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表现讲义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特征及形态学参数的研究

感 受器 损伤 , 而 导致迷 走神 经与交 感神 经 的平 衡失
髋 关 节 撞 击 综 合 征 X线 特 征 及 形 态 学 参 数 的研 究
吴 二 丰 张 勤 丽 李 海 学 司慧 勇
分析 . 广 东 医学 , 2 0 0 7 , 2 8 ( 3 ) : 4 4 0 . [ 4 ] 黄 东. 冠 心病 心 肌 缺 血 心率 变 异 性 分析. 当代 医学 , 2 0 0 9 , 1 5 ( 7 ) :
3 6 - 3 9 .
应激 状态 , 导致 交感 神经兴 奋性增 高而 释放 去 甲肾 上 腺索 , 而 迷 走 神经 相 对 抑制 , 故 表现 为 HR V 降 低。( 2 ) 器质 性 损 害 , 陈 旧性 心肌 梗 死 伴 S T — T 异
析对 陈 旧性 心 肌梗 死 伴 发缺 血 性 S T— T 异 常 患 者
预后 有重 要价值 及预 防心 脏性猝 死有 重要价 值 。 HR V 使用 方 便 , 容易重复 , 具 有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但其 受 影 响 因素 如 昼夜 规律 、 年龄 、 日常 活 动 、 呼吸 、 药 物等 较 多 而 影 响 其检 测 结 果 , 因此, HR V
得 最大 复极 电位更 负 , 故 自动 去极化 到达 阈 电位 所
调 。而且 陈 旧性 心 肌 梗 死伴 S T — T异 常 患 者往 往 都有 冠状 动脉狭 窄 、 供 血 不 足 的 临床 表 现 , 因而 心
室壁 或神 经末梢 受 到 机械 性 或 化 学性 刺 激 反 射性
改 变植物 神经调 节 的平衡 性 , 主要表 现为迷 走神 经 活 动抑制 , 交感 神 经 活 性 相 对 增 高 。 ( 3 ) HR V 分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彭强ppt课件

股骨头
宽展突出的股骨颈或者 前外侧缩短的头颈连接 常引起FAI
髋臼唇由纤维软骨结构,加深髋臼窝,下方由横韧带封闭
临床特点
好发人群:爱好运动的青壮年
髋关节疼痛:
腹股沟处疼痛或臀部深处痛 髋关节屈曲内旋时更加明显
活动受限:
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受限
关节闪痛、关节绞锁、关节弹响
发病机制
常见于经常运动的男性,常由股骨头的非球形部分或者宽展 突出畸形的股骨颈在屈曲和内旋时挤压、碰撞并剪切髋臼软 骨及髋臼唇,剪切力造成髋臼唇从表面向内部损伤及从髋臼 上撕裂,髋臼软骨的损害通常发生在髋臼的前上部
股骨头颈 凹陷减少, 呈所谓 “手枪柄” 样畸形
2、钳夹撞击型
通常存在于喜 好活动的中年 女性
髋臼前突,股骨头与髂坐线相交
髋臼后倾 髋臼前缘线位于髋臼后缘线的外侧:阳性 交叉征(8字征)
髋臼后壁过度覆盖:髋臼后壁缘位于股骨头中
心的外侧,即后壁征
.
