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光仪法

合集下载

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可溶性固形物是指液体或流体食品中所有溶解于水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单糖、双糖、多糖(除淀粉、纤维素、壳多糖、半纤维素不溶于水)、维生素、矿物质等。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另外它也是食品加工的技术参数。

部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评估食品质量。

一、可溶性固形物的检测方法各类食品前处理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如下:(1)透明液体制品:充分混合待测样品后直接测定。

(2)非粘稠制品(果浆、菜浆等):充分混匀待测样品,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弃去最初几滴,收集滤液供测定用。

(3)含悬浮物制品或固液两相制品(果粒果汁类饮料):按固液相的比例,将样品用组织捣碎器捣碎后,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弃去最初几滴,收集滤液供测定用。

(4)粘稠制品(果冻、龟苓膏、八宝粥等):①称取适量(一般是40g以下)(精确到0.01g)的待测样品到已称重的烧杯中,加100ml~15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并缓和煮沸2min~3min,冷却并充分混匀。

②20min后称重,精确到0.01g,然后用槽纹漏斗或布氏漏斗过滤到干燥容器里,留滤液供测定用。

(5)水果、蔬菜:取试样的可食部分切碎、混匀,然后用组织捣碎器捣碎后,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弃去最初几滴,收集滤液供测定用。

二、可溶性固形物的检测原理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投射到另一种介质(如液体)时,除了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外,另一部分进入第二种介质中并且改变它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如下图所示)。

这种现象遵循的定律是:无论入射角怎么改变,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恒等于光在这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该比值就是我们所说的折光率(n)。

食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例关系,故通过测定食品的折光率,可换算出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在日常的检测中我们是通过使用阿贝折光仪来测定食品中的折光率。

三、测定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阿贝折光仪检测样品前,通常使用蒸馏水校准仪器。

橘子实验报告

橘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橘子营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实验目的:1. 分析橘子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

2. 探讨橘子中抗氧化成分的种类及其活性。

实验材料:1. 新鲜橘子若干个(品种不限)。

2. 分析天平、研钵、滤纸、剪刀、镊子等实验器材。

3. 试剂:无水乙醇、硝酸、硫酸、盐酸、苯酚、福林酚试剂、铁氰化钾、三氯化铁等。

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新鲜橘子洗净,剥皮去核,切成小块,用研钵研磨成浆状,用滤纸过滤,得到橘子浆液。

2. 营养成分分析:(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折光仪测定。

(2)总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

(3)维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法测定。

(4)蛋白质含量:采用双缩脲法测定。

(5)矿物质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3. 抗氧化活性研究:(1)自由基清除活性: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

(2)抗氧化酶活性: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测定。

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将新鲜橘子洗净,剥皮去核,切成小块,用研钵研磨成浆状,用滤纸过滤,得到橘子浆液。

2. 营养成分分析:(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适量橘子浆液,用折光仪测定其折光率,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总糖含量:取适量橘子浆液,加入苯酚-硫酸试剂,沸水浴加热,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糖含量。

(3)维生素C含量:取适量橘子浆液,加入2,6-二氯靛酚试剂,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维生素C含量。

(4)蛋白质含量:取适量橘子浆液,加入双缩脲试剂,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含量。

(5)矿物质含量:取适量橘子浆液,加入硝酸、硫酸等试剂,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物质含量。

3. 抗氧化活性研究:(1)自由基清除活性:取适量橘子浆液,加入DPPH自由基溶液,室温下反应30分钟,在517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自由基清除率。

(2)抗氧化酶活性:取适量橘子浆液,加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溶液,室温下反应30分钟,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变化,计算抗氧化酶活性。

一 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光仪法

一 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光仪法

一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光仪法一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光仪法一.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光仪法)一、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量(折光仪法)一、目的及原理利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果蔬中的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solublesolid,tss)含量,可大致表示果蔬的含糖量。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且入射角正弦之比恒为定值,此比值称为折光率。

果蔬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例,故测定果蔬汁液的折光率,可求出果蔬汁液的浓度(含糖量的多少)。

