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实验报告答案.doc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人教版)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人教版)实验报告

实验二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1.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的测量
实验三形状误差的测量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2.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3.圆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四位置误差的测量
1.平行度误差的测量(mm)
3.跳动的测量(mm)
图样标注跳动量合格性结论端面跳动
径向跳动
径向全跳动
测量位置测量数据
最大最小差值1—1
2—2
3—3
4—4
5—5
6—6
7—7
8—8





实验五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外螺纹各参数
实验一齿轮齿圈经向跳动的测量(表一)
实验一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变动的测量(表二)
实验一齿距偏差及齿距累计误差的测量(表三)
实验一在双啮仪上对齿轮的综合测量(表四)。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作业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作业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3.在相同条件下,在立式光学比较仪上,对某轴同一部位的直径重复测量10次,按测量顺序记录测得值为:30.4170;30.4180;30.4185;30.4180;30.4185;30.4180;30.4175;30.4180;30.4180;30.4185(单位为mm )。

(1)判断有无变值系统误差;(2)判断有无过失误差,若有则删去; (3)求轴这一部位直径的最近真值;(4)求表示测量系列值的标准偏差σ; (5)求表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σ与极限误差xlim ∆;(6)写出最后测量结果。

解:列表 测量顺序 测得值 Vi =Xi -10X 6210⨯Vi Xi Xi Vi -=.'2Vi1 30.4170 -0.001 1 已剔除2 30.4180 0 0 -0.0001 0.013 30.4185 +0.0005 0.25 +0.0004 0.16 4 30.4180 0 0 -0.0001 0.015 30.4185 +0.0005 0.25 +0.0004 0.16 6 30.4180 0 0 -0.0001 0.017 30.4175 -0.0005 0.25 -0.0006 0.368 30.4180 0 0 -0.0001 0.019 30.4180 0 0 -0.0001 0.01 1030.4185+0.00050.25+0.00040.1610X =10101∑=i Xi=30.4180∑=1012i Vi=2∑=912i Vi=0.89 9X =991∑=i Xi=30.4181σ=1102-=0.4714um um3335.01989.0'=-=σ(1)∑==510i umVi∑==1060i umVi∑∑===-106510i i umViVi因此无变值系统误差。

(2)按肖维勒准则由n =10 查表1-5得Zc =1.96故Zc σ=1.96×0.0004714=0.0009mm 有σˆ001.01Zc V >=由肖维勒准则 第一项测得值含粗误差,应剔除。

1_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题参考答案

1_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题参考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车间生产中评定表面粗糙度最常用的方法是(D)。

A、光切法B、针描法C、干涉法D、比较法2.当孔、轴都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它们装配的结果(③)①最好;②最差;③最紧;④最松。

3.平键联结中宽度尺寸b的不同配合是依靠改变(A )公差带的位置来获得。

A 、轴槽和轮毂槽宽度B 、键宽C 、轴槽宽度D 、轮毂槽宽度4.Φ40f7、φ40f8和φ40f9的相同偏差是(②)。

①下偏差;②基本偏差;③公差;④实际偏差。

5.一般情况下,圆柱形零件的形状公差值(轴线的直线度除外)与尺寸公差值的关系应是(A )。

A .形状公差小于尺寸公差;B .形状公差大于尺寸公差;C .两者相等6.与φ80H7/f6配合性质相同的配合是(①)。

①φ80F7/h6;②φ80F7/f7;③φ80H7/h6;④φ80H6/h7。

7.圆跳动度公差带的形状为(③)①圆内的区域;②圆柱体内的区域;③两同心圆之间的区域;④两同轴圆柱之间的区域。

8.比较相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_B___。

A、偏差值的大B、公差值的大小C、基本偏差值的大小9.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___C__。

A、公差值的大小B、公差单位数的大小C、公差等级的大小D、基本偏差值的大小10.封闭环的公差是__C___。

A、所有增环的公差之和B、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C、所有增环与减环的公差之和D、所有增环公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公差之和11.某减速器转轴两端安装深沟球轴承,该轴承承受一个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径向负荷,内圈旋转,外圈不旋转,内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作状态为(②)。

①固定的内圈负荷;②旋转的内圈负荷;③摆动的内圈负荷;④摆动或旋转的内圈负荷12.形状误差一般说来_B___位置公差。

A、大于B、小于C、等于13.利用同一加工方法,加工φ50H5孔和φ100H7孔,应理解为(①)。

①前者加工困难;②后者加工困难;③两者加工难易相当;④无法比较。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答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答案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测量成为了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工业生产、医疗设备还是科学研究,准确的技术测量都是保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

而在技术测量中,互换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不同设备或测量方法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互换性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确保不同设备或测量方法下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如果不同设备或测量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就无法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影响到最终的结论和决策。

因此,互换性是技术测量中的一个关键指标,也是评估和验证测量方法和设备的重要标准之一。

为了验证互换性,科研人员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这些实验需要精确的测量设备和可靠的测量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科研人员会使用不同的设备或方法进行测量,然后比较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如果测量结果相差较小,那么可以认为这些设备或方法具有较高的互换性;反之,如果测量结果相差较大,那么说明互换性较低。

