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多组分精馏

合集下载

多组分精馏课程设计

多组分精馏课程设计

多组分精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组分精馏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关键过程参数。

2. 学生能够掌握多组分精馏塔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多组分精馏过程中各组分的分离效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多组分精馏的原理,设计简单的多组分精馏流程。

2. 学生能够通过计算软件,完成多组分精馏塔的模拟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分析多组分精馏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多组分精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多组分精馏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培养其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情感态度,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多组分精馏基本原理:包括多组分混合物的相图、精馏原理、关键参数(如回流比、理论塔板数)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多组分精馏》- 内容安排:2课时2. 多组分精馏塔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介绍多组分精馏塔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方法,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精馏塔的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 内容安排:3课时3. 多组分精馏流程设计:学习多组分精馏流程的设计方法,包括流程选择、设备参数计算和优化。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多组分精馏流程与设备》- 内容安排:3课时4. 多组分精馏实验操作与模拟计算:通过实验操作和模拟计算软件,观察和分析多组分精馏过程中各组分的分离效果。

- 教材章节:第四章《精馏实验与模拟》- 内容安排:4课时5.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多组分精馏案例,了解多组分精馏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多组分精馏专

多组分精馏专

3.3 最少理论板数 Nmin
精馏塔在操作过程中,将塔顶蒸气全部冷凝, 精馏塔在操作过程中,将塔顶蒸气全部冷凝,其 凝液全部返回塔顶作为回流,称此操作为全回流, 凝液全部返回塔顶作为回流,称此操作为全回流,回 流比R为无穷大(R=∞)。 此时通常不进料,塔顶、 流比R 为无穷大( R=∞) 此时通常不进料, 塔顶 、 塔底不采出。故精馏塔内气、液两相流量相等, 塔底不采出 。 故精馏塔内气 、 液两相流量相等 , L = 两操作线效率均为1 并与对角线重合。 V,两操作线效率均为1,并与对角线重合。由于全回 流操作时,使每块理论板分离能力达到最大, 流操作时,使每块理论板分离能力达到最大,完成相 同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最少, 同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并称其为最小理 论板数Nmin 。

ϕ l=DxD,l/Fzl
某精馏塔进料中含n-C600.33, n[ 例 ] : 某精馏塔进料中含 , C700.33, n-C800.34。 要求馏出液中 , 。 要求馏出液中n- C70 含量不大于0.011,釜液中 含量不大于 ,釜液中n-C60含量不大于 0.015(以上均为摩尔分数 。 若进料流率为 以上均为摩尔分数)。 以上均为摩尔分数 100kmol/h,试求馏出液和釜液的流量及 / , 组成。 组成。
W,x W,i ,w i
总物料衡算式: 总物料衡算式: F=D+W 组分物料衡算式: 组分物料衡算式: fi=di+wi 对于轻组分i w =0; 对于轻组分i: i=0;di=fi 对于重组分j:j=0;wj=fj 对于重组分j d =0; 馏出液的流量 D=∑di+dl+dh=∑fi+dl+dh 塔釜液流量 W=∑wj+wl+wh=∑fj+wl+wh 1≤i≤l- 1≤i≤l-1 h+1≤j≤c

化工原理多组分精馏

化工原理多组分精馏
化工原理多组分精馏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知识要求
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2 最小回流比 3 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 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
1 多组分精馏的特点和精馏方案的选择
一 多组分精馏原理
R
多组分 混合物 采用
ESA
相际传 质传热
液体多次 部分汽化
蒸汽多次 部分冷凝
dh wh
结合 f i d i wi
di wi
Nm 1 ih
dh wh
解得 di、wi
di
Nm 1 ih
(
dh wh
)
f
i
1
N ih
m
1
( dh ) wh
wi
fi
1
N ih
m
1
( dh ) wh
II、图解法 计算步骤
➢对关键组分
dl wl
Nm 1 lh
dh wh
此式的几何意义是:
lg( d l ) lg d h
)D
/(
xl xh
lg lh
)W
xl xh
D
Nm 1 lh
xl xh
W
Dx D,l Dx D,h
Nm lh
1
WxW ,l WxW ,h
dl dh
Nm 1 lh
wl wh

dl wl
Nm 1 lh
dh wh
2)以HK为基准组分,任意组分i的分配规律。
对照:d l wl
Nm 1 lh
W ih1 1 xD,l xw,h
l 1
zi zh xW ,h
D F i1 1 x D,l xW ,h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多组分精馏和特殊精馏

