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训练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堂PPT)
合集下载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17
▪ 一、写记叙文。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
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
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
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
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
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
记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
“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8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树叶 东风、西风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树叶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随风而动,无风落地
4、加以联想和想象,将主角的特点对应生活中的 现象和事理
生活中有些人善于适应环境,能顺应潮流而动; 或者说有些人没有主见和固定的目标,面对生活 左右摇摆。
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
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
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
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
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
▪ 2.深刻: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 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3.集中: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 4.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
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 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
5
▪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
方面做起:
▪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复习:审题立意课件(共32张PPT).ppt

类型二:关注位置
(1)在材料中:议论句、因果句、抒情句、寓意句、哲理句、老者长辈名人
所说的话
(2)在要求中:以……为主题,对……的看法
作文
实战演练
立意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
“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滑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4年高考题)
审题步骤: 1.单则材料,用关键词句法。 2.材料中的关键句是紫色字体的句子(议论句、结尾句)。 3.得出立意:个人、国家、甚至人类,想要走得远,都要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4.拟题:肩负 人类使命,抵达未知之境
作文 立意
实战演练
一只乌龟,西部山区的小池塘里平淡无奇地生活了10年后,突然觉得它的
一生不应该这样度过,世界很大,它应该出去走走。开始它想游向大海,感
受大海的辽阔,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200年时间,只好忍痛
放弃了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降低难度,游向长江,感受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
作文
作文复习
——审题立意
作文
立意
一、单则材料:
1.关键词句法(重点)
目 录
2.由果溯因法(重点) 3.寓意揭示法
二、多则材料:
1.异中求同
2.同中求异
3.寻关系法
作文
单则材料
立意
方法 一:关键词、句法
1.抓关键词:
材料作文中多次出现的高频词,多次重复的词,肯定是重点,是 要重点关注的,它往往就是关键词。
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PPT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热情款待/十分 满意/盛情相让/还嫌接待不周/又送上 了一大碗/客人盛情难却,勉强喝下去/ 再来一碗吧/客人只好婉言谢绝,心想: 以后再也不能到这里来做客了)
——立意(过犹不及,把握分寸)
2、人物(主人与客人) —事件(盛情招待,一再盛情) —结果(客人害怕了) —原因(太过了)
分析: 异中求同(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 研究领域;对所从事得科研事业,都 具有执着忘我得可贵精神)
——立意(执着忘我精神)
(二) 1、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 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2、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 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与铜币,年 岁愈大,这些钱币得价值也愈高。到了最 后,她年轻时得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 纯金。”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绝技/人间稀有、世 上少见/然而她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得 影子。其所谓得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 何用武之地) ——立意(学要有所用,从实际出发)
2、人物(朱平曼)—事件(苦学绝技) —结果(所学无所用) —原因(所学脱离实际)
——立意(学要有所用,从实际出发)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分析: 1、找关键词、关键句(凉了半截/惊喜万 分/这里没有市场,预计她们得需求量为零/ 市场前景广阔,她们得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立意(消极地对待还就是积极地开辟,
消极与积极瞧问题) 辩证思考
2、人物(两名推销员) —事件(对同一现象得不同瞧法) —结果(可想而知) —原因(态度不同、瞧法不同)
• ⑤生命得美丽,永远展现在她得进取之中;就像大 树得美丽,就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得蓬 勃生机中;像雄鹰得美丽,就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 如苍天之魂得翱翔中;像江河得美丽,就是展现在 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得奔流中。
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
.
三个人各谈了什么内容?
• 第一个人把甲午只看作是纪年的一个标志。 第二个人把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混为一谈。 第三个人对甲午印象模糊,认为它不关自 己的事。 归纳三个人谈话的共同点:
•即这三个人或不知道甲午战争,或印象模糊, 反应冷淡。
.