除了实验验证,科研人员还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来评估互换性。

他们可以通过收集大量的测量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过统计学方法,科研人员可以计算出不同设备或方法之间的相关系数和误差范围,从而评估互换性的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互换性,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互换性对于技术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医疗设备中,互换性可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测量结果一致,从而减少误诊和漏诊的风险。

在工业生产中,互换性可以保证不同工厂或生产线之间的产品质量一致,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在科学研究中,互换性可以确保不同实验室或研究团队之间的测量结果可比,从而加强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然而,互换性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设备的精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环境条件的变化等等。

因此,在评估和验证互换性时,科研人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其影响。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后习题答案[1]

课后题第一章习题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9学时)基本要求:公差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公差带图示法。

圆柱体结合的特点。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体系和结构,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公差带与配合。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基孔制与基轴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择,不同基准制的应用。

公差与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

1.计算出表中的极限尺寸,上.下偏差和公差,并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基本尺寸和上下偏差(单位为mm)。

2.已知下列三对孔,轴相配合。

要求:(1)分别计算三对配合的最大与最小间隙(Xmax ,Xmin)或过盈(Ymax,Ymin)及配合公差。

(2)分别绘出公差带图,并说明它们的配合类别。

① 孔:Φ20033.00+ 轴:Φ20065.0098.0-- ② 孔:Φ35007.0018.0+- 轴:Φ350016.0- ③ 孔:Φ55030.00+ 轴:Φ55060.0041.0++3. 下列配合中,查表1——7,表1——10,表1——11确定孔与轴的最大与最小间隙或过盈以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基准制和哪类配合?(1)Φ50H8/f7 (2)Φ80G10/h10 (3)Φ30K7/h6 (4)Φ140H8/r8 (5)Φ180H7/u6 (6)Φ18M6/h54.将下列基孔(轴)制配合,改换成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孔)制配合,并查表1——8,表1——10,表1——11,确定改换后的极限偏差。

(1)Φ60H9/d9 (2)Φ30H8/f7 (3)Φ50K7/h6 (4)Φ30S7/h6 (5)Φ50H7/u65.有下列三组孔与轴相配合,根据给定的数值,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公差等级,并选用适当的配合。

(1)配合的基本尺寸=25mm ,X max =+0.086mm ,X min =+0.020mm (2)配合的基本尺寸=40mm ,Y max =-0.076mm ,Y min =-0.035mm (3)配合的基本尺寸=60mm ,Y max =-0.032mm ,Y min =+0.046mm6.根据结构的要求,图1——1所示为黄铜套与玻璃透镜间的工作温度t=-50℃时,应有0.009—0.075mm 的间隙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的如何分类?2.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3.公差的概念?4.什么是标准和标准化?5.优先数系是一种什么数列?有哪些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答案1,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

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分类:按不同场合对于零部件互换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要求,把互换性可以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两类。

对标准部件或机构来讲,其互换性又可分为内互换性和外互换性。

2.完全互换是指对于同一规格的零部件,装配前不经任何选择,装配时不需任何调整或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上,并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

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为条件。

孔和轴加上后只要符合设计的规定要求,则它们就具有完全互换性。

不完全互换是指对于同种零件、部件加工好以后,在装配前需要经过挑选、调整或修配等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零部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条件的选择或调整。

对于不完全互换性可以采用分组装配法、调整法等来实现。

应用:零部件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部件或构件在同一厂制造和装配时,可采用不完全互换。

完全互换性应用于中等精度、批量生产;不完全互换性应用于高精度或超高精度、小批量或单件生产。

内互换指部件内部组成件间的互换;外互换指部件与相配合零件之间的互换。

3.公差即允许实际参数值的最大变动量。

4. 标准是指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

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标准,发布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的全部活动过程。

这个过程是从探索标准化对象开始,经调查、实验和分析,进而起草、制定和贯彻标准,而后修订标准。

因此,标准化是个不断循环而又不断提高其水平的过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学与技术领域,测量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无论是在制造业、医疗领域还是科学研究中,准确的测量结果都是决策、判断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然而,测量技术中存在一个重要的概念,即互换性。

本实验旨在探讨互换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电子天平和一组标准质量块。

首先,我们将天平调零,然后称量了每个质量块的重量。

在每次测量之前,我们都将质量块放在天平上,确保其与天平接触良好。

每个质量块的测量重复了五次,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互换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尽管我们使用了同一台天平和相同的质量块,但在不同的测量中,质量块的重量存在微小的差异。

这表明互换性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

讨论:互换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测量之间的结果差异。

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仪器的精度、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操作员的技术水平等。

在测量技术中,互换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互换性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校准仪器: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校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比对。

2. 控制环境条件:在进行测量时,尽量保持环境条件的稳定,如温度、湿度等。

这可以减少外部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培训操作员:提高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以减少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操作员应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并遵循正确的测量步骤。

