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设计要点

合集下载

公园设计说明范文

公园设计说明范文

公园设计说明范文一、设计背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美观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这个背景下,本次公园设计旨在打造一个多功能的休闲公园,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提供一个美好的休闲空间。

二、目标定位1.创造空间通过巧妙的设计,营造出一种宜人的空间氛围,为人们提供一个逃离喧嚣的绿色绿洲,让人们能够在其中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

2.提供服务公园内将建立各种设施和服务,如儿童游乐区、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弘扬文化通过公园的设计布局,宣传本地的历史文化,展示本地特色,以增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设计要点1.绿化环境公园的绿化环境应该是整个设计的核心。

选择各种植被种类,保证整个公园四季都有植物开花的景观,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感知和美的享受。

同时,在公园中设置喷泉、湖泊等水景,使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水的魅力。

2.设施设备公园内预计设置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备、座椅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健身设施包括有氧器械、力量器械等,让人们可以进行全面的身体锻炼。

儿童游乐设备包括秋千、滑梯、蹦床等能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的设施。

座椅应设置在各个景点的周围,方便市民休息。

3.建筑景观公园设计中应考虑到景观建筑的设置,既能满足实际需要,又能够形成美观的景观,如亭子、展馆等。

这些建筑景观应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通过特殊的造型和装饰方式,展示本地文化。

4.游道与花坛为方便居民在公园中散步,设计中需要设置宽敞的游道,并依据公园布局规划合适的位置,布置各式花坛。

不仅能增添美景,还能提供人们锻炼身体和欣赏美景的舒适环境。

5.景观照明考虑到公园的使用时间,必须充分安排景观照明系统,使公园在夜晚可以保持一定的亮度,并突出重点区域的照明效果,提高夜间使用率,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四、管理与维护为了保持公园的良好环境,需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更换,维护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清理垃圾,保持公园整洁。

公园设计说明200字

公园设计说明200字

公园设计说明介绍本文档旨在向读者详细介绍公园设计的相关内容。

公园作为城市中的休闲娱乐场所,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个美丽、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园是十分重要的。

设计原则在公园设计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被遵循:1.可持续性:公园设计要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充分利用自然水源和阳光。

2.可访问性:公园应该为所有人提供便利的进入方式,包括残障人士和老年人。

3.多功能性:公园需要提供各种不同的设施和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自然环境保护:公园设计应该积极保护和促进自然环境,包括植被、动物和水体。

设计要点以下是一些公园设计的关键要点:1. 空间规划在公园设计中,合理的空间规划非常重要。

需要确定公园的主要区域和功能区域,并考虑到人流量和通行路线的规划。

公园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各种活动,例如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休闲区等。

2. 植被与景观公园的植被和景观设计是公园吸引游客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选择植物,同时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求,例如阳光、水分和土壤。

景观设计要注重色彩搭配和景观元素的布局,以创造出美丽和舒适的环境。

3. 设施和设备公园应该提供各种不同的设施和设备,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儿童游乐设备、健身器材、休闲座椅和公共卫生间等。

这些设施应该经过精心选择和合理布局,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4. 交通和停车公园的交通和停车问题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合理规划公园周边的交通设施,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

公园应该为不同的交通方式提供便利,以鼓励人们使用可持续的出行方式。

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成功的公园设计案例:中央公园。

中央公园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公园,面积约为100英亩。

该公园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并融入了自然环境,包括湖泊、花园和森林。

该公园区域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儿童游乐区、户外运动场、休闲座椅和露天剧场等。

植被和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到季节变化和植物需求,创造出美丽和宜人的环境。

简述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

简述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

简述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儿童公园作为儿童活动和娱乐的场所,其设计应该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安全、卫生、环保等因素。

以下是儿童公园设计的要点。

一、场地规划儿童公园的场地规划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类,如幼儿区、儿童区、亲子区等。

同时,场地内应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儿童有足够的活动自由度。

此外,场地内应设置足够的座椅、休息区和洗手间,方便家长和儿童使用。

二、设施设计儿童公园的设施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高进行分类,如滑梯、秋千、蹦床等。

