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7课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修订版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修订版

音乐演奏
乐手们通过实际演奏和音乐创作, 将音乐理论转化为动人的音乐作品, 带给人们乐趣和启发。
结论:知行统一对人生的意义
• 拓展潜力:通过知行统一,我们能够不断拓展潜力,实现自我完善。 • 提高效能:实践使我们更加高效和专注,帮助我们取得更卓越的成果。 • 迈向成功:知行统一是成功的关键,通过将知识付诸行动,我们能够

修订版
修订版认为知识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发挥真正的价 值,并促进个人的成长和成功。
1 行动是关键
2 实践不可替代
3 成功的关键
行动是知识的真正测试,只 有经过实践,我们才能了解 其中的局限性和适用性。
单纯的知识往往不能解决问 题,实践是通过不断尝试和 调整来迭代的过程。
成功不仅依赖于知识和智慧, 还需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和能力。
主动学习
2
具体行动的蓝图。
通过身体力行纳入实践,主动应用知识和技
能,将学习过程与实际情境结合。
3
反思与调整
通过反思和调整实践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改 进和优化行动方案和结果。
实例分享:知行统一的成功案例
瑜伽修习
通过坚持瑜伽修习,学习和应用瑜 伽哲学,人们可以在身心健康方面 取得实际的成果。
大厨烹饪
大厨们将烹饪技巧与独特创意相结 合,通过实际实践和尝试,创造出 令人惊叹的美食体验。
只有将智慧付诸行动,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和理解 知识。
3 思考与实践
4 塑造我们的人生
知行统一需要思考和实践的相辅相成,才能取得 实质的进展。
通过知行统一,我们可以建立智慧和经验的桥梁, 帮助我们在人生中更好地决策和成长。
传统观点与修订版的对比
传统观点
传统上,人们认为只有掌握知识就足够了,不必将其 付诸实践。

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7课ppt课件

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7课ppt课件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1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2
创境激趣
这首歌曲告诉我 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 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 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 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
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理论将人造地球
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
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8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一方面,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 有指导作用
“上游!难道石狮会游泳,逆流而上不成?”和尚们十分 惊讶,但此时已别无选择,只好雇人沿上游方向,半信 半疑地试着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的地方找到了那 两尊石狮。
大家深深地佩服老河工的智慧。对于寻找河中石狮,老河
工与和尚思考的角度不同——他进行了互为逆向的思考
。和尚认为,凡物体落入河中,都要被冲到下游去,因
阅读教材85-87页,思考: (1)中职生如何处理好读书与实践的关系?p86 (2)中职生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P86-87
24
一头驴子背盐过河,在河边跌了一跤,
背 盐
落入水中,把盐融化了,驴子顿觉轻松了许
的 驴
多。驴子因祸得福,非常高兴。后来,驴子 子
又一次背棉花过河,它以为再次跌倒的话,
可以像上次一样减轻负担。于是,走到河边
21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1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1
26
第一,要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 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如:对日食月食的认识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
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28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 检验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获得 知识 的途 径
直接经验
通过亲身实践 获得的认识
间接经验
通过他人或其他 媒体获得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是直接经验 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10
我们的知识大多来自书本,所以说认识既来 自实践,也来自书本
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不同。认识 只能来源于实践,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条 : 亲自实践和看书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 经验) 因为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对我是 间接的,但对 他人、古人则是直接经验 正确的认识来自实践,错误的认识来自哪里? 正确的认识来自实践,错误的认识同样来自 实践。正如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事物的反映一样,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 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歪曲反映.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通过思维 加工反映
属于理性认识
15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 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 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表 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
16
感觉、
知觉 、 表象
2.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 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3.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 形成的感性形象。
17
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 道理的?
32
(1)第一次输羊血,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 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带来惊人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 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 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 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 识的根本目的。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哲学与人生之间的关系;2. 掌握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哲学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哲学对人生意义的探究;2. 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1. 掌握不同哲学流派的理论思想;2. 引导学生质疑与思考人生意义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3. 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引入哲学与人生的主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哲学和人生的认知;2. 提问:你认为哲学与人生之间有何关系?第二步:讲授与讨论(30分钟)1. 将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进行解释,对哲学的定义进行讲解;2. 分析哲学对人生意义的探究,介绍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如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3.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对不同哲学流派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对比。

