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性

合集下载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1.汽车动力性指标: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2.加速时间表示加速能力: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3.驱动力:地面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 t=T t/r=T tq i g i oηT/r4.驱动轮的转矩: T t= T tq i g i oηT5.发动机转矩特性:节气门全开,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节气门部分开启,部分负荷特性。

6.功率:Pe=T tq n/95507.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8.传动系功率损失:机械和液力损失9.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10.静力半径Rs: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11.滚动半径rr: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12.驱动力图:根据下列两个公式:Ua=0.377nr/i g i o F t=T t/r=T tq i g i oηT/r以及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做出的F t - u a关系图,即驱动力图13.滚动阻力Ff产生的原因:轮胎(主要)、路面变形产生迟滞损失14.轮胎的迟滞损失: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

15.滚动阻力系数f: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即单位车重所需的推力,Ft=Wf16.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车速、轮胎结构、气压、路面条件、驱动力、转向17.地面切向反作用力Fx:是真正作用在驱动轮上的驱动汽车行驶的力,它的数值为驱动力减去驱动轮上的滚动阻力。

18.临界车速:超过后产生驻波现象,轮胎温度快速增加,大量发热导致轮胎破损或爆胎。

19.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20子午线轮胎比斜交轮胎的滚动阻力小20%~30%;21.气压:越高,轮胎变形及由其产生的迟滞损失就越小,滚动阻力也越小。

22.驱动力:Ft增大,胎面滑移增加,F f增大。

车辆工程考研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车辆工程考研汽车理论名词解释

1.汽车的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2。

最高车速: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3.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汽车由Ⅰ档或Ⅱ档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逐步换至最高档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的时间。

4。

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5。

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6.静力半径: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7。

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8。

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空气阻力:压力阻力、摩擦阻力;压力阻力:形状阻力、干扰阻力、内循环阻力、诱导阻力.)9。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一般把旋转质量的惯性力偶矩转化为平衡质量的惯性力,常以δ份计入旋转质量惯性力偶矩后的汽车旋转质量系数.10。

动力因数:驱动力和空气阻力之差与汽车重力的比值。

11.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12.附着系数:地面对轮胎切向作用力的极限值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之比.13.附着率: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转矩所引起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的比值。

(汽车的附着力决定于附着系数以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作用力.)14。

后备功率:汽车发动机功率与阻力功率的差值.15.燃油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

16.碳平衡法:燃油经过发动机燃烧后,排气中碳质量的总和与燃烧前的燃油中碳质量总和应该相等。

17。

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所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的乘积。

18.传动系最大传动比:变速器Ⅰ挡传动比与主减速器传动比i19。

C曲线: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20。

制动性:汽车行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21。

制动效能:指在良好路面上,汽车以一定初速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 22。

汽车理论

汽车理论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最高车速uamax 2.加速时间t 3.最大爬坡度imax 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只汽车由1档或者2档起步,以最大的加速强度逐步换挡至最高档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者车速所需要的时间。

驱动力Ft :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产生驱动力矩Tt ,驱动轮在Tt 的作用下给地面作用一圆周力F0,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t 即为驱动力Tt —驱动力矩 Ft 与发动机转矩Ttq 、变速器传动比ig 、主减速器传动比 i0、传动系的机械效率ηT 和车轮半径 r 等因素有关。

传动系功率损失课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两大类 车轮的半径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rs :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滚动半径rr :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ηTPin —输入传动系的功率;PT -传动系损失的功率等速行驶时 汽车的驱动力图 依据下面两式以及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做出的Ft - ua 关系图,即驱动力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行驶阻力?如何保证汽车可以加速或爬坡? 滚动阻力Ff 空气阻力Fw 坡度阻力Fi 加速阻力Fj 汽车行驶总阻力 滚动阻力: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区域产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相应的轮胎和支撑面的变形。

轮胎的迟滞损失: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内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

轮胎的两个最重要参数:极限速度和承载量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这就是驻波。

此时轮胎周缘不再是圆形,而呈明显的波浪形。

轮胎刚离开地面时波的振幅最大,它按指数规律沿轮胎圆周衰减。

汽车理论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ppt

汽车理论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ppt
F Ff Fw Fi Fj
Ff 滾動阻力 Fw 空氣阻力 Fi 坡度阻力 Fj 加速阻力
(一)滚动阻力 由轮胎的迟滞变形和路面变形引起。 迟滞损失表现为阻碍车轮滚动的一种阻力偶。
由平衡条件得 Fx1r Tf

