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北大荒的秋天》配图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1课时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单元5北大荒的秋天第1课时苏教版《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采纳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课文起笔交代了时刻和地点,只一句话,洁净利落。
接着从三个方面写了北大荒的景色:先写天空,写天空的云;次写小河,写小河的清亮;再写原野,写原野的喧闹。
然后用一句俗语“大豆摇铃千里金”写北大荒的物产丰富。
最后呼应开头,颂扬北大荒的秋天。
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浓郁的色彩,为我们描画了北大荒令人沉醉的景色,展现了北大荒的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成果,勾勒了一副独具魅力的北大荒秋景图,读之令人向往。
[来源:学*科*网]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存文中优美句段。
2.初步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围绕一句话写具体的方法。
感受语言美,培养学生观赏及想象能力。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1.明白得“银灰、血红、橘黄”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初步学习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围绕一句话写具体的方法。
背诵课文。
2.品味本课词句,展开联想,想象意境,训练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现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感受作者对北大荒的颂扬之情,激起对祖国秀美风光的向往。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中,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专门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等情形。
2.在教学中要紧通过感受景美来体验情美。
3.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客观景物所带来的物境之美,通过明白得、想象感悟主观情感形成的情境,情形相融,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完成意境再制造的过程。
4.总分总结构是本文构段的一大特点,借助拓展练说,让学生学习总分总构段方式写话。
【教师预备】1.搜集到的和本课有关的资料。
2.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备】1.搜集到的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2.预习课文。
2课时第课时[来源:ZXXK]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存文中优美句段。
2024年《秋天》教学反思_12

2024年《秋天》教学反思2024年《秋天》教学反思1(约2378字)应该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悲秋”情绪影响十分深远,得到了历代文人士子的高度认同和接受。
但何其芳的《秋天》走出了传统诗词的悲秋主题,写得自然清新、朴实明丽。
诗歌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用简单直白,但意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出夏忙秋收后的那一份淡淡的喜悦和娴静、霜晨归渔的那一份宁静和闲适、牧羊少女那份淡淡的思念与纯真。
每一节诗都是一幅画面,“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三幅图组合成既流动又复合的充满诗意的乡村秋景图,美丽迷人,是一曲充满牧歌情调的吟唱我将从以下三方面反思本次课堂教学。
一、自我评价——捕捉亮点本次教学设计融入了以下教学理念:真正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重视朗读,整个课堂都是书声琅琅;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就整个课堂整体来说应该是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亮点有所展现。
1、教学设计流畅自然教学共有五个环节:我来说——谈话激趣;我来读——读出诗味;我来绘——描绘诗景;我来品——体会诗情;我来颂——真情歌颂。
整个教学环节都是为教学目标、重难点服务,五个环节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流畅自然。
2、收放自如的“绘秋、品秋”这两个完全开放的教学环节,在人人都想有一个完美展现的公开课上来讲,对于学生那是完全自主,毫无拘束,对于老师我来讲简直就是大胆,让人捏汗。
陌生的班级,陌生的'学生,他们的的语文功底,老师一无所知,冒着很大的风险放手让学生去干,我只是引导、启发、点拨、评价,真正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
没有想到学生那优美的画面描绘、诗歌的精彩品味却成了整个课堂的一道风景线。
学生独展风采、合作表现都很精彩。
3、课堂上书声琅琅,让读贯穿始终诗歌贵在朗读,本次课以朗读贯穿始终,在朗读中品味,又在品味之后指导朗读。
朗诵的层次很清晰,读书的目的很清楚。
如老师范读,是扫除生词的障碍,学生的自由读是为了熟悉内容等;前面的朗诵始终在为后面的朗读作铺垫。
《秋天》教学反思15篇

《秋天》教学反思15篇《秋天》教学反思1《秋天到》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秋季的基本特征,感受季节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本课时,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大自然中去,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亲身感受秋季的特征。
于是我设计了“找秋天”这一活动环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不仅在寻找中获取相关知识,更在寻找中与大自然亲近,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前我布置了作业:请你去找找秋天,想办法把秋天带到我们的教室里。
学生显得很兴奋,这样的作业他们很乐意去完成,课上各个争着展示自己的发现:(秋天到了,小草变黄了,树叶也变黄了,风一吹,叶子就落下来了;稻子熟了,变成金黄色,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大苹果,人们可以去摘苹果了;桔子、柚子、梨也都熟了;菊花也是秋天开的……)画图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他们把自己的观察体会充分地表现在图画中,课堂上,在他们展示自己图画的同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图画进行语言表达,从而锻炼其语言表达并使相关知识得以巩固。
