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精馏简洁计算4.7,6,7
合集下载
第4章 精馏计算(4,5)(拓展)

多元精馏分离的最小回流比 (2)重组分为非分配组分,轻组分为分配组分:
重组分恒浓区
轻组分恒浓区
(3)重组分为分配组分,轻组分为非分配组分:
重组分恒浓区
轻组分恒浓区
Company name
多元精馏分离的最小回流比
(4)轻、重组分均为分配组分:
重组分恒浓区
轻组分恒浓区
多元精馏分离的最小回流比 多组分精馏中的恒浓区 (1)轻、重组分均为非分配组分: 进料板以上必须紧接着有若干塔板使重组分 的浓度降到零,这一段不可能是恒浓区,恒浓 区向上推移而出现在精馏段的中部。同理,轻 组分恒浓区出现在提馏段中部。
重组分恒浓区
轻组分恒浓区
Company name
全回流条件下的最小理论板数
当 ir 在全塔范围内变化不大时,可以用一个平均的 代替所有的 ir ,可以用全塔的 几何均值来表示:
N 1 N N 1...... W
(a)塔顶为全冷凝器时: (b)塔顶为分冷凝器时:
lg Nm
xi xr D xr xi
LK绝大多数在塔顶出现,在釜中量严格控制; HK绝大多数在塔釜出现,在顶中量严格控制。
◆只有无LNK,且αlh 较大,塔顶可采出纯LK;
只有无HNK,且αlh 较大,塔釜可采出纯HK。
Company name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根据组分是否在精馏塔的两端都出现,可分为分 配组分和非分配组分。
注意:若 LK
HK 挥发度不相邻,可在 a l r , a 、 hr 之间试差出几个 q ,解出 几个 R ,最后取平均值。 m
4.4 多元精馏的简捷计算
全回流条件下的最小理论板数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和逐板计算举例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n1,i
R R
1
xn,i
1 R
1
xd
,i
R 0.434
yn1,i 0.3026xn,i 0.6974xd,i
H2 : yn1 0.3026xn 8.7175103
C10 : yn1 0.3026xn 0.5279
C2 : yn1 0.3026xn 0.1353
i—C40
Σ
ki
25
1.49 0.25 0.16 0.31
―
x fi
0.0188 0.252 0.432 0.1465 0.12 0.0411 1.094
y fi
0.4768 0.3786 0.108 0.0234 0.0038 ― 0.9906
⑤简捷计算最少理论板数
Nm
lg
xl xh
C10 : y2 0.3026x1 0.5279 0.5592
C2 : y2 0.3026x1 0.1353 0.1678
C20 : y2 0.3026x1 0.0204 0.2591
利用相平衡方程得
xi
yi ib
yi ib
8.7347 103
d
xh xl
lg lh
w
lg
0.6120 0.01298
d
0.59842 0.000984
w
lg 6.24
1
4.6
塔釜温度17℃,利用气相中的烷烃冷凝提供塔釜中需要的热 量,可以认为是塔顶部分冷凝,塔釜泵厢式循环。
精馏计算

利用x-y平衡关系
yn
1
(
xn 1) xn
求得x1, 利用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1
R R 1
xn
1 R 1
xD
求得y2, 再利用x-y平衡关系
求得x2,
两方程交替计算,求得y3,x3,y4……….
