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的发展调研报告
2024年广州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

广州轨道交通市场发展现状简介广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近年来轨道交通市场发展迅速。
本文通过分析广州轨道交通市场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发展历程自1997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通以来,广州地铁网络逐步扩大,目前已形成七号线、十三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全长超过300公里。
此外,广州还拥有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等其他轨道交通方式,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
随着广州人口的增长与城市扩张,轨道交通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1.建设规模扩大:广州轨道交通工程规模逐年扩大,每年新建和扩建多条线路,以满足人口增长和交通需求。
2.技术创新推动发展:广州轨道交通市场引入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如自动售票机、刷脸支付等,提升了乘客体验。
3.优化线网布局:广州轨道交通市场通过优化线网布局,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范围和效率。
4.多元化服务模式:除了基本的地铁服务外,广州轨道交通市场还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无障碍设施、Wifi覆盖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影响因素广州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城市人口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需求也随之增加,轨道交通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手段。
2.政府支持政策:广州市政府积极推动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为轨道交通市场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乘客需求变化:乘客对出行方式的需求不断变化,轨道交通市场需要根据乘客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4.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轨道交通市场也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和乘客体验。
发展趋势未来广州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规模继续扩大:广州地铁线路将进一步扩大,连接更多地区,提供更便捷的出行环境。
2.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广州轨道交通市场将进一步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广州将继续将轨道交通纳入城市规划,并通过规划的方式,引导城市的发展与轨道交通的发展相协调。
上海、广州、深圳轨道交通建设考察调研报告

道 交 通 建 设 的 基 本 情 况 上 海 :上 海 地 铁 申通 集 团 公 司
于 20 0 0年 4月 正 式 成 立 , 册 资 本 人 民 币 2 0亿 元 。作 为 上 海 城 市 轨 6
革 开 放 或 是 发 展 理 念 上 均 走 在 全 国
2 .6 公 里 。 总 投 资 1 55 18 6 1 .3亿 元 。
全 资大 型 国有 企业 , 有 员 工 80 拥 60 多 人 。据 介 绍 ,预 计 到 2 0 0 8年 底 ,
员 工 可 能 达 到 1万 余 人 。公 司 承 担
的 轨 道 交 通 有 8条 线 ,运 营 线 路 总 长 2 6公 里 , 天 运 送 量 大 于 3 0万 3 每 0 人 次 ,覆 盖 全 市 1 3个 行 政 区 域 , 线 网 规 模 位 列 全 国 之 首 。 0 7年 全 年 20 运 送 乘 客 超 过 8亿 人 次 ,2 0 0 8年 4 月3 0日 达 到 单 日最 高 客 流 量 3 28 8. 万 人 次 , 号 线 最 高 日客 运 量 为 1 8 一 2 铁 建 设 的 前 期 准 备 ,当 时 苏 联 专 家 断 言上海 是 软土 地 层 , 水量 大 , 含 因 此 不 宜 建 设 隧 道 工 程 。 9 9年 5月 , 18 中 德 双 方 正 式 签 署 了 46亿 马 克 的 . 地 铁 专 款 贷 款 协 议 书 ,1 9 9 0年 3月 国 务 院 正 式 同 意 ,上 海 地 下 铁 道 工 程 开 工 兴 建 。1 9 9 5年 4月 1 0日 , 上
上海、 广州、 深圳轨道交 通建设 考察调研报告
广州地铁实习调研报告

广州地铁实习调研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运营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铁运营管理现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广州地铁作为实习单位。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广州地铁的运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广州地铁的运营管理、安全检查、乘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实地观察和与员工的交流,我对广州地铁的运营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运营管理:我跟随地铁管理人员了解了广州地铁的运营计划、线路规划、客流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地铁运营需要精细化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
2. 安全检查:我参加了广州地铁的安全检查培训,学习了安全检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参与了地铁进站、乘车、出站等环节的安全检查,深刻体会到了地铁安全的重要性。
3. 乘客服务:我跟随地铁服务员学习了乘客服务的基本技巧,如解答乘客疑问、处理乘客投诉、协助乘客解决问题等。