Fx1
Tf r
Fz
a r
令 f a ,且考虑到
r
FZ 与 W 的 大 小 相 等 , 常 将Fx1写作
a)
b)
2)车尾越细长,空阻越小,当然要与车头的形状配 合好。但车尾过长,车内空间利用差。
曾设想过两种缩短车尾的方法:做成拟流线体(图a) 和在适当长处将流线体截断(图b)。结果表明:后者有 较低的空气阻力系数。
从降低CD的角度出发,轿车总的发展趋势是流线型, 实现的细节可见教材。
车身尺寸与风阻
除车身形状外,人们发现汽车基本设计尺寸与空气 阻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然,轿车的基本尺寸是 考虑人体尺寸模型及功能两方面因素而定的,不可能按 风阻-汽车尺寸来确定。但了解两者的关系可以使设计 者适当兼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
空气阻力的测量——风洞试验
S
rr 2 nw
对汽车作动力学分析时,应该用静力半径rs ;而作 运动学分析时,应该用滚动半径rr 。但一般情况下不计 它们之间的差别,统称车轮半径,即
rs rr r
(四)汽车的驱动力图
发动机外特性确定的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 曲线Ft-ua称为汽车的驱动力图。发动机转速与来自车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为ua
2 rn
igi0
60 1000
0.377
rn igi0
Ft
Te
n i0igt
r
n, i0 , ig
驱动力图中的驱动力是根据发动机外特性求得的, 它是使用各挡位时在一定车速下的汽车能发出的驱动力 的极值。实际行驶中,发动机常在节气门部分开启的情 况下工作,相应的驱动力要比它小些。

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理论:第二章 汽车的动力性


2)以任一条
1 j
曲线为例,例如直接档,将加速过程
速度区间分为若干间隔,常取 5km/ h为一段。定出各
间隔的微元面积 1、2、3 ,…,如图。
▪ 3)计算出从初速度 分别加速到 u1、u2、u3 、…,的
加速时间:u0
t1
1
3.6ab
s
t2
1 2
3.6ab
s
t3
1
2
3.6ab
3
s
…………………
定动力性的方法; ▪ (3)分析▪ 一、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 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
发,汽车的动力性主要可由三方面的指标来 评定,即: ▪ 1)汽车的最高车速 ua max;
▪ 2)汽车的加速时间 t ;
▪ 3)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imax。
以直接档行驶,若 i0max 过小, 则汽车行驶中遇到 较小的坡度就被迫换档,因而影响汽车的平均行驶 速度和燃料消耗量。
▪ 因为汽车以全部剩余驱动力克服最大坡度
时,du 0 。 所以,根据驱动力平衡方程得 dt Fi Ft Ff Fw
▪ 式中 Fi G sin , Ff Gf cos
计算出 Fw 对
具有四档变速器的某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由于是的二次方函数, Fw ua曲线应为抛物线。 在驱动力图上,先画出 Ff ua 曲线,再将 Fw ua叠加画在 Ff ua曲线的上 方,就得到汽车的等速行驶阻力曲线 (Ff Fw) ua 。 其曲线较二次抛物线上升略陡,因为车速较高时略有增加。
▪ 由于加速过程中发动机非稳定工况的影响,道路试验所得的 加速时间往往要低于计算结果,大约等于按发动机扭矩降低 10~15%的计算值。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
(1)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P= e
Ttqn 9550
(2)发动机部分特性曲线
§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3)使用外特性曲线
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的最 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约小15%, 货车柴油机的使用外特性最大功率约 小5%轿车与轻型汽车柴油机约小10% (4)不稳定工况与稳定工况 计算时沿用稳定工况
(4)爬坡能力:
F = F − ( Ff + Fw ) i t
Ff = Gf cosα ≈ Gf 2 CD Aua Ff + Fw = Gf + 21.15
Gsinα = F − ( Ff + Fw ) t
α = arcsin
F − ( Ff + Fw ) t G
§3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 动力特性图
Tt Tf FX 2 = − = F − Ff t r r
Tt F= t r
§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④ 对于整车
Ff=G*f
有关滚动阻力系数f的几点说明:
⑴ f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⑵ 影响滚动阻力的有关因素: ①路面(P9 表1-2) ②车速↑——滚动阻力↑——驻波现象 ③轮胎的结构、气压 ④车辆行驶状态——转弯行驶, f增加。
通常看成是常数:
§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轿车 ηT = 0.9 0.92 单级主减速器货车 ηT = 0.9 双级主减速器货车 ηT =0.85 4X4货车:ηT = 0.85 6X6货车:ηT = 0.8
§2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3)车轮半径
自由半径(ro): 车轮按标定气压充好气处于无载 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rs):汽车静止时,充好气在车重作用 下轮心至地面之间的距离 动力半径(rg):滚动时轮心到地面的距离 滚动半径(rr):根据行驶中车轮转过的圈数与实际 滚过的距离

