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合集下载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丰富,但收集保存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较为分散,数据缺乏,也没有完善的收集机制。

此外,由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种间杂交的频率大,因此收集、保存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

以下为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及对策建议。

收集问题牧草种质资源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生长环境比较复杂。

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收集和评估方法,导致收集范围狭窄,资源利用率低。

牧草品种生命周期短,如果不能及时的收集和保存,就会造成品种丢失。

对于这些问题,应提高收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优化收集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植物地理与生态知识,优化收集范围和方法。

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收集有关牧草信息,为评估和调查提供更好的资料。

保存问题至今我国缺少完备的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保存条件也存在不足。

一些基础院所和大型种子储藏机构上缺乏保存设施,所以牧草资源保存受到的威胁很大。

长期保存过程中,病菌、真菌、害虫和自然灾害等问题也给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带来很大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要构建起完整的牧草种质资源保存系统,建立种质资源库,完善保存体制,建造适宜的保存设施,制定详细的保存标准,确保资源得到最佳的维护。

同时,在保存过程中,加强对资源的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有效的保护牧草种质资源,防止资源的丢失。

政策支持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牧草种质资源库的重要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广大农业工作者和研究机构,投入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中。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和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多种方式的动力机制,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科学知识培训,加强牧草物种文化保护与传承,识别牧草品种的知识产权等法规体系,对于保护现有牧草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牧草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护和利用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许多科学家和机构在长期的努力下,进行了大量的收集与保存工作。

然而,目前,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问题。

本文将围绕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1.收集情况不尽理想目前,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收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不同,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存在一些局限性。

此外,由于一些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劣,很多牧草资源种类较少,甚至连一些重要的草种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收集。

2.保存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在牧草种质资源保存方面缺乏专业的科研机构,许多保存设施不够完善,对牧草种质的保存和利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在保存设施中还存在管理不规范、设备老化等问题。

3.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利用率还不够高,人们对牧草种质资源的认识也比较薄弱,一些珍贵的牧草种质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此外,由于各地区的牧业发展现状不同,也限制了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对策建议1.加强对牧草种质资源采集的管理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牧草种质资源采集的管理。

同时,应成立专业的机构,制定规范的采集标准,加强对采集工作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采集的牧草种质资源的品质和数量。

国家应该加大对牧草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投入力度,完善科研机构的设施,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安全和管理规范。

同时,配备科学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保障设施的运转顺畅,从而保证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效益。

3.提高牧草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应加强对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研发的投入,提高牧草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

可以通过开发新的牧草种质资源、基于遗传改良的选育方法等多种途径,提高牧草品质,增加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

同时,加强对人才队伍和科技研发的支持和培养,提高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水平。

四川省牧草种质资源现状及育种利用

四川省牧草种质资源现状及育种利用

创 造 而 形 成 的。 在 进 化 过 程 中 积 累 了 极
其 丰 富 的 自然 和 人 工 选 择 的 变 异 , 成 了 形 各 种 优 良 的遗 传 性 状 , 牧 草 育 种 的 物 质 是
1 牧 草 种 质 资 源 对 现 代 育 种 的
意 义
牧 草 种 质 资 源 ( em l m r o r s 又 gr pa * uc ) s s * 称 遗 传 资 源 ( e e cr ore) 指 具 有 不 同 gn t e uc. , i s s 种 质 , 供研 究 和 利 用 的 各 种 牧 草 品 种 和 可 类 型 。 它们 包 括 古 老 的地 方 品 种 、 良 品 改 种 、 选 育 的 推 广 品 种 、 进 品 种 、 种 牧 新 引 各 草 突 变 体 、 生 种 、 缘 植 物 以 及 人 工 创 野 近 造 的 植 物 类 型 。 在 牧 草 育 种 工 作 中 , 质 实 上 是 选 择 利 用 种 质 资 源 中 决 定 遗 传 性 状 的基 因 , 以 又 称 为 基 因 资 源 ( ee r. 所 g n e SI  ̄S 。 国 际 上 常 将 所 储 备 的 具 有 基 因 O De) L 1 资 源 的 各 种 材 料 称 为 基 因 库 (e o1 , gr p o) m 意 即 从 中 可 以 提 取 作 为 研 究 和 利 用 所 需 要 的 基 因 【 J。 。 J 种质 资 源 是 经 长 期 自 然 演 化 和 人 工
Ab  ̄rt t: rg g r l t Fo a e e mp  ̄m rs u o s i h mpo tn g n tc a e f r grs br e ig T a t lt e e 0 r e s te i ra t e e i b s o a s e d n he cuaiy.p t m i t o e Mi y. c a a tra p lc to ff rg e mpls r S U ̄,si ¥ c ua l e h r ce nd a p iai n o o a e g r a m e O l e n i h n p ̄vnc J r po td i t e p e e tp pe Ac o d e re n h r s n a r. c r —