髋臼后突 髋臼唇骨化
CT表现
扫描部位自髋臼到小转子 以股骨颈轴线为旋转中心轴,所谓股骨颈轴线 根据两个骨盆基点来定:股骨头中心点和股骨 颈最狭窄部 CT表现与X线平片相同 能更清晰显示细微骨质结构改变:髋臼边缘的 骨赘、股骨颈疝窝、关节面下囊变等细节
股骨近端和(或)髋臼的形态学异常,导致股 骨和髋臼的一种异常接触状态
亦可发生在髋部解剖结构正常或者接近正常 但髋关节发生过度即超生理功能的活动的患 者
宽展突出的股骨颈或者前外侧缩短的头颈连接
易导致关节间隙狭小 股骨颈和髋臼缘重复接触 髋臼盂唇磨损变性以及髋臼关节软骨的损伤
解读股髋撞击综合征X线片 你都知道吗

解读股髋撞击综合征X线片你都知道吗标准前后位X线片标准位的骨盆前后位X线片是观察髋关节各项测量指标是否正常的基准。
不标准的X线片则无法测量和判断髋关节是否存在异常。
常用的判断方法包括:尾骨尖是否正对耻骨联合;两侧泪滴、闭孔及髂骨翼是否对称;耻骨联合上缘至骶尾关节中点的垂直距离或尾骨尖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其中,测量耻骨联合上缘与骶尾关节中点的垂直距离是判断骨盆倾斜的最可靠法。
因为在骨盆前后位片上,耻骨联合上缘与骶尾关节间的距离与骨盆倾斜度显著相关。
在放大率为115%的条件下,此距离在男性应在40~55mm,在女性应在25~40mm,或尾骨尖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为1~3cm。
髋臼深度用于评估前后位上髋臼低与股骨头的关系,其参考标志是髂坐线。
正常情况下,髋臼底与髂坐线不重叠且位于髂坐线外侧,可以被叫做髋臼不深(notdeep)。
如果髋臼底与髂坐线重叠或超过髂坐线内侧,被称为深髋臼(coxaprofunda);如果股骨头的内侧缘与髂坐线重叠或超过髂坐线内侧,被称为髋臼内凸(protrusioacetabuli),又有书上描述类似影像学表现为“髋臼陷入症”。
髋臼过深与FAI的钳型密切相关。
另一种方法描述髋臼深度:骨盆正位片,耻骨联合上缘与髋臼外上缘连线至髋臼底的最大距离即为髋臼深度。
正常成人:男13(7-18)mm,女12(9-18)mm,临床上常与CE角配合使用表示骨髋臼发育程度。
髋臼倾斜臼顶倾斜角:通过在骨盆前后位X线片上画3条线来测量。
线1:连接两侧泪滴底部的水平线;线2:平行于线1,且经过髋臼顶部硬化承重区的最低点I(Inferior So urcil);线3:经过髋臼顶部硬化硬化承重区的最高点L(Lateral Sourcil)及最低点I(Inferior Sourcil)。
线2与线3所形成的夹角即为To?nnis臼顶倾斜角(原文备注:测量该角的原始描述并不包括线1,但根据作者的经验表明,骨盆横轴的表示使用泪滴线比使用骶骨的垂直轴线更精确)。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C在 3 1 A . F I的发 骨头 7 为平 片 的补 充检 查手 段 , T 显示
特 点 髋 关节 是人体 全身最 大 的杵 个 ,骨 突 2 个 ,枪 柄样 畸形 1 个 , 股骨 头颈 交界 区 的改变 、髋 臼 的细 3 8 臼关 节 , 臼与股骨 头 之 间的 良好 此 三项 反映 了股骨 头颈交界 处 的形 小钙 化 及细 微 囊 变较 x光 片敏 感 , 髋 0 4 / 6;过 深髋 臼 有学 者认为 ,髋 关节 髋关 节多 排螺 包容关 系是 维持髋关 节稳定及 灵 活 态 异 常 ,占 5 %(8 9 ) 1 7 T及 三 维重 建 对 F I的早 期诊 A 活动 的保 障 。当髋 臼或 股骨 头颈 交 2 个 、髋 臼后倾 1 个 ,髋 臼内突 1 旋 C 界处存 在解 剖 学异 常时 ,股 骨近 端 个 ,此 三者 反 映 了髋 臼的异 常 ,占 断、分 型及 制定手 术 治疗方 案有 重
3 2 F I的 x线及 c . A T表 现 群 ,股骨 颈疝 窝 的发病 率仅 为 5 。 %
像 中发现 X片上 遗漏 的征 象 :股 骨 早期 F I x A 的 线及 C 主 要表 现是 显 在本 组病 例 中 ,H T P在 1 9个髋 关 节 头 颈 交 界 区 “ 痕 ”及 皮 质 硬 化 示股骨 头颈交 界处 的畸形及 髋 臼的 中发 生 ,其发 生率 为 1.% 凹 98 ,虽然 征 4例 、H 3例 ( 图 4 ,髋 臼 异常 ,包 括 :非 球形 股骨 头 、股 骨 没有 L u ig 道 的发病 率高 ,但 P 见 ) en n 报
