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病虫害防治方法
白皮松简单的栽培管理要点

白皮松简单的栽培管理要点白皮松是一种常绿乔木,具有优美的树形和独特的银白色树皮,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景观树种。
以下是对白皮松栽培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1.适宜土壤白皮松生长需要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呈微酸性的土壤。
在种植时,可以选择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掺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定期松土和除草,确保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气性。
2.灌溉管理白皮松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春季和初夏是白皮松的生长旺季,应适量增加浇水次数和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在梅雨季节,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土壤积水。
在秋冬季节,要控制浇水,以利于白皮松的休眠。
在干旱时期,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水量,以满足白皮松的水分需求。
3.施肥管理白皮松对肥料需求较高,尤其是在生长旺盛时期。
肥料应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适量添加微量元素。
春季和初夏是施肥的主要时期,每2-3个月施一次肥,肥料施用量应根据树龄、树势和土壤肥力情况来确定。
注意不要在叶面喷洒浓肥,以免烧伤叶片。
4.修剪整形为保持良好的树形和促进白皮松的生长,需要进行定期修剪整形。
修剪主要在春季进行,剪去交叉枝、徒长枝和病枯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修剪后的枝条要及时清除,防止病菌的传播。
5.温度管理白皮松适应性较强,但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会影响其生长。
在夏季高温时期,应采取遮阳措施,避免日灼危害。
在冬季低温时期,应做好防寒措施,以免白皮松受到冻害。
为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采取喷水、覆盖等措施来调节小环境温度。
6.病虫害防治白皮松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平时要加强对树体的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
常见的白皮松病虫害有叶枯病、蚜虫、红蜘蛛等。
对于这些病虫害,可采取化学防治方法,如喷洒农药,但要注意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控制用量,避免对白皮松造成药害。
同时,也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等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7.移植修剪当需要移植白皮松时,应先对树体进行修剪整形,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提高移植成活率。
白皮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白皮松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白皮松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常绿松树,它具有优美的形态和独特的香气,因此在养殖中备受欢迎。
本文介绍了白皮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遵循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和整体产量。
正文:一、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白皮松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在选择养殖地点时应尽量选择海拔较低且日照充足的地区。
此外,白皮松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宜的土壤是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
在选择养殖地时应留意土壤质地和含水量,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合理施肥白皮松的生长对养分要求较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
一般来说,白皮松对氮肥的需求较大,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氮肥可以促进其生长。
另外,磷和钾元素也是白皮松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养分,可以通过添加磷酸二铵和复合钾肥来满足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应遵循适量施用、均匀撒布的原则,避免出现施肥过量或施肥不均衡的情况。
三、病虫害防治在白皮松的养殖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常见的病害包括根腐病、松霜病、松梢枯萎病等,而常见的虫害有松毛虫、毛虫和松球象等。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及时清除树冠下的杂草和落叶,保持树冠通风;其次,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合适的杀虫剂和药剂,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喷洒;再次,定期对白皮松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害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四、定期修剪和整形白皮松的树冠修剪和整形对于保持其良好的生长形态非常重要。
