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种质资源与利用

合集下载

科技成果——大白菜优异种质创新和多样化系列品种选育与推广

科技成果——大白菜优异种质创新和多样化系列品种选育与推广

科技成果——大白菜优异种质创新和多样化系列品种选育与推广技术开发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适用范围大白菜育种、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成果简介本项目针对我国大白菜根肿病和黄萎病等新的流行病害危害严重、优异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技术不完善与突破性品种少等问题,以提高品种的多抗性、耐抽薹和耐贮运为育种目标,建立多抗性鉴定和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选育优势强、综合性状优良、类型多样的新品种,创建了育繁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1)建立了多抗性精准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白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黄萎病和根肿病精准抗性评价技术:国际上率先开发出覆盖白菜全基因组的583个SNP标记,建立了高通量背景选择技术体系:开发出抗霜霉病、耐抽薹等7个性状的功能基因或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并建立了高通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平台。

(2)创制出聚合、优质等多种优异性状白菜新种质:通过多材料复合杂交结合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定向选择,创制了聚合抗病、优质等优异性状的白菜骨干亲本材料100余份,显著拓展了优异种质群。

其中京秋4号亲本之一改良3号小聚合了直筒叠抱、耐贮运、耐干烧心、抗霜霉病、TuMV和黑腐病等多个优良性状。

首次创制出兼抗4种主要病害的自交系4个。

(3)培育出6个满足多样化需求和适于周年生产的新一代突破性白菜新品种;京秋4号复合抗性强、优质、耐贮运,成为华北、东北地区的秋季大白菜主栽品种之一;春播晚抽薹品种京春黄和抗根肿病的品种京春CR,在我国高原和高山春夏播大白菜产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开始替代韩日品种,实现了高端品种的本土化;京春娃2号打破了国外品种的垄断,成为国产娃娃菜第一大品种;高品质、速生苗用品种京研快菜2号、4号,实现了周年栽培,改变了生产上长期缺乏冬春和夏季栽培专用品种的局面。

(4)创建了高效配套的白菜杂交种生产和产业化关键技术:国内率先实现了大白菜杂交种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了可规模化用于商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SSR和SNP标记检测技术体系和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为推进良种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作者:王效睦白静谢坤余华王栋段乃彬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6年第03期摘要:根据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收集与研究特点,可将其分为三个基本阶段:①第一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至第二次普查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对收集的品种进行整理归类,对一些基本性状进行观察与研究,并初步开始大白菜自交系选育及育种工作;②第二次普查至2000年为第二阶段,特点是突出了对种质抗病、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鉴定与选育;③200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在研究范围上更加注重国外资源的引进与研究,在研究技术和手段上不断创新,发现和创造出许多优异的新种质。

通过50多年的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为大白菜育种和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文简要记述了骨干种质资源,并据存在问题原则性地提出今后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强化对策。

关键词:大白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骨干种质资源;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S634.102.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3—0143—07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为二年生草本作物。

我国是大白菜原产国,栽培历史悠久,并在长期的栽培中通过自然选择和种植者培育形成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地方品种和大量先期育成的推广品种,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和种质资源工作者60多年的不懈努力,保存在国家种质长期库中的大白菜种质资源达到1733份(含重复),其中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部分遗传材料。

这些资源的收集、研究和利用,对我国大白菜品种选育及生产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大白菜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我国大白菜种质资源研究从资源收集、研究手段、研究重点及其利用等方面考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初期研究利用阶段(1953~1980年)在资源收集保存上,我国从1953~1957年历时四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一次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征集和科学考察活动,全国征集到大田作物53种,约20万份资源;蔬菜88种,约1.7万份种质资源。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农业领域中用于繁育新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的植物遗传资源。

它们包括传统农作物种类、栽培品种、野生近缘种以及其它与农作物有关的植物遗传资源。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其次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是确保这些资源得以长期保存并得到合理利用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重要措施:1. 建立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农业科研机构应该联合建立专门的种质资源库,负责收集、保存和管理农作物种质资源。