通过实践,我了解到乘客服务需要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实习,我全面了解了广州地铁的运营管理流程,掌握了安全检查的基本技能,提高了乘客服务的水平。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上级和乘客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广州地铁在运营管理、安全检查和乘客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员工对地铁规章制度掌握不熟练,导致工作流程不畅;部分安全检查设备老化,影响安全检查效果;部分乘客服务水平不高,导致乘客满意度下降。
四、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地铁规章制度的熟悉程度,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 更新安全检查设备:定期检查和更新安全检查设备,确保安全检查效果。
3. 提高乘客服务水平:加强服务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乘客满意度。
地铁建设调研报告

地铁建设调研报告地铁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地铁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交通方式,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者和广大市民的重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地铁建设的现状和影响,并探讨其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城市居民,旨在了解他们对地铁建设的看法和期望;实地考察重点观察了地铁线路规划、车站设施和运营管理等方面;专家访谈则针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三、地铁建设现状1. 地铁规模:自1979年我国开通第一条地铁线以来,地铁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地铁运营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2. 地铁运营效益: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为市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出行条件,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地铁运营还带动了周边商业发展,成为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
3. 地铁建设特点:地铁建设通常分为地下、地上和地表三类,根据城市特点和交通需求进行选择。
地铁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消防安全、车站建设等方面都需要高度重视。
四、地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 促进城市经济:地铁建设不仅改善了市民出行环境,还提高了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 缓解交通压力:地铁作为快速交通方式,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出行效率。
通过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转换,实现了多元化出行的便利。
3. 增加居民福利:地铁建设使得城市中的居民出行更加便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来说,地铁的无障碍设施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五、地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资金来源:地铁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而目前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地铁建设的资金来源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2. 建设安全:地铁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问题,加强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制定和监管,确保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广州交通近况调查报告

广州交通近况调查报告广州是中国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中国南方的交通枢纽。
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广州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将对广州交通的近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广州交通概况1.公共交通:广州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地铁、公交、轨道交通和出租车。
地铁线路已达到19条,总长度超过400公里,覆盖广州市内各个区域。
公交线路众多,运行密度高,能够满足大部分市民的出行需求。
轨道交通的轻轨线路目前有4条,为广州市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2.道路交通: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广州的道路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
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经常出现拥堵现象,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此外,一些道路的设计和规划不合理,也导致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
3.自行车交通:自行车在广州的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广州的自行车道网络在不断扩大中,鼓励市民骑自行车代替机动车出行。