同时,设施应该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如防滑、防摔、防夹等。

此外,设施的颜色、造型应该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让他们感到开心、愉悦。

三、绿化设计儿童公园的绿化设计应该注重环保和生态,选择适合儿童活动的植物,如草坪、小花园、果树等。

同时,也应该为儿童提供足够的遮阴设施和绿化休息区,让他们在游玩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安全保障儿童公园的安全保障是最重要的设计要点之一。

除了设施的安全保障外,还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监控系统等,保证儿童游玩的安全。

此外,公园内的地面、墙面等应该平整、干净、无脚手架等危险物品,以免儿童受伤。

五、教育功能儿童公园的设计也应该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如设置科普展览区、亲子互动区等,让儿童在游玩中学习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思维能力。

此外,公园也可以设置一些主题活动,如冬季雪景区、夏季水上乐园等,增加儿童的体验感和乐趣。

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包括场地规划、设施设计、绿化设计、安全保障和教育功能。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儿童的需求和安全,同时也要考虑环保和教育功能,打造一个安全、健康、愉悦的游乐场所,让儿童和家长都能够得到满足和享受。

公园设计说明——新

公园设计说明——新

公园设计说明——新一、设计背景和目标:近年来,城市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城市人口也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不可阻挡。

然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城市绿地的面积越来越受限,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公园绿地的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次设计旨在创建一个新型的城市公园,以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供居民休闲和娱乐。

二、设计理念:本次公园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将自然、生态和人文因素融入设计中。

通过最佳的景观规划和布局,提供给居民一个和谐的环境,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三、设计要点:1.绿化设计:公园将大面积保留绿地,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鼓励使用少量水和化肥的园艺管理方法。

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坛和草坪,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在公园内设置湿地和小型湖泊,以增加水域景观,并满足城市生态需求。

2.人文设施:在公园中设置休息区、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区,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休息区配备坐凳、遮阳棚等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健身区设置各种运动设施,如健身器械和篮球场,以促进公众的健康生活。

儿童游乐区提供各种适合儿童玩耍和智力发展的设施,如秋千、滑梯和迷宫等。

3.文化景观:公园设计中融入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如典雅的亭子、青石板路和水池,以创造宜人的环境,并强调文化的传统和历史悠久。

在公园中设置一些雕塑和立体艺术品,以增加艺术氛围。

4.公共交通:为了方便居民的出行,公园设计将与周边的公共交通系统相连。

这包括公共汽车和地铁站点的合理布局,以及与自行车道的无缝连接,鼓励居民使用可持续交通方式。

5.生态保护:公园设计将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减少土地利用和实施可持续景观管理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置植物选择丰富的蓄水池和雨水花坛,以降低雨水径流的污染和流速。

四、环境评估:公园设计将进行环境评估,以确保其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这将包括对土壤、水质和空气质量的测试,以及对植物和动物生态系统的调查和监测。

简述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

简述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

简述儿童公园的设计要点
1. 安全性:儿童公园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包括游乐设施的安全,避免有尖锐、易碎等有伤害风险的物品,还包括公园内的道路、建筑等结构的安全。

2. 适龄性:儿童公园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求来设计游乐设施,如幼儿的游乐设施应该较为简单、安全,较大年龄段的儿童可以设置一些适度刺激的设施。

3. 教育性:儿童公园可以设置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游乐设施或者区域,如科普知识展示区、亲子阅读区等,帮助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4. 亲子互动:设计儿童公园时要考虑到家长陪同孩子游玩的需求,设置一些可以让家长参与的活动和设施,增加亲子互动。

5. 环境美观:儿童公园的设计要充满趣味、色彩鲜艳,营造一个愉快的游玩氛围。

同时,还需要保持公园环境的整洁,设置足够的垃圾桶等设施。

6. 生态与绿化:儿童公园应该注重绿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设计绿色植被、水体等自然景观,让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7. 无障碍通道:儿童公园的设计要考虑到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设置无障碍通道、便利的休息设施,方便残疾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游玩。