这些机构应该具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种质资源的保存质量和安全性。

2.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

这包括明确种质资源的所有权和保护措施,禁止非法的商业利用和侵权行为,以及规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分享等程序。

3. 构建全球种质资源共享机制: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建立全球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机制。

各国可以共享各自的优良农作物遗传资源,互相促进农作物品种改良和农业发展。

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性以及培育新品种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方法:1. 种质资源筛选和育种:通过对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选取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进行交配和杂交育种,可以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和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植物基因组中的目标基因。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农作物的抗虫性、抗病性以及耐逆性,提高其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

3. 种质资源的提供与交流: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鼓励科研机构和农民分享他们的种质资源。

这将加速农作物品种改良的进程,提高农作物的综合产量和品质。

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

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

白菜类蔬菜繁殖与留种技术白菜是一种广泛种植于亚洲的蔬菜,是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而白菜类蔬菜则是指与白菜相似的蔬菜品种,例如包菜、大白菜、卷心菜等。

这些蔬菜的繁殖与留种技术,是保证其种植量、品质和产出的重要保障。

白菜类蔬菜的繁殖方式白菜类蔬菜的繁殖主要有种子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指利用蔬菜本身的花器官自行交配,繁殖出的后代获得了各自的性状基因,并具备遗传稳定性。

其主要步骤为:1.种子生产:在蔬菜品种选育的过程中,选取优良的母本和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并采收种子。

2.种子储存:将采收到的种子进行筛选、清理、干燥、分类和包装等处理后,存储于低温干燥的仓库或冷库中,延长其保存期限。

3.发芽:在播种种子前,将种子表皮剥落,使种子能迅速吸水并萌发出胚芽。

4.播种:在适宜的季节和气温条件下,将发芽后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肥沃、松散、排水良好、透气性好的土壤上,并加以浇水、覆盖薄层土壤,促进种子的发芽和苗期生长。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利用白菜植株自身器官的营养细胞,进行快速繁殖。

无性繁殖的优点在于繁殖速度快,所繁殖出的植株具有与母本相同的性状和基因。

无性繁殖包括:1.叶插法:从蔬菜的外叶中段插下一小段,将其置于营养充足、土壤湿润、通风良好的种植基质中生长,约2至3个星期即可根系发达、成为独立的个体,便可移栽或摘除。

2.茎插法:在白菜的中下部将主茎切口并去其叶片,将其插入被改良的肥沃土中,每隔10至15天喷施适量的植物生长素并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完成白菜类蔬菜的无性繁殖。

白菜类蔬菜的留种技术白菜类蔬菜的留种技术包括蔬菜品种的选择、保育和利用等方面。

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白菜类蔬菜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要根据生态环境、季节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在可选品种中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保证种植的效益、品质和产量。

保育保育是指为了延续优良品种,从中选择性别单一、遗传稳定、病虫害少、耐贮存、适应性强和实用价值高等品质良好的种质资源,进行技术分析和保护协作,以利于其后代品质的提高。

