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农业报告

合集下载

世界产茶数据分析报告书(3篇)

世界产茶数据分析报告书(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茶叶,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茶叶消费市场日益扩大,茶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通过对世界茶叶产量的分析,旨在揭示全球茶叶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区域分布特征。

二、全球茶叶产量概况1. 全球茶叶产量总体情况近年来,全球茶叶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ICT)的数据,2019年全球茶叶产量约为566万吨,较2018年增长2.4%。

其中,绿茶产量最高,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58.6%;其次是红茶,占35.5%;乌龙茶、白茶和黄茶产量相对较低。

2. 各地区茶叶产量分布(1)亚洲:亚洲是全球最大的茶叶产区,产量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80%以上。

其中,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斯里兰卡等国家的茶叶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2)非洲:非洲是全球第二大茶叶产区,产量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15%左右。

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等国家的茶叶产量较高。

(3)美洲:美洲茶叶产量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5%左右,主要产茶国有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等。

(4)欧洲:欧洲茶叶产量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2%左右,主要产茶国有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等。

三、全球茶叶产量增长趋势1. 产量增长速度加快随着全球茶叶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茶叶产量增长速度加快。

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茶叶产量年均增长率约为2.6%,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

2. 绿茶产量增长迅速在全球茶叶产量中,绿茶产量增长迅速。

主要原因是绿茶在全球茶叶消费市场中的份额逐年上升,尤其是在亚洲市场。

3. 红茶产量增长稳定红茶在全球茶叶市场中的份额相对稳定,产量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这主要得益于红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消费。

四、全球茶叶产量区域分布特征1. 亚洲:亚洲是全球茶叶产量最高的地区,其中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茶叶产量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半壁江山。

亚洲茶叶产量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消费市场的扩大。

2. 非洲:非洲茶叶产量增长迅速,主要得益于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茶叶出口增长。

世界玉米种植分布调研报告

世界玉米种植分布调研报告

世界玉米种植分布调研报告引言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主要的饲料作物之一。

本报告旨在调研并分析世界范围内玉米种植的分布情况,了解不同地区的种植规模、产量以及发展趋势,为玉米农业的发展和商业合作提供参考。

1. 世界玉米种植概况玉米种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地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陆。

根据最新数据,全球玉米播种面积约为1.93亿公顷,年产量接近1.12亿吨。

其中,美洲、非洲和亚洲是玉米种植的主要地区。

1.1 美洲美洲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区域,占据了全球种植面积的近一半。

尤其是美国、巴西和墨西哥是美洲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为3.6亿吨。

美国中部的农业州,如艾奥瓦州、伊利诺伊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是玉米种植的核心地区。

1.2 非洲非洲是玉米的传统种植区域,尤其是南部非洲地区。

南非、尼日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主要的玉米生产国。

南部非洲国家组织(SADC)成员国,如南非、坦桑尼亚和马拉维,通过农业合作和技术援助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增长。

1.3 亚洲亚洲玉米种植区域也很广泛,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为2.5亿吨。

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是玉米种植的重要地区。

2. 国际玉米产量和贸易2.1 玉米产量全球玉米产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粮食作物。

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全球玉米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现出多年增长的趋势。

2.2 玉米贸易玉米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贸易商品之一。

美国、阿根廷和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出口国,而墨西哥、日本和韩国则是最大的进口国。

由于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和低成本,国际玉米贸易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

3. 未来发展趋势3.1 科技推动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种植技术的改进将为玉米产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例如,基因改良的玉米品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玉米的抗病性和耐旱性,从而提高产量和减少损失。

3.2 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莫桑比克考察报告

莫桑比克考察报告

按照计划,吴宣德、陶旭良、吴亚楠于2022 年12 月13 日至12 月19 日对莫桑比克进行为期7 天的实地考察,行程近4000 公里,主要活动区域为北部沿海的楠普拉和赞比西亚两省,主要考察对象为矿产分布、木材、交通、华人活动领域等方面,现将此行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楠普拉省位于莫桑比克北部沿海,人口约386 万,为全国人口第二大省,交通便利,公路连接马拉维和纳卡拉港;省会楠普拉,全国第三大城市,人口约50 万;该省最大港口纳卡拉港,是马拉维最近、最便利的入海口。