河南省牧草种质资源发展利用现状与建议

河南省牧草种质资源发展利用现状与建议
麓 海 拔 6 0 7 0m 到 沙 颍 河 一 线 0 0
以 南 地 区 . 为 4 3 m2 占 全 约 95 5k . 省 面 积 的 2 .% . 主 要 包 括 淮 南 99
区 、 阳 盆 地 和 伏 牛 山 区 属 于 暖 南
温 带 的 地 域 比 较 广 阔 f 北 跨 纬 南 度 4 5 东 西 跨 纬 度 6 1 面 积  ̄9 . o9 . 为 161 5k 2 占 全 省 面 积 的 7 .% ) 可 以 分 为 四 个 区 : 1 3 m , 01 , 中 部 黄 土 丘 陵 温 和 半 湿 润 夏 季 多 旱 区 . 北 平 原 温 和 半 湿 淮 润 夏 季 易 涝 区 . 东 平 原 温 和 半 湿 润 春 旱 夏 涝 区 . 北 平 豫 豫 原 、 西 黄 河 地 温 和 半 干 旱 全 年 多 旱 区 河 南 省 土 壤 类 豫 型 有 棕 壤 土 、 棕 壤 、 土 、 土 、 碱 土 、 姜 黑 土 和 水 稻 黄 褐 潮 盐 砂 1 河 南 省 引进 牧 草 种 质 资 源 概 况 . 3 河 南 省 饲 草 饲 料 站 和 河 南 农 业 大 学 草 业 科 学 教 研 室 合 作 . 在 牧 草 引 进 及 品 种 区 域 试 验 方 面 做 了大 量 的 工 作 . 相 续 引 进 有 禾 本 科 牧 草 草 地 早 熟 禾 、 麦 草 、 西 哥 玉 米 黑 墨 草 等 . 进 的 豆科 牧 草 以 紫花 苜 蓿 为主 . 4 引 有 0多 个 品 种 ,
2 年 3 )2 0 ( 2 第期 1第卷 1
行 了生 育期 、 量 等基 础 理论 研究 以及抗 热 、 旱 、 寒 、 产 抗 抗
南牲 座 需 兽
1 河 南 省 天 然 草 场 有 毒 有 害植 物 ¨] . 7 8 据河南 省 2 0世 纪 8 0年 代 草 地 调 查 资 料 显 示 . 南 省 河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牧草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重视。

牧草的品种选择和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是牧业发展的基础,它们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牧畜业的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其解决方法。

一、现状:1. 牧草资源种类丰富,但品种的单一性较强,缺乏新、优、特品种。

我国的牧草资源非常丰富,但大部分地区主要采用一两种常见的草种,缺乏新、优、特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2.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体系不健全。

由于资源收集机构和人员的不足,以及数据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的不足。

同时,还存在着资源收集重复、资料重复、先后顺序不一致等问题。

3. 种质资源品种鉴定工作不到位。

我国在牧草品种鉴定方面缺乏标准的技术体系和规范化的管理,导致牧草种质资源品种鉴定不到位,资源品质不尽如人意。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加强资源收集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各地方资源的会同,开展资源调查和评估,建立资源数据库,加强对珍贵、稀有、优良牧草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2. 引进和推广新、优、特品种。

加强对于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适应力的新、优、特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对于有关的科学实践,要加强研究和试验,验证其实用性。

3. 设立专业的种质资源鉴定机构。

建立一套全面、标准化、规范化并高效的种质资源鉴定机构,加强检测分析等技术传播和指导,努力建成一个统一、科学、成规模的国家牧草种质资源体系。

4. 建立健全的牧草信息网络平台。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牧草品种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的平台体系和数据标准,为牧草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便利。