8. 灵活性与可拓展性:儿童公园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可
以根据不同季节、节日等因素调整活动内容和设施。

同时,公园的规划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拓展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公园入口空间设计要点

公园入口空间设计要点

公园入口空间设计要点公园入口空间是公园形象展示和游客体验的重要区域,其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以下将详细介绍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的要点。

1. 入口标识入口标识是公园入口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起到指示和引导的作用,还能够展示公园的形象和特色。

因此,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标识应具有明显的特征和易于识别的元素,如公园名称、图标等;* 标识的色彩和字体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避免过于突兀;* 标识的位置应醒目且符合游客的视觉习惯,以便于游客在远处就能看到。

2. 入口路径入口路径是游客进入公园的必经之路,其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路径应平整、宽敞,满足游客通行和停留的需求;* 路径两旁的景观应与公园主题相呼应,营造出良好的第一印象;* 路径应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指引游客进入公园内部。

3. 通行空间通行空间是游客在入口处进行通行和集散的区域,其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空间应宽敞、明亮,满足游客通行和停留的需求;* 空间的景观应与公园主题相呼应,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空间应有足够的休息设施,如座椅、亭子等,以便于游客休息。

4. 景观元素入口空间的景观元素是营造公园氛围的重要手段,其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元素应与公园主题相呼应,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元素应具有明显的特征和易于识别的元素,如雕塑、花坛等;* 元素的位置和排列应符合游客的视觉习惯和心理需求。

5. 信息展示信息展示是向游客传递公园信息的重要手段,其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信息展示应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信息展示的位置应醒目且符合游客的视觉习惯,以便于游客在远处就能看到;* 信息展示的内容应包括公园的介绍、活动信息、地图等。

山地公园设计要点

山地公园设计要点

山地公园设计要点学习山地公园设计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呢,地形处理肯定是个大要点。

山地公园嘛,地形那是相当复杂。

我理解,咱们得根据原有的山地地形来规划道路和功能区。

不能搞那种特别生硬的大平整,把好好的山地特色都给破坏了。

比如说,我看过一个山地公园设计,一进去就是个特别陡的大台阶,完全没有顺着山势来,爬坡爬得累死了,这就是没有把地形处理好的反面例子。

学习这个地形处理的时候我也挺困惑的,那些等高线图啥的看起来可费劲了。

我的小技巧就是拿个小模型,就那种简单用泥巴或者纸捏的模拟山地的模型,这样看起来就直观多了。

再就是植被选择也特别重要,我总结啊,山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不同高度和朝向都不一样,所以得选择合适的植物。

不能一股脑把平地上那些花草树木都往山上种。

像那种高山坡上就适合种耐旱、耐寒的植物,像松树之类的。

我之前就搞错了,以为只要是漂亮的花就可以种在山上,后来发现有些花在山上根本活不了,就是没考虑山地的特殊环境导致的。

还有水体的设计,对了还有个要点,水体和地形得相配合。

比如说在山洼处做个小湖或者溪流啥的就很自然。

如果在特别高的山脊上弄个大水池就很奇怪是不是?我理解水景除了美观,还得在排水等功能上起到正向作用。

这部分的学习其实挺有趣的,就像小时候玩泥巴搭小城堡,要考虑水怎么流走不会把城堡冲垮一样的道理。

功能区规划也不能忽视呀。

休息区得设在风景好又安全的地方,像山腰那种能看到风景还避风的地方就不错。

游乐区得根据人流量和地形设置安全的游玩场地。

我之前疑惑过怎么平衡保护山地原始地貌和设置功能区这两件事,后来我发现可以通过一些创意设计,比如用空中栈桥连接不同功能区,这样就不用大规模破坏地面来修路之类的了。

我知道我的这些理解可能还有些局限,但这些都是我在学习山地公园设计过程中的真实心得。

要是大家想深入了解,我觉得可以去看看《山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这本书,里面有更全面的知识讲解和实例分析呢。