根据楠普拉矿业资源局副局长Viraneque 介绍,该省尚未发现钽矿,但沿海钛矿储量丰富,在北部Namapa 铁铜矿、南部金矿储量大。

楠普拉经济作物主要为棉花,纺织业基础较好;当前虽然建材方面供给不足,但建造业空前活跃。

2赞比西亚省北于楠普拉隔河而界,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约388 万,省会克利马内,人口约46 万。

该省地理位置重要,承接南北,克利马内、莫库巴、摩洛克是莫桑比克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其中克利马内河港兼海港,是全国第四大城市、第四大港口,该港口主要以矿产、木材集散为主。

据楠普拉矿业资源局副局长Viraneque 介绍,赞比西亚为莫桑比克第一矿业大省,其中已探明钽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主要矿业城市为Mocuba、Ile、Gurue、Alto Molocue 等,主要矿产为钽金;赞比西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在赞比西河上建有该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莫桑比克钽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主要分布在以赞比西亚省为主的北部地区。

根据赞比西亚省矿业局长Berta Guambe 介绍,该省钽矿分布在以下地区:(1) Giles 地区:Narrepo、Napacala、Mecossa、Namivo、Nampoca(2) Alto Molocue 地区:Mutala、Malolo、Lice、Conco II、Uatela、Napin、Conco I Maquin 、Macazin、Nassupe、Munhamola Npanoua、Lomeia、Namanhepere、Quirinhe、Mamacocha(3) Mocoba 地区:Namalalo、Eolome、Munhiba(4) Ile 地区:Chiraoco、Marropino、Morrua当前从事钽矿开采的公司有位于Ile 地区Marropino 的HAMC 和莫桑比克资源能源集团、Kenmare 能源集团,住手开采的公司有四家分别是:(1)位于Alto Molocue 地区的FAMA(2)位于Mocoba 地区的赞比西亚矿业公司(采样地点)(3)位于Gile 地区的Tan 矿有限公司(4)位于Mocoba 地区的钽矿资源公司根据赞比西亚矿业局主管Avelino 和地质人员介绍,钽矿矿证的取得分为以下两个步骤:(1)探矿证的申请。

莫桑比克矿产勘查开发考察情况

莫桑比克矿产勘查开发考察情况

莫桑比克、马拉维矿产勘查开发考察情况分类:国外勘查2009.5.31 20:27 作者:husen | 评论:0 | 阅读:186莫桑比克、马拉维矿产勘查开发考察情况为了加快推进我局地质工作“走出去”战略,2008年11月4日—2008年11月23日,局考察组对莫桑比克、马拉维两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有关资料摘编如下,仅供参考。

一、莫桑比克、马拉维基本国情1、莫桑比克基本国情莫桑比克面积80.16万平方公里。

位于非洲东南部,南邻南非、斯威士兰,西界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北接坦桑尼亚,东濒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

海岸线长2630公里。

高原、山地约占全国面积3/5,其余为平原。

地势从西北至东南大致分为三级台阶:西北部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1000米;中部为台地,高度在200-500米之间;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平均海拔100米,是非洲最大平原之一。

1992年10月内战结束时,莫桑比克经济凋敝,人均收入不足50美元,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随着莫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经济发展措施,莫经济得到恢复并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

目前,莫桑比克政府加大私有化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经济继续增长。

莫桑比克是农业国,80%的人口从事农业。

除玉米、稻谷、大豆等粮食作物外,其主要经济作物有腰果、棉花、糖等。

腰果为支柱作物,其产量曾达到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

此外,莫桑比克水力资源丰富,坐落在赞比西河上的卡布拉巴萨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07.5万千瓦,是非洲第一大发电站。