第三步:小组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哲学流派进行深入讨论;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对所选哲学流派的理解,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哲学思考能力。

第四步:案例分析(30分钟)1. 提供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2. 引导学生就案例进行讨论,探究人生意义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和解释。

第五步: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哲学对人生意义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对下一节课的预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及成果;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和分析能力;3. 学生的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阅读与哲学与人生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撰写300字读后感;2. 提出一个与本课相关的哲学问题,并提供自己的思考和解答。

八、拓展资源1. 《人生的意义与智慧》- 列奥·托尔斯泰2. 《存在与虚无》- 让-保罗·萨特3. 《常识与神秘》- 亨利·伯格森。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崇尚在知行统 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 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 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 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三单元
【教学重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那么,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 到失败和挫折呢?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 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想一想
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 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 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 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 道路上的成功。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1.实践的三种形式:
实践
物质生 产活动
改造社会 关系的活动
科学实 验活动
想一想
谈谈你对“实践 出真知”的看法
想一想
人在实践中通过各种感官活动 后的认识所需要的“第一手材料”
没有做饭的实践,能 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案例一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湖南.株洲.炎陵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
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增强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学
法拉第 者 麦克斯韦
电 磁 波 的 发 现 者
赫兹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

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难点】1.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教学方法】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问题: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

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

〈引思明理〉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板书)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板书)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教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容易对实践内涵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片和生动漫画“白卷”加以讲解。

新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演示文稿PPT课件

新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演示文稿PPT课件

蒲松龄—落第—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座右铭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 吞吴。”
.
22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
英国有位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
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
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
李:用我们的歌 换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合: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
.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21
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在的。成功与失败 总是相伴而行或相互渗透的,共同存在于人们的奋斗过 程之中。失败与成功是相互转化的。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
1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
2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2.实践出真知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3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
19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1.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3.追寻人生成功必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
20
1.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周:在我心中 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成: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 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 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 吃。
——毛 泽东
(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基 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包括科学理论) 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正确认识指导下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来越科学化,实践 水平也越来越高。反之,则会妨碍人们 的实践活动。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基பைடு நூலகம்概念
——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
1、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 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活动。
2、基本形式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变革社会的实践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二)认识
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哲学智慧
(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 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 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提供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工具和 技术手段,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小马过河”
一匹小马想要过河,它从松鼠口中得 知水非常深,可老牛却告诉它水其实很 浅。小马在妈妈的启发与鼓励下,决定 亲自下河试一试水的深浅,最后发现水 不深也不浅,于是顺利地过河了。
三、实践与认识辩证关 系哲学智慧之人生认识
(一)中职生要做到知行统 一,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 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中职生要做到知行统 一,必须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 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寻找石狮的故事
应该去下 游打捞
2020/4/13
4