那么,如果确定上、下板的气液关系,就可以依次由上至下, 逐层计算各层塔板上的气相和液相的摩尔浓度;
同样,也可以从塔底向塔顶计算各层塔板上的气相和液相 的摩尔浓度,那么就要知道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F
F xD xW
V
原料液
F , xF , IF
L’
2
2
馏出液 L D , xD , ID
V’
釜残液 W , xW , IW
根据 F D W FxF DxD WxW 讨论:
①由全塔物料衡算知,在F、xF、D、xD、W、xW 6个变量中任 意4个量已知,则另外2个变量的值已被唯一地确定。
②规定塔顶、塔底产品组成xD、xW 时,即规定了产品质量,则 可计算产品的采出率D/F及W/F。换言之,规定了塔顶,塔底的
——称为进料热状况参数
1kmol为基准
17
✓ q值的意义:
①把L’和L、F联系起来: 每进料1kmol/h时,提馏段中的液体流量L’较精馏段L中增大 的kmol/h值。对于泡点、露点、混合进料,q值相当于进料 中饱和液相所占的分率。
②表示进料热状况
进料状况 冷液体
饱和液体
进料的焓 IF IF<IL IF=IL
关系——操作关系。
yn xn
y n 1
描述精馏塔内操作关系的方程称为操作线方程,可
通过物料衡算推导出来。
化工原理多组分精馏

化工原理多组分精馏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知识要求
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2 最小回流比 3 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 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
1 多组分精馏的特点和精馏方案的选择
一 多组分精馏原理
R
多组分 混合物 采用
ESA
相际传 质传热
液体多次 部分汽化
蒸汽多次 部分冷凝
dh wh
结合 f i d i wi
di wi
Nm 1 ih
dh wh
解得 di、wi
di
Nm 1 ih
(
dh wh
)
f
i
1
N ih
m
1
( dh ) wh
wi
fi
1
N ih
m
1
( dh ) wh
II、图解法 计算步骤
➢对关键组分
dl wl
Nm 1 lh
dh wh
此式的几何意义是:
lg( d l ) lg d h
)D
/(
xl xh
lg lh
)W
xl xh
D
Nm 1 lh
xl xh
W
Dx D,l Dx D,h
Nm lh
1
WxW ,l WxW ,h
dl dh
Nm 1 lh
wl wh
或
dl wl
Nm 1 lh
dh wh
2)以HK为基准组分,任意组分i的分配规律。
对照:d l wl
Nm 1 lh
W ih1 1 xD,l xw,h
l 1
zi zh xW ,h
D F i1 1 x D,l xW ,h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知识要求
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2 最小回流比 3 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 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
1 多组分精馏的特点和精馏方案的选择
一 多组分精馏原理
R
多组分 混合物 采用
ESA
相际传 质传热
液体多次 部分汽化
蒸汽多次 部分冷凝
dh wh
结合 f i d i wi
di wi
Nm 1 ih
dh wh
解得 di、wi
di
Nm 1 ih
(
dh wh
)
f
i
1
N ih
m
1
( dh ) wh
wi
fi
1
N ih
m
1
( dh ) wh
II、图解法 计算步骤
➢对关键组分
dl wl
Nm 1 lh
dh wh
此式的几何意义是:
lg( d l ) lg d h
)D
/(
xl xh
lg lh
)W
xl xh
D
Nm 1 lh
xl xh
W
Dx D,l Dx D,h
Nm lh
1
WxW ,l WxW ,h
dl dh
Nm 1 lh
wl wh
或
dl wl
Nm 1 lh
dh wh
2)以HK为基准组分,任意组分i的分配规律。
对照:d l wl
Nm 1 lh
W ih1 1 xD,l xw,h
l 1
zi zh xW ,h
D F i1 1 x D,l xW ,h
6.精馏简捷计算

Nm = lg( xDA xBB ⋅ ) xDB xBA lg α AB
Rm xD − ye xD − ye = ==⇒ Rm = ye − xe Rm + 1 xD − xe
对于多元混合物的精馏计算,必须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和定 义。
2
精馏
精馏简捷计算
1.关键组分
进料中按分离要求选取的两个组分,(大多 挥发度相邻的两个组分)。它们在塔顶或塔底产 中的 回收率或 含量通常是给定的,因此,对于系 回收率 含量 的分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Underwood方程的几点说明: 基本假定 ① α=常数,② 恒摩尔流; 如果塔内α变化不大,α i = 3 α D α F α B ; 如果塔内α变化较大,tα = ( Dt D + Bt B ) / F , 先算平均温度,再算 α (tα ) 。
13
精馏
精馏简捷计算
θ应介于 αHK < θ < αLK 之间,否则无效。
α L ≈ α LK ,α H ≈ α HK
这时L、H组分也会出现在塔的两端,也是分布组分, 则分布组分采用非清晰分割法, 分布组分 其余非分布组分采用清晰分割法较好。 非分布组分
23
精馏
精馏简捷计算
注意!
