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1课时 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七上《中国的河流和湖泊》word教案

中图版七上《中国的河流和湖泊》word教案

中图版七上《中国的河流和湖泊》word教案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搜集并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差不多概况。

能力目标: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说明黄河各河段产生灾难的缘故,以及治理的差不多方案;能够初步提出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和谐观念及可连续进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选编本节内容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人地和谐、可连续进展的差不多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河湖知识推理判定、分析综合、概括归纳黄河与长江水文差不多特点的地理思维能力。

(3)以图像系统为依靠,了解和把握有关河湖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4)从知识方面分析,既照管了中国河湖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做到了点面结合。

(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基于上述的设计思路,本节出现了下面的结构特点。

第一,外部结构特点为纵向递进关系──源流概况、阻碍因素、水文特点及水利水害。

第二,内部结构特点为横向平行关系。

内容点析1.众多的河湖本部分教材是围绕着河湖的基础知识、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点的阻碍而展开的。

第一,关于河湖的基础知识,教材采取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线,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差不多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要紧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第二,教材提供了我国东部要紧河流流量年变化统计曲线图,可分析得出结论:(1)东部地区河流的汛期多显现在夏季;(2)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的河流冬季显现结冰现象(松花江冬季的流量为零),枯水期时甚至显现断流。

并结合初二学生的能力水平,教材配以胡杨林和罗布泊的景观图片,来说明西北内陆河流的差不多特点──因降水稀少,河流水量不丰,蒸发与渗漏严峻,显现了许多季节性河道。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教学设计名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执教者白书录课时第一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是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四节,共三个课时,本节内容是第一课时。

本节共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认识河流湖泊”,简单介绍了分水岭和流域的概念。

第二部分“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介绍了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位置。

我所教的七年级学生共 160 名,四个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也产生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窄,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对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接受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课外多查阅资料,在指导学生读图方面下大功夫,逐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知识与能力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主要湖泊等。

目标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河湖。

情感态度与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价值观目标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重点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难点外流河的流向、主要湖泊的位置。

我的设计理念依据我校的“五步导学”教学法即导学、自学、助学、测学、延学。

一、导学,即确定目标、引导学习。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问题或明确学习任务。

二、自学,即带疑自学、合作探究。

分两步:首先,学生带问题自学课本内容。

其次,教师深入学生加强指导。

三、助学,分两步:首先,学生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互动,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其次,教师点拨助学、释疑解难。

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切入,有效点拨,做到“学生的主动建构”与“接受学习”的有机结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共18张ppt优质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共18张ppt优质课件



② ⑪

③④

⑧⑦ ⑥
当堂练习
《导与练》P42 当堂检测题1-7; 课后提升题:5、9、10、11。
当堂检测题:1-7 A;B;C;D;A;D;D; 课后提升题:5.D;9.B;10.C;11.(1)略;( 2)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淮河 等任写四条;较大;降水;夏;(3)太平;( 4)塔里木河;较小;高山冰雪融水;夏;(5 )C。
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4条河流均为东部地
区的外流河,所在地
区夏季降水多。
2.松花江春季出现明 显汛期的原因是什么 ?
春季气温回升,冬季 的冰雪开始融化所致 。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河流含沙量与流经地区的植被之间有什么关系? 河流流经地区植被越好,含沙量越低,植被越差, 含沙量越高。
谢谢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 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自 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没有 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个很 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执著 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 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 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排出 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赛。 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自 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生的 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等灵 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以, 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挑战的 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 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所有 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缠绕 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洛杉 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打点 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的速 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完全 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啊,而 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果每 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都累病了 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倒10个瓶 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那边挖几 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黄河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黄河

第三章第4节《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一一黄河》第1课时一、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突出学生主体参与,及时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根据本节知识特点,我釆用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

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二、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黃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教材分析本节黄河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一贡献和忧患”、和“黃河的治理”。

其中“黃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介绍了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介绍了黃河下游的地上河,常决堤改道,泛滥成灾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就是黄河的“忧患”。

应该指岀的是,黃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口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后者,把凌汛问题作为“阅读”来处理的。

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黃河问题的认识。

对于凌汛,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儿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Ll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黃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黃河的治理”介绍了黃河的治理。

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下游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得防洪和防沙并举。

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开始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中图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河流和湖泊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究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3.问题驱动法:提出一系列关于中国河流和湖泊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GIS软件展示中国河流和湖泊的空间分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3.在线互动平台: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答案: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解决措施可以包括加强污水处理和监管,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practices,加强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等。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篇: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3.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一课时教案(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目标: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主要湖泊等。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

能力目标:学会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河湖;德育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教学难点:无教学准备:景观图片、挂图等教学过程: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讲授新课:一、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1、主要的河流读图:同学们讲的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学们看《中国的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读图:再在《中国的水系》图查找出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最终未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转折过渡:那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读图:在《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上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启发提问: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读图:让学生对照《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1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1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内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

