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收藏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收藏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包括:1. 单元一:自然之美第1课:《春》第2课:《春天的雨》第3课:《江南春》第4课:《晚上的海》2. 单元二:成长的故事第5课:《小英雄雨来》第6课:《一只想飞的猫》第7课:《母鸡》第8课:《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3. 单元三:奇妙的世界第9课:《自然界的时钟》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11课:《蝙蝠和雷达》第12课:《恐龙》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对生活、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修辞手法的运用、阅读理解。
2. 教学重点:生字词、成语、句子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春》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引出课文内容。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难点,包括课文、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要求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结合课文,写一篇日记或短文。
2. 答案:生字词抄写及解释正确。
课文问题回答准确。
日记或短文内容充实,表达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写作水平。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按照单元主题进行模块化设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2.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3. 第三单元:诗歌《古诗三首》《夜莺的歌声》《囊萤夜读》4. 第四单元:故事与寓言《宝黛初会》《文言文二则》《守株待兔》5. 第五单元:名著之旅《草船借箭》《景阳冈》《摔跤》6.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古诗十九首》《触摸春天》《母鸡》7. 第七单元:科普知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黄河是怎样变化的》8. 第八单元:走近鲁迅《文言文二则》《月光曲》《少年闰土》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成语和俗语,提高词汇量。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诗歌的鉴赏与朗读。
2.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运用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长城》一课时,可以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长城的了解和印象。
2.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讲解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解《长城》一课后,设计关于长城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练习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列出重点词语、成语、俗语。
2. 梳理文章结构,展示文章主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
结合课文,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 答案:答案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晰,符合题目要求。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4四年级下册(全册)电子课本课件

指顽皮、淘气,“亡”
这里读 wú。
xú lí shū zá chú bō
徐篱疏杂锄剥
宿徐篱疏杂稀蜻 蜓茅檐翁锄赖剥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jiá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语文园地………………………13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42
◎ 综合性学习:
第二单元……………………………15
轻叩诗歌大门………………44
5 琥珀……………………………16 ◎ 语文园地………………………45
6 飞向蓝天的恐龙………………19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3 第四单元……………………………47
慰藉瞥
慰藉锐滩帐 烁蝙蝠霸鹰
◎ 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 出相关句子体会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
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扫 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 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18 小英雄雨来……………………76 26 巨人的花园…………………121
19* 我们家的男子汉………………85 27* 海的女儿……………………124
20* 芦花鞋…………………………89 ◎ 习作:故事新编……………128
◎ 口语交际:
◎ 语文园地……………………129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件、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东爬过一尺来远,饥肠辘辘②的父母从田头回到家中时,热腾腾的米饭已 然香满老屋,诱人馋涎(xián)。
我乐了,以为做成了一件十分伟大的事,同时觉得,我那稚嫩的肩 膀终于可以替父母和家庭分担些什么了!
母亲笑哈哈,一边夸奖,一边问:“阿林,家里没有台钟,你是怎 么估摸③烧饭时间的?”我神秘兮兮地将手指指向正在泥地上慢慢爬动的 “时钟”。母亲禁不住再次夸奖:“我家阿林真聪明!”
是一口出了鲜水的枯井,或者说这里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如宋代的青瓷, 质朴,浑拙,典雅。”你更赞同哪一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略。
天窗在茅盾先生的童年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是孩子们 “唯一的慰藉”,透过天窗,可以对世界展开无尽的想象。而下面这 篇文章里的天窗,不仅给作者的家带来了“金灿灿的阳光”,还让他 学到了知识。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部编版)
主题阅读
第一单元
在课本的三首诗词中,诗人们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乡村田园的 生活图景,表达了他们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还有很多诗人也写过许多乡 村生活的诗作,让我们一边读诗,一边想象诗中的场景。
1 小 园① [宋]陆 游
小园烟草②接邻家, 桑柘阴阴③一径斜。 卧读陶诗④未终卷, 又乘微雨去锄瓜。
3 老屋上的天窗① 高巧林
农忙时节,当我在母亲指导下开始学习做一家人的午饭时,那一块 “金砖”竟然成了我的一只特殊的“时钟”——天窗为钟座,阳光做时 针,“金砖”和泥地上的某个凹陷处组成时针的读数。
起初,这“时钟”确实挺好使。当“时针”笔直地照在老屋泥地中 央一个状如小碟子的凹陷处时,我就开始将母亲淘好的米下到锅里,用 手指做标尺,量定水位;把散开的稻草扎成一个个如大虾似蜷缩的草把; 最后,划开一根火柴,把灶膛点燃。一切做得从容有序。当“时针”往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期末复习课件

