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和课件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PPT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PPT

2、人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背盐的驴子 一头驴子背盐过河,在河边跌了一跤,落入水中,把
盐融化了,驴子顿觉轻松了许多。驴子因祸得福,非 常高兴。后来,驴子又一次背棉花过河,它以为再次 跌倒的话,可以像上次一样减轻负担。于是,走到河 边时,就故意跌倒水中。谁知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 但不能再站立起来,且一直下沉,直到被河水淹死。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纸上谈兵
《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 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 说不过他。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 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廉颇为统帅, 秦军难以取胜。于是秦王施行了反间计,赵王上 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却死搬兵书上 的条文,结果40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 秦军箭射身亡。
案例一
奥运冠军杜丽
2008年8月9日,北京奥运会正式开赛首日,国 人把摘取本届奥运会及中国队首金的期望寄托在了 雅典奥运会射击冠军杜丽的身上.然而,在女子10米 气步枪比赛中,杜丽让国人”大失所望”,仅名列第 五.
事隔5天之后,在女子50米步枪三 种姿势决赛中,杜丽技压群芳,为中国 军团获得第19枚金牌,并刷新了该项 目的奥运会纪录.从难以忘怀的失败到 重回最高领奖台,从悲伤的泪滴到胜利 的泪花,短短5天,杜丽完成了这一超越.
案例二 史玉柱的成功之路
他曾经是莘莘学子万分敬仰的创业天才,5年时间内跻身 财富榜第8位;也曾是无数企业家引以为戒的失败典型,一夜 之间负债2.5亿;而如今他又是一个著名的东山再起者,再次 创业成为一个保健巨鳄、网游新锐,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史 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突显出“执著与毅力”的魅力与价值。 事业的跌宕起伏、世间的是非议论,唯有敢与苦难作伴的人, 才能从跌倒的阴影中爬起来,迈向成功。

新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演示文稿PPT课件

新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演示文稿PPT课件

蒲松龄—落第—聊斋志异
蒲松龄的座右铭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 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 吞吴。”
.
22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
英国有位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
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
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
李:用我们的歌 换你真心笑容 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合: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
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
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
. 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21
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对应而存在的。成功与失败 总是相伴而行或相互渗透的,共同存在于人们的奋斗过 程之中。失败与成功是相互转化的。
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
1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
2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2.实践出真知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3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
19
二、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1.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3.追寻人生成功必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
20
1.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周:在我心中 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成: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哲学与人生第7课课件学习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7课课件学习教案
人 们 对 事 物(shìwù)的 正 确 认 识往往 需要经 过从实 践到认 识、再 从认识 到实践 的多次 反复才 能完成 。
第7页/共25页
第八页,共25页。
一、坚
持实践
3 .认 识是在 实践(shíjiàn)基础 上不 断反复 、不断 深化 的过程
(shíjià
n)和认识
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
和认识 (rèn shi) 的统一
你赞同(zàntóng)谁的观点?为什么?
第9页/共25页
第十页,共25页。
一、坚
持实践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yī ɡè)基本原则
(shíji
àn)和
认识的
纸 上 谈 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统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 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因此很骄做,自 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果然
生的发 展
------
一 次 失 败 (shībài)不算什 么 一 次 成 功 (chénggōng)不 代 表 终 生成功 (chénggōng)
又输了, 我完了
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
第16页/共25页
第十七页,共25页。
三、 成
功与失 2 .对 待(duìdài)成 功和 失败要 有正确 的态 度
1 . 提 高 人生 发展的 能力对 实现成 功人生 具有(j ùyǒu)重 要作用
一中提 高(tí gāo)人齐 白 石 是 我国 现代书 画家和 篆刻家 。但他 原是一 位雕花 木工, 只在余 暇学画 和篆刻 。27岁 那年, 他的人 生出现 了重大 转折。 1889年 春节的 一天, 当地书 画家给 齐白石 出了个 画题让 他完成 。作完 后,附 近会琴 棋书画 、诗词 歌赋又 喜结交 朋友的 秀才胡 沁园先 生十分 惊喜, 遂收齐 白石为 徒。他 教齐白 石读唐 宋诗, 并引导 他看书 。齐白 石非常 珍惜这 个机会 ,常常 读到深 夜。经 过苦读 ,齐白 石背熟 了《唐 诗三百 首》, 还研读 了不少 古文, 浏览(liú lǎn)了 许 多古 典名著 。他作 的诗也 别具一 格,具 有唐风 宋骨的 韵味。 胡沁园 从“立 意”、 “用笔 ”等基 本功入 手教授 齐白石 ,还把 自己珍 藏的古 今名画 借给他 观摩。 齐白石 眼界大 开,他 揣摩“ 八大山 人”的 作品, 临摩、 领会其 用笔之 妙,吸 取百家 之长, 绘画技 艺突飞 猛进, 不足一 年就掌 握了山 、水、 人、物 、花、 鸟的基 本画法 和技巧 。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 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 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 吃。
——毛 泽东
(二)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基 础上形成正确的认识(包括科学理论) 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正确认识指导下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来越科学化,实践 水平也越来越高。反之,则会妨碍人们 的实践活动。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一、基பைடு நூலகம்概念
——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
1、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 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活动。
2、基本形式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变革社会的实践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二)认识
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哲学智慧
(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 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 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提供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工具和 技术手段,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小马过河”
一匹小马想要过河,它从松鼠口中得 知水非常深,可老牛却告诉它水其实很 浅。小马在妈妈的启发与鼓励下,决定 亲自下河试一试水的深浅,最后发现水 不深也不浅,于是顺利地过河了。
三、实践与认识辩证关 系哲学智慧之人生认识
(一)中职生要做到知行统 一,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 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中职生要做到知行统 一,必须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 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哲学与人生-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二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二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二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教案标题:哲学与人生-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二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教案引言概述:在哲学与人生的第7课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实践出真知》的主题。