清晰分割法与非清晰分割法都是近似估算方法
1.R∞时,NT最少, 全部组分在塔的两端出现,都 是分布组分; 2. Rm时,NT→∞, 非分布组分只在塔的一端出现; 3. R∞时的产品组成与Rm时的产品 组成有些差异; Ropt与R∞的产品组成又有差异。
F
一般恒浓区的浓度和位置均未知,所以多组分Rm的严 格计算至今没有一个通用方法,一般采用近似估算方法。
12
精馏
精馏简捷计算
Rm xD − ye xD − ye = ==⇒ Rm = ye − xe Rm + 1 xD − xe
对于多元混合物的精馏计算,必须引入一些新的概念和定 义。
2
精馏
精馏简捷计算
1.关键组分
进料中按分离要求选取的两个组分,(大多 挥发度相邻的两个组分)。它们在塔顶或塔底产 中的 回收率或 含量通常是给定的,因此,对于系 回收率 含量 的分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Underwood方程的几点说明: 基本假定 ① α=常数,② 恒摩尔流; 如果塔内α变化不大,α i = 3 α D α F α B ; 如果塔内α变化较大,tα = ( Dt D + Bt B ) / F , 先算平均温度,再算 α (tα ) 。
13
精馏
精馏简捷计算
θ应介于 αHK < θ < αLK 之间,否则无效。
α L ≈ α LK ,α H ≈ α HK
这时L、H组分也会出现在塔的两端,也是分布组分, 则分布组分采用非清晰分割法, 分布组分 其余非分布组分采用清晰分割法较好。 非分布组分
23
精馏
精馏简捷计算
注意!
清晰分割法与非清晰分割法都是近似估算方法
1.R∞时,NT最少, 全部组分在塔的两端出现,都 是分布组分; 2. Rm时,NT→∞, 非分布组分只在塔的一端出现; 3. R∞时的产品组成与Rm时的产品 组成有些差异; Ropt与R∞的产品组成又有差异。
F
一般恒浓区的浓度和位置均未知,所以多组分Rm的严 格计算至今没有一个通用方法,一般采用近似估算方法。
12
精馏
精馏简捷计算
多组份精馏的计算

露点温度及平衡液相 组成的计算 (已知P、气相组成yi)
设 t露 xF 由列线图查Ki值
xi= xFi
设 t泡
由列线图查Ki值
计算 K i x i
i 1 n
调 整
计算
n
n
yi
调 整
i 1 K i
t露
No
t泡
No
i 1
K i xi 1
n
i 1 K i
yi
1
Yes 计算结束, t露为所求
二、组分在塔顶和塔底产品中的预分配(目的求Di和Wi) 1. 清晰分割 比轻关键组分还轻的组分全部在塔顶,比重关键组分还重的 组分全部在塔底。 特点:可以用物料衡算求得塔顶、塔底物流的量和组成。 2. 非清晰分割 两关键组分不相邻;
若相邻,但塔底有比轻关键组分还轻的组分,塔顶有比重 关键组分还重的组分 。
二、逐板计算法
方程: 平衡方程
yi ih x i
1 ih 1x i
R R1 x i ,n x Di R1
x i ,m Wx i , W L qF W
操作线方程
y i ,n 1
y ,m 1 i
L qF L qF W
D …… W h
①
Di+Wi=Fi
…… ②
两式联立可以解出Di和Wi,其中式① 是一直线方程
当
当
ih hh
时,
时,
D D log log W i W h
D D log log W i W l
特点:不能只用物料衡算求得塔顶、塔底物流的量和组成, 需要估算。
非清晰分割时Di和Wi的估算方法 假设: ①在任何回流比下操作时,各组分在塔顶和塔底产品中的分配与
石油化工工厂装备-11多组分精馏-计算ppt

第八章 多组分精馏
第三节 多组分精馏的计算
• 多组分精馏计算通常以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和相平衡计算为基础。
• 在工程设计中,它有简捷法和严格法两大类。
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一)关键组分及其选择 多组分精馏的物料衡算可分为清晰分割和非清
晰分割两种情况。 关键组分:指被分离的多组分中需要选定对整
个物系的分离起关键作用的两个组分。
解题思路:
从题意分析可知,乙烷为轻关键组分,丙烯为 重关键组分。 设进料量为100kmol/h。 沸点比较:乙烯<丙烯<乙烷<丙烷。 填写下表:
乙烯 乙烷 丙烯 丙烷
F
=100×0.15=15 =100×0.40=40 =100×0.20=20 =100×0.25=25
kmol/h
kmol/h
kmol/h
kmol/h
D
=F乙烯 =15kmol/h
=F乙烷-W乙 烷=40-
0.04W
=DxDh =0.02D源自=0W=0=WxWl =0.04W
=F丙烯-D丙烯 =F丙烷
=20-0.02D
=25kmol/h
• 关键组分表明了精馏过程的主要分界线。挥 发度大的组分称为“轻关键组分”,记作l; 挥发度小的组分称为“重关键组分”,记作 h。
• 轻关键组分在塔釜产品中的浓度xWl和重组 分在塔顶产品中的浓度xDh要严格控制。
• 或者规定轻重关键组分别在塔顶产品和塔釜 产品中的纯度xDl和xWh。也可规定塔顶和塔 釜的回收率Φ顶或Φ釜。
(二)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什么是清晰分割?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条件是 什么?(P327)
• 全塔物料衡算式: • F=D+W • 任意组分i的物料衡算式: • FZi=DxDi+WxWi
第三节 多组分精馏的计算