莫桑比克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钽、煤、铁、铜、钛和天然气等,其中,钽矿储量居世界之首,煤储量超过100亿吨,钛600多万吨,大部分矿藏尚未开采。

近年来,随着莫桑比克铝厂等大型合资企业的建成投产,莫桑比克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上升。

莫桑比克现行货币为美的卡(Meticais),目前1美元相当于25美的卡。

国外农业气候保险创新及启示——基于马拉维的经验分析

国外农业气候保险创新及启示——基于马拉维的经验分析

了我国开展指数 化农业气 候保 险的相关 建议 ,但 对于
产 品设 计 方 面 没 有 进 行 更 加 深 入 的 阐 述 。 20 0 8年 4
月 , 徽 国元 农 业 保 险 公 司 、 际 农 业 发 展 基 金 和 中 国 安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等 机 构 合 作 ,共 同 研 究 天 气 指 数 保 险 产 品 并 在 安 徽 进 行 试 点 。笔 者 将 从 马 拉 维 指 数 化 农 业 气 候 保 险产 品设计 以及衍 生金 融产 品创新 方面进 行 分析 . 最 后 提 出 我 国开 展 指 数 化 农 业 气 候 保 险 方 面 的 启 示 性 建议 。
【 关键 词 ] 业 气候 保 险 ; 数 化 设 计 农 指
【 中图分类号 】8 1 F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6 19 2 1 )7 0 8 — 4 10 — 6 X(00 0 — 0 2 0
方 俊 芝 (9 9 ) 女 , 家 庄 邮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金 融 研 究 所 , 究 方 向 为 保 险 理 论 与 实 务 ; 兵 海 17一 , 石 研 辛 (9 2 ) 男 , 1 8一 , 河北 保 定 人 , 国邮 政 集 团公 司培 训 中心金 融研 究 所 , 究 方 向 为财 政 金 融研 究 。 中 研
关 分 析 , 定 了农 业 气 候 保 险 在 发 展 中 国 家 的可 行 性 。 肯 国 内理 论 研 究 和 实 践 操 作 方 面 已经 开 始 逐 步 涉 入 指 数 化 农 业 气 候 保 险 领 域 。 汝 根 (0 7 在 《 国 实 施 张 20 ) 我 农 业 气 候 保 险 的 探 讨 》 一 文 中较 早 提 出 了 我 国传 统 农 业 保 险 存 在 道 德 风 险 和 逆 向 选 择 等 诸 多 问 题 .并 提 出

非洲哪里最穷最乱

非洲哪里最穷最乱

非洲哪里最穷最乱1,马拉维,这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因其境内的马拉维湖而得名。

马拉维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1800余万,GDP总量仅为70亿美元。

2,马拉维湖是其境内第一大湖,也是非洲第三大湖,全球第四深湖,湖水最深有700多米,马拉维湖总面积30800平方公里,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仅相当于1/6个马拉维湖。

马拉维湖里面约有数百种鱼类,其中4/5是当地独有品种,最著名的鱼类有马拉维金鲷、丽鱼、电鳗等。

3,马拉维被认为是25个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日收入仅有7.5元,它的贫困率高达70.3%,一年的总收入加起来不到2000元人民币。

4,如今在马拉维大约有2000左右中国人在此工作和经商,但是印度人却非常多,由于马拉维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就随着英国殖民者来到了这里,后来他们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就在这块地方长期居住了。

印度人垄断了这里的很多行业,比如建材、五金行业等,而且印度人还有专门的居住区域,就相当于中国在外国的“唐人街”一样,关键是这里还没有“种姓制度”,所以普通印度人来这里生活的越来越多。

5,马拉维从上世纪90年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不过来上学的人并不多,他们觉得上学根本没有用,还不如早早的出去干活,即便是免费的,学杂费还是付不起的,所以马拉维的文盲率高达37.9%。

6,马拉维是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国民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生产和国际援助,如今英国是其主要的援助对象。