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尽情发挥,他们形式多样的反馈了自己在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在彼此的倾听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积累了有关秋天的知识,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也不言而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活动,逐步学会了观察体验这一学习方式《秋天》教学反思2本课采用儿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全文共有三个小节,分别写出了秋天的凉爽、丰收、美丽。
教学本课,我运用了示范朗读、引导点拨、联系生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秋天的特点。
教学第一小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春夏秋冬各有什么气候特点,然后把秋天和冬天、夏天进行比较,总结出秋天不冷不热的特点,学生也跟着很好地理解了“凉爽”该词的词义。
接着通过男女生赛读的形式让生大胆地用朗读表现出凉爽的感觉。
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师:男生们读得真凉快啊!爽!你们是秋的使者吗?(男生们脸上笑意盈盈,得意洋洋)师:女生们是不是有些过于害羞了,读起来有点像夏末,还带着些闷热呢,再读一次吧,赶快把秋姑娘叫出来!(女生们会心一笑,抖擞精神再读一遍)教学第二小节,通过让引导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秋天成熟的水果和庄稼,点拨学生想象自己是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获果实,说说自己心情会如何(激动、高兴、喜悦、骄傲……),师生共同小结,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感情去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充分感受秋天的美好。
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_1

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体课文。
作者以饱满的情感、鲜活灵秀的文字、描绘了北大荒令人心醉的秋天,展示了北大荒人辛勤耕耘的成果,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其中2至4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二部分,写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它是全文的重点段落,也是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第二部分。
2、学习第四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具体描写的方法。
3、在朗读中感悟北大荒的美丽、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品读词句,感悟色彩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发爱“美”的情趣1、板书“秋天”,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字。
你们喜欢秋天吗?是啊,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美丽的季节。
2、板书“北大荒”,再读读这个词。
知道北大荒吗?简介北大荒。
今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去我国东北的“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3、齐读课题。
课件出示一组北大荒秋景图,学生欣赏、感受北大荒秋天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审美期待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北大荒的'秋天。
4、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三、直插重点,品读词句,欣赏北大荒秋天的美丽1、学生自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课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美丽?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天空、小河、原野)(1)学生自读描写天空一段,勾画出描写流云色彩的词,课件出示四组流云图片:让学生认识、理解“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色彩,并模仿说几个表示色彩的词语。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流云的变化多端和天空五彩斑斓的美丽景象。
四季诗韵朗诵稿

四季诗韵朗诵稿四季诗韵——三班诵读展评活动方案1.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2. 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灿烂。
合:唐诗宋词就是这文化长卷上璀璨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1. 那诗、那文,给我们艺术的享受。
2. 那景、那情,让我们深深地陶醉。
1.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今天,让我们徜徉古诗文的长河,去感受四季独特的韵味儿。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诗韵”。
第一篇章:春之歌1.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2. 春天在柳树上:《咏柳》3. 春天在雨丝里:《春夜喜雨》4.春天在充满生机的早晨。
《春晓》5.春天在孩子们的笑声中。
《村居》第二篇章:夏之声 1.夏天是热闹的。
2.瞧,荷花仙子把美丽的夏天带来了。
1.“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在诗人笔下是如此的纯洁如此的高尚,如此的令人心醉。
《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池上》《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江南》第三篇章:秋之韵1. 秋,是个多情的季节,寒山寺的钟声牵动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枫桥夜泊》2. 秋,是个多彩的季节,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山行》3:更是丰实的季节。
《北大荒的秋天》第四篇章:冬之语男:让我们走进冬的世界里,去感受快乐的雪花。
1. 冬在我的眼中是自然的奇葩, 2. 漫天飞舞的雪花, 3. 傲霜而立的腊梅。
4. “噼噼啪啪”打在窗台上的粒粒冰雹5. 都在叙说着冬的语言。
乙:它们是如此的宁静、朴实、纯美、圣洁。
《江雪》《梅》《青松》男:让我们走进冬的世界里,去感受快乐的雪花。
【沁园春·雪】男: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男: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女:英雄们的壮志千古传唱男:江山如此多娇,女:风景这边独好。
男:让我们去感受伟人豪迈的激情,深邃的思想。
女:让我们去领略伟人博大的胸襟,别样的情怀。
