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A
H2SO3 + I2 + H2O === 2HI + H2SO4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 A.H2SO3 > I- > Fe2+ B.I- > Fe2+ > H2SO3 C.Fe2+ > I- > H2SO3 D.Fe2+ > H2SO3 >I-
电子的得失、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二者关系
元素化合价
电子的转移
升高
失电子(偏离)
降低
得电子(偏向)
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1.下列变化过程中,元素失去电子的是( D )
A.MnO2 → Mn2+
B.CuO → CuCl2
C.Ag+ → Ag2O
D.Sn2+ → Sn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得、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先后进行的 C.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温
C + H2O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物质 CuO
C H2O
C CuO H2
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化合价变化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化合价升高 —— 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 —— 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化合价
得失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1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化合价升降 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 识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还原的本 质是电子的转移(得 失或偏移)
【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 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转移。
【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 反应的本质,即电子的转移 (得失或偏移)。
2Na+Cl2
====
+1 -1
2NaCl
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实质是原子失去电子
Cl
Cl-
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微观本质 思考?到底是什么引起了化合价变化?
②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H 各拿出一个 电子共用 HCl
Cl
0
0 点燃 +1 -1
H2 + Cl2 ==== 2HCl
①得失电子
得到氧,氧化反应 化合价升高
+3
+2
0 +4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2 +2
得到氧,氧化反应 化合价升高
0 +4
失去氧,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
失去氧,还原反应 化合价降低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Fe + CuSO4 ==== FeSO4 + Cu 是 (2)Zn + 2HCl ====ZnCl2 + H2↑ 是 (3)2H2O2 ==== 2H2O + O2↑ 是 (4)NaOH + HCl ==== NaCl + H2O 否 (5)NaHCO3+HCl= NaCl+CO2↑+H2O 否 (6)CaCO3 == CaO+CO2↑ 否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性: MnO4-> MnO2 > Cl2 > Br2 > Fe3+ > I2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 配平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
(一)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性强弱
对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满足下列规律: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剂的还原产物 + 还原剂的氧化产物
A
B
b
a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性:A >a(氧化产物) 还原性:B > b(还原产物)
(1)物质的浓度越高,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H2SO4(浓) > (2H)温2S度O越4(高稀),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C、CO、H2常温下不显还原性;
(3)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碱性越强,还原性越强。
再如KMnO4氧化性:酸性 > 中性 > 碱性
例题: 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若能发生写出离子反 应方程式,并比较氧化性强弱。
⑴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 氧化还原反应
⑵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 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⑶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 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⑷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 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例2】在 CaH2+2H2O=Ca(OH)2+2H2↑
的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H2是氧化产物
生成 原 产
原 具有 性
原应

性质 反应物 特征 实质 过程 反应 产物 性质
(同时存在)
(总数相等)(同时进行同时消失)(同时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请找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
Fe2O3 + 3CO
高温
=
2Fe + 3CO2
2KMnO4 Δ= K2MnO4+MnO2+O2 ↑
SO2 + 2H2S = 3S↓+2H2O
1.3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点燃
2Na + Cl2 = 2NaCl 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原因:电子得失
部分非金属单质
含有高价态元素的

化合物
化 某些金属活动性较
剂 弱的元素对应的高
价态离子
过氧化物
O2、Cl2等 浓硫酸、HNO3、KMnO4、MnO2、
KClO3、K2Cr2O7等
Fe3+、Ag+、Pb4+、Cu2+等
Na2O2、H2O2等
4、氧化性 还原性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降低其他物质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
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
记忆口诀
升失氧,降得还,要说剂,恰相反 还原剂: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
2.单线桥法(不同元素,失电子物质指向得电子物质)
2×3e-
0 +3
0 +3
①必须箭头(失电子物质元素)指向箭尾(得电子物质对应元素) ②单线桥上不须注明“得到”或“失去”,仅注明电子转移数目
B (大本 P27 第 4 题)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基本类型
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X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总结: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非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3.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任务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化学反应(反应条件未标)
CaCO3==CaO+CO2↑ 2H2O=2H2↑+O2↑ AgNO3+NaCl==AgCl↓+NaNO3
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 ↓
Fe+CuSO4=FeSO4+Cu Fe2O3+3CO==2Fe+3CO2 2Na+ Cl2=2NaCl H2O+ CaO == Ca(OH)2
,那么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它的本质 原因是什么?
熟读教材P21-22,思考并小组讨论