马拉维的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棉花、咖啡以及烟草,其中烟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非常高,有7成劳动力在烟草行业就业,创造了马拉维3/5的外汇收入。

当地种植的烟草7,马拉维的货币叫克瓦查,100人民币相当于10836克瓦查,最小面值20、最大面值2000。

8,马拉维的物价非常低,6元可以买25根左右的大香蕉,还可以买一脸盆的芒果,马拉湖旁边最豪华的总统套房一晚上不到1000元,这和国内的总统套房相比简直太便宜。

马拉维的马拉维独立战争从英国殖民地到独立共和国

马拉维的马拉维独立战争从英国殖民地到独立共和国

马拉维的马拉维独立战争从英国殖民地到独立共和国马拉维(Malawi)是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内陆国家,曾经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

在马拉维的历史上,马拉维独立战争是一个重要的篇章。

本文将以马拉维独立战争为主题,详细介绍从马拉维成为英国殖民地到最终获得独立成为共和国的过程。

1. 殖民统治下的马拉维马拉维在1889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被称为尼亚萨兰(Nyasaland)。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该地区建立行政机构,并依靠当地人民从事农业和劳动力。

然而,英国殖民统治对马拉维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殖民政府将农业生产重心放在了出口农作物上,造成农民生计严重依赖外部市场波动。

此外,英国殖民政府对当地人民的剥削以及种族隔离政策也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和种族矛盾。

2. 社会动荡与独立运动的兴起上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普遍掀起了独立潮流,马拉维也不例外。

在英国殖民政府的统治下,对马拉维当地人民的不公平和压迫引发了广泛的不满情绪。

马拉维人民开始组织抗议和示威行动,反对殖民统治,争取独立。

其中,马拉维国民党(Malawi Congress Party,MCP)的成立为独立运动提供了组织和领导。

3. 马拉维独立战争爆发1964年,马拉维独立战争爆发,人民起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该战争是由马拉维国民党领导的,他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示威、抗议和武装斗争。

马拉维国民党的领袖汉斯塔德·巴姆迪拉(Hastings Banda)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他坚定地支持非暴力抗议,并提出建立独立的马拉维共和国的目标。

4. 马拉维的独立与共和国建立马拉维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1964年7月6日,马拉维宣布独立,成为非洲的新独立国家。

此时,马拉维的首都还是布兰太尔(Blantyre)。

然而,在独立后的几年里,马拉维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提升教育、改善医疗保健、促进经济发展等。

