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电视剧的视觉盛宴——谈《琅琊榜》中的布景、画面、意境美学构建
最新-电视剧琅琊榜审美价值分析 精品

电视剧琅琊榜审美价值分析摘要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为当下电视剧产业带来新的思考。
一部架空历史剧之所以获得大众和学者的诸多好评,原因在于它开启了当代大众审美的新境界。
从朦胧雅致的图像意境,到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跌宕起伏的权谋叙事到民族大义的家国情怀,该剧的诸多情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其艺术审美价值高于当下其他的古装剧。
《琅琊榜》的精良制作给电视剧产业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琅琊榜》;意境;权谋;家国情怀古装剧《琅琊榜》的热播,开启了当代大众审美的新境界,无论是网络点击率还是电视收视率都堪称近年来电视剧的上乘之作。
该剧由孔笙、李雪导演执导,改编于海晏的同名网络小说,这部电视剧获得第30届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原作海晏的《琅琊榜》也获得首届网络文学银奖。
尽管《琅琊榜》是一部架空历史剧,但是该作品从精致唯美的画面到悲情复杂的人物,从环环相扣的权谋叙事到民族大义的家国情怀,可称得上当下电视剧作品中为数不多的经典。
一、图像意境朦胧雅致影视作品是图像艺术,在视觉文化包围的当下时代,影视作品的制作,追求图像唯美或者是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人们往往被跌宕起伏的剧情,知名演员的颜值所吸引,虽然有些影视作品画面也很精致、色彩也很绚烂,但是让人回味的审美意境却少之甚少。
《琅琊榜》之所以获得很高的赞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众在欣赏该剧时体会到一种别样的审美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2]《琅琊榜》的图像画面充满了美的意境,极其雅致,甚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如第一集开篇的镜头一只飞鸟飞过青山绿水到了颇有仙境的琅琊阁,雾气萦绕、色彩淡雅,蔺晨飘逸舞剑,营造了一个颇有浪漫气息的意境。
等到男主角梅长苏出场,吹着长笛,载着小舟清风袭来,画面依然是朦胧而虚幻,整个图像是一副空灵的水墨画,古典雅致。
评析古装电视剧《琅琊榜》概述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评析古装电视剧《琅琊榜》学院:文学院年级:2012级专业:对外汉语姓名:张拓学号:20120889指导教师:郭玉生2016 年 4 月6 日摘要电视剧《琅琊榜》是根据海晏同名小说《琅琊榜》改编,由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孔笙、李雪合力执导的大型古装传奇电视剧。
自开播以来,电视剧《琅琊榜》以优良创新的改编、环环相扣的情节设置、细致精良的制作以及积极昂扬的价值观受到了观众的热捧以及业内人士的一众好评。
本文将通过对该剧筹备、拍摄、制作等环节二的分析,让观众认识到电视剧《琅琊榜》成功的原因,了解优秀电视剧的制作过程,也让广大影视工作者进行反思,并对今后电视剧的制作给予借鉴。
关键词琅琊榜;IP;复仇;改编;情节;细节;精神AbstractTV series "Nivana in fire" is based on the novel of the same name ,which is writed by Haiyan,adapted from the Magnolia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Kong Sheng Li Xue force directed by the legendary large costume drama. Since its launch, the TV series "Langya Bang" with excellent and innovative adaptation, interlocking plot settings, detailed well-produced high-spirited and positive values by a favorable public praise from the audience and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will play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filming, prod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II, the audience realize that the reason the TV series "Langya list" of success, to underst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utstanding drama, but also to reflect the majorit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ers, and the future TV production given reference.Key wordsNivana in fire;IP;revenge;adaption;plot;detail;spirit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前言 (1)1. 电视剧《琅琊榜》剧情的改编 (1)1.1 剧情的改编 (1)1.1.1在结构方面的改编 (2)1.1.2 在剧情方面的改编 (3)1.1.3 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改编 (3)2. 情节的设置 (5)2.1 情节的真实性与戏剧性 (5)2.2 情节与戏剧冲突 (5)2.3 情节与主题 (6)3. 电视剧《琅琊榜》的艺术特征 (7)3.1 细节的布设 (7)3.1.1 人物造型 (7)3.1.2 布景道具 (8)4. 电视剧《琅琊榜》精神的凸显对今后电视剧的影响104.1精神的凸显 (10)4.1.1 对国家的忠诚 (10)4.1.2对国家的忠诚 (11)4.1.3 对兄弟爱人的情谊 (11)4.2 《琅琊榜》对今后电视剧的影响11 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前言作为大热IP改编剧,电视剧《琅琊榜》自筹备起就备受期待。
电视剧《琅琊榜》影像语言含蓄表达解读

