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章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基本构成和电路元件的作用。

3.通过动手实验认识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状态。

4.能识别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重点】能识别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学习难点】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判断短路课前热身--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思考回答问题,然后进行组内交流。

1.电流(1)形成:电荷的形成电流。

(2)方向:把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经过用电器流向。

2.电路(1)一个电路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有、、、。

(2)画出以下元件符号:电池,开关,灯泡。

3.电路的三种状态:(1)正常接通,用电器能工作的电路叫做。

(2)电路中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

(3)叫做短路。

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用电器被。

课堂展示--合作学习探究知识点一:电流及其方向1.想想做做:阅读教材图,将小灯泡连入电路。

2.问题思考:(1)小灯泡亮应具备什么条件?①②。

(2)闭合开关前自由电子运动,闭合开关后自由电子移动。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

跟踪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B.电流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C.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一致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小结1:(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在电源的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探究知识点二:电路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有、、和四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用电器消耗;开关控制电路的;导线提供电流的移动路径。

小结2: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而像开关、导线、一些仪表一般认为不消耗电能。

跟踪训练2.将电路中下列各个部分和其作用连接起来用电器提供电能导线控制电路通断电源消耗电能开关提供电流的移动路径探究知识点三: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认真阅读教材,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并填空。

15.2电流和电路 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5.2电流和电路 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5.2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一、导学目标1.了解电流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理解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和电源极性。

3.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

4.能够分析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电势差分布情况。

二、知识讲解2.1 电流的定义和测量•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测量可以通过电流表来实现,电流表可以连接在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2 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电路图中,电流的方向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的方向为电流的流动方向。

•电流的方向可以理解为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

2.3 电源的极性•电源有正极和负极之分,正极通常为高电位端,负极通常为低电位端。

•在电路图中,正极常表示为长线,负极常表示为短线。

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指的是电器依次连接在一条导线上,电流只能顺序通过各个电器。

•并联电路指的是电器并列连接在同一导线上,电流可以同时通过各个电器。

2.5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依据电器的电阻大小。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配依据电器的电导率大小。

三、导学要点1.电流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2.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和电源极性。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四、思考题1.串联电路中,三个电阻分别为2欧姆、4欧姆和6欧姆,电压为12伏,求每个电阻中的电流大小和总电流大小。

2.并联电路中,三个电器的电导率分别为2西门子、4西门子和6西门子,电压为24伏,求每个电器中的电流大小和总电流大小。

五、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流和电路的相关知识,包括电流的定义和测量,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和电源极性,以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电势差分布情况是根据电器的电阻、电导率以及电源的电压来确定的。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流和电路的运行原理,为后续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电流和电路》各节导学案(版共6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电流和电路》各节导学案(版共6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电流和电路》各节导学案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电流和电路》各节的导学案,共计6份。

第一节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知识目标•掌握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电流的定义和单位•理解电路的组成和种类学习重点•电流的定义和单位•电路的组成和种类学习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探索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概念讲解与实践1.请在工具箱中选择合适的元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

2.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在数据表中。

3.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电流?它的定义和单位是什么?–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你搭建的电路属于哪种电路?–与其他同学交流你的实验结果和思考。

总结与拓展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

根据电流的路径和连接方式,电路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二节电阻与电阻率知识目标•了解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理解电阻与导线长度、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学习重点•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电阻的计算方法•电阻与导线长度、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学习方法•通过实验和计算,观察电阻与导线长度、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讲解与实践1.在实验装置中,选择不同材料、长度和截面积的导线进行测试。

2.测量电压和电流,并计算电阻值。

3.绘制电阻与导线长度、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图。

4.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电阻和电阻率?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电阻与导线长度、截面积和材料有何关系?–在实际生活中,你能举出一些应用电阻和电阻率的例子吗?总结与拓展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并学会了计算电阻值。

