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舒适性评价

合集下载

汽车的主观评价准则

汽车的主观评价准则

精心整理汽车的主观评价1. 乘坐舒适性评价1.1? ?? ?? ?冲击使驾驶员臀部在座椅上跳动。

考察车体、副车架、悬架、动力总成和座椅的振动谐波,考察方向盘和转向柱的振动谐波。

是否感觉到车辆在传递路面冲击给乘客。

1.2 间断激励(Discrete Events)? ? 间断激励是指每次路面冲击的产生间隔足够长的距离,这样在下次冲击来之前,车辆的振动已充分衰减,如路面凸块、铁路交叉口、斜坡、路面凹坑、路面连接处、减速带等。

间断激励造成汽车以下振动:一阶振动(Primary/Bump)? ? 当汽车通过Bump或Dips路面时车体的刚体振动响应。

是否Bump造起乘客加速度的突然改变,是否清晰地感受到或听到撞击悬架限位块引起的冲击或声音。

? ? 评价车辆以非常低的速度前进或倒车行驶时方向盘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状态。

考察方向盘回正是否平滑、一致、稳定,自动回正后方向盘位置接近直线行驶状态的程度,自动回正的速度,回到直线行驶状态是否需要驾驶员辅助。

操控性(Maneuverability)评价在行驶空间狭小时车辆的操纵性。

在泊车时考察方向盘转动的角度大小,是否感觉到车辆受狭窄道路、转向轮转角及车体外伸部分(转向半径)的限制。

2.2 直线行驶可控性(Straight Ahead Maneuverability)? ? 直线行驶可控性是指方向盘在直线行驶附近时汽车的转向特性,在该位置时驾驶员是否可以精确、自信地进行转向控制;该特性反映了驾驶员为保持汽车直线行驶进行方向修正时,汽车的响应和转向力矩反馈的大小。

在不同的车速下评价。

在小的转向修正(直线行驶)时转向力是否合适,是轻还是重。

转向精确度(Modulation/Precision)考察转向盘力矩、转向盘转角与车辆响应的联系(直线行驶,小方向盘转角输入)。

在中心附近,转向力矩与车辆响应是否匹配,是否有缺乏与车辆及路面关系的转向感觉,是否有转向修正的精确感。

2.3 转向可控性(Cornering Controllability)转向可控性是指转向时的转向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使驾驶员精确、自信地控制汽车,转向特性包括转弯时车辆响应、力矩反馈,使车辆既进入弯道又使车辆按预定线路行驶的转向盘转角调整,也包括车辆出弯道时的自动回正特性。

汽车座舱评价标准

汽车座舱评价标准

汽车座舱评价标准汽车座舱是车辆内部的驾驶员和乘客所处的空间,其设计和品质对驾乘体验至关重要。

一个优质的座舱应该提供舒适、安全和便捷的环境,同时还要考虑人机交互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以下是对汽车座舱进行评价的一些标准。

一、舒适性1. 座椅舒适度:座椅应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的坐感,能够减少长时间驾驶或乘坐对身体的疲劳。

2. 空调和通风系统:良好的空调和通风系统能够保持座舱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

3. 噪音控制:座舱内应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降低外界噪音对驾乘者的干扰,提供安静的空间。

二、安全性1. 结构强度:座舱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能够在碰撞事故中提供良好的保护。

2. 安全气囊:座舱内应配置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安全气囊,以减少碰撞时乘客受伤的可能性。

3. 安全带系统:座舱内的安全带应易于使用并能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确保驾驶员和乘客在碰撞事故中能够有效约束和保护。

三、人机交互1. 仪表盘和控制面板:仪表盘和控制面板的布局应合理,按钮和开关的位置易于操作,信息显示清晰明了。

2. 多媒体系统:座舱内的多媒体系统应配备直观、易用的界面,支持多种外部设备连接,提供丰富的功能和娱乐体验。

3. 方向盘和踏板:方向盘应具备良好的手感和灵敏度,踏板的行程和力度控制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驾驶者能够轻松操控车辆。

