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蝙蝠蛾幼虫全人工饲养第一人

合集下载

《资源昆虫学》课程论文

《资源昆虫学》课程论文

序号:35青岛农业大学《资源昆虫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冬虫夏草研究的新进展专业班级会计学11级2班姓名(学号)沈佳20111698完成时间2012.11.10冬虫夏草研究的新进【摘要】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H ep ia lus a rm oricanus ) 幼虫体后发育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的僵死幼虫的复合体, 与人参、鹿茸齐名为我国三大珍贵滋补防病中药材。

冬虫夏草源流于我国, 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和甘肃等省。

从冬虫夏草的基本概况、生物学特性、理化成分、人工培育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以期推动冬虫夏草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进程。

【关键词】冬虫夏草;虫草蝙蝠蛾;生物学特性;人工培育【正文】 1 冬虫夏草的基本概况冬虫夏草 (C ordy cep s sinensis) , 又名冬虫草或夏草冬虫, 是冬虫夏草菌 [ (C ordy cep s sinensis (B erk ) Sace ] 寄生于虫草蝙蝠蛾 (H ep ia lus a rm oricanus) 幼虫体后发 ) 育成的真菌子座 ( 俗谓之“草”和充满菌丝的僵死幼虫 (俗谓之) “虫” 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菌隶属于真菌界( Fungi) 、菌门 ( Eum yco ta ) 、囊菌亚门 (A scom y2 真子子肉 co tina ) 、囊菌纲 (A scom ycetes ) 、座菌目 (H ypo 2 麦角菌科 (C lavicip itaceae ) 、虫草属 (C ordy 2 screa les ) 、 cep s ) , 1878 年意大利学者萨卡多 ( Sacca rdo ) 将其定名为中华虫草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 (H ep ia lus a rm oricanus) 幼虫体后发 ) 育成的真菌子座 ( 俗谓之“草”和充满菌丝的僵死幼虫 (俗谓之) “虫” 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菌隶属于真菌界 ( Fungi) 、菌门 ( Eum yco ta ) 、囊菌亚门 (A scom y2 真子子肉 co tina ) 、囊菌纲 (A scom ycetes ) 、座菌目 (H ypo 2 麦角菌科 (C lavicip itaceae ) 、虫草属 (C ordy 2 screa les ) 、 cep s ) , 1878 年意大利学者萨卡多 ( Sacca rdo ) 将其定名为“中华虫草菌”.体受冬虫夏草菌感染, 而此时正值幼虫入土化蛹期, 带菌幼虫钻入土内致病死亡, 菌核就在病虫尸体内形成, 外表仍保持原来虫形, 到次年夏季温暖潮湿适于菌体生长发育时, 从虫体头部长出 1 根棕色有柄的棒状子座, 长 4 11 cm , 粗约 3 mm , 形似 1 根野草, 故而得名~“冬虫夏草” 子座上端稍膨大而呈棒状的部分称子囊。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的规模化饲养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的规模化饲养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的规模化饲养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俊林,王玉华,董笑菲,杨成香,余存昌,李得艳
申请号:CN202011473253.2
申请日:20201215
公开号:CN112586454A
公开日:
202104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的规模化饲养方法,所述饲养方法按照不同龄段幼虫的取食偏好进行轮换饲养,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轮换饲养,所述饲养基质中含有发酵冬虫夏草喷干粉,本发明饲养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蝙蝠蛾幼虫的年存活率,平均产卵率和平均产卵量也有所提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轮换饲养方案适合蝙蝠蛾幼虫生长,可以将蝙蝠蛾幼虫野外生活史周期从原来的3~4年缩短到近1年左右,有利于冬虫夏草产业化发展。

申请人:青海珠峰冬虫夏草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地址:810016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宁张路97号(青海大学科技园)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湖南种植虫草

湖南种植虫草

湖南种植虫草
湖南种植虫草是指在湖南省这个地区进行种植虫草的农业活动。

虫草又称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

湖南地理环境适宜虫草的生长,所以在湖南省的一些农田或者温室中进行虫草种植。

虫草是一种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真菌,一般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种植虫草需要严格的环境控制和特殊的种植技术。

湖南省通过人工饲养虫草的宿主蝙蝠蛾幼虫,进行人工种植虫草。

种植活动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农村地区,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

