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
铁氧体工艺流程

铁氧体工艺流程
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汽车等领域。
下面是一份铁氧体的工艺流程,以供参考:1. 原料准备:选择高纯度的铁氧体原料,如氧化铁、碳酸钡、碳酸锌等。
根据所需的磁性能和成本要求,确定原料的配
比比例。
2. 粉末制备:将原料粉末按照配比比例混合,并
进行球磨或干燥处理,以获得均匀细小的粉末颗粒。
3. 压
制成型:将粉末放入模具中,并施加高压力进行压制成型。
常用的成型方法包括干压成型和注浆成型。
4. 烧结处理:
将成型后的零件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烧结处理。
在高温下,
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
5. 磨削加工:对烧结后的零件进行机械加工,以获得所需尺寸和表
面光洁度。
6. 磁化处理:将加工好的零件放入强磁场中进
行磁化处理。
通过磁化处理,使铁氧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磁
性能。
7. 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铁氧体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如镀层、喷涂等,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8.
检测和质量控制:对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确
保其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以上是一份简要的铁氧
体工艺流程,实际生产中可能还涉及到其他细节和步骤。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以
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铁氧体原理

铁氧体原理
铁氧体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原理主要涉及磁性和电性两个方面,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对铁氧体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从磁性方面来看,铁氧体是一类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磁损耗的磁性材料。
其磁性主要来源于晶格结构中的铁离子和氧离子。
在铁氧体晶格中,铁离子呈现高度有序的排列结构,这种有序排列使得铁氧体具有较强的磁性。
另外,铁氧体中的氧离子也对其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氧离子的排列方式和晶格结构对铁氧体的磁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铁氧体的磁性原理是通过铁离子和氧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晶格结构的有序排列来实现的。
其次,从电性方面来看,铁氧体也具有较强的电性能。
铁氧体的电性主要表现在其介电性和热释电性方面。
介电性是指铁氧体在外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现象,其极化强度与外电场的强度成正比。
而热释电性是指铁氧体在温度变化下产生的电荷分离现象,其产生的电荷量与温度变化的幅度成正比。
这两种电性使得铁氧体在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铁氧体的原理主要涉及磁性和电性两个方面,通过铁离子和氧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晶格结构的有序排列来实现其磁性和电性能。
铁氧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其原理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其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材料是一类具有优良永磁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工艺、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铁氧体永磁材料具有高矫顽力、高剩磁、高磁能积等优良磁性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永磁材料之一。