广州市政府还推出了共享单车项目,方便市民短途出行。
但是自行车交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租赁点过于密集,容易导致乱停乱放的现象。
二、广州交通问题分析1.道路交通拥堵: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广州的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经常出现拥堵现象,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这主要是由于道路规划和设计存在问题,以及私家车数量的增加所致。
2.地铁拥挤:广州的地铁线路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市民对地铁的依赖和出行需求的增加,地铁在高峰时段常常拥挤不堪。
尤其是部分主要线路,乘客常常需要挤在车厢中,给乘坐体验带来了不便。
3.公交线路不足:虽然广州的公交线路众多,但是对于一些远郊地区和偏远地区来说,公交线路的覆盖仍然不够完善。
这导致一些市民需要乘坐多次公交车才能到达目的地,增加了出行的时间和成本。
三、改善广州交通的建议1.加强道路规划和设计:广州市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疏解交通瓶颈,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加大对交通拥堵点的改造力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地铁调研报告(一)2024

地铁调研报告(一)引言: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对于现代城市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地铁的发展情况以及解决存在的问题,我进行了一次地铁调研。
本报告从多个角度对地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正文:一、地铁的建设与扩张1. 地铁建设的背景和目的2. 地铁线路的规划与设计3. 地铁工程的实施与进展4. 地铁线网的扩张和发展5. 地铁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结合与互联互通二、地铁的运营与管理1. 地铁运营的组织与管理体制2. 地铁列车的运行与调度3. 地铁站点的管理与服务4. 地铁乘客的安全与保障5. 地铁票务系统的运营与改进三、地铁的服务质量与满意度1. 乘客对地铁的满意度评价2. 地铁的准点率与列车间隔时间3. 地铁车厢的舒适度与整洁度4. 地铁站点的便捷度与无障碍设施5. 地铁的应急处理与服务态度四、地铁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地铁对交通拥堵的减轻作用2. 地铁对空气污染的改善作用3. 地铁站点与列车的节能与环保措施4. 地铁站点周边环境的改善与保护5. 地铁的未来发展与可持续性规划五、地铁的问题与改进建议1. 地铁拥挤现象与乘客安全问题2. 地铁线网的衔接与换乘问题3. 地铁票务系统的客户体验改进4. 地铁车站的无障碍设施完善5. 地铁运营机制的优化与改进总结:通过对地铁的调研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着重解决地铁拥挤、乘客安全和票务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并充分利用地铁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特点,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加高效、舒适和环保的选择。
广州地铁服务调研报告

广州地铁服务调研报告
近年来,广州地铁的运营服务不断改善,为市民提供了便捷、快捷的出行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州地铁服务的现状和市民对地铁服务的满意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本调研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以下是调研结果。
一、地铁出入口指示标识
地铁出入口指示标识通常清晰易懂,方便乘客找到入口和出口。
调研结果显示,有82%的乘客对地铁出入口指示标识表示满意,认为其对出行方便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车站管理
关于车站整体管理情况,有63%的乘客对广州地铁的车站管
理表示满意。
调研结果还显示,乘客对地铁清洁卫生和安全设备的整体印象较好,其中有78%的乘客对地铁的清洁卫生表
示满意,81%的乘客对地铁的安全设备表示满意。
三、列车运营情况
乘客对广州地铁列车的运营情况普遍较为满意。
调研结果显示,有85%的乘客对地铁列车的准点性表示满意,79%的乘客对列车的舒适度表示满意。
四、安全意识
调研还涉及了乘客对地铁安全意识的了解程度。
结果显示,有73%的受访者知道地铁是禁止吸烟的,95%的受访者认为地铁
乘坐时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五、服务人员态度
乘客对广州地铁服务人员的态度普遍表示满意。
调研结果显示,有87%的受访者对服务人员的礼貌和责任心表示满意。
综上所述,广州地铁的服务水平得到了市民的肯定和认可。
然而,也有一些乘客对地铁的拥挤程度和列车空调的温度有些不满意,这需要广州地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当然,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希望广州地铁能够进一步改善服务,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广州地铁调研报告

广州地铁调研报告
《广州地铁调研报告》
近年来,广州地铁迅速发展,成为了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
因此,我们对广州地铁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了解市民对地铁的满意度和需求,为地铁运营方提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广州地铁的准点率较高,乘客对地铁的运行时间和频率普遍感到满意。
其次,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但部分区域仍然存在公共交通不够便利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对地铁环境和服务进行改进的建议,如增加站台的座位和改进车厢内的温度控制等。
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了市民对地铁未来发展的期待。