常用仪器就是手持式折光仪,也表示糖镜、手持式糖度计,该仪器的结构如下图右图。

通过测定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可了解果蔬的品质,大约估计果实的成熟度。

二、药品与器材番茄、柑桔、菠萝蒸馏水烧杯、滴管、卷纸、手持式折光仪三、操作步骤打开手持式折光仪盖板(a),用干净的纱布或卷纸小心擦干棱镜玻璃面。

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蒸馏水,盖上盖板。

于水平状态,从接眼部(b)处观察,检查视野中明暗交界线是否处在刻度的零线上。

若与零线不重合,则旋动刻度调节螺旋,使分界线面刚好落在零线上。

打开盖板,用纱布或卷纸将水擦干,然后如上法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果蔬汁,进行观测,读取视野中明暗交界线上的刻度,即为果蔬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的大致含量)。

重复三次。

四、结果与排序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汁液种类读数1读数2读数3平均(%)二、含酸量的测量(中和法)一、目的及原理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的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

果品品种种类不同,含有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果蔬含酸量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原理,即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故测出来的酸量又称为总酸或可滴定酸。

计算时以该果蔬所含主要的算来表示,如苹果、梨、桃、杏、李、番茄、莴苣主要含苹果酸,以苹果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67g;柑橘类以柠檬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64g;葡萄以酒石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75g。

可溶性固形物操作规程

可溶性固形物操作规程

可溶性固形物操作规程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折光计法)操作规程1 目的对公司产品的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制定标准操作规程,检验室操作人员按本规程操作,保证公司可溶性固形物的检测结果准确。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番茄酱、柠檬汁等。

3依据GB/T 12143-2008《饮料通用分析方法》9.5.1、GB/T 10786-2006《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4原理在20℃用阿贝折射仪直接读出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然后在进行温度校正。

5仪器阿贝折射仪温度计5.1 阿贝折射仪的校准:开始测定前用脱脂棉蘸取乙醚或无水乙醇溶液擦净进光棱镜的毛面、折射棱镜的抛光面及标准试样的抛光面,再用蒸馏水校准,至望远镜内明暗分界线在十字线中间即可。

若有偏差,则用螺丝刀微量旋转面对人方向的小孔内的螺钉。

6检测步骤:6.1透明的液体制品充分混匀待测样品后直接测定。

6.2 非粘稠制品(果浆、菜浆制品、番茄酱)充分混匀待测样品,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用于测定。

6.3粘稠制品(果酱、果冻、番茄火锅底料等)称取30.00g样品记为M,置于已称重的烧杯中,加入150mL左右的蒸馏水,加热煮沸,用玻璃棒搅拌,并缓和煮沸2~3min,冷却并充分混匀,20min后称重,记为M1,静置至分层。

用玻璃棒蘸取1~2滴于折射仪棱镜平面的中央(注意勿使玻璃棒触及镜面),迅速闭合上下二棱镜,静置1min,要求液体均匀无气泡并充满视野。

对准光源,有目镜观察,调节指示规,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

再旋微调螺旋,是两部界限明晰,其分线恰在物十字交叉上。

读出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率。

查表根据实测时温度对数据进行校正(见附录1)。

6.4 固相和液相分开的制品按照固液相的比例,将样品用组织捣碎器捣碎后,用四层纱布挤出滤液用于测定。

7 结果计算7.1 如果不是经过稀释的透明液体、非粘稠制品或固相液相分开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计上所读得数相等。

7.2 如果是经过稀释的粘稠制品,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固形物GB 12295-90 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食品产业网(2003-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 GB 12295-90 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soluble solids-Refractometric method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2173-1978《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蔬制品可溶性固形物的折射仪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果蔬制品及新鲜果蔬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测定结果以蔗糖质量百分浓度表示,若制品中含有非蔗糖物质,其测定结果为近似值。

2 原理在20℃用折射仪测定试样溶液的折射率,从仪器的刻度尺上直接读出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3 仪器设备3.1 折射仪:刻度尺上的最小分度值,折射率(nD)为0.001,读数可估计至0.0003;糖量浓度最小分度值为0.5%,读数可估计至0.25%。

3.2 恒温水浴。

3.3 高速组织捣碎机:10 000~12 000r/min。

3.4 架盘天平:感量0.01g。

3.5 烧杯:250mL。

4 测定步骤4.1 样液制备注:需加水稀释的试样,应适当减少加水量,以避免扩大测定误差。

4.1.1 液体制品:如澄清果汁、糖液等,试样混匀后直接用于测定,混浊制品用双层擦镜纸或纱布挤出汁液测定。

4.1.2 新鲜果蔬、罐藏和冷冻制品:取试样的可食部分切碎、混匀(冷冻制品须预先解冻),称取250g,准确至0.1g,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捣碎,用两层擦镜纸或纱布挤出匀浆汁液测定。