浅谈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浅谈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浅谈蔬菜种质资源地创新与利用学院:园艺学院班级:园艺()班学号:姓名:石小峰指导老师:林明宝浅谈蔬菜种质资源地创新与利用摘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又称育种地原始材料、品种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等,种质资源地创新和利用,对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地创新与利用是当前最热门地话题之一,我国作为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大国,更应注重这一方面地发展.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地创新主要是指遗传与变异,而利用则是利用创新所得地优良品种进行栽培与推广.两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高地利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关键字: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新品种蔬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基因地载体,是培育作物新品种地原始材料,这些基因地载体可以是植物地群体或个体,也可以是植物地部分器官、组织、细胞,甚至片段.人们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蔬菜种质资源地创新与应用.当然,以前地人只是粗略地进行创新与利用,一般是使用杂交育种.到了现在,人们对蔬菜种质资源地创新不止在品种之间地创新,还在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上进行创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接下来,我要介绍我所知道地几种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地几种方法:有性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性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地方法.杂交可以使双亲地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地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地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地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地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地类型.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地关键.这是最古老地制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和最实用地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性杂交育种最重要地是父母本地选择.其原则有:①亲本应有较多优点和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力求达到互补;②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适应当地条件地优良品种,在条件严酷地地区,亲本最好都是适应环境地品种;③亲本之一地目标性状应有足够地遗传强度,并无难以克服地不良性状;④生态类型、亲缘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在地理上相距较远;⑤亲本地一般配合力较好,主要表现在加性效应地配合力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性杂交育种一般分为常规杂交育种、杂种优势育种和营养系杂交育种.纯合育种纯合育种,是指以杂交地方法得到地后代,从中选出含有目标性状地后代,再通过几代隔离种植后,得到纯合地新品种.这种方法主要适合豆科植物.因为豆科植物一般是自花授粉和闭花授粉植物,花小且多,操作复杂,利用杂种优势育种不太理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杂种优势育种杂种优势育种在蔬菜育种上有广泛地利用.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地亲本杂交产生地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地现象.这种方法制新种子地重点是培育纯合地杂种种子.其方法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天然异花授粉习性地利用异花授粉是指有地植物雄蕊和雌蕊不长在同一朵花里,甚至不长在同一棵植物上,这些花就无法自花授粉了,它们地雌蕊只能得到另一朵花地花粉.这种方法适合南瓜等植物,注意要隔离种植.其成本低,易配组,但纯度难以保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工去雄制种法人工去雄制种法是指人工去除雄蕊、雄花或雄株,然后与母本杂交地方法.这种方法培育出来地种子纯度高,但要求操作量大,所以适用于花器官较大、单花结籽多地作物.比如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作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去雄制种法化学去雄制种法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处理母本,然后进行杂交授粉地方法.化学试剂应具备:能杀死雄蕊,使花粉败育,但不影响雌蕊发育;杀雄效果稳定;对人、畜无害.目前还没有能完全达到这三点地药剂出现,已用药剂都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问题.目前常用药剂有乙烯利、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雌株系制种法雌性系是指具有雌性基因地品系,植株表现为只长雌花,不长雄花,且该性状能稳定遗传.如瓜类植物、菠菜等.黄瓜就是典型地代表.这种方法可以免去去雄操作,从而降低杂交制种成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迟配系制种法自交迟配是指同种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地伸长速度比异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地伸长速度慢地现象.经过选育,可以育成自交迟配系统,即迟配系.利用迟配系制种法地优点是制种成本低,亲本繁殖容易.目前,由于大多数植物地迟配系不够稳定,又易受环境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应用较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通过连续自交选择,育成系内株间花期相互授粉结子很少,甚至几乎不能结子地系统.两性花植物如结球甘蓝地亲和指数<,白菜亲和指数<为自交不亲和,但蕾期亲和指数>地标准.在植物育种中,特别是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可利用这种特性选育遗传上稳定地自交不亲和系,从而不用去雄就能生产杂交种子,以利用杂种优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法雄性不育是指两性花植物雄性器官发生退化或丧失功能地现象.利用其作母本,可以简化制种程序,降低成本.比如大白菜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营养系杂交育种营养系杂交育种利用有性杂交技术获得杂种,对杂种进行培育、鉴定、选择,再利用无性繁殖技术来保持新品种地遗传特性地育种方法.适用于用无性繁殖地蔬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有性杂交育出来地新品种都是通过有性杂交,将已有地优良品质组合在一起.没有影响其遗传地稳定性.、倍性育种倍性育种是指通过改变染色体地数量,产生不同地变异个体,进而选择优良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地育种方法,分为多倍性育种和单倍性育种.多倍性育种通过增加染色体组数以改造生物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人类需要新品种地方法,比如无籽西瓜.一般用秋水仙素处理(自然环境则是低温影响).单倍性育种是指通过单倍体培育形成纯系地育种方法.一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在人为地条件下,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蔬菜地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生活生产要求地个体,进而培育成新地品种或种质地育种方法.物理方法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辐射以及微波辐射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对植物体进行诱导诱变;化学方法有:烷化剂、核酸碱基类似物、抗生素,主要是对种子进行诱导诱变.诱变育种存在地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地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诱变育种地最大特点是创造新地基因和类型,是遗传原材料来源.诱变育种后要进行选择育种,这样才能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抗病地新品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生物技术育种方法是指利用新兴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对蔬菜作物进行改造,使蔬菜作物向人们所需方向靠近地育种方法.主要分为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育种这三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细胞工程育种主要是指利用花药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融合与杂交等技术进行新品种培育地方法.其应用有加速蔬菜作物育种进程,诱发和离体筛选蔬菜作物地突变体,克服蔬菜作物远缘杂交困难,提供蔬菜作物育种地中间材料,克服蔬菜作物种子发育和萌发中地障碍,加快蔬菜作物新品种和良种繁育速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这是当今最热门地话题之一,是指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地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地操作,培育出新品种地育种方法.步骤是:目地基金地分离克隆,目地基因地导入,转基因植物地鉴定.其应用有:创造蔬菜作物新种质,改良蔬菜作物地品质,提高蔬菜作物地抗病虫能力,改善蔬菜作物地抗逆性,创建蔬菜作物地雄性不育材料.但其存在一定地安全隐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子标记技术育种分子标记是进行种质亲缘关系分析和检测种质资缘多样性地有效工具,利用分子标记可以确定亲本之间地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从而确定亲本之间遗传距离,并进而划分杂交优势群,提高杂种优势潜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通过分析与目标基因紧密链锁地分子标记来判断目标基因是否存在,利用分子标记不仅可以定位目标基因,也可以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链锁地分子标记跟踪目标基因,进而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标记技术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进行选择杂交,培育出蔬菜作物新品种地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总结种质资源地创新主要是遗传与变异,而应用则是前提.没有利用,则没有目标,就谈不上创新了.我国有丰富地野生种质遗传基础,并带有许多优异基因,但往往具有连锁地不利基因,就需要我们通过以上手段,培养出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蔬菜作物新品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参考文献[]蔬菜育种学课件,林明宝教授;[]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教授主编.。