汽车理论复习知识点整理(考试用)

汽车理论复习知识点整理(考试用)

一、1.汽车的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2.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最高车速ua max ,加速时间t ,最大爬坡度i max3.简述汽车动力性3个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提示:由驱动力-行驶阻力图,或动力特性图结合附着条件分析)最高车速计算方法:Fi=0 Fj=0 Ft=Ff+Fw最大爬坡度:由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GF F F )(arcsinw f t +-=α再由公式i=tan α可计算出。

4.汽车的驱动力(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t 与发动机转矩Ttq 、变速器传动比 i g 、主减速器传动比 i 0、传动系的机械效率ηT 和车轮半径 r 等因素有关。

)5.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位置) 发动机部分负荷特性曲线:发动机节气门部分开启(或高压油泵在部分供油位置) 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 (由上可知:使用外特性曲线的功率小于外特性曲线的功率)ri i T F T0g tq t η=6.传动系功率损失可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7.车轮的半径分为: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静力半径r s :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滚动半径r r :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8.汽车行驶阻力:a 滚动阻力Ff ( ) :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区域产生法向、切向的相互作用力以及相应的轮胎和支承面的变形。

在硬路面上,轮胎变形是主要的,轮胎内部摩擦产生弹性迟滞损失。

滚动阻力无法在受力图上表现出来,他只是一个数值。

滚阻系数f (单位汽车重力所需之推力) 的影响因素:路面的种类、行驶车速、轮胎构造、材料、气压有关。

真正作用在驱动轮上驱动汽车行驶的力为地面切向反作用力,他的数值为驱动力-驱动轮上的滚动阻力。

驻波现象:车速达到某一临界车速左右时,滚动阻力迅速增加,轮胎发生驻波现象,轮胎周缘不再是圆形,而是明显的波浪状。

汽车理论 第二章汽车动力性(常)

汽车理论 第二章汽车动力性(常)
7
Acceleration time
汽车加速度曲线
GB/T12543—90《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 8
9
爬坡能力的评价
▪ 以满载、良好路面上的imax来表示。

--商用车30%或16.5º;

--越野汽车60%或31º;
▪ 轿车最高车速较大, 且通常在良好的市 区道路行驶,一般不强调爬坡度。
▪ 有的国家要求汽车在常遇坡道上汽车必 须保持的速度表明其加速能力。
r
21.15
36
1. 最大速度和部分负荷时的力平衡 以及 uamax 和部分负荷时的等速 2. 加速能力
3. 最大爬坡度
ua uam a,x此时F, i mgsin i tg(sin1 Ft Ff Fw )
mg
37
▪ 2. 加速能力 它用aj,但aj不方便评价。 通常用加速时间或加速距离来评价。
28
▪ δ 主要与发动机飞轮的转动惯量、车轮的 转动惯量以及传动系统的转动比有关,即

▪ 式中:Iw为车轮的转动惯量;If为飞轮的转 动惯量。
29
Ft Ff Fw Fi Fj
Ttqi0 ig T mg f cosCD Aua2
r
21.15
mgsinm du
dt
30
四、汽车行驶条件
▪ 1.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温度、转速、油面高度等有关。
16
▪ 汽车传动系总成机械效率
▪ 4~6档变速器ηT =0.96
▪ 6~8档变速器ηT =0.95
▪ 传动轴ηT = 0.98
▪ 主减速器ηT = 0.96 (单级)