电阻与导线长度成正比,与截面积和材料成反比。

电阻率是导体材料固有的特性,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

在实际生活中,电阻和电阻率广泛应用于电路设计、电线材料选择等方面。

……以此类推,依次介绍《电流和电路》剩余的各节导学案内容。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2023年新编)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初中物理人教九年级(2023年新编)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

L1和L2串联A点电流I AB点电流I B C电电流I C第1测量第2测量④在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⑤如何避免实验数据的偶然性?⑥小组间交流,并总结结论:【展示交流】【点拨提高】四、检测限时训练(8分钟)(1)如图5—1所示电路,灯L1和L2是完全相同的两盏灯,若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则通过灯L1的电流大小为,则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

(2)如图5—2所示电路,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灯的电流,A2测量的是____的电流。

如果A1、A2的示数分别是、,则通过灯L2的电流大小为A。

图5—1图5—2(3)有两盏灯炮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通过灯泡L2的电流是,于是可以判断这两盏灯炮是联。

(4)有一电路上串联着20只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A、10 mAB、20 mAC、200 mAD、100 mA作业(1)如图电路中,如果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和。

则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是:()A.,B.,C.,D.,(2)图5—3是同学们设计的用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电流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组。

图5—3(3)如图5—4是小明设计的电路,大家对他的设计进行了电路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开关S同时控制灯泡L1、L2B.灯L1、L2是并联的C.电流表测量灯L1的电流D.电流表测量灯L2的电流图5—4(4)如图5—5所示,已知通过灯L1的电流为,通过灯L2的电流为。

要求:①用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A1测量通过灯L1中的电流,用铅笔线代替导线,把图5—5所示的实物元件连接起来,导线不准交叉。

②在右边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③在图5—6中标出电流表A2的指针位置,并标出A2所用的接线柱。

图5—5 图5—6五、下节预习阅读第十六章的内容,了解电压的一些知识。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学习目标:1.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 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电荷”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物体带了电荷?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带上电荷?举例说明。

2、阅读课本“原电荷”部分,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

3、独立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然后与正确答案对照,了解自己的预习情况。

【预习检测】(1)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头发、穿过的化纤衣服表面常吸附一些灰尘。

这样,我们就说梳子、衣服带上了。

(2)带了电荷的物体具有的现象。

(3)原子由和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

4、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跟同学们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摩擦起电独立完成下列活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问题1、将自己的塑料直尺、圆珠笔杆、钢笔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

问题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

再多捋几次。

问题3、将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自来水的细水流、细小纸屑。

会发现,细水流变,小纸屑被。

总结: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物体。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现象。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思考下面问题:(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橡胶棒用毛皮摩擦过)问题4、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见课本图5.1-2),自由悬挂的玻璃棒是否会动?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问题5:将橡胶棒靠近自由悬挂的玻璃棒,玻璃棒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问题6: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自由悬挂的橡胶棒会向哪个方向运动?现象:靠近的两根玻璃棒会,靠近的两根橡胶棒会,靠近的玻璃棒与橡胶棒会。

总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练习1: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靠近时,A排斥B,B吸引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案我设计这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和电路的概念,理解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

2. 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掌握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

3.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解决电路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电流的产生,电路的连接和短路、断路的概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路图、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形成,引出电流和电路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和电压,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4. 讲解:讲解实验结果,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路知识。

5. 练习:给出一些电路问题,让学生现场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重难点:1. 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

2.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路,试着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电流和电路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电流和电路的教案时,我发现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组成,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我注意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正确使用它们对于理解电路非常重要。

九年级物理全册15.2电流和电路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5.2电流和电路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5.2电流和电路【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初步认识通路、断路、短路、用电器被短接||。

【要点难点】1.电流的观点、电路的构成及正确连结电路||。

2.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 ||。

学习内容一:电流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36- P37 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观点、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电荷的定向挪动||,形成电流 ||。

2.把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3.在电源外面||,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的负极||。