而且网络上也有一些山地公园设计的案例视频讲解,边看边学对知识点的理解可深入了,在实际设计中也能少走很多弯路。

公园设计的要点

公园设计的要点

公园设计的要点
1. 一定要有合理的布局呀!就像摆积木一样,公园的各个区域得安排得妥妥当当。

比如游乐区不能离休息区太远,不然小朋友们玩累了走不动咋办呀!
2. 景观搭配很重要哇!不能乱七八糟的。

可以类比成给人搭配衣服,颜色款式都得协调好看,像花花草草和亭台楼阁搭配好了那才叫美呢!比如大片的花海边上有个精致的亭子,多美呀!
3. 通道设计得方便人们行走呀!别让人在里面绕来绕去找不到路。

这就好比在自己家,得清楚哪条路能最快到厨房、到卧室,公园也得让人能轻松走来走去呀!比如设计几条明显又顺畅的主路。

4. 设施得实用又安全啊!那些游乐设施质量可得过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就像我们吃饭得用干净的碗筷一样,公园的设施得让人放心用,让孩子们尽情玩呀!比如滑梯不能有尖锐边角。

5. 得有足够的休息空间呀!大家逛累了得有地方歇歇脚。

这就好像跑步累了要找个地方喘口气一样,公园要是没地方坐,那可不行啊!比如多设置一些舒适的长椅。

6. 环保理念不能少哇!别搞那些破坏环境的设计。

这跟我们要爱护自己家一样,公园也是我们大家的,得好好保护呀!比如用太阳能的路灯。

7. 要有点特色呀!千篇一律可没人喜欢。

就说迪士尼乐园为啥那么吸引人,不就是有特色嘛!咱公园也得有自己的招牌呀!比如打造一个独特的主题区域。

我觉得公园设计好了,那真的会成为大家都爱去的好地方,让人们在里面享受美好的时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园设计要点
——景观解析
首先,公园的设计要点主要从景观解析和景观的把握两方面来谈。

公园景观是由植物、建筑、地形、道路等构成要素,按照构图规律而组成的。

一、景观解析
1)构图特点:所谓“构图”即组合、联系、布局的意思。

我国画论叫“经营位置”,造园叫“园林章法”。

公园绿地的性质、功能等是公园艺术构图的依据;园林材料、空间、时间是构图的物质基础。

公园的构图必须把公园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以及公园的立地条件(地形、植被等)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加以考虑。

那么需要着重考虑公园的空间和时间两个因素。

公园需要对空间的大小和性质加以考虑。

首先,空间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存在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联系,在城市或公园这样广阔的空间中,它有自然空间和目的空间之分。

作为与人们的意图有关的目的空间又有内在秩序的空间和外在秩序的空间两个系列。

平常所谓的外部、内部空间是相对于室内空间而言的。

它既可设计成具有外在秩序(开敞或半开敞),也可设计成具有内在秩序(围合、封闭)。

但是内、外部空间并不是绝对划分的。

如:某人住在带有庭院的住所内,他的居室是内部空间,庭院就是外部空间,但相对于整个住所来说,院外道路的空间就是外部的。

而园林中的空
间就是一种相对于建筑的外部空间,它作为园林艺术形式的一个概念和术语,意指人的视线范围内由树木花草(植物)、地形、建筑、山石、水体、铺装道路等构图单体所组成的景观区域而成,它包括平面的布局,又包括立面的构图,是一个综合平、立面艺术处理的二维概念。

园林空间构成的.依据是人观赏事物的视野范围,在于垂直视角(约20~60度)水平视角(约50~150度)以及水平视距等心理因素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因此,园林空间的构成须具备三因素:一是植物、建筑、地形等空间境界物的高度(H);二是视点到空间境界物的水平距离(D);三是空间内若干视点的大致均匀
度。

一般来说,D/H值越大,空间意境越开朗,D/H值越小,封闭感越强。

实际事例证明,以园林建筑为主的园林庭院空间宜用较小的比值,以树木或树木配合地形为主的园林空间宜用。

较大的比值。

D/H≈1时,空间范围小,空间感强,宜作为动态构图的过渡性空间或空间的静态构图使用。

D/H在2~3时,宜精心设计,而D/H在3~8之间是重要的园林空间形式。

人的尺度
以人的感受为标尺看空间的尺度。

当围合物界面高度与人与界面的距离比例不同时,人的感受如下:
H---周边围合物界面的高度;D---人与界面的距离
D/H=1:1垂直视角为45°,封闭感强,可看清实体细部,有一种内聚、安定感。