• 多组分精馏计算通常以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和相平衡计算为基础。
• 在工程设计中,它有简捷法和严格法两大类。
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一)关键组分及其选择 多组分精馏的物料衡算可分为清晰分割和非清
晰分割两种情况。 关键组分:指被分离的多组分中需要选定对整
个物系的分离起关键作用的两个组分。
解题思路:
从题意分析可知,乙烷为轻关键组分,丙烯为 重关键组分。 设进料量为100kmol/h。 沸点比较:乙烯<丙烯<乙烷<丙烷。 填写下表:
乙烯 乙烷 丙烯 丙烷
F
=100×0.15=15 =100×0.40=40 =100×0.20=20 =100×0.25=25
kmol/h
kmol/h
kmol/h
kmol/h
D
=F乙烯 =15kmol/h
=F乙烷-W乙 烷=40-
0.04W
=DxDh =0.02D源自=0W=0=WxWl =0.04W
=F丙烯-D丙烯 =F丙烷
=20-0.02D
=25kmol/h
• 关键组分表明了精馏过程的主要分界线。挥 发度大的组分称为“轻关键组分”,记作l; 挥发度小的组分称为“重关键组分”,记作 h。
• 轻关键组分在塔釜产品中的浓度xWl和重组 分在塔顶产品中的浓度xDh要严格控制。
• 或者规定轻重关键组分别在塔顶产品和塔釜 产品中的纯度xDl和xWh。也可规定塔顶和塔 釜的回收率Φ顶或Φ釜。
(二)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什么是清晰分割?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条件是 什么?(P327)
• 全塔物料衡算式: • F=D+W • 任意组分i的物料衡算式: • FZi=DxDi+WxWi
第三章-多组分精馏

31
3.2.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用Underwood方程求出Rm 后,实际回流比R一般 取作1.30Rm。
有了实际回流比和最少理论板数,求实际理论板数 常用的经验方法有:
Gilliland图、Erbar-Maddox图。
适用于相对挥发度 变化不大的情况
适用于非理想性 较大的情况
32
图3-9 Gilliland图
35
3.2.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 精馏简捷计算 ——FUG法
Fenske
Underwood Gilliland
Nm
Rm
R、N
36
开始
指定进料条件
指定两个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
估计非关键组分的分离情况
决定精馏塔操作压力和冷凝器类型 (泡、露点计算)
在塔压下作闪蒸计算
(绝热闪蒸计算)
计算最少理论板数和非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
多组分精馏 物系组成
轻非关键组分(LNK),轻组分 轻关键组分(LK) 中间组分
重关键组分(HK) 重非关键组分(HNK),重组分
非分配组分:只在塔顶或塔釜出现的组分; 分配组分:在塔顶和塔釜均出现的组分。 11
3.2.2 最小回流比(Rm)
二组分精馏: 最小回流比下,进料板上下出现恒浓区或夹点。
28
讨论与分析:
清晰分割假定比较适用的情况: 轻重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较高,轻组分的挥发度比 LK的挥发度大得多,而重组分的挥发度比HK的挥 发度小得多。
对于无中间组分的体系: 如A(LNK)、B(LK)、C(HK)、D(HNK)组成的体系, 先假定清晰分割,计算理论板数,再校验是否清晰 分割。
对于有中间组分的体系: 如A(LNK)、B(LK)、C(中间组分)、D(HK)、 E(HNK) 组成的体系,则根据C的相对挥发度是靠近 B还是靠近D来假定C在塔顶和塔釜的分配。
3.2.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用Underwood方程求出Rm 后,实际回流比R一般 取作1.30Rm。
有了实际回流比和最少理论板数,求实际理论板数 常用的经验方法有:
Gilliland图、Erbar-Maddox图。
适用于相对挥发度 变化不大的情况
适用于非理想性 较大的情况
32
图3-9 Gilliland图
35
3.2.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 精馏简捷计算 ——FUG法
Fenske
Underwood Gilliland
Nm
Rm
R、N
36
开始
指定进料条件
指定两个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
估计非关键组分的分离情况
决定精馏塔操作压力和冷凝器类型 (泡、露点计算)
在塔压下作闪蒸计算
(绝热闪蒸计算)
计算最少理论板数和非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
多组分精馏 物系组成
轻非关键组分(LNK),轻组分 轻关键组分(LK) 中间组分
重关键组分(HK) 重非关键组分(HNK),重组分
非分配组分:只在塔顶或塔釜出现的组分; 分配组分:在塔顶和塔釜均出现的组分。 11
