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

猕猴桃耐盐碱性与耐涝性研究猕猴桃,又名奇异果,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深受人们的喜爱。

猕猴桃的生长环境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其中耐盐碱性和耐涝性是影响猕猴桃生长的重要因素。

为了深入了解猕猴桃的耐盐碱性和耐涝性,进行相关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猕猴桃耐盐碱性研究猕猴桃的生长环境主要在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壤盐碱化严重。

盐碱土壤中的盐分对猕猴桃的根系和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猕猴桃的耐盐碱性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1.1 猕猴桃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发现,适当的盐胁迫可以促进猕猴桃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

在一定浓度的盐胁迫下,猕猴桃的根系和叶片会产生相应的适应性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包括积累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脯氨酸类物质,增加抗氧化酶活性等,以维持细胞内稳态,减缓盐胁迫对猕猴桃生长的负面影响。

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在抗盐碱能力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不同品种进行盐碱胁迫处理,发现一些品种具有较高的盐碱适应性,而另一些品种则对盐碱胁迫表现出较弱的耐受性。

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助于进一步选育和培育抗盐碱能力强的猕猴桃品种。

针对猕猴桃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变化及品种差异,可以通过遗传改良、生理学调控、土壤改良等手段来提高猕猴桃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从而增加猕猴桃在盐碱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猕猴桃的根系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长期的涝水条件会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猕猴桃的耐涝性也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研究发现,猕猴桃在长时间的涝水条件下会出现凋萎、生长迟缓、茎叶发黄等不良现象。

特别是根系受涝最为严重,长期受涝会导致根系窒息和根系细胞死亡,对猕猴桃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2 猕猴桃品种对涝水胁迫的差异三、结语猕猴桃的耐盐碱性和耐涝性研究对其在不同地区的种植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发现,猕猴桃在适度的盐碱胁迫下可以产生积极的生理适应和生物化学变化,有利于提高其抗逆性和生长发育;而通过选育和培育耐盐碱、耐涝品种,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藜麦种质资源及抗旱和耐盐的研究进展

藜麦种质资源及抗旱和耐盐的研究进展

藜麦种质资源及抗旱和耐盐的研究进展藜麦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南美洲、西亚和欧洲。

近年来,由于其高蛋白、高营养价值以及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等特点,藜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全球各地对藜麦种质资源的研究已经展开,涉及到藜麦的产量、品质、适应性以及抗逆性等不同方面。

藜麦种质资源目前藜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工作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大部分藜麦种质资源都集中在南美洲,其他地区种质资源数量比较有限。

但是随着人们对藜麦种质资源的重视,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开始积极开展藜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

已经发现了大量藜麦的荒漠型、山地型、杂交型等不同类型藜麦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藜麦的种质改良提供丰富的遗传基础。

抗旱性研究藜麦对干旱的适应性非常强,其生长期间仅需少量水分就可以生长良好。

但是藜麦在生长初期对干旱的适应性比较差,要想让藜麦具备更强的抗旱能力,需要通过遗传改良等手段进行研究和改进。

目前,国内外一些科学家通过对藜麦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基因,这些基因可以为藜麦的抗旱育种提供重要的参考。

耐盐性研究藜麦对盐碱地的适应性非常强,其可以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和发育。

这主要得益于藜麦对盐分的耐受能力很强,其种子和幼苗可以承受高浓度的盐分。

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藜麦的耐盐基因,并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耐盐基因的精准修饰,从而进一步提高藜麦在盐碱地上的适应性和产量。

总体来说,藜麦的种质资源丰富,其抗旱和耐盐性能力突出,为其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目前藜麦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未来需要加强对藜麦的研究和开发。

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摘要:果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大量特异的资源,蕴藏着珍贵的特有基因。