• 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该不该忘记甲午战 争?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 的民族气节?该不该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 的教育…… 进一步从反面发问,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的
步骤:
1.辨明关系: 互补型
2.看清角度: 甲乙对致富的看法角度不同:材料一说继承传 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材料二说依靠科技能致富。
3.叠加互补: 甲、乙两方的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又都带有片面性,
立意:
只有结合起来才全面
致富必须依靠勤劳和高科技的结合
.
精彩回顾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
.
高考链接
• 从历年高考试卷来看,漫画作文出现83年 全国卷、96年全国卷,并且2007年全国高 考卷漫画作文写作“重出江湖”,引起了 师生的关注, 那么,今年高考漫画作文会 再次出现吗?值大家得深思。
.
题回放(83全国) • 一、根据上面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 篇议论文,字数在8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 情散文。
学习目标
1.了解多则材料常见的三种关系类型。 2.在探究中总结多则材料审题的步骤与方法。 3.在练习中尝试提高多则材料的审题能力,力
争审出精当的立意。
.
借你一双慧眼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
多则材料作文常见的几种关系
1.相同型:几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相似之处。 2.相反型:两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是非明确。 3.互补型:几则材料各有道理,内涵上没有对错正 误之分,只是各自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
.
三个人各谈了什么内容?
• 第一个人把甲午只看作是纪年的一个标志。 第二个人把甲午战争与鸦片战争混为一谈。 第三个人对甲午印象模糊,认为它不关自 己的事。 归纳三个人谈话的共同点:
•即这三个人或不知道甲午战争,或印象模糊, 反应冷淡。
.
• 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该不该忘记甲午战 争?该不该忘记邓世昌与侵略者浴血奋战 的民族气节?该不该进行中国近代革命史 的教育…… 进一步从反面发问,对甲午战争一无所知的
步骤:
1.辨明关系: 互补型
2.看清角度: 甲乙对致富的看法角度不同:材料一说继承传 统美德(勤劳)能致富;材料二说依靠科技能致富。
3.叠加互补: 甲、乙两方的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又都带有片面性,
立意:
只有结合起来才全面
致富必须依靠勤劳和高科技的结合
.
精彩回顾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
.
高考链接
• 从历年高考试卷来看,漫画作文出现83年 全国卷、96年全国卷,并且2007年全国高 考卷漫画作文写作“重出江湖”,引起了 师生的关注, 那么,今年高考漫画作文会 再次出现吗?值大家得深思。
.
题回放(83全国) • 一、根据上面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 篇议论文,字数在800字以内。不要写成诗歌或抒 情散文。
学习目标
1.了解多则材料常见的三种关系类型。 2.在探究中总结多则材料审题的步骤与方法。 3.在练习中尝试提高多则材料的审题能力,力
争审出精当的立意。
.
借你一双慧眼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
多则材料作文常见的几种关系
1.相同型:几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相似之处。 2.相反型:两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是非明确。 3.互补型:几则材料各有道理,内涵上没有对错正 误之分,只是各自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
高考语文作文之审题立意(共32张PPT)可修改全文

2.关键句法
题眼。蕴含材料的主旨,是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议论性的句子,或反复出现的句子,或对话,或“但是”后的分句。 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
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 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 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6.由物及人法
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 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 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 出来,就需要我们善于联系 实际,挖掘其中含义。通过 横向联想法进行类比立意, 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 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 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前三只猫:生活态度是 安于现状、安逸享乐,尸位素餐——寓意: 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有“鱼”吃了,也不要放弃自己“捉鼠”的本 分、职责。
(3)从整体联系的角度
①善行与善报。材料中漆船工的小小善举赢得了船主的感激与回报,漆船工和船主的 行为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见危不救和恩将仇报的事例时有发生, 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而只有保护善行和感恩善行,行善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社会 才会更加和谐美满。
②修补人生的小洞。小到一件物品,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有这样 那样的“小洞”,我们要及时将“洞”补上。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5.词语置换法
如果材料使用了比喻,且是比喻中的借喻,就需要搞清楚这个比喻 的本体是什么,然后用本体去置换喻体。词语具有多义性,用单一 词语置换;含有代词,有代词所代事物去置换。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高考语文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课件pptx

定期模拟练习,提高应试能力
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对模拟练习进行批改和点评 ,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按照高考要求进行模拟写作练习,包括审题、立意、 构思、表达等各个环节。
通过多次模拟练习,逐渐提高写作速度和准确性,增 强应试能力和自信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预留足够的时间
在开始写作前,先预留出足够的 时间来审题、构思和写作。避免 因为时间不足而匆忙完成作文,
导致质量下降。
制定写作计划
根据作文题目和自身情况,制定 一个合理的写作计划。可以按照 “审题-构思-写作-修改”的顺序 来安排时间,确保每一步都能得
到充分的处理。
分配时间比例
在写作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时间 比例。可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构 思和写作,同时留出一定的时间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常占据总分的40%左右,是决定 语文成绩高低的关键因素。
考察综合能力
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还涉及思维深度、广度、逻辑性 和创新性等多方面能力的考察。
历年高考作文题型回顾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提供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 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写作。