3.2.2 最小回流比(Rm)
二组分精馏: 最小回流比下,进料板上下出现恒浓区或夹点。
28
讨论与分析:
清晰分割假定比较适用的情况: 轻重关键组分的分离程度较高,轻组分的挥发度比 LK的挥发度大得多,而重组分的挥发度比HK的挥 发度小得多。
对于无中间组分的体系: 如A(LNK)、B(LK)、C(HK)、D(HNK)组成的体系, 先假定清晰分割,计算理论板数,再校验是否清晰 分割。
对于有中间组分的体系: 如A(LNK)、B(LK)、C(中间组分)、D(HK)、 E(HNK) 组成的体系,则根据C的相对挥发度是靠近 B还是靠近D来假定C在塔顶和塔釜的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馏段各板下降的液体,其摩尔数都相同,提馏段各板 下降的液体,其摩尔数都相同,但两数不一定相等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2)r-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在精馏段对i 组分进行物料衡算:
进入=流出 yn
Vn Ln+1 n+1
V LD Vyni Lxn1i DxDi
又因:R=L/D
xn+1i
(2) Fenske公式的适用范围和讨论: 对于轻重关键组分:
lg Nm
xl xh xh xl D
苯、甲苯、异丙苯 精馏塔内温度分布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 塔内液相浓度分布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 塔内液相浓度分布
③温度分布 温度分布从再沸器到冷凝器单调下降 ④组成分布(浓度) 二组分精馏:在精馏段和提馏段中段组成变化明显 多组分精馏:在进料板处各个组分都有显著的变化
三、简捷计算法(群法)
A 简捷法计算只解决分离过程中级数、进料与产品组成间的 关系,而不涉及级间的温度与组成的分布 B 将多组分溶液简化为一对关键组分的分离 C 物料衡算按清晰分割计算,求得塔顶和塔釜的流量和组成 D 用芬斯克公式计算最少理论板数 E 用恩德伍德公式计算最小回流比 F 用吉利兰关联图求得理论板数N
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的定义有两条:
①比轻关键组分还轻的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中采出。 ②比重关键组分还重的组分,全部从塔釜采出液中采出。
原 因
①方法简单,对被分离物系中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差别较 大时,其计算结果与准确计算法没有重大差别。 ②为不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提供初始的关键组分的比值。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2)关键组分的确定: 轻重关键组分其挥发 度一般都是相邻的。
一般是由工艺要求所确定的!!!
例如:石油 裂解气中的 脱甲烷塔
H2
塔顶出料 塔釜出料 C10 C2= C2=是重关键组分 C10是重关键组分
C20
C3= C30
……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3)回收率:
n
R 1 yni xn1i xDi R 1 R 1
(3) s-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V ym1i L xmi WxWi
又因: L W V
_ _
_
_
_
ymi= _ xm1i _ xwi L W L W
L
W
若将提馏段的L用精馏段的L表示, 则有:
V
F
qF
②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1)全塔物料衡算进行物料分布:
多组分精馏物料衡算:可采用加和法。
d D W=F-D i 或者 w W D=F-W i
举例:若有一混合物
要求一精馏塔,塔顶产品中含 丙烯不超过5%,塔釜产品中含 乙烷不超过5%,试用清晰分割 法计算塔釜产量和组成。
P63,式3-5,3-6
组分 fi
C2= C20 C3= C30 Σ
D=55/0.9=61.1 kmol/h
di
di 40 20 30 10 40 40
lk为乙烷,hk为丙烯
3
2
W=100-61.1=38.9 kmol/hkmol/h kmol/h kmol/h kmol/h
0
20-0.05W 18
wi=fi-di xDi 0.65
Nm
HK lg (1 LK ,D )(,W 1
LK ,D
lg LK HK
W
lg Nm
xi xr xr xi D
HK ,w )
Nm
d lg w
lg LK HK
LK
lg LK HK
d w HK
lg d i wr r D wi Nm lg ir
组分 C2= C20 C3=
Zi 0.4 0.2 0.3
C30 Σ
0.1 1.0
W=F-D 解:以F=100kmol/h进行计算
P65,例3-1,3-2,3-3
D F=100kmol/h 已知: di=40+20-0.05W+0.05D X DC 0.05 X DW 0 0.05 Zi,=60-0.05(F-D)+0.05D=55+0.1D
析。掌握关键组分等概念;
