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玉米生产概况

合集下载

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及标准化生产

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及标准化生产

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及标准化生产山西省是中国小杂粮的主要生产区之一,以玉米、小麦、高粱、黄豆、红豆、薏米等为主要品种。

目前,山西小杂粮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多品种、多样化经营。

山西小杂粮种植品种丰富,不仅包括常规的玉米、小麦、高粱、豆类等,还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杂粮品种,例如兴县小米、运城薏苡仁等。

2.规模化种植。

山西省现有大型农业企业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3.缺乏标准化生产。

目前,山西小杂粮生产尚未实行全面标准化生产,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限制了小杂粮的优质发展。

未来,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一方面,山西丰富的小杂粮品种资源成为了推动山西小杂粮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小杂粮在市场上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为了推进山西小杂粮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实现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可以规范小杂粮生产的管理、工艺、技术等方面,从而提高小杂粮的质量和安全,增强小杂粮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标准化生产也可以加快小杂粮产业的
转型升级,实现小杂粮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五寨

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五寨

100《中国经贸》 2019年8月下 2015年8月7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关于命名山西省五寨县为“中国甜糯玉米之乡”的复函》(中粮协〔2015〕4号)文件,同意命名五寨县为中国甜糯玉米之乡。

五寨县地处晋西北高寒冷凉区,农田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4.9℃,年均日照2872小时,年积温2430℃,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20天,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量又相对集中,适宜大面积甜糯玉米种植。

五寨县玉米种植历史悠久,乾隆和道光年间均有记载。

甜糯玉米种植虽于2002年引进,但其具备传统玉米的生长特性,非常适合在五寨境内生长,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有《地方志》叙述,玉米在引进之初被列为“果属,以食小儿”,属稀罕食物。

《五寨县志》载,玉米特别适合山地种植,五寨恰恰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地形倾斜,东南高,西北低,属山川地。

2000年以来,五寨县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战略部署,在规模发展玉米产业的同时,把甜糯玉米生产作为打造特色农业的重点工作进行推广和示范。

县委县政府2004年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甜糯玉米特色产业区建设的意见》,2008年编制了《五寨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2013年制订了《农业产业化奖扶办法》,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甜糯玉米产业,全力打造“中国甜糯玉米之乡”品牌。

确定了坚持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思路;坚持立足优势,面向市场,建设园区,典型引路;坚持技术配套,模式化栽培,努力强化服务,提升产业化水平;坚持保护生态,打造地理标志,创立特色品牌;把发中国甜糯玉米之乡——五寨Issue8 2019CHINA GLOBAL AUGUST. 2019 CHINA GLOBAL BUSINESS101展甜糯玉米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突破口,紧抓不放。

在省市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五寨县把发展玉米生产作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工作重点,把甜糯玉米生产作为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的优势产业全力推进,努力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突出园区示范引导,努力增加科技含量,培育“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努力发挥产业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优质甜糯玉米出口基地建设,努力提升主导农产品的产业地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

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

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
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西省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

1. 小麦:山西省是中国的主要小麦生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2. 玉米:山西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广泛,主要集中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3. 高粱:山西省的高粱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忻州地区、吕梁地区等。

4. 大豆:山西省的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5. 马铃薯:山西省的马铃薯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忻州地区、吕梁地区等。

山西省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作物种类丰富,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山西省还是中国的苹果主产区之一,特别是运城地区的苹果品质优良,享有很高的声誉。

山西玉米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山西玉米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山西玉米的调研报告怎么写山西玉米调研报告一、引言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玉米是该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玉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着重调研了山西玉米的栽培特点、产量、销售以及需求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山西玉米的栽培和管理情况;2.掌握山西玉米的产量及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3.了解山西玉米市场的需求和销售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通过采访农民、农业专家和政府官员,参观玉米种植基地,并收集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报告。

三、调研结果1.栽培特点:山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玉米的生长,该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尤其集中在中北部地区。

农民在栽培过程中普遍采用化肥和农药来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2.产量和收入:山西玉米的平均亩产量较高,每公顷约为6000-8000公斤。