【合作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1.在上一节中图15.1- 5 的实验结果说明||,电荷在金属导体中做了定向挪动||,但这类挪动瞬时就结束了 ||,那么 ||,要想获得连续不停的电流 ||,让小灯泡连续发光 ||,应当怎么做呢?请用老师供给的器械 ||,按要求达成“想想做做”中的实验 ||。

小结:要想让小灯泡连续发光需要二个条件:(1) 要有电池 (即电源 );(2) 用导线将用电器与电池连结起来||,形成闭合的回路||。

2.金属导体没有接入电池两头时||,此中的自由电子如何运动的||,可否形成电流?答:不可以形成电流||,由于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随机的||。

3.电流是怎么样形成的?电池的作用是什么?答: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作定向挪动||,就会形成电流||。

电池的作用就是给这些自由电子供给一个定向的推进力 ||,迫使自由电子向一个方向挪动 ||,这样才能形成电流 ||。

4.物理学是是怎么规定电流方向的?实质的电流方向与规定的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答: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这个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而在实质状况中 ||,在不一样的导体中 ||,作定向挪动有的是负电荷 ||,有的是正电荷 ||,有的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

因此物理学中的电流方向 ||,其实不必定等同与实质的电流方向 ||。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第2节电流和电路(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 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学习重点】“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学习难点】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和对短路、短接的理解和识别,同时规范地画出电路图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电荷的形成电流。

形成持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要有;②电路是回路。

2. 物理学中规定:把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极经过用电器流向极。

有一种半导体二极管,电流只能从它的极流向极,不能反向流动。

3. 由、、、组成电流流通的路径叫电路。

电源是(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是(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

4. 用规定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形叫电路图。

画电路图应注意如下几点: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②要注意所画电路图的元件符号与实物图具有性;③画电路图的导线要横平竖直,电路元件合理分布在电路图中;④电路元件符号(填“能”或“不能”)画在拐弯处。

5. 电路的三种状态:、和。

正常工作时的电路叫做。

某处被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的电路叫做。

短路有两种情况:①导线直接与两极连接,会造成电源短路。

②将导线与并联,电流会只从导线通过,而不走,这样我们就说这个用电器被短路了。

短路是电路不正常状态,会引起电路中的过大,烧坏电路元件或电源,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短路。

【合作探究】探究一、电流1.电流的形成(1)实验探究:让小灯泡亮起来【思考】几节干电池、一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你能不能利用这些器材使小灯泡发光?【设计电路与实验】①如图甲所示,没有电源,无论断开还是闭合开关,灯泡都。

②如图乙所示,断开开关,小灯泡;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小灯泡.(选填“发光”或“不发光”)【实验结论】小灯泡亮起来两个必要条件:①电路是;②电路中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章电流和电路导学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学习目标】1.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 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电荷”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物体带了电荷?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带上电荷?举例说明。

2、阅读课本“原电荷”部分,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

3、独立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然后与正确答案对照,了解自己的预习情况。

【预习检测】(1)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头发、穿过的化纤衣服表面常吸附一些灰尘。

这样,我们就说梳子、衣服带上了。

(2)带了电荷的物体具有的现象。

(3)原子由和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

4、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跟同学们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摩擦起电独立完成下列活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问题1、将自己的塑料直尺、圆珠笔杆、钢笔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

问题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

再多捋几次。

问题3、将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自来水的细水流、细小纸屑。

会发现,细水流变,小纸屑被。

总结: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物体。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现象。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思考下面问题:(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橡胶棒用毛皮摩擦过)问题4、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见课本图),自由悬挂的玻璃棒是否会动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问题5:将橡胶棒靠近自由悬挂的玻璃棒,玻璃棒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问题6: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自由悬挂的橡胶棒会向哪个方向运动?现象:靠近的两根玻璃棒会,靠近的两根橡胶棒会,靠近的玻璃棒与橡胶棒会。

总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练习1: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靠近时,A排斥B,B吸引C。