3)掌握清晰分割和不清晰分割物料衡算的计算 方法。简捷法计算算精馏过程的步骤。 4)掌握萃取精馏原理和萃取剂选择性的定义和 影响因素以及萃取剂的选择。
本章要求: 5)了解萃取精馏流程和萃取精馏过程的计算;
6)了解共沸物的特性和共沸组成的计算,三元物
系组成的表示方法,掌握共沸精馏过程共沸 剂的确定; 7)掌握简捷计算法计算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过程 的理论板数; 8)了解复杂精馏的定义及其过程。
塔顶回收率:
DX Dl 塔顶产品中轻关键组分的量 顶 100 % 100 % FX Fl 进料中轻关键组分的量
塔釜回收率:
WyWh 塔釜产品中重关键组分的量 釜 100 % 100 % FX Fh 进料中重关键组分的量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L L
q<0 过热蒸汽: 进料中液体的量占进料量的份数。
3、Fenske公式计算Nm
(1)公式推导: N
Fenske公式计算Nm的出发点
R=L/D,
Nm Rm 当R 当N ∞时,N=Nm ∞时,R=Rm R 只有当D=0时,R= ∞, 即全回流时。
3、Fenske公式计算Nm
R-线方程
yni
设计变量名称 进料状态(温度)T进料 进料组成Zi 进料量F 塔操作压力P 进料板位置 Σ
变量数 1 C-1 1 1 1 C+3
还有三个变量 没有给出呢????
剩下三个变量一般从下列四项中, 根据设计任务的需求进行选择。
变量名称
变量数
手工计算常规定的变量
某一组分在塔顶,另一组分 2 在塔釜产品中浓度(即轻重 关键组分)xDi,XWj 回流比R 总理论板数N 塔釜塔顶产品量之比D/W 1 1 1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塔内液相浓度分布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有两个目的:
①进行产物分布,产量估计。 ②建立操作线方程 物料衡算有两种方法: ①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②不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1-q)F L L V
L=L+qF
代入s-线方程:
L qF W ymi xm1i xWi L qF W L qF W
式中q的计算式为:
q
H hf H h
每摩尔进料汽化成饱和 蒸汽所需的热量 进料为饱和液体时每摩 尔的汽化潜热
饱和液体进料: q=1 式中 H—饱和蒸汽的焓 q=0 hf---进廖焓值 饱和蒸汽: h---进料为饱和液体的焓 q>1 过冷液体: 汽液混合物: 0<q<1 f =Fq, q=f /F,
在全回流时,不论在精馏段还是提馏段,下一板上升的蒸 汽与上一板下降的液体组成相同。Ln=Vn+1
当 ir 在全塔范围内变化不大时,可以用一个平均的 代替所有的 ir ,可以用全塔的 几何均值来表示:
N 1 N N 1......W
(a)塔顶为全冷凝器时: (b)塔顶为分冷凝器时:
分离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
刘玉敏
第三节
多组分精馏
1、变量分析
2、简捷计算法
3、逐板计算法
第三章 主要内容
3.1分离系统的变量分析
3.2多组分精馏过程
了解 重点掌握
3.3特殊精馏
3.3.1萃取精馏
掌握
3.3.2恒沸精馏
3.4复杂精馏
掌握
本章要求:
1)了解分离系统的变量分析; 2)了解多组分精馏过程与二组分精馏的比较分
计算机计算时常采用的 指定变量
三、多组分精馏过程的复杂性
①求解方法 二组分精馏:无需试差 多组分精馏:反复试差求解
②摩尔流率 二组分精馏:在进料板处液体组成有突变,各板的 摩尔流率基本为常数 多组分精馏:液、汽流量有一定的变化,但液汽比 接近于常数
二组分精馏 流量、温度、 浓度分布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 塔内汽液流量分布
j---代表j第块理论板
变量数
1 C 1 1 N 1 N 2N 2CN 2N 1 C(N+1) 2 3CN+6N+2C+7
(2)方程式数目NC :
方程类别 各板各组分物平衡 各板各组分相平衡 各板热平衡,(包括塔顶釜) 分子分数加和式 xi j 1 方程数 CN CN N N N 1 CN 2N C+1
yi j 1
Zi 1 计算各板的Kij方程
计算各板汽液相焓方程 计算进料Ki和焓HF方程
计算各板的压力降方程 Σ
N-1 3CN+6N+C+1
(3)设计变量数Ni : Ni= N0-NC = [3CN+6N+2C+7]-[3CN+6N+C+1] =C+6
2、设计变量的指定方案 Ni= N0-NC=C+6 通常在实际设计时,以下条件6.9
0.30
0.05
0.05
0.69
0.05D 0
3.1
0
61.1
10
38.9
0
1.0
0.26
1.0
100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2)r-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在精馏段对i 组分进行物料衡算:
进入=流出 yn
Vn Ln+1 n+1
V LD Vyni Lxn1i DxDi
又因:R=L/D
xn+1i
(2) Fenske公式的适用范围和讨论: 对于轻重关键组分:
lg Nm
xl xh xh xl D