核算式
对HNK:C3,iC4,nC4进行核算: C3:d0.6448,xD0.017 C4:xD0
\ 清晰分割假设对 C 3不成立,须调整
5.调整
以前面结果为初值,进行试差
设 d 0 .6 4 4 8 , 其 它 不 变 , 重 复 1 4 步
计 算 , 至 前 后 二 次 结 果 相 近 为 止 。
3. 核实清晰分割的合理性

于LNK


实w
,看
i

否xi
,W
0
核实式: fi di wi;
fd ( w )i ( w )i 1
\ wi fi 1 (wd )i

(d ) wi
i
h
N
m(d )代 wh



有:
wi
1i
fi h N m(wd )h
核算式
对 于 甲 烷 , w 9 .6 1 0 5 0 ; x W 1 .5 1 0 6
结果:第二次dC3 0.635 与第一次相近
例3-3 苯(B)-甲苯(T)-二甲苯(X)-异丙苯 (C)的混合物送入精馏塔分离,进料组成(摩尔 分数)为:zB=0.2,zT=0.3, zX=0.1, zC=0.4。相对 挥发度数据:αB=2.25,αT=1.00,αX=0.33,αC= 0.21。分离要求:馏出液中异丙苯不大于0.15%;釜 液中甲苯不大于0.3%(摩尔)。计算最少理论板和 全回流下的物料分配。
1.000 0.025 0.901 0.0167 1.000 - 1.325 0.901 1.325

Rm 1.306
返回
3.1.3 最少理论板数和组分分配
1、最少理论板数 全 回 流 R 时 操N , 作 N m

多组分精馏-简洁计算PPT课件

多组分精馏-简洁计算PPT课件
lglh
W
要求分离度越高,
xl xh
D
xh xl
反之相N 反m 。
W
关键组分挥发度相近,lg lh N反之m 相反。
.
48
3、Fenske公式计算Nm (2) Fenske公式的适用范围和讨论:
*全回流,恒摩尔流,α在全塔范围内变化不大为基
础。一般取 顶•釜 或 3顶•进•釜
*任意一对组分,适用于二元精馏,也适用于多元精馏。
.
7
一、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
8
.
9
• 简单塔
.
10
.
11
二、设计变量(简单塔)
1、独立变量数
Ni= Nv-NC Nv为独立变量数, NC为约束方程式数, Ni为设计变量数
条件:C个组分,N块理论板的精馏塔
.
12
(1)总变量数N0 : 令下标i---代表i组分
j---代表j第块理论板
变量
F, 进料量
.
5
多组分精馏过程:
• 多次单级分离的串联,简称精馏
•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不同,采 用液体多次部分汽化,蒸汽多次部分冷凝等 汽液间的传质过程,使汽液相间浓度发生变 化
• 并结合应用回流手段,使各组分分离
.
6
多组分精馏塔:
多次部分冷凝和多次部分汽化的串联设备,与 二元精馏和单级分离过程一样,多组分精馏的 计算的基本方程仍然是物平、相平和焓平三个 方程,计算方法有简捷法、逐板法和矩阵法等。
1
Σ
C+3
还有三个变量
没有给出呢????
.
16
剩下三个变量一般从下列四项中, 根据设计任务的需求进行选择。