06 3 /6 。 。本 组病 例 中 ,C T检 和髋 臼间产生 不正常 的接触及 轻微 4 . %(9 9 ) 在骨 盆 正位 片上显 大 价值 示 的 “ 叉 征 ”或 “ ”字征 ,是髋 查 发现 x 交 8 碰 撞 ,长期 的碰 撞产 生 反复 的微 型 光遗 漏 的股骨 头颈 交 界区 创 伤 致 使 关 节 盂 缘 和 关 节 软 骨 退 臼后倾 的可靠 征象 [ 引。F I 关 节 “ A髋 凹痕 ” 及皮质 硬 化征 4 、 P 3 4 例 H 6 , 变 ,从 而 引起 一 系列 临床 症状 ,我 损伤 的病 理 改变 早期 改变 以软 骨退 髋 臼游 离钙化 2 例及 髋 臼囊变 1 。 例 所 线 T 们 称之 为 F I A ,它可 导致 早发 性骨 变 为主 , 以x 平片 及 C 在 这一 3 3 AI的诊 断 和鉴 别 诊 断 . F 4。 A 性关节 炎… 1,严 重 可 致 残 。一 般 阶 段 可 无 骨 性 关 节 炎 的 改变 [ ] F I的诊 断须 密 切 结合 临 床病 史 , A进 线及 C 主 要表现 与年 龄 不相 符 的慢 性 髋 关节 疼 痛 、 T 临床 根据 其发病 机 制将 F 1 A 分成 凸 在 F I 展 期 ,X A 诊 轮 型 (a C m型) 、钳 型 ( i c r型) P ne 和 为骨性 关节 炎 的改变 ,所 见包 括 : 髋 关 节退 行 性变 应考 虑 F I 断 , 髋 混合 型三 型 。B c e k等 对 1 9 髋 髋 臼唇 增 生硬化 、 臼游 离钙 化或 当髋 关节 X线片 显示股 骨头颈 交界 ] 4个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X线诊断

[作者简介]柴丽敏(1971-),女,山东单县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骼系统影像诊断。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X线诊断柴丽敏,李志磊,张振华(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山东菏泽274300)[关键词]骨关节炎,髋;放射摄影术[中图分类号]R816畅8 [文献标识码]A DOI:10畅3969/j畅issn畅1672‐0512畅2011畅04畅023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是指由于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间解剖形态异常,在髋关节运动时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之间发生异常接触或碰撞,引起髋臼盂唇和关节的软骨、骨的损伤和异常,如果不早期干预处理,最终会导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2]。
X线检查是确诊其解剖形态异常的重要而简易的手段。
由于FAI是近些年才被认识的病变,骨科和影像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本文通过收集FAI患者的髋关节X线片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对该病X线表现的认识,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笔者收集2008年9月~2010年7月明确诊断为FAI的患者13例,病历完整,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9~49岁,共18个髋关节。
13例均拍摄标准髋关节正位X线片,部分病例根据需要加拍蛙式位和水平侧位片。
由2位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分别对所有髋关节X线片进行分析,记录每个髋关节的异常征象。
2 结果13例FAI患者,共18个髋关节中,头颈交界骨突3例,头颈偏置距消失5例,髋臼后倾7例,坐骨棘内聚6例,CE角大于40°3例,股骨颈纤维囊变4例,髋臼缘增生硬化14例,髋臼缘游离骨赘4例(见图1~6)。
3 讨论FAI最早由瑞士医师Ganz于1999年首先报道,并于2003年正式提出FAI的概念[3],一般特指一组以髋关节解剖结构轻度异常为特征,而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疾病,这种解剖结构的异常导致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间的撞击,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最终导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表现

详细描述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X线表现与其他一些疾病有相似之 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例如,股骨头坏死早期可能表 现为关节间隙轻度狭窄和股骨头颈交界处骨性突起,但 坏死进展时可见股骨头塌陷和骨密度增高。髋关节骨关 节炎的X线表现可能包括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和髋 臼缘骨质增生等。因此,在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时, 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以 避免误诊。