ηT = 0.92(双级)
▪ 汽车传动系机械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它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交通部行业标准《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JT/T199-1995)中规定汽车动力性检车项目有:发动机功率、底盘输出的最大功率和汽车直接档加速时间。汽车的动力性参数有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最大爬坡度、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和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其中,最高车速、加速性能和最大爬坡度是汽车定型试验时评价动力性的指标,发动机输出最大功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动力性,底盘输出最大功率用于评价在用汽车整车的动力性。
3.爬坡性能试验
爬坡性能试验的目的是在各种坡度的坡道上测定汽车的起步能力和爬坡能力,其中分陡坡试验和长坡试验。
爬陡坡试验一般在专门设置的坡道上进行,其坡道长度应大于汽车长度的2~3倍。车辆用最低档爬坡,其多能克服的最大坡度即为最大爬坡能力。轿车最大爬坡坡度一般在20%以上,货车爬坡度在20%~30%,越野车爬坡能力是重要指标,一般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的时间。
下图中A/B分别是空间滤波器中胺等间隔T梳形排列的两组光电管,当差动结构的梳形光电管随汽车以车速v沿X方向移动时,A、B中的感应电流或电压也在不断变化。但移动0.5T距离时,除了最前面的一条光电管接受新的图像外,其余敏感图像都没有变化,但接受器从A变到了B,相当于电信号发生了反相。同样,如果梳状光电管在前进0.5T距离,接受器又从B变到了A,电信号在此发生了反相。一次梳状光电管的输出信号为正弦波信号,信号经A/D转换成数字量后送入车速仪,跟踪滤波器分析出中心信号f,通过下式计算出车速v,并作外部显示,由车速和脉冲时钟产生的师表信号即可算出行驶距离等其他量。
第一章
1.1
国家标准GT/T 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中规定了汽车道路实验方法中通用的实验条件和试验车辆的准备工作。
1.装载质量
试验车辆的装载质量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装载物应均匀分布且固定牢靠,不应因潮湿、散热等变化而改变其质量,以保证装载质量的大小、分布不变。
2.轮胎压力
试验过程中,轮胎冷充气压力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误差不超过 kPa.
3.燃料、润滑油和制动液
试验车使用的燃料、润滑油和制动液的牌号和规格,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或其试验项目标准的规定。除可靠性行驶试验、耐久性道路试验以及使用试验外,同一次性能测定必须试验同一批燃料、润滑油和制动液。
4.气象条件
试验应在无雨无雾,相对湿度小于95%,气温0~40℃,风速不大于3m/s的天气条件下进行。
式中: -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最低档最大拖钩牵引力,N。
4.滑行试验
滑行试验是指汽车加速到某预定的速度后,摘挡脱开发动机,利用汽车的惯性进行滑行直到停止为止的过程。通过此过程测量汽车的行驶阻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传动系统内摩擦阻力、轮毂轴承摩擦阻力和车轮定位前束阻力等多种阻力作用的结果。通常因为传动系统内摩擦阻力、轮毂轴承摩擦阻力和车轮定位前束阻力等数值较小,长忽略不考虑。可采用低速花心试验方法,测量行驶阻力系数,课近似为滚动阻力系数;采用高速滑行试验测出行驶阻力,它可近似为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两部分组成,进而可求出空气阻力系数。
试验车辆按通用试验条件的规定进行准备。试验时坡道坡度应接近于试验车的最大爬坡度,坡前应有8-10m的平直路段。试验车停于平直路段上,起步后,将节气门全开进行爬坡。测量并记录汽车通过测速路段的时间及发动机转速,爬坡过程中监视各仪表的工作情况。爬至坡顶后,停车检查各部分有无异常现象,并作详细记录。如第一次爬不上去,课进行第二次,但不超过两次,但不超过两次。爬不上破时,测量停车点到坡底的距离,并记录爬不上的原因。
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性能试验在同前一样的试验路段进行。变速器置于该车的起步档,迅速起步并将加速踏板快速踩到底,使汽车尽快加速行驶,当发动机达到最大功率转速时,力求迅速无声的换挡,换挡后立即将节气门全开,直至到最高档最高车速的80%以上,对于轿车应达到100km/h以上。测定汽车加速行驶的全过程,试验往返各进行一次,往返加速试验路段应重合。
1)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是指用规定的低档起步,以最大加速度(包括选择适当的换挡时机)逐渐换到最高档后,加速到某一规定的车速所需的时间,其规定车速各标准不同,一般是百公里时速。或者是达到一定距离所需的额时间,其规定的距离一般为0~400m,0~800m,0~1000m。
2)超车加速时间亦称为直接档加速时间,指用最高档或此高档,从某一中间车速开始,全力加速到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常用40~60,40~80,40~100km/h加速所需时间来表示。
汽车动力性检测
胡志强
车辆一班
20120888
2015.10.31
绪论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以及公路路况与汽车性能的改善,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但随着汽车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动力性逐渐下降,不能达到高速行驶的要求,这样不仅降低了汽车应有的运输效率及公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而且是交通事故、交通堵滞的潜在因素。因此汽车的动力性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安全指标,汽车动力性定期检测纳入法规范畴。只有动力性检测达标的车辆才能上路行驶。