4. 重复测量: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多次测量可以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互换性是测量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意识到互换性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通过校准仪器、控制环境条件、培训操作员和进行多次测量等方法,我们可以提高测量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互换性和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互换性和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一章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2)优先数是指优先数系中的每个数。

1-7.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为多少?机床主轴转速为200,250,315,400,500,630,、、、单位r/min (2)表面粗糙度R的基本系列为0.012,0.025,0.050,0.100,0.20,、、、,单位为u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换性与测量实验报告答案
【篇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粗糙度测量基础实验报告】
>表面粗糙度测量
姓名:
学号:
2013 年12 月17 日
目录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之表面粗糙度测量 (1)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用具 (3)
三.实验内容 (3)
(1)用表面粗糙度样板确定ra 值。

(3)
(2)用rm-20 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

(3)
(3)用tr220 手持式粗糙度仪,测量ra 、ry 、rz 。

(6)
四.数据处理 (7)
五.实验感悟与体会 (9)
六.上网研究 (9)
七. 我的创新 (13)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粗糙度检测常用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加深对参数ra、rz、ry 的理解。

二.实验用具
样板、rm-20 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tr220 手持式粗糙度仪、信号采集系统、pc 机
三.实验内容
(1)用表面粗糙度样板确定ra 值
比较法:将被测表面粗糙度样板直接进行比较。

前提:两者的加工方法和材料应尽可能相同,否则将产生较大误差,
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等比较,也可以手摸,指甲划动的感觉来判
断被测表面的粗糙度(指比较粗糙的工件)。

样板不能用手乱摸,
防止生锈。

这种方法一般多用于车向或评定ra 值较大的工件。

评定的准确性很多程度上取决于检验人员的经验。

(2)用rm-20 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检测
材料:碳化硅
加工方法:电火花
注意事项:指定样件,指定表面才能使用该仪器,粗糙面严紧使用,
否则损坏一起。

ra 最大只能测15um 。

图1 rm-20 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
rm-20 袖珍型表面粗糙度仪的使用方法:
a.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接通,屏幕显示为0.
b.功能选择
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z,将手指轻触图一中 3 键,屏幕左上角将会有rz 字样的显示,表明现在切换为测量rz 模式。

如果需要选择取样长度,将手指轻按图一中 4 键,屏幕右方将会有取样长度示数的变化,再轻触 4 键,取样长度示数会再次发生变化,再轻触 4 键,屏幕将循环到最初形式。

c. 参数选择
如果需要选择测量参数ra,将手指轻触图 1 中3 键,如果需要选择
测量参数rz ,将手指轻触图 1 中3 键,屏幕将显示rz 值,再直接按
3 键,屏幕将回到ra 值。

如果需要选择取样长度,将手指轻触图 1 中
4 键,若此时的取样长度为0.25mm, 再次按此功能键,长度变为
0.8mm ,再一次则为 2.5mm ,然后再回到0.25mm 。

取样长度的选
择根据工件表面质量来选取相应的取样长度。

各取样长度对应的范
围如下:
d.启动、运行和运行结束
注:运行结束前,仪器不会响应再次测量的命令,完整的测量结束
后,才允许进行下次操作。

e.充电
当开机后或测量过程中,液晶屏出现闪烁现象,说明电池电压低于
工作电压下限,应予充电。

方法是:关掉电源开关,插上插头,充
电10-15 小时,即可使用
f.溢出显示
在液晶屏上出现’时f ’,说明被测量工件的ra 值较小,超出
【篇二: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实验报告(作业用)】
ss=txt> 实验二平板平面度测量
实验五螺纹测量实验
【篇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千分尺校正棒。

三、实验原理
1 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
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
特性称为研合性。

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
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二)实验步骤
1 用千分表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2 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

(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4~5 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 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
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
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
研合在一起。

4 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
力就能贴附在一起。

如研合立力不大,可在推进研合时稍加一些力
使其研合。

推合时用力要适当,不得使用强力特别在使用小尺寸的
量块时更应该注意,以免使量块扭弯和变形。

5 如果量块的研合性不好,以致研合有困难时,可以将任意一量块
的测量面上滴一点汽油,使量块测量面上沾有一层油膜,来加强它
的黏结力,但不可使用汗手擦拭量块测量面,量块使用完毕后应立
即用煤油清洗。

6 量块研合的顺序是:先将小尺寸量块研合,再将研合好的量块与
中等尺寸量块研合,最后与大尺寸量块研合。

7. 记录数据;
六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实验二常用量具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正确掌握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3、对比不同量具之间测量精度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轴承等。

三、实验原理
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仪器的精密程度。

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
越精密,仪器本身的“允许误差”(尺寸偏差)相应也越小。

学习使
用这些仪器,要注意掌握它们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读数原理、
使用方法以及维护知识等,并注意要以后的实验中恰当地选择使用。

1 游标卡尺。

图2-1 游标卡尺
2 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图2-2 螺旋测微计
3 内经百分表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熟悉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使用方法。

2、用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内、外径。

3、对所测数据进行误差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