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玉米生产概况与我国未来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报告首先介绍了全球玉米产业链的基本情况,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随后,报告对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价格、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报告对玉米产业链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一、全球玉米产业链概述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用于人类食品、饲料、能源等领域。

全球玉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

种植环节主要涉及到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加工环节主要涉及到玉米粉、玉米油、淀粉等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主要涉及到玉米的贸易和物流。

二、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和价格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达到了约11.8亿吨,比去年增加了约3.5%。

其中,美国、中国和巴西是全球三大主要玉米产区,占据了全球玉米产量的近60%。

此外,乌克兰、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家也是重要的玉米产区。

2024年,全球玉米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政策、需求等。

天气变化对玉米种植和收割产生了重要影响,干旱和洪水等天气灾害导致有些地区玉米产量下降,进而导致全球玉米价格上涨。

政策因素也对玉米价格产生了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对玉米的出口限制、减少玉米的农业补贴等政策导致了玉米价格的波动。

三、2024年全球玉米需求2024年,全球玉米需求主要来自食品、饲料和工业生产三个方面。

其中,饲料是全球玉米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占据了全球玉米需求的约70%。

此外,由于生物能源的需求增加,玉米在能源领域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四、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气候变化将对玉米的种植和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农民和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其次,全球玉米需求将继续增加,特别是来自饲料和生物能源领域的需求。

此外,科技创新将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呈现出产量增加、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增长等特点。

美国玉米产量每亩多少斤,产量为什么会比中国高

美国玉米产量每亩多少斤,产量为什么会比中国高

美国玉米产量每亩多少斤,产量为什么会比中国高美国玉米产量每亩多少斤,产量为什么会比中国高回答在常规种植下,美国玉米的平均产量约为800kg/亩,不过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及管理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具体的产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播种时需要先选择颗粒饱满且没有损伤的种子,做好浸种催芽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播种了,在种植期间要做好灌水排水、中耕除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工作。

一、美国玉米产量每亩多少斤1、亩产量在常规种植下,美国玉米的平均产量约为800kg/亩,但由于播种时间、方法及管理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美国玉米具体的亩产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如何种植玉米(1)选种播种:选择颗粒饱满且没有损伤的种子进行播种,将种子清洗浸泡后就可以播种到土壤中了。

(2)灌水排水:在种植期间需要合理的灌水,促使植株能够更好的生长,而在阴雨天则要做好排水措施。

(3)中耕除草:从挖掘到拔节孕穗期,一般要做1-2次除草。

中耕的深度取决于湿度,水多的时候可以深一点,水少的时候可以浅一点,这样植物的根系就不会受到损伤。

(4)防治病虫害:在玉米的生长期间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注意使用浓度,避免浓度过高,对植株的生长造成影响。

2.为什么美国的玉米产量比中国高?11、全程机械化在美国,从耕地种植、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已经机械化,取代了传统的人力和畜力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能力。

然而,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剥苞叶、脱粒、割秸秆等工作。

仍然是手工完成,工作量大,生产能力低。

2.地形优越。

美国的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且降水丰富,再加上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不仅适合种植玉米,而且在种植完成后也方便将玉米送往其他的地方。

3、实行玉米区域化种植。

玉米市场分析

玉米市场分析

玉米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许多畜禽的重要饲料。

全球玉米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市场需求量巨大。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玉米的市场状况存在一定差异,需要对各国玉米市场进行详细分析。

二、全球玉米市场分析1. 玉米产量分布全球玉米主要产地包括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产区。

各国的玉米产量受气候、土壤、农业政策等因素影响,产量波动较大。

2. 玉米需求预测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玉米的需求持续增长。

玉米不仅用于食品加工,还广泛用于畜禽饲料、工业原料等领域。

未来几年,全球对玉米的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3. 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美国、巴西等国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国,中国、日本等国是主要的玉米进口国。

玉米的国际贸易对全球玉米市场有着重要影响,需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形势。

三、中国玉米市场分析1. 产量和需求情况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的玉米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畜禽饲料等领域,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玉米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2. 政策影响中国的农业政策对玉米市场有着重要影响,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市场调控措施影响着玉米种植者的生产行为和市场供给情况。

3.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玉米价格受供求关系、国际市场影响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需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四、市场风险预警1. 气候因素天气变化对玉米生长影响巨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玉米产量减少,需关注气候风险。

2. 地缘政治影响国际贸易政策、跨国合作等因素对玉米市场有较大影响,需关注地缘政治风险。

3.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需求、产业政策等因素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发生变化,需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应对市场风险。

