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牧草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胡杨林基本情况

额济纳胡杨林现状及保护情况一、额济纳胡杨林现状额济纳绿洲的胡杨林,是我国典型荒漠地区天然分布的胡杨林的主要林分之一,也是内蒙古西部荒漠区唯一的乔木林,其分布面积和活立木蓄积在我国仅次于新疆,居我国第二位,世界第三位,集中分布在额济纳河谷地及其19条干、支流的河滩谷地,总面积约44万亩(这是郁闭度≥0.2,连续面积达到1亩以上的面积,尚有散生胡杨林面积未计入该面积中),是珍贵的物种资源和遗传种质资源。
据记载,历史上这里(额济纳旗)曾经是个古树参天、牧草茂密、良田肥沃的地区。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黑河上中游大面积开垦土地,修建了很多的大中型水库、灌渠,截取水源,造成下游额济纳河流域长期干旱无水、地下水无法补给,致使胡杨林大面积枯死,处于濒危状态。
据董正钧1944年所著《居延海》一书记载:“陶来杨(胡杨)面积二千平方市里(七十五万亩)”,六十二年间面积减少31万亩,现存的44万亩胡杨林已有70%以上的林分处于衰老残败状态,枯立木、风倒木比比皆是,林下植物种类也由原来的二百多种减少到现在的三十几种。
随着林木的枯亡、植被的减少、土地的裸露,在强烈风力的作用下,居延三角洲已成为沙漠化强烈发展地区。
二、胡杨林的保护与恢复为了抢救濒危的胡杨林资源,改善胡杨林的退化状况,我旗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采取“保护为主,主要封育”的营林方针,使胡杨林的保护与恢复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围栏封育,把有条件围封的胡杨林全部围起来,充分利用和发挥胡杨萌蘖性、耐盐碱、抗旱性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在有河水灌溉条件的前提下,实行以封代造,既有科学性又有生产应用性。
采取围栏封育措施,将人畜破坏与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有利于胡杨林的“休养生息”与自然恢复。
额济纳几十年的实践证明,退化的胡杨林是能够复壮更新的,并可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围栏封育措施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
因此,推行围栏封育措施在当前条件下,是保护和发展胡杨林资源的捷径,是保护绿洲的良策。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与对策建议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丰富,但收集保存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较为分散,数据缺乏,也没有完善的收集机制。
此外,由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种间杂交的频率大,因此收集、保存的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
以下为我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及对策建议。
收集问题牧草种质资源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生长环境比较复杂。
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收集和评估方法,导致收集范围狭窄,资源利用率低。
牧草品种生命周期短,如果不能及时的收集和保存,就会造成品种丢失。
对于这些问题,应提高收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优化收集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植物地理与生态知识,优化收集范围和方法。
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收集有关牧草信息,为评估和调查提供更好的资料。
保存问题至今我国缺少完备的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保存条件也存在不足。
一些基础院所和大型种子储藏机构上缺乏保存设施,所以牧草资源保存受到的威胁很大。
长期保存过程中,病菌、真菌、害虫和自然灾害等问题也给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带来很大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要构建起完整的牧草种质资源保存系统,建立种质资源库,完善保存体制,建造适宜的保存设施,制定详细的保存标准,确保资源得到最佳的维护。
同时,在保存过程中,加强对资源的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有效的保护牧草种质资源,防止资源的丢失。
政策支持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牧草种质资源库的重要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广大农业工作者和研究机构,投入到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中。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吸引和整合各种资源,创造多种方式的动力机制,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科学知识培训,加强牧草物种文化保护与传承,识别牧草品种的知识产权等法规体系,对于保护现有牧草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总结。
内蒙古牧草种类

