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文化与生活含答案
2019年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3文化生活12含答案

单元质检卷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苏鲁皖三地为争抢“琅琊”的所有权而大展拳脚,安徽滁州更是将自家琅琊山顶上的“会峰阁”改名“琅琊阁”。
你如果反对这种现象,你的理由是()①这种做法提升地方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促进旅游发展②这种做法扩大文化的传播,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这种做法忽视了自身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显示文化浮躁心理④这种做法体现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争夺地名实质是争抢经济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7·辽宁六校联考)弹幕,是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很有趣,很生动。
但是弹幕中也有一些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低俗文化等。
为此国家网信办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强调,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实时管理。
国家网信办上述要求的依据是()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消除文化的商业性④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发展文化产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是一个全球性教育趋势。
发展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中间的“关键少数”素养,更能反映社会变迁对于人的素质的新要求。
我国加强“核心素养”教育,是因为()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③立德树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④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央视推出的又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
入选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透过诗词之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效果检测【09】文化与生活(含答案)

复习效果检测(九) 文化与生活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9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9年经济工作②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9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③2018上海Y3动漫节于2月8~1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④2019年12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 再创新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C 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①属于政治现象,④属于经济现象,排除。
故选C。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之所以强调要发挥市场对于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基础作用,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C.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的性质的部分D.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解析:选C A与题意不符合,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同步。
B错误,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D错误,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3. (2018·赣州模拟)《北京文化创意发展报告》(2018)指出,201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205.2亿元,比2019年增长10.8%。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仍稳居第二支柱产业地位。
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选B ①错误,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交融。
④错误,优秀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精品试卷及答案(九):文化与生活

单元检测(九)文化与生活一、单项选择题1.2017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阅读日,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拓展,阅读能净化心灵、修身养性。
阅读离不开书籍,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说明()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A书籍是拓宽人的知识面、修身养性的阶梯,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①③当选;②与题意不符,④错在“唯有”“才能”上。
2.“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是与我国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但在生产力已经很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
这表明()A.文化不一定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B.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C.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D.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解析:选B“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观念,在今天我国一些地方依然根深蒂固,说明文化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B项正确;A、C两项说法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书店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书店形成冲击。
近年来,书店已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
卖创意、卖服装、卖咖啡、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实体书店逐渐回暖。
这体现了()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选D在实体书店里卖创意、卖服装、卖咖啡、办活动等,吸引了顾客,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说明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享用文化,④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错误;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③错误。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新人教版

第3部分文化生活专题九文化与生活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淄博高三摸底测试,19)有人说:外国文化年或者中国文化年,都是双方战略合作思路中“以文促经”的考虑。
这说明 ( C )A.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B.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C.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D.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解析】“以文促经”的表述表明了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的影响,C符合题意;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A说法不准确;B与题意无关;D 表述本身错误。
2.(2018·河北邢台月考,15)2017年9月19日,第四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敦煌举行。
该论坛致力于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当好市场融通黏合剂、画出情感相通同心圆,已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品牌资源,成果丰硕,前景可观。
由此可见 ( D )①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②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③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题意强调的是文化对经济的作用,而不是经济对文化的作用,①不选;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②观点错误;论坛致力于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体现了③;该论坛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品牌资源,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④正确。
3.(2018·广东湛江调研,19)文化代表和反映着城市的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要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的依据是( B )①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②培育人文精神是创建文化城市的根本任务③经济社会发展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④城市建筑是展现地域风情的重要载体【解析】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体现了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①正确;②观点错误,不选;题干不涉及经济与城市文明的关系,③不选;建筑风格能提升城市品位,④正确。
2019届全国通用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讲义新人教版必修