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新的枝条生长,增加树冠的密度和平衡。
修剪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通常在冬季休眠期和早春是最佳时机。
此外,整形也是保持树木健康和形态美观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形可以修剪过长、过密的枝条,调整树冠的形状。
综上所述,白皮松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
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定期修剪和整形都是保证白皮松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
养护手册--白皮松

白皮松生态习性为喜光树种,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在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
养护要点一、上年11月份-2月份冬季养护要点1、灌封冻水,上冻前浇封冻水,根据气温情况而定,持续低温地面水结冻开始浇灌封冻水。
绿化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都离不开水。
虽然冬季树干和树枝蒸发量小,需水量相对较少,但却直接影响到园林树木的抗寒能力和翌年的发芽,满足树体本身对水分需求,也提高了树体的抗寒能力。
2、整形修剪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在初冬、初春的树木休眠期将枯死枝、衰弱枝、伤残枝、病虫枝及妨碍架空线和建筑物的枝杈进行修剪。
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以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灌木冠型。
对于树木较大的伤口需涂抹护伤剂。
3、树干涂白冬季树干涂白既可减少因冬季昼夜温差大引起的树干伤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的缝隙中越冬的害虫。
对所有的行道树和绿地内的树木进行了涂白(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盐1份、硫磺粉1份、水40份)。
4、清理杂草、落叶杂草、落叶不仅是某些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而且在干燥多风的冬季易发生火灾。
因此,及时清除绿地中的杂草、落叶。
既可消灭病虫源,也消除了火灾隐患。
5、施肥冬末春初土壤化冻后,视树龄大小和栽植时间的长短及植物的长势状况有针对性的适当施一些成品有机肥,大树和新栽树木以施有机肥为主,长势较弱的树木以施有机肥和速效氮肥混施为主,那些颜色较黄的树以有机肥和速效磷肥混施为主。
施肥操作方法:围绕树干一米远挖一个30厘米宽、30厘米深的环沟,施肥后填平,整理树穴、浇水。
行道树按树穴边缘挖环沟。
6、伐除死树树木衰老、病虫侵袭、人为破坏等因素容易造成一些树木死亡或出现枯枝现象,影响景观效果,及时剪除。
7、防寒措施对新栽的树种易遭受冻害的植物采用必要的方式防寒。
包括缠草绳及薄膜包裹,搭设防寒挡风棚。
对积雪压折枝的要积极打雪。
及时检查行树木绑扎、立桩情况,发现松绑、铅丝嵌皮、摇桩等情况时立即整改。
白皮松主要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技术

红脂大小蠹属鞘翅 目小蠹科大
松落针病病原真菌, 属于子囊菌 轻 , 可使用植物性引诱剂诱杀防治 。 纵坑切梢小蠢 防治要 及时剪除
小蠢属。国内寄主以油松 、 白皮松 、 华 亚 门、 星裂盘菌 目散斑壳菌。病菌多 34 纵 坑切梢 小 蠹防 治 .
山松 、 子松 等 为 主 。主要 危 害胸 径 数种 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落地针 叶 樟
维普资讯
白皮松主要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技术
四五 白皮松为常绿乔木 , 幼树树皮平 以及新鲜 的伐桩 、 滑、 灰绿色 。 老树树皮不规则脱落后 多在树干基部 至 1 m左右处 , 以成虫 月间产生 子囊孢 子。遇雨或潮湿条 或幼虫取食韧皮部 、 形成层 。成虫危 件 ,子囊 果吸水膨胀放射 出子囊孢 它可以借气流传播 , 从气孔侵入 , 即转 子 。 十分美丽。同时, 白皮松耐干旱 , 对二 害时先向上蛀食一段短坑道后 , 0 一 0 以上。一般侵染 2 直达主根和主侧根。该 潜育期 3 d 6 d 氧化硫及烟尘的污染有较强的抗性 , 向向下蛀食 , 露出粉 白色 内皮 ,衬 以青翠的树冠 ,
真菌中的镰孢菌、丝核菌和腐霉菌 , 绿 , 不长新梢; 再轻者松树针叶颜色变 少产卵 , 以后年度的危害程度 。 降低
偶尔也可由交链孢菌引起。主要危害 化不大, 但新梢生长不及正常的 5 。 0%
当年生的幼苗, 常常造成大量死亡。 2 幼树及成年树病虫害种类及危害
21 虫害 .
0 常 宝 山
20 年 秋季 ,在 晋 城市 的沁 水 、 及泽 州县 周 村镇 发 生较 重 , 04 、 由西 向东
新 的树上形成新的种群。 分飞扩散大
阳城、 泽州等县相继发现有大量地埂 逐渐减轻 , 总体虫情呈上升趋势。 目 早落叶。20 年春季 , 05 这些树木即出 树、 柳树 、 椿树等用材树 ; 桑树 、 核桃 、
白皮松主要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技术

白皮松主要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技术白皮松是一种常见的松类树种,它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植被恢复和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之一。
白皮松具有树形优美、树皮洁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风景区建设。