电视剧《琅琊榜》影像语言含蓄表达解读作者:彭瑞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4期【摘要】电视剧《琅琊榜》通过影像语言的含蓄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表现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展现跌宕起伏的剧情,由此将观众自然而然地引入到一幕幕剧情之中,并随着剧情而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言外之意”,享受其丰富无比的审美乐趣。
【关键词】《琅琊榜》;影像语言;含蓄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19-03由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不仅在电视和网络上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点击率,还赢得了口碑剧、良心剧等称号,更将版权售至韩国、非洲等海外国家。
此剧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与其引人入胜的情节、颜值和演技皆佳的主演、精美考究的服饰、精心设计的画面分不开关系,此外,影像语言呈现的含蓄性也为其增色不少。
“含蓄是规范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按照审美特性的法则,去进行形象概括、典型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中国的诗词、小说、音乐、绘画、建筑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且一直以来为艺术创作者与鉴赏家所推崇。
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说明诗歌语言必须特别精炼含蓄,让人们在“空白”之境中进行丰富的想象和艺术的再创造。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认为,不同种类的艺术,都要具备含蓄的美,并且“一切经得起反复欣赏的艺术,都以耐人寻味的含蓄美为条件。
”影视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也可以通过含蓄这种表现形式再现与反映生活。
影像语言是影视作品的语言表现形式。
这种语言以人的感知规律和思维规律为依据,模拟人的感知去再现客观世界,靠观众去揣摩影像的具体意义,因此当创作者想要通过影像语言传情达意时,它也可以像其它艺术形式一样表现出相应的含蓄性。
而其含蓄表达的具体手段则因其构成方面不同而不同,由视觉语言、听觉语言、结构语言三个方面构成。
浅析电视剧《琅琊榜》的审美化生存

浅析电视剧《琅琊榜》的审美化生存作者:耿婧琦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6期[摘要]作为2015年中国电视的现象级事件之一,电视剧《琅琊榜》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也在业界收获了颇多赞誉。
在电视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这部电视剧是如何在残酷的角逐中脱颖而出的呢?本文将从中国古典意境之美、浪漫主义的故事架构、情感演绎,以及由悲剧本身延展出的崇高感和生命感出发,探讨电视剧《琅琊榜》如何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不凡的气度实现自身的审美化生存。
[关键词]《琅琊榜》;审美化生存;意境;浪漫主义;悲剧;崇高在文化与感官、消费空前结为一体的今天,人类的精神出路将更加倚重于“审美”,如果不能在这最深重的矛盾中突围,作为整体的人的前景将是暗淡无光的。
作为2015年度中国电视市场中的一匹“黑马”,54集古装传奇剧《琅琊榜》可谓是近年来国内电视剧审美化生存的典范。
本文将从意境美的电视化呈现、浪漫主义的艺术观照,以及由悲剧本身延展出的崇高感和生命感出发,探讨电视剧《琅琊榜》如何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不凡的气度实现自身的审美化生存。
一、传统意境美的电视化呈现意境是我国传统审美艺术的最高层面,代表着我国具有独特东方文化气质的审美价值观。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无论是小桥流水、古色古香的苏州园林,还是烟波浩渺一扁舟的《寒江独钓图》,或者是“余音绕梁橇、三日不绝”的唱词古曲,都讲究“物与神游”“得意忘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氛围,追求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美学效果。
在电视剧艺术中,意境主要指的是整部作品通过电视手段营造出的一个有机统一的独特艺术境界。
它是创作主体们通过电视艺术手段(主要是试听造型、节奏语言)以及全剧事件、人物言行、人物性格等表现出的精神主旨和艺术氛围。
《琅琊榜》的出现,不仅让大众眼前一亮,而且也警醒着电视剧制作人员注重意境创造的必要性。
(一)庄重审慎的视听造型1.引人遐想的意蕴留白。
“留白”一词源于我国传统的书画艺术,通过在画面上留下空白,使整幅作品的画面和章法更为精美协调,同时给观赏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琅琊榜》看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展示论文