4.1.3 酱体制品:如果酱、果冻等,称取25~50g,准确至0.01g,放入预先称量的烧杯中,加入100~150mL蒸馏水,用玻棒搅匀,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沸腾,轻沸2~3min,放置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准确至0.01g,然后通过滤纸或布氏漏斗过滤,滤液供测定用。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固形物

GB 12295-90 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食品产业网(2003-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GB 12295-90 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soluble solids-Refractometric method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2173-1978《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蔬制品可溶性固形物的折射仪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果蔬制品及新鲜果蔬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测定结果以蔗糖质量百分浓度表示,若制品中含有非蔗糖物质,其测定结果为近似值。

2 原理在20℃用折射仪测定试样溶液的折射率,从仪器的刻度尺上直接读出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3 仪器设备3.1 折射仪:刻度尺上的最小分度值,折射率(nD)为0.001,读数可估计至0.0003;糖量浓度最小分度值为0.5%,读数可估计至0.25%。

3.2 恒温水浴。

3.3 高速组织捣碎机:10 000~12 000r/min。

3.4 架盘天平:感量0.01g。

3.5 烧杯:250mL。

4 测定步骤4.1 样液制备注:需加水稀释的试样,应适当减少加水量,以避免扩大测定误差。

4.1.1 液体制品:如澄清果汁、糖液等,试样混匀后直接用于测定,混浊制品用双层擦镜纸或纱布挤出汁液测定。

4.1.2 新鲜果蔬、罐藏和冷冻制品:取试样的可食部分切碎、混匀(冷冻制品须预先解冻),称取250g,准确至0.1g,放入高速组织捣碎机捣碎,用两层擦镜纸或纱布挤出匀浆汁液测定。

4.1.3 酱体制品:如果酱、果冻等,称取25~50g,准确至0.01g,放入预先称量的烧杯中,加入100~150mL蒸馏水,用玻棒搅匀,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沸腾,轻沸2~3min,放置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准确至0.01g,然后通过滤纸或布氏漏斗过滤,滤液供测定用。

手持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手持折光仪的使用方法

手持手持折光仪折光仪折光仪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一、折光仪折光仪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常用手持式折光仪,也称糖镜、手持式糖度计。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且入射角正弦之比恒为定值,此比值称为折光率。

果蔬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例,故测定果蔬汁液的折光率,可求出果蔬汁液的浓度(含糖量的多少)。

常用仪器是手持式折光仪,也称糖镜、手持式糖度计, 通过测定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可了解果蔬的品质,大约估计果实的成熟度。

手持糖度计一般是圆柱形的。

二、手持手持折光仪折光仪折光仪光仪使用说明光仪使用说明光仪使用说明 (一)、仪器结构①、折光棱镜 ②、盖板 ③、校准螺栓 ④、光学系统管路 ⑤、目镜(视度调节环)(二)、使用方法打开盖板②,用软布仔细擦净检测棱镜①。

取待测溶液数滴,置于检测棱镜上,轻轻合上盖板,避免气泡产生,使溶液遍布棱镜表面。

将仪器进光板对准光源或明亮处,眼睛通过目镜观察视场,转动目镜调节手轮⑤,使视场的蓝白分界线清晰。

分界线的刻度值即为溶液的浓度。

(三)、校正和温度修正仪器在测量前需要校正零点。

取蒸馏水数滴,放在检测棱镜上,拧动零位调节螺钉 ③,使分界线调至刻度0%位置。

然后擦净检测棱镜,进行检测。

有些型号的仪器校正时需要配置标准液,代替蒸馏水。

另一种方法是(只适合含糖量之测定):利用温度修正表,在环境温度下读得的数值加(或减)温度修正值,获得准确数值。

(四)、注意事项仪器系精密光学仪器,在使用和保养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使用中必须细心谨慎,严格按说明使用,不得任意松动仪器各连接部分,不得跌落、碰撞,严禁发生剧烈震动。

2.使用完毕后,严禁直接放入水中清洗,应用干净软布擦拭,对于光学表面,不应碰伤,划伤。

3.仪器应放于干燥、无腐蚀气体的地方保管。

4.避免零备件丢失。

三、现在市场现在市场上的糖度计分为上的糖度计分为上的糖度计分为::非破坏式糖度计:不需将水果切开,直接将探测头接触于待测水果的表面,测定水果的甜度。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7篇)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7篇)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1 仪器电子糖度仪、阿贝折射仪2 操作2.1 方法一:电子糖度仪2.1.1打开电子糖度仪后面的开关,让电子糖度仪进行预热30分钟。