详细描述
在X线平片上,典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表现 为股骨头颈交界处骨性突起,这可能是由于 股骨头颈结合部的畸形或骨赘形成所致。此 外,关节盂唇通常增厚,呈不规则或结节状 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间隙可能变得 狭窄,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病例二:不典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表现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不典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表现可能不具有典型特征,需 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VS
手术治疗
对于重度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表现较 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 式包括关节镜手术、切开手术等,旨在修 复受损的关节结构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典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表现
总结词
典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表现通常包括股 骨头颈交界处骨性突起、关节盂唇增厚、关 节间隙狭窄等。
设备
X线机、影像增强器、胶片、暗盒 等。
X线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骨折、关节脱位 、炎症等。
禁忌症
孕妇、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严重过敏 体质等。
X线检查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步骤
摆位、曝光、冲洗胶片、读片。
注意事项
保护隐私、避免重复照射、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3)

Leunig等u71报道纤维囊在病人的发生率为33%,在骨盆前后位平片上平均直径为5衄(3
—15 mm)。James等u副在M刚发现,纤维囊的平均直径9mm(5—14 mm),可呈单房或
多房状改变。 Tannast等u副报道在骨盆前后位片上,髋臼后壁线经过股骨头中心,当后壁线位于股骨 头中心偏外侧时,说明髋臼后壁突出,提示髋臼过深;当后壁线在股骨头中心偏内侧时,说 明髋臼后壁缺陷,提示髋臼后倾或发育不良。在骨盆前后位片上正常人髋臼前壁线位于髋臼 后壁线内侧,当髋臼后倾时,在头侧前壁线位于后壁线外侧,在远侧前壁线与后壁线相交, Reynolds等称此征像为交叉征。正常人中心边缘角(1ateral 当LCE<25 o时,提示髋臼发育异常,当LCE>39
3.1
X线
平片常用投照体位有骨盆正位和髋关节侧位,必要时需加照蛙式位。标准化的骨盆前 后位X线片能反映潜在的骨畸形,摄片时患者仰卧,双下肢内旋15度以最大限度地显露前 倾的股骨颈。在X线片上能显示并具有FAI诊断意义的解剖异常包括:股骨头颈联合处前 上缘骨性突起Ⅲ、股骨头骨骺滑脱伴后倾‘利、股骨头扁平坏死Ⅲ、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钊、 髋关节发良不良、创伤后畸形、骨软骨瘤、髋臼过深H1、髋内翻、髋外翻、髋臼后倾n叫、 髋臼前倾不足、髋臼陷入征。 正位片由于股骨头颈连接处前部或前上部骨质异常突出,可使股骨头颈偏距(femoral
2 CT
CT由于空间分辨率高、骨质显示清晰等特点,对髋臼缘局限撞击区所出现的骨化和硬 化以及退变早期出现的软骨下骨质吸收区,均较X线敏感。Beaule等n钉用CT三维重建图 像对股骨头颈交界处的轮廓进行了测量,发现CT图像同样观察到了类似于X线平片所见到 的手枪柄样改变,同时研究还发现FAI组与对照组的a角有显著性差异。Alvarez等嘞1通过 螺旋CT关节造影术(helical
程晓光--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诊断

小结
•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今年提出的一个新的疾病诊断。 • 主要表现为髋臼过度覆盖和股骨头颈形态异常,可能是