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n tb s ng s e a e n moe u a a a Th e ul h r lrfe h e tc rlto s i sa n h hie ec bba ebr e o edit uih d b s d o lc lrd t . er s t e eca i d te g nei e ain h p mo gt ec n s a i i g e d—
p i f + r r o ia in p o u ig 4—2 oy r h s a d te me n p lmo  ̄ im a p r xmae y4 .5 . n t ar o 3 p me mb n t r d cn s 3 i c o 6p lmo p im n a oy q h s w sa p o i tl 5 7 % Ge e i h c d v ri s h ra e t n tef t h a e tp s n inf a t we e s o t e d e oy e T e ewee te ge ts e e i ie st wa eg e t s i a e d e oy e d sg i c nl l ri t h r h a e tp . h r r ae t n t y t h l a i yo nh h r g c d v r i mo ga d lwe t e t ie i mo g s o e d e oy e . h e ei i a c f efl e ai d f m . 2 o ie st a n n o s ni dv st a n h r h a e tp s T e g n t d s n e o s l i sv re o 0 1 7 t y g c y t c t 41 n r 0 7 2 I e e p r n 1 maei l w r ii e no t l se s C i e e c b a e g r l s i a id h a p sc ud . 3 . n t x e me t tr s e e dv d d i t h i 4 a woc u t r. h n s a b g emp a ms w t v r e d t e o l h e y

浅谈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浅谈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蔬菜育种学论文浅谈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学院:园艺学院班级:09园艺(2)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浅谈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摘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又称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等,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对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作为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大国,更应注重这一方面的发展。

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主要是指遗传与变异,而利用则是利用创新所得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与推广。

两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高的利益。

关键字: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新品种蔬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基因的载体,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原始材料,这些基因的载体可以是植物的群体或个体,也可以是植物的部分器官、组织、细胞,甚至DNA片段。