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和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如钡、镧、钕等。
这些稀土元素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铁氧体的磁性能,提高其矫顽力和磁能积,使其成为优秀的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溶胶-凝胶法和烧结法等。
其中,粉末冶金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制备工艺,通过混合、压制和烧结等步骤,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磁性能的铁氧体永磁材料。
铁氧体永磁材料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机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磁铁,用于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各种类型的电机中,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磁能积高等优点。
在传感器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磁传感器,用于测量磁场强度、位置、速度等参数,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在磁性材料领域,铁氧体永磁材料可以制成磁芯、磁条等材料,用于电磁感应、变压器、电磁波屏蔽等领域,具有磁导率高、磁滞损耗小等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铁氧体永磁材料的磁性能、稳定性、可加工性等方面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总之,铁氧体永磁材料具有优良的磁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能材料。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开发,铁氧体永磁材料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机、传感器、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铁氧体磁性材料

矩磁材料是指一种具有矩形磁滞回线的铁氧体材料,如图4所示。磁滞回线是指外磁场增大到饱和场强+Hs后, 由+Hs变到-Hs再回到+Hs往返一周的变化中,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也相应由+Bs,变到-Bs再回到+Bs,所经历 的闭合循环曲线。最常用的矩磁材料有镁锰铁氧体Mg-MnFe2O4和锂锰铁氧体Li-MnFe2O4等。
将混合后的配料在高温炉中加热,促进固相反应,形成具有一定物理性能的多晶铁氧体。这种多晶铁氧体也 称为烧结铁氧体。这种预烧过程是在低于材料熔融温度的状态下,通过固体粉末间的化学反应来完成的固相化学 反应。在固相反应中,一般来说,铁氧体所用的各种固态原料,在常温下是相对稳定的,各种金属离子受到品格 的制约,只能在原来的结点作一些极其微小的热振动。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离子在结点上的热振动的振幅 越来越大,从而脱离了原来的结点发生了位移,由一种原料的颗粒进入到另一种原料的颗粒中。形成了离子扩散 现象。
这种材料不仅可以用作电讯器件中的录音器、微音器、拾音器、机以及各种仪表的磁铁,而且在污染处理、 医学生物和印刷显示等方面也得到了应用。
硬磁铁氧体材料是继铝镍钻系硬磁金属材料后的第二种主要硬磁材料,它的出现不仅节约了镍、钻等大量战 略物资,而且为硬磁材料在高频段(如电视机的部件、微波器件以及其他国防器件)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软磁铁氧体主要用作各种电感元件,如滤波器磁芯、变压器磁芯、天线磁芯、偏转磁芯以及磁带录音和录象 磁头、多路通讯等的记录磁头的磁芯等。
一般软磁铁氧体的晶体结构都是立方晶系尖晶石型,应用于音频至甚高频频段(1千赫-300兆赫)。但是具 有六角晶系磁铅石型晶体结构的软磁材料却比尖晶石型的应用频率上限提高了好几倍。
铁氧体化学成分

铁氧体化学成分
铁氧体是一种复合材料,其化学成分通常包括铁氧化物和一些其他材料,例如钡铁氧化物、镍铁氧化物、锌铁氧化物、铝氧化物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铁氧体化学成分:
1. 晶体结构
铁氧体的晶体结构通常为立方晶系,常见的包括立方氧化铁(Fe2O3)、立方钡铁氧化物(BaFe12O19)等。
