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变迁轨迹研究_1776_1940_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近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亦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时间段出发,探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
一、二战后的国际贸易体系重建在二战结束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核大国和经济强国,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建。
1944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并制定了国际金融和贸易体制的原则。
此时期,美国积极主张以自由贸易为基础,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二、冷战时期的保护主义倾向然而,在冷战时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有所转变。
为了应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限制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
此外,美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特定产业的保护政策,以确保本国工业的竞争力。
三、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再次发生了变化。
里根政府的上台,标志着贸易保护主义的起飞。
里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关税壁垒,以保护美国本土产业。
然而,由于全球化浪潮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美国逐渐调整了对外贸易政策,转向了更加开放的立场。
四、长期以来的自由贸易倾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坚持以自由贸易为主导的对外贸易政策。
比如,克林顿政府推动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从而促进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自由化。
此外,美国还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谈判。
五、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再次发生了改变。
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如对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等,旨在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和减少贸易逆差。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并导致了一系列的贸易战。
六、新冠疫情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最近的新冠疫情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对中国和其他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的依赖,美国加速了对国内生产的重视,并尝试拉回一部分产业回到本土。
630 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背景介绍自从工业化时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贸易政策也经历了重大变革。
笔者将探讨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未来趋势。
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贸易保护主义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鼓励国内生产和消费,并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
这一政策得到了美国内部制造商的支持,但却抑制了贸易的自由化。
贸易自由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开始转向贸易自由主义政策,并推行霸权主义来促进贸易自由。
这一政策让美国的贸易得到了迅速扩展,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主导者。
新保护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采取了新保护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出现源于美国国内生产商的不满,认为外国的竞争对手受到了不公平的优惠。
这一政策导致了贸易战和双边性协议的出现。
全球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推行全球化政策,这一政策支持自由贸易和开放的市场。
全球化政策已经成为美国贸易政策的关键,美国已成为全球贸易体系的关键参与者。
美国贸易政策的未来趋势短期趋势近年来,美国采取了更加强硬的贸易政策,以保护本国企业和农民。
美国对中国实施了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重新谈判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这些行动凸显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趋势。
中长期趋势中长期来看,美国的贸易政策将更多地集中在解决内部问题,如不平等贸易、失业和收入不平等问题。
此外,美国还将在国际上领导塑造新的贸易规则,以适应全球贸易的变化。
我的观点美国是全球经济的领头羊,其贸易政策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十分关键。
然而,美国的贸易政策也往往受到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更加注重国内选民的需求,而导致与国际贸易合作的冲突。
我认为,美国的贸易政策应该在适当的情况下,采取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的政策。