安排文章结构等。
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进行实践,逐渐 积累写作经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拓宽视野
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积累 相关素材。
阅读各类报刊杂志、学术文章等,拓宽知识面和视野,为写作提供丰富 的素材和思路。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 思维。
扣分标准
包括缺题目、字数不足、错别字和 标点错误等方面,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扣分。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详解PPT课件

-
3
审题的几个方面
1、审文体
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 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2、审范围
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 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 用方法的限制,等等
3、审内容 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
-
4
审题的几个方面
4、审关系
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 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
9、审中心 赞扬什么 歌颂什么 反映什
么 鞭挞什么 论证什么 批驳什么……
10、审字数 不能少于规定的字数
-
6
规定题目的审题方法
1、识别标志性词语 《韩寒现象的思考》、《依依惜别的深情》、 《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2、宽题窄想 以小见大 《关怀》 谁 关怀 谁(的什么事)
3、进行推理联想
《一次难忘的活动》 为什么难忘
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
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
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
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
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
15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6、寻互补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
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
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
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ppt课件

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
ppt课件
1
审题立意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要有全局意识,要 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最忌 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2.多向性原则。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 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 会多角度审读材料。
3.最佳性原则。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 最佳立意原则:
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能做到脚 踏实地。
ppt课件
19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总结
一、异中求同法 二、同中求异法 三、互补叠加法
温馨提示: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最好 从整体考虑,不要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 论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 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材料,审出 最佳立意。
ppt课件
8
这两则材料形式不同,叙述的对象、内容不同。
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 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 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 麻痹、放松警惕。
由它们的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①要有危机感
②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ppt课件
9
方法二归纳 : 同中求异法
一些形式相同的材料,它们的内涵却相 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如果我们能逐 则分析材料的内涵。从相同的材料中比较 几则材料的不同内涵,找出不同点和关联 点,从不同点与关联点中求得作文立意所 在,正反切入皆可立意,就能挖掘深度, 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注意事项:对于材料中的不同观点不是什 么都能写,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分析判断, 最终确定的立意须能写出深度,充满正能量, 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
ppt课件
10
方法二:
ppt课件
1
审题立意三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要有全局意识,要 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最忌 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2.多向性原则。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 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 会多角度审读材料。
3.最佳性原则。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 最佳立意原则:
一个人要想成功,既要胸怀大志,又要能做到脚 踏实地。
ppt课件
19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总结
一、异中求同法 二、同中求异法 三、互补叠加法
温馨提示: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最好 从整体考虑,不要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 论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 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材料,审出 最佳立意。
ppt课件
8
这两则材料形式不同,叙述的对象、内容不同。
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 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 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 麻痹、放松警惕。
由它们的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①要有危机感
②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ppt课件
9
方法二归纳 : 同中求异法
一些形式相同的材料,它们的内涵却相 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如果我们能逐 则分析材料的内涵。从相同的材料中比较 几则材料的不同内涵,找出不同点和关联 点,从不同点与关联点中求得作文立意所 在,正反切入皆可立意,就能挖掘深度, 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注意事项:对于材料中的不同观点不是什 么都能写,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分析判断, 最终确定的立意须能写出深度,充满正能量, 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
