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含答案完整版

溶解度曲线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钡餐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B.牛奶C.米粥D.豆浆3、根据图4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同C.将t2℃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80g 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可制得饱和溶液4、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B.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要从A溶液中得到A,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5、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6、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在冬天气温为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38℃时(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C.溶液质量变小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7、(1)汽油与酒精分别加入蒸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2)白糖固体放入口中有清凉感觉。
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原因是▲。
(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a▲ b(选填“>”“<”或“=”);②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40℃(a 、b 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 (选填“>”“<”或“=”)。
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 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3)分析t 1℃时,将1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和溶液,将它们混合并搅拌均匀,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溶液变成淡黄色B.溶液变成白色浑浊C.溶液变成淡红色D.没有任何变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B.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B.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种类无关C.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有关D.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无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无关C.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低B.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低C.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D.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1.下列选项中,对于“10%的食盐溶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2.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3.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4.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5.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doc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答复:〔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参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假设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假设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假设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稳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样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
以下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N→M:先向N中参加适量固体A再降温B.从N→M:先将N降温再参加适量固体A甲 乙溶解度 g 0 t 1 t 2 温度/℃3050 20 40 10 C .从M→N :先将M 降温,过滤后再将其升温D .从M→N :先将M 升温再将其蒸发掉局部水3、图1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室温时,将盛有a 、b 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
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参加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图24、t ℃时,某物质的溶液220g ,蒸发去15g 水后,析出晶体6g ,又蒸发去10g 水,析出6g 晶体,再蒸去10g 水又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 .4gB .6gC .10gD .15g5.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A 物质的饱和溶液100g 、200g ,假设各蒸发5g 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无法判断6、如图3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的饱和溶液从t 2℃降温到t 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B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在t 1℃时,A 的溶解度等于C 的溶解度〔D 〕当A 中含有少量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7.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参加KNO3固体,那么以下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word版,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专题训练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a2℃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80g溶液C.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将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当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最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t1°C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t2°C时,6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gD.将t1°C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影区域中,A、C均处于不饱和状态B.除去B固体中含有的少量A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BC.将A和B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D.t1℃时,将50g固体A加入到20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6.7%7.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溶解度曲线习题
A B C0 t 1 20 t 2 温度/℃ g 40溶解度全国中考化学汇编之溶解度曲线1.右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B.t 1℃时,将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C.将t 2℃时的b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 1℃, 一定能得到b 的饱和溶液D.t 2℃时,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 2℃时,把100g 乙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 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4.请根据图7中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 、B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 2℃时,100g 水中溶解_ gA 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
(3)将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5.(5分) 右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 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⑵ 将t 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___ ,无溶质析出的是 __ 。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的饱和溶液由t 2℃降温到t 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 .将a 的溶液由t 2℃降温到t 1℃,一定有晶体析出C .t 2℃时,50g 的a 溶于50g 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D .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2.20℃时,15 g A 与 30 g 水混合正好形成饱和溶液,40℃时,20 g 水最多能溶解 5 g B 物质,则 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 .S A >SB B .S A <S BC .S A =S BD .无法确定3.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X 酸性氧化物 溶液 浓溶液 游离态Y 非金属氧化物 乳浊液 饱和溶液 化合态 A .A B .B C .C D .D4.下列有关氯化钠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氯化钠溶液是由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组成的各部分组成完全相同的混合物B .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氯化钠就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C .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溶解过程中没有热量转化D .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可继续溶解少量的硝酸钾固体5.下列操作不能加快溶解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加溶剂C .搅拌D .粉碎固体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C.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2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D.将20%的氯化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10%8.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t2℃时,将甲、乙各14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再缓慢降温,甲首先达到饱和状态9.下图为A、B、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
精品文档溶解度曲线习题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1图属于难溶性,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B__,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A_1 ()A、B、_____C___;物质的是;随着温度升高,)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AC____ (2__B______;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