白皮松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其生长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白皮松,下面我们将介绍白皮松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技术。
一、白皮松主要病害1. 松球锈病松球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危害松树的针叶和松球。
患病的松树针叶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病斑,严重影响了松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代谢。
而松球锈病在松球上形成的病斑也会降低松球的商品价值,严重影响了木材资源的利用价值。
防治技术:在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松树的抗病能力,提高松树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松树的免疫功能,从而减轻病害的危害。
还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治理,选用有效成分对病菌进行防治。
2. 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它主要危害松树的树皮和木质部。
患病的松树树皮会出现病斑,并且树皮和木质部会出现腐烂现象,导致松树的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3. 松毛虫松毛虫是白皮松的常见虫害,它主要危害松树的嫩叶和幼枝。
患病的松树嫩叶会被松毛虫大量啃食,严重影响了松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代谢,导致松树的生长萎缩。
防治技术:可以通过在松树附近布置黄色粘虫板,引诱松毛虫集中落下,然后对其进行集中除去。
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天敌和捕食性昆虫,对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
防治技术:可以通过改善树木生长环境,消除树木疾病虫害的孳生源,减轻病害的发生。
还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注射治理,将有效成分直接输送到树木体内,对线虫进行防治。
白皮松猝倒病如何防治

白皮松猝倒病如何防治一、加强管理:合理的林木管理是防治白皮松猝倒病的基础。
首先,选择品种抗病能力强的松树种植;其次,加强苗木培育,提高苗木质量;再次,实施科学的造林技术,保证林木健康生长;最后,注意防护措施,避免伤害和病害的传播。
二、土壤改良:白皮松猝倒病发生与土壤条件息息相关,因此,进行土壤改良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
首先,对于酸性土壤,可以进行石灰施用,提高土壤的pH值;其次,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再次,根据不同松树种植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土壤改良措施。
三、病害监测:及时监测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是防治白皮松猝倒病的关键。
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包括定期巡查、监测站点设置以及病树调查等工作。
通过病害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掌握病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四、化学防治:白皮松猝倒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药剂。
首先,选择适宜的药剂,混合农林专用杀菌剂,避免单一药剂产生抗药性;其次,合理掌握药剂的使用时机和使用方法,遵循使用剂量要求;再次,定期进行药剂的重复喷洒,以保持防治效果。
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避免化学药剂对其他有益生物的危害。
五、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病害防治方法。
对于白皮松猝倒病,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或益生菌来防治,例如两翅目昆虫、拟青霉等。
通过引入和培育这些天敌,可以达到控制病害发生的效果。
此外,研究和应用松树的抗病种质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
综上所述,防治白皮松猝倒病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在实际防治工作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分析病害的发生原因和传播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同时,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人们的病害防治意识和能力,以共同防治白皮松猝倒病,保护我国的林业资源。
白皮松猝倒病如何防治

02
03
缺乏技术支持
对于白皮松猝倒病的防治,缺乏专业 的技术支持和指导,防治效果自然不 佳。
提高防治效果的措施
制定科学防治方案
应当加强对白皮松猝倒病的科学研究 ,制定科学、系统的防治方案,明确
防治目标和方法。
加强环境管理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改善土壤肥力和 气候条件,降低白皮松猝倒病的发生
概率。
强化技术支持
白皮松猝倒病如何防治
2023-11-10
contents
目录
• 白皮松猝倒病概述 • 猝倒病防治方法 • 猝倒病预防措施 • 猝倒病防治技术 • 猝倒病防治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猝倒病防治实例
01
白皮松猝倒病概述
定义及症状
定义
白皮松猝倒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苗期病害。
症状
在种子发芽后,若受到病菌侵染,会导致幼苗突然猝倒死亡,或者苗根变色腐烂。
02