多组分精馏计算

多组分精馏计算
li,N 1 Bi,N li,N f i,N
Bi1 Ci1 1 Bi2 Ci2
l i ,1 f i,1
li,2
f i,2
1 Bij Cij
li, j
=
fi, j
1 Bi,N1 Ci,N1 l i , N 1 f i, N 1
1
Bi,N
W-H 三对角线算法的特点
1) 内层迭代变量为 Tj,外层迭代变量是 Lj。 2) 液相组成是用硬性归一办法得到。 3) 用直接迭代法将新值代替旧值。 4) 用泡点计算得到各板的温度,故称之为
泡点(BP)法。
2.SR法
设Tj,Lj
Lj
Tj
算Vj
算Kij
(M+E)
lij

L j
lij
i
xij lij L j
Lj (Wj Vj )(H j H j1) Lj1(H j1 hj1) Fj (H j1 hFj ) Qj /(H j1 hj ) U j
因为
V1 DV
L1 R(DV DL )
V2 D L1 (R 1)(DV DL )
若各板的 Lj L0j / L0j 2(0.001) ,整个模拟计算完成;否 则以新的 Lj (Vj ) ,重新回到内层迭代计算,直至外层收敛。
(2-104) 3N个方程
4. 热量衡算(H)
(Uj+Lj)hj+(Wj+Vj)Hj-Vj+1Hj+1-Lj-1hj-1-Fjhfj-
Qj=0
(2-105)
N个方程
当 j=1 li,0=0 L0=0
j=N vi,N+1=0 VN+1=0
2.3.2精馏定态模型算法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第二节

第三章 多组分精馏第二节
2、实验研究,实验室设备研究传质影响因素; 3、工程设计中,需要知道最少板数。 • 如何求最少理论板数?
19
最少理论级数用Fenske 方程计算
N Tmin
xD 1 xW log( )( xW 1 xD log α
) (α α α ) 顶 底
20
Fenske’s方程的几点说明

当挥发度介于LK与HK挥发度之间
时,若按全回流的分配代替最小回 流下的分配,实际上是略微提高了
要求。
26
注意
• 清晰分割假定比较实用的情况:
1、轻、重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较高,轻组分的挥发度比LK的挥发度大得
多,而重组分的挥发度比HK的挥发度小得多; 2、对于无中间组分的体系:如A(LNK)、B(LK)、C(HK)、D(HNK)组成的
• 液相组成由上而下连续降低,
但精馏段、提馏段的中段温 度变化稍快,对应的温度变 化也如此。
9
二、多组分精馏特性
三元精馏:苯-甲苯-异丙苯精馏塔内汽、液流率分布 、温度分布
(虚线表示按摩尔流假设的模拟结果)
10
图3-5三元精馏:苯(1)-甲苯(2)-异丙苯(3)三组分(甲苯馏出液中回收率99%) 图3-6四元精馏:苯(1)-甲苯(2)-二甲苯(3)-异丙苯(4)四组分(甲苯在馏出液中 的回收率为99%)。 根据给定的要求,甲苯为轻关键组分,二甲苯为重关键组分,苯为 轻组分,异丙苯为重组分。
• 原则:在操作回流比下精馏段与提馏段理论板
数之比,等于在全回流下用Fenske’s方程分别 计算得到的精馏段与提馏段理论板数之比
• Kirkbride经验式:
N R xHK , F N S xLK , F

4 1多组分精馏

4 1多组分精馏
时存在有其它非关键组分
组分分配 分配组分,同时出现在馏出液和釜液中的组分 非分配组分,比LK轻、比HK重之组分 在非清晰分割中,分配组分中就有非关键组分存在。
选择 在进行精馏塔设计或操作过程中,为方便计算或控制,常
采用清晰分割法,即关键组分总是选择沸点相邻的两个组 分,使分配组分的数量最少。
2. a i h在全塔可看成常数
依据:恒浓区概念(chapter9)
关联式:相平衡、物料平衡
2020/9/18
19
Underwood公式:(p100)
i
air ( xi,D )m air
Rm 1
(4-1)
式中:
air xi,F 1 q
i air
(4-2)
air — i 对基准组分 r 的相对挥发度
3
4.1 简单塔
特点:
一股进料
无侧线出料
无中间换热设备
图 4.1