2.1.2 在棱镜上滴入纯净水对棱镜表面润洗2次,确保棱镜上的蒸馏水没有污染。

2.1.3在棱镜上滴入20℃纯净水约0.1ml,盖上盖子。

按SW1键,进行2-3次测定,当屏幕显示实际温度为标准温度20℃时,会显示“ZEROSETEND”表示调零完成,否则需重新调零。

2.1.4 准备检测样品:样品温度应接近20℃并进行排气后方可检测。

2.1.5吸干棱镜上的纯净水,滴入检测样品对棱镜表面进行充分润洗3次。

2.1.6 滴入约0.1ml(1-2滴)检测样品在棱镜表面,确保样品完全覆盖棱镜表面,检查无气泡后待测。

2.1.7 按ST ART键,当屏幕显示实际温度为标准温度20℃时,屏幕上会显示检测结果。

重复检测2次结果显示一样为最终结果。

2.1.8 记录检测结果,用镜头纸或塑料滴管吸干棱镜上的检测样品,再用纯净水充分润洗棱镜3次,并滴入适量蒸馏水再棱镜表面,保持电子糖度计显示在调零状态。

2.1.9 每24小时校正一次零度,每天检测完毕后关闭电子糖度计的电源开关,洁净棱镜表面的蒸馏水,保持电子糖度计表面整洁。

注:单糖浆和配料后糖浆的总糖也适用此法;(糖度必须≤53BX时,才可使用电子糖度仪)。

2.2 方法二:阿贝折射仪2.2.1 用接近标准温度20℃的纯净水水润阿贝折射仪折光镜面,并将光棱镜盖上,用手轮锁紧,要求水充满视场,打开遮光板,合上反射镜调节目镜视度,观察明暗分界线是否在十字线中间,相应数值在零位,若有偏差则用螺丝刀微量旋转目镜正下方的小孔内的螺钉,使分界线像移至十字中心,并且数值在“零位:。

2.2.2 分开折光计两面棱镜,用脱脂棉蘸乙醚或乙醇擦净。

2.2.3 用塑料滴管取样品2~3滴,滴于折光计棱镜面中央(注意勿使玻璃棒触及镜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滴定管,100ml容量瓶,10ml移液管,烧杯,研钵(或打碎机),铝盒,漏斗,分析天平,离心机。
ﻫ三、操作与步骤ﻫ 1.试剂制备
(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精确称取抗坏血酸50mg(±0.1毫克),用2%草酸溶解,小心地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草酸稀释至刻度,算出每毫升溶液中抗坏血酸的毫克数。ﻫ (2)2.6―二氯靛酚溶液标定。称取2.6―二氯靛酚钠盐50mg,溶于50ml热水中,冷后加水稀释至250ml,过滤后盛于棕色药瓶内,保存在冰箱中,同时用刚配好的标准抗坏血酸标定。ﻫ 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ml,加2%草酸5ml,以2.6―二氯靛酚染料溶液滴定,至桃红色15秒钟不褪即为终点,根据已知标准抗坏血酸和染料的用量,计算出每1毫升染料溶液相当的抗坏血酸毫克数。
一、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光仪法)
———————————————————————————————— 作者:
———————————————————————————————— 日期:

一、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光仪法)
一、目的及原理ﻫ 利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果蔬中的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可大致表示果蔬的含糖量。
计算: ﻫ VxNx折算系数 B
果蔬含酸量%= ――――――― x ― x100ﻫ b A ﻫ V = NaOH液用量(毫升)ﻫ N = NaOH液当量浓度(N)
A = 样品克数
B = 样品液制成的总毫升数
b = 滴定时用的样品液毫升数ﻫ 折算系数 = 以果蔬主要含酸种类计算,如苹果或番茄用0.067ﻫﻫ四、结果与计算
吸取滤液10毫升与烧杯中,用已标定过的2.6―二氯靛酚钠盐溶液滴定,至桃红色15秒不褪为止,记下染料的用量。ﻫ 吸取2%草酸溶液10ml,用染料作空白滴定记下用量。
计算公式:
(V-V1) X A b
W = ―――――――― X — X 100ﻫ B aﻫ W = 100克样品含的抗坏血酸毫克数。ﻫ V = 滴定样品所用的染料毫升数。ﻫ V1= 空白滴定所用的染料毫升数。ﻫ A = 1毫升染料溶液相当的抗坏血酸毫克数。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且入射角正弦之比恒为定值,此比值称为折光率。果蔬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例,故测定果蔬汁液的折光率,可求出果蔬汁液的浓度(含糖量的多少)。
常用仪器是手持式折光仪,也称糖镜、手持式糖度计,该仪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
通过测定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可了解果蔬的品质,大约估计果实的成熟度。
2.样品液的准备与测定
称取切碎的果蔬样品20g(或蜜枣5g),放在研钵中加2%草酸溶液少许研碎(或称取100g±0.1g样品加2%草酸100g倒入打碎机中打成浆,然后称取40g),注入20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过滤备用。如果滤液有颜色,在滴定时不易辨别终点,可先用白陶土脱色,过滤或用离心机沉淀备用。
二、药品与器材
番茄、柑桔、菠萝ﻫ 蒸馏水Hale Waihona Puke 烧杯、滴管、卷纸、手持式折光仪
三、操作步骤
打开手持式折光仪盖板(a),用干净的纱布或卷纸小心擦干棱镜玻璃面。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蒸馏水,盖上盖板。ﻫ于水平状态,从接眼部(b)处观察,检查视野中明暗交界线是否处在刻度的零线上。若与零线不重合,则旋动刻度调节螺旋,使分界线面刚好落在零线上。ﻫ打开盖板,用纱布或卷纸将水擦干,然后如上法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果蔬汁,进行观测,读取视野中明暗交界线上的刻度,即为果蔬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的大致含量)。重复三次。
1.将测定数据填入下表中
样品名称
NaOH浓度(N)
NaOH用量(ml)
含酸量(%)
以何酸计
ﻫ 2.列出计算式并计算结果
三、维生素C的含量的测定(2.6―二氯靛酚法)
一、目的及原理ﻫ 天然的抗坏血酸有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还原型抗坏血酸分子结构中有烯醇(COH=COH)存在,故为一种极敏感的还原剂,它可失去两原子氢而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染料2.6―二氯靛酚钠盐(C12H6O2NCl2Na)作为氧化剂,可以氧化抗坏血酸而其体身亦被还原成无色的衍生物。
四、结果与计算
汁液种类
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平均(%)
读数1
读数2
读数3
二、含酸量的测定(中和法)
一、目的及原理ﻫ 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的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果品品种种类不同,含有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果蔬含酸量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原理,即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故测出来的酸量又称为总酸或可滴定酸。计算时以该果蔬所含主要的算来表示,如苹果、梨、桃、杏、李、番茄、莴苣主要含苹果酸,以苹果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67g;柑橘类以柠檬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64g;葡萄以酒石酸计算,其毫克当量为0.075g。
ﻫ二、药品与器材ﻫ 桃、杏、葡萄、番茄、莴苣等;ﻫ 0.1N氢氧化钠、1%酚酞指示剂;
50ml或10ml滴定管、200ml容量瓶、20ml移液管、100ml烧杯、研钵、分析天平、漏斗、棉花或滤纸、小刀、白瓷板、滴定管。ﻫ
三、操作与步骤ﻫ 称取均匀样品20g,置研钵中研碎,注入2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合均匀后,用棉花或滤纸过滤。ﻫ 吸取滤液20ml放入烧杯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0.1N NaOH滴定,直至成淡红色为止。记下NaOH液用量。重复滴定三次,取其平均值。ﻫ 某些果蔬容易榨汁,而其汁液含酸量能代表果蔬含酸量,可以榨汁,取定量汁液(10ml)稀释后(加蒸馏水20ml),直接用0.1N NaOH液滴定。
2.6―二氯靛酚钠盐易溶于水,其碱性或中性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成桃红色,这个变化用来鉴别滴定的终点。
由于抗坏血酸在许多因素影响下都易发生变化,因此,取样品时应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并避免与铜、铁等金属接触以防止氧化。
ﻫ对带为颜色的样品液,可用中性的白陶土脱色,吸取澄清滤液进行测定ﻫﻫ二、药品与器材ﻫ 番茄(青色、红色),辣椒、甘蓝、洋葱、柑橘、蜜枣、鲜枣、柿子、苹果等。ﻫ 抗坏血酸(纯),2.6―二氯靛酚钠盐,2%草酸,白陶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