以上为玉米市场的分析报告,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玉米市场的状况。

国内外玉米育种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玉米育种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玉米育种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是全球玉米种植大国,玉米育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
成了现代玉米育种的工业化进程。

近十多年来,国内玉米育种的发展
实现了从传统的良种甄选转型到基因改良,从单倍体种质改良到多倍
体种质改良。

经改良的新品种株势和抗病性都有所提升,增加了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推动中国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际玉米育种也在不断发展,以美国、欧洲和拉丁美洲为
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育种有条不紊,育种目标焦点在于实现高达收成、
耐病性和可口性的兼容-发展,以满足当今社会不断抬升的要求。

未来,中外玉米育种仍将朝着以增产、精细化、保护性、精准化、高品质和创新性育种目标发展,加大科学育种力度,争取节约育种成本,开发优良、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高度适应性品种,以满足人民群
众不断提高的综合饮食要求。

全球玉米供需现状及进出口贸易总量分析报告

全球玉米供需现状及进出口贸易总量分析报告

全球玉米供需现状及进出口贸易总量分析一、世界玉米供需分析玉米是全球各国广泛种植的农作物。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玉米产量为11.23亿吨,消费量11.34亿吨。

2015-2018年全球玉米供需分析资料来源:USDA、整理 相关报告: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玉米种植与加工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在除中国外的国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2018年美国玉米产量为3.66亿吨,较2017年的3.71亿吨下降1.3%;排在第二位的是巴西,玉米产量1.01亿吨,较2017年增长23.17%;玉米产量排在第三位的是欧盟,2018年产量达0.64亿吨,较2017年同比增长3.54%。

2015-2018年全球玉米产量分国家统计表地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阿根廷29,50041,00032,00051,000巴西67,00098,50082,000101,000加拿大13,68013,88914,09513,900埃及6,0006,0006,4006,800埃塞俄比亚7,8827,8478,0008,300欧洲联盟58,74861,88462,02264,217印度22,56725,90028,75327,800印度尼西亚10,50010,90011,90012,000墨西哥25,97127,57527,56926,700尼日利亚10,56210,41511,00011,000菲律宾6,9668,0877,9807,600俄国13,16815,30513,20111,415南非8,21417,55113,10411,500乌克兰23,33327,96924,11535,805美国345,506384,778371,096366,287资料来源:USDA、整理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2.62%,巴西玉米产量占全球的8.99%,欧盟占5.72%,阿根廷占4.54%,去克兰占3.19%。

美国玉米生产概况与我国未来发展趋势讲课文档

美国玉米生产概况与我国未来发展趋势讲课文档
科技的支撑力 政府的调控力。
现在市场拉动力已是史无前例的强劲。
出路是: 如何充分运用政府的调控能力?提高科技的支撑能力?推动其发展!
同时,也应知道,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没有高的科技与经费投入,难有高的回报与产出”!
第23页,共27页。
潜力途径
扩大面积
除黑龙江省外,已经再没有靠扩大面积,大幅度增加总产的余地。据测算,“到2020年种植面积 达到5.5亿亩,可比目前增加5000万亩”。
美国玉米主产区耕地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但仍重视土壤培肥,
措施是:合理的米豆隔年轮作、秸秆粉碎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料、高效复 合肥料。玉米田全部实现秸秆还田。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少耕、条带耕作、免耕等。
机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同时收获8行,部分农场采取籽粒收获与 秸秆粉碎一体作业,部分为籽粒收获时割断秸秆再进行粉碎作业,机械 收获玉米籽粒损失率一般在3%~4%。
,单产也连续增长。 需求:需求紧张态势并没有缓解。
2010年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进口157万吨。 2011年面积达5亿亩,总产19280万吨,仍然满足不了需求。 2012年1-5月进口187万吨,预计全年进口500万吨。 价格:在连续8年增产的背景下,价格不断攀升并屡创新高(目前吉林收购 价近2.3元/公斤高位运行)。 结论:紧张态势已是一个长期问题;供求矛盾仍在逐渐加剧。
的危害。防止病菌,昆虫可能发生突变而对某种药剂具有抗药性,即使病 菌,昆虫发生突变,也可以有效杀死。
因此使用多种杀菌剂,杀虫剂及生长素,依据效力,按不 同比例混合,就成为多重保护的包衣剂。可以保障种子播种后, 在土壤中免受病菌侵袭,保证幼苗发芽均匀,生长健壮。有效防 止根腐,茎腐,穗腐的侵害及滋生。
密植栽培:

世界玉米种植分布调研报告

世界玉米种植分布调研报告

世界玉米种植分布调研报告引言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的饲料作物之一。

本报告旨在调研并分析世界范围内玉米种植的分布情况,了解不同地区的种植规模、产量以及发展趋势,为玉米农业的发展和商业合作提供参考。

1. 世界玉米种植概况玉米种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地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陆。

根据最新数据,全球玉米播种面积约为1.93亿公顷,年产量接近1.12亿吨。

其中,美洲、非洲和亚洲是玉米种植的主要地区。

1.1 美洲美洲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区域,占据了全球种植面积的近一半。

尤其是美国、巴西和墨西哥是美洲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为3.6亿吨。

美国中部的农业州,如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是玉米种植的核心地区。

1.2 非洲非洲是玉米的传统种植区域,尤其是南部非洲地区。

南非、尼日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

南部非洲国家组织(SADC)成员国,如南非、坦桑尼亚和马拉维,通过农业合作和技术援助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增长。

1.3 亚洲亚洲玉米种植区域也很广泛,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为2.5亿吨。

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是玉米种植的重要地区。

2. 国际玉米产量和贸易2.1 玉米产量全球玉米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

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玉米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现出多年增长的趋势。

2.2 玉米贸易玉米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商品之一。

美国、阿根廷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国,而墨西哥、日本和韩国则是最大的进口国。

由于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和低成本,国际玉米贸易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

3. 未来发展趋势3.1 科技推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种植技术的改进将为玉米产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例如,基因改良的玉米品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和耐旱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减少损失。

3.2 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甜玉米产业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对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一、国内甜玉米产业现状1.产量及面积:中国是世界上甜玉米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甜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对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甜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2.品种改良:国内甜玉米产业在品种改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的甜玉米品种,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满足了市场需求。

3.科学种植管理:近年来,国内甜玉米产业逐渐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通过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措施,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4.加工及利用:国内甜玉米加工业也在逐步发展,目前主要以加工成玉米淀粉和玉米油为主,且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良好。

此外,甜玉米还可以加工成罐头、速冻食品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二、国际甜玉米产业现状1.主要生产国家:全球甜玉米主要生产国家有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等。