的重要性,答案为 C 项;A、B、D 三项与题目指向不符。 答案:C
3.(2018·葫芦岛模拟)说家史、晒家书、写家训、谈家风、议
家规……我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千千万万
个家庭就会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
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环境影响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 ②家风建设是社会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政府和企业之所以重视“文化车间”建设,是因为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 动,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 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④符合题意;人们的精神产品 离不开物质载体,但不是源自物质载体,文化是人类社会 实践的产物,③说法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 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 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车间”建设不会直接影响 企业经济效益,②说法错误。 答案:B
考情归纳
近几年高考对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和特点多以选择题的 形式考查,通常以地方性素材、时政性突出的文化 热点等 为背景,要求分析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难度一般。复习时 要分别准确理解文化影响人的两个特点、两个表现。
试模拟——考点通关
1.(2018·福建六校联考)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 5 月 8 日订 立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人与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基点一线串 考点四层研
热点二面观 题点三维练
基点一线串
构建知识体系 串记主干知识
考点四层研
考点各个击破 认知步步高升
考点 1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2019年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3文化生活10含答案.docx

单元质检卷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时间 :5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被誉为中国“村落保护第一人”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冯骥才表示 ,要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
这告诉我们 ()①要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②传统村落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多样性④要优先开发传统村落,带动农村产业不断升级转型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2.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
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
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 ,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
”这告诉我们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 ()①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持其特有的建筑风格③注重城市气质与其物质载体协调发展④优先开发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A. 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3.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 2030 年 )》提出 ,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其原因是()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④承袭传统文化 ,把握文化发展规律A. ①②B. ①③C.②③D.②④4.“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古城徽州改名“黄山市”近三十年,恢复原名的呼声一直不断,有人坚持“我要老地名 ,要敬畏文化 ,敬畏历史”,也有人说“新地名也用习惯了,再改回去劳民伤财 ,没必要”。
对这场“复名”之争的正确认识是()①时间短的地名不具有文化意义,应恢复旧名②既要关心文化价值,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成本③应有对历史文化地名的保护意识④应让地名设置为经济发展让路A. 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5.“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记忆中的除夕夜,全家人围炉夜话: 仁爱亲情 ,长幼有序 ,礼数有方。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9文化与生活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与生活( 时间 :5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题 5 分, 共 60 分)1.“有批就有钱”“批一封 , 银二元” , 这些从前流传在梅州民间的俗语和歌谣 , 唱出了侨批这种宝贵的民间文书的独到性。
侨批是华侨与家乡的亲人联系交流、带信带钱物的特别文件载体 , 它涵盖侨乡与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信息, 是未经以后人故意雕琢的,史信 , 被盛赞为中国“20 世纪的敦煌文书”, 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侨批拥有巨大魅力是由于 ()①侨批是显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记②侨批是对特准时代经济、政治的反应③侨批是维系民族生计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侨批是特准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②④2.纪录片《记着乡愁》选用全国100 个古乡村进行拍摄 , 以生活化故事为依靠 , 以乡愁为情感基础 , 真切再现中国古乡村的人文故事。
《记着乡愁》的播出引起社会激烈反应, 唤起了无数国内外华人的家乡记忆。
资料说了然()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详细的、有形的③大众传媒拥有文化传达、交流、共享的功能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样文化活动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③3. 中国人的传统看法里向来都有“养儿防老”的思想, 居家养总是好多人都认同的养老模式。
但此刻许多家庭是“4— 2— 1”的构造 , 一对年青夫妇要奉养四位老人, 家庭养老的压力愈来愈大。
但目前仍旧有好多老人不肯意去社区养老中心或养老院养老。
因而可知()①文化决定人们的思想方式②文化影响着人的行为选择③传统文化的悲观作用日趋明显④传统看法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③④4.(2017·山东潍坊一模) 名人旧居是人们触摸历史的“活化石”, 除了建筑自己的价值外,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和魂魄所在。
最近几年来, 跟着旧城改造和城市化进度的加快 , 保护好名人旧居已经成为一个火烧眉毛的严重问题。
2019年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必修3文化生活10含答案