湖南种植虫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对虫草的需求。

虫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认为有补肾气、壮阳补阳的功效,并且被广泛用于中药、保健品和高级食品中。

湖南省的虫草种植业发展相对较早,现在已经成为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种植虫草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同时,种植虫草也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种植活动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和植被状况。

虽然湖南的虫草种植业发展得相对较好,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市场竞争、虫草质量控制等问题。

因此,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虫草品质和市场竞
争能力是湖南省种植虫草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疆虫草寄主蝙蝠蛾幼虫人工饲料筛选试验

新疆虫草寄主蝙蝠蛾幼虫人工饲料筛选试验

新疆虫草寄主蝙蝠蛾幼虫人工饲料筛选试验
高有华;孔军
【期刊名称】《农村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新疆虫草由虫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形成,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抑制肿瘤、抗衰老、抗炎症等作用。

但是天然虫草产量低,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人工培植虫草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1页(P64-64)
【作者】高有华;孔军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新疆山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35
【相关文献】
1.虫草蝙蝠蛾幼虫,预蛹和冬虫夏草氨基酸分析 [J], 沈发荣;董大志
2.三种虫草蝙蝠蛾幼虫野生食材的营养成分分析 [J], 宋建清;叶萌;张议方;夏阳;季荣飞;安晓龙
3.青海省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J], 张宗豪;马少丽;徐海峰;刘欣;李玉玲
4.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生物学特性及其幼虫饲养研究现状 [J], 林阳步;王忠;黄雪峰;郑方毅
5.土壤微生态环境对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病原菌粉棒束孢宿存及毒力的影响研究 [J], 贺元川; 鲁增辉; 游华建; 陈仕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生物学特性及其幼虫饲养研究现状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生物学特性及其幼虫饲养研究现状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生物学特性及其幼虫饲养研究现状作者:林阳步王忠黄雪峰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19年第05期摘要: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是我国一味名贵的传统中草药,蝙蝠蛾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作为冬虫夏草寄主昆虫同样受到广泛关注。

介绍了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种类和分布,以及蝙蝠蛾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从饲养条件、饲料种类、饲养方式3个方面概述了蝙蝠蛾人工饲养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人工饲养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方向,以期为蝙蝠蛾人工饲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虫夏草; 寄主昆虫; 蝙蝠蛾; 生物学特性; 幼虫饲养Abstract: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is a kind of rar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our country. As the host insects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 is also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The species of the host insects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we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stages including egg, larva, pupae and adult. The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rtificial feeding of 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 were further summariz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feeding conditions, feed types and feeding model. Finally, the existing deficiency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feeding were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rtificial feeding of 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Key words: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Host insects; Hepithelial armoricanus Oberthl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arva feeding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是由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于冬虫夏草蝙蝠蛾幼虫而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饲养蝙蝠蛾

如何饲养蝙蝠蛾

如何饲养蝙蝠蛾蝙蝠蛾大家知道如何饲养吗?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蝙蝠蛾饲养的方法。

蝙蝠蛾的饲养方法预备培养土及引种为防止病原菌感染蝙蝠蛾的幼虫,首先必须对养虫设施及养虫土进行消毒。

培养箱或盒内先铺上1~2厘米的石子,再铺上15厘米厚的养虫土(养虫土的配料参考如下:河沙50%、园土20%、腐殖土20%、黄泥松土5%、切碎的植物茎叶10%、麸皮5%)。

每千克养虫土中添加1克硫酸亚铁和少量硅酸盐溶液,混合均匀洒上水,使其含水量在40%~60%,调节土壤的pH在5.3~6.8范围内,然后在其上面铺一层植物叶子后即可进行引种。

引种多在5~10月,在地表面下10厘米土壤中(尤其在川贝母、珠芽蓼等植物根的附近),采挖蝙蝠蛾的幼虫。

幼虫每平方米放养量为150~200只。

常用蓼属等植物的根须进行饲喂,也可用胡萝卜、苹果等进行喂养。

蝙蝠蛾饲养的日常管理在蝙蝠蛾幼虫的养殖过程中,应每20平方米安装2个40瓦的日光灯,每天照明6小时左右,以保持适宜的温度,这样其生活史可相对缩短1~2年。

一般控制温度在12℃~25℃,空气相对湿度为85%左右为宜。

若是野外引进的幼虫须及时补充饲料,经过一段时间,它就会化蛹、羽化变成成虫。

蝙蝠蛾的养殖技术1、饲养管理蝙蝠蛾的饲养管理预备培养土及引种。

为防止病原菌感染蝙蝠蛾的幼虫,首先必须对养虫设施及养虫土进行消毒。

培养箱或盒内先铺上1~2厘米的石子,再铺上15厘米厚的养虫土(养虫土的配料参考如下:河沙50%、园土20%、腐殖土20%、黄泥松土5%、切碎的植物茎叶10%、麸皮5%)。

