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案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②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元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帮助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分裂势力的阴谋都不可能得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与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宋前后,我国北方除了出现辽、西夏和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外,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一蒙古族,蒙古族也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元朝统治者是如何管理这么辽的国家呢?对边疆地区采取了什么措施进行管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元朝的统治(二)、讲授新课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元朝的特点:师:蒙古族是如何实现全国统一的?生: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去世。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蒙古与南宋联合于1234年灭金。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军灭南宋,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师:出示元朝完成统一的图片,指出:元朝的统一,是我国封建时代继秦、西晋、隋之后又一次大的統一。

元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生:元朝的统一,结東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地域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和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掌握元朝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元朝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民族、地区、政治制度等内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民族关系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对比分析法:通过与其他朝代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资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元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标要求】通过宣政院管理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并入中国版图。

【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2、掌握元朝行省制度建立的史实;知道西藏在元朝时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3、知道元朝加强对台湾等地区的管辖。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行省制度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回顾旧知】思考:中国古代社会有几次结束大分裂之后的大一统局面?【教材解读】知识点一:元朝的疆域蒙元时期最盛3300万平方公里,至元朝四大汗国的相互自立元代疆域还剩下2200万平方公里。

(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元朝疆域的范围是:“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共1300多万平方千米。

(3)元朝疆域的特点是:版图我国历史上最大。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看《汉唐元疆域图》,想:与汉唐时期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什么拓展?【历史遗址】北京白塔寺白塔寺,是妙应寺的俗称,位於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

它始建於元代,原名大圣寿万安寺,寺内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

1961年,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知识点二:行省制度1、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世祖即位……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zhì)者曰御史台。

”——《元史·百官志》元朝政治结构示意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是中央最高决策与执行机构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分掌监察事务2.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元朝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的行政机构;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联系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一系列治理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我国再次出现民族交融高潮,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白塔寺有人说,一段历史就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说,一个朝代就是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多少繁华落寞。

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细细品味,感受元朝作为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时代特色,领略元朝那疆域空前辽阔的威武雄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阅读教材《元朝疆域图(1330年)》,在对比教材P7《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感受一下元朝疆域的范围面积,说说元朝的基本情况。

提示: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2.想一想,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有什么拓展?提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

3.民族交融表现及影响。

提示:表现:(1)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2)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课时安排】本课时为历史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建议课时为2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元朝的统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2.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3.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

2.明确元朝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图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教材P33-P38《元朝的统治》;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元代文物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简单谈一谈自己对元代的印象。

2.教师简要介绍元朝的基本情况,并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元朝的统治来展开。

第二步:讲授(45分钟)1.元朝的建立和统治(1)元世祖成吉思汗的创业(2)元朝的建立和统治(3)元代的重要政治制度2.元朝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发展与成就(1)政治上的变化(2)军事上的变化(3)文化上的变化(4)经济上的变化3.元朝的特点和影响(1)统治上的特点(2)文化上的特点(3)对世界的影响第三步:案例分析(15分钟)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元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2.元代在什么方面表现出独特性?3.元代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4.元代为后世所留下的遗产有哪些?第四步:归纳总结(10分钟)结合学生的案例分析,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介绍元代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历史,你认为在元代历史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和具体是何种价值?2.面对全新的元朝时期,你认为自己该如何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并传承历史文化?【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讲述元朝的统治,侧重于元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与特点。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9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9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介绍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吉思汗的崛起、元朝的建立、元世祖的统治、元朝的灭亡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元朝的历史,认识到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对于国家的建立、发展和灭亡有一定的了解。

但元朝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民族、地区较多,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了解元朝的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成吉思汗的崛起、元朝的建立、元世祖的统治、元朝的灭亡等内容;掌握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成吉思汗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

2.元世祖的统治和元朝的灭亡。

3.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入了解元朝的历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素材:与元朝相关的历史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具: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元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的历史地位。

第 11 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第 11 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依据】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设计理念】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高效课堂为目标,实施有效教学为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有三个部分: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内容上紧承上一课。

元朝统一后,结束了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和政权分立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拥有辽阔的疆域。

为了维护统治,在推行行省制度的同时,对边疆地区则采取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加强了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也促进了民族交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元朝疆域的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元朝疆域图(1330)》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及其对疆域的拓展,培养学生识图能力;通过元朝加强对西藏、台湾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为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再次出现了民族交融,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难点】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难点:行省制度【学情分析】有利因素:学生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课学习,已经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本课在讲述行省制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都要求学生通过识图寻找历史信息。

学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知道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行汉法”“行仁政”,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教师可采取比较法,让学生在对比中寻找元朝与秦朝在中央官制上的异同点。

不利因素:由于教材叙述较少,学生对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在理解上可能不到位。

教师应补充有关材料,并联系当前我国实行的省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概括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
技能目标:知道元朝的民族融合情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元朝的行政措施;
教学难点:知道元朝对后世的历史影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元朝的疆域有多大吗?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管理这个庞大的疆域的?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元朝的统治》;
二、元朝的疆域:
师:课件出示元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元朝的疆域范围如何?在元朝各民族是如何实现交融的?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元朝的治理举措: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元朝的疆域状况。

师:现在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的?特别是在行政举措方面,比较前面的其他朝代有何创新?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❶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充分理解,中华文明是由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真谛,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白塔寺)大家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在这些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做蒙古族。

同学们知道“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族的兴起”有何联系?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现在,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课《元朝的统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元朝的疆域
1.(多媒体展示元朝疆域图)教师讲述:元朝的基本情况。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老师提问:这么大国土,元朝是如何管理它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生第二节。

目标导学二行省制度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问题: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学生读教材整理出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的背景
答案提示:西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多媒体提出问题:分成两组讨论行省制度的内容)学生分组讨论行省制度的基本内容。

提示:(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3.(多媒体展示元朝的政府机构设置简图)教师讲述:中书省的古今对比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及天津)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


目标导学三元朝对边疆的管辖
(一)台湾
1.(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解读
材料: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2.(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统治的)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说出元朝管辖台湾的措施及影响。

答案提示:(1)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2)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二)西藏
2.(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统治的)教师讲述:元朝是如何管辖西藏的
(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3.(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朝管辖西藏的历史意义)元朝管辖西藏的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三、课堂总结
师生共纳:蒙古的兴起和元朝完成国家的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站在现在的角度,我们要正确的评价文天祥的言行。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在新课授完时,抛出问题“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既起到联系上下文的作用,又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一箭双雕。

还要善于运用纲要信号法归纳全文主线,言简意赅,语言精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