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甜玉米生产国,其产量占据全球产量的相当比例。

2.技术水平:国际上甜玉米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尤其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在种植管理、品种改良、机械化作业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他们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产品质量及市场需求:国际上的甜玉米产品以质优价高著称,其高度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甜玉米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材,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三、甜玉米产业发展前景1.内外市场需求增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甜玉米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未来,甜玉米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种植技术创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甜玉米种植技术将进一步创新,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紧张态势已是一个长期问题;供求矛盾仍在逐渐加剧。
三、美国玉米生产的技术关键
美国、中国玉米生产水平参数对比:
❖ 种植面积;美国3036万hm2, 中国 2762万hm2。 ❖ 总产量:美国28334万吨, 中国14319万吨,为美国的50.5%。 ❖ 单 产:美国9367 kg/hm2, 中国5160 kg/hm2,为美国的55%。 ❖ 高产纪录:美国1850kg,我国新疆1356kg。
需求:需求紧张态势并没有缓解。 2010年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进口157万吨。 2011年面积达5亿亩,总产19280万吨,仍然满足不了需求。 2012年1-5月进口187万吨,预计全年进口500万吨。
价格:在连续8年增产的背景下,价格不断攀升并屡创新高(目 前吉林收购价近2.3元/公斤高位运行)。
3、耐密植、抗倒伏、适合机械作业的新品种配合高密栽培技术
品种特点: 株高240-250cm、穗位110cm、整齐度高、耐密植、单株生产力高、茎秆
坚硬抗倒伏、病虫等综合抗性强,生育期120天,成熟到收获留有近1个月 的田间脱水时间,收获含水量15%-20%。。特点: “四小一高“:即叶片小、雄穗小、植株小(收敛)个子小、出籽率高。 “四快一壮”:播种出苗快,籽粒灌浆快、苞叶蓬松快、后期脱水快、植 株壮。 密植栽培:
多数收获机自动测产装置,通过GPS和数据处理系统直接获得产量相关 数据信息,用于推荐明年施肥调整和技术指导。
2、现代生物技术为坚实基础的转基因品种普及应用
转基因玉米研究和应用已进入崭新的时代,把抗虫和抗除草剂转基因 玉米推上了高峰。转基因品种面积占全美85%以上,其功能是保障植物健 康,有效控制病虫草害,增加对环境变化耐力及增加产量。
主体技术:
1、高新科技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大农业生产
玉米生产具有大功率、高速度、宽幅面、配套联合机械作业的特点,实 现了全程机械化和自动化,促进作业的高效率,低成本及精準程度。
播种机播种箱有感应设备,种子在快播种完时自动停机;收获机械走出 田间会自动转回;收获穀粒在接近饱满时,会自动将穀粒倾倒在穀物车。
预计2012年种植面积比2011年增加2%左右(黑龙江种植 面积近600万公顷,增幅约7%),达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能 否再创新高,就看“天公”是否作美?
一、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
2008年爆发世界性粮食危机,至今没能化解,对我国的 波及效应仍然严重,并且要持续多年。主要原因是:
需求越来越大:人们要吃好,汽车要喝饱,矛盾加剧玉 米供需失衡(2009年美国谷物产量4.16亿吨,其中1.19亿吨 制造燃料乙醇,够3500万人吃1年,能源用粮增加)。
耐密植品种配合高密度机械收化栽培,是50年来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现在播种公顷8.3万粒,收获株数为6.7-8.0株/公顷。
玉米品种与种子质量
4、具有杀菌、防虫及生长调控等复合功能的 种子处理与保护技术
具有重复性及可逆性: 使用数种不同抗虫及抗病药剂包衣,有效消除病虫害对
种子及幼苗的危害。防止病菌,昆虫可能发生突变而对某种药 剂具有抗药性,即使病菌,昆虫发生突变,也可以有效杀死。
由2008年产量9660公斤/公顷,至2030年达18831公斤/公顷。 ❖ 2011年:美国种植面积3735万公顷,收获面积是3415万公
顷,总产3276亿公斤,历史上第3个高产年份,比2010年提 高4%,公顷单产9603公斤,是第4高产年份。
美国玉米生产特点:“五重 、五轻” ❖ 重播前整地与种子处理,轻播后管理; ❖ 重种植规模与整体效益,轻当年产量; ❖ 重米豆轮作与培肥地力,轻追施化肥; ❖ 重农机配套与精准作业,轻繁琐农艺; ❖ 重自然晚收与田间降水,轻过早抢收。
供给增长缓慢:粮食增产的支撑条件不可逆转在减少, 城市建设、工业用地,交通用地愈来愈多,导致耕地减少, 灌溉用水减少;旱涝极端天气日趋频繁,环境恶化。
二、我国玉米供给形势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饲、能、经四元作物,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的作用至关重要。10多年来,玉米播种面积连续增长,于2008年突破 4.5亿亩,跃居种第一大作物,单产也连续增长。
转基因性状:抗螟虫、抗除草剂、耐干旱、雄性不育和耐热淀粉酶等。
未来,全新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将会进入商业化阶段,研究的重点已经 转向了抗干旱、营养高效、优质和高产等性状,促进植物耐寒,耐旱,耐 热,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及增加淀粉合成效率等。
转基因玉米的推广和使用,带来的不仅仅是杀虫和抗除草剂的直接效 果,更带来了生产效率和耕作方式的系列变革。
向农户销售的种子质量高,芽势强,出苗率达95%以 上,纯度近100%。并提供详细相应参数,适应各类排种器 械及单粒精播需要。
因此使用多种杀菌剂,杀虫剂及生长素,依据效力,按 不同比例混合,就成为多重保护的包衣剂。可以保障种子播种 后,在土壤中免受病菌侵袭,保证幼苗发芽均匀,生长健壮。 有效防止根腐,茎腐,穗腐的侵害及滋生。
5、种子高质量精加工与精量机械播种技术
商品种子全部进行严格的扁、园分级和精选处理。并 进行DNA水平的种子遗传纯度鉴定、冷床及温床发芽鉴定。
美国种植面积增加缓, 单产提高快, 提高了1104 kg/hm2, 而我国同期 单产只提高了460 kg/hm2 。
(2001~2010 年资料)
美国中长期目标产量非常超前! ❖ 过去 30 年间玉米平均产量增加一倍(中国同期增长75%)。 ❖ 近年间,新的育种技术及栽培方法必然促进更快的进展
(Susanne Retka Schill )。 ❖ 未来 25 年, 至2030年玉米产量翻番的设想可以实现! 即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才 卓
2012.7 湖北。武汉
www.themegallery. NhomakorabeaomLOGO
主要内容
一、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 二、我国玉米供给状况 三、美国玉米生产关键技术 四、中国玉米生产面临主要问题 五、应对策略与技术分析
农业经过多年持续增产增收,玉米连年高产高效,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强度不断加大,使2012年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 性不断高涨,形成多年来生产形势最好的一年,资金投入和 物资投入充足,为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提供了基础和保 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