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风·春晓(作者:张可久)
张可久诗词名句10篇

张可久诗词名句10篇张可久毕生致力于词曲的创作,是元代最为多产的散曲大家,也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在世时便享有盛誉。
其作品风格多样“或咏自然风光、或述颓放生活、或为酬作、或写闺情”,是元代散曲中“清丽派”的代表作家。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张可久诗词名句,来欣赏一下吧。
普天乐·西湖即事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蕊珠宫,蓬莱洞,青松影里,红藕香中。
千机云锦重,一片银河冻。
缥缈佳人双飞凤,紫箫寒月满长空。
阑干晚风,菱歌上下,渔火西东。
折桂令·西陵送别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水仙子·怀古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怀。
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
战马空肥。
卖花声·客况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十年落魄江滨客,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
忆淮阴年少。
灭楚为帅。
气昂昂汉坛三拜。
齐天乐带红衫儿·道情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人生底事辛苦?杜被儒冠误。
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着者也乎。
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
半纸虚名,十载功夫。
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
红绣鞋·次归去来韵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东舍西邻酒债,春花秋月诗才,两字功名困尘埃。
青山依旧好,黄菊近新栽,没商量归去来。
人月圆·春日次韵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
匆匆尘世,看看镜里,白了人头。
片时春梦,十年往事,一点诗愁。
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
清江引·春思朝代:元朝|作者:张可久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巧解高考诗歌景物描写技巧和作用题

• 1、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等
景 • 2、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物 • 3、营造氛围,烘托心境。
描
• 4、借景抒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
写 • 5、衬托人物品质或性格
的 • 6、先言他物,领起下文。(比兴)
作 • 7、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用
• 8、铺垫过渡,引出感情。 • 9、以景结情,委婉含蓄,意味无穷。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 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 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 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 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 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写景作用高考真题示例
• (2014新课标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 ~9题
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 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真题和答案
题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 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 所见,而是出于想象,是虚写。从标题可 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 ;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 凭听闻所得。
• 派:河的支流。长江从庐江、浔阳开始分作九支。盘:盘踞。 ⑵横溃 :泛滥。豁:打开。中国:中南地区。
• ⑶崔嵬:山峦高耸的样子,这里活用作波涛的汹涌,浪头巨大。比喻六 朝动荡的政局。迅湍:飞奔而下的激流。 ⑷六帝:即六朝,指以金陵 为都的六个朝代的君主,吴、东晋、宋、齐、梁、陈。
• ⑸三吴:史称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合起来 是说自从六朝之后,长江以东的吴地就日渐分裂,远不如从前那么兴盛 了。 ⑹我君:指当朝皇帝唐玄宗。混:混合,统一。区宇:全国的范 围。
蝴蝶的优美诗词

蝴蝶的优美诗词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2.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
——苏轼《作书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3.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4.油菜花间蝴蝶舞,刺桐枝上鹁鸠啼。
闲坐看春犁。
——黄公绍《望江南·思晴好,日影漏些儿》5.蝴蝶深深浅浅黄,被春恼得一般狂。
——洪咨夔《春思三绝·蝴蝶深深浅浅黄》6.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上天。
——朱翌《南屏·正当昼永六十刻》7.菜花蝴蝶一色,野雀山鸡乱啼。
——方氏《田家乐》8.菜花犹自飞蝴蝶,田畯相招携野馌。
——张萱《秋日园居口号六十章·其五十》9.已闻桂蠹化蝴蝶,忍听鹦鹉呼琵琶。
——郭登《楸子树》10.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
——李白《思边》11.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12.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日对酒》13.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李白《长干行》14.黄茑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张可久《落梅风·春晚》15.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16.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纳兰容若《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17.但恐舞、一帘蝴蝶,玉龙吹又杳。
——吴文英《花犯·翦横枝》18.结子桃花如雨落,挟雌蝴蝶过墙来。
——唐寅《落花诗》19.杜鹃啼血山中夜,蝴蝶游魂叶底春。
——唐寅《落花诗》20.庄周苦未达,梦作蝴蝶飞。
——释文珦《竹下晓吟》21.一杯甖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陆游《冬夜·新醅引睡睡味浓》22.睡到僧廊响木鱼,庄周蝴蝶两蘧蘧。
——陆游《起晚戏作·睡到僧廊响木鱼》23.蝴蝶一生花里活,似花还却似非花。
——张炎《满江红·傅粉何郎》24.隈墙弄蝴蝶,临水掷虾蟆。
十首绝美秋思的诗句