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原因之一 • 骨性结构的异常可以通过X线平片和CT来显示,盂唇和
软骨的异常主要通过MRI和MRI关节造影来显示。 •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髋关节形态的地区,种族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男,26岁(续)
• 男,26岁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男,18岁
男,18岁(续)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Page 11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与临床结第合五高届级骨研肌讨影班像
男,18岁(续)
病例
• 患者 男, 49岁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方法-股骨颈α角的测
量方法
平行于股骨颈长轴的斜矢状 图像的重建方法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方法-股骨颈α角的测
量方法
研究方法
• 股骨头颈交界处形态分型 –根据股骨头颈交界处形态将正常股骨头颈交界处 分为3种类型,即凹陷型(I型)、光滑型(II型)及 平坦型(III型)。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X线投照体位
• 正位
• 水平侧位
北京大学 北京积水潭医院
Page 2
与临床结第合五高届级骨研肌讨影班像
髋臼后倾X光平片表现
• 标准正位无旋转 • 尾骨指向耻骨联合中点 • 在耻骨联合中点上 1
cm • 双侧泪点,闭空,髂骨
翼对称
北京大学
13
北京积水潭医院
髋臼后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混合型FAI
髋臼过深、髋臼前突或髋臼缘骨化 • 8字征
8字征,提示前方过度覆盖
髋臼后缘投影线向外侧移位,不经过股骨头中心,提示髋臼后壁过度覆盖
髋臼窝线位于髂坐线内,提示髋臼过深
股骨头与髂坐线相交,提示髋臼前突
小结
• Pincer型FAI:髋臼局限 性或普遍性过度覆盖 所致,指标:LCE角 及AI,各径线
标准x线平片
• 诊断髋关节FAI的标准x线平片主要是骨盆 前后位、侧位及水平侧位片。
• 均要求患者仰卧位,下肢内旋15°,x线管 焦点到胶片的距离为1.2 m。
• 前后位片中心线指向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与 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
正常髋关节的X线表现
• 髋臼前壁缘位于髋臼后壁缘的内侧,两者 于髋臼外上缘相交,呈“人”字形;
盂唇及关节软骨 • 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最终可导致髋关节
骨性关节炎。
分型
• 凸轮型(Cam型)撞击 • 钳型(Pincer型)撞击 • 混合型撞击
Cam型撞击X线平片评判指标
• 股骨头颈交界处凹陷是否存在 • “手枪柄”样畸形 • 股骨颈α角>50°提示
钳型(Pincer型)撞击
• 多见于中年女性 • 一般是由髋臼过度覆盖导致:髋臼后倾、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X线表 现
髋关节解剖学基础
• 是人体最大的球窝关节 • 髋臼:由髂骨、坐骨及耻
骨共同构成。正常髋臼轻 度前倾。关节面呈半球面, 表面覆以透明软骨。 • 盂唇:髋臼缘周边有纤维 软骨构成的盂唇,增大了 髋臼的深度及覆盖范围。 正常盂唇附着于髋臼前缘 及后缘。 • 股骨头:呈球形,表面覆 以透明软骨。正常股骨颈 稍前倾,股骨头颈交界处 呈局限性凹陷。
• 正常髋臼窝线(F)位于髂坐线(IIL)外侧。 • 正常髋臼后壁缘会通过股骨头的中点。
反映髋臼覆盖程度的重要指标
• 中心边缘角(LCE角):股骨头中点与髋臼外侧缘连 线和水平线垂线的夹角,正常值为25-39°
• 髋臼指数(AI):髋臼顶硬化区的最低点与髋臼外侧 缘的连线和水平线的夹角,正常值>0°
• 股骨头挤压指数(E/A+E):是股骨头未被髋臼覆 盖部分的宽度(E)与股骨头直径(A+E)的比值,正 常值应<25%
• 股骨颈α角是反映股骨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
• 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 • 髋臼与股骨近端之间发生撞击,损伤髋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