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的由来

合集下载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是什么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当然也是一个政治家,那么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柏拉图对于自己的政治思想有一定的描述。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讨论了正义的范围,他认为建立国家需要几大原则,首先柏拉图认为人们之间要学会分工,这样大家一起劳动,才能更加和睦的在一起生活。

其次柏拉图认为,人们之间应该有一定的等级划分,因为人们的性格多种多样,所以等级划分的标准也要明确。

再者,在柏拉图的思想当中,一个正义的国家,应该是有正常的秩序,而确保这实行的就是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的其中一个方面,柏拉图还支持共产共妻。

在柏拉图认为,任何人除了生活必需品外,不准拥有任何私人物品,其余的一切物品都由国家按需配给;而且任何公民都有权参加国家政务,以此来确保各个阶层之间的团结,确保国家的稳定。

在执政方面,柏拉图认为执政者需要一定的道德,知识以及权力,才能够承担处理国家事务的责任;而且执政者的人品也是要进行一定的考核,柏拉图人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正义国家的理想目标。

在政体方面,柏拉图认为正义的政体才是唯一的正确的政体,凡是与此相违背的都是错误的或者说是非正义的。

作为整体即国家的统治者,本身必须具备很好的智慧与美德,这也是区分政体的唯一标准。

柏拉图的故事最著名、最经典的是苏格拉底麦穗的故事,有一天柏拉图问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把他带到了一个麦地旁,让他在这片麦地里摘一个最大最黄的麦穗回来给他。

但有一个要求,只准往前走,不准后退。

但结果柏拉图两手空空的走出了麦地,苏格拉底问其原由,柏拉图老实的说:“因为不能回头,所以我一直不确定自己身边的是不是最好的,总认为最好的还在前面,但后来发现,后来的还不如之前的好,所以自己什么也没有摘到。

”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爱情。

”后来,柏拉图又问老师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同样的让他在一片树林里走一遍,同样的让他找到一个最大最粗的树回来。

《理想国》: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

《理想国》: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

《理想国》: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重点关注他所构想的“理想国”。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位,他对政治与社会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在《理想国》一书中,他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性和公正原则的完美统治体制,并对社会公平与正义展开了深入思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和引出。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以及其核心概念——“理想国”。

然后,着重探讨在理想国中所涉及到的公平与正义观念,并探究实现这些观念所需的方法。

之后,我们将批判并评论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意义及其对当代政治产生的影响和借鉴。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并得出自己的看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柏拉图那充满智慧和远见的政治哲学思想的探讨,加深对他理念的理解和领悟。

我们将通过研究他对治理者要求、基于理性的统治体制以及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念的阐述,来认识柏拉图对一个完美国家建构所提出的挑战和设想。

同时,我们也将评价这一思想在当代政治中的意义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对我们现实世界中政治问题的启示。

通过本文,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并应用其中有益部分来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2.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理想国》被视为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作。

该著作中展示了柏拉图对于理想社会和统治体制的独特思考。

以下将详细介绍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

2.1 理想国的概念: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构建了一个完美而理性的城邦,称之为“理想国”。

这个理想国是基于正义、智慧和公平原则建立起来的。

柏拉图认为,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2.2 对治理者的要求:根据柏拉图的观点,治理者应该是具备技术知识和道德品质的人。

他们必须经过严格而系统的教育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智慧和判断力来管理和领导社会。

浅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思想

浅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思想

浅谈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思想作者:柏雅婷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2期摘要:本文介绍古希腊城邦,然后介绍在城邦中产生的两位伟大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政治哲学理论来介绍古希腊的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与政治生活是同步的,而政治哲学则产生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生活,即古希腊的政治生活。

关键词:古希腊;政治哲学;城邦;社会性;自然生成论引言一个城市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一个城市围绕着它的一小部分组成。

这是政治哲学的摇篮。

古希腊特有的政治社会是一个城邦。

希腊城市国家的外部特征狭窄且独立。

它在领土和人口上实行了小国和寡民的政策。

希腊城邦的内部特征为其赋予了独特的社会政治结构。

生于雅典的原始民主国家首先实行贵族制。

在从公元前635年到公元前508年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暴动之后,奴隶民主共和国终于成立。