应该在原地
验 认
打捞


应该到上 理
游打捞 性





2020/4/13
黄鼠狼的名声不太好,人们有句俗话:“黄鼠狼给 鸡拜年没安好心’,落下个偷鸡的恶名。其实这是“冤 枉”了它。 生物学家曾对全国11个省市的5000只黄鼠狼 进行解剖,从胃里剩的残骸鉴定,其中只有2只黄鼠狼吃 了鸡。后来,又做了活黄鼠狼的食性试验:第一天晚上 ,在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带鱼。结果活鸡安然无 恙,带鱼被吃掉了;第二天晚上,放进鸡、鸽、老鼠和 蟾蜍。结果老鼠被吃光了,蟾蜍吃掉一部分;第三天晚 上,放送鸡、鸽,黄鼠狼将鸽子咬死;第四天晚上,只 放进活鸡,黄鼠狼才拿鸡充饥。由此可见,它在极端缺 食,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叼鸡吃。 其实黄鼠狼爱吃的 是鼠。它还是一个捕鼠能手呢。据统计,一只黄鼠狼一 年能消灭三四百只鼠类。一旦老鼠被它咬住,几口就可 下肚。如果找到鼠窝,它可以掘开鼠洞,整窝消灭。以 每年每只鼠吃掉1公斤粮食计算,一只黄鼠狼可以从鼠口 里夺回三四百公斤粮食。所以黄鼠狼决不是什么偷鸡贼 ,而是人类的好朋友。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三单元
2020/4/13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创境激趣
这首歌曲告诉我 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 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 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 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
“上游!难道石狮会游泳,逆流而上不成?”和尚们十 分惊讶,但此时已别无选择,只好雇人沿上游方向,半信半 疑地试着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的地方找到了那两尊石 狮。
大家深深地佩服老河工的智慧。对于寻找河中石狮,老 河工与和尚思考的角度不同。和尚认为,凡物体落入河中, 都要被冲到下游去,因此,石狮应在河的下游处。而具有实 践经验的老河工则认为,石狮重,并且体积又很大,沉入河 底后,在河水的冲击下,会在石狮下面迎着上游水来的地方 将泥沙冲开,这就逐渐形成一个凹坑,到一定程度,石狮便 会倒进坑里。如此往复,经河水多年的冲击,石狮不仅没有 冲到下游,反而朝上游滚去。
他常带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思路。孔祥瑞对所在岗位的各项设备了如指掌,对操作技术参数 烂熟于心,成为有名的“门机大王”和“排障能手”。
孔祥瑞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人的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孔祥瑞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 力等各种能力,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 并不断提高的。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蓝领专家”----孔祥瑞P82
1972年,孔祥瑞初中毕业后到天津港码头当了工人。他 多次放弃了深造机会,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将工作岗位 当成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将设备故障当作课题,把 身边怀有一技之长的工友视为老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 技术难关,赢得了“蓝领专家”的美誉。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不断 提高能力、锻炼成才。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2020/4/13
2.实践出真知
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三种形式:
实践
改造自然的 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 的实践
科学实 验活动
认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实践出真知
2020/4/13
A、吃一堑,长一智。 B、钓久知鱼性,樵多识树名。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想一想
2020/4/13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 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唱的那 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古代河北沧州南面的河边上有一座庙宇,因为年久失修 ,庙门倒塌了,门口的两尊石狮被河水冲走。10年以后,和 尚们募捐到一笔钱,打算找回石狮,重修山门。于是雇了几 条小船,带上打捞工具,从倒塌处挖掘,可是,挖了 很久,仍然没有踪影。
正在和尚们愁眉不展的时候,有位老河工路过此处,看 到了这种情况,问明石狮失掉的经过,就说:“到上游去打 捞吧。”
孔祥瑞给自己定了一个“自助餐”式的学习方法,就是缺什么学 什么。他找来与设备有关的机械原理、液压、电工、材料等方面的 书,不懂的就找技术人员请教。一旦设备运行维修中遇到什么问题 ,他就找到书中相关的知识点,再把书上的东西用于解决日常问题 。
孔祥瑞认为,只要努力钻研、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工人同样有 施展才华的空间。
没有做饭的实践,能 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2020/4/13











怀


2020/4/13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一次到乡间微 服私访。当时农民们正用稻草捆秧,闲谈之间,农民要张英对对 子。农民出的上联是:“稻草捆秧父抱子”。张英站在田头想了 半天,仍然对不出下联。
那么,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 和挫折呢?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实现人生成功呢?
想一想
2020/4/13
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 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 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 在此基础上做到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 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
那么,为什么人 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 失败和挫折呢?我们 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 展能力、实现人生成 功呢?
从头再来
刘欢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张英回家后和夫人谈起了此事。正巧,他们的谈话被一位侍 女听见了,她不由得笑了起来。张英问她笑什么,她答道;“这 有什么难对的,下联是:“竹篮装笋母怀儿”。张英一听,觉得 她对的工整巧妙,连连称赞。
想一想
文华殿大学士为何被难倒?这位侍女为何能对得这样巧妙?
2020/4/13
因为张英常居朝廷官府,并不 了解农家生活,更没有务农的实践 。而那位侍女,家境贫寒,小时候 在家乡提竹篮挖笋,感受很深,所 以,一听到上联立刻说出了下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