5. 加强政策优惠。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对于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建立有利于种质资源整合利用的机制,增加品种的输出和服务程度。

同时,加强对于种质资源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选拔专业人才,为牧草资源的收集验收和利用保驾护航。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之一,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牧草作为牧业的基础饲料,其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对于推动我国畜牧业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就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收集不足:我国地广人多,气候多样,地形复杂,有着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但是目前尚未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收集,大部分牧草种质资源还处于原始状态。

2. 保存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我国在牧草种质资源保存方面进行了些许努力,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导致保存效果参差不齐,有些种质资源保存后不能长期保存或者保存后丧失了原有的优良特性。

3. 缺乏统一的保存管理机构:目前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工作由各个地区或者单位自行负责,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导致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对策建议1. 建立统一的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机构:建立由国家或相关部门管理的统一的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机构,制定相关的收集保存标准和流程,集中进行资源收集和保存,以提高管理和利用效率。

2. 加大资金投入: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和地方应该加大对于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的投入力度,并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以保障牧草种质资源的全面收集和长期保存。

3. 强化技术支持:我国在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加强科研力量,提升保存技术水平,引进并发展最新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手段,以确保保存效果和使用价值。

4. 加强资源信息共享:建立牧草种质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已经收集保存的牧草种质资源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和开放共享,为相关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便利,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交流。

5. 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我国应该利用国际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获取国外优良的种质资源,并为世界牧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出自己的贡献。

畜牧业中的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畜牧业中的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畜牧业中的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于维护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畜牧业中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草地资源的重要性草地资源作为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1. 提供优质饲料:草地是畜牧业最主要的饲料来源,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和能量,对畜牧业的生产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保护土壤和水源:草地覆盖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洪水灾害的发生,同时也促进水源的补给和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草地是生态环境中多样性最丰富的生境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二、草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1. 合理的放牧管理:合理的放牧管理是保护草地资源的关键措施。

可以通过控制放牧的数量、时间和区域,避免过度损伤和过度利用,让草地得到有效的恢复。

2. 种植草地:对于贫瘠的土地或者退化的草地,可以进行草籽的撒播和播种,通过人工方式种植草地,提高草地的覆盖率和质量。

3. 草地改良:对于退化的草地,可以采取种植优良牧草、施肥和改善排水条件等方式进行草地的改良,提高草地的品质和产量。

三、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草地生态旅游:将草地资源作为生态旅游的优质资源,可以实现草地的多元化利用。

通过开发草原旅游,不仅可以增加草地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2. 草地畜牧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草地资源既可以用于畜牧业,也可以用于农业。

通过合理规划,将畜牧业和农业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互补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草地碳汇和气候调节:草地具有良好的固碳能力,通过草地碳汇的建设,可以实现对气候变化的调节和减缓作用。

四、建立草地资源管理体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草地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草地资源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可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测与评估:建立草地资源的长期监测体系,及时获取草地资源的数据,评估草地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盐源县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