本节课的第二框将重点介绍“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实践是获取真知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和理论基础。

正文内容:1. 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1.1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实践是人们对外界进行认识和探索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和感知事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

1.2 实践是知识的检验标准实践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理论的有效性,从而使知识更加可靠和实用。

1.3 实践是知识的生成过程实践不仅可以验证知识,还可以促进知识的生成。

通过实践的反复尝试和实践的反思总结,人们可以不断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

2. 实践是人生发展的动力2.1 实践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还可以提高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2 实践推动个人成长和进步实践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不断实践,人们可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3 实践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实践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社会有益。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创造新的价值和发展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实践是哲学思考的基础3.1 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实践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依存。

实践为理论提供了实证的基础,而理论则指导和规范实践的过程。

3.2 实践推动哲学思考的深化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对哲学思考进行实证和实践,从而使哲学思考更加具体和实践性。

实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哲学的原理和理论。

3.3 实践促进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实践不仅可以验证哲学的理论,还可以推动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实践的实证和实践,人们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和思考方式,从而推动哲学的不断发展。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课件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七课-课件
,
汇报人:
目录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 观念
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 关系
激发学生对哲学和人生的兴 趣和探索精神
课程内容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 用
哲学与人生的思考 与探索
课程安排
课程内容:包括哲学的基本概 念、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 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提升个人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素质 促进社会和谐:遵守道德规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职业发展: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职业发展,提高竞争力
塑造良好形象: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中职生道德修养的表现
遵守校规校纪,尊重师长,团结同学
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
中职生职业规划的方法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
职业探索: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前景等
职业目标设定:根据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设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职业规划制定:制定具体的职业规划,包括学习计划、实习计划、就业 计划等
职业规划实施:按照职业规划,努力学习、实习、就业,不断提升自己 的能力和素质
职业规划调整: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以适应社会 的变化和发展
中职生职业规划的步骤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
职业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要求、前景等
职业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职业规划: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步 骤
影响人生态度:人生 观会影响人们对待生 活的态度,如乐观、 悲观、积极、消极等。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和课件

(完整版)哲学与人生第七课教案和课件
一个医生预言:这个古怪的上校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命丧黄泉。
罗伯特吃西红柿那天,全镇几千居民都来围观,看他如何用西红柿“自杀”。正午12点,罗伯特上校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身穿黑色礼服,面带微笑,缓缓
走上台阶,接着,他从小筐里拿出一只红透了的西红柿,高高举起,向众人展示。待几千双眼睛验证没有假后,他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咬了那只西红柿一口,一边嚼一边大声称赞西红柿的味道。
人在与自然、与社会结成一定关系中,形成了独具的认识活动。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认识者)对客体(认识对象)的能动的反映。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可以说,人类认识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实践活动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各抒己见:见教材第62页
对于人而言,每一项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
古词解读:“施用累能”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早就指出“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他说:齐的都城世代刺绣,那里的平常女子都能刺绣;襄地传统织锦,即使不聪明的女子也变成了巧妇.这是因为天天看到,时时学习,手自然就熟练了。
2.人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分析:1976年蒙特利尔奥动会前几个月,美国一位著名运动员铁饼成绩是66米,离世界纪录还差3米.生物力学专家通过计算他的四肢各部位的要求,分析他的投掷动作图解,找出了问题。三天以后,运动员按照科学家的要求,刹住了膝盖,一下子竟以70。66米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比自己原来的成绩提高了将近5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具体的 实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游戏:拉你一把(见附页)
教学进程
及安排

