节约基因”学说——将多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 式储存起来以备饥荒。由于生活改善,食入过多,不断地储 存脂肪→肥胖。
❖ 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美籍华人发病率约10%。 ❖ 医疗条件改善:糖尿病的检出率及警惕性提高,早期确诊病
人增加。 ❖ 生活模式不健康:热量食入过多(吃糠咽菜→鸡鸭鱼肉)、
体力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以及心理增加。 ❖ 人均寿命延长。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就是“未病先防”,为了有效地遏制糖尿病的暴发流行,对 全民进行非选择性预防,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坚持以高复合碳水化合 物、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含糖为特点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保 持理想体重。
正常
实际体重
超过理想体重20%
肥胖
在10%~20%之间
超重
根据劳动强度以及实际体重是否属于肥胖来确定每公斤体重每天所
需要的热量(如下表)。
糖尿病每日热量摄入标准表(千卡/千克)
例1、 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85千克,主要做办公室工作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要的总热量。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170-105=65千克; 第二步:体重超标30.7%,属于肥胖,从事轻体力劳动,按上表查他每千克体重
1、标准体重=165-105=60千克,体重超重。 2、每千克体重热量摄入标准为25千卡。 3、每日所需总热卡:60X25=1500千卡,相当于16.5个食物交换份( 1500除以90)。 4、确定主、副食方案:
主食(大米、面粉等,占总热量60~70%):可吃4两半。 副食7.5份(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烹调油2汤勺 占2份;大白菜、芹菜等共1斤(占1份),瘦肉2两占2份,鸡蛋1个占1 份,鲜牛奶250克占1.5份。
糖尿病中西医防治
糖尿病概念
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关联的以慢性高血 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 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现状
❖ 患病率急剧增加: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快速 增加发展趋势,预测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5000万以上,目前我国 居世界第二。
指标控制的具体数值如下表:
糖尿病控制指标达标数值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糖尿病的防治——五马拉车
(一)教育及心理疗法 (二)饮食疗法 (三)运动疗法 (四)药物疗法 (五)自我监测
基础控制
教育及心理疗法
增加糖尿病知识,多看看有关糖尿病书籍、报刊、电视 及多听相关的讲座或广播,增加基本防治知识。
糖尿病人的进食方法
❖ 适当控制饮食量,一般情况下,每日主食250-300克,新 鲜蔬菜500克以上,牛奶250毫升,鸡蛋1个,瘦肉100克, 豆制品50-100克。
❖ 宜少食多餐,一日不少于三餐,有条件上下午安排进食及睡 前进食,即保证吸收,又减轻对胰岛负担。
❖ 早餐量要少,上午肝糖原分解旺盛,易发生早餐后高血糖。 如一日三餐比可为1/5、2/5、2/5。
标准。 ❖ 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 根据碳水化合物(大米、面粉等主食)、蛋白质(肉蛋奶及豆制品)、
脂肪(肥肉、食用油、坚果等)所占热量比计算每日所需主食、副食的 量。 ❖ 根据“食物交换份”进行主、副食之间的交换。
举例说明如何搭配食物
一个身高165cm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体重70千克,从事轻体力劳动 。
❖ 进餐时间要规律。少吃零食。
搭配食物各类时应注意什么?
所需热量数为20千卡/千克,因而他每日需要的总热量为65X20=1300千卡。 例2、 如果也是个身高为170cm的人,但体重为65千克,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因其体重
在正常范围,所以其所需热量为40X65=2600千卡。
每日总热量是如何分配的?
1、热量来源:食物中提供热量的分为三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
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每天热量摄入,应定时定量,保证人体必需 的营养摄入,恰当的饮食及运动是其他治疗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
在确定饮食量之前应先确定自己理想体重及是否属于正常、超重、 肥胖或消瘦。
理想体重=身高—105(kg)
与理想体重相差10%以内
4、饮食习惯:控制每日总热量,可少食多餐,至少要每日3餐,每餐 应定时定量。
等热量食品交换法
(将热量均为90千卡的食品作为1份)
表1、谷物、薯、水果类(主要含碳水化合物)
表2.蔬菜类(主要含食物纤维)
表3.肉、蛋、奶、豆类(主要含蛋白质)
表4.油脂、体重及是超重还是肥胖、消瘦。 ❖ 知道自己的劳动强度——轻、中、重以确定每千克体重需要的热量摄入
肪。每克碳水化合物和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热量,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 热量。 2、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60%~70%,脂肪20%~25%,蛋白质10% ~15%。 3、食物分配:一般以米、面为主食,其中主要含碳水化合物,主食提 供的热量一般占总热量的50%~60%,根据自己每日所需的热量来确定 每日主食量,主食量固定后,其余的热量要由副食提供。
1% 80年代初
?