河马战争后,雅典进入了伯克利时代。

在那个时期,奴隶制经济蓬勃发展,奴隶制和民主变得异常繁荣。

在此期间,雅典的自由和宽松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希腊世界的许多知识分子。

民主与科学发展总是密不可分的。

结果,就人口和规模而言,文学,艺术和哲学(包括政治哲学)的繁荣和辉煌成就是极不相称的。

当斯巴达摧毁雅典的希腊霸权时,希腊的城邦体系也衰落了,但思想家们梦想着重建理想的城邦,并进行了艰巨的追求。

因此,随着城市国家的衰落,政治哲学的高峰迅速到来。

一、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当柏拉图描述城市国家的形成时,他直接提到了问题的实质:“我认为,因为没有人能够自给自足,但需要别人的帮助,他才创造了城市国家。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柏拉图强调“国家是合作的产物”。

柏拉图认为,人类利益不是无政府状态,而是政治。

他在《理想国》中写道:“因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仅仅为了某一个阶级的杰出幸福,而是为了所有公民的最大幸福;因为我们相信,争议最有可能“他相信,有五种形式的政府:“贵族,专制,寡头,民主,主要政府。

柏拉图政治思想浅析

柏拉图政治思想浅析

柏拉图政治思想浅析【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政治思想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理想国》中提出了建立理想政治制度的构想,包括三个阶级理论、哲人统治者和法则的权威。

柏拉图认为,唯有通过良好的教育,人们才能成为高尚的公民,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和平。

尽管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个体自由的限制和对统治者智慧的过分理想化。

柏拉图的政治理念启发了许多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家,对政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推动政治理论和实践方面,柏拉图的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政治思想, 理想国, 三个阶级理论, 哲人统治者, 法则的权威, 教育的重要性, 影响, 局限性1. 引言1.1 柏拉图政治思想浅析概述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是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作品《理想国》中阐述的。

他认为,理想国应当由哲人统治者领导,社会应当分为三个阶级,分别是哲人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他强调法则的权威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教育和思想培养,才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深受其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对后世的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其独特的局限性,如理想国中的实施可能性较低,过分强调哲人统治者可能导致专制主义等问题。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反思的观点,如重视教育和道德培养、强调法则的权威等,对于当代社会的政治研究和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虽然存在局限性,但其对政治哲学的贡献不可忽视,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2. 正文2.1 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这个理想国中,政治组织是按照理性原则来构建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和个人的最高幸福。

柏拉图认为,不稳定的国家和不公平的社会制度会导致人们的不幸,因此他提倡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国家。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社会被分成三个阶级:统治者、守护者和劳动者。

追求理性和正义: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探析

追求理性和正义: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探析

追求理性和正义: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探析第一篇:追求理性和正义: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探析追寻正义和理性——柏拉图的《理想国》探析【内容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理性和正义的设计和追求,出于对心目中理想国家的向往和追求,柏拉图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他的政治理想,实现理想政体。

他从批判现实的制度入手,引出了国家的正义概念。

柏拉图的理性和正义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受到了许多误解和批评。

我们应把它放到古希腊历史情境的深处去思考,放到哲学情境中去思考,才能深刻理解经典理论中蕴含的普遍性成分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理性正义理想的社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个大家庭。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完善国家的理想,是每个人的向往。

今天看来,人们往往把它看作乌托邦式的人间神国。

当时的古希腊民主制度,已经弊端重生,柏拉图以他天才的思想为古希腊重新设计一个理想的制度,并力求使它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就使他的理想近乎空想,这在他屡遭失败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苏格拉底的死,使年仅28岁的柏拉图受到了极大震动,在以后的历程中,他发誓要摧毁由“暴民”和“乌合之众”建立起的民主制度,用出类拔萃的英才来统治城邦,《理想国》中全篇都充满了柏拉图对人性的政治向度的洞察,他以一个政治家式的理念,本着“圣爱”的宇宙观视野来设计城邦的秩序,为世人和后人描绘了理想国家和人类精神家园的美好画卷。

(一)《理想国》所表达的国家论,建立在柏拉图的伦理学基础之上,德性的根本是至善,个人不能孤立地而只能在社会中取得这种善,国家的任务就是实现德性和幸福,为更多的人为善而创造条件。

因为在一个社会里,大多数的人真正的善同社会福利联系在一起,如果所有的人都讲道理和有德性,就不必有法和国家,一个完全有德性的人受理性而不是受外在法所驾驭。

国家的组织应该象整个宇宙和个人有德性的灵魂一样,理性占统治地位,社会有许多阶级,各阶级有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职,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溯源

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溯源

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溯源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的正义思想是西方正义理论的源泉。

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对正义理念做出了比较完整而深刻的探讨。

他研究正义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善、和谐的理想社会,这与当前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非常契合。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处于古希腊城邦奴隶制从繁荣开始走向衰落之际,社会的分裂动荡和政治危机对他的正义思想的产生和形成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柏拉图正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一)希腊的政治改革与立法活动,要求人们建立正义的法律观念。