然而,保护本国利益也是一个国家应该关心的问题。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与影响自上世纪70年代起,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呈现出多变的特征。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经历了从鼓励到限制再到当前的对抗性转变,对华贸易的演变直接影响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关系。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以及其对两国经济的影响。
一、鼓励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呈现出鼓励特点。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积极推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与贸易,试图打破中美之间冷战遗留下的隔阂。
美国逐渐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美国向中国大量出口农产品、机电产品等,而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中国作为一个廉价劳动力大国,为美国提供了成本较低的生产要素。
美国相关企业从中受益,中国也从中获得了出口市场和外资技术。
二、限制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然而,自90年代末开始,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逐渐转向限制。
美国政府开始对中国采取措施,以遏制中国商品的进入和限制美国技术的输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对中国进行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指控,以及对中国钢铁、纺织品等领域实施的贸易制裁措施。
这种限制性的政策转变,主要由于美国国内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所推动。
美国一些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面临了来自中国的强大竞争压力。
美国认为,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和“不公平贸易行为”威胁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因此,美国加强了进口限制措施,同时加大了对中国的贸易调查和制裁力度。
三、对抗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2018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进一步加强,呈现出明显的对抗性特征。
美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对约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出口,以及对中国投资进行审查等。
这种对抗性政策的背后,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和对国内经济的保护。
特别是在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上,美国认为中国未能履行其国际承诺,对美国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趋势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与趋势从20世纪初到现代,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直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不同的政治环境、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因素都会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
一、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关税保护主义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欧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随着美国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美国开始采取关税保护主义政策,通过提高对外贸易的保护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
这种政策导致了世界大战时期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增加。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面临着经济衰退和大萧条带来的困境。
罗斯福总统领导下的新政策,通过实施贸易限制措施来刺激国内生产,改善经济状况。
然而,关税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贸易的减少,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受到挑战。
二、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自由贸易主义二战结束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美国开始推动自由贸易主义政策,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1947年成立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促使美国在政策上更加重视全球贸易自由化,同时承诺降低贸易关税和其他国际贸易屏障。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加强了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美国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对外贸易目标是欧洲和日本,其中以日本的贸易合作最为紧密。
三、70年代到90年代:多边贸易体制下的美国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包括石油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等,导致了流动性不足和贸易逆差的问题。
美国开始把注意力从自由贸易转移到贸易平衡和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在这一时期,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发展,包括在1979年成立的全球贸易机构(GATT)和1994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
在90年代,美国加强了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领导地位,且更加关注一些新兴经济体在贸易方面的问题。