0℃时的溶解度为__2g______35物质在℃时的溶解度为_____15g___,B物质在(3)A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Z、Y、2、右图是X()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Y溶液 D.X、 C.Z溶液溶液X A.溶液 B.Y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 D.无C.c 点 b. Aa点 B.点b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两种物质在t℃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4、现有a、2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是A、B5、图5t℃时,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在(1____t1____℃时,A和2____大(填“大”或“小”);BA物质的溶解度比物质的溶解度____蒸发溶__ __A(2)当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降温、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_______剂、加溶质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 _____t,物质________g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g100 水中加入20 g a物质,(3)溶液不饱和,℃时,2 __ ______℃.或使其温度降到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b、c7、右图是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1)当温度是)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3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 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试题溶解度曲线分类题练答案版
北京市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试题溶解度曲线分类题练答案版化学试题1.(2022眉山)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C. 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乙的质量为30gD. 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答案】D的溶解度(见下表)和溶解度曲线(见图)。
下列说2.(2022连云港)KC1和KNO3法正确的是A. 曲线甲代表KCl的溶解度曲线B. 40℃时KNO3饱和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63.9%C. t1的值在20~30之间D. 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C3.(2022镇江)如图为Na2CO3和NH4HC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3℃时,将30gNa2CO3固体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 将Na2CO3饱和溶液从T2℃升温到T4℃,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 将100gNH4HCO3饱和溶液从T4℃降温到T1℃,析出20gNH4HCO3晶体D. 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4℃,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答案】D4.(2022潍坊)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如图是反应过程涉及到的NH4HCO3、NaCl、NH4Cl和NaHCO3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30℃时将等质量的NH4Cl和NaHCO3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NaHCO3大于NH4ClB.在20℃时将30gNH4Cl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NH4Cl的饱和溶液C.NH4HC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该温度下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将60℃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NH4HCO3【答案】CD;5.(2022临沂)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______;(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X溶液B.Y溶液C.Z溶液 D.X、Y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A.a点 B.b点C.c点 D.无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2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 __、_____、__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______.(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_____℃.7、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t3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在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
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C.溶液中甲、乙溶液都减少D.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9、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t℃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时A和B两种物质的相等;(2)t2(3)若A中混有少量的B,欲从此混合物中分离出A可采取的方法是。
10、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35℃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均冷却至2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最少的是,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3)30℃时,a点表示100g水中溶解A物质的质量,要使其变为30℃的饱和溶液,需要加入A物质的质量是。
11、现有M、N两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溶液,升温后,M溶液有晶体析出,而N溶液还可以再溶解N晶体,则能正确表示M、N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12、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 点表示t 1℃时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
(3)t 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t 1℃时A 的溶解度 t 2℃时A 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5)t 2℃时,B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3、(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
(2)P 点的的含义 。
(3)N 点为 ,可通过 ,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7)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晶体的有 晶体 析出的有(8)除去A 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 与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
14、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 .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15、右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 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 克A 物质和b 克B 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B .t 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溶液为饱和溶液,B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 .t 2℃时,A 的溶解度比B 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D .t 2℃时,A 的溶解度比B 的溶解度大,A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 溶液为饱和溶液16、右图为A 、B 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3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 .20℃时,A 和B 的溶解度相同C .10℃时,等质量的A 和B 饱和溶液中,B 的溶剂最少0 t 1 t 2 t 3 N t S PAB C 80A B C 0 t 1 20 t 2 温度/℃ g 40 溶解度D .等质量的A 、B 的饱和溶液从30℃降到20℃时,B 析出的晶体最多17、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 .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D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18、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水的顺序是甲>乙>丙 B .在t 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 .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1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 t3℃时,将60g 乙加入100g 水中可得l60g 溶液 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 .tl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20、下图为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⑴ t20C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 。
⑵ 将t20C 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⑶ 20℃时,将30g A 物质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
21、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__(填“甲”、“乙”)曲线。
22、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1)当温度为℃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你认为图中(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23、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 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
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状态最不稳定的是。
24、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g25、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⑴B是的溶解度曲线。
⑵6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3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26、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溶解废/g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27、右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请回答:(1)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3)40℃时,将A、B各15 g分别加到均盛有50 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物质有剩余(填“A”或“B”)。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人A物质2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2) 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4)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29、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温度/℃0 40 80溶解度/g Ca(OH)2 0.187 0.141 0.094 Ba(OH)2 1.67 8.22 101.4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 ( 填“A”或“B”)。
(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只举一种)(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