ppt课件
10
方法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 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 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 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 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
②别把前人成就当包袱 ③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超越
温馨提示:好的观点总是有限的。重要的不是观点本 身。而是观点的表达,观点的“包装”。观点的表达 方式比观点本身更重要。
6
方法1 : 异中求同法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 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
比较它们的内涵,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 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点评:上海今年的作文所给材料是两个相反命 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学生可以写“一切 都会过去”,也可以写“一切都不回过去”;也可 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来写,如果结合起来就是以前考 过的“忘记与铭记”,从这个角度看,此作文不太 新颖。
只有从辩证的角度入手才能出新。考生首先 要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忘记,笔者以 为,如人生的痛苦、汶川地震的心灵创伤、一 段不如意的生活境遇等可以忘记,可以让“一 切都过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 即所谓的放下才能承担。
2
材料一:黑白胶片时代,人们反复翻看,唤起记忆, 却敌不过岁月对照片的侵蚀 材料二:数码技术时代,照片永不褪色,影像保鲜, 却敌不过更新对记忆的稀释
思考:如何审题?
温馨提示:多材料作文在立意时,必须对所提供 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 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正确(符合题意)的观点。
3
找异同点,重组统一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 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 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 不幸。
5
分析
异: 两则材料国别地域不同,叙述对象、内容不同。
同: 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
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观点:
立意:①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
注意事项:如何才能迅速地判断材料中给出 的观点是互补叠加?需要我们根据已学的知识 和生活阅历来判断。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增加 知识储备,丰富生活阅历。
9
方法4 :综合型法
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 且可能出现干扰考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 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 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 正确的观点。
2018届高三作文训练审题立意之(四)
2017年11月
1
二、走进广东高考
(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
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 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 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 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 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 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15
附录:高考多则材料作文题
• 1.2013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 2.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 3.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16
2013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注意事项:对于材料中的不同观点不是什 么都能写,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分析判断, 最终确定的立意须能写出深度,充满正能量, 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
8
方法3 :互补叠加法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 是各偏执于一点,互为补充,只有逐则分析材料 的内涵,将它们的内涵叠加补充起来,体现辨证 性,才是科学合理的。
• 保鲜记忆(情感)的方式,黑白胶片与数 码技术究竟孰优孰劣?
• ——从黑白胶片到数码技术,岁月在流 逝,时代在进步,但这都不应该成为记忆、 情感被稀释的理由,在滚滚向前的时代发 展洪流中,如何保持生活、情感的真挚与 永恒,全在人心,当与形式无关。
4
三、多则材料审题方法:
例1: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 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 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课后训练题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 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 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 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 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2011年上海卷 12
注意事项:我们在找相同点时一定要 抓住事物的本质,立意不能流于表面, 不能似是而非。
7
方法2 : 同中求异法
一些形式相同的材料,它们的内涵却相 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如果我们能逐 则分析材料的内涵。从相同的材料中比较 几则材料的不同内涵,找出不同点和关联 点,从不同点与关联点中求得作文立意所 在,正反切入皆可立意,就能挖掘深度, 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13
点评: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过去的,是要流传千古的。 如流传千古的文章、思想、文明的碎片、唐诗宋 词、名人的精神等,这些东西都会穿越历史时空, 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 对于这些东西,要珍惜,要保留,要传承。
所以,对于这篇作文,学生只有辩证思维的 角度入手,写出“能过去”和“不能过去”的关 系,才能写出新意。
10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小结
一、异中求同法 二、同中求异法 三、互补叠加法 辩证思考 四、综合法 要综合考虑,可能三种方法都要用到。
温馨提示: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最好
从整体考虑,不要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
论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