加强对这些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挖掘有价值基因,阐明果树耐盐蛋白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耐盐性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克隆耐盐相关基因,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提高果树的抗盐性,培育耐盐碱果树品种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1 果树耐盐机制1.1 渗透调节盐胁迫下,果树的渗透调节主要通过积累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质实现的,特别是轻度和中度盐胁迫条件下主要由渗透调节作出响应,从而降低根际区土壤水势。

对积累无机离子获得渗透调节的果树来讲,排盐越有效,其主动渗透调节的能力越差。

参与果树渗透调节的无机离子主要有Na+、K+和Cl-,但这几种离子在不同的果树中是不同的。

有些果树选择K+而排除Na+,有些果树选择Na+而排除K+。

虽然盐胁迫可引起Cl-含量的增加,但有人认为Cl-是作为平衡Na+或K+电荷的物质被动进入细胞内,对植物的渗透调节作用不大。

果树体内积累更多的无机离子将影响果实的品质,有机物质的积累显得更为重要。

在果树中发现有多种相溶性有机物质,如含N化合物(脯氨酸、甜菜碱、氨基酸、多胺)和糖类及其衍生化合物等。

这些相溶性物质可以维持细胞膨压,而且能稳定细胞中酶分子的活性构象,保护酶免受盐离子的直接伤害,以及能量和N的利用库。

1.2 离子的选择吸收盐土植物和淡土植物根系细胞质都不能忍受高浓度的盐,因此在盐条件下这些植物或者是限制过多的盐进入(即拒盐),或者是把Na+离子分配到各个不同组织中从而便利代谢功能(即分配原理)。

限制过多的Na+进入到根系细胞或者木质部的一种途径是维持一个最佳的细胞质K+/Na+比值。

一般地,在轻度或中度盐害条件下,拒盐是十分有效的,但是高盐条件下盐土植物通过分配原理抵抗盐胁迫。

拒盐是相对的,无论是耐盐还是盐敏感的果树,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浓度的Na+。

果树耐盐机制研究进展

果树耐盐机制研究进展

果树耐盐机制研究进展作者:亓正聿毕泽楷彭福田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11期摘要:盐胁迫是影响果树栽培的重要环境因子,严重制约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

主要对果树耐盐性评价方法和耐盐种质资源筛选、果树耐盐性形成的生理机制、果树耐盐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后续的果树耐盐碱机制解析及耐盐碱果树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树;耐盐机制;研究进展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08-04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 文献标志码: A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盐渍化程度显著增加。

生产过程中过度施肥及不恰当的灌溉管理,使得土壤盐渍化问题变得日益严峻[1]。

土壤盐渍化已严重影响到我国主要经济树种——果树的发展,影响果品生产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对目前果树耐盐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期抗盐性研究与耐盐育种提供参考。

1 果树耐盐性评价方法和耐盐种质资源筛选1.1 评价指标果树耐盐性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盐胁迫后各生长指标变化进行评价。

常用的生长指标包括植物的植株生长量、株高、叶片数、根系活力及根干鲜质量等[2-5]。

在盐胁迫下变化幅度较为明显的生理生化指标也可作为果树耐盐性评价的指标。

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标包括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等物质的含量,钠离子、钾离子质量分数及其比值,过氧化物酶等氧化酶的活性及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等[6-9]。

果树耐盐机制复杂,通过单一指标或几个指标评价果树的耐盐性,往往具有较大的片面性,无法科学地进行评价,通常对果树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10]。

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不同种质间的耐盐性,提高种质表型鉴定的准确性。

如在形态指标的选择上,通常采用“盐害指数”这一综合指标,也经常使用平均抗逆系数、耐盐系数等对试验材料进行耐盐性评价。

曾丽蓉为评价5种不同苹果砧木耐盐性,测定了14个与耐盐性相关的指标,与耐盐性呈正相关的指标,计算隶属函数值;与耐盐性呈负相关的指标,计算其反隶属函数值,最后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的大小排序。