10.课内古诗积累。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抒发了辛弃疾
对农村朴素平静生活的
热爱与之向情往。
12.《乡下人家》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
普通的场面,描写了乡村生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乡
5.词语新含义
桌面 窗口 潜水 克隆 云技术 多媒体 互联网
文件夹
6.近义词辨析 推测
猜测
(1)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 推测)发生在几万 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2)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总是去( 猜测),就
像盲人摸象,解决不了问题。
7.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
阶段。
一
14.要解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下面介绍提纲排
序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科学家对恐龙“飞行”问题的两种推测。
②第一种恐龙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
③一些猎食性恐龙体态、体表等方面的变化。
④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与内容:1. 第一单元:古诗两首《春晓》、《夜宿山寺》2. 第二单元:课文《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3. 第三单元:课文《葡萄沟》、《美丽的小兴安岭》4. 第四单元:古诗两首《所见》、《稚子弄冰》5. 第五单元:课文《尊严》、《夜莺的歌声》6. 第六单元:课文《综合性学习:遨游诗海》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重点: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例题等。
3. 黑板、粉笔。
4. 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跟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学生自读生字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写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3. 学生跟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四、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拓展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突出重点句子和词语,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生字词抄写: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打印】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打印】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诵读(古诗两首:《绝句》、《江雪》;现代诗两首:《春天的声音》、《夜色》)2. 第二单元:自然奇观(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沙漠中的绿洲》、《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3. 第三单元:童话故事(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4. 第四单元:人物描写(课文:《普罗米修斯》、《尊严》、《武松打虎》)5. 第五单元:古典文学(课文:《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青铜器》)6.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课文:《触摸春天》、《母鸡》、《搭石》)7. 第七单元:科幻文学(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呼风唤雨的世纪》、《太空生活趣事多》)8. 第八单元:艺术欣赏(课文:《音乐家贝多芬》、《徐悲鸿励志学画》、《京剧趣谈》)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语、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朗读与赏析,文言文的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语、句子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语、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内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句子和知识点。
3. 结构:清晰、简洁,体现教学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精品课件(共89张PPT)

3.全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
描写了__________时的景色,勾画了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
光图。( B )
A.比喻 阴天 B.拟人 雨后天晴
C.拟人 阴天
D.比喻 雨后天晴
二、雨后小径 1.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凉爽又温柔”中的“____温__柔____”一词把泥路当作人 来写,写出了泥路___柔__软___的特点。请用这种结构的词组 写一写妈妈:____示__例__:__勤__劳__又__能__干______________。
诗人运用 拟人 、 比喻 的修辞手法,勾 勒出一幅 雨后天晴 的画面,抒发了诗 人 亲近自然 、热爱自然 的情感。
天晴之后的景色怎样?作者有了哪些新奇的发现?
在天晴了的时候,
“温柔”是温和柔顺的 意思,一般用来形容女
请到小径中去走走:
性。这里诗人用了拟人 手法,用“温柔”一词
给雨润过的泥路,
描绘泥路的柔软,表现 了泥路的美好。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炫耀”是夸耀的意 思,作者用拟人的手 法写出了小草的快乐 与自豪。
“洗净”一词写出 了雨后小草的洁净 与清新。
这句话写了小草自豪地展现着雨后洗 去尘埃与污垢的翠绿身姿。
“胆怯”说明小白菊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经历了风吹雨打。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慢慢”和两个“试试” 写出了小白菊的谨慎,表
_学__校__走_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脉络梳理 1.这首诗是现代诗人__戴___望__舒__创作的。 2.这首诗描写了雨后的__泥__路______、__小__草_____、__小__白__菊____、 ____凤__蝶__儿______等,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