2. 氧化铁
铁氧体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氧化铁(Fe2O3),它是铁氧体的主要磁性质源。
3. 钡铁氧化物
钡铁氧化物(BaFe12O19)是一种典型的铁氧体材料,它的磁性能很强,常被用于制造电机、传感器、磁记录等领域。
4. 镍铁氧化物
镍铁氧化物(NiFe2O4)是一种锰铁氧体,其磁性质相对较弱,但在高温下仍具有良好的磁性和化学稳定性,常被用于制造耐高温陶瓷、催化剂等。
5. 锌铁氧化物
锌铁氧化物(ZnFe2O4)是一种次磁性物质,其磁性质相对较弱,但同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能,常被利用于制造光催化剂、电化学电池等。
6. 铝氧化物
铝氧化物(Al2O3)常被用作添加剂,可以改善铁氧体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铝氧化物可以提高铁氧体的抗腐蚀性、提高热稳定性等。
maxwell中铁氧体材料

maxwell中铁氧体材料Maxwell中的铁氧体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磁性能的材料,它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铁氧体材料的独特性质使其在许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电磁波吸收、电磁传感、医学成像等领域。
铁氧体材料的磁性来源于其晶格结构中的铁离子和氧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感应强度和低磁导率的特点。
由于其良好的磁性能,铁氧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技术和能源领域。
在电子设备中,铁氧体材料被用作磁芯材料。
磁芯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部件,用于储存和传输电磁能量。
铁氧体材料的高磁感应强度和低磁导率使得磁芯能够有效地储存和传输电磁信号,从而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铁氧体材料在电磁波吸收和电磁传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磁波吸收是指材料对电磁波的能量吸收能力。
铁氧体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可以有效地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因此,在电磁波辐射防护和电磁传感器方面,铁氧体材料被广泛应用。
铁氧体材料还在医学成像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医学成像是一种通过使用不同的物理方法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技术。
铁氧体材料可以作为造影剂用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中,通过对铁氧体材料的磁性进行控制,可以增强磁共振信号,从而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Maxwell中的铁氧体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的独特磁性能使其在电子设备、通信技术和医学成像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铁氧体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氧体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铁氧体参数计算公式

铁氧体参数计算公式
铁氧体参数的计算公式因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而有所不同,包括承受强度、磁芯功率等。
以下是两个常用的铁氧体参数计算公式:
1. 铁氧体的承受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σ= F / A。
其中,σ表示铁氧体的应力,F表示作用在铁氧体上的力,A表示铁氧体的横截面积。
这
个公式基于经典的力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铁氧体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分布,从而评估其承受的强度。
2. 计算铁氧体磁芯的功率的公式为:P=V×f×Bmax²×10^-4。
其中,P表
示磁芯承受的功率,V表示磁芯的体积,f表示电流的频率,Bmax表示磁