2.知道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以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的河、湖,能够在图上找出相关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以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难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自主学习、资料分析、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与水息息相关。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都是在河流的滋润下形成的。

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哪些河流和湖泊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学习(一)水系和流域读图A“水系和流域图”,思考:什么是河流?什么是水系?什么是流域?什么是分水岭?教师:河流像树叶上的叶脉,干流像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像侧脉。

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

每条河流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相邻水系或流域之间的高地称为分水岭。

(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1.河流活动:读图B“中国的水系图”,描绘出长江、黄河。

找到黑龙江、珠江和雅鲁藏布江。

你还对哪些河流感兴趣?河流众多: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

(1)外流河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

如:长江、黄河等。

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

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教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内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长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长度、所经省区等概况。

2.了解长江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3.理解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长江的学习,能够描述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和积极参与长江利与害的课堂讨论,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对待河流,使其变害为利,进而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教学重难点】(1)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1)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师讲解、读图归纳。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视频:《长江之歌》。

歌中唱到“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这里指的是长江的什么?(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说起长江,我们的内心总会感到无比自豪,因为它和黄河一样重要。

今天我们就怀揣这份自豪,一起走近长江,感受一下它的气概吧!二、新课学习1.长江概况(1)源头、省区、归宿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流经的省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区。

入海口:东海。

拓展延伸:沱沱河:位于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是长江源(通天河)的主源,在可可西里山脉以南。

它从格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发源时,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的小溪流。

这时的水面宽只有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流过9千多米长的距离,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经过一条长约15公里的谷地,继续向北,分成了两条宽4米和6米的小河。

小河两边的谷地中还有许多密如蛛网的水流,这里是沱沱河的上源。

在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条长约5公里的陡峭峡谷,高达20多米。

众多河流交汇后,形成了河道开阔、水流交织的长江上源——沱沱河。

(2)长度:全长6300余千米,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

拓展延伸:世界上长度排名前10的河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外流区为主知识目标: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住我国主要湖泊等。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

能力目标:学会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河湖;德育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教学难点:无教学准备:景观图片、挂图等教学过程: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河流和湖泊?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并举例说出我国的一些河流和湖泊。

讲授新课:一、中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1、主要的河流读图:同学们讲的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

请同学们看《中国的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澜沧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读图:再在《中国的水系》图查找出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塔里木河没有注入大洋)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

最终未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转折过渡:那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读图:在《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上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启发提问: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外流区约占2/3,内流区约占1/3)读图:让学生对照《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和《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过渡:我国的河流众多,如果说河流就象大地的动脉源远流长,那湖泊就象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

下面我们来了解我国的主要湖泊。

2、主要的湖泊让学生在《中国的水系》图查找出鄱阳湖、太湖、青海湖。

讲述: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例如:青海湖,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湖,外流湖是淡水湖,例如:鄱阳湖。

过渡:我国的河湖众多,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例如京航运河、灵渠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90阅读材料《京杭运河》,说说京杭运河的作用?流经哪些省区?课堂小结:河流是大地的血脉,为我们提供了灌溉,航运、水产、水能之利。

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浩浩荡荡,注人海洋;也有许多小溪小河,穿过原野,绕过山岗,—一路欢歌,悠悠流淌……”我们祖国山河自然美,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山河。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滚滚长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2、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发源地、长度、支流、分段等)。

3、了解长江在水能、航运方面的巨大水利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4、了解长江的洪水危害和防洪措施。

能力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建国后我国对长江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展示,激发学生爱祖国、爱长江的热情;同时激励学生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能用自己的本领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教学重点:1、长江的源流特点;巨大的水能及开发利用;2、长江的航运(黄金水道)。

教学难点:1、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2、长江的防洪。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长江之歌》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金沙江畔的哭泣” 组图等教学过程:播放《长江之歌》刚才我们听到旋律优美、抒情的歌曲,请问这些内容都展现的是我国的哪条河流呢?(长江)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向长江、认识长江、热爱长江吧!有感情地朗读《长江之歌》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告诉了我们长江的起源和归宿,你能在图中找到这两个地方吗?让学生在《长江流域》图,找出唐古拉山、东海。

活动:指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出长江长度,得出“中国第一长河”结论;读图:读《长江流域》图,在课本中找出其面积,得出“中国流域面积第一”结论。

读图:读《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描出长江干流,指导学生分析长江流向,找出干流依次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阶梯分布状况(青藏高原-第一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第二阶梯、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阶梯)。

思考:黄河、长江都流经的地形区。

(黄河、长江都流经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读图:读《中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描出长江干流,指导学生读出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 11 个: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指导分析川、藏分界线(金沙江)。