已知A 球带正电荷,试判断B、C两个小球的带电情况?●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阅读课本“验电器”部分,试回答、讨论下面问题:问题7: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原理)问题8:用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吗为什么问题9: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试一试,用验电器检验一下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哪根带有的电荷多?总结:验电器的原理是,作用是。

电荷量的单位是。

●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完成课本中电荷定向移动的实验:说说你观察到的现象:A验电器的金属箔片,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

交流讨论:解释观察到的现象,A、B验电器上的电荷数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化总结:电荷可以沿金属棒。

阅读课本中导体和绝缘体部分,并完成下面问题:常见的导体有,常见的绝缘体有,各种金属导电靠得是。

【课堂练习】1、电荷:物体有了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

3、正电荷的规定:的电荷叫正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的电荷叫负电荷。

4、电荷间的作用规律:5、验电器: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

原理:。

6、电荷单位:,符号:7、导体是善于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绝缘体是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油等。

8、电风扇叶片上经常布满灰尘,是因为风叶转动时与空气_________而产生________,,带有_________的叶片会把空气中的灰尘吸着不放,以致叶片上特别容易脏9、打开自来水龙头,放出一股细小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可以观察到水流__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____,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它的两片金屏箔就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张开,且带电体带电量越多,张开的角度就________________11、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璧摩擦,使塑料桶带了__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12、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13、在编织某种地毯时,编织过程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这是因为( )A便地毯更好看 B使地毯更耐用C使地毯更善于传热 D释放静电,便地毯不易沾上灰尘●物理阅读电的性别──阳电和阴电人们对电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两个相同的物体与其他某一物体摩擦后,这两个相同物体之间不是相吸而是相斥。

比如两根玻璃棒用丝绸摩擦后,玻璃棒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同时还观察到,同一个带电体如果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火漆棒相吸,它就一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斥。

1733年法国人杜菲用实验发现,带电的玻璃和带电的琥珀是相互吸引的,但是两块带电的琥珀或者两块带电的玻璃则是相互排斥的。

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他猜想很可能是由于相互排斥的带电体带的是相同种类的电荷,而相互吸引的两个带电体带的是异种电荷。

也就是说,自然界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电荷。

那么存在几种电荷呢如何进行电荷的分类呢杜菲根据大量的实验事实,经过比较分析,大胆地断定:电有两种:一种是与琥珀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琥珀电”;一种是与玻璃带的电性质相同,叫做“玻璃电”。

由于“琥珀电”和“玻璃电”对其他带电体的作用恰恰相反──被“琥珀电”吸引的带电体一定被“玻璃电”排斥,所以人们就分别称它们为阳电(也叫正电)和阴电(也叫负电)。

就好比我们人有男、女之分一样。

当时只是用阳和阴或正和负来说明两种性质不同的电,至于称谁为正电或负电,完全是任意的。

为了统一起见,到了1747年,美国的富兰克林便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称为“正电”,用“+”号表示;把毛皮摩擦过的火漆棒(或琥珀)带的电称为“负电”,用“-”号表示。

警惕静电的危害摩擦是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伴随摩擦产生的静电也就跟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静电”却是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

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如果你穿着旅游鞋在干净的地板上行走后,伸手抓金属门柄,常常会给你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一个小火花跳到手上,麻得你不自在;当你伸手跟别人接触,常常会给对方造成一次电击,令人不快。

这都是静电的“恶作剧”。

究其原因,原来是身体与空气及周围物体摩擦带了电,由于旅游鞋底绝缘性能好,人体带的电荷不能泄放入地,一旦接触导体,就会发生火花放电,造成“不愉快”的电击。

我们还知道,物体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的纸屑、绒线,当然也能吸引更小的灰尘。

日常用的塑料制品、穿的化纤衣物,都是摩擦起电的好材料,静电电荷的良好栖息地。

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摩擦而带电,使用不久它们的表面就会吸附一层灰尘,鲜艳漂亮的用具、衣物也就黯然失色。

