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浅析有机房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

浅析有机房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电梯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社会各级都非常关注电梯安全使用问题,这也突出了电梯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有机房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
本文论述了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检验对策,以维护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措施当前建筑主流是高层建筑,而电梯是高层建筑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电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同时也增加了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需要加强电梯检验工作。
很多电梯事故都是在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发生,通过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可以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1电梯顶部空间检验现状我国在开展电梯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电梯检验手段和丰富的检验内容,可以保障电梯检验的整体效益。
结合电梯检验工作经验和工作标准,针对电梯检验工作,检验操作逐渐实现精细化。
因为电梯结构比较复杂,需要联合利用多种检验技术,避免出现检验疏漏的问题。
在电梯检验过程中,需要实现电梯检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信息时代也改变了电梯检验工作的方式,可以减少很多不良问题发生,从根源上协调细节工作。
在测量电梯顶层空间的时候,需要结合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值,压缩对重缓冲器的行程,在控制对重缓冲器的间距过程中,需要结合限定数值,但是在实际安装电梯过程中,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值过于泛滥,高层梯钢丝绳不断拉长,对重缓冲器开关很容易发生动作,加大了后续维保和使用的工作难度,给电梯日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2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措施2.1测量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根据 TSG T7001—2009 第 2 号修改单中 3.2 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规定:(1)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要求:①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 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③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 0.3+0.035v2(m),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 0.1+0.035v2(m);④轿顶上方有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 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电梯设计需注意的一些安全空间

电梯设计需注意的一些安全空间发布时间:2021-07-02T02:22:49.62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0期作者:曾群君陈欣[导读] 高层建筑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作为一种需与建筑相结合的一款大型特种设备,电梯在其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给电梯安装工人及电梯维保员在安装维护时预留足够的安全操作空间,以减少安装维保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广州 511447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电梯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近年来安装维修过程中出现的电梯事故屡见不鲜,其中,而机房、轿顶、底坑处发生安全事故的占比较大。
故本文将针对在电梯设计时所需注意的一些设计空间加以详解,以便能更有效地保护安装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关键词:电梯;安装;安全空间;高层建筑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作为一种需与建筑相结合的一款大型特种设备,电梯在其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给电梯安装工人及电梯维保员在安装维护时预留足够的安全操作空间,以减少安装维保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同时电梯安装工与电梯维保员除应经过专门的特殊培训,并考取电梯安装证方能持证上岗外,还应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
降低电梯安装及维保过程中的事故率,一方面需电梯安装工及电梯维保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对电梯进行安装维保工作;一方面可由电梯厂家对某些事故多发位置加装防护部件以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对于一些在电梯安装及维保过程中需保证预留的空间,设计时应全部考虑,若有不满足的情况则应跟建筑方沟通整改。
只有保证这些安全空间,电梯方能通过相关验收部门的检验,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的电梯(直梯)通常由曳引系统、轿厢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安全保护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组成。
而机房、轿顶和底坑是我们的维保人员和安装人员需经常出入的地方,是我们关注和保护维保人员安全的重中之重。
下面笔者将对这些安全空间进行逐一分析。
探讨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

探讨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作者:杨琴来源:《科技尚品》2017年第07期摘要:在本文,笔者首先介绍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及其测量方法,然后再依据TSG/T7001-2009、GB7588-2003的规定,进一步探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以期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梯;井道顶部;安全空间;检验0 引言据《对十二届全国人大4次会议第6407号建议的答复》,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发生电梯安全事故共22起,致死16人,且近10年来,我国电梯总数增长5.5倍,每万台电梯事故死亡率降至0.11。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电梯安全水平正在逐年提高,但安全形势仍待改善,其中检验是最为关键的手段。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对电梯轿厢、轿顶设备与人员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高度重视。
1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图1所示是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结构图。
在图1中,H1是导轨进一步的制导行程;H2是井道最低部件距离曳引绳附件、滚轮或导靴、垂直滑动门横梁的距离;H3是井道最低部件距离轿顶最高部件的距离;H4是轿顶可站人面积最大的水平面到井道最低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时,要求采取下列操作步骤:首先,在轿厢于顶层平导时,对有关尺寸进行测量;其次,对上极限、上限位及缓冲器开关进行短接,并检修点动上行,以使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第三,测量轿门与层门地坎的高差,并从首次测量的结果中减去这一数值,便可得到H1-H4的值,从而保证其与要求相符。