思考: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区(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区有青海省、四川省.)读图:读《长江流域》图,指出从源头到终点不同河段的名称,强调金沙江、川江、荆江等都是指长江干流而非支流。

活动:指导学生用彩色笔在 P96 中找出分界点:湖北宜昌、江西湖口,猜猜湖口名称位置特点――鄱阳湖湖口。

说出四川、重庆位于哪一段(上游)。

活动:指出自北向南汇入长江干流的四大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和由南向北汇入长江干流的三大支流(乌江、湘江、赣江),指导学生用彩色笔在图中沿支流流向描绘七大支流,并圈出宜宾、重庆、武汉,观察其位置特点(江流汇合处往往形成城市。

),再找到两大淡水湖名称及位置(湘江-洞庭湖;赣江-鄱阳湖)。

讨论:长江干流南北地势大致特征(长江以北,北高南低;长江以南,南高北低)过渡:万里长江,支流又何止这七条,而支流的支流又成百上千,百千大大小小的支流涌向干流,江水哗哗,滔滔不绝。

我们可看出长江很多河段地势较低平(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为哪种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呢?读图:读T图。

引导学生思考长江的航运价值。

出示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数 7 万多千米,内河航运里程占全国 65% ,得出长江美誉“黄金水道”。

过渡:滔滔长江水跨越三级阶梯滚滚东逝汇入大海,你知道这其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活动:读《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的分布》图。

指导学生在 P97 图中框画出长江干支流水电站分布最密集的两大区域,并用彩色笔勾画出二滩、龚嘴、铜街子、三峡、葛洲坝等著名水电站,了解其大致位置。

提问:为什么偌多水电站集中在这两大地区呢?展示:长江水系流经地形图,学生读图分析、讨论。

结论:这两大密集区长江干支流水系发育水量剧增;同时分别为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交界处,故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所以水能资源巨大。

比较:长江水能与黄河水能大小(长江水能资源远大于黄河,因为长江水量远大于黄河)。

欣赏:长江三峡工程图片资料,领略其宏伟与深远意义。

过渡: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任何事物也往往有两面性,正如黄河有母亲河的奉献,也有含沙量大、地上河等忧患,我们的长江给我们提供黄金水道、提供巨大的水能的同时,也把另一道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展示:“金沙江畔的哭泣”一组图片,提问:长江的含沙量为什么在增加?结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活动:读“武汉:沉痛的记忆”有关长江洪水泛滥资料给学生听。

讨论:1. 长江中下游为什么容易形成洪灾?(地势低平,支流多,水量大)2. 读图 P98 长江河流流量与降水关系图,洪灾最容易发生在哪个季节?(夏季,降水多,水量大)3. 防洪措施:读地图册中长江的防洪措施。

(上游—植树造林、中游—加固江堤、下游—疏浚河道)小结:长江,这条传承了中华灿烂文化的母亲河,从唐古拉一路风尘走来,孕育了不朽的生命奇迹,谱写了源源流长的千古佳句诗篇,今天,生生不息的长江人,必将开创人与自然更加辉煌绚烂的未来!布置作业:指导学生手绘长江水系图。

如图: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滔滔黄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2、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地、长度、支流、分段等)。

3、了解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了解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报道、地图、图片及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下游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通过对黄河的治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3、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2、黄河下游河段治理教学难点:1、黄河水系的空间分布;2、黄河下游河段的治理。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有关黄河图片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展示有关黄河图片,让学生根据画面判断这是我国哪一条河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河,先来了解黄河的概况。

读图:让学生读《黄河流域》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活动:指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出黄河长度、面积,得出“中国第二长河”结论。

(全长5464千米。

)读图:读《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描出黄河干流,指导学生分析黄河流向,找出干流依次流经地形区(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从上游至下游的顺序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读图:读《中国行政区划》图,让学生描出黄河干流,指导学生读出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黄河流经九个省区。

)活动:指导学生用彩色笔在 P96 中找出分界点: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旧孟津。

活动:指出黄河干流的主要支流,指导学生用彩色笔在图中沿支流流向描绘支流,并圈出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旧孟津。

活动:读《黄河水系主要水电站的分布》图。

并用彩色笔勾画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著名水电站,了解其大致位置。

提问:偌多水电站集中在哪个河段呢?(上游)过渡:千百年来黄河就像慈祥的母亲哺育着两岸的人民,我们称它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课本M图,难怪人家说黄河“一石水,六斗泥”?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分析黄河为什么多沙。

(黄河在中游经过黄土高原)讨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什么?(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重要防洪工程——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建设中。

)读图;读课本P图思考黄河在下游河段出现什么现象?(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 现象)讨论:为什么会黄河在下游河段出现这种现象?(原因:黄河下游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