人们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应用。

当然,以前的人只是粗略的进行创新与利用,一般是使用杂交育种。

到了现在,人们对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不止在品种之间的创新,还在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上进行创新。

接下来,我要介绍我所知道的几种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的几种方法:有性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1、有性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

这是最古老的制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

有性杂交育种最重要的是父母本的选择。

其原则有:①亲本应有较多优点和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力求达到互补;②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在条件严酷的地区,亲本最好都是适应环境的品种;③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遗传强度,并无难以克服的不良性状;④生态类型、亲缘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在地理上相距较远;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较好,主要表现在加性效应的配合力高。

利用隐性性状及其分子标记快速选择大白菜育种纯系

利用隐性性状及其分子标记快速选择大白菜育种纯系

利用隐性性状及其分子标记快速选择大白菜育种纯系作者:张烨贺立龙魏清岗王红霞李景娟王凤德徐少君荆世新孙令强李洪雷邓永林高建伟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9年第12期摘要:加快纯系选育速度、缩短育种进程,是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

本试验利用大白菜桔红色、无表皮毛、亮绿秆三个隐性性状及其分子标记辅助大白菜优良纯系选择,开展加快大白菜育种效率的研究。

结果表明:该分子标记属于基因本身外显子区段的InDel或SNP标记,选择效率高(100%),可使大白菜优良纯系培育时间缩短3年,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形成的育种技术体系,可实现桔红心、无表皮毛、亮绿秆优质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精准分子设计。