每千克养虫土中添加1克硫酸亚铁和少量硅酸盐溶液,混合均匀洒上水,使其含水量在40%~60%,调节土壤的pH在5.3~6.8范围内,然后在其上面铺一层植物叶子后即可进行引种。

引种多在5~10月,在地表面下10厘米土壤中(尤其在川贝母、珠芽蓼等植物根的附近),采挖蝙蝠蛾的幼虫。

幼虫每平方米放养量为150~200只。

文艺范刘国明卖神奇食虫植物走向成功

文艺范刘国明卖神奇食虫植物走向成功

zhigong falutiandi职场人生为神奇吃虫草着“魔”今年38岁的刘国明是浙江乌镇人,他对食虫植物的最早认知来自于小学二年级的课本上,他惊讶于植物也能吃虫子,从此便开始着迷。

只是当时市面上很少能看到这类植物,这份喜爱只能埋藏在心。

大学毕业后,刘国明进入石油系统工作。

也是那个时候,食虫植物刚刚被引进到国内市场,他在第一次摸到真实的食虫草时,心底的热爱瞬间迸发,他马上买了一盆食虫草,开始找书和资料来研究,并开始试着种植。

按他的说法就像“着了魔”,从此,一头扎进食虫植物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经研究刘国明才知道,食虫草又叫忘忧草,一个很浪漫的名字,但它不是从土壤里直接摄取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是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生存的。

除忘忧草外,刘国明开始在网络上搜索更多能吃虫的植物。

后来,刘国明开始在房前屋后种植。

家里的食虫植物越种越多,品类越来越丰富。

种植场地从阳台到院子再到车库。

对于他的痴迷,家人很反对,他却乐在其中。

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2004年,刘国明在淘宝上开设了国内第一家食虫植物销售网店,取名“小虫草堂”。

在当时,这是一个完全空白的线文艺范刘国明自从在小学课本里接触到食虫草,他就被这种奇异植物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大学毕业后,为了儿时的梦想,他不惜辞掉高薪工作一头扎进“食虫植物”的神秘世界中无法自拔。

并将兴趣转化为商机,在淘宝开“小虫草堂”,创建“中国食虫植物网”,如今又建起了中国首个“食虫植物主题生态园”,不仅为乌镇新添一道旅游风景,更成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科普基地;他的“宠物”还拍过电影,影片《肩上蝶》中的食虫植物,就是从这个基地里采购的。

他是如何把冷门植物卖成宠物,并让自己年入突破500万元的?--3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zhigong falutiandi职场人生上市场,他也希望能将兴趣转化为商机。

刚开始,国内了解食虫草的人不多,生意很淡。

国内冬虫夏草培育报道

国内冬虫夏草培育报道

瓶子里“长出”冬虫夏草安顺两夫妇花8年时间培植虫草,经检测主要有效成分均超过西藏虫草辞职培植“人工虫草”马红卫与妻子熊艳今年均42岁,1991年,马红卫毕业于云南农学院植保专业,在安顺实习时认识了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的妻子。

此后,马红卫到成都一家单位搞微机,熊艳便到成都中医院一附院当医生。

2001年,因生孩子,两夫妇回到了安顺。

就在此期间,马红卫的一位北京农大的朋友来到安顺,想与他一起培植人工虫草。

当时,在马红卫的脑海中,虫草只是一个比较珍贵的药材的概念,此外什么都不了解。

后来,他找来各种资料研究,才知道虫草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中药中的瑰宝,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补品,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在中药中,它是唯一一味阴阳双补的药材,被外国人称为“东方传奇式珍宝”。

感觉到人工虫草市场前景广阔后,马红卫决定到成都的单位辞职,与朋友一起培育人工虫草。

2002年4月份,他与朋友买来几个用于灭菌的电饭锅,将房屋的卫生间改造成一间“灭菌室”,又找来200个罐头瓶,用朋友从北农大带来的菌种,开始培植人工虫草。

令他与朋友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多月后,200多瓶罐头瓶子里,竟然有40多瓶生长出虫草,采集后,这些虫草共有1两左右。