构进行分析。
为例,利用原子结
微观探析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氧化反应
00
+1 -1
得到电子、化合
价降低,还原反应
Na
+11
+17
Cl
Na+ +11 Na+ Cl-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三、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1、化合反应:
A + B = AB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AB = A + B
A + BC = B + AC
思考: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
AB + CD = AD + CB
C
B D
自我检测
5、下列哪个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 )A、SO2+2H2O+Cl2 = H2SO4+2HCl B、SO2+2H2S = 2H2O+3S↓C、SO2+2NaOH = Na2SO3+H2O D、SO2+Na2CO3 = Na2SO3+CO2↑
B
自我检测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一、从不同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原子,发生氧化反应
失去氧原子,发生还原反应
H2 + CuO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0 +1
失去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口诀:
升、失、氧
降、得、还
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重要概念
1、氧化剂:
2、还原剂:
反应物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被还原的物质)
(主要从升失氧、降得还入手分析)
氧化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物质得到电子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思考与讨论: (1)请根据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以下反应,完成下表。
2CuO+C 2Cu+CO2↑ Fe2O3+3CO 2Fe+3CO2↑
物质 得氧物质 失氧物质
反应物 C、CO CuO、Fe2O3
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思考:你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
另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的升价元素,止于产物中同种元素。
注得失---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得到”或“失去”电子总数
课堂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的注意事项: (1)箭头、箭尾必须对应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 (2)必须注明“得到”或“失去”; (3)电子转移数用a×be-形式表示,a表示发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的原子 个数,b表示每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数,当a=1或b=1时,要省略; (4)被还原的物质和被氧化的物质得失电子数守恒。
注意:两个可能: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两个一定: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课堂探究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观察下列反应,它们是氧化还原反应吗?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吗?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素养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从宏观上理解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观现象,从微观上明确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物质发生化合价变化的本质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

失2C氧u物O质+ CC高=u温O2C、u +Fe2COO32
Fe2O3 +还3 C原O反=高应温2Fe + 3 CO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uO 还原反应 Cu O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练习:以上面的双线桥表示形式为例,对下面的反应进
行双线桥分析: (1)Zn + 2HCl = ZnCl2 + H2↑
失去1x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0 +1
Zn + 2HCl
+2
0
= ZnCl2 + H2↑
得到2×1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典例 〔变式训练 2〕根据下列两个氧化还原反应回答问题: ①2KClO3=M=△n=O==2 2KCl+3O2↑ ②MnO2+4HCl(浓)==△===MnCl2+Cl2↑+2H2O
NaCl+H2SO4==Na2SO4+2HCl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网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1.3.1 氧化还原反应