13种葡萄砧木耐盐性差异比较研究

13种葡萄砧木耐盐性差异比较研究

13种葡萄砧木耐盐性差异比较研究13种葡萄砧木耐盐性差异比较研究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土壤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

而葡萄作为一种重要的果树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由于葡萄根系对盐分的敏感性较高,盐渍化土壤对葡萄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葡萄砧木的耐盐性差异对于解决盐渍化土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取了13种常见的葡萄砧木品种,通过盆栽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品种进行了耐盐性差异比较研究。

试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浓度的盐水模拟盐渍化土壤,探究葡萄砧木的生长状况、根系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首先,我们观察到不同品种的葡萄砧木在盐渍化土壤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品种如XX和XXX能够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而另一些品种如XXX和XXX则表现出较弱的生长能力。

同时,我们对根系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耐盐性强的品种具有更多的侧根和较长的主根长度,这有助于对抗盐分胁迫。

其次,通过分析葡萄砧木的生理生化指标,我们发现一些品种具有更高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表明它们在盐分胁迫下能够更好地维持生理平衡。

此外,耐盐性强的品种还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这些酶能够清除细胞内的有害自由基,减轻盐分胁迫对细胞的损伤。

最后,我们对盐分处理下葡萄砧木的产量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耐盐性强的品种在盐渍化土壤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而耐盐性差的品种产量显著下降。

这说明,选择适应盐渍化土壤的耐盐性强的品种作为砧木可以提高整个葡萄产业的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发现,13种葡萄砧木品种在耐盐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力,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况、根系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

这些耐盐性强的品种对于解决盐渍化土壤问题和提高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13种葡萄砧木品种的比较研究发现,一些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能力,具有较好的生长状况、根系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

葡萄耐盐碱性研究进展

葡萄耐盐碱性研究进展

落叶果树 2024,56(2):66-69·资源生态环境· DOI: 10.13855/j.cnki.lygs.2024.02.015葡萄耐盐碱性研究进展朱自果1,韩燕1,李颖芳2,马玉姣1,3(1.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3.山东省酿酒葡萄与葡萄酒技术创新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葡萄是中国重要的果树,但土壤盐渍化制约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阐述了盐碱胁迫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耐盐碱砧木及葡萄耐盐碱性;中国对耐盐碱葡萄资源的研究现状;从渗透调节物质、离子稳态、活性氧及抗氧化系统、植物激素等反面论述了葡萄耐盐碱机理,提出了今后葡萄耐盐碱性研究的问题与建议,为葡萄耐盐碱育种及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耐盐碱性;耐盐机理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4)02-0066-04收稿日期:2024-02-05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TZXD0011,2022CXGC010605,2023TZXD015);国家现代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29-16);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3A47)。

作者简介:朱自果(1980-),男,山东泰安人,副研究员,从事葡萄育种与栽培工作。

E-mail:shanhong98@163.comResearchprogressonsaline-alkalisalt-alkalinetoleranceofgrapeZHUZiguo1,HANYan1,LIYingfang2,MAYujiao1,3(1.ShandongAcademyofGrape,Jinan,Shandong250100,China;2.ShandongInstituteofPomology,Tai’an,Shandong271000,China;3.ShandongTechnologyInnovationCenterofWineGrapeandWine,Jinan,Shandong250100,China) Abstract:GrapeisanimportantfruittreeinChina,butsoilsalinizationrestrict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grapeindustry.Thisarticlereviewstheresearchprogressofgrapesaline-alkalitol erance:theaspectsoftheimpactofsaline-alkalistressongrapegrowth,saline-alkalitoleranceofrootstocksandgrapes,osmolyte,ionhomeostasis,reactiveoxygenspeciesandantioxidantsystems,planthormonesandsoon,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grapesaline-alkalitolerancebreedingandcultivation. Keywords:grape;salt-alkalinetolerance;salttolerancemechanism 葡萄作为世界第二大水果,其适应性好、栽培范围广、加工产品丰富,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植物耐盐碱性研究进展及外源褪黑素应用研究