例如,南非、中国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成为了美国的新贸易伙伴。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高艳辉
【期刊名称】《财讯》
【年(卷),期】2017(000)013
【摘要】建国初期贸易保护的确立 (1776-1812) 北美独立战争以后,美国没有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这一方面是由于虚弱的中央政府没有对任何商品征税的权力,其财政收入依赖来自各州的自愿捐献,另一方面各州之间也相互设置关税壁垒,对彼此之间产品征收歧视性关税,而且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总页数】2页(P164-165)
【作者】高艳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当前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四大特征——解读2006年WTO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审议 [J], 朱颖
2."购买美国法"的沉浮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嬗变 [J], 胡加祥
3.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J], 高艳辉;
4.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J], 胡宇光
5.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选择——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J], 田素华;尹翔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特点与实质浅析

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特点与实质浅析口吴娟(河南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二战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保护贸易到自由贸易,又从自由贸易回到保护贸易的过程。
美国贸易政蕈的演变,其本质是美国从本国利益出发,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贸易政策。
关键词美国贸易政策贸易保护主义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r73(2007泐.059.02I.引出问题2006年2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谈判办公室(USTR泼布了名为‘戋中贸易关系: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旦F的报告,这是美国自2001年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ro)以来美对华贸易政策进行的首次全面(top-to-bottom)审议。
该报告提出要建立一个USTR下属的中国特别执法工作组,以及增强与其他国家在对华政策上的协调等新提法,但很多提法仍是过去几年来美国对华贸易做法的延续,没有太多新意,因此我国不必多虑。
如:报告表示美国将搜集中国体制改革、补贴、技术标准,农业检测透明度方面的情况,这种行为一直都存在,美方所言的中美贸易新阶段也没有新意,只是对过去的延续而已。
所以说,此次美对华贸易政策进行的审议虽然出现了很多形式上的新提法,但从总体上看美对华贸易政策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然是采取以忪平贸易”和‘互惠主jr为特点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用的对外贸易政策大体上分为贸易自由化政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从战后初期直到60年代,美国由于有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大力推行全球主义的自由贸易政策;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和出现贸易逆差后,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随着∞年代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削弱。
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由全球主义后退到地区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得到强化,以<1988年综合贸易法>为标志,使其贸易政策转向保护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的所谓“从平贸易”和‘互惠主义,’的政策轨道上来,而且这一政策更加系统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自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交替、多边自由贸易和多轨并进自由贸易政策(简称多轨公平贸易政策)。
其中保护主义始终贯穿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之中,虽然自由贸易有时偶占上风,但这种所谓的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美国打着“互惠、公平、非歧视”的幌子,欲抢占别国市场。
为了实现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美国总是将贸易保护政策奉为圭臬,这一政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一从1776-1940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变迁的轨迹来看,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呈现出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交替往复的规律。
独立战争后,在汉密尔顿精明的领导下,建立了一项财政政策,使新政府建立在稳固的财政基础之上。
宪法禁止向出口货物征税,这当然就转而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作为国库正当的和最易得到的收入来源。
1789年7月4日新政府首次颁布的“关税法令”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增加国库的收入,但是它也具有保护性质的特点。
在八十一种列举征税的物品中,有三十种以上征收特种关税,其余的征收7.5%到15%的计价税。
对于许多没有被列举的进口物品则征收5%的计价税。
虽然税率很低,平均都没有超过8.5%,但是已经起了保护的作用。