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城邦发生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立法活动,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习俗受到巨大冲击,在社会思想领域出现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和辩论。

一些进步的社会改革家和立法者需要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发表自己的主张,并需对此做出解释,他们的思想主要通过立法活动及创立政治法律制度等途径来体现。

来库古执掌大权后,他立法贯彻极端的集体主义原则,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绝对平等,他的这些法律思想就是依据正义原则制定的。

在雅典,伯里克利改革使民主制得到了广泛发展,但法律却在不断萎缩,统治者处理案件不是完全依靠法律,而是依据正义感审判,法制陷入解体状态。

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迫切需要建立正义的法律观念。

(二)雅典民主制的衰落,要求人们建立和谐与正义的政治秩序。

公元前五世纪爆发了希波战争,战争以雅典大获全胜结束,雅典由此进入最辉煌的伯里克利时代。

伯里克利取消了对公民参政的一切限制,在他的领导下,人们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热情极度高涨,奴隶制民主空前繁荣。

然而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雅典民主制群众基础的不牢靠。

此外,苏格拉底之死(被民主政体处以极刑)也给希腊城邦有识之士思想上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使他们对民主制感到非常失望。

面对这样的现实,寻求一种合理的政治秩序便成为当时社会的首要问题。

(三)希腊城邦动荡的社会秩序,要求人们追求和谐与正义的理想价值。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基于他的理念“真理说话”,即由客观事实支持,或“出自真实”。

他强调,真理是一种有价值的信仰,其实质是属于推理,而不是直觉。

柏拉图认为,人们应该把理性和逻辑用于政治,并勇于采取正确的行动。

他认为,所有的政治决定应该符合政治理性,即真理、合理性以及公共利益。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也认为,相较于其他政党,只有政治行为与理性接轨,才能够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

他把政治行为看作通向政治理性的唯一道路。

此外,他提倡政治行为应服从“共同受利”的定律,即政治行为不仅要求同意者得到利益,而且本身也必须有共同的利益。

他还呼吁政治的利益应该由广义的“国家”主导,而不是由某一小群体执政。

罗素:柏拉图的思想根源

罗素:柏拉图的思想根源

罗素:柏拉图的思想根源柏拉图思想的根源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对后代影响深远,其中柏拉图的影响更大。

因为,第一,亚里士多德师出柏拉图;第二,后来统治欧洲十几个世纪的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都受柏拉图影响,而非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在哲学方面的学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乌托邦,最早的乌托邦;二是理念论,用来解决各种问题的;三是灵魂不死论;四是宇宙起源论;五是他的知识观。

在介绍这些学说之前,先介绍一下他的生活环境。

柏拉图于公元前428年至公元前427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当时正逢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

雅典战败后他已经是一个青年,他把战败的原因归结于民主制。

除了因为他是贵族的原因,还因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死于民主制的法庭。

于是他对斯巴达产生了兴趣。

他花言巧语地将斯巴达的集权主义和狭隘的个人主义美化;后人因为柏拉图是伟大的,所以相信他说的一切,被他蒙骗。

人们大多不了解他,但却很崇拜他,我则相反,我想去了解他,但是不崇拜他。

前人对于柏拉图的影响也必然会使他偏向斯巴达。

他从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中汲取了俄耳甫斯的成分,这一点在他的宗教、灵魂不死论中都有体现。

巴门尼德的学说中,柏拉图汲取了永恒和万物不变的思想。

后来他又从赫拉克利特那里学到了世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他将这两种思想合在一起,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知识来自理智,而非感官。

苏格拉底对他最重要的影响是在伦理方面,其中“善”是主导思想。

柏拉图从前人那里汲取的思想是如何影响他在政治上的观点的呢?一、巴门尼德的“万物不变”与苏格拉底的“善”都是永恒的,国家也应该如此,因此国家的统治者需要理解“永恒”与“善”。

二、柏拉图继承了俄耳甫斯的神秘主义,他的信仰中有一种无法与人沟通的核心。

他认为唯有学习知识才能到达那里。

因此他把知识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当政者必须接受知识与道德的培训。

三、柏拉图认为教育对于领导人至关重要,受毕达哥拉斯影响,他把数学看得十分重要。

四、同当时大多数哲学家一样,柏拉图认为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是有闲暇时间,因此不可能是劳动者,最有可能是贵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的由来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满是斯巴达的影子。

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观对柏拉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巴门尼德那里,柏拉图得到了“实在是永恒的,没有时间性的;并且根据逻辑的理由来讲,一切变化都必然是虚妄的”这一信仰。