8%
2.6%
2002年
目前 2007年
IDF(06)数据:糖尿病患者人数TOP10国家
(患者年龄20~79岁)
2007 40.9 39.8
19.2 25.4
9.6 17.4
7.4 11.5
7.0 10.8
6.9 10.3
6.9 8.1
6.1 7.6
4.47.4
0
10
20
30
2025 69.9 59.3
❖ 二级预防:也属于“未病先防”,是指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普查,尽 早发现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异常的人群,并对其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
❖ 三级预防:中医指“既病防变”。针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采取各种综 合措施,预防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治疗达标的具体指标
糖尿病治疗达标,不单是指血糖达标,而是要求全面达 标,即包括血糖达标、血脂达标、血压达标、体重达标以及 健康生活方式等在内的达标,否则不能称之为达标。
40
50
60
70
80 (百万)
IDF web-site,
为什么糖尿病趆来趆多?
❖ 由贫变富:“节约基因”学说——将多余的热量以脂肪的形 式储存起来以备饥荒。由于生活改善,食入过多,不断地储 存脂肪→肥胖。
❖ 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美籍华人发病率约10%。 ❖ 医疗条件改善:糖尿病的检出率及警惕性提高,早期确诊病
人增加。 ❖ 生活模式不健康:热量食入过多(吃糠咽菜→鸡鸭鱼肉)、
体力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以及心理增加。 ❖ 人均寿命延长。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就是“未病先防”,为了有效地遏制糖尿病的暴发流行,对 全民进行非选择性预防,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坚持以高复合碳水化合 物、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含糖为特点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保 持理想体重。
正常
实际体重
超过理想体重20%
肥胖
在10%~20%之间
超重
根据劳动强度以及实际体重是否属于肥胖来确定每公斤体重每天所
需要的热量(如下表)。
糖尿病每日热量摄入标准表(千卡/千克)
例1、 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85千克,主要做办公室工作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要的总热量。 第一步:计算标准体重:170-105=65千克; 第二步:体重超标30.7%,属于肥胖,从事轻体力劳动,按上表查他每千克体重
1、标准体重=165-105=60千克,体重超重。 2、每千克体重热量摄入标准为25千卡。 3、每日所需总热卡:60X25=1500千卡,相当于16.5个食物交换份( 1500除以90)。 4、确定主、副食方案:
主食(大米、面粉等,占总热量60~70%):可吃4两半。 副食7.5份(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0~25%):烹调油2汤勺 占2份;大白菜、芹菜等共1斤(占1份),瘦肉2两占2份,鸡蛋1个占1 份,鲜牛奶250克占1.5份。
糖尿病中西医防治
糖尿病概念
是一种与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相关联的以慢性高血 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是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 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现状
❖ 患病率急剧增加: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快速 增加发展趋势,预测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达5000万以上,目前我国 居世界第二。
指标控制的具体数值如下表:
糖尿病控制指标达标数值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糖尿病的防治——五马拉车
(一)教育及心理疗法 (二)饮食疗法 (三)运动疗法 (四)药物疗法 (五)自我监测
基础控制
教育及心理疗法
增加糖尿病知识,多看看有关糖尿病书籍、报刊、电视 及多听相关的讲座或广播,增加基本防治知识。
糖尿病人的进食方法
❖ 适当控制饮食量,一般情况下,每日主食250-300克,新 鲜蔬菜500克以上,牛奶250毫升,鸡蛋1个,瘦肉100克, 豆制品50-100克。
❖ 宜少食多餐,一日不少于三餐,有条件上下午安排进食及睡 前进食,即保证吸收,又减轻对胰岛负担。
❖ 早餐量要少,上午肝糖原分解旺盛,易发生早餐后高血糖。 如一日三餐比可为1/5、2/5、2/5。
标准。 ❖ 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 根据碳水化合物(大米、面粉等主食)、蛋白质(肉蛋奶及豆制品)、
脂肪(肥肉、食用油、坚果等)所占热量比计算每日所需主食、副食的 量。 ❖ 根据“食物交换份”进行主、副食之间的交换。
举例说明如何搭配食物
一个身高165cm的女性糖尿病患者,体重70千克,从事轻体力劳动 。
❖ 进餐时间要规律。少吃零食。
搭配食物各类时应注意什么?
所需热量数为20千卡/千克,因而他每日需要的总热量为65X20=1300千卡。 例2、 如果也是个身高为170cm的人,但体重为65千克,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因其体重
在正常范围,所以其所需热量为40X65=2600千卡。
每日总热量是如何分配的?
1、热量来源:食物中提供热量的分为三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