可是,不久就发现1789年的关税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政府收入,因此便在1790,1792和1794年提高了税率。
华盛顿总统就职后不到两个月就通过了美国的第一个关税法令,1816年以前的各种关税,主要仍然是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只起了偶然性的保护作用。
从1816年到1833年,保护关税运动在稳步发展着。
1832年到“南北战争”时的关税,一般是趋于下降的,虽然保护的原则从来没有被放弃过。
美国实行高额保护关税制度的时期,可以说是从“南北战争”时开始的。
当然,在那个时期以前已经有过保护关税,但是税率并不太高,而且在战争刚要开始的前几年,一直有降低的趋势。
1861年通过了莫里尔法令,这个法令从开始生效以后就实行了高额的关税制度。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环球智库028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内在逻辑2021年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传统政治回归,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势必迎来一系列的调整。
从2月4日拜登发表的首次外交政策讲话来看,拜登政府对中美贸易的态度较特朗普而言略为温和。
中美贸易是长久的博弈,我国有必要分析美国的策略,本文所采用的历史分析就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第二部分论述这一演变的内在逻辑,第三部分针对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提出几点对策。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1789-1933年是传统贸易保护时期。
建国初期的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州都有不同的贸易和关税制定标准,甚至相互之间设置壁垒。
为此,1789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统一的关税法案,拉开了以关税作为保护手段的传统贸易保护时期的序幕。
依据高关税政策的成熟程度,这一时期大致可划分为萌芽期、摇摆期和确立期三个阶段[1]。
萌芽期(1789-1815)的高关税政策主要是为了抵御英国商品的入侵;摇摆期(1816-1860)发生了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争,也即南方种植园农业经济与北方工业制造业经济之争;确立期(1861-1933)内共和党长期执政,高关税政策因而被保存下来并最终得以确立。
1934-1973年是自由贸易时期。
罗斯福时期的美国贸易政策发生了从贸易保护向自由贸易的转变,其转折点是1934年出台的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案确立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
截至1945年,美国与27个国家签订了32个互惠贸易协定,降低了64%进口关税税率,使美国关税税率在1930年水平上降低了40%[2]。
二战后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体制。
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开启了战后国际关税互动机制。
1962年,美国出台了进一步推动自由贸易的贸易扩大法。
1974年后是新贸易保护时期。
尼克松推行的新经济政策结束了美国近40年的自由贸易时期。
1974年美国国会出台的贸易改革法使贸易体制从自由贸易转向公平贸易,其中的301条款规定美国总统有权对其认为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实施报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变迁轨迹研究 ( 1776- 1940)
在汉密尔顿精明的领导下, 建立了一项财政 政策, 使新政府建立在稳固的财政基础之上。宪 法禁止向出口货物征税, 这当然就转而对进口货 物征收关税, 作为国库正当的和最易得到的收入 来源。1789 年 7 月 4 日新 政 府 首 次 颁 布 的 “关
1913 年 的 “安 德 伍 德·赛 门 斯 法 令 ” 把 钢 铁、羊毛、食糖 ( 1916) , 和某些农业品列入免 税之列, 并且大大降低了棉毛织品的税率, 但是 提高了化学药品和其它产品的税率。
1921 年 5 月 27 日国会召开的特别会议匆忙 地通过了一项 “紧急”关税, 对小麦、玉米、肉 类 、 羊 毛 和 食 糖 进 行 课 税 。 另 一 个 法 令 “福 德 尼— ——麦堪伯尔关税法令”是在 1922 年 9 月 19 日通过的, 它不仅恢复了 1909 年的高额关税和
“南北战争”开始以后, 不仅保留了 “莫里 尔法令”, 而且没有一次国会的会议不把税率提 高的。支持战争, 还必须筹措经费, 战时的工业 也需求保护, 而制造商们也在吵嚷着需要高额的 税率去推翻那时正在征收的和范围很广的国内消 费 税 制 度 。 最 重 要 的 战 时 关 税 便 是 1862 年 与 1864 年所施行的那些制度。早在 1862 年就曾经 通过了一个增加国内收入的提案, 而且为了使制 造商得到补偿, 又增加了这一保护性的税率。在 强有势力的保护主义分子的指导下和在战争需要 的 促 使 下 , 1864 年 又 施 行 了 批 发 预 付 款 制 度 。 从作用方面讲来, 它是美国曾经通过的最为重要 的 财 政 措 施 当 中 的 一 个 ①。 这 个 法 令 除 了 其 它 的
美国实行高额保护关税制度的时期, 可以说 是从 “南北战争”时开始的。当然, 在那个时期 以前已经有过保护关税, 但是税率并不太高, 而 且在战争刚要开始的前几年, 一直有降低的趋 势 。 1857 年 的 法 令 把 最 高 的 保 护 税 率 减 低 到 24%。从 1833 年到 1861 年这一时期里通行的这 种税率降低政策, 在 1861 年通过莫理尔法令时 被完全转过来了。从这个法令开始生效以后就实 行了高额的关税制度。1861 年的 “莫里尔法令” 并不是当做一个战时增加岁收的措施而通过的, 但是它对于支持战争却起了作用。
但是有两类工业, 就是羊毛和炼铁工业是大 不列颠加以保护的。英国早就是一个领先的羊毛 制造国家, 而且在对殖民地的出口货物中, 有一 半是毛织品。英国国内的制造商对于竞争十分地
仇恨, 因此, 早在 1699 年就通过了一个 “毛织 品法令”, 禁止殖民地出口任何毛织品, 或者把 毛织品从一个殖民地运到另一个殖民地去。第二 年, 又取消了从英国进入殖民地的毛织品的课 税。这一法令的后果是使供出售的棉布生产受到 了限制, 而且把英国毛织品商人对美洲贸易的控 制廷长了一个世纪。但丰富的水獭资源, 使得殖 民地在制造皮帽方面占了决定性的有利地位。
关键词: 美国; 对外贸易政策; 工业与农业
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背景
美洲革命的产生是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 原因所促成的。但美洲的革命, 通过最后的分 析, 可以解释成主要是由于两个集团之间经济利 益的冲突所引起。它不仅是不列颠和它的殖民地 的利益冲突, 在许多方面, 它是对一个已经不再 适合于美洲情况的社会与政治制度的一次革命。