单元质检卷十文化传承与创新(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被誉为中国“村落保护第一人”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冯骥才表示,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
这告诉我们()①要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②传统村落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村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气质和文化多样性④要优先开发传统村落,带动农村产业不断升级转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作家冯骥才说:“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
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
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
”这告诉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①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持其特有的建筑风格③注重城市气质与其物质载体协调发展④优先开发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其原因是()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④承袭传统文化,把握文化发展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古城徽州改名“黄山市”近三十年,恢复原名的呼声一直不断,有人坚持“我要老地名,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也有人说“新地名也用习惯了,再改回去劳民伤财,没必要”。
对这场“复名”之争的正确认识是()①时间短的地名不具有文化意义,应恢复旧名②既要关心文化价值,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成本③应有对历史文化地名的保护意识④应让地名设置为经济发展让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记忆中的除夕夜,全家人围炉夜话:仁爱亲情,长幼有序,礼数有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除①④,故选 C 项。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书店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书店形成冲击。近年来,书店已 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卖创意、卖
服装、卖咖啡、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实体书店逐渐回暖。
这体现了 (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单元检测(九) 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
1.2017 年 4 月 23 日是第 22 个世界阅读日,阅读使人的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
拓展,阅读能净化心灵、 修身养性。 阅读离不开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说明 (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①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无目的的④广告文化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解析: 选 C “我国电视剧有 26% 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 ”说明广告文化体现了文化
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 正确; “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达到宣传企业品牌和产
举办。创意点亮生活,文化成就时尚。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因为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给予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动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③文化创意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②④
A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解析: 选 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它所讲的永远是美国故事,体现的也永远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这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国
际竞争中 ( )
①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②要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制文化交流
④必须增强以文化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 题目旨在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解析:选 C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经济、
2
政治决定文化, ① 错误; ③ 中 “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 ” 说法错误; ②④ 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 C 项。
7. 2017 年 8 月 18 日至 20 日,海峡两岸 (漳州 )文化创意节在漳州牛庄文化创意产业园
④唯有读书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 A 书籍是拓宽人的知识面、 修身养性的阶梯, 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①③ 当选; ②与题意不符, ④ 错在 “ 唯有 ”“ 才能 ” 上。
2.“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把阅读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 .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 选 D 在实体书店里卖创意、卖服装、卖咖啡、办活动等,吸引了顾客,获得了
较好的经济收益, 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 符合题意; 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
适和丰富,说明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享用文化, ④ 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 错
误;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
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③ 错误。
1
4.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电视剧有 26% 的资金来源于植入式广告。 植入式广告是 通过文化传播的形式,在保障观众持续观看相关文艺作品的同时,让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
觉中耳濡目染,达到宣传企业品牌和产品的效果。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品的效果 ”说明广告文化对人们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① 正确 ;② 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
的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而不是相互影响, 排除;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
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③说法错误。
5.近年来,“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创作中已经成为一种风潮。“中国元素”成为 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块“敲门砖”,但“不管一部好莱坞电影中有多少‘中国元素’,
①②
当选; ③ 错在 “ 抵制文化交流 ”上;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经济、科技等物
质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 错误。
6.2017 年 8 月 17 日,中国 IP 产业年会联合主办的中日韩动漫产业研讨会在深圳会展
中心成功举办。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有机构成,越来越
解析: 选 D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的经济化、 经济的文化化的体现, 之所以重视发展文
化创意产业, 原因在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④ 当选;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但只有先进健
康的文化才能推动经济发展, ①错误;只有科学的文化创意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错误。
8.《论语 ·雍也》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 寿。”这句话表明 ( )
会的道德力量。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
①阅读是人们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③人们从阅读中能获取精神的力量
②阅读有助于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解析: 选 C ①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④错误, 文化对人起影响作用, 不是决定作用,
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世界范围内看,动漫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
要产物,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发展的文化支柱性产业。这说明
()
①文化决定经济社会发展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