植物耐盐碱性研究进展及外源褪黑素应用研究

特产研究157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 DOI :10.16720/ki.tcyj.2022.092植物耐盐碱性研究进展及外源褪黑素应用研究贾文飞1,2,马靖恒1,2,裴彤1,2,魏晓琼1,2,王颖1,2,李金英1,2,吴林1,2※(1.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吉林长春130118;2.吉林省蓝莓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1)摘要:土壤盐碱化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小分子胺类物质,植物中褪黑素可参与植株的生长与发育,调控植物对盐碱胁迫的应答。

本文概述盐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响应,归纳总结外源褪黑素对植物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植物的抗性研究和外源褪黑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土壤盐碱化;盐碱胁迫;生理响应;褪黑素中图分类号:Q945.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21(2023)03-0157-06Research Progress on Salt-alkali Tolerance of Plant and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MelatoninJIA Wenfei 1,2,MA Jingheng 1,2,Pei Tong 1,2,WEI Xiaoqiong 1,2,WANG Ying 1,2,LI Jinying 1,2,WU Lin 1,2※(1.College of Horticulture,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2.Jilin Blueberry Research Center,Changchun 130021,China )Absrtact :Soil saliniz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to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d it is also a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acing in the world today.Melatonin (N-acetyl-5-methoxytryptamine )is a small molecule amine substance widely existing in animals and plants.Melatonin in plants can play a roll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 and regulate the response of plants to saline-alkali stress.In this paper,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plants under saline-alkali stress is reviewed as well as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exogenous melatonin to plants under saline-alkali stress,which woul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of plant re-sis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xogenous melatonin.Keywords :soil salinization;saline-alkali stress;physiological response;melatonin全球盐碱地面积约9.5108hm 2,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23%[1,2]。

国内耐盐植物选育

国内耐盐植物选育

国内耐盐植物选育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开始关注耐盐植物的选育。

本文将介绍国内耐盐植物选育的意义、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

一、耐盐植物选育的意义耐盐植物是指能够在高盐环境下生长和繁殖的植物。

耐盐植物的选育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

首先,耐盐植物可以改良盐碱地,使之恢复为良好的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

其次,耐盐植物可以在沿海地区建立生态屏障,防止海水侵蚀,保护沿海生态环境。

此外,耐盐植物还具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旅游产业。

二、耐盐植物选育的方法耐盐植物选育主要包括基因筛选、杂交育种和遗传改良等方法。

首先,基因筛选是通过分析植物的基因组,筛选出与耐盐性相关的基因。

科学家根据这些基因的功能,可以针对性地培育出耐盐植物。

其次,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耐盐植物的杂交,获得具有更优良性状的后代植物。

这种方法可以加快耐盐植物的选育进程。

最后,遗传改良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直接改变植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耐盐性。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是未来耐盐植物选育的重要方向。

三、国内耐盐植物选育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国内,耐盐植物选育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耐盐植物的重要基因,并进行了功能分析。

他们还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一些耐盐植物新品种,如耐盐水稻、耐盐大豆等。

此外,利用遗传改良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编辑了一些植物的基因组,使其具有更强的耐盐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国内耐盐植物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展望尽管国内耐盐植物选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耐盐植物的选育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需要科学家们的长期投入。

其次,耐盐植物的种质资源还不够丰富,需要加强收集和保存工作。

此外,耐盐植物的选育还需要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密切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相信在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国内耐盐植物选育将取得更大的突破,为解决盐碱化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22T15:54:08.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作者:陈黎梅
[导读] 摘要:果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大量特异的资源,蕴藏着珍贵的特有基因。

加强对这些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挖掘有价值基因,阐明果树耐盐蛋白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耐盐性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克隆耐盐相关基因,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提高果树的抗盐性,培育耐盐碱果树品种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塔城市园林处新疆塔城 834700
摘要:果树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存在大量特异的资源,蕴藏着珍贵的特有基因。