四、功能布局1. 储物空间:座舱内应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方便驾驶员和乘客存放个人物品和必需品。

2. 座位调节:座位应具备多向度调节功能,以适应不同身材和驾驶习惯的人群。

3. 照明系统:座舱内的照明系统应充分考虑不同驾驶场景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光线亮度和色温。

五、材质和装饰1. 内饰材质:座舱内的各种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品质和触感,耐磨、防污、易清洁。

2. 装饰设计:座舱的装饰设计应符合车辆整体风格,注重细节处理和人性化考虑,营造舒适、高品质的氛围。

3. 环保性:座舱内材料和装饰应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有害物质的释放。

如何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

如何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

如何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舒适性成为很多消费者考虑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本文将通过对座椅舒适度、噪音控制、悬挂系统、内饰质量和空调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座椅舒适度座椅舒适度是评估一辆汽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舒适的座椅设计应考虑人体工学原理,具有合适的腰部支撑和头颈支撑功能。

此外,座椅的材质和填充物也会对舒适度产生影响。

柔软的皮革座椅或高弹性织物座椅相对来说更具舒适性,而硬质材料则会减少座椅的舒适感。

二、噪音控制噪音是影响汽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车辆行驶时,发动机噪音、风噪音和路噪音等会对驾乘者的体验产生影响。

一辆舒适的汽车应该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如采用隔音玻璃、加厚车身板材和密封胶条等措施,减少外界噪音的传入。

三、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于汽车的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悬挂系统可以有效减震,降低驾乘者对道路颠簸的感知,提高驾乘舒适度。

同时,悬挂系统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驾驶环境和路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在不同条件下的舒适性。

四、内饰质量内饰质量是评估车辆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品质的内饰材料和精细的做工不仅能够提升舒适感,还能够给人一种豪华和舒适的感觉。

内饰的设计布局也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如仪表盘、中控台和储物空间的布置等。

五、空调效果空调系统在炎热的夏季以及寒冷的冬季对于汽车舒适性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空调系统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调节车内温度,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空气流通和过滤功能。

关键是要确保空调系统的温度稳定性和舒适性,以满足驾乘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座椅舒适度、噪音控制、悬挂系统、内饰质量和空调效果等。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舒适汽车。

只有找到适合的汽车,才能真正提升驾乘的舒适体验。

汽车舒适性指数测试评价规程

汽车舒适性指数测试评价规程

汽车舒适性指数测试评价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汽车舒适性指数测试评价规程,为汽车制造厂商、研发机构以及消费者提供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

通过对汽车舒适性的评估,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汽车,并促使汽车制造业改进产品的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2. 测试目的本次汽车舒适性指数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量化衡量汽车在驾驶过程中提供的乘坐体验和驾驶舒适性。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了解汽车各项舒适性指标的表现,从而比较不同汽车之间的差异,为用户提供选择参考。

3. 测试内容汽车舒适性指数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音响系统测试测评车辆的音响系统,包括音质、音量调节、音量均衡等方面,以评估音响系统给用户带来的听觉享受。

3.2 空调系统测试测评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制冷效果、制热效果、空调噪音等方面,以评估空调系统给用户带来的舒适感。

3.3 座椅舒适度测试测评车辆的座椅舒适度,包括座椅材质、坐感、支撑性等方面,以评估座椅给用户带来的舒适感。

3.4 悬挂系统测试测评车辆的悬挂系统,包括通过不同路况测试车辆的减震效果、悬挂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以评估悬挂系统给用户带来的舒适感。

3.5 噪音测试测评车辆在不同车速和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噪音水平,以评估车辆内部和外部噪音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4. 测试方法为了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本文档制定以下测试方法:4.1 实地测试通过实际驾驶车辆,在真实路况下完成测试。

测试人员需记录测试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4.2 仪器测试借助相关测试仪器和设备,对车辆进行各项指标的测量和记录,并进行后续分析和处理。