甲: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案2023年《北大荒的秋天》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词语:映照燃烧顿时一碧如洗赞美脸庞挺拔热闹非凡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用书中出现的一句话说。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生: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师: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北大荒细细地感受它、欣赏它。
(师板书课题:北大荒的秋天)二、学习课文,感知大意。
1、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读能力02、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学生1: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
学生2:美在清澈见底的小河。
学生3:美在热闹非凡的原野。
3、自主朗读。
师:你觉得哪的景色最美,就读哪里。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三、品味天空的美。
1、指名学生朗读。
2、思考交流:天空美吗?美在哪里?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天空的美。
(生:一碧如洗,并结合图片和文字让生理解一碧如洗的含义,使学生能从直观上理解,加深理解)3、感知北大荒秋天的多姿多彩。
过渡:北大荒不仅没在天空的一碧如洗,它还多姿多彩。
它的多姿多彩体现在了哪里?生1:体现在了傍晚时西边天上的流云。
生2:体现在了流云的颜色上。
(师对这位学生进行及时的点评)生3:流云的颜色很多。
师:你们说得都很棒,书中说到的流云的颜色都有哪些?生: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绛紫。
师:除了书中所说到的流云的颜色,想一下流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呢?生各抒己见。
师:颜色好多呀!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色彩之多?(生回答:色彩斑斓、五光十色、色色俱全、五颜六色……)(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师:颜色不仅多,而且变化也很快,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生:转眼间。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材版本:人教版2. 学科:语文3. 年级:四年级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北大荒的秋天》。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北大荒”、“秋天”、“丰收”等。
(3)掌握课文中描述北大荒秋天景色的句子和段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理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北大荒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北大荒的秋天》。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掌握课文中描述北大荒秋天景色的句子和段落。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地图展示北大荒的位置和特点。
(2)引导学生谈论对北大荒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北大荒的秋天》。
(2)要求学生标出生词和短语,并查阅字典或与同学讨论。
3.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理解其含义。
(2)选取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分享和讲解。
4. 课堂讲解(1)对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
(2)解释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分析课文中描述北大荒秋天景色的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
5. 练习与巩固(1)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书写和口头回答。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抄写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并背诵。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北大荒秋天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调查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秋天景色,与同学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北大荒的秋天》中作者选取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和田野为描写对象,用细腻生动的笔法绘就了一幅色彩残暴、丰收在望的秋景图,生动的说明了北大荒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酷爱北大荒的真挚情感。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酷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诵。
知道“一碧如洗”、“清亮见底、“热烈特殊”等词语。
难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进程:第一板块:复习导入(5分钟)1、放音乐《秋日的私语》,教师读第一小节带入情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美)3、美在哪里?(天空、小河、田野、物产)第二板块:精读第2——4自然段(20分钟)1、自主学习。
自学课文2-4自然段,要求:(1)默读第2-4自然段,找出描写天空、小河、田野特点的词语。
(2)把你爱好的自然段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视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摸索导学策略。
2、导学针对学生的交换,相机进行句段的朗诵和知道。
A、出示句段——天空美(1)你为何爱好这一节?指名读读(2)出示画好的蓝天,这样的天空,你想到了一个词——-“一碧如洗”。
(3)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
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色彩?(金黄、茄紫、粉红、浅红、玫瑰红)(4)这么多的流云,会让你想到什么?读好“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5)天空的美在于流云,齐读。
(6)指导背诵。
B、出示句段——小河美(1)爱好小河的同学来读一读(2)小河真美啊!作者用了两个打比方的句子来描写它,你能找出来吗?说说是用什么比作什么?(3)哪些词语是写小河“清亮”的?(清亮见底、如同透亮的蓝绸子,明镜一样的水面)板书(4)指导朗诵C、品读句段——田野美(1)你爱好这一节吗?你能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吗?(2)板书:(热烈特殊)特殊是不同于一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