由于感到珍贵,马红卫与朋友吃了一点,又给在成都上班的妻子熊艳寄去了一点。

贵州安顺一年可培植两季虫草第一次培植便获成功,这令马红卫与朋友激动不已。

2002年10月,马红卫与朋友在城郊租了3间面积较大的房屋,准备大干一番。

没有想到的是,2003年一年的时间里,无菌室内的数千罐头瓶里,并未长出一根虫草。

此时,马红卫才明白,他们第一次“培植”出虫草,纯粹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可以说,虫草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非常苛刻,首先,周围环境必须无菌无污染,温度、湿度必须适度,此外,光照必须是过滤的光线。

通过仔细研究,马红卫掌握到,根据安顺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在安顺可以一年进行两季人工虫草的培植,第一季是4至6月,第二季是10至12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草蝙蝠蛾幼虫全人工饲养第一人虫草蝙蝠蛾幼虫全人工饲养第一人2009-4-16 13:35:07 来源:中国冬虫夏草网作者:柯传奎高祖紃教授1935年生,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曾任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昆虫教研室主任、蚕桑系栽桑教研室主任。

先后主持完成“全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研究”、“冬虫夏草其他寄主昆虫研究”和“蛀干害虫防除剂研究”等3项国家“七五”攻关科研项目,以及“野蚕性信息素研究”和“桑粉虱防治技术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

其中“全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研究”被评定为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成果。

发表与冬虫夏草相关文章《康定虫草寄主蝠蛾研究初报》。

背景资料一: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是微生物,是真菌,是子囊菌,是有有性世代的高等真菌。

中国冬虫夏草是以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亚科蝠蛾属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lir.)幼虫为宿主并长成(虫型)菌核和冬虫夏草真菌的子座(草型有性器官)的复合体。

根据对青海、四川、云南等产区的调研,冬虫夏草一般分布在海拔高度4000~5000m的山地阴坡及半阴坡的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植被中,以15~22℃的浑圆山头和分水岭两侧分布较多。

寄主蝙蝠蛾(又称蝠蛾)的生态地理分布主要受植被、土壤结构、小气候的温湿度及坡向等因子影响。

冬虫夏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8~12℃,最适相对湿度是80%~96%,5~8月出土,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集的虫草质量最佳。

寄主蝠蛾幼虫营地下生活,主要啃食植被中的头花寥(Polygoum sphaerosta)、珠芽寥(P.Uiviparum)和小大黄(Rheampumitum Maxim)等寥科植物的根,也啃食小灌木状黄芪(Astragalus sp)和金腊梅(Dasiphora parviforlia)以及其他植物的根系。

喜低温,不耐高温。

7月份幼虫土壤活动区的地温不到10℃,冷季在冻土层中越冬长达7个月。

喜潮湿,需求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40%~60%,温度过低时幼虫能吐丝筑“巢”,防止体内水分散失,含水量过大时常爬出地面,浮在水面也能维持数天而不死。

在天然条件下,蝠蛾完成一个世代需要4年左右。

近年来,寄主蝠蛾的基础研究资料表明,冬虫夏草菌对寄主昆虫要求专一,只寄生蝠蛾属的不同种和变种,如:虫草蝠蛾、蝠蛾(H.Kangdingensis)、康姬蝠蛾(H. Kangrode)、康定贡嘎蝠蛾(H.gonggaensis)(朱弘复、陈泰鲁、黄天福等报道)、察隅蝠蛾(H.zhayucnsis)、丽江蝠蛾(H.lijiangensis)、云龙蝠蛾(H.yun-longensyst)(杨大荣等报道)、斜脉蝠蛾(H.odlifurcus)(高祖紃等报道)。

目前,对寄主蝠蛾已鉴定的有19种。

各种虫草蝠蛾的生活规律、生物学特性、空间分布型都相似。

背景资料二:要实现中国冬虫夏草的全人工培育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冬虫夏草菌种的分离。