内蒙古牧草种类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区域之一,因为其广阔的土地和特殊的气候条件,有着丰富多彩的牧草资源。
以下是一些内蒙古常见的牧草种类:
1. 针茅草:针茅草是内蒙古地区最为常见的一种牧草,生长期长,抗旱性强,是牛、羊、马等家畜的主要饲料之一。
2. 羊草:羊草是内蒙古地区草原上的一种优良牧草,因为其呈鲜绿色,营养丰富,而且易于消化,所以饲料价值较高。
3. 刺蓼草:刺蓼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牧草,适应力强,生长迅速,不仅可以用作家畜饲料,还可以作为饲草制作饲料。
4.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饲草,在内蒙古地区也很常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对家畜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5. 蒙古牧草:蒙古牧草是一种具有典型草原特色的草本植物,生长期长,耐旱耐寒,饲料营养丰富,受到内蒙古地区畜牧业的青睐。
6. 羽茅草:羽茅草是一种常见的草原牧草,它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优点,有助于家畜的生长和健康。
总之,内蒙古地区的牧草资源丰富多样,这些牧草种类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还可以为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做出重要贡献。
- 1 -。
内蒙古巴林左旗天然草地野生中草药资源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

10d 年 降 水 量 为 30~40m 3 , 1 0 m。 ≥ 1 C年 积 0o
温 22 0~ 0 ℃ 。 0 310
2 野生 中草药 的种类 、 分布及蕴藏量
巴林左旗 天然 草地类 型多样 , 物资源 丰富 , 植 特
3 一 2
维普资讯
第1 期
宁宝军 , : 等 内蒙古 巴林 左旗天然草地野生 中草 药资源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
3 1 制 定规划 , 理采 集和收购 . 合 ( ) 定收 购计 划 。天 然草 地 野 生 中草 药 材 的 1制
() 3 合理采挖。合理采挖应贯彻挖大留小、 挖多 留少、 挖稠留稀和划 区分片轮采轮挖的原则, 做到保
别是野 生 中药材 的 品种 、 积 、 量 优势 较 为 明显 。 面 产 据调查 , 己采集 到 的如驰名 中外 的甘草 、 防风 、 麻黄 、 黄芩 、 知母 等就 有 10余 种 , 中有 2 种如龙 胆 、 8 其 0余 玉竹 、 桔梗 、 参 、 术等 具有 栽 培价 值 。总蕴 藏 量 沙 苍
一
。
全旗 有 土地 面积 6.9万 h 其 中草 牧 场 3 45 m, O
万 h 耕 地 1. m, O 8万 h m 。从 “ 、 、 ” 光 热 水 气候 资 源
来看 , 具有光照充足 , 雨热同季, 有效降雨多, 积温可 利用性高等特点。年平均气温 4~ 6℃, 无霜期 10 0
护繁育与采挖利用 同步进行 , 二者 实质上 是统一而 不 可偏废 的。如防风 , 不及时采挖 , 植株抽苔 开花 , 根木
收稿 日期 :0 7— 5— 1 20 0 2 作者 简介 : 宝军 ( 92一) 男 , 宁 16 , 畜牧 师 , 主要 从 事草 地 保 护、 建设 与管理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内政办发〔2021〕95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7号),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快草原生态恢复,提升草原生态服务功能,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以完善草原保护修复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提升草原管理水平、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加强草原保护和修复力度,促进草原合理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状况,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基础。
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45%左右,草原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到203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草畜平衡,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稳定在45%以上,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退化草原得到全面治理和修复,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蒙古牧区生态保护措施

蒙古牧区生态保护措施随着人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生态系统中,蒙古牧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备受关注。
为了保护蒙古牧区的生态环境,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政府、社会组织和牧民积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本文将就蒙古牧区生态保护的几个关键领域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草地管理草地是蒙古牧区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对维持当地社区的生活和文化传统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草地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草地的可持续管理计划,包括合理制定放牧区域和放牧强度,定期轮牧,避免过度放牧和退化。
其次,加强对草地的保护监测,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蒙古牧区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当地牧民的生活和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保护水资源,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一方面,加强水资源调查和监测,了解当地水量和水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制度,推广节水措施和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蒙古牧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资源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和恢复物种的栖息地,禁止非法猎捕和贸易。
其次,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科学研究和监测,了解物种数量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四、草原火灾防控蒙古牧区是草原火灾多发区域,火灾不仅破坏草原生态环境,还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为了防止和控制草原火灾,需要加强火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火灾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对火灾的扑救和控制,提高牧民对火灾的预防意识和扑救技能。
五、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环境意识的普及。
在蒙古牧区,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在学校和社区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蒙草生态介绍