炼铁工业是 1643 年约翰·温索罗卜在林恩附 近建立了一座熔炉开始的。到了 1750 年, 这项 工业已经有了健康的发展。英国是需要生铁的, 由于利益的矛盾, 直到 1750 年才制定了限制的 法令。为了鼓励原料的生产和限制铁器的制造, 在 1750 年通过了一项法令, 规定: ( 1) 准许铁 条免税输入伦敦港, 生铁可以运到英国的任何港 口; ( 2) 不得使用碾房或引擎碾铁或切铁, 不 得用轮锤锻打铁板, 殖民地也不得建立炼钢炉。 1757 年又规定铁条可以免税输入英国的一切港口。
早年的一些关税, 而且所起的保护作用, 甚至于 还超过了他们。农产品受到了高度的保护, 虽然 这种保护并不太需要而且显然没有阻止了物价的 下跌。可是, 对生皮仍然没有课税, 以抵销对靴 鞋免税所产生的影响, 这是农民们坚决要求实施 的一项免税, 以抵销对靴鞋免税所产生的影响。 工业品也像农产品那样实行了高额的关税, 而且 在意义上还更为重要。1912 年 曾 一 度 免 税 的 钢 和铁, 又恢复了课税, 而纺织品, 尤其是生丝的 税率则有所增加。为了要满足上面提到的那些要 求, 这个法令特别对那些所谓的 “战时的幼稚工 业”, 尤其是化学和染料工业, 给予特别的照顾, 对它们提供了充分的保护。由于恐怕国外的竞争 可能会使美国生产者受到损害, 通过关税委员会 的 建 议 , 总 统 有 权 在 50%的 范 围 内 去 提 高 或 降 低关税。这项权力和关税所提供的极端的保护作 用 , 也 就 是 这 个 法 令 的 显 著 特 点 。 ②1930 年 的 “霍 莱— ——斯 姆 特 法 令 ” 通 过 以 后 , 把 1922 年 “佛 特 尼 — — — 麦 康 伯 法 令 ” 已 经 提 高 的 关 税 再 度 提高, 引起了世界各地对美国关税制度的反对。 根据白宫的一项声明, 对于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 率由 38.10%提高到 48.92%, 其他商品的税率由 31.02%提高到 34.30%。③提高的一般平均数可能 不算太多, 但是所产生的一般后果却十分不幸地 加速了商业的衰退和引起了世界其它地区的反 对。在农民和有剩余产品作为出口的大制造商中 间引起了不满, 在国外有千百亿元贷款投资的银 行家们则更不满意, 因为这些货款主要要靠债务 国的出口贸易来偿还。早期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 是为保护国内产业服务的, 因而是以保护主义为 特点的。1934 年是美国对 外 贸 易 政 策 发 生 改 变 的 关 键 性 一 年 。 这 一 年 , 美 国 《互 惠 贸 易 协 定 法》建立, 它标志着自由贸易主义在美国政治中 占据了统治地位, 也是美国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 起点。该法案宣布通过互惠贸易协定减让关税, 并提出了 “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 规定美国 政府与任一国家签订的关税减让协定, 均自动地 适用于其他与美国订有互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而 降低关税壁垒和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日后成为了关 贸总协定的基石。
华盛顿总统就职后不到两个月就通过了美国 的 第 一 个 关 税 法 令 , 1816 年 以 前 的 各 种 关 税 , 主要仍然是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 只起了偶然性 的保护作用。的确,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他的 《制 造 业 报 告 书 》 中 曾 经 对 保 护 关 税 作 了 经 典 式 的说明, 但是强大的保护关税的运动, 直到 1812 的战争和它产生了影响之后才开展起来。
从 1816 直到 1833 年, 保护关税运动在稳步 地发展着。1818 年, 政府 对 生 铁 采 取 了 进 一 步 的 保 护 政 策 , 对 棉 花 和 羊 毛 所 征 收 的 25%的 税 率也一直延 长 到 1826 年 。1824 年 的 大 选 以 后 , 对税率作了全面的修正。那时, 所有的总统候选 人都赞成保护政策。不仅只给予了毛织品、铅、 玻璃和铁的制造商以格外的保护, 并且还采用了 25%的税率去保护麻织品制造商, 而养羊取毛的 商人特别得到了帮助。1828 年 税 率 的 制 定 , 乃 是受到毛织品集团为了要加强保护而进行鼓动的 结果, 受到了杰克逊派政治家们的支持。对生羊 毛、帆布和糖蜜增税, 把关税率提高到内战以前 的最高水平。这种高关税只保存了四年的时间, 在那个时期, 它受到南 部 的 强 烈 反 对 。1832 年 实行了一个新法案, 把税率恢复到 1824 年的水 平。然而这个提案主要仍然是保护性的, 因此, 南卡罗来纳州在 1832 年 12 月通过了著名的 “国 会法令废弃 法 ”, 宣 布 1828 年 的 关 税 法 和 1832 年同一法令的修正案完全无效, 南卡罗来纳州的 人民不受其约束。杰克逊总统对全国统一的毫不 妥协的立埸, 使南卡罗来纳几乎没有达到目的的 希望, 因此, 1833 年双方同意采用由亨利·克莱 提出的折中关税。结果是杰克逊领导下的国民党 人得到了胜利, 没有把关税降低到有利于南部的 那个水平。1833 年的法令规定, 把 1832 年超过 20%的税率一律减低。
从 1832 到 “南北战争”时的关税, 一般是 趋向于下降的, 虽然保护的原则从来没有被放弃 过。1837 年的经济恐慌大 大 地 耗 竭 了 中 央 政 府 的收入, 以致于保护政策的主张者们在 1842 年 成功地恢复了几乎与 1832 年相等的那样一种税 率, 由 “自由党”通过的这项法令, 在 1845 年 “民主党”恢复政权时便很快地废除了。1846 年 的 “瓦尔克关税”把进口商品分为甲乙丙丁等数 类: 把奢侈品列为甲类, 征税 100%; 半奢侈品 列 为 乙 类 , 税 率 是 40%; 商 业 产 品 则 列 入 其 他 各类, 税率由 30%到 5%不等。这些税率虽然继 续具有保护的性质, 但是已经大大地降低了, 而 且降低的趋势一直继续到 1857 年, 那时, 免税 货物的项目增加, 而且瓦尔克制度的税率也一般 地有所降低。1857 年降低 税 率 的 原 因 , 乃 是 由 于从 1846 到 1857 年商业的巨大扩张, 国库十分 充 裕 的 缘 故 。 从 1857 年 直 到 1861 年 , 美 国 比 1815 年以后的任何时期还更接近于自由贸易。
孙天竺: 辽宁大学国际贸易系 110036 电子信箱: todaytiantian@yahoo.com.cn。
- 41 -
区域国别市场
《国际贸易问题》2008 年第 2 期
税法令”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增加国库的收 入, 但是它也具有保护性质的特点。有八十一种 列举征税的物品中, 有三十种以上征收特种关 税, 其余的征收 7.5%到 15%的计价税。对于许 多 没 有 被 列 举 的 进 口 物 品 则 征 收 5%的 计 价 税 。 虽然税率很低, 平均都没有超过 8.5%, 但是已 经起了保护的作用。可是, 不久就发现 1789 年 的关税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政府收入, 因此便在 1790, 1792 和 1794 年提高了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