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不难发现:“先在语境中识,再跳出语境,其间尽量使用形象生动

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识记”是最有效的方法。要以读文为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读中反复与生字见面,并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达到识字与阅读双线并进。

首先要把握一个标准。即要明确怎样才算识好字:只要求理解,在课文中理解,挪个地方(其他语言环境中)还理解,没有其他要求。不要过于拔高要求,对要求理解的字,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识字效果并不好。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读上。其次要把握“三个四”。

1.四个层次读:

一读:读准确。课课保证课前让学生借助拼音读1—2遍课文,用不同的符号标出

要求“会认”与“学会”的字和它们所带的词,先与生字见面。不同学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逐渐提升。高年级尽量不把“读准确”这个要求放在课内,即尽量把认生字的过程放在课前。

二读:读流利。读课文,重点反复把带有生字的词句读准确、读流利。自由读、抽读、跟读与范读相结合。遇到长句子或者学生不宜读好的句子,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示范的作用,以及通过小组互帮的方式解决好。

三读:读得有感情。通过各种办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好,感受、理解生字词所表达的意思。一般带有生字的词句,是感受、理解文章的重点,要单独提取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理解。案例:“圆”。汉字是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在文章中表

达着一定的意义。只有体会到这些词句的意思,才能记好生字,进而把文章读得有声有色,读出味道。

四读:背诵积累。读好课文之后,回过头来再读课文,积累好的词句,背诵优美的句段,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好词佳句,使他们能够继续与生字常见面。

以上四读要步步走稳,绝不能够本末倒置,或者胡子眉毛一把抓,违背学生的阅读规律。

2.四种表现方式:

第一种:个别分散提取。课题有生字,就开始学生字。读到哪个自然段就把这个自然段的生字单独提取出来,读一读,记一记,扩词,说话,再放回自然段中理解字义。充分体现识字为阅读服务,阅读中巩固生字。

第二种:中间集中提取。既先读文,再把所有生字集中提取出来识记,交流识记方法,最后把生字回归课文,进一步通过读文检测。

第三种:最后集中提取。课文学完,读得有感情之后,把所有的生字集中提取出来识记,交流识字方法。主要适用于古诗、小韵文等。

第四种:多种方式提取。即综合上述三种方式,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主要适用于篇幅相对较长的文章。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哪一种方式,目的都是发挥识字协助阅读的功能,通过理解汉字,把课文读好。具体设计教学时,要依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学段、不同差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不要一成不变,照搬照抄,拿来主义。最主要的是要顺应学生的思维,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3.四个注重:

(1)注重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好文是识好字的前提和保证。如果学生不愿意阅读,识

字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设计教学时,重点设计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欲望,注重学生是否愿意读书,是否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成果向大家展示。

(2)注重重点词句。每篇文章都有一些重点词句。随文识字绝不是把生字理解了,就

能够了,还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使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进而把课文读好。

(3)注重全体学生读的机会。就是要尽最大限度让全体学生有更多的读课文的机会。

读的形式要多,读得面要大,读的时间要保证。如老师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生读,其他学生跟读,然后评读……不能让一部分学生读,其他学生看热闹。保证一堂课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有琅琅的读书声。

(4)注重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所了解。学生喜欢什么,不

喜欢什么,需要

什么,我得想办法协助他们,不需要什么,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设计教学不要过度追求合理性、科学性,严谨性等等,而要重点考虑哪种设计学生最喜欢,最愿意学,最有兴趣学,学习效果最好。特别是要注重以往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即学困生。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地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要经常问一问自己,那些不举手的孩子在干什么,在想什么。她们在认真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为什么会这样?想一想,是教学设计的问题,还是教学评价的问题,还是其它?对自己的教学实行批判性地思考,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学生的发展思路,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势利导,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