大部分农民依靠玉米种植维持家庭收入。

玉米产量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较大,玉米价格的波动对农民收入有着较大影响。

3.需求和销售:山西玉米的需求主要来自于饲料和食品加工行业。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和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玉米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同时,山西的玉米也通过内外贸易渠道销往其他省市以及国外市场。

四、问题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玉米种植中使用化肥和农药较为普遍,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2.市场需求存在一定风险,畜牧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波动直接影响着玉米的需求;3.农户在销售玉米时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鼓励农民多元化种植,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3.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共享,提供农民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4.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减轻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五、结论山西省的玉米种植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市场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适当的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创新,山西的玉米产业有望得到更好的发展。

平陆县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平陆县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全县玉米生产主要集 中在有效土层深厚 、耕作层肥 沃、 有水利设施的地方 。
均衡 , 降低 了养分 的有效性。
平陆县玉米 田成分含量见表 1 。
表 1 平陆县玉米田成 分含量 mg / k g
4 玉米生产发展对策
4 . 1 搞好 玉米 品种 规划 ,
成分
有机质
5 . 1 0 . 1 要 及 时查 苗 、 补苗、 定苗
黑穗病 , 以及蝼蛄 、 蛴螬等地下害虫。
5 . 3 种 植方 法 5 . 3 . 1 复播
及时采取措施 , 促进苗全、 苗齐 、 苗匀是夏玉米丰产的
平均含量
1 3 5 2 0
适合平陆县高水肥地种植 的玉米 品种是 中科 1 1 号、
晋单 4 2 号、 浚单 1 8号 ; 中水肥地种植品种是郑单 9 5 8 、 农
全氮 碱解氮
全磷 有效磷
全 钾
7 6 0 7 1 . 1 8
7 3 0 2 0 . 5 1
1 7 9 6 0
量为 3 . 0 ~ 3 . 5 k g / 0 . 0 6 7 h m ,点播的为 2 . 5 ~ 3 . 0 k g / 0 . 0 6 7 h m ,
5 玉 米 生产管 理技 术
5 . 1 品 种选 择
机械化精量点播 的为 1 . 0 — 1 . 5 k g / O . 0 6 7 h m 。随着种子质量 的提高 、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机械化程度 的进一步精确 , 玉 米播种可以逐步采取少量 、 单粒 、 精播 的方法 。
5 . 8 播 种 深度
按平陆县 的 自然气候与立地条件 , 适合大范 围种植 的 优质 高产 品种 有晋单 5 2号 、 晋单 6 3号 、 郑单 9 5 8 、 金海

山西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山西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Ab s t r a c t : C o n r i s a n i mp o l f a n t f e e d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r a w ma t e r i l a a n d f o o d c r o p . w h i c h a 1 l p l a y s i n c r e a s i n g l y i m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p r o d u c i t o n a n d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l e v e l o f c o i n i mp a c t s o n S h nx a i ’ S f o o d s e c u r i t y nd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l y . h e T r e f o r e , i t wo u l d b e o f g r e a t p r a c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nc a e t o l e a r n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f o c o r n i n d u s t r y a n d t h e p r o b l e ms , a n d ma k e me a s u r e s t o i mp r o v e t h e i n d u s t r y . I n t h e p a p e r ,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nd a r e s t r i c t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t h e c o n r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S h nx a i w a s r e v i e w e d a n d t h e me a s u es r w e r e g i v e n . Ke y wo r d s : S h a n x i ; ma i z e ; p r e s e n t s t a t u s ;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 t h o u g h t

山西玉米调查研究报告

山西玉米调查研究报告

山西玉米调查研究报告山西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省份之一,玉米是山西省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

为了了解山西玉米的种植情况和面临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一、玉米种植面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占到了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近一半。