对场地周围的环境、地形、 土壤、植被、水分条件等 开展调研和科学论证,并 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STEP2.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项目实施的首 要工作,是后续工作的基 础。
STEP3.草种搭配
根据典型草原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植物,采用禾本科和豆科相结合,草本、 灌木和花卉相搭配的原则,特别是应用了抗旱、低碳的蒙草植物,主要包含: 蒙古冰草、羊草、赖草、新麦草、野罂粟、蒙草补血草等50多种乡土植物。
修复
前
修复
后
乌拉盖 草原生态修复中
科尔沁 沙地生态修复
科尔沁沙地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总面积近9000万亩,分布在兴安盟、通 辽市和赤峰市。通辽市处于沙地的腹部,沙地面积达4086万亩,占科尔 沁沙地总面积的52.7%。通辽市针对科尔沁沙地制定了“双千万亩”治 理计划,蒙草公司通辽沙地治理与林草牧业发展研究院2015年开始,对 2万亩科尔沁沙地进行治理研究与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修复
前
修复
后
阿拉善 荒漠生态修复
基于驯化乡土植物修复本土生态的理念,蒙草在阿拉善荒漠腹地设立 荒漠植物研究院,研究荒漠植物及荒漠生态治理的集成技术体系,蒙 草阿拉善子公司与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共 同签署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巴彦木仁苏木“十个全覆盖” 暨灾后重建工程PPP合同》,估算投资约1.35亿元,为荒漠化生态修 复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大数据支持。
沙地、沙漠生态治理关键点 1.植物多样性调研
不同地域和类型的沙地及沙 漠适合生长的植物不同。所 以修复之前需要对当地的植 物多样性进行系统普查,以 确定未来生态修复的植物用 种和配比。
科科尔沁沙地生态修复: 尔沁沙地处于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以及农业和牧业过渡带,是我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 脆弱、土壤基质不稳定、风势强劲、沙化类型复杂。蒙草通过对当地气候、植物的研究,采用了整体 飞播加局部沙障的方式对这片沙地进行了治理。 阿拉善荒漠生态修复: 阿拉善地区空气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流动性沙丘,使植物的生长和稳定 都成为极大的难题。因此,蒙草采用保护性种植的方式,一方面交替使用机械沙障和植物沙障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固沙,另一方面采用高效补水技术为植物进行水份补给,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量。
牧草种质资源

如:日本的“二重贮存法”:
长期库 材料
中期库 提供 育种材料
材料用完后从此取出 繁殖
当前世界上已建成种质资源库480余座, 其中有三大基因库:
a、美国科罗拉多科林斯堡,1957年建立,温度 -4℃,湿度32%,库容50万份,现有保存近10万份 b、日本:奈川,1965年建,温-1℃,湿30%,已保 存近3万份 c、俄罗斯:计划保存国内外种质资源近30万份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 保存:既要使原材料保持有一定数量,还要保持其不 失去活力和原有的遗传变异度。 1、机构(种子库):
植物园、品资所、研究所、生产厂家、种子公司、 2、保存方法: 1)室内保存:利用种子库保存。条件:低温,低湿 (湿度在50%以下)。
注意:防虫、鼠、潮、火
长期库:-10 ~ -18℃,湿度35%以下, 保存75年。 中期库:-1℃,湿度30%以下,保存10 ~25年。 短期库:20℃,湿度45%,保存2 ~ 5年。 种子库日常工作:保存、监测、供种;
如:敖汉苜蓿、晋南苜蓿、关中苜蓿、吉林老芒麦 3)用途:
①当地比较适应,抗逆性强,可直接用于生产。 ②选育新品种。 如:40年代西北从日本引入箭舌豌豆育成西牧333 ③作杂交亲本。 如:准格尔苜蓿×锡盟黄花苜蓿→草原1号。60年代 兰州畜牧所从西牧333中选出早熟、高产的春箭舌豌豆 333A
扁穗冰草
第二章 牧草种质资源
第一节 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
一.概念:
原始材料—凡用于培育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的栽培植物和 野生植物称为原始材料。育种材料:是品种资源的一部分
种 质—指具有物种或品种全套遗传物质、并能繁殖,传递给下 一 代的一切生物体称为种质。
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所有生物类型称为种质资源。 遗传资源包括:物种、品种、生态类型、植株、种子、 无性繁殖器官、花粉甚至单个细胞(基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