1971年,马拉维宣布成立共和国,并将首都从布兰太尔迁至利隆圭(Lilongwe)。

马拉维农业分布状况

马拉维农业分布状况

太阳花(榨油)SUN FLOWER 豌豆PIGION PEAS 大豆大豆SOYA 12 ZOMBA,CHIRADZULU,PHALOMBE 6--23 烟草TOBACCO 鱼业FISHING 种树PLANTATION TREES 稻米RICE 玉米MAIZE 茶叶TEA MACADEMIA NUTS 香蕉BANANA 13 MULANJE,THபைடு நூலகம்OLO 4--20 菠萝PINEAPPLE 蔬菜VEGETALES 甜土豆SWEAT POTATOES 土豆LRISH POTATO 玉米MAIZE 水果FRUIT 14 BLANTYRE,NENO,MWANZA 4--24 太阳花(榨油)SUN FLOWER 棉花COTTON 玉米MAIZE 烟草TOBACCO 太阳花(榨油)SUN FLOWER 15 CHIKWAWA 10--40 糖业SUGAR CANE 玉米MAIZE 稻米RICE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0 4 4 7 动物保护区MAJETE AND LENGWE NATIONAL PARK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0 3 4 7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0 4 4 7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0 3 4 7
马拉维农业分布状况DISTRIBUTION OF IRRIGATION IN MALAWI
序号 CODE 温度 区域(从北到南)DISTRICT TEMPORATUR (FROM NORTH TO SOUTH) E(℃) 农作物分布DISTRIBUTING OF THE CROP 农作物种类SORTS OF THE CROP 生长季节GROWING SEASON 开始START 咖啡COFFEE 烟草TOBACCO 1 CHITIPA 5--18 玉米MAIZE 小米MILLET 甜豆SWEAT BEAN 小麦WHEET 棉花COTTON 烟草TOBACCO 2 KARONGA 12--25 咖啡COFFEE 玉米MAIZE 稻米RICE 烟草TOBACCO 咖啡COFFEE 3 RUMPHI 7--20 木薯CASSAVA 玉米MAIZE 小米MILLET 甜豆SWEAT BEAN 木薯CASSAVA 烟草TOBACCO 茶叶TEA 4 NKHATA BAY 10--23 鱼业FISHING 橡胶RUBBER 稻米RICE 玉米MAIZE 烟草TOBACCO 咖啡COFFEE 5 MZUZU--MZIMBA · 太阳花(榨油)SUN FLOWER 玉米MAIZE SWEAT POTATO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2 3 4 9 森林保护区 CHIKANGAWA FOREST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2 4 4 9 种植园SCHEME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2 3 4 9 动物保护区nyika national park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2 5 3 9 3个大的种植园3 SCHEMES 粮食作物FOOD CROP 经济作物CASH CROP 12 3 4--6 9 结束END 收获季节HARVESTING SEASON 开始START 结束E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拉维农业报告概况马拉维位于非洲的南部,纬度:南纬9022’-南纬17003’,经度:东经33040’-东经35055’。

国土面积为11,850,000公顷。

其中马拉维湖占有2,430,000公顷。

北部和西北部与坦桑尼亚接壤,东部、南部、西南部与莫桑比克接壤,西部与赞比亚接壤。

2007年马拉维人口预计为13,100,000人(其中女性为7,100,000人,男性为6,000,000),是南共体(SADC )人口较为密集的国家。

马拉维是属于热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分为两季:湿润、温暖的雨季和干燥、寒冷的旱季。

10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5月至9月为旱季(NSO ,2008;FAO ,2006)。

从地形上看,全国可分为四大地形,即:高地、高原、裂谷悬崖、河谷平原。

马拉维具有三种土壤类型(Lithosols,Latosols,Haplic Lixisols ),主要植物类型位于Savanna 森林,年度雨量为700毫米—2400毫米,年度平均雨量1180毫米。

高原地区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为280C 和100C 。

河谷平原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为320C 和140C (FAO ,2005)。

马拉维农业马拉维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占全年GDP 的39%。

90%的国家外汇来源于农业,具有85%人口从事农业。

农业具有两种结构:小农户和种植园。

种植园包括终身保有地或租赁地的商业种植园;小农户大约有2,860,000家农户,该种植土地是农民传统保有权的土地,种植面积为1,800.000公顷(FAO ,2005)。

85%的人口从事农业,预计大约56%的家庭所生产的农作物只供应家庭食用(妇女、青年与社区服务部,2000),妇女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劳动力,70%全职农民是妇女。

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马拉维农业生产率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1)缺少改良优质的种子;2)杂草、病虫害;3)土壤肥力的下降,及因不当的土壤管理方法、缺少农业投入的持续耕作、人口的增长引起的平均土地保有量的减少;4)雨量分布不平衡及频繁的旱灾;5)过时不适用的农业技术;6)低的推荐技术利用率;7)落后的农业耕作方法。

使用非改良的作物种子、杂草、土壤肥力低或土壤肥力的下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法及低的推荐技术利用率是抑制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

KarongaADDMzuzu ADDKasungu ADDLilongwe A DDMachingaADDBlantyre ADDShireValley ADDLower Shire Valley:< 200 m elevation Lakeshore, Middle &Upper Shire: 200-760Highlands:> 1300 mMid-elevation Upland Plateau: 760-1300 mLilongweMzuzuBlantyreElevationMalawiSalima ADD粮食作物玉米是马拉维的粮食作物。