猝倒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的白皮松对猝倒病的抗性有差异,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能有效预防猝倒病的发 生。
合理施肥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 力,有助于提高白皮松的抗病能力。
加强苗期管理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 避免用低洼易涝地。同时应合理灌溉,避免 土壤长时间过湿。
积极寻求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提 高防治效果。
06
猝倒病防治实例
某地区白皮松猝倒病的成功防治案例
案例背景
某地区白皮松种植区遭受严重猝倒病侵袭,大量幼苗感染,威胁到 绿化工程和生态建设。
防治措施
采用综合防治手段,包括化学药剂处理、改善土壤环境、加强苗期 管理等方面。
防治效果
白皮松主要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技术

白皮松主要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技术白皮松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但其病虫害却给其高效经营和保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白皮松主要病虫害种类以及防治技术。
一、病害1、白粉病白粉病是白皮松上一种常见的病害,病原菌为白粉菌。
病菌在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如遇气候干燥,病情会自然减轻。
白粉病病斑为白色粉末状,病害重的叶子会变黄落叶。
防治措施为清除松树周围草丛,及时清理白粉病叶片并烧毁,增施磷钾肥,增强松树免疫力。
2、松锈病松锈病是由松针锈菌引起的病害,分为春孢锈和秋孢锈两种。
病害主要发生在松树针叶上,使得针叶变黄脱落,当病害严重时,会影响到松树的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主要是及时发现病情,用药浆喷洒松树针叶。
药物主要有氧化锌、硫酸亚铁等。
3、松枯萎病松枯萎病是由松树枯萎病菌引起的病害,病害初期表现为新梢卷曲、变色,接下来叶面萎蔫、干枯,最终导致枯死。
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治疗,剪掉病枝病叶。
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松林管理,控制松枯萎病菌的传播。
二、虫害1、松毛虫松毛虫是松林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喜食松树针叶,会导致松树的枯死。
防治措施:及时巡视松林,发现松毛虫卵时,采用高温灭卵法,对成虫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法,间隔两周,连续2-3次进行灭虫。
松毛虫毒鳞蚜会在树叶表面形成疙瘩,危害松树的生长发育。
对于松毛虫毒鳞蚜的防治,可以采用喷洒药剂或人工清除的方法。
3、褐天牛褐天牛的幼虫喜食松树楸木,成虫则会在松树上产卵,导致松树枯萎甚至倒伏。
防治措施:早发现、早防治、集中消灭。
总之,对于白皮松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我们应该强调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松林管理,提高松树的免疫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白皮松的生长发育,为经济林木的高效经营和保护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皮松病虫害防治方法
白皮松是我国特有树种,产于山西、河南西部、陕西秦岭、甘肃南部及天水麦积山、四川北部江油观雾山及湖北西部等地。
性喜光、耐旱、耐干燥瘠薄、抗寒力强,树形优美,枝叶繁茂,目前业内人士一致看好的绿化树种,其主要病虫害有:
1、红脂大小蠹
红脂大小蠹属鞘翅目小蠹科大小蠹属。
寄主以油松、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等为主,主要危害胸径在10厘米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的伐桩、伐倒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以成虫或幼虫取食韧皮部、形成层。
成虫危害时先向上蛀食一段短坑道后,即转为向下蛀食,直达主根和主侧根,在该虫蛀食的坑道内充满红褐色粒状虫粪和木屑混合物,这些混合物随松脂从侵入孔溢出,形成中心有孔的红褐色漏斗状或不规则凝脂块,凝脂块大小不等,颜色随着时间推移由深变浅,直至变为灰白色,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
防治攻略:移植白皮松大苗应选无红脂大小蠹发生的林木,在林内发现有零星白皮松树木受害时,可采用磷化铝立木熏蒸法防治,如危害株数多、症状较轻,可使用植物性引诱剂诱杀防治。
2、纵坑切梢小蠹
该虫属鞘翅目小蠹科。
纵坑切梢小蠹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属次期性害虫的先锋种类,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树干和新梢内隐蔽生活,造成树势、造成松树死亡。
防治攻略:防治纵坑切梢小蠢要及时剪除被害枝梢、死梢,当越冬成虫及新羽化成虫进行补充营养造成枝梢枯萎时,应及时剪除并烧毁,成虫侵入新梢之前,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至1500倍液喷洒树冠,保持圃地良好卫生条件,及时伐除濒死木并烧毁。
3、松大蚜
该虫属同翅目蚜科,寄主以松类等为主。
主要危害针叶、嫩梢、幼树或树干,虫口密度大时,重者整树枯死,或侧枝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轻者松树针叶枯黄、干尖,严重失绿,不长新梢;再轻者松树针叶颜色变化不大,但新梢生长不及正常的50%,特别是嫩枝密集虫体,大量分泌蜜汁并顺枝下流,诱发煤污病的发生,长势衰弱。
防治攻略:蚜虫的防治可采用食蚜虻、瓢虫等天敌来控制,化学方法为在4月中旬用10%蚍虫啉1000倍液至1500倍液喷洒。
4、微红梢斑螟
该虫属鳞翅目螟蛾科。