这主要是因为山西地理环境适合玉米的生长,并且山西地方政府也在近年来加大了发展玉米种植业的支持力度。

二、玉米品种在山西省种植的玉米品种以杂交玉米为主。

这是因为杂交玉米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适应性强,耐旱性和耐寒性也较好。

此外,杂交玉米的价格也相对较高,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种植技术和管理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方面,调查显示山西的玉米种植农户普遍采用化肥、农药和种子处理等措施,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但调查也发现,部分农户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存在不规范和过量的情况,这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四、市场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的玉米市场需求较大,但玉米价格波动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山西的玉米产量较大,供大于求导致的。

此外,玉米市场价格也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五、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山西的玉米产量虽然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产量波动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种植技术不到位、病虫害的侵害和天气因素等原因导致的。

其次,玉米种植农民普遍面临着市场行情不稳定和收益不高的问题。

此外,农业环境保护、土壤污染和粮食安全等方面也是山西玉米种植面临的挑战。

六、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玉米种植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2. 推广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3. 发展玉米产业化,加大对玉米深加工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4. 加强市场监测和预警,及时调整供应和需求的平衡。

5. 加大对农业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

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

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山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一个古老而又有着独特文化底蕴的省份。

山西的地理位置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适合农业生产。

农作物在山西省的生长地区主要集中在太原、大同、忻州、晋城等地。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长。

太原以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产量稳定,品质优良。

太原还以果树种植业为主,如苹果、梨、桃等水果品种。

太原的农产品以“绿色、有机”为主打,深受消费者欢迎。

大同地区则以煤矿为主要产业,但农作物生长地区依然广泛。

大同的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

大同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要种植品种,产量不俗。

大同还以蔬菜种植为主,如西红柿、黄瓜、辣椒等。

大同的农产品在本地销售畅旺,同时还远销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忻州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适合种植一些耐寒作物。

忻州以玉米、高粱、杂粮为主要农作物,产量较丰富。

忻州还以果树种植为主,如枣、杏、李子等。

忻州的果实味美可口,深受消费者青睐。

忻州农产品在本地市场销售良好,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晋城地区地理环境优越,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晋城以小麦、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为主要种植品种,产量稳定。

晋城还以棉花、甜菜、苹果等工业原料作物为主要种植品种。

晋城的农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颇受欢迎,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山西省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省份,各地农作物生长地区各具特色,为当地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山西省能够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为山西地区的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福祉。

第二篇示例: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山西的农作物生长地区主要分布在太原盆地、晋中盆地、运城盆地等地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场所。

在山西,小麦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夏季气候温暖,冬季气候寒冷,正好符合小麦的生长需求。

山西广大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玉米生产概况
1.山西玉米分布
2.面积、总产、单产
3.山西省玉米种植区划
3.1 春播特早熟玉米区
包括大同市的新荣区、左云县,朔州市右玉县、山阴县、平鲁区,忻州市的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宁武县、静乐县、偏关县的高海拔地区。

是全省玉米分布最少、单产最低的地区。

海拔高度1100~1300m,年平均气温3.5~5.5℃,≥10℃积温2095~2397℃,无霜冻期80~124d,安全生育期107~124d,只能种植80~90d的特早熟玉米,采用地膜覆盖可种植100d 左右的中早熟玉米。

3.2春播早熟玉米区
包括大同市的天镇县、阳高县、大同县、南郊区全部,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左云县的平川及周围丘陵,朔州市怀仁县、应县、山阴县的平川地区,忻州市繁峙县、五台县、代县等的高海拔丘陵区。

玉米播种面积约12万hm2 左右。

海拔高度930~1100m,年平均气温5.6~7.0℃,≥10℃积温2600~2867℃,无霜冻期125~130d,玉米全生育期降水345.0~424.4mm,春旱严重,但多数玉米分布于水浇地上。

3.3春播中晚熟玉米区
包括忻定盆地,晋中市、吕梁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全部及临汾市的东西丘陵地区。

玉米播种面积约45万hm2 ,又分为六个亚区。

3.3.1忻定盆地丘陵中熟玉米亚区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等县(市)的盆地及沿盆地周围的半丘陵地区。

玉米播种面积约10万hm2 。

海拔高度790~860m,年平均气温8.0~9.0,≥10℃积温2600~2867℃,无霜冻期145~155d,全生育期降水量337.2~400mm ,玉米多分布于水浇地。