当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

可是要是发生在生产部门,问题就严重了。

在化纤纺织工业中,用化纤丝如尼龙、晴纶、涤纶等织布时,由于化纤丝和金属部件发生摩擦而起电,带电的化纤丝相互排斥而松散,产生乱纱,给生产带来麻烦。

橡皮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良好的绝缘体。

在生产过程中,橡胶与金属摩擦、剥离及胶布撕裂时产生的静电电荷不易泄漏,积累过多就会发生火花电。

由于橡胶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要用汽油和笨等易燃品,因此火花放电往往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印刷车间,纸张由于跟机器和油墨摩擦而带电,常常吸在铅板或印刷机的滚筒上,影响连续印刷。

摄影用的胶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荷,常常发生放电现象,使胶片感光形成斑痕而报废。

在煤矿矿井中,由于种种摩擦产生的静电电荷,一旦发生火花放电就会引起瓦斯爆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火药和炸药的制造、调合、移动及贮藏时,伴随摩擦、分离、混合等现象,会产生大量静电电荷,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更容易造成爆炸、着火等静电灾害。

受静电危害最苦的是石油工业,石油产品及蒸汽,是危险的易燃易爆品。

微弱的火花放电也会引起含有汽油或煤油蒸汽的空气燃烧爆炸。

而石油生产和储运过程中,几乎处处有静电;石油在管道中流动,在管壁上产生静电;石油从管口流出,冲击金属容器会产生静电;石油液滴飞溅与空气摩擦,会产生静电;石油通过过滤网,会产生静电;石油在油罐车、油船中连续颠簸,运油车行驶时,轮胎和路面摩擦、甚至向油罐中灌入不同规格的新油等等,都会产生大量静电。

若防电措施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还有,飞机在空中飞行,在穿过云层时,与云中微小的冰或雪的晶体摩擦,使飞机带上大量的静电电荷,特别是飞机在雷雨天飞行时,雨滴溅落在飞机的表面也会使飞机带电。

只要飞机上的静电放电电流超过5微安,无线电通信就要受到干扰。

所以通常飞机上装有静电放电器,以便中和静电电荷。

汽车上的收音机,在炎热干燥的季节里常因轮胎和路面摩擦产生静电干扰而无法接收。

狂风卷起的沙砾,往往携带大量的静电电荷,中断无线电通信,有时还会引起铁路、航空等自动信号系统的信号失误,造成严重事故。

可见,生产和生活中的静电,一有时机就会兴风作浪,若不采取防止措施,就会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危害。

驯服静电,消除危害静电虽然有那么多的危害,但人们只要掌握了科学知识,就能想出许多办法,驯服静电、消除危害。

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观察过,运输汽油的汽车,后面总是拉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一根拖地的铁链条(图1-11)。

这就是一种消除静电危害的好方法,叫“接地”。

把容易产生静电的部件用一个良导体与大地连接,可以将静电电荷通过接地导体迅速引入大地,防止电荷的积累,避免静电危害。

这是一种既简单易行又安全可靠的方法,被广泛运用。

如输送石油的输油管道每隔100~300米就要接地一次。

大型油罐要有好几个很深的接地板。

向铁路油罐车装卸油料的桥台、钢轨以及油轮码头,都要有专门的接地设施。

生产或加工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金属设备及输送管道都有可靠的接地设备。

不过,接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对绝缘体上的静电,则无能为力,因为绝缘体中的电荷不能移动,所以接地也无用的。

增加空气湿度是控制静电的另一有效办法。

因为空气干燥容易积累静电电荷,所以静电危害大多发生在天气干燥的季节。

如果增加空气湿度,工作人员身上、机器各部件、被加工物体表面均可吸附一层水份,使其电阻变小,电荷产生以后将迅速流入大地,如果工作房间空气湿度在70%以上,一般可以防止静电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