5. 测试评价标准根据测试结果,制定评价标准。

各项指标可根据百分制、五分制或十分制等进行评分,根据得分可以划分出优、良、中、差等级别。

6. 测试报告和结果分析根据测试数据和评价标准,生成测试报告,并进行结果分析。

在测试报告中,应包括测试车辆的基本信息、测试过程的描述、测试结果的数据和评价、结果分析的结论等内容。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评价与改进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评价与改进

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评价与改进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座椅的设计和舒适性成为了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好的座椅设计不仅能够提高驾乘者的舒适感,还能减少长时间驾驶过程中的疲劳感,提高驾驶安全性。

因此,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进行合理评价和改进是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一环。

首先,对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评价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因素。

坐在汽车座椅上的人通常需要长时间保持相对静态的姿势,因此座椅的背部和座部支撑是非常重要的。

座椅的背部应该符合人的背部曲线,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以减少背部疲劳感。

而座椅的座部需要考虑到人体的大小和重量分布,提供合理的支撑面积,并且考虑到长时间坐着后产生的血液循环问题。

同时,座椅材质和填充物的选择也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既要保证舒适感,又要保持座椅的耐久性。

其次,对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评价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的驾乘环境和用途。

例如,在城市道路行驶的情况下,座椅应该提供良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以减少路面不平和颠簸对驾乘者的影响。

而在长途旅行的情况下,座椅应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调整功能,以允许驾乘者调整姿势,并且考虑到休息和睡眠的需求。

此外,座椅的通风和加热功能也可以提高驾乘者的舒适感,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

然而,目前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评价标准并不统一。

不同汽车制造商和评价机构可能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

因此,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这不仅能够提供客观的评价结果,还能够为汽车厂商提供改进座椅设计的方向和目标。

现有的一些评价指标包括座椅硬度、支撑力、调整范围、压力分布等。

然而,这些指标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的驾乘场景和人体工程学因素。

因此,继续研究和改进座椅评价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改进座椅设计的过程中,革新性的技术和材料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

例如,一些汽车厂商已经开始采用记忆座椅材料,使得座椅能够自动适应驾乘者的身体曲线和姿势,提供个性化的支撑。

此外,智能调节系统和座椅按摩功能也能够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与改进

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与改进

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与改进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座椅舒适性逐渐成为消费者选择车辆的重要因素之一。

舒适的座椅不仅能够提供驾乘者良好的乘坐体验,还对于驾驶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入手,评价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舒适性评价的测量指标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压力分布、支撑性、座椅材料和座椅调节。

压力分布是指座位对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接触面压力分布情况,合理的压力分布能够减轻长时间乘坐所带来的疲劳感。

支撑性是指座位对身体的支撑力度,良好的支撑性能够提供稳定的身体支撑,使驾乘者在行驶过程中的姿势保持平衡。

座椅材料对于座位的舒适性同样具有重要影响,舒适、透气性好的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触感和肌肤保护。

座椅调节则是指座椅的多种调节功能,如调节角度、高低、前后滑动等,以满足不同驾驶者的需求。

二、舒适性评价与改进1. 压力分布评价与改进:压力分布评价可以通过压力测量仪进行,测量出不同部位的压力分布情况。

对于座椅压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座椅背部和座垫的支撑填充物,改进座椅结构,使得座椅表面压力分布更加均匀,减少对驾乘者身体的压迫感。

2. 支撑性评价与改进:支撑性评价可以通过载荷测试仪进行,评估座椅的支撑力度是否合适。

若支撑性不足,可通过增加座椅背部和座垫的支撑结构,加强座椅的腰部和侧部支撑,提供更好的身体支撑,避免长时间乘坐时的不适。

3. 座椅材料评价与改进:座椅材料对座椅舒适性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必须具备透气性、舒适性和抗菌性等特点。

合适的座椅材料应该是舒适的、易于清洁且耐磨损的。

改进座椅材料可采用仿生材料、减震材料等,增加座椅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4. 座椅调节评价与改进:座椅调节功能对于驾驶者来说十分重要,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节,以提供最佳的驾乘体验。