加强对这些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挖掘有价值基因,阐明果树耐盐蛋白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耐盐性是一个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克隆耐盐相关基因,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提高果树的抗盐性,培育耐盐碱果树品种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果树;耐盐性;研究;进展
1 果树耐盐机制
1.1 渗透调节
盐胁迫下,果树的渗透调节主要通过积累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质实现的,特别是轻度和中度盐胁迫条件下主要由渗透调节作出响应,从而降低根际区土壤水势。

对积累无机离子获得渗透调节的果树来讲,排盐越有效,其主动渗透调节的能力越差。

参与果树渗透调节的无机离子主要有Na+、K+和Cl-,但这几种离子在不同的果树中是不同的。

有些果树选择K+而排除Na+,有些果树选择Na+而排除K+。

虽然盐胁迫可引起Cl-含量的增加,但有人认为Cl-是作为平衡Na+或K+电荷的物质被动进入细胞内,对植物的渗透调节作用不大。

果树体内积累更多的无机离子将影响果实的品质,有机物质的积累显得更为重要。

在果树中发现有多种相溶性有机物质,如含N化合物(脯氨酸、甜菜碱、氨基酸、多胺)和糖类及其衍生化合物等。

这些相溶性物质可以维持细胞膨压,而且能稳定细胞中酶分子的活性构象,保护酶免受盐离子的直接伤害,以及能量和N的利用库。

1.2 离子的选择
吸收盐土植物和淡土植物根系细胞质都不能忍受高浓度的盐,因此在盐条件下这些植物或者是限制过多的盐进入(即拒盐),或者是把Na+离子分配到各个不同组织中从而便利代谢功能(即分配原理)。

限制过多的Na+进入到根系细胞或者木质部的一种途径是维持一个最佳的细胞质K+/Na+比值。

一般地,在轻度或中度盐害条件下,拒盐是十分有效的,但是高盐条件下盐土植物通过分配原理抵抗盐胁迫。

拒盐是相对的,无论是耐盐还是盐敏感的果树,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浓度的Na+。

与植物拒盐性非常相关的是果树对离子的选择吸收。

由Na+引起的K+吸收减少是众所周知的竞争过程。

较高的K+/Na+选择性与柑橘的耐盐性有关。

除了离子的选择还可对离子比进行选择运输。

盐胁迫下耐盐的油橄榄品种具有较高的K+/Na+比,梢K+/Na+高于根K+/Na+。

1.3 离子区域化
盐胁迫下,果树吸收Na+、Cl-等离子必须累积于液泡中,否则会干扰细胞质及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生理生化代谢。

盐分积累于液泡中是维持细胞质中高K+/Na+的最有效机理之一。

一个盐敏感的大麦品种细胞质中Na+离子水平是耐盐品种的10倍。

中度盐胁迫条件下,一些植物似乎对主要的离子(如K+、Ca2+、Mg2+和NO-3)产生选择性,将其分配到幼叶;在重度盐胁迫条件下,对NO-3没有吸收。

盐离子区域化依赖离子的跨膜运输。

2 果树对盐胁迫的生理应答
2.1 细胞膜透性
膜系统是植物盐害的主要部位,细胞膜是感受逆境胁迫最敏感的部位之一。

葡萄、枣和苹果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均随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大。

发现水杨酸可以降低NaCl胁迫下阿月浑子叶片的电解质渗漏率,降低相对含水量以减轻盐害。

植物在衰老或逆境条件下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是膜脂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之一,膜和细胞中的许多生物功能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酶均可受其破坏。

NaCl胁迫使枣、珠美海棠、山荆子和八棱海棠叶片的MDA含量增加,使叶片受到伤害。

2.2 保护酶系统
植物在盐胁迫下能产生大量活性氧,当体内的ROS累积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对植株造成伤害。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也相应形成了酶促和非酶促两大类保护系统,以减轻或避免活性氧对细胞造成伤害。