从赫拉克利特那里,柏拉图得来了“感觉世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永久的”的学说。

柏拉图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那里继承了“美德即知识”这一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的组织,本质上是贵族的,并且带有很强的哲学家的主观臆断。

这里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我们知道,没有谁是天生的哲学家,没有谁天生拥有知识。

因此柏拉图认为,一个人要做一个好政治家,他就必须知道“善”;而这一点又惟有当他结合了知识的训练与道德的训练,才能做得到。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可以说是柏拉图站在他那个时代,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与反思。

我们应该向柏拉图一样,跳出哲思的范畴,不仅把哲学当做一种学问,更要把它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哲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一、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柏拉图一生都对政治抱有很高的热情。

他创立学园的目的,既是为了学术,也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虽然他的政治理想由于不切实际而无法实现。

但是他的思想却很有特色,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柏拉图与斯巴达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满是斯巴达的影子。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8-7年,即伯罗奔尼苏战争的最初年代。

他是一个很优裕的贵族,与三十僭主统治时期所牵涉的许多人物都有关系。

当雅典战败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他把失败归咎于民主制,它的社会地位和他的家庭联系是很容易使他鄙视民主制的。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对苏格拉底怀有深厚的敬爱;而苏格拉底是被民主制判处了死刑的。

因此,他之转向斯巴达去寻求他的理想国的影子。

柏拉图所受的那些纯哲学的影响,也注定使他会偏爱斯巴达的。

这些影响,大致说来,就是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以及苏格拉底。

三、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
我们不难发现,柏拉图在对理想国进行的描述中,密切的结合了他的灵魂说,在《理想国》一书的结尾处,也以灵魂不灭,善恶有报为终。

我们可以看到,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观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灵魂是不朽的,是高尚的,他衣服与我们混浊的肉体中,包含着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

相应于国家,就产生了三个阶级,理性至上是统治者,它拥有最高的美德,追求知识与智慧,热衷于正义和城邦幸福;激情至上是卫国者,他追求荣誉,以保卫人民合成绑安全为己任;欲望至上的人是谋生者,是那些手工艺者或商人,他们的乐趣在于金钱,
而非知识或荣誉。

四、柏拉图与巴门尼德
从巴门尼德那里,他得到了“实在是永恒的,没有时间性的;并且根据逻辑的理由来讲,一切变化都必然是虚妄的”这一信仰。

在柏拉图的政治哲学中,他认为,“善”与“实在”都是没有时间性的,最好的国家就是那种由于具有低限度的变动与最大限度的静止的完美、从而也就最能模仿天上的样本的那种国家,而他的统治者则应该是最能理解永恒的“善”的人。

五、柏拉图与赫拉克利特
从赫拉克利特那里,柏拉图得来了“感觉世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永久的”的学说。

这与巴门尼德的“真实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存在”相矛盾。

柏拉图调和了二者,将理念论的认识引向深入,发展到纯粹的精神实体。

他认为知识并不是由感官得到的而仅只是由理智获得的这一结论。

理智源于智慧,柏拉图认为闲暇乃是智慧的主要条件,因此,智慧就不能求之于那些为了生活而不得不从事劳动的人们,而只能求之于那些享有独立的生活资料的人们,或者是那些由国家来负担因而不必为生活担忧的人们。

六、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柏拉图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那里继承了“美德即知识”这一思想。

“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意味着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善需要去了解,并且实际上是能够了解的;不过了解的方法不是靠直觉,臆测或机运,而是靠出于理性的或符合逻辑的调查研究。

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那个了解善的人——哲学家或学者或科学家——应当在政府中拥有决定性的权力。

七、小结与思考
柏拉图的乌托邦就这样在他的大脑里形成了。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这个理想国的组织,本质上是贵族的,并且带有很强的哲学家的主观臆断。

这里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我们知道,没有谁是天生的哲学家,没有谁天生拥有知识。

因此柏拉图认为,一个人要做一个好政治家,他就必须知道“善”;而这一点又惟有当他结合了知识的训练与道德的训练,才能做得到。

如果允许不曾受过这种训练的人参与政治的话,他们将会不可避免的败坏政治。

但是,是谁来选择这些可以作为政治家或者说是哲学王的人呢?如何来选这些人呢(或是说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对他们的训练应该持续多久呢?是谁来对这些人进行训练呢?训练者的人自己是否明晰善的知识?如果不明晰那如何训练被训练者?如果明晰就应该是统治者,统治者是否应该作为一个教师、教练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