该作物是农村地区农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

种植面积达1,250,000公顷,平均产量为1,235公斤每公顷。

每年人均玉米消费量为181公斤(CIMMYT,1999)。

马拉维农民的玉米平均产量为1吨每公顷,远远低于研究所8吨的平均产量。

这是由于改良优质品种使用率低和其它的制约因素引起的。

主要制约因素为病虫害、旱灾和肥料的使用率低。

低产量同时也是由于低投入和低生产率。

他们也正在试图解决多变的气候、土壤肥力下降、人口增长的压力、高的投入成本和不完善的信贷体系问题。

(Langyintuo,2000)马拉维政府的农业政策是提高玉米生产量,实现农村地区粮食的自给自足,同时为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需求。

由于3.1%的人口高增长率(NSO,2005),国家需要提高玉米的生产率来确保家庭的粮食安全。

这可以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量来实现。

鉴于农民需要在贫瘠地开垦新的耕作土地,因此扩大种植面积似乎不可行。

只有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量才能有效地实现家庭的粮食安全。

加强农作物的保护措施和改善农业耕作方法和使用改良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将会提高玉米的产量,这也将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家庭粮食安全和减少农民贫困人口。

因此需要研究开发玉米优良品种来提高占有约80%的国家玉米生产总量的中低海拔地区的玉米产量。

玉米农业生态区中海拔的平原区该区的海拔为760-1300米,具有充足的雨量,适合种植生长期较长的玉米品种(130-140天)。

该区玉米的总种植面积为750,000公顷,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60%。

农民种植的品种为白色硬玉米或半硬玉米,玉米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玉米粉和动物饲料。

农民种植的玉米品种为当地品种、公开授粉品种(POV)和杂交品种。

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温度适宜和较长的雨季(4-5个月),年降雨量为800-1300毫米。

气候适宜(最高温度240C,最低温度160C)。

小农户平均实际产量为1.3吨每公顷,而潜在产量可高于6吨每公顷。

季中经常遇到干旱影响了生长期长的玉米品种的产量。

影响产量的生物因素为叶片病害(叶面灰斑病(GLS)、枯萎病、黑穗病、霉病)、虫害(蛀虫、线虫、象鼻虫)和杂草(Striga asitica);非生物因素为土壤肥料低、季中干旱、雨量分布不均和雨季早结束。

低海拔的平原区该区的海拔为200-760米,该区的玉米种植面积为189,500公顷,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5%。

该区主要分布在沿湖的平原和中高希雷河谷(Shire)。

该区的主要特征为:地势平坦、温度适宜(最高气温为290C,最低气温为180C)和玉米生长期较短(大约3-4个月),雨量少且不稳定(年降雨量为600-800毫米)。

该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是生长周期短、耐热、抗旱的玉米品种。

该区实际平均产量为1吨每公顷。

而潜在产量可达5吨每公顷。

影响产量的生物因素为叶片病害(锈病、条纹病、枯萎病)、虫害(象鼻虫、蛀虫、粘虫)和杂草;非生物因素为干旱、高温、雨季早结束和洪涝灾害等。

希雷(Shire)低河谷地区该区海拔为50-100米。

特点为雨量少且不稳定(年降雨量低于600毫米)、高温(最高温度为320C,最低温度为200C)。

适合种植生长期短的玉米(60-90天)(Kabambe,2002;Zambezi,1997)。

该区玉米总种植面积为250,000公顷,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20%。

该区主要分布在沿希雷(Shire)河的低谷上。

玉米种植品种为白色硬玉米和半硬玉米。

种植品种为当地品种、公开授粉品种(OPV)和杂交品种。

玉米平均实际产量约为800公斤每公顷,而潜在产量可达3.5吨每公顷。

影响玉米产量的生物因素为病害(条纹病、灰斑病)、虫害(象鼻虫)和杂草;非生物因素为高温、干旱和洪涝。

高海拔的高原区该区海拔为1300-1800米,玉米种植面积为64,500公顷,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5%。