十首绝美秋思的诗句1.楚客喜风水,秦人悲异乡。
异乡秋思苦,江皋月华吐。
——李绅《移九江》2.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令狐楚《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3.乐极哀来泪沾臆,魂魄千秋思故乡。
——薛瑄《歌风台歌》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5.秋望干荷叶,脆柳枝,老西风满襟秋思。
——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6.初弹将了移声去,悲风秋思翻更互。
——赵光义《缘识·峄阳之山》7.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白居易《早蝉》8.晴缸红花久未落,耿耿秋思饶端倪。
——宋祁《夜分不寐二首·晴缸红花久未落》9.窗间画扇含秋思,帐里华灯隔御光。
——顾璘《拟宫怨·水殿夫容隐暗霜》10.凉风起高林,秋思在幽室。
——昂吉《芝云堂以蓝田日煖玉生烟分韵得日字》11.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12.类例研究刚柔,坏陵秋思无比擬。
——赵光义《缘识·妙手弹琴无向束》13.倏忽云雷出天意,清凉风雨报秋思。
——孔平仲《七月二十六日》14.凉风忽袅袅,秋思先秋生。
——白居易《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15.年少当场秋思深,座中楚客最知音。
——杜濬《龚宗伯座中赠优人扮虞姬》16.万里江湖秋思动,捣橙和蟹荐新醅。
——洪咨夔《试院口占二绝·燕随社去雁初来》17.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张易之《横吹曲辞·出塞》18.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
——沈佺期《古歌》19.旅情长越鸟,秋思几秦蝉。
——李频《长安书情投知己》20.洞房秋思满娇娥,泪滴珊瑚眠不得。
——李德《房中思》21.耳热商歌发,苦调咽秋思。
——魏学洢《重过蒋氏莲雪居用昌谷韵》22.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
——白居易《冬日早起闲咏》23.西风黄叶堕阶前,秋思撩人已可怜。
——吴潜《秋思一首寄方君遇》24.门前忽入清秋思,香山太史筒方至。
二年级上册必备古诗84首

落梅风.春晓
(元)张可久
57
折杨柳歌辞
北朝民歌
58
蝉
(唐)虞世南
59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60
白马篇
(魏)曹植
61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62
于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63
咏风
(唐)虞世南
64
山中
(唐)王勃
65
山中
(唐)王维
66
塞下曲
(唐)卢纶
67
放鱼
(唐)李群玉
68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69
剑客
(唐)贾岛
(宋)范仲淹
42
所见
(清)袁枚
43
题画
(清)袁枚
44
咏华山
(宋)寇准
45
乡村四月
(宋)翁卷
46
偶步
(清)袁枚
47
渔歌子
(唐)张志和
48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49
偶成
(清)钱林
50
卜算子
(宋)辛弃疾
51
如梦令
(元)刘基
52
杵声齐
(宋)贺铸
53
清江引
(元)马致远
54
天净沙.秋
(元)白朴
55
一年之计
《管子》
84
碛中作
(唐)岑参
P199开始古文故事
1、《守株待兔》家长签字
2、《精卫填海》家长签字
3、《孔融让梨》家长签字
4、《执长竿入城》家长签字
70
金缕衣
(唐)无名氏
71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张可久名句

张可久名句《人月圆吴门怀古》年代:元作者:张可久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银丝,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最怜人处,啼鸟夜月,犹怨西施。
《天净沙·青苔古木萧萧》年代:元作者:张可久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
红叶山斋小小。
有谁曾到?控梅人过溪桥。
《折桂令·对青山强整乌纱》年代:元作者: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是这首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①,依依孤鹜残霞②,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释〕①嗈嗈(yōng):雁叫声。
平沙:水边平地。
②依依:轻柔的样子,描述野鸭轻飞的样子。
鹜(wù):野鸭子。
此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
赏析赏析〔赏析〕这是一首写景之作。
作者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
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柳永[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秦观[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白[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佚名[凤求凰·琴]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张先[千秋岁]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唐诗宋词元散曲)第4单元 第22课 张可久散曲二首