芯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相关专家或查阅铁氧体领域的研究文献。
电磁场微波铁氧体元件

理想旳Y形结环流器旳传播特征
• 当微波信号从端口1输入时,端口2输出而端口3 无输出;当微波信号从端口2输入时,端口3输出 而端口1无输出;当微波信号从端口3输入时,端 口1输出而端口器
一 微波铁氧体旳物理特征
• 铁氧体是铁和其他元素构成旳具有铁磁性旳复合 氧化物,是电信技术中广泛应用旳磁性材料。
• 它旳主要化学成份是FeOFe2O3,其中二价铁也能 够是其他二价金属,如锰(Mn)、镁(Mg)、 镍(Ni)、锌(Zn)等。
• 铁氧体呈黑褐色,其机械性能类似于陶瓷硬而脆, 具有很高旳电阻率(达10旳8次方Ω/cm),是一 种低损耗旳介质材料。
• 主要旳是铁氧体是一种磁旋介质。
1 磁旋介质电子进动模型
• 磁旋介质中,因为电子自旋磁矩(宏观)存在,使 得电子在强外磁场旳作用下发生进动,总旳磁矩和 外场方向有一定旳夹角。
• 当铁氧体在恒定磁场和电磁波作用下,铁氧体中旳 自旋电子不但作自旋运动和轨道运动,还将围绕恒 定磁场作旋转运动,这种双重旳旋转运动称为电子 进动。因为电子旳进动,使铁氧体呈现各向异性,这 时铁氧体旳导磁率μ为张量。
• 最有代表性旳微波铁氧体元件有场移式隔 离器和环流器,它们分别具有传播单向性 和传播端口旳顺序性,因而在微波系统中 得到广泛旳应用。
§4.7 微波铁氧体元件
• 微波铁氧体器件是一类非互易器件,需要采用非 互易旳铁氧体制造。
• 在微波系统中, 负载旳变化对微波信号源旳频率和 功率输出会产生不良影响, 使振荡器性能不稳定。
• 为了处理这么旳问题, 最佳在负载和信号源之间接 入一种具有不可逆传播特征旳器件。这种器件具 有单向通行、反向隔离旳功能, 所以称为单向器或 隔离器。另一类非互易器件是环行器, 它具有单向 循环流通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氧体(铁氧体磁环-铁氧体磁珠)在抑制电磁干扰(EMI)中的应用
用铁氧体磁性材料抑制电磁干扰(EMI)是经济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等各种军用或民用电子设备。
那么什么是铁氧体呢?如何选择,怎样使用铁氧体元件呢?这篇文章将对这些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一、什么是铁氧体抑制元件
铁氧体是一种立方晶格结构的亚铁磁性材料,它的制造工艺和机械性能与陶瓷相似。
但颜色为黑灰色,故又称黑磁或磁性瓷。
铁氧体的分子结构为MO·Fe2O3,其中MO为金属氧化物,通常是MnO或ZnO。
衡量铁氧体磁性材料磁性能的参数有磁导率μ,饱和磁通密度Bs,剩磁Br和矫顽力Hc等。
对于抑制用铁氧体材料,磁导率μ和饱和磁通密度Bs是最重要的磁性参数。
磁导率定义为磁通密度随磁场强度的变化率。
μ=△B/△H
对于一种磁性材料来说,磁导率不是一个常数,它与磁场
的大小、频率的高低有关。
当铁氧体受到一个外磁场H作
用时,例如当电流流经绕在铁氧体磁环上的线圈时,铁氧
体磁环被磁化。
随着磁场H的增加,磁通密度B增加。
当
磁场H场加到一定值时,B值趋于平稳。
这时称作饱和。
对于软磁材料,饱和磁场H只有十分之几到几个奥斯特。
随着饱和的接近,铁氧体的磁导率迅速下降并接近于空气
图1 铁氧体的B-H曲线
的导磁率(相对磁导率为1)如图1所示。
导率,它构成磁性材料的电感。
虚数部分μ"代表损耗,
如图2所示。
μ=μ'-jμ"
图2 铁氧体的复数磁导率
磁导率与频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
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μ'值(在某一磁场下的磁导率)保持不变,然后随频率的升高磁导率μ'有一最大值。
频率再增加时,μ'迅速下降。
代表材料损耗的虚数磁导率μ"在低频时数值较小,随着频率增加,材料的损耗增加,μ"增加。
如图3所示,图中tanδ=μ"/μ'
图3 铁氧体磁导率与频率的关系
图4 铁氧体抑制元件的等效电路(a)和阻抗矢量图(b)
二、铁氧体抑制元件的阻抗和插入损耗
当铁氧体元件用在交流电路时,铁氧体元件是一个有损耗的电感器,它的等效电路可视为由电感L和损耗电阻R组成的串联电路,如图4所示。
铁氧体元件的等效阻抗Z是频率的函数Z(f)=R(f)+jωL(f)=Kωμ"(f)+jKωμ'(f)
式中:K是一个常数,与磁芯尺寸和匝数有关,ω为角频
率。
损耗电阻R和感抗jωL都是频率的函数,图5是材料8
50磁珠的阻抗、感抗和电阻与频率的关系。
在低频端(<
10MHz)阻抗小于10Ω,随着频率的增加,由于电
阻分量增加,使阻抗增加,电阻逐渐成为主要部分。
在频
率超过100MHz时,磁珠的阻抗将大于100Ω。
这
样就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使高频噪音信号有大的衰减,
而对低频有用信号的阻抗可以忽略,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