本研究结果直接来源于大白菜育种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大白菜;隐性性状;分子标记;分离纯化;育种效率中图分类号:S634.103.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9)12-0007-08AbstractImproving the speed of breeding pure lines and shortening the breeding process were the goals of breeding new Chinese cabbage varieties. Here, we used three recessive traits, including orange color, non-trichome and bright green stem, and their molecular markers to assist the selection of fine pure lines in Chinese cabbage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markers with higher selection efficiency as 100% belonged to InDel or SNP markers of the gene exon segment, which could shorten breeding time of excellent pure lines in Chinese cabbage by three years. They could realize precise molecular designation about orange color, non-trichome and bright green stem in Chinese cabbag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breeding. The results were directly derived from the breeding practice of Chinese cabbage, so they had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 value.KeywordsChinese cabbage(Brassica rapa L.ssp. pekinensis);Recessive traits; Molecular marke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Breeding efficiency大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pekinensis)起源于中國,是我国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素有“国菜”之称,其丰欠对能否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有一定影响[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种
大白菜异花授粉,以前生产上应用的常规品种都是包含多种 基因型的混合群体。
大白菜群体异交率一般在80%以上,自交后生活力很快衰退, 因此选种宜采用混合选择法或混合选择与单株选种相结合的选择 方法。
当原始群体变异较小时,可采用一次或多次混合选择法。 当变异较大时,可采用1-2次单株选择后,进行混合选择。 大白菜选种必须处理好杂与纯的相互关系,否则难以获得满 意的效果。在保证选择后的群体主要经济性状基利。
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分、钾、钠、钙、镁、 铁、锰、锌、铜、磷、硒、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 维生素 C,还有微量元素钼。由大白菜营养丰富,味道清鲜适口,做法多 种,又耐贮藏,所以是我国人们常年食用的蔬菜。
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中说 其“甘渴无毒,利肠
组员: 2013.05.14
一、概况
大白菜的种质资源
大白菜是我国北方的主要蔬菜,主栽区为华北、西北、东北、 内蒙古等地区,目前在南方的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大白菜自古享有“菜中之王”的尊称,曾经为中国第一大菜, 不仅是我国的大宗蔬菜,而且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二、大白菜种质资源
1、大白菜的杂交起源假说 大白菜虽然起源于我国,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
三、杂交育种
1、开花授粉习性
大白菜第一年进行营养生长,植株在0-10℃的低温条件, 10-30天通过春化阶段,第二年抽薹开花,单株花期30天左右。
大白菜为种子萌动春化型。在春化过程中,低温处理的 时间越长、处理时植株的年龄越大,花芽分化越早。
大白菜为虫媒异花授粉作物,杂交时必须严格隔离,可 用纸袋局部隔离花枝,由于大白菜的花序为无限生长,要注 意经常松袋。
四、生育期和生态适应性
不同地区由于适宜大白菜生长的季节不同,需要生育期长短不 同的品种,即使在同一地区,为了市场和茬口安排,也需要生 育期长、中、短不同的品种。
五、丰产性和耐贮性
丰产仍然是目前大白菜生产的一项重要目标,在稳产中求高产, 是指导大白菜生产的核心问题。
大白菜育种方法
目前大白菜育种的主要方法是利用优势育种,有性杂交已不是选育新品 种的主要方法,但是,有性杂交在实现优良基因的重组与分离,优良基 因的纯化与稳定,培育优异育种材料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育系的利用。 重视游离小孢子培养等单倍体技术的研究及普及应用,提高
育种效率。 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尽快实现大白菜分子设计育种。
四、其他育种途径
1.远源杂交育种 2.倍性育种 染色体加倍产生四倍体大白菜。 小孢子培养:豫白菜7号、豫新1号、豫园50等。 3.诱变育种 4.分子育种技术 分子标记、转基因
展望
重视品种育种和出口型品种的选育,参与国际竞争。 加大春、夏反季节品种的选育力度。 育种资源越来越贫乏、狭窄,要拓宽资源创新和利用途径。 重视种子质量研究。加强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特别是雄性不
在古典文献上可以找到悠久确实的记录,也不象有些原产于 中国的蔬菜,在山川野间仍有原始的野生种类可寻。遍览古 籍,元代以前并无关于大白菜记载的典籍。根据考证,我国 大白菜的历史较短,自元代以后历经明清两朝,迄今约七、 八百年,农学家对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南方的 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演化而来的。蔬菜专家对这两 种蔬菜进行人工杂交的结果,也佐证了大白菜是小白菜和芜 菁杂交的产物。
一、引种
三种生态型中直筒高桩型适应性最广,在全国各地生长都比较好。卵圆 型适应性狭窄。平头型适应性介于两者之间,引种时生态形似地区之间 成功几率大一些。
从温差小的地区引入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薹。反之,则引入 品种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叶球变小的现象。
此外,大白菜引种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各地对叶球形状、叶球大 小、叶片抱合方式、叶色、帮色等都有自己的偏爱。
大白菜的育种目标
一、大白菜育种总的目标为优质、丰产、抗病和抗逆
二、品质育种
1. 外观品质:叶球帮与叶身有光泽、脆嫩;叶球紧实、结球形 态、株型大小等一致;不易裂球等。
2. 营养与感官品质: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蛋白质、干物 质含量,降低有机酸和粗纤维含量。
三、抗病虫性
1. 病害 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25种,其中病毒 病、霜霉病和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危害最大的三大病害 2. 抗虫 经常发生在大白菜叶部和根部的虫害有20余种 3. 其它 农药不合理使用、产品农药残留等
二、大白菜种质资源
2、大白菜亚种按照进化过程的分类
散叶变种
半结球变种
花心变种
结球变种
3、按照生态类型进行分类 ①适应海洋性气候的卵圆形 ②适应大陆性气候的平头型 ③适应大陆和海洋交叉气候的直筒型
其它5个杂交演化类型,即花心直筒型、花心 卵圆型、平头卵圆型、平头直筒型和圆筒型。
4、大白菜主要品种类型和名称 ①丰产型品种 ②优质型品种 ③早熟耐热品种 ④抗病品种 ⑤耐抽薹品种
胃。”祖国医学认为,其味甘,性平,有养胃利水、解热除烦之功效,可 用于治感冒、发烧口渴、支气管炎、咳嗽、食积、便秘、小便不利、冻疮、 渍疡出血、酒毒、热疮。由于其含热量低,还是肥胖病及糖尿病患者很好 的辅助食品;含有的微量元素钼,能阻断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的生 成,是很好的防癌佳品。
大白菜种质资源与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