种植制度为不稳定两年三熟制。

3.3.2晋西黄土丘陵中熟玉米亚区包括忻州市的河曲县、保德县,吕梁市的兴县、临县、岚县、方山县、柳林县、离石区、石楼县、交口县全部,交城县、文水县的高海拔地区,临汾市的永和县、隰县、乡宁县、大宁县、吉县等。

玉米播种面积约6.7万hm2。

海拔高度1000~1210m,年平均气温8.0~10.0℃,无霜冻期145~165d ,≥10℃积温3100~3400℃。

该亚区耕作制度基本为一年一熟制。

3.3.3晋东太行丘陵中熟玉米亚区包括阳泉市郊区、平定县、盂县,晋中市的寿阳县、昔阳县、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的全部,榆次区、太谷县的部分丘陵山区。

玉米播种面积约5万hm2。

海拔750~1200m地区,年平均气温8.8~10.4℃,无霜冻期125~147d ,≥10℃积温2742.1~3245.5℃。

3.3.4上党盆地及太行丘陵中晚熟玉米亚区包括长治市郊区、长治县、潞城市、黎城县、屯留县、襄垣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长子县、壶关县、平顺县,晋城市陵川县、高平市、泽州县,临汾地区安泽县、古县等高海拔丘陵区。

玉米播种面积16.7万hm2.海拔高度660~1100m ,年平均气温7.9~11.7℃,无霜冻期125~170d ,≥10℃积温2943.5~3687.8℃,玉米生育期内降水306.4~510.8mm 。

3.3.5太岳、中条丘陵春播晚熟及夏播特早熟玉米亚区包括晋城市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还有运城市的垣曲县、临汾市的翼城县、安泽县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玉米播种面积约4万hm2 ,是春播中晚熟区中最小的一个亚区。

玉米分布于海拔600~1200m地区,年平均气温9.4~11.7℃,无霜冻期165~178d ,≥10℃积温3200~3700℃,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500mm左右。

本区为春、夏玉米兼种区。

3.3.6晋中盆地春播晚熟及夏播特早熟玉米亚区包括太原市尖草坪区、小店区、晋源区、清徐县,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介休市、灵石县,吕梁市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孝义市等县(市、区)的平川及盆地周围的浅阶地和半丘陵地区。

种植面积6.7万hm2,为本省玉米主要产区之一。

海拔高度750~900mm,年平均气温9~10.5℃,无霜冻期160~165d ,≥10℃积温3176~3478℃(80%保证率),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340~410mm ,常出现春旱。

本亚区冬小麦面积大且产量高而稳定,麦收后可复播生育期90天以内的夏大豆、夏谷子及绿豆等,为典型的两年三作区。

本亚区是春播晚熟与夏播特早熟玉米兼种区。

3.4夏播中早熟玉米区
包括临汾地区的盆地区和运城地区,80%为夏播玉米,玉米播种面积约13.3hm2,约占全省玉米面积的16.7%。

本区分为两个亚区。

3.4.1临汾盆地夏播玉米亚区该亚区位于吕梁山和太岳山之间,北起灵石口,南至稷王山。

包括临汾市的尧都区、霍州市、洪洞县、襄汾县、曲沃县、侯马市、翼城县、浮山县、运城市的新绛县、绛县,稷山县、万荣县、河津市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海拔高度389.3~584.5m ,无霜冻期170~190d ,≥10℃积温3900~4100℃,夏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300~370mm。

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以麦后套种或直播玉米较为常见,套种采用中熟品种,直播采用中早熟品种。

3.4.2运城盆地夏播玉米亚区该亚区包括盐湖区、闻喜县、夏县、临猗县、万荣县、永济市、芮城县、平陆县、垣曲县等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海拔高度300~500m ,无霜冻期180~210d ,年平均气温11.9~14.2℃,≥10℃积温3700~4400℃,夏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300~350mm。

该亚区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90%以上为夏播玉米,以麦后复播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