钢铁会生锈
食物会腐败
都因为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补充维生素为何能延缓皮肤老化?
1.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或还氧反应) 已学知识
(1得)氧请物根质据初中C学、过的CO氧化反应和还氧反应的知识氧,分化析反以应下反应,完成下表。
根据是否有 化合价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典例 2 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 AsH3、H2SO4、KBrO3、
K2SO4、H3AsO4、H2O 和一种未知物质 X。 (1)已知 KBrO3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________。 (2)已知 0.2 mol KBrO3 在反应中得到 1 mol 电子生成 X, 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_______。 A.氧化性:KBrO3>H3AsO4 B.氧化性:H3AsO4>KBrO3 C.还原性:AsH3>X D.还原性:X>AsH3
答案 D
考点三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综合应用 典例 3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是同时发
生的两个过程,如 Cu2O-2e-+2H+===2Cu2++H2O。 FeSO4,Fe2(SO4)3,CuSO4,Na2CO3,KI 中的一种能使上 述过程顺利发生。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1)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还原产物为 Mn2+(无色),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判断 Cu2+,MnO-4 , 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用离子符号表示)。
解析 (1)此题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为化合价升降, 本质为电子的转移,要求能从化合价变化角度来判断氧化剂 和还原剂。已知 KBrO3 为得电子物质,故其化合价必是降 低,作氧化剂,那么还原剂只能是题目所提供的 AsH3,AsH3 中 As 为-3 价,反应后变为 H3AsO4,故还原剂为 AsH3。(2) 此题出题的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0.2 mol KBrO3 在反应中得 1 mol 电子,故每 1 mol KBrO3 得 5 mol 电子,即反应后 Br 的化合价应降为零价,故另一物质 X 为 Br2。(3)此题的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氧化剂 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故 选 A、C。
(2)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增强而减弱 ;非 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 减弱 。
(3)不同的还原剂(或氧化剂)与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 时,反应条件越容易,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被氧化) 的程度越大,则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
越强 。
(4)若还原剂 A+氧化剂 B===氧化产物 C+还原产物 D,则
解析 A 中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确定生成物,并根据得失电 子守恒配平,可得 I2+5Cl2+6H2O===2HIO3+10HCl,A 正 确;根据化合价变化规律可知 B 正确;C 中分析整个过程中 化合价升高的都是 I 元素,还原剂为 KI 和 I2;D 中 KI 换成 KBr 时,得到的是溴单质,则其在 CCl4 中呈橙红色,继续滴 加氯水时,颜色不变,可知氯水不能将溴单质氧化成 HBrO3, 故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HBrO3>Cl2>HIO3。
答案 (1)AsH3 (2)Br2 (3)AC
[规律总结]
HNO3 Fe2(SO4) 3 N2O
Fe(NO3) 3 FeSO4
Cu2+
Fe3+ H+
命题猜想 2 向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 CCl4 后滴加 氯水,振荡,静置,CCl4 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 滴加氯水,振荡,CCl4 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生 成物之一为 HIO3。则有关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Cl4 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I2+5Cl2 +6H2O===2HIO3+10HCl B.整个过程中每生成 1 mol HIO3 共转移 6NA 个电子 C.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有 KI、I2 D.若把 KI 换成 KBr,则 CCl4 层变为橙红色,继续滴加 氯水,CCl4 层的颜色没有变化,则 Cl2、HIO3、HBrO3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l2>HBrO3>HIO3
(D )
A.反应①、②、③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中H2O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C.氧化性:H2O2>KMnO4 D.每生成1 mol F2,上述反应共转移8 mol电子
[知识归纳] 1.氧化还原反应的两条主线
氧化 还原
降低 得 升高 失
还原 氧化
还原 氧化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比较方法 (1)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 程度 ,与得失电子的 多少 无关。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3 氧高频化考还点原导反悟应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判断、比较
典例1 氟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的:①2KMMnF6+8H2O+3O2↑,②K2MnF6
+2SbF5===2KSbF6+MnF4,③2MnF4===2MnF3+
F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氧化性 B > C ,还原性 A > D 。
(5)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比较
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其还原性: 负 极> 正 极。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
氧化性 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 还原性 较强。
命题猜想 1 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 的 固 体 储 氢 材 料 , 其 储 氢 原 理 可 表 示 为 Li2NH + 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 A.Li2NH 中 N 被氧化 B.该反应中 H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在标准状况下,11.2 L H2 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 1 mol D.在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原子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 比为 2∶1
(3)某同学用上述原理测定一种矿石中 Cu2O 的质量分数:称 量 5.0 g 矿石溶于足量硫酸铁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 反应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消耗 0.100 mol·L-1 高锰 酸钾溶液的体积为 100.00 mL。 ①滴定时,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于________(填“甲”或 “乙”)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颜色为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测得矿石样品中 Cu2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