2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依据TSG/T7001-2009的规定,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应满足下列要求:一是若对重压在缓冲器上,则规定H1≥0.1+0.035V2(m)、H4≥0.1+0.035V2(m)、H3≥0.3+0.035V2(m)及H2≥0.1+0.035V2(m),且轿顶上方空间≥0.5×0.6×0.8;二是若轿厢压在缓冲器上,则对重轨导的制导行程应≥0.1+0.035V2(m)。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分析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分析作者:陈嘉哲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12期摘要:主要针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展开了分析,对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作了系统的探讨,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梯;顶部空间;检验;轿厢中图分类号:X9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12.126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对于检验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实实在在地做好顶部空间检验。
基于此,本文就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进行了分析,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概述这里所说的“井道顶部空间”,是指对重完全压在其缓冲器上(即缓冲器行程的90%以上被压缩)时,轿厢导轨能够提供的最小行程;井道最低部件与导靴、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横梁或部件自由垂直距离;井道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轿顶部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自由垂直距离;轿顶上方能够容纳0.5 m×0.6 m×0.8 m的空间。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梯采用2∶1的绕绳比时,绕绳轮和钢丝绳相对于轿顶是运动的,因此,不应将其看作是绳的固定附件。
电梯井道顶部的安全空间如图1所示。
在图1中,H1为轿厢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H2为井道最低部件与导靴、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横梁或部件自由垂直距离;H3为井道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的最低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H4为轿顶部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自由垂直距离2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2.1 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2.1.1 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要求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大小与额定速度v的平方有关,还与所使用的缓冲器的类型有关系。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
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通常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电梯机房空间:顶层空间应具有足够的面积,以容纳电梯机房所需的设备和施工操作的空间。
根据不同的电梯类型和规格,机房的面积要求有所不同。
2. 设备间通风与散热要求:顶层空间需要考虑电梯机房内设备的通风和散热问题。
电梯机房内的电气设备、驱动系统等需要有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散热装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避免过热。
3. 照明需求:顶层空间内的电梯机房需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以确保施工和维护人员可以清晰地进行操作和检修工作。
4. 安全要求:顶层空间需要符合建筑和电梯安全法规的要求,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包括防护设施、消防设备、漏水检测等要求。
总的来说,电梯顶层空间的要求主要是为了保证电梯机房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并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这些要求可以根据具体的电梯类型和规格进行调整。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作者:靳松
作者机构: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来源:科技信息
ISSN:1001-9960
年:2012
卷:000
期:036
页码:680
页数: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安全空间
摘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一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本文针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影响因素、检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其的认识和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2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
本文针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影响因素、检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其的认识和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2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指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电梯顶部的相关安全尺寸必须满足TSG T7001-202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的要求。
一些大楼设计时按照标准楼层的高度来设计,但有时由于楼房建造的误差以及开发商为了后期装潢的需要而订购超高的电梯轿厢,这样就使电梯顶层安全空间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则会使对重缓冲距限制在很小的允许值。
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很快,就会导致轿厢撞击上极限开关前,对重就已经撞击到对重缓冲器了,这显然不满足相关要求。
电梯维保单位则会通过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通常都会使对重缓冲距保持在较大值,这样可以很长的时间都不再需要裁剪钢丝绳,而这样做则忽视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
电梯检验人员通常会测量对重缓冲距来判断上极限开关是否会在对重撞击对重缓冲器前起作用,而忽视了对重缓冲距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影响。
具体分析TSG T7001-202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对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的要求如下: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列四个条件:其中所述的顶层空间前提是对重完全压在其缓冲器上,(即缓冲器行程的90%以上被压缩)。
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分析与计算

174
Zonghe Yanjiu◆综合研究
断路器的监视与防跳回路研究
邹超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广东 阳江 529800)
摘 要: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位置监视和防跳回路相当重要,在控制回路中它们并不是单独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当采用不 同的防跳回路时,位置监视回路该如何接入才能起到监视整个合闸或分闸回路的作用,是值得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 现讨论使用不同防 跳回路时监视回路的接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控制回路;监视回路;断路器防跳
0 引言
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位置监视回路不仅能反映断路 器的工作状态,同时也作为判断控制回路断线或控制电源消 失的判据, 而防跳回路起着防止断路器在故障时反复分合闸 引起设备故障或人身事件的作用。 一般保护装置的操作箱和 断路器机构箱均设计有监视和防跳回路。
1 断路器监视回路和防跳回路原理
综合研究◆Zonghe Yanjiu
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分析与计算
陈莹
(兵团特种设备检验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1)
摘 要:电梯作为楼宇中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其安全性能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电梯轿厢作为运输载体,其顶部安全 空间的距离也影响着电梯的运行安全,现通过对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确保电梯 的运行安全。
图1 轿厢在顶层平层 即:
HM≤La测-HD-(0.1+0.035v2) HM≤Lb测-HD-(1+0.035v2) HM≤Lc测-HD-(0.3+0.035v2) HM≤Ld测-HD-(0.1+0.035v2) 考虑T7001§3.2.1的④,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 m× 0.6 m×0.8 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则HB≥HD+HM,即 HM≤HB-HD。 如图2所示,设当轿厢在底层端站平层时,测得T7001§3.2.2 对重导轨的制导行程为LX,轿厢船形撞尺长到下极限开关的距 离为JX,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的进一步制 导行程为LY=LX-HJ-HX。当T7001§3.2.2满足最低要求时,对重导 轨制导行程的富余量为: ΔH=LY-(0.1+0.035v2)=LX-HJ-HX-(0.1+0.035v2) 对重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最多再增加ΔH,即: HM≤HS+ΔH=HS+LX-HJ-HX-(0.1+0.035v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
本文针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影响因素、检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叙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对其的认识和电梯检验的工作能力。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必须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要求。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指对重缓冲器被对重完全压缩时,电梯顶部的相关安全尺寸必须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的要求。
一些大楼设计时按照标准楼层的高度来设计,但有时由于楼房建造的误差以及开发商为了后期装潢的需要而订购超高的电梯轿厢,这样就使电梯顶层安全空间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则会使对重缓冲距限制在很小的允许值。
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很快,就会导致轿厢撞击上极限开关前,对重就已经撞击到对重缓冲器了,这显然不满足相关要求。
电梯维保单位则会通过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通常都会使对重缓
冲距保持在较大值,这样可以很长的时间都不再需要裁剪钢丝绳,而这样做则忽视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
电梯检验人员通常会测量对重缓冲距来判断上极限开关是否会在对重撞击对重缓冲器前起作用,而忽视了对重缓冲距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影响。
具体分析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中3.2项对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的要求如下: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列四个条件:
其中所述的顶层空间前提是对重完全压在其缓冲器上,(即缓冲器行程的90%以上被压缩)。
由曳引条件(见《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 第9.3条及附录M就是能够保证曳引力在我们所需要的范围内)可知当对重以115%的额定速度撞击缓冲器,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曳引钢丝绳开始松弛,轿厢已不再受曳引力的
驱动。
但由于轿厢的惯性,轿厢仍要向上运行一段距离,即重力制停距离--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沿重力相反的方向运行时,在无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能运行的距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m(1.15v)2=mgh,解得重力制停距离h=0.0675。
由于存在着空气阻力和导轨上的摩擦力等影响,重力制停距离将缩短。
取其一半,得0.0337 ,圆整为0.035
a: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 (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b:符合(轿顶应有一块布小于0.12m2的站人用面积,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 (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 (m)。
对于c的要求,当电梯采用2:1绕绳比时,绕绳轮和钢丝绳相对轿
顶是运动的,因此不应看作是绳的固定附件,要求最小用垂直距离
为0.3+0.035 c(1)的要求),而不是0.1+0.035 c(2)
的要求)。
本c的要求仅适用于1:1悬挂比的电梯。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
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 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
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该空间可看做一个“长方体”,其任何一个面能朝下放置就可以了,而不是要求任意面都必须能够朝下放置)。
同时,如果1:1绕绳比(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时,只要每根曳引绳在上述“长方体”中都靠边(与“长方体”的垂直面均不大于0.15m),曳引绳可以包含在“长方体”中。
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应能容纳一
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该长方体可在该空间内
任一平面朝下放置。
”长方体尺寸是否足以能容纳一个人?这不是
本标准的意图,这一点也通过可得到的意外事故记录得到了证明,
可利用的安全空间是足够的。
另外,轿顶装设的护栏如为轿顶最高部件,则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护栏顶与井道顶最低部件之间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 (m);
以上所要求的顶层空间,其目的是给在轿顶工作的人员和电梯设备本身提供安全
检验方法
轿厢在上端站平层位置时,在轿顶测量(图1)H1、H2、H3和H4数据。
人撤离轿顶后,短接上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慢速提升轿厢,
直到对重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量出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垂直高差,将在轿顶测量的(图1)H1、H2、H3和H4数据减去地坎高差即为实际顶部间距。
计算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对新装电梯要求检查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而在定期检验中不要求测量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所以电梯检验人员在定期检验中很少去检查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是否满足要求。
在电梯检验人员检查电梯井道的时候,如何发觉电梯顶部的空间较小时,有必要将电梯轿厢开到顶层端站平层的位置来测量电梯顶部的空间尺寸,将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计算出来,与实际测量的对重缓冲距进行比较,如果实际测量的对重缓冲距大于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则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
因此,电梯检验人员需要要求电梯维保人员通过在对重上增加调节块来使对重缓冲距处在允许的范围内。
新装电梯的顶部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通常是将不满足安全尺寸位置的机房与井道间的楼板打通,在打通的楼板上方采取钢板防护的型式来解决。
如果不能采取这种方式,则通过降低电梯轿厢的高度来满足这一要求。
因此可以看出,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增加的安全空间
尺寸有限,导致对重缓冲距允许的取值较小。
假设图1中h2是允许的最大对重缓冲距即电梯安装好后的对重缓冲距,h1为上极限的数值,由于上极限开关必须在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所以对重缓冲距的最小值为h1。
由于新装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伸长的比较快,导致对重缓冲距小于h1,则不满足上极限的要求。
电梯的维修保养单位必须采取裁剪曳引钢丝绳的方式来增大对重缓冲距以满足上极限的要求。
为了保证长时间不需要再次裁剪曳引钢丝绳,通常会使对重缓冲距处在一个较大的数值上,如图1中的h3所示,而他们往往会忽视电梯顶部安全空间的要求,致使电梯顶部安全空间不满足要求。
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主要是在电梯冲顶的时候起到对轿厢、轿顶附件、轿顶设备以及轿顶人员的保护,因此保证电梯顶部的安全空间满足要求至关重要。
电梯检验人员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对此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保证电梯设备本身以及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