需要保证座位调节机构的操作方便灵活,同时在调节范围上尽量满足不同身高、体型和习惯的驾乘者需求。

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估

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估

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估汽车座椅舒适性一直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

一个好的座椅设计会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减轻长时间驾驶带来的疲劳感。

因此,在汽车制造商中逐渐兴起了对汽车座椅舒适性进行评估的需求。

一、座椅形状设计座椅形状设计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座椅的背部与乘坐者的背部曲线匹配度以及座椅支撑的均衡性,直接影响着乘坐者的舒适感受。

合理的座椅形状应该充分考虑身体人体工学,符合人体脊椎的曲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压力点。

二、座椅材料选用座椅的材料也是评估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座椅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弹性和透气性。

合适的座椅材料既能提供良好的支撑性,又可以吸收和分散驾乘者的压力,避免过度的紧张感。

常见的座椅材料有皮革、布料和合成材料等。

三、座椅调节功能座椅调节功能是提高舒适性的关键。

乘坐者可以通过调节座椅的高度、倾斜度、以及腰部支撑等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坐姿,从而减少对身体的压力,并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因此,在汽车座椅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提供丰富的调节功能。

四、减震系统和附件座椅舒适性的评估也与汽车整体的减震系统以及附件的性能有关。

一个好的减震系统可以有效减小车辆在驾驶过程中的颠簸感,进一步提升乘坐舒适性。

同时,人性化的附件,如头枕、扶手等也能为驾乘者提供更好的支撑和放松。

五、舒适性测试与评估标准为了评估汽车座椅舒适性,车辆制造商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与评估。

其中包括对座椅的硬度、弹性、压缩能力、材料透气性等方面进行测试。

此外,还可以借助人体工学的方法,通过乘坐者的主观感受和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等,来评估座椅的舒适性。

六、结语汽车座椅舒适性的评估对于提高驾乘体验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座椅形状设计、材料选用以及调节功能的提供,我们可以为乘坐者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驾乘环境。

同时,进行科学的舒适性测试与评估也有助于汽车制造商不断改进座椅设计,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气流激励
排气系统
坏路面激励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的传播
发动机、传动系 等运动机构
孔 缝 泄 漏 噪 声
进气、排气、冷却风扇等 空气动力性噪声
汽车车架、车身结构
路面 激励
汽车轮胎、悬架
汽车车内噪声
直接辐射
汽车车外噪声
摘自邓兆祥教授的《汽车噪声控制技术》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开发的目标
例:阶次声压级与总声压级的比较定量说明了冷却风扇的主观评价抱怨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工程实践:主观评价中的高效率经验判断
例:动力总成支承安装不当引起的瞬变怠速抖动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工程实践:客观测试的系统化分析
例:专家经验判断的排气噪声抱怨事实上是进气噪声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内容
一、整车NVH的发生及传播 二、整车NVH开发的目标及流程 三、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四、整车NVH舒适性评价的工程实践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整车NVH的发生
舒适性装备
动力总成
进气系统
辅助总成 驱动系
车轮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主观评价vs客观测试
主观评价
直观的用户感受 全面评价 主观的局限
(代表性、经验、心情)
定性判断 专家经验
(快速反应)
客观测试
如何选择指标 有限工况
客观一致性
(可重复、易转述)
定量比较 系统分析
(流程化作业)
整车NVH舒适性的综合评价
主观评评价 工程实践:客观测试的片面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后视镜加热/折叠/防眩目 • 双区空调独立控制
• CCS • DVD语音导航系统(GPS) • 蓝牙免提系统 • 后窗遮阳帘
车内舒适性 的配置
雅阁
• 真皮座椅(八方位调节)
• 座椅加热功能(后排座椅整排放倒)
• 6个高级喇叭
• 前后电动车窗(前窗带防夹功能)
• 后挡风加热 • 后视镜加热/折叠/防眩目