他们希望地铁线路能够更加贴近市民居住区和商业中心,以便更方便地出行。
同时,他们也对地铁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地铁能够在运营中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乘客安全。
综合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首先,地铁运营方可以考虑增加班次,以满足市民高峰期的出行需求。
其次,可以加强对地铁环境和服务的管理,以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另外,地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也需要更多地考虑市民的出行需求和便利性。
最后,地铁运营方可以加强与市民的沟通,提高对市民建议和意见的采纳度,以提升地铁的整体满意度。
总的来说,广州地铁目前已经成为了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但仍有一些改进和发展的空间。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为地铁运营方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帮助地铁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号线呈南北走向,共设16座车站:黄村、车陂、车陂南、万胜围、官洲、大学城北、大学城南、新造、石碁、海傍、低涌、东涌、黄阁汽车城、黄阁、蕉门和金洲。其中有地下站8座、高架站8座,其中位于新造与石碁之间的官桥以及位于东涌与黄阁汽车城之间的庆盛这两站为高架预留站。4号线正线坡度达55‰,客观条件要求4号线列车必须要有强爬坡能力,因此采用直线电机驱动。4号线列车采用四节编组,最高运行速度达90km/h,转弯最小半径60米。4号线列车还具有全自动驾驶功能和列车故障运行能力:即在损失1/4动力,且列车搭载额定定员状态下可以保证运行一个往返;在损失1/2动力且搭载额定定员时,可在60‰的坡道上起动,并能行驶到最近车站;一列空载列车牵引一列在超员状态下(无动力)的故障列车可在60‰的坡道上起动。4号线是世界首条中大运量的直线电机线路,也是全国第一条采用直线电机车辆技术的轨道交通线路。
(四)十一号线(环线):行经琶洲、新滘路、逸景路、芳村大道、火车站、广园路、火车东站、员村二横路,至琶洲闭合。全长42.4公里。主要功能为串联城市主要交通集散点,完善线网结构,提升服务水平。
(五)十三号线(东西快线)首期:由鱼珠至新塘段,线路长28.3公里。主要功能为对接穗莞深城际线,加强东部地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APM:
APM全称: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它是世界首条的全地下捷运系统。APM将解决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交通疏导,它将是珠江新城CBD地区和天河商贸区内部的公交骨干线,满足其内部、珠江新城与天河商贸区、观光塔之间客流的交通需求,以及旅游观光购物的出行需要。APM与轨道交通线路形成快捷方便的连接,线路总长约3.94公里,全部采用地下线路,共设9座车站,由北往南分别为林和西站、体育中心南站、天河南站、黄埔大道站、妇儿中心站、花城大道站、大剧院站、海心沙站、广州塔站。输送系统站点之间最大间距693.5米,为体育中心—林和西区间;最小站间距315.5米,为天河南—体育中心站区间,平均站间距473.4m,走向基本与3号线平行。
2号线:
2号线使用了很多国内以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2号线是世界上全线都在建成时就安装了屏蔽门的地铁路线之一,屏蔽门可确保乘客候车时的安全。现在2号线由北往南车站分别为:嘉禾望岗(可换乘3号线,规划可换乘14号线)、黄边、江夏、萧岗、白云文化广场、白云公园、飞翔公园,三元里、广州火车站(可换乘5号线)、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可换乘1号线)、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昌岗(可换乘8号线)、江泰路、东晓南、南洲、洛溪、南浦、会江、石壁、广州南站。
(十)白鹅潭联络快线:由广州南站至芳村白鹅潭,长14公里。主要功能为加强广州南站与白鹅潭区域的联系,支持白鹅潭功能区发展,该线将与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统筹考虑。
上述建设线路的实施,以国家最后审批为准。
根据广州市规划局网站公告显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将在琶洲AH041018地块建一栋45层的写字楼、1栋28层自编2号写字楼以及商业中心裙楼一栋
2010年11月28日,APM线赤岗塔站开通,经上级部门批准,海心沙站不开通运营。
2011年2月24日,APM线海心沙站开通,同日服务时间再延长1个半小时。
3.广州地铁的现状
1号线:
1号线现已全部安装屏蔽门或安全门。全线设有16个车站,分别是:西朗(可换乘广佛线)、坑口、花地湾、芳村(规划可换乘11号线)、黄沙(将来可换乘6号线)、长寿路、陈家祠(将来可换乘8号线)、西门口、公园前(可换乘2号线)、农讲所、烈士陵园(规划可换乘12号线)、东山口(将来可换乘6号线)、杨箕(可换乘5号线)、体育西路(可换乘3号线和3号线北延段,规划可换乘10、13号线)、体育中心、广州东站(可换乘3号线北延段,规划可换乘11号线),路线全长约18.48公里。其中西朗和坑口是地面车站,其他为地下车站。路线车辆段设于荔湾区西塱,位于西朗站与坑口站之间。行车控制中心则设于位于公园前站上盖的大厦内。
2.广州地铁的发展历史
1992年12月28日,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员工8600多名,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
1965年5月,广州市进行第一次地铁规划与地质勘测。
1993年2月28日,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
6号线:
广州地铁6号线一期长24.3km,设车站22个;二期长17.6km,设车站10个。由于一期工程受到拆迁的问题导致延期,将于2013年年底全线开通[7],二期预计于2015年前全线开通。和4、5号线一样,6号线也采用直线电机列车。
8号线:
广州地铁8号线西起于海珠区工业大道北凤凰新村,经晓港,东止于海珠区新港东路万胜围站,设有凤凰新村、沙园、宝岗大道、昌岗、晓港、中大、鹭江、客村、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13个车站。其中,晓港站—万胜围站为旧2号线沿用线路,已于2005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
1997年6月28日,地铁1号线首段(西朗-黄沙)1997年6月28日起开始试运营。