苯、甲苯、异丙苯 精馏塔内温度分布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 塔内液相浓度分布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 塔内液相浓度分布
③温度分布 温度分布从再沸器到冷凝器单调下降 ④组成分布(浓度) 二组分精馏:在精馏段和提馏段中段组成变化明显 多组分精馏:在进料板处各个组分都有显著的变化
三、简捷计算法(群法)
A 简捷法计算只解决分离过程中级数、进料与产品组成间的 关系,而不涉及级间的温度与组成的分布 B 将多组分溶液简化为一对关键组分的分离 C 物料衡算按清晰分割计算,求得塔顶和塔釜的流量和组成 D 用芬斯克公式计算最少理论板数 E 用恩德伍德公式计算最小回流比 F 用吉利兰关联图求得理论板数N
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的定义有两条:
①比轻关键组分还轻的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中采出。 ②比重关键组分还重的组分,全部从塔釜采出液中采出。
原 因
①方法简单,对被分离物系中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差别较 大时,其计算结果与准确计算法没有重大差别。 ②为不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提供初始的关键组分的比值。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2)关键组分的确定: 轻重关键组分其挥发 度一般都是相邻的。
一般是由工艺要求所确定的!!!
例如:石油 裂解气中的 脱甲烷塔
H2
塔顶出料 塔釜出料 C10 C2= C2=是重关键组分 C10是重关键组分
C20
C3= C30
……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3)回收率:
n
R 1 yni xn1i xDi R 1 R 1
(3) s-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V ym1i L xmi WxWi
又因: L W V
_ _
_
_
_
ymi= _ xm1i _ xwi L W L W
L
W
若将提馏段的L用精馏段的L表示, 则有:
V
F
qF
②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1)全塔物料衡算进行物料分布:
多组分精馏物料衡算:可采用加和法。
d D W=F-D i 或者 w W D=F-W i
举例:若有一混合物
要求一精馏塔,塔顶产品中含 丙烯不超过5%,塔釜产品中含 乙烷不超过5%,试用清晰分割 法计算塔釜产量和组成。
P63,式3-5,3-6
组分 fi
C2= C20 C3= C30 Σ
D=55/0.9=61.1 kmol/h
di
di 40 20 30 10 40 40
lk为乙烷,hk为丙烯
3
2
W=100-61.1=38.9 kmol/hkmol/h kmol/h kmol/h kmol/h
0
20-0.05W 18
wi=fi-di xDi 0.65
Nm
HK lg (1 LK ,D )(,W 1
LK ,D
lg LK HK
W
lg Nm
xi xr xr xi D
HK ,w )
Nm
d lg w
lg LK HK
LK
lg LK HK
d w HK
lg d i wr r D wi Nm lg ir
组分 C2= C20 C3=
Zi 0.4 0.2 0.3
C30 Σ
0.1 1.0
W=F-D 解:以F=100kmol/h进行计算
P65,例3-1,3-2,3-3
D F=100kmol/h 已知: di=40+20-0.05W+0.05D X DC 0.05 X DW 0 0.05 Zi,=60-0.05(F-D)+0.05D=55+0.1D
析。掌握关键组分等概念;
3)掌握清晰分割和不清晰分割物料衡算的计算 方法。简捷法计算算精馏过程的步骤。 4)掌握萃取精馏原理和萃取剂选择性的定义和 影响因素以及萃取剂的选择。
本章要求: 5)了解萃取精馏流程和萃取精馏过程的计算;
6)了解共沸物的特性和共沸组成的计算,三元物
系组成的表示方法,掌握共沸精馏过程共沸 剂的确定; 7)掌握简捷计算法计算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过程 的理论板数; 8)了解复杂精馏的定义及其过程。
塔顶回收率:
DX Dl 塔顶产品中轻关键组分的量 顶 100 % 100 % FX Fl 进料中轻关键组分的量
塔釜回收率:
WyWh 塔釜产品中重关键组分的量 釜 100 % 100 % FX Fh 进料中重关键组分的量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L L
q<0 过热蒸汽: 进料中液体的量占进料量的份数。
3、Fenske公式计算Nm
(1)公式推导: N
Fenske公式计算Nm的出发点
R=L/D,
Nm Rm 当R 当N ∞时,N=Nm ∞时,R=Rm R 只有当D=0时,R= ∞, 即全回流时。
3、Fenske公式计算Nm
R-线方程
yni
设计变量名称 进料状态(温度)T进料 进料组成Zi 进料量F 塔操作压力P 进料板位置 Σ
变量数 1 C-1 1 1 1 C+3
还有三个变量 没有给出呢????