从《琅琊榜》看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展示论文从《琅琊榜》看电视剧对传统文化的展示论文近年来,网络原创素材成为影视界竞相争抢的新宠。
电视剧《琅琊榜》正是取材于网络小说,成为当下中国最火的电视剧集,其精彩的内容不但引发国人热议追捧,很多外国人也对这部中国风格的电视剧推崇备至。
早在未播前,这部电视剧就在网络上备受关注,作者海宴塑造的主人公梅长苏个性鲜明,将夺嫡风云和铁骨忠魂在剧中相并联,在一幕幕阴谋权诈之间,展现了他的爱恨情仇。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唯美的拍摄画面、强大的制作团队,使这部电视剧在当今影视剧中被称为良心之作。
一、中华文化元素特有的艺术氛围《琅琊榜》所展现的浓郁中国风,正是从一个个场景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符号特征中体现出来的。
人物之间的言谈举止,对事件的处理、谋划、理解无一不在展示中国特色。
剧中多处画面体现出中国山水画卷的唯美、古意盎然。
其中古代山水园林场景,为整部作品增添色彩。
魏晋时期的传统文化到如今已经有较大改变,很多古风习俗早已遗失,《琅琊榜》很好地将这些古老礼仪习俗进行了再现。
比如剧中十里长亭送别场景出现多次,这种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所再现的凄凄离别情,能勾起观众回味“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思绪中。
长亭是中华文化的体现,在长亭送别中,宾主依中华传统礼仪相对跪坐,以清茶淡酒依依惜别。
长亭内情感的交流,亭外山水入画,加之拍摄角度的拿捏精准,画面剧情引人入胜。
《琅琊榜》中的琅琊意喻诸葛亮出生地琅琊郡,其主人公梅长苏足智多谋,曾获得水镜先生评语:“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与诸葛亮“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评语何其相似。
两者都是神机妙算、忠心辅佐明君,最后都病逝于沙场,可见作者正是借用诸葛亮形象表现梅长苏的人物特征。
作为《琅琊榜》剧中主角,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士”的人物形象诠释得淋淋尽致,其高尚的道德品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忍辱负重13年后,力保靖王开创政治清明的中兴盛世。
简析电视剧《琅琊榜》的视听运用

简析电视剧《琅琊榜》的视听运用作者:蒋晓艳来源:《艺术评鉴》2016年第23期摘要:视听语言作为影视艺术的基本语言,在作品叙事和情感表达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视听语言的运用入手,分析电视剧《琅琊榜》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景别构图叙事含蓄情感表达与戏剧、电影相比,电视剧被认为是一种被广大电视观众所司空见惯的通俗艺术形态。
多年来,电视剧创作追求批量化的商品生产模式,在艺术性上大打折扣。
近几年,随着电视剧艺术品质的不断上升,电视剧生产从“追求数量”到“重视质量”转变,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创作者在视听运用上也更加讲究。
根据海晏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琅琊榜》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泛追捧,被观众盛赞为业界良心巨制,该剧播出期间,曾一度引起了不小的“琅琊榜热”,带来了全民观剧的热潮。
不仅获得2016年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提名,也获得第19届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第一名。
荣誉的背后,是无数影视创作人员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
本文试图从视听语言运用的角度探析该剧的成功之处。
一、景别运用凸显叙事逻辑电视画面是通过分切镜头的组接来完成叙事的,在镜头组接中,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方法可以使作品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电视剧《琅琊榜》在景别的设计上可谓精心雕琢,尤其是将远景与特写这景别叙事中的两极镜头运用到了极致。
在第一集琅琊阁阁主蔺晨出场以及介绍琅琊阁档案归置段落中,从信鸽出场开始,将观众从信鸽迎面飞来的特写带入,通过大远景、远景的航拍镜头,展现琅琊阁所处的幽美的自然环境,在让观众领略天下第一的琅琊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这种旷野超然的环境也为人物性情的形成做了铺垫。
琅琊阁档案归置时,从特写的档案柜着手,一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特写画面,把档案归置的细节一一展现,特写镜头的组合运用更是增添了琅琊阁的神秘感。
最后以一个大全景收场,把琅琊阁档案存放的气派场景尽显无疑。
浅析电视剧_琅琊榜_精彩的画面构图_姜光辉