1 汽车舒适性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汽车舒适性评价内容、指标及方法 3 汽车舒适性商务评价训练
1 汽车舒适性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提问:什么是汽车的舒适性?
舒适性是指人们驾乘汽车的一种主观 感受,是为乘员提供舒适、愉快的乘坐 环境和轻松、方便的操纵条件的能力。
电控模块(悬架ECU)
执行元件——电磁阀、步进电机、电动机等
控制对象:悬架减振器的阻尼
空气弹簧的刚度
三种状态:软、中、硬
步进电机为主要 的执行机构
空气悬架刚度调节装置
3 汽车舒适性商务评价训练
车身尺寸
领翔
雅阁
凯美瑞
长/宽/高(mm) 4815/1832/1475
轴距(mm) 2730
前/后排内部高度 (mm) 1226
前/后排内部宽度 (mm) 1526
前排腿部空间(mm)
1110
后排腿部空间(mm) 950
长/宽/高(mm) 4945/1845/1480 轴距(mm) 2800 前/后排内部高度 (mm) 840/820 前/后排内部宽度 (mm) 1510 前排腿部空间(mm) 850- 1060
车内舒适性 的配置
• 双区空调独立控制
• CCS
凯美瑞
• 真皮座椅(八方位调节) • 座椅加热功能
车内舒适性 的配置
• 6个高级喇叭
• 前后电动车窗(前窗带防夹功能)
• 后挡风加热
• 后视镜加热/折叠/防眩目
• 双区空调独立控制
• CCS
任务布置
• 每小组查阅2款主流车型,从评价舒适性的5个 方面对这两款车给予舒适性的评价,做好评价 PPT,并写出评价报告!
感官舒适性(2):汽车内饰
设计、色调 材质、环保
做工
一般反映车身尺寸的参数有哪些?
车长 车宽 车高
轴距
轮距
感官舒适性(3):汽车空间
长/宽/高: 4755/1795/1440 前轮距:1560 后轮距:1560 轴距:2725
长/宽/高: 4945/1845/1480 前轮距:1590 后轮距:1585 轴距:2800
2 汽车舒适性评价内容、指标及方法
课前讨论:你怎样评价一辆车的舒适性? (舒适性的评价应包括哪些方面?)
• 重要知识点:汽车舒适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舒适性的评价指标
使用舒适性 驾驶舒适性 感官舒适性
外观 内饰 空间 座椅
操纵 悬挂 轮胎
储物 配置
感官舒适性(1):汽车外观
款式 造型 颜色
使用舒适性评价(1):舒适性配置
• 定速巡航系统、座椅多方位调节、遥控行李箱盖 • 前后电动窗防夹手功能、空调控制方式、GPS导航系统 • 车内灯光关闭延时、泊车辅助系统
CCS
使用舒适性(2)
• 车载电视 • 车载冰箱 • 后窗遮阳帘 • 车载电话 • 后座中央扶手 • 后坐空调 • 视频系统 • 仪表板灯亮度可调 • 前/后排座椅加热
后排腿部空间(mm) 1010- 1240
长/宽/高(mm) 4825/1820/1485
轴距(mm) 2775
前/后排内部高度 (mm) 940/900
前/后排内部宽度 (mm) 1360
前排腿部空间(mm) 1000-1200
后排腿部空间(mm) 800-1000
悬挂形式
领翔
• 真皮座椅(八方位调节) • 座椅加热功能 • 7个高级喇叭 • 前后电动车窗(前窗带防夹功能) • 后挡风加热
小结
请完成网 络课程部 分的练习
下一讲内容 汽车通过性能评价
驾驶乘坐舒适性
悬 架
• 思考1:传统悬架的缺陷是什么?
悬架的刚度和阻尼不可变 无法兼顾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稳定性
思考2:什么是电子控制主动悬架?
根据汽车载质量、车速和路面情况的变化改变悬架特性 提高汽车的乘座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电控悬架由哪些部件构成?
传感器——车速、启动、加速度、转向、制动、路面状况、 车身高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