剩下三个变量一般从下列四项中, 根据设计任务的需求进行选择。
变量名称
变量数
手工计算常规定的变量
某一组分在塔顶,另一组分 2 在塔釜产品中浓度(即轻重 关键组分)xDi,XWj 回流比R 总理论板数N 塔釜塔顶产品量之比D/W 1 1 1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1、关键组分的确定及其回收率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塔内液相浓度分布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有两个目的:
①进行产物分布,产量估计。 ②建立操作线方程 物料衡算有两种方法: ①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②不清晰分割的物料衡算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
(1-q)F L L V
L=L+qF
代入s-线方程:
L qF W ymi xm1i xWi L qF W L qF W
式中q的计算式为:
q
H hf H h
每摩尔进料汽化成饱和 蒸汽所需的热量 进料为饱和液体时每摩 尔的汽化潜热
饱和液体进料: q=1 式中 H—饱和蒸汽的焓 q=0 hf---进廖焓值 饱和蒸汽: h---进料为饱和液体的焓 q>1 过冷液体: 汽液混合物: 0<q<1 f =Fq, q=f /F,
在全回流时,不论在精馏段还是提馏段,下一板上升的蒸 汽与上一板下降的液体组成相同。Ln=Vn+1
当 ir 在全塔范围内变化不大时,可以用一个平均的 代替所有的 ir ,可以用全塔的 几何均值来表示:
N 1 N N 1......W
(a)塔顶为全冷凝器时: (b)塔顶为分冷凝器时:
分离工程
河北科技大学
刘玉敏
第三节
多组分精馏
1、变量分析
2、简捷计算法
3、逐板计算法
第三章 主要内容
3.1分离系统的变量分析
3.2多组分精馏过程
了解 重点掌握
3.3特殊精馏
3.3.1萃取精馏
掌握
3.3.2恒沸精馏
3.4复杂精馏
掌握
本章要求:
1)了解分离系统的变量分析; 2)了解多组分精馏过程与二组分精馏的比较分
计算机计算时常采用的 指定变量
三、多组分精馏过程的复杂性
①求解方法 二组分精馏:无需试差 多组分精馏:反复试差求解
②摩尔流率 二组分精馏:在进料板处液体组成有突变,各板的 摩尔流率基本为常数 多组分精馏:液、汽流量有一定的变化,但液汽比 接近于常数
二组分精馏 流量、温度、 浓度分布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 塔内汽液流量分布
j---代表j第块理论板
变量数
1 C 1 1 N 1 N 2N 2CN 2N 1 C(N+1) 2 3CN+6N+2C+7
(2)方程式数目NC :
方程类别 各板各组分物平衡 各板各组分相平衡 各板热平衡,(包括塔顶釜) 分子分数加和式 xi j 1 方程数 CN CN N N N 1 CN 2N C+1
yi j 1
Zi 1 计算各板的Kij方程
计算各板汽液相焓方程 计算进料Ki和焓HF方程
计算各板的压力降方程 Σ
N-1 3CN+6N+C+1
(3)设计变量数Ni : Ni= N0-NC = [3CN+6N+2C+7]-[3CN+6N+C+1] =C+6
2、设计变量的指定方案 Ni= N0-NC=C+6 通常在实际设计时,以下条件6.9
0.30
0.05
0.05
0.69
0.05D 0
3.1
0
61.1
10
38.9
0
1.0
0.26
1.0
100
2、清晰分割的物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