危害特征为钻蛀松树的中央主梢及侧梢,使松梢枯死,中央主梢枯死后,侧梢丛生,树冠成扫帚状,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有时侧梢能代替主梢向上生长,但树干弯曲、分叉,除危害松梢外,幼虫也可蛀食球果,该虫每年发生两代,但生活史不整齐,以幼虫在被害梢的蛀道内或在枝条基部的伤口内越冬,次年3月底至4月初,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在被害梢内,继续向下蛀食,一部分越冬幼虫要转移为害新梢,5月上旬幼虫陆续老熟,在被害梢内作蛹室化蛹,经过两周于5月下旬开始羽化,成虫白天静伏,夜晚活动,产卵在嫩梢针叶或叶鞘基部,也可散产在当年被害梢的枯黄针叶凹槽处、被害球果以及树皮伤口上,卵期约一
周,初龄幼虫寻找新梢为害,先啃咬梢皮,形成一个指头大小的疤痕,被啃咬处有松脂凝结,以后逐渐蛀入髓心,蛀口圆形,有大量蛀屑及粪便堆集,成虫第二次出现期为8月上旬至9月下旬,11月份以幼虫、蛹越冬。
防治攻略:冬季剪除被害梢,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和蛹,在成虫产卵期,喷洒50%菊杀乳油1000倍至l500倍液或2000倍林得宝可湿性粉剂,每10天一次,对于卵,可释放赤眼蜂进行防除。
5、松落针病
该病的病原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星裂盘菌目散斑壳菌,病菌多数以菌丝体或子囊盘在落地针叶上越冬,有的在树上针叶越冬,翌年三四月间形成子囊果发育成熟,四五月间产生子囊孢子,遇雨或潮湿条件,子囊果吸水膨胀放射出子囊孢子,它可以借气流传播,从气孔侵入,潜育期1到2月以上,一般侵染2年生针叶,后期可侵染当年生针叶,不同龄期的白皮松均可受害,造成针叶枯黄早落,严重时树木濒于死亡。
防治攻略:防治松落针病要加强圃地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伐除衰弱木、濒死木。
在春夏子囊孢子散发高峰期之前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50%退菌特500倍液至800倍液,70%敌克松500倍液至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45%代森铵200倍至300倍液。
郁闭幼林或重病成林可施放621烟剂、百菌清烟剂。
6、松针赤枯病
松针受害后,初为黄色斑,渐变褐色,最后呈灰色或暗灰色,病斑稍凹陷,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常有暗红色的环圈。
病部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可出现于针叶的不同位置,病斑以上部分往往枯死断
落,以叶尖死为主。
该病为害严重时,被害树木似火烧,提早落叶,严重影响生长和观赏,连续几年发病,造成植株死亡。
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扩展蔓延,尤其高温降雨后,又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因素。
新叶抽出到生长停止,均可受病菌侵染,大量侵染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攻略:加强林地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性,及时清除林下的杂草,增强林地的排水性,避免林地的湿度过大,药物防治可用25%多菌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7、褐斑病
危害症状病叶上最初产生褪色小斑点,呈草黄色或淡黄色,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后为褐色,稍扩大汇成段斑,不久病斑处产生灰黑色小疱状物,多数病叶的病斑明显地分为3段,上段变褐枯死,中段褐色病斑与绿化健康组织相间,下段仍为绿色,新生嫩叶染病针叶先端迅速变褐枯死,有时在枯死部分的下方,病害自树冠基部开始发生,逐渐向上部扩展,病重的松树,只有顶部两三轮枝条的梢头保存部分绿叶,不久全株枯死,病菌在病叶或病落叶上越冬,随雨水传播,在气候温和、湿度大时,易感染,3月染病,5月至6月为盛期,9月至10月发生第二次感染高峰。
防治攻略:加强林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落叶;营造混交林;药物防治用25%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多次。
8、松赤落叶病
该病多发生于当年生的针叶上,常与赤枯病、落针病等针叶病害混生,症状易混淆。
该病菌的侵染性强,可加速松树生理黄化病的发展,导致树
木生长停滞,新梢和针叶日趋短小,最后逐渐死亡。
5月初,针叶中上部出现少量黄色小点,6月中下旬,黄点变成橙黄色病斑,病斑向下蔓延当年秋天,感病部位变为红褐色,感病与健康部分交界处为黑褐色,翌年3月,病斑下部开始由红褐色变为灰褐色。
3月底,病斑上出现灰白色小点,即为初形成的病菌子实体,此后,小点发展成为纵向的梭形、黑色、稍有光泽的、突起的粒状子实体,多数子实体四周呈灰白色,4月针叶开始脱落,7月基本落光,松赤落叶病一般侵害树势衰弱、抵抗力弱的幼龄松树,凡因土层过浅、透气不良、瘠薄、于旱、管理不善、人为破坏严重、受其他病虫害危害、致使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较易感病。
防治攻略:清除枯死及重病株,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药物防治用100倍至150倍波尔多液喷雾或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
9、煤污病
该病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枝干,受害部位开始出现蜜汁黏滴,渐出现疏松状小斑,尔后连成片,形成较坚硬的黑色霉层,不易脱落。
该病由多种煤污菌侵染所致,这些病菌主要寄生在蚜虫、介壳虫等排泄的粪便和分泌物上,因此白皮松发生上述虫害时,便为煤污菌提供了营养,是发病的直接原因,此外,荫蔽、湿度大、通风不良、透光条差均易使之发生。
防治攻略:最好的措施就是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
适当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
增强树势,减少发病。
发病严重时,可喷洒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甘肃康鑫苗木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