凝器的简源自单塔表4.1 简单塔的变量数
表4.2 简单塔的独立方程数
变量名称
进料量 进料组成 进料温度 进料位置 进料焓 各板温度 各板压力 各板汽、液相流率 各板汽、液相组成 再沸器和冷凝器负荷 理论板数

变量数 方程类别
方程数
表4.3
变量(C+6) → 固定变量(C+2),进
料参数和操作压力 → 余下4个可调设计变量。 → 针对设计型计算或操作
型计算,需指定不同的4 个变量。
简单塔独立变量指定方案之一
独立变量
理论板数 进料量 进料组成 进料温度 进料位置 塔顶压力 回流比 馏出物流率
变量数
1 1 C-1 1 1 1 1 1
对多组分精馏而言,可调变量不会因组分数增加而增 加,仍然为4,指定了回流比和适宜进料位置,只能再 指定两个组分的浓度(最被关心的两个变量),其它 组分的浓度都不能由设计者来指定,须通过计算来获 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18

C+6
6
设计型问题,分离过程由两个分离变量所规定,第三个变 量通常是某点的流量,往往是回流比,第四个变量通常是 进料位置:
φA;
φB; 回流比(回流量被馏出物流量除); 进料级位置。
操作型问题,即塔已建成,用于新的分离任务,可用以下 四个变量赋值来描述:
进料以上的级数n; 进料以下的级数m; A在塔顶产品中的回收率φA; A在塔顶产品中的浓度xA,D。
表4.3
变量(C+6) → 固定变量(C+2),进
料参数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压力 → 余下4个可调设计变量。 → 针对设计型计算或操作
型计算,需指定不同的4 个变量。
简单塔独立变量指定方案之一
独立变量
理论板数 进料量 进料组成 进料温度 进料位置 塔顶压力 回流比 馏出物流率
变量数
1 1 C-1 1 1 1 1 1
2020/9/18
2
与两组分精馏的计算比较
基本原理一样,计算工具仍是物料平衡、热平衡和相平 衡关系
双组分计算中成功使用的图解法,在多组分计算中却不 便使用
多组分计算中常常使用简捷法(Fenske-Gilliland Method),节省时间和人力
严格算法,计算机 简捷法讨论
2020/9/18
4.2 多组分精馏过程的分析
双组分精馏,要使物料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存在最小 回流比和最少理论板数两个极限条件。若采用的条件小 于最小回流比和少于最少理论板数,就不可能达到要求 的分离纯度。
对多组分精馏,这两个极限条件同样重要,常被用来关 联操作回流比和所需理论板数,是简捷算法(FUG, Fenske-Underwoow-Gilliland Method)的基础。此外, 也可用它来估算各组分的分离程度。
对多组分精馏,由于非关键组分的存在,难以得到较 纯的产品。比轻关键组分更易挥发的组分(轻组分) 将全部进入馏出液,比重关键组分更难挥发的组分 (重组分)将全部进入釜液。
2020/9/18
10
组分分割 清晰分割,在馏出液和釜液中同时存在的组分只有两个关
键组分的精馏 非清晰分割,除两个关键组分外,在馏出液和釜液中还同
对多组分精馏而言,可调变量不会因组分数增加而增 加,仍然为4,指定了回流比和适宜进料位置,只能再 指定两个组分的浓度(最被关心的两个变量),其它 组分的浓度都不能由设计者来指定,须通过计算来获 得。
由于指定的浓度(如xA,D和xB,W)实际上确定了其它组 分的浓度,通常把被指定浓度的两个组分,称为关键 组分(或规定了分离要求的组分称为关键组分),其 中沸点较低的组分称为轻关键组分,沸点较高的组分 称为重关键组分。
时存在有其它非关键组分
组分分配 分配组分,同时出现在馏出液和釜液中的组分 非分配组分,比LK轻、比HK重之组分 在非清晰分割中,分配组分中就有非关键组分存在。
选择 在进行精馏塔设计或操作过程中,为方便计算或控制,常
采用清晰分割法,即关键组分总是选择沸点相邻的两个组 分,使分配组分的数量最少。
1 C 1 1 1 N N 2N 2CN 2 1 2CN+C+ 4N+7
组分的物料平衡 总物料平衡 各板热平衡
∑xi=1 ∑yi=1 ∑zi=1 相平衡方程 进料的焓方程 各板压降计算方程