该区的年降雨量为1300毫米,气温低(最高温度260C,最低温度为150C)适宜种植生长周期长的玉米(长于130天)。

该区分布在Misuku山脉(Misuku Hills)的高地,Namwera山和姆兰杰山(Mulanje Mountain)。

玉米平均实际产量为1.5吨每公顷,潜在产量可高于8吨每公顷。

影响玉米产量的生物因素为病害(灰斑病、枯萎病、条纹病、霉病、黑穗病)、虫害(蛀虫、食叶虫)和杂草;非生物因素土壤酸性、肥力低、气温低。

豆科作物豆科作物是马拉维玉米为主的耕作系统里重要的农作物。

豆科作物对马拉维经济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豆类食品是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较经济的植物来源,大豆是最为广泛种植的豆科作物。

所有来自农村和城市及机构(学校、医院、监狱)的马拉维人把豆科作物与玉米一起食用,而动物蛋白质提供的量稀少且价格昂贵。

UNICEF(联合国儿童发展基金)(1993)报告指出农村超过50%的5岁以下的儿童营养不良。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为儿童提供像大豆、花生、豆子、和鸽豆的高营养的食物来解决。

因此,豆科作物在保证家庭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豆科作物因具有从空气里固氮的作用,能够提高土壤肥力。

Mkandawire(1996)指出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作物为减少矿物肥料投入提供了一个在经济上合算生态上合理的方法。

共生系统,如豆类与根瘤菌共生,通过利用从空气固氮来降低无机肥的支出。

三:与大多数的谷物,如玉米和大米相比,大部分的豆类作物具有相对较高的经济价值。

因此,农户通过间种系统种植豆科作物,农户把种植的豆类产品进行出售以提高收入。

地区及其它国家对大部分产品具有潜在的市场。

因此,如果小农户提高豆类的产量有利于扩大创汇产品的种类。

尽管豆类作物能够带来众多的好处,与玉米种植面积相比,豆类作物的总种植面积仍然很少。

此外,目前豆类的产量也极低,造成产量低的原因:1)在种植季节时,大部分农民未能及时买到豆类种子,造成大部分农民把豆类作物稀疏地种植在玉米地里或单独地种植;2)大部分农民使用便宜省钱的种子,经常购买的是当地品种,除了没有当地品种的大豆;3)土壤肥力低;4)种植管理方法落后;5)病虫害;6)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局限和不稳定,影响了马拉维豆类产品产量的提高。

如果农民能够购得足量的改良优质的品种,就能够实现豆类生产的提高。

这就需要豆类种植的相关部门多方的协调努力。

尤其与技术发展、加工、运用、营销、和政府决策部门的合作。

1995年至2006年,马拉维经历了粮食短缺,此阶段国家依赖进口和捐赠获得玉米。

制约小农户玉米生产的因素是土壤肥力的不足。

这主要由于耕作系统的特点:低投入,即生产过程中少量或没有施肥。

然而我们知道国家几乎所有的土壤长期最缺的营养元素是氮,其次是磷(Bunderson和Hayes,1995;Makumba,1997)。

因此,马拉维政府强调要保证无机肥的供应,使小农户能够用得上化肥来提高玉米和烟草的产量来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的收入。

政府也因此实施了农业投入产品补贴项目(AISP)促进了化肥使用量的提高。

仅2008-2009季节,估计全国使用了358,000吨的化肥(如表2.1),超过预期的年平均300,000吨的使用量。

去年当地生产公司生产了60,000吨的复合肥(OPTCHEM公司和马拉维化肥公司(MFC))(Samuel Synoden和Dimitri Gianakis,2008)马拉维粮食作物大量增加化肥使用的原因是:估计烟草业使用了30,000吨,而甘蔗和茶叶使用了30,000吨。

政府向烟农分发20,000吨,其余的220,000吨(60%多)的化肥供应粮食作物(玉米和大米)。

农作物使用较广的化肥是23:21:0+4S和磷酸二铵(DAP)作为基肥。

尿素或硫酸铵(SA)或硝酸铵(CAN)作为追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