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材料,审出
最佳立意。
11
例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 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 事。”
2.法国画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 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 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3.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 建树广泛的通才形象:苏东坡是一个大文豪、大
②别把前人成就当包袱 ③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超越
温馨提示:好的观点总是有限的。重要的不是观点本 身。而是观点的表达,观点的“包装”。观点的表达 方式比观点本身更重要。
6
方法1 : 异中求同法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 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
比较它们的内涵,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 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点评:上海今年的作文所给材料是两个相反命 题,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学生可以写“一切 都会过去”,也可以写“一切都不回过去”;也可 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来写,如果结合起来就是以前考 过的“忘记与铭记”,从这个角度看,此作文不太 新颖。
只有从辩证的角度入手才能出新。考生首先 要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忘记,笔者以 为,如人生的痛苦、汶川地震的心灵创伤、一 段不如意的生活境遇等可以忘记,可以让“一 切都过去”,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 即所谓的放下才能承担。
2
材料一:黑白胶片时代,人们反复翻看,唤起记忆, 却敌不过岁月对照片的侵蚀 材料二:数码技术时代,照片永不褪色,影像保鲜, 却敌不过更新对记忆的稀释
思考:如何审题?
温馨提示:多材料作文在立意时,必须对所提供 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 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正确(符合题意)的观点。
3
找异同点,重组统一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 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 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 不幸。
5
分析
异: 两则材料国别地域不同,叙述对象、内容不同。
同: 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
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观点:
立意:①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
注意事项:如何才能迅速地判断材料中给出 的观点是互补叠加?需要我们根据已学的知识 和生活阅历来判断。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增加 知识储备,丰富生活阅历。
9
方法4 :综合型法
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 且可能出现干扰考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 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 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 正确的观点。
2018届高三作文训练审题立意之(四)
2017年11月
1
二、走进广东高考
(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
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 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 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 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 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 师……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15
附录:高考多则材料作文题
• 1.2013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 2.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 3.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16
2013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注意事项:对于材料中的不同观点不是什 么都能写,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分析判断, 最终确定的立意须能写出深度,充满正能量, 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
8
方法3 :互补叠加法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 是各偏执于一点,互为补充,只有逐则分析材料 的内涵,将它们的内涵叠加补充起来,体现辨证 性,才是科学合理的。
• 保鲜记忆(情感)的方式,黑白胶片与数 码技术究竟孰优孰劣?
• ——从黑白胶片到数码技术,岁月在流 逝,时代在进步,但这都不应该成为记忆、 情感被稀释的理由,在滚滚向前的时代发 展洪流中,如何保持生活、情感的真挚与 永恒,全在人心,当与形式无关。
4
三、多则材料审题方法:
例1: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 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 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课后训练题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 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 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 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 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2011年上海卷 12
注意事项:我们在找相同点时一定要 抓住事物的本质,立意不能流于表面, 不能似是而非。
7
方法2 : 同中求异法
一些形式相同的材料,它们的内涵却相 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如果我们能逐 则分析材料的内涵。从相同的材料中比较 几则材料的不同内涵,找出不同点和关联 点,从不同点与关联点中求得作文立意所 在,正反切入皆可立意,就能挖掘深度, 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13
点评:
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过去的,是要流传千古的。 如流传千古的文章、思想、文明的碎片、唐诗宋 词、名人的精神等,这些东西都会穿越历史时空, 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 对于这些东西,要珍惜,要保留,要传承。
所以,对于这篇作文,学生只有辩证思维的 角度入手,写出“能过去”和“不能过去”的关 系,才能写出新意。
10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小结
一、异中求同法 二、同中求异法 三、互补叠加法 辩证思考 四、综合法 要综合考虑,可能三种方法都要用到。
温馨提示:多则材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最好
从整体考虑,不要把几则材料割裂开来就事
论事;其次要弄清几则材料间的联系,寻找
联系点,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材料,审出
最佳立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