(C-1)N N N N N 1 CN 1 N 2CN+4N+1
简单塔的独立变量数为:
Ni C 6
表4.1中所列变量数还可增可减,表4.2中的独立方程数也要 随之变化,独立变量的数目是不变的,始终为(C+6)个。 独立变量也可任意指定,表4.3是常用方案之一。
4.2.2 多组分精馏过程特性
精馏的基础是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在能量分离剂 作用下,使混合物经多次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在塔 的每一块塔板上同时进行热、质传递,最终达到分离 目标。
由于传热传质的进行,塔内的流量、温度及组成将沿 塔形成一定的分布。
分布随着组分数的变化将产生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呈 现何种特点?
4.2.1 关键组分
精馏塔可将物料分离成两股产品,产品的浓度就是所关心 的。
对于简单精馏塔,可调设计变量数为4(采用部分冷凝 器),除了指定回流比和适宜进料位置外,仅余两个可调 变量,可用来指定馏出液中某一组分的浓度(如xA,D), 以及釜液中某一组分的浓度(譬如xB,W)。
对二组分精馏,指定了xA,D和xB,W,两股产品的组成也就 完全被确定了。
第四章 多组分精馏与特殊精馏
(一)
2020/9/18
1
精馏特点:
直接获得产品 → 不像吸收、萃取 → 操作流程通常较为简单
适用范围广 → 液体混合物分离 → 气态或固态的混合物,如空分、脂肪酸的分离。
→ 对挥发度相等或相近的混合物,还可采用特殊精馏方法 分离。
耗能 → 冷、热介质 → 加压或减压精馏,消耗额外的能量 → 重视节能
例4.1 丙烯精馏塔的原料是由乙烷、乙烯、丙烷(-42.17℃) 、丙
烯(-47.7℃) 、C4和C5组成的混合物,其分离要求为:塔顶产 品馏出液中丙烯含量不小于99.6%,塔底产品釜液中丙烯含 量不大于15%。试确定该塔的关键组分。
解: 在馏出液和釜液中均规定了丙烯的浓度,显然,丙烯是关
键组分。又因丙烯在馏出液中的浓度高于它在釜液中的浓度, 所以丙烯是轻关键组分。重关键组分比轻关键组分难挥发,而 作为关键组分,它在原料中的浓度不应太低,另外,为方便设 计计算与控制,常采用清晰分割法,即两个关键组分的沸点总 是相邻的,因此,选取丙烷为重关键组分。
3
4.1 简单塔
特点:
一股进料
无侧线出料
无中间换热设备
图 4.1









表4.1 简单塔的变量数
表4.2 简单塔的独立方程数
变量名称
进料量 进料组成 进料温度 进料位置 进料焓 各板温度 各板压力 各板汽、液相流率 各板汽、液相组成 再沸器和冷凝器负荷 理论板数

变量数 方程类别
方程数
精馏塔内的流量、温度及浓度分布,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精馏, 共同点在在进料板处,各分布曲线都有一个突变,且所有组分 都存在于该板上(教材图3-1~3-6)。
精馏塔内的流量分布,在进料板及在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两相流 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进料状态。不能从图3-1~3-2得出液相流量 变化一定大于汽相流量变化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