作。
这种滤波器优于普通纯电抗滤波器。
后者会产生谐振,
造成新的干扰,而铁氧体磁珠则没有这种现象。
图5 铁氧体的阻抗与频率的关系
铁氧体抑制元件应用时的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
图中Z为
抑制元件的阻抗,Zs和ZL分别为源阻抗和负载阻抗,
Z为铁氧体抑制元件的阻抗。
通常用插入损耗表示抑制元件对EMI信号的衰减
能力。
器件的插入损耗越大,表示器件对EMI噪音抑制
能力越强。
图6 铁氧体抑制元件应用电路
插入损耗的定义为
式中:P1、V1分别为抑制元件接入前,负载上的功率
和电压。
P2、V2分别为抑制元件接入后,负载上的功率和电压。
插入损耗和抑制元件的阻抗有如下关系:
由上式可见,在源阻抗和负载阻抗一定时抑制元件的阻抗越大,抑制效果越好。
由于抑制元件的阻抗是频率的函数,所以插入损耗也是频率的函数。
抑制元件的阻抗包括感抗和电阻部分,两部分对插入损耗都有贡献。
在低频时,铁氧体的μ"的值较小,损耗电阻较小,主要是感抗起作用。
在高频端,铁氧体的μ'值开始下降,而μ"值增大,所以损耗起主要作用。
低频时,EMI信号被反射而受到抑制,在高频端,EMI信号被吸收并转换成热能。
三、铁氧体抑制元件的应用铁氧体抑制元件广泛应用于PCB,电源线和数据线上。
1、铁氧体抑制元件在PCB上的应用
EMI设计的首要方法是抑源法,即在PCB上的EMI源将EMI抑制掉。
这个设计思想是将噪音限制在小的区域,避免高频噪音耦合到其他电路,而这些电路通过连线可能产生更强的辐射。
PCB上的EMI源来自周期开关的数字电路。
其高频电流在电源线和地之间产生一个共模电压降,造成共模干扰。
电源线或信号线会将IC开关的高频噪声传导或辐射出去。
在电源线和地之间加一个去耦电容,使高频噪音短路,但是去耦电容常常会引起高频谐振,造成新的干扰。
在电路板的电源进口加上铁氧抑制磁珠会有效的将高频噪音衰减掉。
2、铁氧体抑制元件在电源线上的应用
电源线会把外界电网的干扰、开关电源的噪音传到主机。
在电源的出口和PCB电源线的入口设置铁氧体抑制元件,既可抑制电源与PCB之间的高频干扰的传输,也可抑PCB之间高频噪音的相互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源线上应用铁氧体元件时有DC偏流存在。
铁氧体的阻抗和插入损耗随着DC偏流的增加而减少。
当偏流增加到一定值时,铁氧体抑制元件会出现饱和现象。
在EMC设计时要考虑饱和或插入损耗降低的问题。
铁氧体的磁导率越低,插入损耗受DC偏流的影响越小,越不易饱和。
所以用在电源线上的铁氧体抑制元件,要选择磁导率低的材料和横截面积大的元件。
当偏流较大时,可将电源的出线(AC的火线,DC的十线)与回线(AC的中线,DC的地线)同时穿入一个磁管。
这样可避免饱和,但这种方法只抑制共模噪音。
3、铁氧体抑制元件在信号线上的应用
铁氧体抑制元件最常用的地主就是信号线,例如在计算机中,EMI信号会通过主机到键盘的电缆线传入到主机的驱动电路,而后耦到CPU,使其不能正常工作。
主机的数据或噪音也可通过电缆线传出去。
铁氧体磁珠可用在驱动电路与键盘之间,将高频噪音抑制。
由于键盘的工作频率在1MHz左右,数据可以几乎无损耗地通过铁氧体磁珠。
偏平电缆也可用专用的铁氧体抑制元件,将噪音抑制在其辐射之前。
4、铁氧体抑制元件的选择
铁氧体抑制元件有多咱材料和各种形状、尺寸供选择。
为选择合适的抑制元件,使对噪音的抑制更有效,设计者必须知道需要抑制的EMI信号的频率和强度,要求抑制的效果即插入损耗值以及允许占用的空间包括内径、外径和长度等尺寸。
4-1铁氧体材料的选择
不同的铁氧体抑制材料,有不同的最佳抑制频率范围,与磁导率有关。
通常材料的磁导率越高,适用抑制的频率就越低。
下面是常用的几种抑制铁氧体材料的适用频率范围:
磁导率. 最佳抑制频率范围
125>200MHz
850 30MHz~200MHz
2500 10MHz~30MHz
5000 <10MHz 在有DC或低频AC偏流情况下,要考虑到抑制性能的下降和饱和,尽量选用磁导率低的材料。
4-2铁氧体抑制元件尺寸的选择
铁氧体材料选定之后,需要选定抑制元件的形状和尺寸。
抑制元件的形状和影响到对噪音抑制的效果。
一般来说,铁氧体的体积越大,抑制效果越好。
在体积一定时,长而细的形状比短而而粗的形状的阻抗要大,抑制效果更好。
但在有DC或AC偏流的情况下,要考虑到饱和问题。
铁氧体抑制元件的横截面积越大,越不易饱和,可承受的偏流越大。
另外,铁氧体的内径越小,抑制效果越好。
总之,铁氧体抑制元件选择的原则是,在使用空间允许的条件下,选择尽量长,尽量厚和内孔尽量小的铁氧体抑制元件。
5、铁氧体抑制元件的安装:同样的铁氧体抑制元件,由于安装的位置不同,其抑制效果会有很大区别。
在大部分情况下,铁氧体抑制元件应安装在尽可能接近干扰源的地方。
这样可以防止噪音耦合到其他地方,在那些地方可能噪音更难以抑制。
但是在I/O电路,在导线或电缆进入或引出屏蔽壳的地方,铁氧体器件,应尽可能靠近屏蔽壳的进出口处,以避免噪音在经过铁氧体抑制元件之前耦合到其他地方。
铁氧体磁管穿在电缆上后要用热缩管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