检查车辆的装备完整性及装配调整情况,使之符合该车装配调整技术条件及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经行驶里程不大于100km的行驶检查,方可进行道路试验。
试验前应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车辆进行磨合,除另有规定外,磨合规范按该车试验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试验前。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是发动机、传动系统及其他部分预热到规定的温度状态。
5.试验道路
试验道路应为用沥青或混泥土铺装的清洁、干燥、平坦的直线道路,道路长2~3km,宽不小于8m,纵向坡度在0.1%以内。
6.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仪器、设备须经计量检定,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使用前进行调整,确保功能正常,符合试验项目的精度要求。
7.试验车辆的准备工作
试验前,应记录试验样车的生产厂名、牌号、型号、发动机号、底盘号、各主要生产总成号和出厂日期等。
用于道路试验的汽车综合测试仪,因受车上空间条件的限制及存在供电、振动、冲击和电磁干扰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多采用单板机或单片机。利用接口电路可配接非接触车速仪、侯浩传感器、拉力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具有操作灵活、携带方便、测量准确、读书直挂等优点,并可大大提高测试精度和效率。
近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向计算机化发展。虚拟仪器实质是利用计算机显示器的显示功能来模拟传统仪器的控制面板,以多种形式表示输出侧四结果;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软件功能实现信号数据的运算、分析和处理;利用I/O接口设备完成信号的采集处理与调理,从而完成各种测试功能。
如没有规定的坡度的坡道,课增减装载质量或采用变速其较高一档进行试验,在按下式折算为厂定最大总质量下,变速器使用最低档时的最大爬坡度:
式中:α-试验时的实际坡度,(°);
-试验时汽车的实际总质量,kg;
-汽车厂定的最大质量,kg;
-最低档总传动比;
-试验时实际传动。
最大爬坡度也可用负载拖车法进行测量。在平直铺装的路面上,用负载拖车测量汽车最低档的最大拖钩牵引力,按下式算出最大爬坡度:
试验往返各进行一次,测量汽车通过测量路段的时间,并按下式计算试验结果:
式中:v-汽车最高车速,km/h;t-往返试验所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s。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采用非接触式汽车速度仪,直接得出汽车速度。
2.加速性能试验
汽车的加速性能试验包括最高档和次高档加速性能试验以及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性能试验两项。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之进行原地起步加速试验。
(5)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 (kw)
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功率是指汽车在使用直接档行驶时,驱动轮输出的最大驱动功率。驱动输出功率是汽车发动机经传动系至驱动轮输出的功率,它取决于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效率。发动机和传动系技术状况的变化,都会通过驱动轮输出功率的变化表现出来。底盘输出的最大驱动功率是实际克服行驶阻力的最大能力,是汽车动力性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底盘输出功率可以用底盘测功机直接测取,检测误差较小,且检测条件容易控制、操作简单。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本身、发动机附件及传动系的技术状况都会下降,其底盘输出的最大功率将因此减小。
1.3
1.非接触式车速仪
非接触光电式车速仪,由光电式速度传感器和单板机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在使用时,将光电传感器安装在汽车上,其灯光对准地面照射当汽车行驶时,地面上的杂乱花纹通过光学系统在光电器件上成象,并相对梳状光电池运动,经光电转换器和空间滤波等处理后,传感器输出一个周期性随机窄带信号,这个信号的基波频率正比于汽车的行驶速度。周期性随机信号的每一个周期,严格对应着地面上走过的一段距离。将信号经跟踪带、通过滤波等处理后,即可得到随车速变化的脉冲信号。再经过数据处理,便可实际显示出速度、距离和经过
1.2
1.最高车速试验
最高车速试验时应关闭汽车门窗和空调系统等附加设施,试验车辆按通用试验条件的规定进行准备。
试验在符合条件的道路上,选择中间200m的测量路段,并用标杆做好标志,其两端为试验加速区间。根据汽车加速性能的优劣,选定足够的加速区间,使汽车在驶入测量路段前能够达到最高的稳定车速。试验车在加速区间以最佳的加速状态行驶,在到达测量路段前保持变速器在汽车设计最高车速的相应档位,节气门全开,使汽车以最高车速通过测量路段。试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汽车各总成、部件的工作状况并记录异常现象。
在进行最高档和次高档加速性能试验时,首先应选取合适长度的加速性能试验路段,在两端各放置标杆作为标志。汽车在变速器预定档位,以预定的车速(从稍高于该档 最低稳定车速起,选5的整数倍的速度)作等速行驶,监视初速度,当车速稳定后,驶入试验路段,迅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屎汽车加速行驶至该档的最大车速的80%以上,对于轿车应达到100km/h以上。记录汽车的初速度和加速行驶的全过程,试验往返各进行一次,往返加速试验路段应重合。
(3)最大爬坡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