哲学与人生第7课 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第7课 ppt课件

11000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
自己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
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李时珍被后人尊称
中国药神 李时珍 为“药神”。
“药神”成功的事例,如何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9
一、坚
持实践 3.认和识认是在识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的统一
从输羊血到输人血
2020/12/2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位医生给一
4
创境激 趣
这首歌曲告诉 我们面对人生道路 上的成败要保持良 好的心态,就如同歌 词中说的那样:“看成 败人生豪迈,只不 过是从头再来。 ”
那么,为什么 人生道路上必然会 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 人生发展能力、实 现人生成功呢?
2020/12/2
从头再来 刘欢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 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11
2020/12/2
一、坚 4.实持践和实认践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 原则和认识
的统一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12
2020/12/2
一、坚 4.实持践和实认践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基本和原则认识
的统一
纸上谈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 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 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 过是纸上谈兵.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廉颇为统帅,使 得秦军无法取胜.于是秦王施行了反间计,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 替代了廉颇。赵括却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40多万赵军尽被歼灭, 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认识的特点:抽象性、一般性、相对稳定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为理性认识提供鲜活、生动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3.在实践中认识和检验真理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客观性。用什么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教学进程
及安排
第1课时
导入:而,有人考证,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而不敢吃。
1830年,美国人罗伯特上校从欧洲带回几棵西红柿苗,栽种在他的家乡新泽西州萨伦镇的土地上。
但是,西红柿成熟之后,一个也卖不出去。罗伯特不得不大胆向全镇人宣布:他将当众吃下10个西红柿,看看它究竟是不是有毒。
3.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一种现实的物质活动,它能够检验真知、实现价值。真正的成功只能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不仅实现了人的自我价值,而且实现了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的社会价值,这是一种真正的快乐。
播放视频:技能之星4′07(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掠影)
一个医生预言:这个古怪的上校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而命丧黄泉。
罗伯特吃西红柿那天,全镇几千居民都来围观,看他如何用西红柿“自杀”。正午12点,罗伯特上校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身穿黑色礼服,面带微笑,缓缓
走上台阶,接着,他从小筐里拿出一只红透了的西红柿,高高举起,向众人展示。待几千双眼睛验证没有假后,他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咬了那只西红柿一口,一边嚼一边大声称赞西红柿的味道。
问: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理论为人们实际改造客观世界提供蓝图、明确方向。在指导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理论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产生了实际作用。
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只有自觉地接受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顺利地进行实践活动。
名词解读:“知行统一”
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基本要求。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和归宿。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因此,知行统一要注重实践:一是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二是躬行实践,即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具体的 实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游戏:拉你一把(见附页)
教学进程
及安排
第2课时
二、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1.人的能力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
《哲学与人生》教案
(八)
开课单位: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
单 元
第三单元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课 题
第7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授课地点
学时
2学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中认识和检验真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对积极投入人生实践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学会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教学内容
1.在实践中寻求真知
2.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学生分析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生对实践的作用能够理解,但可能对“知”与“行”的关系不太清楚。要着重启发他们认识到:只有既会“知”又会“行”,才能为社会做大的贡献。
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讨论、体验
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知行统一的理解
不一会儿,10个西红柿全部被罗伯特吃完,他仍安然无恙地站在台阶上,并向大家招手致意。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乐队为他奏起了凯旋曲,罗伯特的行动证明了西红柿没有毒。
于是,西红柿名声大振,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提问:从这个实例,你想到了什么?
教学进程
及安排
一、在实践中寻求真知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
(全班诵读)名人名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毛泽东
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客观的活动,可以将一定的认识转变为某种直接的现实。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可以把头脑中的认识与实践的结果进行对照,从而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对于人而言,每一项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
古词解读:“施用累能”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早就指出“施用累能”,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他说:齐的都城世代刺绣,那里的平常女子都能刺绣;襄地传统织锦,即使不聪明的女子也变成了巧妇。这是因为天天看到,时时学习,手自然就熟练了。
2.人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分析:1976年蒙特利尔奥动会前几个月,美国一位著名运动员铁饼成绩是66米,离世界纪录还差3米。生物力学专家通过计算他的四肢各部位的要求,分析他的投掷动作图解,找出了问题。三天以后,运动员按照科学家的要求,刹住了膝盖,一下子竟以70.66米成绩刷新了世界纪录,比自己原来的成绩提高了将近5米!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们在实践中,首先通过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及各种认识工具,形成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反映,获得对事物的初步印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个别性、易于变化。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借助于抽象思维对感性认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人在与自然、与社会结成一定关系中,形成了独具的认识活动。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认识者)对客体(认识对象)的能动的反映。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可以说,人类认识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实践活动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各抒己见:见教材第6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