沈南英完成了冬虫夏草菌种的分离,并在人工培养基上培育出其形状、大小与天然冬虫夏草一样的子座、子囊孢子,科学证实了那是一株无需争议的冬虫夏草菌种。

2. 冬虫夏草菌的大规模培养。

柯传奎完成了冬虫夏草菌种的人工斜面培养和大规模的液体培养,可以大量(吨级)提供冬虫夏草菌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3. 虫草蝙蝠蛾幼虫的大规模全人工饲养。

由于冬虫夏草菌寄主虫的专一性,它只能寄生在虫草蝙蝠蛾幼虫上,所以,大规模全人工饲养虫草蝙蝠蛾幼虫成了实现中国冬虫夏草的全人工培育的必备条件。

4. 冬虫夏草菌侵染虫草蝙蝠蛾幼虫和子座发育条件的研究:其中包括菌种侵染形态、侵染途径、侵染幼虫时期、幼虫免疫状态、子座发育条件等等至今还不甚了解,还谈不上幼虫的感染率和子座发芽率的提高。

背景资料三:笔者听沈南英教授介绍,青海、西藏、四川的一些科研单位和企业都聘请杭州的高祖紃教授作顾问,实地指导,使用高祖紃教授的大规模饲养虫草蝙蝠蛾幼虫的技术,已成功饲养成千上万的蝙蝠蛾幼虫。

笔者于2004年12月? 日在沈南英教授引见后,邀请高祖紃教授和丈夫赵志鸿(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教授)来公司,作了采访。

记录如下:虫草蝙蝠蛾幼虫全人工饲养第一人2009-4-16 13:35:07 来源:中国冬虫夏草网作者:柯传奎今年初,应沈南英的要求,我们在审核评价了产权、专利、科研道德后,决定重新启动冬虫夏草项目的研究。

就个人而言,我有“死不瞑目”的预感,因为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还不知道,还有冬虫夏草的全人工培育没有成功。

所以,我重新接过沈南英的“接力棒”,想带着年轻人完成冬虫夏草研究没有完成的事情。

冬虫夏草第二代产品和冬虫夏草的有效成分研究已在进行,现在,还想在冬虫夏草的全人工培育研究作些试探性研究,希望得到您的支持!高祖紃教授:我看到了沈南英的冬虫夏草菌种在人工培养基上长出子座,也看到刘锡琎研究员分离的中华被毛孢(Hiresutalla hapiali)在虫草蝙蝠蛾幼虫上长出子座,我相信这两个菌种是同一个菌种,都是冬虫夏草菌种的无性型。

1985年,沈南英找我,建议我培育冬虫夏草寄主虫——虫草蝙蝠蛾幼虫,正式列项启动是1987年,承担了国家“七五”攻关科研项目《全人工冬虫夏草培育》中的冬虫夏草寄主虫——虫草蝙蝠蛾幼虫全人工培育。

我到四川康定冬虫夏草产区实地考察,带回了蝠蛾的卵、幼虫、食物,开始了在实验室半无菌条件下人工饲养研究。

柯传奎:您在冬虫夏草寄主虫——虫草蝙蝠蛾幼虫人工饲养研究中解决了哪些问题?高祖紃教授:我在人工模拟的生态环境下解决了蝙蝠蛾幼虫饲养繁殖的离土培养、成虫交配、幼虫饲料、缩短培养周期(自然状态下虫草蝙蝠蛾是4~5年/代,人工饲养可以缩短到2年/代)、80%~90% 的成活率。

在低海拔的杭州的实验室里使全人工饲养冬虫夏草寄主虫——虫草蝙蝠蛾幼虫成为可能。

当时,我的实验室已经养了十几万条虫,1988年8月8日杭州遭遇特大台风,停电了几天的,实验室无法保持低温,大量的虫死了,剩下的一万多条,他们拿去接种,接所谓的“冬虫夏草”菌种,只长出2支子座。

柯传奎:饲养虫草蝙蝠蛾幼虫的技术完全成熟了,下面的问题是,用冬虫夏草菌丝体,还是分生孢子接种?什么时候接种?听说感染率只有1%~6%? 高祖紃教授:感染虫体(或称接种)必须用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菌丝体的成功率极少,建议在适宜季节到产地采集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或通过摇瓶得到具有大量分生孢子的菌丝体液。