第22课张可久散曲二首学习目标 1.了解张可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理解张可久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以景寄情及以通俗之笔状深刻含义的写法。
双调·水仙子·秋思张可久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
秋风昨夜愁成阵。
思君不见君,缓歌独自开樽。
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
诗意解读这是一支怀念远人的闺怨小令。
作者的感受是独特的。
写法上也是别开生面的。
起句以客观之景致笼盖全曲,突出了秋天之苍凉寂寥。
白雁秋风,又值黄昏时节,“愁”字不点自出。
“写寒云”的“写”用得极为巧妙,写者,画也。
大雁高飞,在云间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字,故谓“写寒云”。
这里以天边的白雁暗喻远方的丈夫。
前两句一写景,一写人。
天上白雁,人间鸾女,既是映衬,也是对照,且都写得不同凡响。
玉人瘦损,以青鸾顾影自怜作比,意味无尽。
第三句猛回首,说到了昨夜秋风,自然而然点出“愁”字,并不忌讳语直。
愁也罢了,偏又“成阵”,昨宵今日,陷入愁阵不能自拔,愁绪未曾稍减。
“思君”二句,点明题旨,即愁之根由。
思念自己的情人,却又百般无奈,无法见到,于是寻求排遣,歌一番,唱一阵。
“缓”字透露出歌的节奏,一定是凄婉怨艾之曲;也隐隐透露了歌的内容——无非怀人幽怨之辞。
一人哼唱,不仅不能排遣愁闷,反而更添抑郁。
继而又开樽独酌,以求到醉乡去摆脱愁苦困扰。
就这样苦苦地坐着,闷闷地饮着,慢慢地挨着。
然而此时此刻,才刚刚是黄昏时候,那漫漫长夜,将如何熬过呵!结尾的“灯挑尽,酒半醺,如此黄昏”,令人黯然神伤。
特别是“如此黄昏”,为读者留下无尽的联想余地,人们自然会想到“恁般长夜”,有余不尽,味永且长。
名句识记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
考点演示这首散曲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尾句简要分析。
答案写闺中女子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却又无法相见的苦闷。
主人公思念心上人而不得相见,为排遣愁闷,苦苦地坐着,闷闷地饮着,慢慢地挨着,灯要燃尽,酒已半醉,然而却“如此黄昏”。
张可久是哪个朝代的

张可久是哪个朝代的张可久享誉当时,是一代曲风转捩的关键人物。
元代前期散曲崇尚自然真率,后期则追求清丽雅正。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张可久的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张可久朝代:元代张可久(约1270—?)元散曲家。
字小山。
一作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
庆元(今浙江鄞县)人。
先以路吏转首领官,后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迁为昆山幕僚。
因仕途不得意,晚岁久居西湖,以山水声色自娱。
张可久存世作品现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数量为有元之冠,为元代传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占现存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其个人作品占朝代作品总量的比例之高,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张可久创作风格张可久长期为吏的身世,对他的创作很有影响。
生活的坎坷,不免使他抑郁感伤,他的〔庆东原〕《和马致远先辈韵》九首,抒发了穷通无定,世态炎凉的感慨。
有时不免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和世道的险恶:“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卖花声〕《怀古》),“比人心山未险”(〔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他在〔醉太平〕《感怀》中,更写道:“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
文章糊成了盛钱囤,门庭改做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揭示了当时社会黑白颠倒、贤愚不分的现实。
只是这种愤世疾俗的作品,为数不多。
向往归隐,描写归隐生活的情和景,在张可久的作品中更多一些。
“归隐”虽然是一个传统的题材,而对张可久来说,有其特殊的.深切的思想内涵。
他一生奔波于宦海,在悬车之年尚出仕小吏,有不得已的苦衷。
因此在以“归兴”、“旅思”、“道中”命名的篇章中,常常表现出悲凉的情绪和对安定的田园生活的渴望。
如:“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
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沉醉东风〕《秋夜旅思》),客观上反映了元代士人沉抑下僚的艰辛颠沛的境况。
张可久笔下的隐逸生活,又是表现得那样恬淡闲适,如“依松涧,结草庐,读书声翠微深处。
人间自晴还自雨,恋青山白云不去。
”(〔落梅风〕《碧云峰书堂》)由于他经历丰富,游遍江南胜景,所以还有不少写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