盐源县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

1 . 收集 的方法 .2 3
遇成片分体生长 的牧 草 , 可用镰
或全国统一指定 的标准进 行。 3 鉴 定评 价内容 , 2 鉴 定主要是对喷 源 的生物 学特
刀割其 果穗或果枝 : 零星 分布 的 , 可用手 撂其 果实或 种子 分别装入布 袋中 , 挂上 同样 的两份ve tg to o t l f r g e m p a m o l c i n、 o s r a o s i a i n n he wid o a e g r l s c le to c n e v t n i a u iia i n f Ya ua c nd tlz to o ny n oun y t
收 稿 日期 :0 l 0 — l 2 1一 7 0
1 . 收 集 的 内容 _1 3
要 对 采 集 点 的 生 态 环 境 进 行 实
地 观 察 记 录 , 好 标 本 和 图 片采 集 。 生 态 型 不 同 的 做 对
同种材料 , 不同海拔高度 的同种材料 , 阴坡和 阳坡 的 同种材料都应 分开装袋和 编号 。对一些成 熟比较好 , 但无 法确认 的材料 ,在 收集时要 采集全株 ,做 好标
1 收 集
1 收集的基本要求 . 2
收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 , 其最
1 收集准备 工作 收集前做 好准备 工作 是成功收 . 1 集的前提条件 , 以在收集前要做好如下工作 : 所 1 . 确定收 集路线 .1 1 通过查 看地 图和 牧草 资源分
终 目的是 实 现永 续 利 用 。所 以在 收 集 时应 做 到 : 一 , 第 要有详细 的记录 , 括科名 、 名 、 源、 地 、 拔 、 包 种 来 产 海
四川畜牧兽医 ・0 1 1 期 ・ 2 1 ・0 总第 2 2 5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我们应该如何加以利用呢?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特点
1、抗旱耐瘠 2、抗风沙 3、耐盐碱、耐酸 4、适应性好 5、抗寒
北方重盐碱地区
▪ 在北方重碱地区.大多只生长盐生植物或 结成盐斑,经多年科学试验研究,已筛选 出几个可用于改良重盐碱地的优良品种
▪ 例如:白城朝鲜碱茅、白城小花是一类生命力可再 生的生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品种改良和新 品种选育的基础,是全国生态环 境建设的需要,同时它也是草地 畜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 此,加强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与 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
利用是很重要的,希望国家能够采取 一些更加有力的保护措施,也希望我 们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
保护与利用
本组成员
• 组长:任鹏辉 • 组员:周景乐 陈磊 杨雪梅 时敏
刘钰莹 李佳慧
什么是牧草种质资源?
牧草种质资源又称牧草遗传资源,是经过长 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而成的有生命的可 再生自然资源。
所谓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这种传递可以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来完成。
▪ 2、野生牧草是完全处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 育和繁衍后代,经过上千年的自然演变, 里面蕴藏着各种可利用的基因,如抗病虫 性、抗逆性、优良品质、细胞质雄性不育 及丰产性等。
▪ 3、许多牧草种质资源是主要农作物的近缘 野生种,具有丰富的抗性基因,因此牧草 种质资源的深人研究也可为农作物改良提 供有益基因源。
充足,以平原丘陵为主,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 所以:从野生牧草中选出的优良品种有:
古蔺鸭茅、宝兴鸭茅、川东鸭茅、涪陵十 字马唐、重高扁穗牛鞭草、广益扁穗牛鞭 草、南山绒毛草、福建圆果雀稗、海南多 穗狼尾草等。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的
重要性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培育作物优质、高产、抗 病(虫)和抗逆新品种的物质 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 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维系国家 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是我 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 基础。
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品系、国 外引进品种、栽培牧草地野生祖先、野生牧 草驯化种及野生牧草种。
种质资源的作用
种质资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为宝贵
的自然财富。 是利用和改良生物的物质基础,是育种的原
始材料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材料。
种质资源的作用
提供各种工业原料、医药品,在娱乐、旅 游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青藏高原高寒区
▪ 这个地区海拔高、气候严酷,外来牧草品 种难以适应
▪ 但是经多年引种驯化当地野生牧草,已选 出一批适应高寒条件的优良牧草品种
▪ 例如: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 青海扁茎早熟禾、同德老芒麦、甘南垂穗 披碱草等
南方地区
▪ 南方大体上指长江以南地区,地域很广 ▪ 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河流密布水源
谢谢!
拥有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 究的程度是决定育种效果的重要条件,也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研究单位育种水平的重 要标志。
我国种质资源现状
我国目前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有的 已经濒临灭绝。
目前我国自然物种正以每天一个种的速 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到2010年,我国 将有3000-4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各省的野生稻也在遭受灭顶之灾 野生大豆已是零星可见
从国家来说
1、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 的认识 2、开展野生牧草多样性考察、收集和研究工作, 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 3、完善关键技术和方法,确保资源传承 4、对现有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5、制定扶持政策,增加资金投入 6、信息系统和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
法律方面?
• 牧草种质资源种类繁多,特征特性各异, 但基于其具备的共同特点制定了《牧草 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以便 对牧草种质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和数字 化表达
• 国家制订了许多关于保护牧草种质资源 的法律
种质资源的前景
▪ 1、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鉴定的最 终目的是为促进种质资源进一步交流和开 发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