感染时间最好在8~9月份,要考虑冬虫夏草固有的生活史。

听说,有的实验室感染率已经做到50%~60%,就是有50 %的虫变成僵虫,只有5%~6% 长出子座,其他的可就是长不出子座。

长子座的技术还没有解决。

柯传奎:我们谈谈项目的可行性。

一个30m2的虫草蝙蝠蛾幼虫饲养室可以养多少?我想算算成功后的成本?高祖紃教授:一个30平方米的虫草蝙蝠蛾幼虫饲养室可以养6万条。

你算算!柯传奎:有戏!我想试试……世界首根冬虫夏草无土人工培育成功研究了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人工饲养技术,完成了由卵→幼虫→蛹→成虫→卵的饲养,并进行了人工冬虫夏草接种试验的研究,2000年,在实验室内成功获得了全人工培养的冬虫... /News2.50/news_view.asp?ne ... 2011-8-18 -百度快照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冬虫夏草研究室里,珍藏着一根冬虫夏草。

这根冬虫夏草虫体长约3厘米,虫头上顶着一根约2厘米长的“草”,从外观上看,和其他冬虫夏草没有什么区别,但它是世界上唯一在无土条件下由人工培育成功的冬虫夏草。

第一根无土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从1979年开始,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就开始了对冬虫夏草的研究工作,1998年,科研人员在菌种分离和培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分离出冬虫夏草真菌——蝙蝠蛾被毛孢,并在实验室内完成了真菌培养全过程。

同时,国家卫生部通过对人工虫草菌粉产品的评审,并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

1996年,科研人员又开始了《青海冬虫夏草生态学及人工培养技术的研究》课题研究。

研究了冬虫夏草寄主昆虫人工饲养技术,完成了由卵→幼虫→蛹→成虫→卵的饲养,并进行了人工冬虫夏草接种试验的研究,2000年,在实验室内成功获得了全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僵虫,并长出了有子座的个体,成功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根真正意义上的无土人工冬虫夏草。

虽然历经三十年,科研人员只成功培育成一根冬虫夏草,但它证明了冬虫夏草有可能实现人工培育,甚至工业化生产,同时,也表明我省在人工培育冬虫夏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工繁育需破解的难题多三十年,冬虫夏草研究室也仅仅培育出一根冬虫夏草,这离产业化生产还很遥远。

为什么我省在冬虫夏草人工培育研究方面没有更大的进展了呢?青海大学副校长祁永寿说,冬虫夏草脱离实验室环境实现工业化生产或大田种植,在技术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另外,虽然我省对科技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财政状况限制,我省科研方面的经费主要用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可以很快产生效益的项目上,而在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

青海大学尽管每年有100万元科研经费,但分摊到各个项目上,每个项目获得的经费也就没多少了。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冬虫夏草研究室主任李玉玲告诉记者,我省冬虫夏草研究工作,目前已经掌握了在无土条件下“虫”的人工饲养技术,摸索出了一套“草”的培养方法,初步掌握了虫草菌对虫草蝙蝠蛾幼虫的侵染技术,为进一步开发青海省冬虫夏草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和试验设备落后的影响,部分试验数据无法测定。

因此,对冬虫夏草形成的机理及生态特性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

另外,还有虫草寄主昆虫的人工驯化问题、虫草菌入侵虫草寄主幼虫的机理以及子座原基的分化条件等世界性难题尚需破解。

同时,青海省冬虫夏草资源分布的确切地理位置以及蕴藏量尚不十分明确,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冬虫夏草生境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以及其他相关生物情况,目前也缺乏比较全面的了解。

因此,要实现冬虫夏草人工繁育,甚至工业化生产,尚需时日。

天然虫草产量日益减少近年来,冬虫夏草价格不断攀升,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乱挖滥采,不仅破坏了冬虫夏草的生境,而且采收生理尚未成熟的菌体,使其难以繁衍后代,个体数量自然急剧下降。

尽管各地政府出台政策禁挖和限挖,但冬虫夏草的市场价格强烈刺激着人们的发财梦想。

每年4月下旬起,青海及甘肃、四川等省的大量人员从各路向玉树、果洛两州汇集,形成浩浩荡荡的“挖草大军”。

由于乱挖滥采破坏了冬虫夏草的繁殖生长,影响了虫草数量和质量,再加上近年来森林草场被破坏,大气水分蒸发量减少、雪线上升、生境恶劣、虫草蝙蝠蛾食物锐减等因素,野生冬虫夏草产量随之大降,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

天然虫草资源日益缺乏,使得天然虫草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这种珍贵药材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已经出现明显的萎缩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