浅析电视剧《琅琊榜》精彩的画面构图
姜光辉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 要:影视画面是一种空间布局艺术,创作者在空间关系上进行安排、组织和布局,充分运用影视画面的各种造型
元素,提炼画面构图的形式表达,进而生动、有力地表现作品的主要内容,突出作品的主;艺术表现力
170
图1
再如,在第47集中,静妃娘娘为景琰选正妃的一段,中书 令柳澄大人的孙女跪在静妃娘娘面前,在2分22秒至2分25秒 处,画面依然是将她置于黄金分割线上,人物所处的位置在整 个画面中都充满美感,看上去非常舒服,并且产生了一种人物 被肯定的审美感受。此外,在第47集中,宫羽姑娘主动向梅长 苏请缨,称自己略懂易容术,可以潜入大牢将夏冬换出的一场 戏,画面的处理方式同样是将她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线的位 置上。这样的画面处理方式在整部剧中非常多,甚至每一集中 都出现了多次。
172
图 11 另外,在第47集景琰被册封为太子的一场戏中,景琰跪在宫 中行册封礼时,在26分40秒至26分41秒,27分02秒至27分04秒, 27分09秒至27分10秒,以及27分17秒至27分19秒处,四次分别 给了景琰一个肩部以上的人物正三角形构图。整个人物撑开 整幅画面,也暗示了人物地位的提升和势力的扩大,以及对整 个事件的发展方向逐渐掌握主导权。这样的画面构图在景琰 曾是一个被冷落的皇子的时候,同样很少能看到。由此可见, 画面在交代故事的同时,精彩的构图又表达出更深的意义。 (如图12、图13)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精彩的画面构图随处可见,可 以说,画面构图是电视剧《琅琊榜》的一大亮点。在剧中, 画面构图方法极其丰富,画面切割多样变化。导演、摄影师 等制作者不是简单地把历史场景或事件原封不动地展示给 观众,而是从画面的表现上对所掌握的历史素材进行提炼、 加工或改造,以至重新组织,使整部作品的水准和感染力大 大增强。
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征分析

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特征分析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架空的历史与真挚的情感——电视剧《琅琊榜》艺术内涵分析摘要: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取得了空前的佳绩,它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新材料。
在促进电视剧产业蓬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注重提升电视剧作品的艺术内涵是保证一部电视剧取得成功的关键。
新兴网络时代所孕育的历史架空剧不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从而关键词: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琅琊榜;艺术内涵新近播出的电视剧作品《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围绕着主人公梅长苏以病弱之躯完成复仇使命的故事,其背后的价值诉求则超越于单纯的“复仇”主题。
正如陈平原先生在《千古文人侠客梦》中所言,梅长苏的身上寄托的不仅是沉冤昭雪的传统叙事逻辑,更映衬着文人与官僚、江湖与朝廷之间角力的文化思索。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仅10月14日一天,《琅琊榜》就创下了高达3亿3千万次的网上点击和1.085%的收视率,在中国五十个主要城市收视排行榜排名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当前中国最火爆的电视剧作品。
它的成功是否意味着中国电视剧创作模式的转型,又或是启示了中国影视剧发展的新方向,正是亟待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将该部电视剧与近期播出多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深厚的文化底蕴、精良的艺术创造是保证它取得成功的基础。
《琅琊榜》的异军突起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特别是针对该剧艺术内涵的分析尤能解答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参差不齐的带给我们的诸多困扰。
一、以全新的艺术审美标准确立电视剧创作的新标杆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机制,它已不能被视为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在解放作家双手的同时,也渗透进读者的审美期待,进而使得文艺作品的美学意义悄然发生了变化。
很难想象忽略此类现象,将会使得我们认识文艺生态的真实面貌产生何种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