参与抗氧化清除反应的酶类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非酶促机制中直接参与ROS清除的抗氧化物有抗坏血酸、谷胱甘肽等。

中度NaCl胁迫下苹果属植物‘MM106’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升高,CAT活性降低,‘富士’苹果愈伤组织及组培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之相似;但是NaCl胁迫下珠美海棠叶片中SOD活性保持稳定。

此外,AsA、GSH等抗氧化物质已被证明与果树水分胁迫、寒害等逆境生理有关,但在果树耐盐性上尚未见报道。

3 果树对盐胁迫的分子应答
3.1 渗透调节物质合成基因
在盐胁迫下植物可以通过合成一些小分子有机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甘露醇、山梨醇等来提高细胞保水能力,防止细胞内大量被动脱水,以减轻盐分对细胞的毒害。

脯氨酸是植物在盐胁迫下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之一,它不仅是细胞结构和酶的保护剂、氮源等,还具有防止质膜通透性变化、保护质膜完整和稳定膜结构的作用。

脯氨酸的合成是通过谷氨酸和鸟氨酸两条途径进行的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是脯氨酸在谷氨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在200mmol•L-1NaCl胁迫下,枸杞LmP5CS基因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处理9h表达量最高,脯氨酸含量变化与之一致,表明P5CS基因在盐胁迫下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甜菜碱在植物叶绿体中由胆碱经两步不可逆的氧化反应合成:胆碱→甜菜碱醛→甜菜碱,其中胆碱单加氧酶催化第一步反应,第二步反应则由甜菜碱醛脱氢酶催化完成)。

在柿叶片中通常检测不到甜菜碱,但转化了CMO基因的柿具有积累甜菜碱能力,而且抗盐性提高。

将BADH基因转入柑橘常用砧木枸橼中,显著提高了其耐盐能力。

3.2 编码抗逆蛋白的基因
植物水通道蛋白可通过提高质膜的渗透性介导水分子或中性小分子在生物膜之间的快速运输过程。

水通道蛋白是MIP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植物中水通道蛋白可分为4个主要的亚族:定位在质膜的质膜内在蛋白(PIPs),定位于液泡膜的液泡膜内在蛋白(TIPs),类
NOD-26MIP蛋白(NIPs)及小分子碱性膜内在蛋白(SIPs)。

在逆境条件下,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质水平上大多数AQPs表达下降,导致AQPs通道活性下降甚至消失,从而限制了植物体内水分流失,维持水分平衡,增加了植物对胁迫因子的耐受能力在桃、葡萄、柑橘等果树中已克隆出AQP基因。

研究了在80mmol•L-1NaCl处理条件下PIP水通道蛋白类基因在印度酸橘、卡里佐枳橙和枳的表达与根电导率、蒸腾速度和氯离子运输的关系,高浓度的NaCl处理虽然降低了蒸腾速率和根系电导率,但长期的盐胁迫处理并不影响水通道蛋白的表达,这说明柑橘的PIP水通道蛋白类基因可能在提高柑橘的耐盐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果树耐盐性生理研究已开展了部分工作,但与模式植物的耐盐性研究相比尚不够系统深入,系统研究不同果树的耐盐生理和调控机制,为果树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对于保障果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丰富植物耐盐性的基础理论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贾丹莉,郭军玲,王永亮,郭彩霞,杨治平.盐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耐盐性筛选[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08):1083-1086.
[2]骆鹏,翁怀峰,施季森,徐进.不同柳杉优良无性系间的耐盐性差异[J].分子植物育种,2016,14(06):1609-1615.
[3]杨阳,苏文君,杜光辉,邓纲,刘飞虎.大麻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评价及耐盐指标筛选[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31(03):392-3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