D/H=2:1垂直视角为27°,半封闭感,可看清实体整体,内聚向心而不至于产生离散感。

D/H=3:1垂直视角为18°,封闭感小,可看清实体与背景的关系,空间离散,围合感差。

D/H=4:1封闭感消失,场地开阔。

据此,当人们欣赏一主体景观时,其视距与物体高度的比例不同时,所看到的景观效果亦不同。

D=H,欣赏物体细部的最佳距离;D=2H,欣赏整个物体的最佳距离;D=3H,欣赏物体及其周围环境的最佳距离;D>4H,则超出了人们欣赏物体的最佳视距。

因此广场中各景观要素的设计更要以人的尺度为依据进行设计。

考虑到时间因素,由于公园内的植物、山水等景观都随时间、季节而发生变化。

春夏秋冬植物景色各异、山水变化不同,构图时要考虑时间因素。

2)构图规律
公园的构图规律包括比例、尺度、对比、调和、重复、渐进、平衡、韵律等。

1.比例表现在整体与局部的长短、大小等方面的关系。

比例不涉及具体的尺寸;
2.重复的设计手法可以加强整体的统一性。

构图中如线的重复、形的重复、质感的重复、树种的重复等。

3.对比调和:是强调两者的差异性。

对比的手法很多,就静态造景构图来分有:
(1)形象的对比
以短衬长、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以小衬大、大者更大
(2)体量的对比:体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中,给人的感觉不会相同。

因为要突显建筑的宏伟,往往树木的栽植起到点缀的作用,在建筑两侧种植小乔木或草地;或者为了突然环境的自然美景,通常会多
层次布置植物,或者加上水面,曲径通幽,使景观延续到建筑界面,这也是突显环境的做法,这是建筑大多是园的亭子等,起到助景的作用。

(3)方向的对比:横向构景与纵向构景的对比
(4)开闭的对比:在公园设计中空间上可用场所的开敞与闭合;在绿地设计中通常可运用视线的收放开合,视线观赏景观的俯仰变化等造成聚景和敞景。

(5)明暗的对比:开阔的广场通常让人明朗,具有开阔的感觉;密林疏林会把人带入郁闭空间,使人幽静,柔和。

明暗对比强使人轻快活跃,明暗对比弱使人沉闷宁静。

(6)虚实的对比:水岛、山亭、建筑;水是虚,岛是实;亭是虚,山是实;建筑是实,门窗是虚;虚给人轻松之感,实给人厚重之感。

(7)色彩的对比:能引人注目,突出主景。

“万绿丛中一点红”(8)质感的对比:可运用造园的元素的材质进行对比;
4.均衡、对称:在公园早警钟除少量悬崖峭壁、古树斜木外,大都遵循均衡稳定的原则。

(1)对称均衡:对称会给人庄严严肃的感觉,一般用于纪念园林或者规则式的建筑庭院。

(2)不对称均衡:不对称的构图通常出现在绿地布局当中,如自然式的园林绿地。

5.韵律节奏:有规律的重复出现,有组织的变化。

一般有简单韵律、交替韵律、拟态韵律三种。

3)构图形式公园绿地的构图形式分为四种:1.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自由式。

1。

规则式:规则的几何构图给人庄严、雄伟、整齐之感。

如:法国凡尔赛宫、天坛、中山陵等均采用规则式的布局。

2。

自然式:以模仿自然为主,不要求严整对称。

自然式布局尤为适合山水地形的造园用地。

3。

混合式:在园林中,绝对的规则式和自然式的是不多见的,常见的就是规则和自然混搭的混合式园林表现较多。

4。

自由式:也叫抽象式,自由曲线式。

这种做法灵活度较大,否定了几何图形和轴线式的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