1999年6月28日,地铁1号线全线(西朗至广州东站)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广州成为中国大陆继北京、天津及上海后,第4座建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2002年12月29日,地铁2号线首段(三元里至晓港)开通试运营,与原有的1号线形成“十”字型交叉地下轨道网络。公园前站成为广州地铁系统中第一个换乘车站。
公告如下:
一、建设单位名称: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地址:广州市中山五路中旅商业城16楼
招标代理:广州珠江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淘金北永泰路50号之一首层
二、项目名称:琶洲AH041018、AH041019、AH041023地块(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
三041019、AH041023地块(广州地铁运营指挥中心)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地块,为万胜围地铁站西南侧。其南临珠江、北接新港东路、东邻新滘东路、西靠琶洲村改造地块。项目可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41318平方米,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其中:南地块为9175平方米,北地块为32053平方米(含公交场站交通用地2993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950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14.6亿元。本工程位于地铁上盖,需进行地铁保护工程及其他设施保护与改造工程设计。本工程承担我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运营统一指挥管理和有关地铁科普宣传功能,需将我市已运营,在建和筹建的轨道交通线路所涉及到的调度指挥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信息网络等系统进行统筹集成设计和升级改造。本项目拟建为以地铁指挥中心、交通枢纽、写字楼、公寓、酒店、地下空间开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4.广州地铁的发展前景
2011-2015年广州地铁线网建设的原则:一是衔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及周边城市交通线网、促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二是落实“中调”战略,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和提升线网服务水平;三是与城市建设计划和旧城改造计划相结合,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四是与土地综合利用相结合,促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城市整体现代化水平;五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及城市新经济增长极发展;六是兼顾效益,以客流疏导型线路为主,以利地铁事业的持续发展;七是兼顾需要与可能,既考虑城市发展和交通疏导的需要,又要根据市区两级财力,量力而行。据此原则,经反复研究,从全局统筹考虑,计划将如下新线纳入2011-2015年间实施:
(一)四号线南延线:自四号线金洲站经南沙客运港延伸至资讯科技园,长11.7公里。主要功能为支持南沙临港经济区发展。
(二)七号线二期:由大学城南至黄埔大沙东,线路长11.3公里。主要功能为与一期共同增强广州南站客流集散能力,优化珠江后航道城市功能布局,支持大学城和长洲岛、黄埔区发展。
(三)八号线北延段:由在建的文化公园站继续向北延至白云湖,全长15.0公里。主要功能为疏解同德围地区交通并支持白云湖地区发展。
2009年12月28日,地铁5号线首段(滘口至文冲)、4号线(万胜围至车陂南)开通试运营。
2010年9月25日,新二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和八号线(万胜围-昌岗)、四号线北延段(车陂南-黄村)于早上6时开通试运营。
2010年10月28日,广佛线(魁奇路站-西朗站)为迎于11月3日的正式开通,免费给受邀市民试乘两天。
(六)十三号线(东西快线)二期:由鱼珠至凰岗段,全长31.5公里。主要功能为与首期共同构建城市东西快线,加强城市东西部区域与中心城区联系。
(七)十四号线首期及支线(从化线及知识城线):主线嘉禾至街口段及支线新和至知识城段(知识城线),主线长51.2公里,知识城线长13.4公里。主要功能为落实城市“北优”发展战略、支持从化及知识城地区发展。
3号线:
3号线呈南北走向,全线长67.25公里,三号线分主线及支线两段,共设28个站(不包括未开通的机场北、高增)。主线为机场南—番禺广场,支线为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但现阶段的行车交路与名义上主线、支线并不相同。实际主交路为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番禺广场,共设16座车站:天河客运站、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体育西路、珠江新城、赤岗塔、客村、大塘、沥滘、厦滘、大石、汉溪长隆(、市桥和番禺广场。另一交路为机场南-体育西路,设15个车站:机场北(未开通)、机场南、高增(未开通,)、人和、龙归、嘉禾望岗、白云大道北、永泰、京溪南方医院、同和、梅花园、燕塘、广州东站、林和西、体育西路。从主线番禺广场站北上的列车到达体育西路站后即转入支线开往天河客运站,而前往机场南站则须在体育西路站下车到中部站台换乘开往机场南方向的列车,继续主线的旅程。
2003年6月28日,地铁2号线(三元里至琶洲)全线正式开通运营。2号线使用了很多国内以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2号线是世界上全线都在建成时就安装了屏蔽门的地铁路线之一,屏蔽门可确保乘客候车时的安全。
2005年12月26日,2号线调整工程(琶洲至万胜围区间)(该段目前为8号线)、3号线首段(广州东站至客村)、4号线大学城专线(万胜围至新造段)开通运营。
2006年12月30日,地铁3号线一期全线(广州东站至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至石牌桥)、4号线(新造至黄阁段)开通试运营。同日起3号线行车交路更改为:天河客运站~番禺广场;广州东站~体育西路。从广州东站往番禺广场方向的乘客,需要在体育西路站换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